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陸煤電央企,獨角獸企業,東芝鴻海,日本M&A,國家級投資,AI,特斯拉,投資中國,東芝博通

理事長的話陸煤電央企,獨角獸企業,東芝鴻海,日本M&A,國家級投資,AI,特斯拉,投資中國,東芝博通
陸煤電央企

新一波央企整併潮再起,全球最大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與大陸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4日宣布,因擬籌畫重大事項,今日起停牌。外界認為,兩家公司可能合併,「中國神電」呼之欲出。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在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透露,未來央企集團層面的重組將更多發生在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重點領域。

中國神華公告,公司於62日接到控股股東神華集團通知,獲悉其擬籌畫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為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A股股票自5日起停牌。

國電電力公告,公司於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通知,獲悉其擬籌畫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65日起停牌。

早在今年3月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委主委肖亞慶就曾提出,今年要深入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面,不重組肯定是不行的。當時,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記者會上也說,今後央企重組仍然要堅持成熟一戶、重組一戶的原則,其中包括「聚焦重點領域搞重組,加快推進煤電行業、重型製造裝備行業、鋼鐵行業等領域的重組整合,推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不過,此次停牌的中國神華及國電電力與此前傳出的合併對象不同,之前大陸媒體就曾點名神華擬和中廣核、大唐合併成一家公司的消息。

神華、中廣核,均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特大型能源集團。神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供應商,中廣核是全球最大核電建造商、中國最大核電運營商。

我們的看法:

第一、神華和國電若合併,將打造超級控股公司。
第二、大陸積極促成煤電、鋼鐵等傳統重塑工業的整併,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第三、台灣沒有這樣的思維,小小的地方居然有40家銀行,之前財政部曾喊出「公公併」,後來也不了了之。

第四、台灣有必要由政府帶頭,打造一家大營的公營能源集團。

獨角獸企業

美中兩國在科技新創領域遙遙領先各國,培育出多家知名獨角獸(估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創業公司)。據統計,全球最有價值的197家未公開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中,陸企滴滴出行、小米科技高居23名,估值分別為500億美元和460億美元,大幅領先Uber之外的其他獨角獸公司。
 
新浪財經報導,市調機構CB Insights數據顯示,榜單中有54%公司總部設於美國,中國則有23%,排名第3的印度和英國均僅占4%。此外,15家估值逾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或稱「十角獸」)中,有6家為中國公司。
 
當前獨角獸之首仍為Uber,而中國共享汽車龍頭滴滴出行緊追其後。雙方去年在中國市場有過一番大戰,最終Uber退出中國市場,而滴滴以換股方式收購Uber在中國的業務。4月底,滴滴獲得軟銀等機構巨額投資,估值突破500億美元,並積極開發海外市場,研究自動駕駛技術。
 
小米則以460億美元估值緊追滴滴,但受到其他中國手機品牌競爭,近期小米手機市占陷入低潮。日前小米推出CP值高的新機小米6,並望透過印度、俄羅斯等市場搶回市占。此外,小米的優勢還有其他智慧家庭電子產品與旗下相關生態鏈。

P2P金融平台陸金所、團購平台美團網均進入榜單前10。陸金所正在積極準備上市,但據中國平安財報顯示,屬於中國平安集團的陸金所很可能為虧損狀況,加上該行業正呈群雄並起的格局,陸金所仍需一番努力。
 
而美團近期也不好過,除了近期數據造假等諸多負面新聞纏身之外,美團也因投資第三方支付公司,得罪股東騰訊,日前更傳出騰訊拒絕領投美團新一輪融資的消息。
 
此外,同在「超級獨角獸」之列的還有新聞分發平台今日頭條(估值110億美元)、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100億美元)。據CB Insights統計,有46%的中國獨角獸公司獲得過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4家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其中又以騰訊投資幅度最廣,投資過15家獨角獸。

我們的看法:

第一、Uber管理不善、問題重重,未來估值有可能被滴滴超越。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獨角獸企業比例分布美國54%,中國23%,印度和英國只有4%

第三、互聯網領域中有最多獨角獸,而中國又是互聯網的領頭羊。

第四、陸金所和螞蟻金服是最值得注意的兩家Fintech獨角獸企業。

東芝/鴻海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透露,鴻海參與競標東芝記憶體晶片事業,確實獲得蘋果與亞馬遜的出資支持。郭台銘也有信心鴻海能得標,因為鴻海能提供如何為未來裝置生產正確記憶體零組件的建議,他也向東芝喊話,以驅散相關疑慮。

郭台銘4日接受日經新聞專訪,被問到鴻海在競標東芝晶片事業之際、是否與蘋果及亞馬遜共同出資時說:「當然蘋果與亞馬遜是一起出資,但我不能透露他們各自出了多少錢,這是商業機密。」據傳五組競標人馬中,鴻海的開價最高,超過2兆日圓(182億美元)。日經新聞5日刊出專訪內容。

外界已盛傳蘋果和亞馬遜可能對東芝半導體事業有興趣,如今郭台銘首度證實這兩家公司參與投標。這兩家公司都是鴻海的重要客戶,蘋果和亞馬遜對記憶體晶片的興趣,可能大幅改變目前由三星電子主宰的記憶體產業。

郭台銘說,在各路人馬中,鴻海之所以有信心出線,是因為鴻海生產智慧手機與伺服器的經驗豐富,能提供如何為未來裝置生產正確記憶體零組件的建議,「我們真心希望能幫助東芝在未來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他說,鴻海生產使用半導體記憶體的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等,了解技術開發的方向性,若使用半導體記憶體的鴻海和具備技術實力的東芝記憶體展開合作,能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
郭台銘也試圖驅散東芝的相關疑慮。他表示,他創立鴻海以來,都是用自己的錢建立事業並累積資金,用自己的獲利投資,從未向別人拿一毛錢;這番話可能是驅退日本政府與東芝對先進記憶體技術可能洩漏到中國大陸的疑慮。

他也向東芝及其債權銀行喊話表示,鴻海絕對不會削弱或干涉東芝既有經營團隊,將以對待夏普的方式對待他們。他說:「我們(對東芝半導體的經營)具有自信。可能將東芝的名稱保留50年、乃至100年。」

郭台銘也說,鴻海能幫債權銀行收回提供給東芝的貸款資金,鴻海與私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收購一家公司後,日後往往會脫手賣掉,套取利潤,但鴻海希望以長期觀點經營。

我們的看法:

第一、郭台銘併購的手法越來越成熟,懂得找世界一流夥伴一起打群架。
第二、找蘋果不稀奇,因為鴻海本來就替蘋果代工,難得的是居然聯盟亞馬遜。

第三、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公有雲,雲平台需要很多資料中心,會用很多記憶晶片,這就是彼此的關聯性。

第四、郭董拼命打美國牌,以降低中國色彩。

日本M&A

日本企業前幾年在海外大肆收購藥廠和啤酒品牌,如今開始嘗到惡果。

彭博資訊彙整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止的去年度日本企業認列海外資產損失的金額至少達2兆日圓(180億美元)。例如東芝公布認列收購美國西屋電氣所虧損的1.36兆日圓,使其必須出售旗下晶片事業來維持營運;而Sony也認列電影事業的損失。

彭博訪問若干日本企業主管後發現,上述問題肇因於日本的企業文化鼓勵尋求收購目標,卻未要求著重併購價值和相容性。更糟的是,進行收購的日本公司遇阻而需中止損失的速度往往也很慢。

日本郵政控股公司也因收購澳洲物流巨擘拓領(Toll)公司而認列4,000億日圓損失,另住友金屬公司也為旗下於智利銅礦事業認列800億日圓損失。

然而,日本電產即使在接連收購愛默生電器等逾40家公司後,其股價漲幅仍遠高於大盤指數漲幅。會長永守重信曾指出,併購交易要成功的致勝關鍵就是必須直接了當。

去年日本企業對海外公司的收購金額攀抵1,056億日圓,創下彭博彙整這項資料以來最高紀錄,儘管面臨認列龐大損失的問題,日企在海外的收購腳步似並未停歇,今年來日企所宣布的收購案金額已累積達354億日圓,比去年同期高出42%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企業海外併購的痛苦經驗,值得中國參考。
第二、有兩個問題出價太高、不會管理。

第三、像郭台銘這樣跨地域買夏普,還能夠立刻重整成功,是很少見的例子。

第四、台日企業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打世界盃。

第五、但必須要像郭台銘這樣的企業家,有膽識快速作決定,並且有執行力。

國家級投資

內定出任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長吳榮義昨天接受本報系經濟日報專訪表示,國家級投資公司將扮演未來產業的火車頭,尋找台灣下世代產業,民間反映熱絡,包括富邦等保險公司,中華電信及退撫基金等,都表達投資意願。

吳榮義說,接下這個位子,他的目標就是,希望藉由國家級投資公司的點火,在國內形成一股創業創新風潮,帶動台灣新一波經濟成長。

依國家級投資公司規劃,將先成立專業投資管理公司,初期資本額二點五億元,國發基金出資四成、民間出資六成;再由管理公司籌募創新產業投資基金。

吳榮義表示,初期將先籌募三檔基金,包括物聯網、生醫、及智慧機械等其他五加二產業,三檔規模約一百億元,一百億元一定不夠,未來還會募,如果有好的案子需要資金,會一直增加。

這段期間已經有很多業者陸續表達投資意願,包括富邦金旗下保險公司有興趣可能投資十億元,中華電信也有投資廿億元。
另外,公務員退撫基金,行政院、考試院都已經同意在五千億元規模中,有百分之六可做另類投資,未來也可從中提撥一成、約卅億元來參與國家級投資公司募集的基金投資。

吳榮義說,保險公司資金非常多,沒有去路,現在有一半投資到海外,國家級投資公司基金初估七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百分之廿,這對保險公司很有吸引力。

他表示,現在國內資金太多,利率這麼低,資金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找到好的投資標的。
至於資本額二點五億元的專業投資管理公司部分,國發基金出資四成外,中華電信也有意投資,未來可能還有其他泛公股加入。

吳榮義並指出,其實國內很多大企業也有創投,金控、銀行也都有創投,但是相對不敢冒險,未來國家級投資公司藉由專業人才評估,投入後,銀行、金控等企業的創投,也願意投入,國家級投資公司就扮演領頭羊角色。

至於投資標的的尋找,吳榮義說,這段期間已有很多年輕人提出很多創意來跟我們談,等公司成立,他們提出計畫、評估以後,如果覺得不錯,我們就會投進去。三檔基金的募集,只要募到十億元就可啟動。

吳榮義說,現在年輕人很多有創意,國家級投資公司歡迎有創意的年輕人來接洽,也歡迎或有資金想投資者來加入。

我們的看法:

第一、號稱國家級投資,但是規模太小。
第二、政府出資四成,民間六成,這種比例不應該稱為國家級投資公司。

第三、權責不是未來管理最大的問題,以國家利益優先,還是民間利益為主?

第四、另外一個錯誤是把創投和PE(股權投資)混為一談。

第五、台灣想要打造類似新加坡的淡馬錫,但最終卻生出了一個變種投資公司,關鍵在於面面討好,沒有確立中心目標。

AI

人工智慧(AI)成為熱門顯學,政府、企業爭相發展,但台灣缺乏軟實力,又沒有龐大的市場數據做後盾,能否發展成形,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阿里巴巴集團技術主席王堅等兩岸「AI三巨頭」,為此掀起論戰。

李開復、洪小文、王堅堪稱兩岸AI界的先驅,三人系出同門,曾在有「亞洲AI黃埔軍校」美譽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共事。李開復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創辦人;被稱為「阿里雲之父」的王堅加入阿里巴巴前,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洪小文則是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三人最近為台灣的AI未來隔空交鋒,引發外界矚目。

事件導火線源自李開復一席「台灣根本沒機會發展AI」。他認為台灣缺乏軟實力,又沒有技術、資金、應用情境、實驗場域,以及能識別並幫助創業的創投,也沒有大數據及市場可以推動發展。

王堅認為「李開復錯了」。人工智能一定要數據,數據不是你所擁有,不代表不能做任何事。例如不擁有高速公路,仍可以做最好的運輸公司。或正因為不擁有基礎建設,才會想做一家好的運輸公司。

他強調,AI是台灣很好的機會,「鴻海郭董做很多事情,都是台灣AI的機會」。另外,所有晶片製造業也是AI產業的一環。

洪小文也認為,AI是模擬人類的思考邏輯,再透過大數據運算及演算法分析,協助人類解決問題,應用範圍很廣,每個政府、企業、個人都會受到影響、參與其中,台灣不會沒有機會。

他針對台灣發展AI提出四個思考方向,例如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如學校產品就是教育,每個公司要思考如何善用AI,幫助產品做更好。

在「行銷」面,可利用各種AI技術、發揮創意,讓產品賣更好。

其次是每個公司內部有很多「運作」流程,可思考如何運用AI讓運作更有效率;「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隨著AI技術成熟,機器可以幫助人類分擔更多重複、單調的工作,員工就可專注更重要的事情、產生更高附加價值,進而兼顧工作與家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在AI領域遙遙落後世界。
第二、中國大陸一定會成為全球AI的領導者。

第三、中國大陸利用AI,可以更深入分析了解台灣,協助未來大陸中央對台的各種重大抉擇。

第四、台灣只有郭台銘在認真布局AI,其餘企業只是在談物聯網,但談不上AI

特斯拉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6日在股東大會上暢談未來的生產計畫,他也預告,特斯拉未來可能打造多達20家新廠,以因應需求。

特斯拉的首款平價量產車Model 3預計將於今夏稍晚步入量產階段、年底開始出貨。穆斯克也在股東大會上談及目前正在開發中的新車款Model Y跨界休旅車。特斯拉目前上市銷售中的產品僅Model S轎車與Model X運動休旅車這兩種豪華車款。

穆斯克表示,Model 3初期僅會提供非常基本的規格給用戶選擇,以免像猶如「汽車版復活節彩蛋」的Model X般,因提供太多規格導致生產延宕。

穆斯克並預言,Model Y2019年問世時,將成為特斯拉最熱銷的產品。考量到Model 3的預購訂單已超過40萬輛,這番預測可謂相當大膽。

穆斯克也預告,Model Y將採用與Model 3不同的底盤。

穆斯克也說,特斯拉已準備好進軍電動卡車,將於今年9月發布測試版車款。穆斯克表示,電動卡車的需求強勁,也將依照客戶的特殊需求設計。

雖然特斯拉第一座超級工廠(Gigafactory)還沒開始完全運作,但穆斯克預告,特斯拉目前正在為另外三座超級工廠進行選址,將在不久後宣布地點,長期目標是在全球蓋1020座超級工廠。

特斯拉去年收購太陽能板廠SolarCity後,開始在美國薩摩亞島打造以太陽能板與特斯拉儲能電池結合而成的太陽能微電網。

穆斯克表示,薩摩亞島已經完全不需要電力網路,而美洲大陸不過是較大的島嶼,一樣能應用這套系統。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前途不可限量,未來也可能變成像蘋果一樣的超級公司。
第二、平價量產,代表電動車已正式普及。

第三、Tesla透過Solar City,掌握電動車發電的生態系統。

第四、Tesla厲害的地方,在於其是以「創新生態系統」來佈局,而不是傳統device思維。

投資中國

中國資本管制近來變本加厲,據彭博報導,美國創投業名人也是億萬富豪的卓普(Tim Draper)宣布,他現已不再投資中國、已停止對以中國為總部的企業投資,因為要把資金匯出中國變得太困難了。卓普從新創階段就開始投資、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包括電動車大場特斯拉(Tesla)、電子郵件服務商Hotmail、網路通訊業Skype等。

中國連3年資本外流及人民幣貶值,促使北京去年11月下旬起啟動一連串緊縮資本管制的措施,阻止企業向境外匯出資金,減緩人民幣走貶壓力,並保住快速縮水的外匯存底。中國外匯管理局最近還宣布,9月起銀行卡在境外提領現金、單筆交易金額1000人民幣以上的資訊,都需要上報。

Draper Associate管理合夥人卓普週二(6日)在雪梨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為什麼我要投資在一個不讓錢離開的國家?」身為受信託者,他必須照料投資人的資產,因此,「我現在不再投資中國了,我已經停止投資,關上這扇門。」

剔除對中國的投資後,卓普把投資眼光轉向印尼、南美、非洲等其他開發中國家,尤其對數位虛擬貨幣「比特幣」和發展中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感到有興趣,看好比特幣在日本的前景。卓普是矽谷創投業知名卓普家族的第3代傳人,投資過特斯拉、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SkypeHotmail和智慧手錶新創業者Pebble等。

中國持續性的資本管制措施已導致一些併購交易破局,連跨境不動產投資交易也受到衝擊。香港投資銀行和基金顧問機構Ion Pacific的共同執行官哈爾艾文(ItamarHar-Even)表示,現在很多企業樂於進行全球投資,中國資本管制真的傷害投資情緒,「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如何把資金從中國帶出去」。

中國民眾對海外的不動產投資也面臨資金無法匯出的困境。澳洲首富暨地產大亨美利通集團(Meriton)創辦人楚格伯夫(Harry Triguboff)指出,中國實施資本管制措施,已造成澳洲房市的中國買家首次面臨資金無法匯出的問題;美利通去年就開始為中國等海外買家提供貸款服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外匯管制太嚴,令外資卻步。
第二、這也可能影響中國A股進入MSCI指數。

第三、這對台灣來說是好事,但我們政策一定要更開放。

第四、外資不投資中國沒關係,中國不需要外資,大陸有足夠的錢併購全世界。

東芝/博通

日本《朝日新聞》引述消息報導,傳出東芝半導體股權出售案,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將獲得優先交涉權;另外,威騰電子提出讓步,將出資比率由過半降低至不到2成,以推動協商。週二東芝股價收漲2.82%

《朝日新聞》指出,先前美國私募股權基金KKR和官民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合組的「美日聯盟」,因獲日本政府支持,普遍被視為是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但可能因為較晚提出競標條件,東芝傾向選擇先提出好條件的博通團隊。

消息來源指出,東芝從本月開始與博通進入最後談判階段,由於東芝若無法盡快解決資不抵債的問題,接下來可能面臨股票被下市的危機,因此東芝在時間壓力之下,只好先設立停損點,KKR領軍的美日聯盟若不提出交易條件,本月中旬將給予博通優先交涉權。

先前外媒報導,博通和私募股權業者銀湖(Silver)合作,且獲得日本3大銀行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的資金支持,在上月第2輪競標結束後提出2.2兆日圓的競標金額,且承諾未來將持續投資,另外,由於博通與東芝半導體的產業領域不同,遭各國反壟斷機關長時間審查的可能性也較低。

據《日經新聞》、《產經新聞》及《共同社》報導,銀行業人士認為,東芝將可能在628日的股東會之前,透露締結正式契約的對象;另一方面,東芝與合作夥伴威騰電子之間的爭議將告一段落,週一傳出威騰做出讓步,不再強求出資比率要過半,希望加入INCJDBJ的美日聯盟,出資比率僅要求19.9%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接受《日經新聞》訪問時證實亞馬遜、蘋果將加入鴻海及夏普競標東芝半導體的團隊;《時事通信》報導指出,夏普高層週二向記者表示,亞馬遜、蘋果的確有參加,另外透露鴻夏團隊出資的公司「約有56家」,但不願透露另外還有哪些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銀湖PE實在太厲害,和博通聯手又勝出。
第二、博通一定要快,搶在INCJ前面。

第三、INCJ官僚太重,之前競標夏普就敗給鴻海。

第四、假如日本政府不願賣給郭台銘,博通團隊將漁翁得利勝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