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_理事長的話_特殊板,太陽能電廠,電商,長城BMW,蘋果史匹柏,時代雜誌,英傑華第一金,富邦騰訊
特殊板
微型企業從「創櫃板」進階再往上櫃、興櫃掛牌者,從開板至今只有3家,導致創櫃板淪為替少數微型企業打知名度,引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關注。顧立雄昨說,國外有主板與特殊板的區隔,但台灣沒有特殊板,將在1個月內研議是否另外創建「特殊板」。
所謂「特殊板」,是指可以免除一些上市櫃掛牌的條件,如免獲利、不須分散股權、沒有最低資本額限制等,但又可以享受股票流通、利於籌資的好處,如英國AIM板、新加坡凱利板,都是屬「特殊板」。
金管會昨赴財委會報告,立委余婉如說,全球資本市場在大洗牌,新加坡知名的網路公司Sea,相對應的是台灣的PChome,Sea在美國上市,憑藉著資本戰,快速打下包括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市場,台灣企業卻被推著走。
顧立雄說,台灣只有2個「主板」(集中及櫃檯市場),沒有「特殊板」,目前有「特殊板」概念就是科技類股,只要工業局出具同意函,公司不需獲利,就可掛在「主板」上。
但他坦言,若要在2個主板外,另設1個特殊板,包括類股及交易型態、投資人限制等,都需思考;金管會官員說,是否針對網路公司,例如另給一個「網路板」,掛牌門檻較低,須和櫃買中心討論。
顧立雄說,創投業者認為,掛到主板,為何一定要有獲利要求,只要資訊完整揭露,讓投資人決定就好了,但櫃買中心卻認為,主板須保護投資人權益,「這兩邊相互拉扯」,如何取得權衡,證期局將在1個月內研究。
櫃買中心是在2014年,開設屬微型企業「創業輔導籌資機制」的創櫃板,至今逾3年半,共269家申請,114家登錄,但終止登錄卻佔了3成、達34家,以電子科技類居多,至今僅剩80家在板上,其中更只有3家成功掛上興櫃及上櫃。
為何創櫃板績效不彰?顧立雄說,有創櫃者主觀意願及客觀能力的問題,例如公司董事是先生、監察人是太太,財務不透明,就算企業技術再好,也難合乎規定。
證期局長王詠心也說,有些公司歷史悠久,要上市櫃須調整內控、股權和公司治理,調整過程有困難,最後只好終止;官員也說,因為這些公司都是微型企業,就算經由櫃買輔導,未來要維護內控和會計制度,也是一套經營成本。
另70歲以上高齡者買投資型保單,引發投資糾紛,顧立雄說,未來將強化風險告知,例如是否需有家屬陪同。保險局正研擬對高齡者買投資型保單的強化措施,包括強化電訪內容、或是防範業務員對老人行銷話術,是否有隱瞞等。
據了解,保險局是接獲某個申訴案,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透過2家銀行通路投保高額的投資型保單,該投資型保單都是連結基金,但卻虧損;事後家屬陪同老人來申訴,認為是保單,為何最後變成投資?
保險局官員說,因為投資虧損,保戶認為業者沒有明確告知保單性質,未來會思考用那些方式來杜絕爭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還切割為好幾個不同的證券市場,沒有必要。坦白說,市場已經太多了。
第二、台灣有興櫃市場,沒有什麼成交量,後來又創造了一個「創櫃板」,目的是為了鼓勵新創企業,但沒有人知道,對象以散戶為主,和群眾募資打對台,完全沒有起到應用的作用。
第三、台灣新經濟不振,缺乏代表性企業,因此沒有必要成立「特殊板」。
第四、香港成立「特殊板」是因為有越來越多數位經濟網路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比如說最近大獲成功的眾安保險上市案。
第五、台灣資本市場真正的問題是阻止陸企上市、阻止陸資進入,未來一定走上逐漸邊緣化的道路。
太陽能電廠
響應蔡政府5+2產業政策,中信金控、富邦金控3日不約而同公告,擬透過人壽、創投子公司投資星耀能源,含另一股東友達光電在內,總投資金額30億元,將從事國內太陽能電廠的收購及新設投資業務。
壽險界人士指出,星耀能源是一家新設公司,初期股本10億元,2020年擬增資至30億元。
股東結構方面,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持股30%、富邦金子公司富邦人壽持股30%、富邦金另一子公司富邦金控創投持股3%、友達光電持股37%。
總計中信金控方面將投資9億元,富邦金控將投資9.9億元,友達光電投資11.1億元。主要股東已承諾,在星耀能源實收資本達到30億元之前,將按持股比率,分次參與增資。
台灣人壽昨(3)日指出,投資此案是期待為台灣發展綠能產業盡份心力;我國太陽能電廠資源明顯不足,至2016年7月底,太陽能光電累計裝置容量為962MW,距離政府規劃目標,2025年太陽能光電累計裝置容量需達20GW,還有一段不小距離。
台壽表示,星耀能源為國內少數能興建發電量1MW以上太陽能廠的企業,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友達光電,過去在營運星河能源期間,已將星河能源的太陽能電廠發電規模,由13MW建置到2016年的43MW。
星耀能源預估,其太陽能電站於2019年時,總發電規模為200MW,屆時將是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公司之一,可望為我國綠色能源科技產業注入一股強心劑。
金管會近日積極鼓勵壽險業參與5+2產業,包括: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生技醫藥、國防產業、智慧機械、新農業、循環經濟,可列為保險業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投資的項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英政府推動「5+2」綠能政策,帶動相關投資。
第二、這個項目兩個投資方都很有來頭,都是大型金控,說明台灣過剩資金在找項目、找出路。
第三、台灣和外國相比,過去對太陽能電廠的投資並不多,大部分集中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上。
第四、友達光電是大股東,說明友達正積極轉型跨足其它領域,值得肯定。
電商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6日拜會立委,首次提及希望上市櫃市場能新增「電商類」,他也認為,台灣可比照英國的Startupbootcamp
Fintech London,塑造可培育金融科技的環境。
下周四(12)立法院財委會初審「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鄭貞茂昨日為行政院版的金融科技監理沙盒條例能順利過關,與立委見面,並談到台灣培育新興產業和籌資問題;除研擬在集中與店頭市場之外,推出「特殊板」,鄭貞茂表示,另一個簡便的方式,就是在現有的上市櫃上多增一個電商類,以鼓勵相關新創業在台掛牌。
去年主計總處的行業分類仍認為電子商務只是營運模式,而非行業,主計總處的看法是,電子商務係指經由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媒介從事商品或服務所有權移轉的商業交易行為,雖和傳統銷售方式不同,但無關行業標準分類的歸類原則。
而上市櫃公司的行業分類上,交易所是以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作分類標準,相關人士指出,如果要有「電商類」,必須要有法源和標準,作為分類依據。
鄭貞茂透露,電子商務業者曾表達希望可以分出「電商類」,讓投資人辨識出產業類股,並產生群聚效應,以增加投資效益,但整個程序還是由交易所提出、證期局研擬才能正式更動電商公司的產業類別。
另外,由台灣證券交易所領頭的金融總會,則被官方賦予鼓勵金融科技發展的角色,金融總會成立金融科技發展基金,向周邊單位籌資,從去年開始,目前已經籌資2億元,未來目標將擴大為10億元,以培育金融科技創新事業,而實際上透過此基金所培育的創新事業,也已到新加坡參加新創業比賽,奪得相當好的成績。
不過,金融總會的周邊單位籌資培育畢竟規模還是太小,能夠培育的金融科技業者有限,台灣環境仍缺乏像英國Startupbootcamp
Fintech London這種金融科技新創的加速器。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商業者一直爭取要有自己的類別,大概是想要有更好的估值。
第二、台灣除了富邦和網家等少數業者外,並沒有足夠多的電商公司。
第三、因此單獨為電商企業設一個類別,很奇怪,沒有必要。
第四、台灣政府應該做的,是法規鬆綁,積極培養更多的電商企業,加速打造完整的數位生態系統,而不是在上市類別上做文章,這是治標不治本。
長城/BMW
大陸最大休旅車(SUV)品牌車廠長城汽車傳出將與德國豪華車廠寶馬(BMW)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今年底前就會決定廠址。江蘇常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證實,「長城寶馬」有望落戶開發區。
「每日汽車」新聞網報導,常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表示,「長城寶馬」合作在四、五個月前展開,今年年底會有初步的結果。「長城寶馬」合資公司落地常熟,將是繼奇瑞攜手英國的捷豹路虎汽車、觀致汽車之後,第三家落戶的整車大廠。
長城汽車是大陸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受到與寶馬合資的利多消息激勵,長城汽車11日港股高開高走,一路上攻,收盤港幣11.3元,上漲14.37%,股價升至近五個月來最高。H股也在長城汽車帶動下,汽車股普天同慶,其中和諧汽車、廣匯寶信和華晨中國均漲超4%。
華爾街見聞報導,市場分析認為,長城與寶馬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有贏面。對長城而言,能顯著提升長城汽車的品牌價值,且寶馬在新能源汽車製造優勢,可以對長城提供幫助。
對寶馬而言,長城將是華晨之外,在中國的第二家合作夥伴,能更好地應對賓士、奧迪的競爭。
大陸品牌汽車國際化,除了走出去併購,也在大陸市場策略合資進行合縱連橫,包括上汽和奧迪牽手,眾泰與福特合作、江淮看上了大眾、北汽擁有賓士和現代、廣汽則與豐田等合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曾有很多年,BMW都以華晨為唯一合作夥伴。
第二、但是中國市場太大,連BMW也會心動,要繼續擴張。
第三、全球汽車大廠紛紛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代表一個新時代的典範轉移。
第四、新能源汽車更帶來了全新的市場,配合大陸現在鼓勵能源車的政策。
蘋果/史匹柏
知情人士指出,蘋果公司已和奧斯卡金像獎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敲定一項協議,將重新拍攝史匹柏1980年代經典電視影集「驚異傳奇」(Amazing Stories),為這家iPhone製造商搶攻原生影音市場跨出重要一步。
蘋果的新影集將由史匹柏旗下的Amblin Television公司和有線電視康凱斯特(Comcast)旗下的NBC環球電視部門共同製作。「驚異傳奇」在1985年至1987年由NBC播映。
NBC娛樂總裁薩克說:「我們喜歡站在蘋果投資劇本節目的最前線,我們想不出有比史匹柏鍾愛的『驚異傳奇』更棒的節目了。」
知情人士表示,這部新影集總共有10集,每集預算將超過500萬美元。但節目推出時間尚待敲定。
這是蘋果自6月從Sony延攬兩位高階主管艾力克特和范安博格以發展線上影音訂閱服務以來,公布的第一項協議。蘋果希望打造能與Netflix、亞馬遜、HBO和Hulu分庭抗禮的網路影音訂閱服務。彭博資訊報導指出,由於iPhone的銷售未盡如人意,發展串流影音尤其顯得重要。
蘋果和史蒂芬史匹柏的協議符合蘋果高階主管先前與好萊塢主管會面時所列的策略。知情人士指出,蘋果在會議中強調,該公司希望取得名聲響亮的節目,並和一線演員、製作人和編劇合作。
蘋果計劃明年在原創節目支出約10億美元,藉此為旗下快速成長的服務業務帶入更多營收;相形之下,Netflix明年計劃花在原生內容的經費可能高達70億美元。
蘋果已透過Apple Music串流服務推出「APP 星球」(暫譯,Planet of the
Apps)和「兜風KTV」(暫譯,Carpool Karaoke)兩檔影音節目,但均未造成轟動。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終於開始重視軟體和內容。
第二、Netflix和亞馬遜都比蘋果開始更早進入內容製作。
第三、這也是台灣大哥大及富邦最近和美國CAA聯手的原因。
第四、台灣有非常優秀的創意人才,但是沒有形成內容產業。
時代雜誌
台灣五、六年級生念書時幾乎人手一本的時代雜誌(TIme),明年起每周發行量起將大砍三分之一,以削減成本,力圖在紙媒不景氣的年代保住核心品牌獲利能力。然而這也顯示時代雜誌將從輝煌期的每周出刊480萬本腰斬至200萬本。
美國最大雜誌出版商時代公司宣布,旗下時代雜誌的時代公司計劃逐步將時代雜誌周發行量減少至200萬本,原因是認清大量印製促銷本並無價值的現實,而且也打算專攻優質與富裕的核心讀者,因為這更能吸引廣告主買帳。時代雜誌創立於1923年,全球有2,600萬讀者,輝煌期長達數十個年頭,在1970年代每周發行量衝破400萬份,1987年更衝上480萬份顛峰,卻在十年前首度跌破400萬份萎縮至330萬份。
時代公司今年第2季廣告營收減少12%至3.74億美元,主因是紙本雜誌廣告營收下滑。
時代公司還宣布將減少七本雜誌的紙本發行頻率,包括主打泳裝女郎的運動畫刊、娛樂周刊與財星雜誌。運動畫刊明年將發行27期,少於今年的38期,不過未來每期精編版面將增加23%以上,也會選擇更精美厚實的紙質。
時代公司指出,研究顯示消費者閱讀雜誌的時間愈來愈少,因此做出上述調整。
營收長艾爾德斯說,降低紙本發行量可能會拉低營收,但他相信,整頓後省下來的成本將超過廣告營收與零售本可能下滑的營收數字。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網路內容的進攻下,傳統紙媒潰不成軍。
第二、亞洲華爾街日報最近也停刊,未來只有網路版,2017是傳統紙媒逐漸消失的年代。
第三、台灣許多媒體沒有重視網路,商業周刊是做得比較好的。
第四、亞馬遜貝佐斯當年個人收購華盛頓郵報,並成功主導其轉型。
第五、但是在今年,亞馬遜開始重新建置實體書店。
英傑華/第一金
第一金旗下子公司第一金人壽12日宣布,其合資股東英傑華公司簽署股份購買合約,英傑華將以1美元價格將持49%的股份(約110,250張股票)讓受予第一金,第一金人壽將成第一金完全持股子公司。
第一金副總暨發言人廖美祝表示,第一金永續經營保險公司的理念不變,未來將善用集團資源,發揮共銷綜效,目標在2019年獲利轉虧為盈,再逐步擴張壽險規模,打造銀行以外的第二具獲利引擎。
第一金與英商英傑華集團(Aviva)在2007年12月合資成立第一金人壽,雙方分別持有51%、49%的股份,2012年英傑華曾計畫撤資離台,但因雙方撤資條件談不攏,最後不了了之,今年4月,第一金與英傑商討論增資計畫,英傑華就明確表態,無意增資,並且願意將持股賣給第一金。
英傑華與第一金人壽因經營理念不同調,很早就有撤資的念頭,加上英國總部決議退出台灣市場,因此決定不再參與增資,並以1美元象徵性價格讓受持股。
廖美祝表示,第一金人壽截至8月底,資本適足率(RBC)為263%,雖符合金管會的及格門檻,但隨著業務擴張,如不辦理增資,到年底時,資本適足率恐將逼近200%(金管會出手管制邊緣),因此有增資的急迫性與必要。
廖美祝指出,第一金人壽目前淨值為5.6億元,壽險業最低資本額為20億元,換言之,第一金人壽仍有15億元的缺口待補,完成增資後,資本適足率(RBC)可提升至600%。根據第一金規劃,初期將先注資第一金人壽15億元,預估在明年第1季前完成增資。
第一金表示,旗下的第一銀行,過去銀行多半是與其他壽險公司合作,銷售其他壽險的保單,一銀只能扮演金流平台角色,未來獨資經營第一金人壽後,將積極開發新商品,拓展銷售通路,並與子公司投信合作,透過交叉行銷,擴展業務版圖。
英傑華集團第一金人壽49%的股權賣回給第一金人壽,是繼2014年3月之後國際紐約人壽退出台灣市場後,再一家外商保險公司撤出台灣,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麗玲12日表示,第一金人壽7.4萬張保單、6萬名保戶權益不受影響。
近年來,外商壽險公司安泰人壽、瑞泰人壽、宏利人壽、大都會人壽接連退出台灣,最後一家撤出台灣的外商壽險是美國際紐約人壽,2014年3月賣給元大金。
蔡麗玲表示,金管會尊重外商的選擇,英傑華退出台灣市場是全球布局考量,並非只有台灣,包含韓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愛爾蘭、俄羅斯等地,英傑華保險相關事業都有撤資的計畫。
2012年英傑華就曾單方面發新聞稿宣布要出售第一金人壽股權、撤資,金管會官員表示,當時英傑華並未向金管會遞件申請。
保險局統計,到今年6月底,第一金人壽有效契約件數達7.4萬張、保戶數約6萬戶,今年上半年,第一金人壽總保費達56億元,在台灣並不算太大的壽險公司,至上半年止資本適足率(RBC)260%。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傑華想要退出台灣市場已經很久,以1美元轉讓代表其徹底的放棄。
第二、幾年前英傑華要退出時,遭到金管會的拒絕。
第三、外資保險公司紛紛逐漸退出台灣市場,原因值得檢討,可能市場太小、可能法規太嚴。
第四、銀行和保險彼此會有綜效,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中信金併台壽保算是比較成功的個案。
第五、另一個代表性的產業整合案例,是前一陣子中華開發併購其關係企業中國人壽。
富邦/騰訊
富邦金控透過大陸子公司富邦財險,攜手騰訊,要在微信賣保險了,大陸保監會11日批准由騰訊控股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經營業務,而微民保代是騰訊與富邦合資,將依託微信、QQ平台開展業務。
由三馬(騰訊馬化騰、阿里馬雲、平安保險馬明哲)共同投資的眾安保險9月在香港IPO,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的市值已經突破人民幣千億元。不過,眾安只是個開始,因為馬化騰在運用網路保險業上,還在各自的賽道上狂奔。
根據財新網報導,馬化騰要在已有近9億用戶的微信及QQ上賣保險,這次已經成真,特別的是,微民保代切入的是塊大餅,除了互聯網保險熱衷的產險,還包括互聯網化程度較低、但保險領域中更大的壽險。
更讓人關注的是,其實,騰訊過去在保險網銷曾經做過不同嘗試,包括財付通與中民保險網合作上線「保險超市」,又與永誠保險合作在騰訊網開設保險頻道「騰訊探索」,但這次攜手富邦合資的微民保代,則是第一次開放微信這一重量級入口。騰訊掌握微信及QQ近9億用戶,以及微信生態的高粘著度,將是微民保代最大的金礦。
財新網報導,保監會11日批准微民保代經營保險代理業務。獲批通過的業務經營包括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等。
報導指出,知情人士透露,微民保代透露近日將正式上線。
公開資料顯示,微民保險代理註冊資本人民幣2億元,由深圳騰富博投資100%持股。而騰富博投資的主要股東,騰訊控股完全持股的北京驛碼神通持股占57.8%;富邦財產保險持股31.10%;另外國開博裕二期(上海)持股11.1%。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富邦近期大手筆投資新經濟,先前還和好萊塢CAA頂級藝人經紀公司共同合資。
第二、這是一個平台,台灣人經營互聯網平台的經驗比較缺乏。
第三、這屬於保代第三方代理業務,如何發展代理方的業務將是新平台未來一大挑戰。
第四、騰訊還是占有大股,富邦短期內將扮演「技術提供者」的角色,但可以切入中國大陸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