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富邦,陸企市值,百度,科技富豪,網路監控,螞蟻消金,新能源車,商湯,滴滴,標普漲幅,馬士基,好萊塢,福特,串流大戰,歐盟矽谷,矽丘,日本登月,三星現代,馬斯克衛星,OCULUS頭盔
富邦
日經新聞列出去年底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亞洲大企業中,市值增幅前十大的公司,入榜企業多為日本與中國大陸公司,但台灣富邦金控(2881)表現不俗,市值增加近八成,排名第八,是唯一進榜的台灣企業。
新冠疫情在2020年帶動股市狂飆,但亞股今年來走勢相對艱辛,尤其是中國大陸政府整頓許多企業、打壓了股價,但全球晶片需求讓一些原本不太知名的半導體企業崛起,疫後經濟復甦也帶動物流和金融公司成長。
日經新聞根據截至12月21日的QUICK-FactSet數據,根據去年底市值為100億美元以上的600多家亞洲最大企業,比較這些企業今年來的市值變化,結果發現,中國電信今年來市值暴增162.3%,達到585億美元,為表現最亮眼的亞洲大企業。
日本LCD檢測機台生產商Lasertec市值今年來增加161.8%至262億美元,增幅居次;Lasertec生產光罩檢測設備,這種設備可讓光罩圖案準確無誤,而Lasertec幾乎是極紫外光(EUV)先進光罩檢測設備的獨家供應商,也因此甚受投資人青睞。大陸航運業者中遠海運控股則以109.7%的市值增幅為居第三。
根據日經,台灣富邦金控市值今年來增加78.6%,成為331億美元,是唯一進榜的台灣企業。印度則有兩家企業上榜,分別為塔塔鋼鐵(第七)及金融業者Bajaj Finserv(第九)。
其餘進榜的企業包括半導體業者北方華創(第四)、大陸國電南瑞(第五)、陽光電源(第六)、及中國核能電力公司(第十)。
受到北京當局整頓企業的衝擊,大陸知名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今年來分別縮水51%與22%,都跌出全球前十大企業市值排行榜之外。而且今年來市值縮水最多的十家亞洲大企業全都是陸企,線上教育平台高途在線的市值銳減96.2%,表現墊底。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富邦集團實力這幾年快速做大。
第二、台灣併購最積極的企業。
第三、近期併日盛金和花旗消金。
第四、電信又併了台灣之星。
陸企市值
經歷2021年股海震盪,大陸市值500強上市企業名單最新出爐。前三名分別是騰訊控股,總市值為人民幣(下同)3.59兆元,繼續蟬聯第一。貴州茅台則以2.58兆元市值超越阿里巴巴的2.05兆元,來到第二名。阿里巴巴受監管影響落到第三位。
東方財富網報導,此次500強榜單中,上市公司總市值年減6.98%至80兆元,但仍有許多公司的市值排名大幅飆升。
受惠於2021年新能源車領域保持強勢,大陸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市值暴增,從2020年的8,179億元,增至2021年的1.37兆元,排名也升至第六名。此外,比亞迪、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等公司,2021年的市值均漲逾1,000億元,排名也大幅上升。
反觀大陸互聯網三巨頭ATM(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公司,因受到大陸整頓互聯網產業影響,市值大幅縮水。另外,中國平安、恒瑞醫藥、金龍魚、五糧液等傳統績優股的表現偏弱,市值普遍縮水。
雖然2021年500強公司的總市值下滑,但是上榜門檻與2020年相比有所提升,並再次刷新歷史新高。進入2021年500強公司的市值門檻為416億元,與2020年相比小幅增加30億元。
在市值分布方面,9家公司市值超過1兆元,比2020年減少3家。但是在千億元至兆元之間的公司數量增加,從2020年的182家增至2021年的208家。而500億元至1,00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比2020年增加15家。
展望2022年陸股表現,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分析,在2021年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震盪幅度都明顯偏低背景下,2022年A股市場波動率很可能再度上升。從市場活躍度來看,2022年日成交額達到1兆元仍將是常態。
此外,2022年A股總市值將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在上證指數震盪幅度創歷史新低的情況下,A股總市值從2020年底的84.5兆元,增至2021年底的96.5兆元。在註冊制即將全面推行背景下,市場人士認為,2022年A股總市值將突破100兆元,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企市值大跌。
第二、大部分是網路企業。
第三、阿里市值跌得最多。
第四、短期內有超跌跡像。
百度
大陸互聯網巨頭百度執行長李彥宏27日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Create 2021)中宣布,未來百度將持續推動AI人才培養,五年內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截至目前,百度已培養逾一百萬名人工智慧人才。
截至台北時間27日下午5時18分,百度美股盤前下跌0.75%,報143.04美元。半年來,百度H股累計下跌29.28%。
錢江晚報報導,百度27日在其剛發表的元宇宙產品「希壤」空間中舉辦百度AI開發者大會,這是大陸首次在元宇宙中舉辦大型科技峰會。26日傳出,百度與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已達成協議,雙方合作共建AI元宇宙。百度這一系列動作,凸顯其正積極布局元宇宙市場。
李彥宏在會中演講時提及AI大趨勢、智慧交通等議題。李彥宏表示,人機共生時代正在到來,創造者們將迎來大陸人工智慧的黃金十年。未來十年,AI將成為改變世界的有力工具,千行百業將被智慧化重構,人們的生存空間將大大拓展。
李彥宏判斷,智慧交通將是影響未來10年至40年的重大變革,可使五年內大陸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限行,十年內大致解決塞車問題。李彥宏認為,智慧交通可以解決三大問題:一、減少90%道路安全事故。二、系統解決塞車問題。三、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可以幫助碳減排。
李彥宏還透露,百度旗下智慧汽車品牌:集度計畫2022年上半年發表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並於2023年量產交付,對集度的未來充滿信心。李彥宏又指,集度研發的汽車機器人將擁有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貫穿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的三大產品理念。而擁有情感和智慧的革命性汽車機器人,將會帶來一場交通方式的長遠變革。
財星中文網報導,2010年以來,百度雖然身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中的一員,但早已被另外兩大巨頭掩蓋了光芒,市場上也不乏字節跳動這樣強大的後起之秀。元宇宙則讓百度看到機會,這個新興概念與其說是下一代網路,不如說是為現有互聯網競爭陷入白熱化,主流競爭者都走向趨同的膠著狀態,打開新的空間。
報導指出,百度已經在押注未來,包括此次百度AI開發者大會所提到的許多先進技術與「希壤」本身。百度持續燒錢,但突破難得。該公司投注已久,等待的就是元宇宙這根線把這些技術串聯起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和阿里、騰訊差距大。
第二、但沒有踩到地雷。
第三、積極布局AI和元宇宙。
第四、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科技富豪
大陸官方對科技領域加強監管、以及地產商接連爆發危機等影響下,讓2021年大陸富豪財富出現大洗牌。根據富比世最新大陸富豪榜,科技業富豪們的身家大幅下降,2020年榜首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資產已跌至第四位,而兩個月前排名第五的拼多多創辦人黃崢,目前跌出前十大榜單以外。
綜合港媒報導,當全球十大富豪2021年財富快速激增的同時,大陸富豪卻面臨兩樣情,尤其官方對科技行業的持續加碼整頓,導致企業股價重挫,成為富豪資產大幅縮水的主因。
據富比世的即時富豪榜單,截至27日晚間5點,大陸飲料品牌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以787億美元的身家位居大陸富豪榜首。不過港股上市的農夫山泉2021年股價表現不佳,截至12月27日的年度跌幅達17.49%,但相較其他被監管盯上的科技業相對跌幅較低,鍾睒睒的資產仍較10月底公布的644億美元有所增長。
排名第二的是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其財富達594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騰訊控股創辦人馬化騰,身家457億美元,這和10月底資產505億美元相比亦降約一成。至於馬雲2021年身家則持續蒸發,最新財產淨值降至364億美元,排名第四位,和10月底的424億美元縮水約14%,足見官方打壓的影響。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黃崢。拼多多在可能從美股下市、回歸港股上市的壓力下,2021年截至12月26日,股價狂洩65.4%。10月底時黃崢還以344億美元的身價排名大陸富豪榜第五,最新排名已落到第16位,資產驟降至204億美元。
除了科技股以外,大陸房企是另一重災區,主要受累於大陸官方為了遏制過高房價和降低金融體系風險,限制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管道,造成房企財務緊繃,債臺高築的房企更先後爆雷。以近日身陷財務危機的大陸地產商恒大集團來說,其創辦人許家印身家已大縮水至87億美元。
唯一還停留在富豪十強榜單的地產商,是碧桂園集團創辦人之女楊惠妍家族,身家約238億美元排名第十名,亦蟬聯大陸女首富之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大幅下跌。
第二、拼多多跌出十名之外。
第三、但大陸中央並不在乎。
第四、鼓勵民營企業響應「共同富裕」。
網路監控
中國大陸正在把對國內的網路監控手段轉向國外,深入蒐集臉書、推特等西方社群媒體的資料,為政府機構和軍警單位蒐集外國目標對象的情資,包括分析西方人士提到香港和台灣的內容。
華盛頓郵報報導,大陸過去十年已開發出一套「輿情分析軟體」,以監控國內網民和媒體的政治敏感言論。但華郵在審視300多份大陸政府從2020年起的對外招標文件、合約和公司申報資料後發現,北京開始把這項監控國內的手段,運用在海外,積極採購一些軟體,目標是從西方社群平台蒐集情資。
這些文件可透過大陸政府招標平台公開取得,內容顯示大陸的官媒、宣傳部門、警察、軍方和網路監管機構等,都還在採購更新式或更精密的系統以蒐集資料。
例如一家大陸官媒斥資32萬美元採購軟體,蒐集外國記者與學者在推特、臉書上的言論。北京警方花了21.6萬美元採購情報程式,用以分析西方提到香港和台灣的內容。新疆的一座網路中心則招標,要把在海外取得的維吾爾文內容編成目錄。
報導引述一名北京分析人員說:「現在我們能更了解反中國人士的地下網路。」這位分析人員工作的單位直接向中共中央宣傳部報告。這位未具名人士說,他們曾製作一份資料報告,分析與北京高層領導有關的負面內容如何在推特上傳播,包括個別學者、政治人物與記者的個人簡介在內。
這些監視蒐集裝置是北京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以使其對外宣傳工作更臻於完善的措施之一。它們還形成了一個預警系統網絡,用以即時回報損害北京利益的趨勢。
大陸政府動用的預算還包括為警方和宣傳部門購買、並經營一些國外社群媒體帳號,當局的採購內容從小型自動化程式、一直到花費數十萬美元的專案計畫都有,有些計畫必須每天24小時配備人力,包括會說流利英語的人士和外國政策專家。
根據文件描述,大陸以高度客製化程式,蒐集個別社群媒體用戶的即時資料,有些可以追蹤包括美國選舉等議題的廣泛趨勢。
在全球對北京的看法處於晚近歷史最低點之際,北京的這套輿情監控網絡系統正在擴及外國社群媒體。華郵舉例說,官方的中國日報在2020年7月以30萬美元採購「外國人士分析平台」,招標書列出程式的明確事項,要挖掘推特、臉書和YouTube的資料,以取得「知名西方媒體記者」和其他「政治、商業和媒體圈的關鍵人物」的資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嚴格監控網路。
第二、從國內到國外。
第三、社群網路有很多問題。
第四、的確有必要加強管理。
螞蟻消金
螞蟻集團分拆出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螞蟻消金)近日增資,引國有資管公司中國信達成次大股東,市場預料增資後的螞蟻消金,將是業內龍頭,可承接人民幣(下同)上兆元的聯合貸款業務,惟整改下業務利潤反而大幅縮水。
大陸四大資管公司的中國信達24日公告,擬出資60億元參與螞蟻消金增資,持股20%。中國信達28日開盤後飆漲逾24%,隨後漲幅收斂,但仍維持高檔,全天收盤漲11.54%報1.45港元,成交值6.13億港元。
據中國信達公告,螞蟻消金將增資220億元,註冊資本從80億元提升至300億元,包括中國信達、舜宇光學、網易旗下博冠科技、重慶國資渝富資本等新股東加入。
國資這次提高參與螞蟻消金增資力度,原第二大股東的南洋商業銀行持股15.01%,此次上級中國信達親自入股,合計持有逾24%股權。且四大資管公司之中國華融持1.33%股權,大陸財政部共控制逾25%股權。再加上地方國資,大陸國資共持有螞蟻股權逾27.93%。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分析,中國信達與螞蟻消金業務不太有交集,此舉更像是注入國資牽制大股東螞蟻集團。
多家券商分析,增資後螞蟻消金將成行業龍頭,雖消費信貸業務餘額無法達到此前1.7兆元水平,但國泰君安測算,最大放貸餘額可達1兆元。
中信證券測算,增資後可承接自營餘額約從1千億提升至4千億,聯合貸款餘額從3,500億元增至1.3兆元,但料螞蟻消金初期將以自營貸為主。
報導引述專家分析,在當前整改下,螞蟻過去全資經營個人小貸信貸業務,獲得豐厚利潤的盛況將不再。螞蟻持股從全資變為五成,資本金大幅增加,且聯合貸款至少要30%出資比例要求,成本大增。還有網貸新規限制不得跨區域放貸,螞蟻不能像此前一樣,集中火力與少數地方銀行談判後就跨區經營業務。
分析指出,加上類徵信的功能被分拆至個人徵信公司體系中,使四分五裂的螞蟻與中小銀行談判籌碼大減。螞蟻持股35%的個人徵信公司錢塘徵信在11月成立,但該公司國資股東更多,預計將專注公共基礎設施,短期難為螞蟻提供太多利潤。
我們的看法:
第一、螞蟻進行大幅改組。
第二、國資正式介入螞蟻。
第三、螞蟻仍然是行業領導者。
第四、但影響力比原來小很多。
新能源車
大陸官方2022年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將較去年減少30%,也是補貼政策最後一年,在搶搭補貼末班車效應下,外界預估大陸新能源車銷量將大增,大陸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預估,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暴增,有望突破600萬輛,年增超過七成。
大陸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日前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減少30%,並確定今年底將終止補貼;通知並規定,售價須在人民幣30萬元以下(約新台幣131萬元)才有補貼,但「換電模式」車輛則不受此規定等。
事實上,去年底已經出現一波銷售熱潮,車企也順勢操作增加訂單,已有大陸車企趕在補貼減少30%前,推出保價促銷策略,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一汽大眾等宣布,只要在指定日期前購車或訂車,仍可按照2021年的補貼標準,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更多的訂單。
大陸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也提到,原本官方預算要補貼新能源車的額度只有200萬輛,如今市場已大幅超過這個額度,這是超強政策支持。
崔東樹認為,在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提升、政策補貼力度穩定下,將帶動銷售總量暴增,該會原先預估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小客車)銷量為480萬輛,目前已經調高預測到550萬輛,而且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包含商用車)。
另外,受到汽車零件及動力電池價格上漲影響,多家車企已紛紛喊漲車價,以特斯拉為例,去年底宣布Model 3、Model Y兩款車型,分別調漲人民幣1萬到2萬元不等,就是反應原料上漲的結果。
不過,汽車漲價也可能讓民眾提前買車,因為擔心愈晚買的話,車價會愈貴,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提醒,補貼政策逐步退出,會造成電動車普遍漲價、減少配備,出現「愈漲愈買」的現象,但隨著時間推移,總會有拐點出現。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是全球新能源車最大單一市場。
第二、補貼政策短期有助於成長。
第三、台灣沒有辧法快速發展這個市場。
第四、今年會有爆發性成長。
商湯
遭美國制裁的香港AI辨識企業商湯科技,短時間內第二度嘗試IPO,30日終於在香港掛牌上市,股價開盤一度飆漲逾23%,隨後漲幅收斂,但商湯成功頂住美國制裁及港股低迷、新股頻繁破發的壓力,收盤上漲逾7%。
商湯科技日前宣布,以發行區間下限3.85港元定價發行,30日開盤股價小漲1.56%報3.91港元,隨後股價短暫推升逾4.7港元、漲幅逾23%。商湯日內股價漲幅持續收斂,上午收盤漲逾11%,但午後收斂回個位數漲幅,收盤漲7.27%報4.13港元,成交值約14億港元。
29日各家券商暗盤中,商湯漲跌互現、股價膠著。市場格外關注此次商湯IPO表現,總體上,由於2021年內港股大環境不佳,年初曾站上31,000點關卡的恒生指數,一路慘跌至當前23,000點,港股諸多新股尤其是科技公司,往往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
商湯日前才被美國列入禁止投資黑名單制裁,阻斷美國外資投資商湯之路,也影響商湯赴港上市行程。故商湯30日扛住各種壓力收漲,在2021年底為港股注入強心針。
受到商湯上市激勵的還有香港科技產業,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0日表示,商湯是首個由香港科學園孕育的科創獨角獸,在香港上市能為科創企業創造有利生態,有信心香港可以孕育出更多優秀科技新創獨角獸。
商湯聯合創辦人、董事會主席兼CEO徐立30日上市致辭表示,公司雖受到美國無端打壓,但堅信AI技術變革帶來的增量價值,將用此推動普惠與公平發展。商湯總經理尚海龍表示,公司不會特別關注短期股價,將長期展望原創的科技技術。
不過,相較同日在香港IPO的其他新股,商湯股價最為疲軟,中國電動工具公司泉峰控股30日上市開盤大漲20%,隨後漲幅不斷擴大,收盤漲28.44%報56港元。聖諾醫藥開平盤,但盤中一路走揚,收盤大漲18.21%報77.9港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商湯是中國AI指標企業。
第二、商湯沒有美國投資者。
第三、IPO沒有美國承銷商。
第四、中美在AI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滴滴
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出行29日公布在美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營收年減1.7%至人民幣(下同)426.75億元。滴滴受到其重點投資的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業務收縮影響,第三季淨投資虧損208億元,使滴滴第三季淨虧損高達306億元。
滴滴29日股價重挫8.18%至4.94美元,創6月30日上市以來新低價。截至台北時間30日晚間6時41分,滴滴美股盤前下跌3.85%,報4.75美元。
新京報報導,2020年11月,滴滴執行長程維在內部會議中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目標是拿下社區團購領域第一名。此後,滴滴不斷加碼橙心優選,進行拆分並引入更多投資者。
證券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橙心優選的業務已經從大陸多地撤出,只剩下少數地區仍在經營。而前期的「燒錢」也為滴滴帶來巨額虧損。滴滴財報顯示,受到對橙心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滴滴在第三季確認208億元淨投資虧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橙心優選的虧損是多個原因疊加所致。社區團購目前的「燒錢」模式本身很難持續,社區團購行業門檻太低,而且目前官方加強反壟斷調查,社區團購透過「燒錢」搶市占率,然後提升獲利率的模式難以實現。且社區團購涉及生鮮產品品質穩定性不佳,下沉市場缺乏持續性。
盤和林指出,在大城市人口集中地區,社區團購仍有前景,但目前進入者太多。另外,滴滴APP下架原有的橙心優選入口,使其流量導入難度增加。而互聯網領域往往贏者通吃,沒有流量發展只能勉強維持。
另一方面,滴滴在財報中重申啟動紐交所下市及港交所上市準備工作的資訊,同時宣布阿里巴巴高級法務總監張毅被任命為滴滴董事會董事,而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辭任滴滴董事會董事。
中國經營報報導,針對滴滴從美股下市轉戰港股一事,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丁繼華指出,隨著美國對中概股的資訊揭露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還有諸多不合理的要求,此一資訊揭露監管趨勢將對中概股形成較大的合規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滴滴被大陸中央制裁。
第二、積極往其它業務轉型。
第三、但社區團購太燒錢。
第四、說明經營管理有問題。
標普漲幅
標普500指數在今年牛氣沖天,目前累計飆漲將近26%,隨著2021年接近尾聲,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今年的旺盛漲勢不會在明年上演,歸因於聯準會(Fed)緊縮貨幣政策並計劃升息,加上企業獲利成長可能放緩,使得美股牛市的支撐減少。
針對已發布2022年標普500指數預測的13家銀行與金融服務公司中,策略師平均預測該指數明年底將達4,940點,約比12月23日收盤高出4.5%。
標普500指數連年勁揚,繼2020年大漲16%之後,2021年迄今累計躍升26%,企業獲利強勁與寬鬆貨幣政策皆是引領此波多頭的主因。但許多分析師與投資者如今都認為,升息可能會攔阻股價進一步走揚,甚至可能走低。
投資機構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資深投資經理韋德(Tiffany Wade表示),「我們知道接下來會升息,所以要在多久之前開始作好股市可能下滑的布局?」
根據FactSet資料,上周標普500指數以未來12個月獲利為計的比益比約21倍,略高於五年均值,後者接近19倍。
一些策略師認為,貨幣政策轉變將限制股市上漲且更接近長期走勢。標普500指數自1957年開始到去年止,年平均增長率達8.4%,但過去三年的漲勢皆遠超出平均值。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股票投資長亞曼托(Joseph Amato)表示,「這不正常,這是非比尋常的報酬時期,我們預料2022年股市不會出現這樣的表現。」
華爾街分析師對標普500的預測區間中,BMO資本市場策略師看法位在高點。該機構策略師預估,拜企業獲利成長所賜,標普指數可達5,300點,比目前水準上漲12%。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預測標普500指數明年底收在4,400點,比目前下跌6.9%,並且受到債券殖利率走升影響,明年該指數本益比將滑落。
我們的看法:
第一、標普2021漲幅已高。
第二、2022有很多隱憂。
第三、目前看來榮景很難持續。
第四、21倍本益比高於五年平均值。
馬士基
海運龍頭馬士基(Maersk)同意以含承接租賃負債約36億美元的價碼,併購在台灣有分公司的香港利豐物流(LF Logistics),以取得在亞洲龐大的倉儲網絡,加速營運觸角從核心海運事業伸入內陸物流領域。
這是目前為止馬士基最大手筆併購案,但該集團已表示有意物色更大的收購對象。之前,馬士基收購行動就已令人目不暇給,包括8月斥資近10億美元,買下位於歐、美的兩家電商物流公司;另收購一家專精航空貨運的轉運商,及其小型競爭同行漢堡南美船務集團(Hamburg Sud)。
馬士基發布聲明說:「這起收購將進一步強化馬土基作為整合型貨櫃物流公司的能力,以便向客戶提供全球端對端供應鏈解決方案。」執行長施索仁接受彭博資訊專訪時表示,這樁交易代表該公司「重押亞洲」,「意謂我們也可以幫助客戶服務亞洲,這裡是未來成長的所在之處」。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陸運物流業務的獲利比傳統的海運服務更高。
馬士基將從握有控股權的香港利豐集團和持股逾兩成的新加坡淡馬錫手中,買下利豐物流,接手遍布亞洲14國、總計223座倉儲中心和大約1萬名員工。這筆純現金交易可望在2022年完成。利豐物流對超過250家全球客戶提供陸地物流服務,像是倉儲和卡車貨運。
去年利豐物流營收13億美元。馬士基預期,到2026年,利豐物流的營收和營業利益都可望擴增一倍有餘。
受新冠疫情影響,貨櫃運費暴漲,讓大型海運公司盈餘暴增,馬士基和競爭對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於是紛紛物色收購目標。時值全球供應鏈情勢混亂,大企業更願意付更高價錢,換取更可靠、整合型的貨運服務。
馬土基在9月當季大賺54.4億美元,是一年前的五倍多;營收躍增68%至166.1億美元。按收購價碼推算,利豐物流的身價已較兩年前倍增。2019年淡馬錫買下22%的利豐物流股權,當時那筆交易使利豐物流擁有近14億美元估值。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士基垂直整合布局。
第二、利豐是亞洲最優秀公司之一。
第三、馬士基加強亞洲布局。
第四、全球主要港口大部分在亞洲。
好萊塢
縱有巨星擔綱、佳評如潮、發片以大銀幕優先,影星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王者理查」、名導史蒂芬史匹伯掌鏡的「西城故事」票房仍慘澹,遠不如「蜘蛛人:無家日」賣座,令人質疑未來好萊塢是否會繼續發行迎合成年人口味的電影。
本月稍早,「蜘蛛人:無家日」以美、加地區2.6億美元賣座佳績,締造首周末票房次高紀錄,迄今全球總票房已突破10億美元。對照下,「王者理查」首周末票房僅570萬美元,「西城故事」不過1,000萬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上述結果證明,即使是預算較低的超級英雄電影,民眾仍願意現身戲院觀賞;年紀較長者則仍對出門看電影裹足不前。事實上,2021年的賣座片,像是「蜘蛛人」和風格近似的「黑寡婦」及「尚氣與十環傳奇」,都投年輕人所好。全年票房因目標觀眾年齡層有別而相差這麼大,實屬罕見——僅一部成年人導向劇情片,「Gucci:豪門謀殺案」,躋身2021全年總票房前30名。
在美國七個州經營21座影城、總計有226個放映廳的Studio Movie Grill(SMG)副總裁赫奇森表示,年輕電影常客回流了,但還喚不回一年看一、兩部片,沒看也無所謂的觀眾。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迅速傳播,可能使年齡較長的觀眾對出門觀影更裹足不前。耶誕長周末期間,「蜘蛛人:無家日」仍一枝獨秀,票房高踞破紀錄水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年輕人對美國影片賣座影響大。
第二、年長觀眾不再出門看電影。
第三、但即使年輕人也不常看電影。
第四、未來串流平台將是主流。
福特
美國汽車大廠福特股價今年來不斷上攻,市值也隨之水漲船高,28日收盤市值衝上將近830億美元,並為五年來首度超越競爭對手通用,儘管雙方差距不到1億美元。
彭博資訊報導,福特28日收盤時市值達到829.62億美元,超車通用的829.16億美元。上次福特市值領先這位宿敵,是在2016年9月14日,福特當日市值衝上482億美元。
福特股價今年來的漲幅逼近130%,股價價位更處於近20年來高峰。福特執行長法利上任14個月以來,帶領這家老牌車廠加速朝電動車轉型,帶動股價走高。
福特在春季發表電動小貨卡F-150,第一年的供應量已被訂光,且這家汽車製造商計劃2024年前全年電動車產量能達到60萬輛。
通用也打算在2035年前全面實現電動化,沒想到在有望獲准在舊金山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前夕,旗下自駕車事業Cruise的執行長突然離職,令華爾街感到訝異。
摩根士丹利(大摩)分析師12月稍早向客戶表示,福特今年在美國的電動車銷量有望超車通用,原因是通用旗下電動車雪佛蘭Bolt EV和Bolt EUV出現電池起火問題,迫使這家美國最大車廠召回車輛,並導致通用年底前停止生產這些電動車。
福特去年底才推出野馬Mach-E電動休旅車,這是福特的第一款電動車,而通用自2016年就開始銷售Bolt,在電動車領域的根基比福特穩固。
福特今年頭10個月在美國銷售21,703輛Mach-E,而通用同期在美國賣出24,810輛雪佛蘭Bolt。
我們的看法:
第一、福特超越通用意義重大。
第二、通用主要是電池起火出了問題。
第三、通用和福特市值均只有特斯拉十分之一。
第四、Rivian市值也等福特和通用。
串流大戰
美國各大媒體集團為力拚串流事業,明年將至少投入1,150億美元預算,產製新的電影和電視節目,顯示串流大戰已漸趨白熱化。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迪士尼、Comcast、華納、亞馬遜等八大媒體集團的串流部門,多數預料將持續虧損,但這些媒體巨頭明年預料仍會斥資1,150億美元,製作更多內容。若含運動賽事轉播權利,內容總支出更可攀抵約1,400億美元。FT依據媒體業者所公布的支出計畫,以及分析師報告,計算這八家媒體集團的內容支出。
無論是Netflix或迪士尼Disney+等串流服務,過去幾季訂戶成長均減緩。Netflix主管歸咎於疫情拖累內容產製,導致強檔作品無法如期上架。
然而,2020-2021年疫情帶動的成長動能已消退,業者明年會更難以吸引新訂戶,若業者不砸重金投資串流,將在串流大戰中被淘汰。
展望2022年,摩根士丹利(大摩)預估,迪士尼串流支出將提高35-40%;迪士尼明年整體內容支出預料將年增32%至330億美元,Netflix的支出則上看逾170億美元,比今年增加25%。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串流是未來趨勢。
第二、但未來業者要大量投資。
第三、需有自己的原創內容。
第四、投資1,400億美元太驚人,短期很難賺錢。
歐盟矽谷
在發生晶片短缺危機前,沒什麼人關心格芯(Global Foundries)位於德國薩克森邦首府德勒斯登的歐盟最大晶片廠;現在,聚光燈照向此區,德國希望把薩克森邦打造成歐盟的矽谷。
歐盟要強化歐洲本土半導體供應鏈,減少對台積電等亞洲製造商的依賴。歐盟內部市場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去年11月表示:「薩克森將成為歐洲主要且最先進的半導體工業與技術中心之一。」
此邦有「薩克森矽谷」之稱,貢獻歐洲三分之一產製的晶片,目標將半導體產業聘僱勞工數從約7萬人增加至10萬人,德國期望該邦成為歐盟拚晶片自主的核心,新上台的中央政府已矢言會「提供半導體整體產業鏈充分的財務支持,以確保並強化、拓展關鍵技術」。
布勒東支持歐盟的晶片法案提案,該案目標在2029年前,讓歐盟製半導體在全球的市占提高一倍至20%。
金融時報說,由於以往長期被忽視,薩克森工業界人士對歐盟的承諾還有不少懷疑。畢竟當台灣政府用九位數美元補貼扶植半導體產業時,歐洲對這個資本密集產業的支持一直都只是中等程度。
位於前東德中心區域的薩克森邦之所以形成半導體產業聚落,起源於1990年代時有一大群受訓於前共產黨政府的微電子專業人士失業,大家為了謀生,發展出相關事業。
2009年,以德勒斯登為基地的記憶體製造商奇夢達(Qimonda)不敵亞洲同業,聲請破產,並向歐盟執委會求援。代表薩克森邦370個法人的遊說組織總經理博森博格提起這段歷史說:「奇夢達未獲救援,汽車廠歐寶(Opal)倒是被救活了。」
博森博格很酸地發問:「現在誰家的生產線因為欠缺半導體而停工?」他指的自然是歐寶的生產線。
另外,歐盟當局雄心萬丈,強調要投資最先進製程,德國許多邦和義大利,因而積極爭取美商英特爾前去設2奈米廠。
負責格芯薩克森廠營運的伍柏瑞特表示,現有工廠雖然沒生產最高端晶片,但大家製造的電源、連結器、感測器等晶片,卻仍是汽車、電子產品製造商所必須要的零件。
伍柏瑞特希望德國與歐盟立法人士也重視成熟製程的價值,投資幫助擴廠,避免再次發生供應瓶頸。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德國積極發展半導體。
第二、主攻汽車晶片。
第三、歐盟半導體產業太弱。
第四、現正在積極補強中。
矽丘
德州奧斯汀的科技產業持續蓬勃發展,不僅軟體巨擘甲骨文和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已自加州遷往該地,當地也成加密幣產業重心,更有Capital Factory等服務新創產業的業者進駐促進產業成長,讓奧斯汀博得「矽丘」(Silicon Hills)美名,與加州的「矽谷」封號相對應。
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稱奧斯汀為「新興城市」前,奧斯汀已得名「矽丘」,當地早有半導體廠匯聚,包括南韓三星電子、德國英飛凌和荷蘭恩智浦都在當地設有晶圓廠或晶片廠,台積電在當地也有設計中心。
根據奧斯汀區域製造業協會,在德州中部,半導體、電腦等相關產業雇員數達20,820人。德州也成立一個新的專案小組,致力於吸引半導體投資資金流入。
奧斯汀「矽丘」之名的起源,正如同加州「矽谷」的名稱從何時開始流傳的問題一樣,都難以獲得明確解答。外界推測,是東岸的國防承包商前往舊金山灣區洽公時,首度開始使用「矽谷」稱號。另一條線索,則為科技記者霍夫勒聽聞行銷人員使用「矽谷」一詞後,於1970年代撰寫以「美國矽谷」為題的文章。
「矽丘新聞」創辦人羅蕾克很喜歡「矽丘」這個稱號,她說,當她得知相關網域名稱尚未被註冊,立刻想把旗下刊物命名為「矽丘新聞」。
羅蕾克說,比起「矽谷」之於灣區,「矽丘」對奧斯汀地區有更強的代表性,因為德州中部就是晶片產業聚集地,奧斯汀地區的業者擁有數十年的晶片製造專業經驗。她表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工程師創造出全球最小的儲存裝置,而全球約七成車輛配備由英飛凌在奧斯汀生產的晶片。
然而,外界也擔心,隨著科技產業的進駐,已引發「科技抵制」潮,因為科技業者會帶動房價上漲、排擠現有居民,並降低當地勞動市場多樣性等問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德州成為新科技大本營。
第二、特斯拉為代表企業。
第三、其次是三星。
第四、德州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日本登月
日本政府28日宣布,將在未來九年內把第一個日本太空人送上月球,並發展火星探測計畫,顯示日本面對中國大陸步步進逼太空計畫的憂慮,希望迎頭趕上,由於南韓與中國大陸都已顯露發展太空事業企圖心,東北亞三強之間太空競賽將日趨白熱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宇宙開發戰略本部會上表示,新修正的宇宙基本計畫工程表,將在2020年代後半把第一個日本人送上月球,日本打算在參與美國的Artemis(月神)計畫下,實現第一個日本人登月的目標。
根據修正後的宇宙計畫,日本還預定將在2024年發射日本的探測器前往火星,研究火星的兩顆衛星,並將研究在太空獲得太陽能電力的方式。日本也計劃發射一連串的衛星進行災難監控,及時確認遭到天災襲擊國土的狀況。
南韓政府28日也宣布將「軍民合作」研製固態燃料的太空火箭,冀望藉此進一步開展太空事業。
南韓防衛事業廳(DAPA)表示,軍方將與民間共同開發固態燃料火箭,國防部目前擁有的技術將逐步轉移給民間企業,共同加速進行開發。新完成的固態火箭除了可以讓民間企業發射衛星與探測器,也將使南韓的彈道飛彈更為進步,進一步遏制北韓的飛彈威脅。
南韓防衛事業廳說,如果計畫一切順利,預計可以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發射商用衛星,南韓將可以靠國產的固態燃料火箭進入太空,開啟太空時代。
中國大陸已經表明要在2030年成為太空大國,共軍長期擁有可威脅鄰邦的長程彈道飛彈,也多次試驗「獵殺」衛星的技術,並已在地球軌道上建立太空站,現在也正全力拚搏要登陸月球,成為第二個擁有登月能力的國家。大陸太空計畫的火星探測器也已成功降落火星,進行研究探測。
太空科技與國防安全密切相關,發展火箭技術幾乎就等於是在發展彈道飛彈技術,衛星更是現代軍事情報戰的決勝關鍵之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太空產業落後。
第二、現在積極追趕中。
第三、中國大陸實力一流。
第四、韓國也已不甘示弱。
三星現代
南韓總統文在寅促請三星和現代集團緊密合作,使這兩家南韓財閥共組車用晶片聯盟的可能性升高。若這兩家企業並肩作戰,不僅有助三星擴大晶片市占率,還可望緩解現代集團面臨的供應鏈瓶頸。
南韓每日經濟新聞旗下Pulse報導,文在寅27日邀請南韓六大企業掌門人共進午餐。青瓦臺發言人表示,文在寅在會中特別向三星和現代提議,盼這兩大企業建立晶片聯盟。
知情人士28日透露,三星和現代的高級管理階層,據說已要求相關部門尋求最好的方式,促進雙方在車用晶片事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大鬧「晶片荒」,對車子連網與電子功能來說很關鍵的車用晶片微控制器(MCU)元件嚴重短缺,迫使許多主要車廠暫停組裝線。同時,晶片產業日益被視為攸關國安的領域。因此南韓政府希望國內科技大廠擴大合作,進而強化南韓整體韌性。
全球MCU市場主要被恩智浦、英飛凌等六大廠把持。三星則把重心放在高效能的系統晶片,雖在2018年推出兩個車用晶片品牌,近期又發表三款新車用晶片,但在市場上仍不成氣候。
韓國時報指出,三星希望透過把旗下車用晶片供應給值得信賴的汽車業者,測試晶片的兼容性,及消費者能否負擔。站在現代的立場,若擴大採購三星晶片,將有助節省成本與推動共同行銷。
另外,面臨晶片缺貨,現代集團正尋求將車用晶片的設計與生產在地化,旗下車用零件部門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可以設計,但還需要晶圓廠來生產。國內的三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三星有晶片、現代有汽車。
第二、這是「跨界」結盟。
第三、未來產業重要趨勢。
第四、值得台灣學習。
馬斯克衛星
中國大陸已向聯合國申訴表示,全球首富馬斯克旗下的SpaceX「星鏈」(Starlink)計畫衛星,今年兩度差點撞到中國大陸的太空站,迫使太空站內的太空人進行緊急閃避操作,成為美中太空競賽、與彼此緊張關係升高的最新跡象。
中國政府向聯合國外太空事務處(UNOOSA)提出申訴文件表示,星鏈衛星分別在7月1日和10月21日兩度「逼近」中國大陸的太空站,「基於安全原因,中國太空站執行預防碰撞的閃避管制」。UNOOSA在網站披露這份文件,SpaceX則未立即回覆路透與BBC記者的相關提問。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這個訊息,並表示北京政府已在12月3日告知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指稱美國並未履行外太空條約下的義務,他也敦促美方在外太空的行為應該負責任。
消息批露後,中國大陸社群媒體出現撻伐聲浪,甚至批評星鏈衛星只是「一堆太空垃圾」,還有人認為是「美國太空戰的武器」。
科學界估計,目前地球軌道上有將近3萬顆人造衛星,包括SpaceX的1,600顆星鏈衛星,還有無數碎片,科學家已敦促各國降低「災難性太空碰撞」的風險。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積極打造「星鏈」。
第二、太空上的太空船和衛星越來越多。
第三、星鏈未來潛在價值大。
第四、台灣受惠於星鏈計畫。
OCULUS頭盔
分析師指出,今年耶誕節當天,臉書母公司Meta旗下Oculus虛擬實境(VR)頭戴式裝置的應用程式(App)下載數,稱冠蘋果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的美國市場,反映民眾在今年年終購物季對這項產品的需求強勁,為元宇宙(metaverse)的發展帶來更多希望。
KeyBanc資本市場分析師派特森表示,Oculus頭戴式裝置很可能是今年購物季的熱門禮物,因為蘋果App Store的下載排名「暗示Oculus裝置在耶誕購物季的銷售強勁」。他說,遊戲主機缺貨,可能也讓Oculus受惠。
在平安夜(24日)當天,Oculus App的下載人次在全球五個市場的娛樂類App排名前五,在美國則擠進總體排名前十,在25日耶誕節當天更衝上美國地區下載人次排名的榜首,超越TikTok、YouTube、Snapchat、Instagram等長期以來的下載榜熱門App。
Meta末公布Oculus裝置的具體銷售數據,但Oculus App下載人次衝高,顯示愈來愈多使用者採用元宇宙相關技術,以及Meta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持續升高。
Jefferies分析師蒂爾表示,Oculus App下載人次名列前茅,代表Oculus Quest 2頭戴式裝置可望繳銷售佳績。
我們的看法:
第一、臉書正確的布局。
第二、Oculus點出未來前景。
第三、耶誕節大家搶購Oculus。
第四、值得台灣關注的商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