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晶片法案,環球晶,海尼根,5000大企業,好市多,英學校在日本,港新創,小鵬,印度信實,周大福佐丹奴,香港,NASPERS騰訊,微型跨國企業,互聯網,旺旺,聯發科美國,SELECT USA,先買後付,羅賓漢,TIKTOK
晶片法案
美國會兩黨協商一年還未達成共識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近日又出現變數,因為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揚言,若民主黨繼續推動氣候與處方藥預算談判,他將阻撓該法案。而該法案內含的晶片法案過關也更困難。
麥康納近日推特表示:「讓我把話說清楚:只要民主黨執意推動協調法案,就不會有兩黨支持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
麥康納選在此刻放話令許多國會助理感到緊張,因為目前國會休會,要到7月下旬才展開新會期。假設國會在7月底前無法通過上述任一法案,立法程序將因11月期中選舉而繼續延宕,屆時許多製造商承諾的美國投資計畫可能生變。
《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內含的晶片法案預計支出超過520億美元發展美國半導體製造研發,吸引台積電、英特爾、格芯等晶片大廠在美投資設廠,但這些業者都在近日警告,若美國立法程序一再延宕將縮減投資規模。
白宮稍早表示兩黨支持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能強化美國對抗中國的競爭力,卻遭到麥康納「挾持」。
在兩黨至今進行的閉門會議中,共和黨始終反對民主黨提出的特定支出項目,因此國會助理大多認為麥康納揚言阻撓創新競爭法案,也是擔心民主黨利用預算協調程序,在兩黨各半的參議院以簡單多數讓包含眾多龐大支出的預算案過關。
這項預算案在去年遭到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阻撓後便停滯不前,但近日曼欽與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商討縮小規模的新版本,連帶提高民主黨逕自通過預算案的機率。
這項預算案將藉由對企業及富人增稅來創造1兆美元稅收,而預算案規劃的5千億美元支出將用來降低處方藥價格、獎勵綠能,剩餘的5千億美元用來減輕聯邦預算赤字。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晶片法案可能無法過關。
第二、對英特爾影響很大。
第三、也會影響台積電、環球晶。
第四、美國兩黨角力的結果。
環球晶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昨(27)日宣布,將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建立12吋矽晶圓新廠,預計2025年開出產能,最高月產能可達120萬片,就近服務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重量級大廠。
環球晶並未透露新廠投資金額,業界估計,初期將投入至少上百億元。
環球晶美國新廠締造多項紀錄,包括是美國20多年來首座矽晶圓廠投資案,也是美國歷來最大12吋半導體矽晶圓廠,更是全球同業當中數一數二的大型廠房之一,而其達到滿載生產後,新增產能已超過現在環球晶全球12吋矽晶圓產能總和,相當於分階段達成擴產一倍的目標。
環球晶現於美國已有廠區,公司表示,新廠落腳美國子公司GlobiTech的所在地,相關投資案是該公司今年2月6日公布新台幣千億元擴產計畫的一部分。環球晶先前已擬定從2022年至2024年,投入約36億美元(約新台幣千億元)資本支出,其中包括約20億美元投資興建新廠,及16億美元擴充既有廠房產能。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隨著全球晶片短缺與地緣政治隱憂持續,該公司值此時機建設先進節點、當代最創新的12吋矽晶圓工廠,可增加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透過當地生產、就近供應,從而在當前全球ESG浪潮中顯著減少碳足跡,環球晶與客戶雙方皆將因此受益。
環球晶指出,12吋矽晶圓是所有先進半導體製造廠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隨著格羅方德、英特爾、三星、德州儀器與台積電等國際級半導體大廠紛紛宣布在美國擴產,當地對於優質上游材料矽晶圓的需求將大幅成長。
目前美國僅有少數在多年前由日廠設置的12吋矽晶圓廠,先進的12吋矽晶圓生產基地幾乎都位於亞洲,因此美國半導體產業高度仰賴進口矽晶圓。環球晶此次美國新廠計畫,將打造美國本土暌違20多年的12吋新建矽晶圓廠。
據了解,環球晶未來的新廠距離旗下GlobiTech既有廠區僅數百公尺距離,便於日後管理。新廠建置計畫獲得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支持,產能預計於2025年開出。
環球晶表示,此座全新廠房將依客戶長約需求數量分階段建設,設備也會陸續進駐,待所有工程竣工後,完整廠房面積將達320萬平方英尺,最高產能可達每月120萬片12吋晶圓。
環球晶並強調,與相同性質的其他工廠相比,這座12吋晶圓廠不僅是全美最大,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型廠房之一。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環球晶的聲明對重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加強其經濟與國家安全,及創造美國製造業就業機會至關重要。
我們的看法:
第一、環球晶積極走出去海外。
第二、地緣政治帶動全球投資。
第三、之前併購世創失敗。
第四、美國是未來投資重心。
海尼根
國際知名啤酒大廠海尼根(Heineken)看準台灣及亞太高端啤酒市場的發展潛力,27日宣布與國內三洋維士比集團達成合作協議,海尼根將接管三洋維士比子公司台灣龍泉鑽興業位於屏東內埔的啤酒廠,取得多數所有權及管理權,準備布局台灣在地生產,將成為台灣第一家國際啤酒釀酒商。
值得注意的是,海尼根此次是取得維士比屏東廠多數股權、非全部股權,因此雙方將具有合資關係。在此之前,海尼根旗下的虎牌啤酒,就是委託三洋維士比在台製造。
台灣海尼根主管27日表示,此次交易已獲得台灣經濟部投審會批准,但由於尚未完成交割,無法透露交易金額等財務細節。只說,未來接手屏東廠後,產線仍必須進行調整,以符合海尼根集團全球性的生產標準,得花點時間,實際投產希望能「愈快愈好」。
總部設在荷蘭的海尼根,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啤酒品牌,海尼根也是歐洲最大的啤酒釀酒商,名列全球第二大。
海尼根深耕台灣多年,1987年就將旗下海尼根啤酒引進台灣,2002年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建立強大品牌影響力,目前海尼根為台灣第一大進口啤酒品牌,在國內啤酒市場占有率僅次於台啤,領先日本麒麟和百威。此次海尼根買下三洋維士比屏東廠,宣誓進一步扎根台灣的決心。
台灣海尼根主管表示,此次布局台灣在地生產為海尼根亞太戰略重要一環,目前台灣高端啤酒市場以每年二成以上的高速持續成長,發展潛力看好,且亞太地區也是海尼根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北美。
目前海尼根集團擁有超過300種包含國際、區域、本地和特色啤酒及蘋果酒的產品組合,其中在台灣主力銷售包括海尼根、Tiger(虎牌啤酒)、Strongbow(詩莊堡蘋果酒)、Edelweiss(艾德懷斯)白啤酒等多個品牌。
另外,海尼根集團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地區有經營啤酒釀酒廠,及麥芽處理廠、蘋果酒酒廠等其他生產設施,其中在亞太地區,海尼根在越南、寮國及新加坡已有設廠,接下來台灣也將加入。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資以往多半投資製造業。
第二、現在看好民生消費產業。
第三、海尼根其有代表性。
第四、採用併購形式買下三洋維士比廠房。
5000大企業
CRIF中華徵信所28日公布最新出版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進入2021年5000大排名的企業,總體營運呈現營收總額、稅後純益總額、平均純益率、平均淨值報酬率同步創新高;連同營收成長率、營收成長家數、稅後純益總額增加金額,以及5000大企業營收成長家數也同步創2011年以來新高。
換言之,包括公、民營和金融業在內的5000大企業,共同創造出「五大歷史新高」及「四個十年新高」的空前佳績。
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指出,5000大企業大賺「機會財」與「轉型財」,代表歷經中美貿易戰轉型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後,台灣進入史上最強供應鏈時代。
劉任分析,2021年跨國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角色就顯得特別突出,比起其他地區如大陸、東協、印度,墨西哥和東歐等部分新興市場代工國家的供應鏈,台灣因品質、信任度讓跨國品牌商最安心,因此獲得大量轉單或加碼訂單,讓5000大企業賺到「機會財」。
過去兩年疫情中,「實體零接觸」產業崛起,從上游的晶片設計,晶圓製造代工,ABF載板、被動元件、電源供應器、面板、太陽能電池、網路設備等電子零組件,延伸下游的資通訊產品組裝,台灣完全掌握轉型升級機遇,5000大企業大賺「轉型財」,獲利表現令人驚艷。
5000大企業於2021年創下的「五大歷史新高」,包括營收總額首度突破40兆元,達42兆7,153億元;稅後純益總額額5兆5,709億元;稅後純益總額首次單年增額超過2兆元;整體平均純益率12.45%;整體平均淨值報酬率11.5%。
CRIF中華徵信所建議,台灣要把全球戰略產業供應鏈的核心做大、做強,未來也要防止經濟強國、台灣競爭對手以各個擊破的方式裂解台灣供應鏈的情況。劉任說,台灣唯有事前規劃、精煉未來十年全球科技最關鍵的產業,且具有核心技術能力,保持台灣在全球戰略產業的關鍵地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次5000大統計結果意義重大。
第二、台商「機會財」與「轉型財」。
第三、中美大戰受益者。
第四、新冠疫情受惠者。
好市多
量販龍頭好市多(Costco)宣布,將以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13億元)買下好市多在台其他全部股權45%,也就是高雄大統集團吳家持有的全部股份,一旦交易完成,台灣好市多將成為台灣唯一一家純外商量販店。
不過,台灣好市多表示,此交易案完全是由美方總部在談,詳細內容並不清楚;大統集團同樣表示,無法回應。
好市多6月30日宣布以10.5億美元買下尚未持有的好市多台灣45%股權,好市多估計,這項收購可為好市多每股純益挹注1%到1.5%。
大統集團創辦人吳耀庭於2012年辭世,將百貨量販交給二房長子吳振華,據了解,當初因吳振華與好市多創始品牌總裁認識,吳振華也曾在美國留學,雙方一拍即合,促成合資。
1997年,大統集團出資49%,美國PRICE
Costco公司出資51%,計劃在國內成立多家倉儲批發店,進攻台灣消費市場,於高雄市設立第一家在台分公司,好市多首家店即落腳高雄。
好市多賣場陳設簡單,許多商品自美國獨家進口,以大容量包裝,將省下金額以最低商品價格回饋給消費者,並提供無條件雙重保證售後服務,在台灣量販店異軍突起,當時鎖定量販業龍頭老大萬客隆(現已退出台灣)為頭號競爭對手,後來大統持股台灣好市多45%。
目前全台好市多共有14家店鋪,年營收超過800億元,在量販店家樂福尚未併購頂好前,好市多以全台唯一會員制,還有以量制價的大包裝,蟬聯多年量販店霸主之位,其中台中店獲利更是好市多全球店王。
前年好市多北台中店開幕,首次開賣的百萬遊艇,一開賣就有民眾捧現金買下,近60萬元的愛馬仕凱莉包、近10萬元的香奈兒包,開店後全都完售,就可窺知好市多的魅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好市多具代表性。
第二、外資100%持有股東。
第三、和家樂福策略不同。
第四、代表對台灣長期深具信心。
英學校在日本
頂尖的國際學校正掀起在日本辦學的熱潮,尋求吸引來自富裕亞洲家庭的子女前往就讀,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富二代。
英國貴族學校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拉格比公學(Rugby
School)與墨爾文學校(Malvern College),已都在日本設立校園,未來幾年將有超過3,000位學生預定入學,為2018年來日本國際學校最大擴張情勢。
儘管一年學費要價多達930萬日圓(新台幣約203萬元),但這些貴族學校押注富二代將被綠意盎然的校園、國際課程和豐富的課外活動所吸引,其他賣點還包括日本地理位置相對鄰近、新冠感染率低且較少限制,有別於嚴格實施防疫封控措施並打擊私人教育的中國大陸。
哈羅國際學校新校長法利表示:「我們尋找中國大陸以外的機會」。這所倫敦學校的校友包括多位英國前首相和皇室成員,該校已在亞洲拓展據點,尤其是中國,但法利表示:「大陸的教育服務變得複雜,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受到更多監管和控制。」
日本的哈羅國際學校8月將迎來180名新生,學校提供全食宿、滑雪場和高爾夫球場, 一年學費從850萬日圓起跳。法利預期很大一部分新生來自中國大陸。
大陸當局近年來打壓昂貴教育和炫富行為。根據ISC Research和教育數據服務業者的資料,在此之前,大陸擁有外國學校品牌的本土學校機構入學率每年成長超過10%。
相較下,日本政府祭出獎勵措施吸引私立學校,讓投資人更容易取得稅務優惠,並簡化在當地設事處與取得簽證的流程。
日本金融廳更推出計畫媒合頂尖國際學校覓地,甚至為投資人提供核發貸款的可能性。
日本國際學校總學費今年預估可達9.79億美元,高於五年前的7.66億美元。國際學校近年來規模和影響力持續成長,在全球市場規模達535億美元。
法利說,位於岩手縣的哈羅國際學校已成功吸引到包括來自中港台的華人父母。一名放棄讓妻子和兩名子女移民新加坡、改選擇日本的大陸父親說:「我在大陸的朋友羨慕我的孩子能進入哈羅。日本很近、文化類似且安全,十分吸引大陸的富裕階級,他們很渴望把孩子送到海外讀書。
我們的看法:
第一、教育投資的重要性。
第二、教育產業中國境內不利發展
第三、習近平打擊補教行業。
第四、日本市場長期潛力。
港新創
香港新創公司生態圈蓬勃發展,多家企業躋身獨角獸(成立不到十年、估值逾10億美元)行列,甚至股票上市。然而,隨著資本市場震盪,不少公司在上市後股價大跌。其中,以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表現最慘淡,自赴美上市以來股價接近腰斬。
綜合港媒報導,Prenetics於2014年成立,其所研發的檢測產品可居家使用,而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成為Prenetics的發展契機,該公司當時推出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病毒快速檢測系統,獲得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青睞,並出手投資Prenetics。
Prenetics和鄭志剛私人持有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rtisan
Acquisition進行業務合併,於2022年5月18日登陸美股,成為首家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香港獨角獸企業。不過,Prenetics於6月30日股價收跌2.42%至4.04美元,自上市以來累計大跌47.19%,市值蒸發6.9億美元,降至4.48億美元左右,失去獨角獸光環。
Prenetics上市首日股價就暴跌23.9%,收報7.65美元。當時,Prenetics行政總裁兼共同創辦人楊聖武表示,因應市況及考量到2021年9月進行交易時的價格,決定將額外股份贈送給投資者,投資者實際買進成本為每股7.72美元,與上市首日收盤價相比變化不大。然而,即使Prenetics投資者的實際成本較低,至今也產生近48%的帳面虧損。
另外,人工智慧概念股商湯科技由於遭到美國制裁,加上2021年業績大虧,在前景不明下,2022年6月30日閉鎖期到期後,賣壓湧現,當日盤中股價一度暴跌51%。儘管該公司高層自動做出延長禁售承諾,但商湯終場仍收跌46.8%至3.13港幣,自上市以來累計下跌24.21%。
然而,在香港新創公司上市後遭遇逆風之際,仍有企業排隊上市,盼集資推進發展。飲食內容及生活品牌DayDayCook(日日煮)2021年8月啟動以SAPC方式赴美上市,並宣布已和SPAC公司Ace
Global Business Acquisition Limited(Ace)簽訂協議進行合併。然而,Ace目前沒有確切日期舉行股東大會處理決議。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新創依賴中國大陸。
第二、如無人機大疆。
第三、還有商湯人工智能。
第四、但香港本地缺乏生態系。
小鵬
在新冠疫情、晶片荒陰影威脅下,蔚來、小鵬、理想等鎖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陸「造車新勢力」業者,2022年6月及上半年繳出亮眼成績單。數據顯示,小鵬汽車以1.5萬輛月銷量和6.9萬輛的上半年銷量,成為雙料冠軍。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的造車新勢力業者7月1日先後發表6月交付數據,其中,銷量前五名的業者交付量均突破萬輛,2022年上半年銷量也都超過5萬輛。其中小鵬以1.5萬輛月銷量和6.9萬輛的上半年銷量,奪下雙料冠軍。
另從年增率來看,二線業者追趕的速度明顯提升,包括零跑汽車和哪吒汽車的年增速均居於造車新勢力前列,上半年銷量更雙雙超過了蔚來,哪吒甚至超過了理想汽車。
報導指出,在經歷4月、5月的疫情防控和供應鏈挑戰後,車企6月交付量已迅速恢復。具體來看,蔚來6月共交付新車1.3萬輛,年增60.3%,創下月度交付量新高;2022年上半年,蔚來累計交付5.1輛,年增21.1%。
對此,蔚來則表示,公司供應鏈和整車生產已全面恢復,上海等地的交付工作也隨著解封步入正軌。接下來,位於合肥新橋智慧電動汽車產業園區的蔚來第二生產基地,將於第三季正式投產。
小鵬汽車6月交付1.5萬輛,年增133%,上半年累計交付68,983輛。自交付以來,小鵬已達成交付超過20萬輛的目標。理想汽車6月交付1.3萬輛理想ONE,年增68.9%,上半年共交付60,403輛,年增約100%。自交付以來,理想ONE累計交付超18萬輛。
但最讓市場人士感到驚訝的是,哪吒和零跑兩家二線廠商也走上快車道,與一線業者在銷量上不分上下。哪吒汽車6月交付1.3萬輛,年增156%,上半年共交付63,131輛,年增199%。零跑汽車6月交付1.1萬輛,上半年共交付51,994輛,年增率更達265%。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新能源車成長快。
第二、未來中國市場潛力大。
第三、二線業者崛起。
第四、價格低可能是原因。
印度信實
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近日拔擢長子阿卡什‧安巴尼(Akash Ambani)擔任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旗下電信事業Reliance
Jio Infocomm董事長,啟動家族事業接班計畫。
信實工業近日提交的政府文件顯示,今年剛滿65歲的安巴尼已辭去Reliance Jio Infocomm董事長,由擔任董事的長子阿卡什接任。此舉不僅被外界視為阿卡什接班的象徵,也令外界預期阿卡什的雙胞胎妹妹伊莎‧安巴尼(Isha Ambani)將在近日升任信實零售事業Reliance
Retail Ventures董事長。
市值2,200億美元的信實工業是印度重要經濟支柱,與印度其他大型企業一樣屬於家族事業,過去也曾因缺乏明確接班計畫而讓公司營運經歷波折。
2002年信實工業創辦人德魯拜‧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過世時年僅69歲,當時並未提出具體接班計畫,導致安巴尼與胞弟展開長達一年的權力鬥爭,最終由安巴尼登上大位。
個人淨值900億美元的安巴尼如今貴為印度首富,今年剛滿65歲,意味著信實工業再度來到接班決策時刻。為了避免歷史重演,安巴尼這回展現果斷作風。
信實工業雖是石油及化工起家,但近年事業版圖迅速擴張,開始跨足電信及零售市場,據內情人士透露是因安巴尼想讓兒女在電子商務市場打下一片江山。
2016年Jio電信事業成立後,以超低資費方案迅速累積用戶,短短幾年內成為印度最大電信公司,如今用戶量超過4億人。擔任Jio董事的阿卡什及伊莎兩人也沒辜負父親期望,在2020年聯手促成臉書及谷歌等矽谷公司投資超過130億美元。去年Jio進一步與谷歌合作開發全球最低價智慧手機,在印度售價僅50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印度首富家族佈局。
第二、類似台灣遠東集團。
第三、同時跨足電信與零售。
第四、均為成長最快的領域。
周大福佐丹奴
香港富商鄭家純家族旗下公司周大福控股將透過鎧盛資本對佐丹奴公司提出收購要約,周大福將以每股港幣1.88元收購,較佐丹奴停牌前的1.59元溢價18.2%,估計收購金額約港幣25.6億元(約新台幣96億元)。
一財網報導,周大福表示,此次收購主因是市場競爭激烈,佐丹奴亟需做出改變,但也強調不會撤換原有管理層並啟動私有化進程,將共同推進營運結構改革和轉型進程。
佐丹奴公司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1981年創立,他在1990年賣掉部份股權後創辦壹周刊,2000年出清全部持股後,公司股權一直處於較分散狀態,十多年前,鄭氏家族就開始透過旗下公司在市場買進佐丹奴的股票,此後一路增持近25%,成為佐丹奴最大的單一股東。
根據要約,周大福將以每股 港幣1.88元的價格進行收購。如果成功,加上此前持有的股份, 鄭氏家族將擁有佐丹奴超過半數的股權。
去年佐丹奴整個集團營收成長8.3%至港幣33.8億元,淨利潤港幣1.9億元,相較2020年虧損港幣1.12億元,去年已經轉虧為盈。其中,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僅港幣6,000萬元,下半年淨利潤翻倍達到港幣1.3億元。
對於下半年淨利大幅增長原因,佐丹奴稱是放寬社交距離、較少折扣以及有效控制經營費用的結果。
截至2021年底,佐丹奴全球門市數量為2,056家,去年關閉129家門市,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的業務占到整個集團將近50%,其餘的業務則遍布在東南亞、阿拉伯國家以及其他海外國家。
我們的看法:
第一、佐丹奴受黎智英影響。
第二、現在彼此徹底切割。
第三、中國市場仍佔一半。
第四、未來要走向世界市場不容易。
香港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日出席香港特區25周年慶祝大會,提出「一國兩制」的新詮釋,以及他給香港的「四個必須」和「四個希望」。習近平提出香港正處在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強調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
陸委會表示,大陸對港政策已非當年所稱之「井水不犯河水」,反映香港的「一國兩制」走樣變形,與普世價值相扞格。
習近平1日在香港指出,未來五年香港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將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要香港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
習近平稱,經歷風風雨雨後,證明「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
習近平到訪香港,昨日講話被視為重頭戲,他大談「一國兩制」,除了說「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必要改變,還對「一國兩制」提出新詮釋,強調「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和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在這根本宗旨和最高原則下,他以要求香港的「四個必須」,具體詮釋香港版的「一國兩制」。
首先是「必須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前提下,香港澳門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稱「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勢愈彰顯。
其二是「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以及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 強調「中央政府的全面管治權」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同時亦尊重和維護特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
其三是「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要把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作為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其四是「必須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維護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再看「四點希望」,都是提給香港政府的。一是著力提高治理水平;二是增強發展動能,主動對接大陸「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三是排解民生憂難,指香港最大民心是希望生活更好,在居住、創業、教育等方面都有更好條件;四是共同香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香港政府官員、建制派紛表態讚頌習近平講話,稱是為香港由亂而治派的「定心丸」,為香港未來發展打的「強心針」。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逐漸內地化。
第二、25周年的意義。
第三、習近訪港維安層級高。
第四、對接十四五、大灣區及一帶一路。
NASPERS騰訊
港股股王騰訊27日中午公告,第一大股東Naspers(南非報業集團)及旗下Prosus宣布展開回購計畫,擬出售Naspers所持的騰訊股份,藉此籌集回購計畫所需資金。Prosus此舉也打破2021年許下「未來三年不再出售騰訊股份」的承諾。
同一日,Naspers宣布,已在24日完成出售從騰訊處獲得的京東股份,實現總收益約36.7億美元,此次出售不受任何先決條件的限制。
騰訊港股27日上午一度大漲4.2%,股價重返400港幣整數大關,但受到大股東套現消息打擊,午後曾跌2.5%,終場收跌1.56%至378.2港幣,最新港股市值為3.6兆港幣。近一個月,騰訊股價累計上漲8.06%。
第一財經報導,Naspers透過控股公司Prosus的全資子公司MIH TC,在20年前以3,200萬美元,從電訊盈科、IDG和騰訊主要創辦人手中購得騰訊45.5%股份。這筆投資讓Naspers大豐收,曾創下18年收益高達4,000倍的佳績。
綜合港媒報導,Naspers於2021年4月宣布,經Prosus減持市值逾千億港幣的騰訊股份,當時Prosus承諾未來三年不會再出售騰訊股份。經過歷次減持後,截至2021年底,MIH TC持有騰訊28.8%股份,仍是騰訊第一大股東。
然而,Naspers最新宣布,將「無上限、長期、有序地」出售所持有的騰訊股份,藉此籌集回購計畫所需資金來回購Prosus及Naspers股份,收窄自身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Naspers強調,騰訊對於Naspers收回禁售承諾表示支持。
騰訊公告顯示,若Naspers在過去三個月內,在符合歐洲監管限制的前提下執行回購計畫,每天出售的騰訊股份平均不會超過騰訊每日平均成交量約3%至5%。騰訊每日成交額一般平均約90億港幣,意味著Naspers每天出售3億至5億港幣騰訊股份。
我們的看法:
第一、騰訊大股東賺高達4000倍。
第二、有史以來最成功投資。
第三、對中國未來有保留。
第四、開始出售持股。
微型跨國企業
里巴巴27日公布「全球中小微企業在疫情後時代的挑戰、應對與轉型」報告顯示,在疫情衝擊之下,全球中小微企業受到供需兩方面影響,超過三分之二中小微企業銷售收入下跌超過40%,更催生出「微型跨國企業」。
新浪財經引述報告顯示,在供給方面,中小微企業勞動力供應減少,產能利用率下降,再加上供應鏈中斷,零組件和中間產品短缺,導致原料價格上漲。需求方面,企業營收下降,出現流動性短缺,企業收入受損,減少消費支出,進一步導致企業訂單下降。
數據顯示,約有三分之二中小微企業銷售收入下跌超過40%,另有25%規模10人以下,以及11%規模250人以下的受訪企業在疫情爆發期間面臨倒閉危機。
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指出,中小微企業為全球貢獻90%的企業數量、50~60%的GDP以及超過七成的就業。其中,電商滲透度最高的地區的中小微企業生存率,較電商滲透度低的地區高出7%。
大陸作為全球最大B2C跨境電商交易市場,目前占全球交易額28%,大陸品牌更包辦全球十大B2C跨境電商平台中的三個名次。
目前跨境電商平台的國際分工的門檻不斷降低,全球貿易出現碎片化和高頻率情況,且亞洲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皆具備員工不足100人,善用數位平台等特點。
報告指出,相比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成為「微型跨國企業」,目前平均營運3.56個海外站點,預測未來3年將進入快速增長週期,為全球買家提供多樣化的本地製造和輕定制服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中小企業數最多。
第二、中小企業開始走向世界。
第三、擁有3.56個海外站點意義大。
第四、走向「微型跨國企業」。
互聯網
在中國大陸推進疫後復甦之際,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卻迎來新一波裁員潮。據員工透露,騰訊開始對遊戲團隊裁員,字節跳動也再次向教育部門開刀,部分領域已涉及到核心部門,比前一輪裁員的情勢更加嚴峻。
《財經》雜誌報導,進入6月後,騰訊遊戲的裁員開始「玩真的」,不少業務小組整體解散,甚至「無差別裁員」,連績效亮眼的員工也不例外。
與此同時,由於預計大陸當局持續收緊遊戲版號審批,開發團隊可能也面臨裁員,人數未定,可能數百;另一方面,騰訊旗下主力產品微信的營運團隊,也傳出裁減數十名從事影片服務的員工。
今年初,騰訊就曾啟動第一輪裁員,涉及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與PC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業務,第二輪在4月,各業務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但比率不高。
字節跳動方面,去年11月進行大調整,裁員數千人後,教育業務預計繼續裁撤約3,000人,超過該業務目前總人數的一半,涉及海內外的智慧學習業務,以及青少年、學浪、開言、瓜瓜龍等,僅剩大力智能、成人業務等項目。
《華爾街日報》引述員工表示,5月以來,字節跳動已裁撤上海一家300人的遊戲開發工作室中,約一半的員工,該工作室也已經解散。
報導指出,過去大陸互聯網企業裁員的重點,是重組虧損業務和非核心部門,不過受疫情和監管影響,裁員開始涉及核心業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惠譽評級側重研究中國大陸互聯網公司的分析師Kelvin Ho表示,宏觀經濟風險,已經超過了監管風險,因此在成長放緩下,一些公司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自身業務結構是否合適。
騰訊CEO馬化騰也曾在今年5月表示,面對行業挑戰,公司實施了成本控制措施,並調整了部分非核心業務。
張一鳴卸任CEO後,字節跳動現任CEO梁汝波也於6月22日首次更新公司的價值觀,表示將始終創業調到首要位置,並稱不管公司層面,還是員工層面,都要保持謙遜,Ego(自我)要小,才能發現自身問題,不斷進步。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打壓互聯網平台。
第二、影響已經出來。
第三、企業裁員速度會越加快。
第四、遊戲和教育產業受到重創。
旺旺
港股上市的中國旺旺28日中午公布2021財年(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財報顯示,期內營收年增9%至人民幣(下同)239.85億元,締造上市以來新高,淨利年增1.1%至42.03億元。
受此消息激勵,中國旺旺股價28日收漲3.46%至7.77港幣,港股市值達到924.59億港幣。半年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9.44%。
中國旺旺財報顯示,雖然2021財年仍受疫情不利影響,但營收創上市以來新高。其中,旺仔牛奶、米果主品牌、糖果等產品小類營收均突破歷史高點,主要歸功於近幾年實施多通路、多品牌戰略成功所致。
2021財年,中國旺旺乳品及飲料類營收年增16.9%至128.7億元,達到上市以來年度營收新高點。大陸境內全通路與2020財年同期相比均雙位數成長。占乳品及飲料類營收90%以上的「旺仔牛奶」年增18.4%。
2021財年,中國旺旺休閒食品類營收年增1.6%至53.97億元,其中糖果、果凍等產品創造上市以來營收新高。下半財年,休閒食品類營收與2020財年同期相比呈現中高個位數成長,其中冰品、糖果均取得雙位數成長,豆類、果凍及其他小類為中個位數成長。
中國旺旺指出,作為業績增長重要驅動力,2021財年新興通路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占整體營收比已近雙位數。新興通路營收的四成來自近三年推出的新品,已成為展示新品的重要平台。
新興通路分為B2B、B2C兩種經營模式。B2B模式包括與各平台線上╱線下的合作等。B2C模式主要包括旺旺線上自主營運的官方旗艦店,以及線下營運的自動售貨機、主題門市等。
2022年以來,大陸多地爆發疫情,境內供應鏈和消費受到一定程度衝擊,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減11.1%,5月年減6.7%。中國旺旺表示,上述情形對經營表現產生一定程度影響,將會持續關注疫情及宏觀環境等系統性風險對中國旺旺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及時對經營做出相應調整。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中產階級市場大。
第二、旺旺仍能穩定成長。
第三、中國市場而不是工廠。
第四、中國大陸消費整體受到影響。
聯發科美國
聯發科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West Lafayette)成立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並初步計畫朝晶片設計學位課程、下世代運算和通訊晶片設計等方向展開先進前瞻技術的研究合作,成功擴大聯發科在美國招募人才實力。
聯發科表示,在印第安納州州長及普渡大學校長支持下,該校工程學院與印第安納州經濟發展廳(IEDC)促成了在校地上設置聯發科技設計中心的合作創舉。普渡大學John A. Edwardson工程學院院長暨下任校長蔣濛表示,此次投資為普渡大學的學生創造寶貴機會,就近與世界頂尖的晶片設計人才互動交流。
據了解,普渡大學主要以工程教育聞名,校內擁有最先進的半導體晶片設施,以大學部來說,普渡大學工程學院是全美前十大工程學院之一,且在2022年成功蟬聯全美工程學院前四強。
根據聯發科的規畫,本項合作將可運用印第安納州經濟發展廳提供的優惠以招募當地專業科技人才、建立普渡團隊,而普渡研究基金會(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也提供獎勵措施以支持本案。
事實上,聯發科已經與全球及美國頂尖大學合作發展先進研究近20年,而本次與普渡大學的合作又是另一突破。新的半導體設計中心直接設立在校園內,讓該校學生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創新研究融入一個全球IC設計公司的產品設計或解決方案的一環。此次合作也將為印第安納州吸引高階半導體設計人才。
根據聯發科先前釋出訊息指出,聯發科2020年在美國加州、麻州及德州等辦公室招募30名實習生,且當中超過九成來自美國前五十大工程領域大學,且在美國的20個研發團隊中,來自世界頂尖大學的博士人才更逼近三成,在本次與普通大學成立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後,聯發科可望擴大在美國招募人才力道。
我們的看法:
第一、聯發科需要人才。
第二、台灣人才不足。
第三、代表在海外打造半導體學院。
第四、聯發科開了第一槍。
SELECT
USA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率團赴美參訪,28日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指出,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這是基於對晶片法案通過的信任,「算是義氣相挺」。
對於晶片短缺,龔明鑫表示,台灣在全球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性的力量,但台灣從未利用這個力量提出不應該的要求,所以不會提高售價,反而是額外增加產能,利用加班或其他形式去滿足這個額外需求。
龔明鑫說,長期來看,全世界對晶片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可能長達10到20年以上;但在台積電及其他半導體廠持續擴廠下,如車用晶片的短期需求可能會逐漸滿足。
龔明鑫說,有關美國亞利桑生態圈,台積電已經動工了,而一個廠通常涉及好幾千個的工作機會。台積電在美國雇用當地的工程師,然後送到台灣受訓後再回到美國。估計中高階工程師約250人左右。
對於亞利桑那州的建廠速度是否和晶片法案通過速度有關?龔明鑫僅說,台積電已在投資、正在蓋廠,這是基於對晶片法案通過的信任。而在美國蓋廠是一個新的嘗試,就是看看比較先進的製程離開台灣以後,能否在其他國家也有發展機會。不過他也坦言,該案美國需要度比較高,台積電「算是義氣相挺」。
針對選擇美國投資峰會(SelectUSA)促成的台美合作,龔明鑫指出,除半導體,生醫、電動車、5G通訊、太空低軌衛星、新創,都非常有機會和美國合作並投資。像藥華醫藥屬生醫,2021已赴美投資;友通是電腦系統整合;緯穎則是伺服器;英業達為ICT控股投資;台積電供應廠商,如長春公司,也已陸續在亞利桑那投資,形成產業聚落。
至於投資數字,龔明鑫說,台積電整體當然最多,有35億美金;緯穎大概4億美金。台灣對美投資的總數,每年有高有低,平均在3到8億美元左右,假如有大的案子就會衝高,像2018年衝高到20幾億美元,而2020年因為台積電加上相關廠商赴美投資,飆升到40幾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赴美大規模投資。
第二、從高科技到傳產。
第三、台灣也要有開發其它市場策略。
第四、東南亞值得重視。
先買後付
隨著「先買後付」(BNPL)熱潮降溫,一些投資人開始轉而押注新形態的先買後付新創。有別於一般的先買後付業者,這類公司做生意的對象不是消費者,而是企業。
CNBC報導,Klarna、Affirm等讓消費者延後或零利率分期付款的先買後付業者,近來正承受龐大的壓力,因消費者生活成本上升、借貸成本也增加之際,對支出變得更加謹慎。加上蘋果公司(Apple)也跨足先買後付領域,市場面臨競爭加劇的局面。
如今,創投卻開始看好一些來自歐洲的新型態先買後付業者,將成為該領域的真正贏家。例如同樣來自德國的Mondu和Billie,以及英國的Hokodo等公司,都是和企業打交道的先買後付業者。
這些公司宣稱,對先買後付的趨勢而言,企業是更有利可圖的客群,因此他們已吸引大筆投資人的資金。例如,Mondu近來在新一輪募資中籌得4,300萬美元的資金,金主包括矽谷億萬富豪提爾旗下的創投Valar Ventures。
Mondu共同執行長霍夫曼預測,在歐美,企業到企業(B2B)先買後付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達到2,000億美元。
有別於Klarna這類的先買後付公司是授信給消費者來購物,B2B先買後付業者則是聚焦企業之間的交易。市場上早已有一些企業短期融資的方式,例如用營運資金貸款來支應每日的營運成本、應收帳款保理(企業出售全部或部分的收款單,藉此更快取得現金),而先買後付又跟這些方式不同。
目前先買後付的服務格外受到中小企業的歡迎;中小企業在通膨環境下備感壓力。霍夫曼另指出,大銀行長期以來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都不夠周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先買後付近年發展性
第二、PChome也切入。
第三、但近期速度放緩。
第四、需要其它金流成長新模式。
羅賓漢
網路券商羅賓漢市場公司(Robinhood Markets)傳出可能獲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收購, 消息激勵羅賓漢股價27日收盤大漲14%。
FTX是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根據彭博資訊報導,FTX內部正在討論收購羅賓漢的方式。報導指出,羅賓漢尚未收到FTX正式的收購要約,FTX也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羅賓漢股價27日盤中一度大漲21%,收盤漲幅仍有14%至每股9.12美元,股價今年來已崩跌49%。羅賓漢股價去年8月時一度飆上每股約80美元。
羅賓漢可能成為收購目標的傳言四起,原因是這家在疫情期間大受散戶歡迎的公司命運已經改變,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
FTX的億萬富豪創辦人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27日發布聲明中表示:「我們看好羅賓漢的業務前景,也對可能與他們合作的可能方式感到興奮,我一直很欣賞羅賓漢執行長泰內夫和他的團隊所建立的事業,但目前與羅賓漢沒有積極的購併協商。」他今年5月揭露,已向羅賓漢投資約約6.48億美元,取得該公司7.6%的A股股票。羅賓漢則不予置評。不過任何外部投資者都很難對羅賓漢發起積極收購行動或要求事業改變,原因是羅賓漢雙重股權結構。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羅賓漢去年上市時熱間。
第二、現股價下跌九成。
第三、成為被併購標的。
第四、命運類似Peloton。
TIKTOK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致函蘋果與谷歌,要求兩家公司的應用程式商店移除TikTok,原因是TikTok蒐集大量美國用戶的敏感數據,引發國安疑慮。
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在推特公布一封於6月24日寫給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的信件,指出TikTok不符合兩家公司的應用程式商店政策。
卡爾在信中寫道,「TikTok並不像其表面所見,只是用來分享有趣的短片或迷因圖的應用程式而已,這僅僅是表象。TikTok的核心是精巧的監視工具,可蒐集大量個人與敏感數據。」
對此蘋果、谷歌與TikTok未能及時表示意見。
卡爾在信件中表示,若是蘋果與Alphabet不打算將TikTok自其應用程式商店移除,必須在7月8日之前出具聲明,說明理由。
卡爾要求聲明必須解釋決定依據,「北京祕密接觸美國用戶的個人與敏感數據,加上TikTok誤導性的陳述與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沒有違反應用程式商店的任何政策。」
熱門短片應用程式TikTok的母公司為陸企字節跳動,美國前總統川普主政時期TikTok遭到主管機關嚴格審查。川普在2018年任命卡爾出任五年任期的FCC委員。
卡爾在信中引述新聞網站《Buzzfeed News》6月中的報導,根據外流的TikTok內部會議錄音顯示,該公司的大陸工程師在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之間,多次讀取美國用戶數據。
在6月17日《Buzzfeed News》報導出爐當日,TikTok隨即火速宣布,把美國用戶的數據資料移至甲骨文的雲端基礎架構(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而且存在TikTok美國和新加坡數據中心的美國用戶個資,也一併移至甲骨文的美國雲端伺服器。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控制數據。
第二、中美不約而同。
第三、數據管理的重要性。
第四、台灣通過數位服務新法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