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黃齊元/安倍領導日本典範轉移

 黃齊元/安倍領導日本典範轉移


聯合報/ 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刺殺,引起全球震動。安倍是近廿年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級政治人物,其成就只有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可相比。如今由於安倍過世,我們得以客觀評論其功過,主要可從三大面向來理解:


一、「國際性」與「全球性」:安倍是日本有史以來最有國際觀的領袖,任內累計出訪一百七十多次,足跡遍及八十多個國家。早期安倍戰略只有點與點連結,但後期他將點連成線、線組成面,形成「俯瞰地球儀外交」全球聯盟。二○○六年安倍第一次首相任內,提出印度洋與太平洋兩洋合一戰略,奠定後來「自由且開放印太構想」(FOIP)基礎,並成為其第二次首相任內主要外交方針,引領美、日、澳、印建立「四方安全對話」(QUAD),形成今日印太戰略基石。


安倍也在美國退出亞洲後,肩負起區域領導者責任。「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於二○一六年二月簽署,但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於二○一七年一月退出;日本在安倍領導下,繼續推動改組後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主動邀請台灣加入。


 二、「前瞻遠見」及「引領變革」。麥可.葛林在「安倍晉三大戰略」一書指出,安倍運用海洋與大世界等名詞,界定日本大戰略,強調海洋對島國重要性,締造海權國家新格局,打造亞洲海洋新秩序。該書英文名為「利益線」(Line of Advantage),意指日本必須放大視野,超越領土界線,以「利益線」形塑外在環境,防阻對手進犯關鍵通路。


傳統日本採陸上思維,安倍卻將利益線畫在海上。日本原來目的是「東協加三」,但後來覺得層面不夠廣,才進一步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印太經濟架構」(IPEF),從以東協為核心的多邊會議,拉高到區域整合層級,再從經濟合作轉向地緣政治,拉攏美國、圍堵中國大陸,並透過修憲強化自衛。


 三、「應變力」與「執行力」。安倍剛上任時,曾積極拉攏中國大陸,在二○○六年「邁向美麗之國」一書中,強調日本和中國大陸在經濟上互惠關係,一定會愈來愈密切。但後來感到中國大陸崛起及其野心,又改變策略,但不論如何安倍一直非常重視國與國對話,即使意見不同。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坎伯稱讚安倍是「策略企業家」(Policy Entrepreneur),這是精準的描述,就像賈伯斯,不僅有創意,而且還能主導各種手段將其實現。


如今安倍過世,其願景是否能實現有很多變數。首先,美國總統拜登近期經濟和外交受挫,面臨期中選舉挑戰;其次,澳洲總理和英國首相均未能連任;再者,印度有其自己想法,而歐盟又因俄烏戰爭而被打亂。


安倍大戰略圍繞在傳統西方民主法治共同價值基礎上,但這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連結。各國支持美國是因為自身利益,不一定是為了民主。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警告,西方主導世界時代正走向終結,並呼籲西方採取「實力加交往」政策,以對抗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超級大國」。


安倍對台灣的啟示,包括海洋戰略、多邊外交、積極對話、長期願景和務實實踐。安倍用長時間,塑造出有高度、廣度與遠度的外交戰略,台灣不能只作為別人的棋子,應學習掌握自己的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