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好市多、海尼根都布局台灣!外商近期的投資版塊,轉變了?

 好市多、海尼根都布局台灣!外商近期的投資版塊,轉變了?


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和內、外部投資息息相關。以往外資及本國企業想要投資,大部分都前往中國,但是這個現象從2年前開始反轉,現在有很多台商回台,外商投資更是絡繹不絕。最近我觀察企業在台投資,各種行業都有,包括科技、服務、金融,可以說是大爆發。


好市多100%持有、海尼根在地生產

以往外國企業在台投資以製造業為主,但這2年有漸移轉到服務業的新趨勢。上週美國量販巨頭好市多(Costco),宣布用10.5億美元(約312.49億台幣)買下大統集團持有的台灣好市多45%股權,變成百分之百持有公司。創立於1948年的好市多,為全球第3大連鎖量販店,也是國內唯一收費會員制量販店。台灣的消費力非常強,在全球的好市多獲利排名中,台灣就有3家分店排名前10。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新聞,是啤酒全球領導品牌海尼根,上週宣布與台灣三洋維士比達成協議,收購其屏東龍泉酒廠,將在台灣布局生產啤酒。海尼根為台灣第一大外商啤酒品牌,這次取得在台灣生產啤酒的主要經營權,代表其看好台灣消費市場,並準備深耕台灣。


大潤發、家樂福因策略考量退出台灣

但在外資進入台灣同時,也有一些外商基於內部策略考量決定退出台灣,超市龍頭全聯去年10月宣布以115億元收購量販店大潤發,取得法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所有股權,持股達95.97%。接下來還有法商家樂福,考量台灣市場規模較小,決定出售台灣家樂福股權,目前擁有4成股權的統一集團具有優先權,但其他集團如遠東、富邦及私募基金也表達有意收購。


這一些想要退出台灣市場的業者,並非不看好台灣經濟前景,而是基於全球資源配置有其他布局。舉例來說,家樂福已退出中國市場,未來重心將放在中南美洲,所以自然沒有必要維持台灣營運。選擇在這時退出台灣,代表台灣經濟轉好,可以賣個好價錢,前幾年經濟景氣不佳時,外商只能賤價出售,現在逢高出脫正是好時機。


美光、微軟等科技廠加碼投資

近期高科技廠商在台灣投資,由於中美地緣政治大戰變得更加活躍。全球第3大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orn)日前宣布將持續加碼投資台灣,未來3年計畫增加2千人。美光投資台灣20多年,目前已突破1萬多名員工,為台灣投資規模最大的外商。


除此之外,近期微軟宣布位在桃園興建資料中心,為亞洲重要據點,Google在雲科及南科也加碼籌設資料中心,均代表外商以台灣作為亞洲運營中心的布局,很明顯,台灣正在逐漸取代香港地位。


台新併保德信、花旗出售消金業務

在金融業,過去1年有許多外資退出台灣市場。去年台新金用55億元購併美商保德信人壽100%股權。除此之外,花旗銀行於今年1月與星展銀行(DBS)達成協議,將花旗台灣消費金融業務以約新台幣443億元出售給星展銀行。 近期,英商安達人壽(Chuub)收購台灣另一家外商國際康健人壽(Cigna),雙方合併其在台業務。


對金融業,我們的觀察是:外商在台灣不一定能夠賺錢,小型業者因為台灣市場不大,而他們又處於後段班,因此在全球整體策略考量下,多半決定退出。但在外商退出市場同時,讓台灣同業接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壯大了台灣金融業者地位,如台新購併保德信及先前富邦購併ING安泰人壽。另外一個趨勢是亞洲業者崛起,特別是東南亞金融機構如DBS,台灣業者也應努力走出去,前往其他國家投資購併。


未來外商在台投資,我認為會逐漸由科技、製造轉向服務業,因為台灣環境並不適合生產製造,在缺電、缺地、缺人的情況下,台灣未來製造及科技挑戰會更加嚴峻。但對於像好市多這樣的外商來說,台灣本土消費市場,由於人民更加富裕,反而充滿了無限商機。


無論如何,那麼多外資在台灣市場進進出出,真的非常令人欣喜。這就像是一個股票市場有進有出,反映出流動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非常健康。我相信從外資近期布局,可以看出台灣未來經濟一定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