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加密貨幣,電動車,台積電,京東,伯恩光學,奈雪的茶,A股IPO,港科技股,蘇寧,京東方,供應鏈,三星美國,寧德時代,蝦皮冬海,品牌價值
加密貨幣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最新調查顯示,英國有230萬名成年人持有加密貨幣,較去年增加40萬人,但正確了解加密貨幣的人數不增反減,令監管局警告投資加密貨幣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
FCA在今年1月針對英國2,568人進行線上調查,結果發現有71%的受訪者了解加密貨幣的正確定義,比重低於去年。持有加密貨幣的受訪者中有超過半數都表示有意加碼,但只有10%看過FCA網站上刊登的警語。這些看過警語的受訪者當中只有43%因此放棄投資加密貨幣。
FCA執行董事米爾斯(Sheldon
Mills)表示:「加密貨幣市場持續成長,也有不少投資人因價格上漲而獲利。但投資人必須了解這類金融產品大多不受法規規範,假設投資失利無法向金融服務補償計畫(FSCS)或金融申訴服務機構(FOS)請求協助。投資人若執意投資這類產品,就要做好賠錢的心理準備。」
儘管各國主管機關一再警告加密貨幣市場暗藏風險,但去年以來加密貨幣漲勢仍舊吸引大批投資人進場。FCA調查顯示英國加密貨幣持有者以35歲以上男性為大宗,職業類別多為專業經理人。這些人平均持有價值300英鎊(約417美元)的加密貨幣,高於去年調查的260英鎊。
比特幣無疑是這些投資人最熱愛的加密貨幣。FCA調查顯示英國加密貨幣持有者有66%都持有比特幣,只有35%持有以太幣。比特幣價格在今年4月衝上6.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後,又因中國政府打壓加密貨幣而跌回3萬美元水平。CoinDesk資料顯示,18日盤中比特幣價格下跌5%至37,428.47美元。
FCA調查另指出,英國加密貨幣持有者當中有14%是借錢來投資,另有18%表示投資動機是因為不想錯失機會。調查也發現,有38%的加密貨幣持有者認為投資加密貨幣相當於賭博,低於去年的47%,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投資人將加密貨幣視為主要投資標的以外的選擇。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國人使用加密貨幣普及。
第二、但投資金額都不大。
第三、以專業人士為主。
第四、比特幣現已跌破三萬美元。
電動車
大陸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昨(18)日在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大陸新能源車市加速發展,加上雙碳目標的驅動,預計未來五年電動車產銷增速將保持在40%以上,到2025年新車占逾20%,或更高水平。
路透報導,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同一場合提到,基於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前車之鑑,要做好基礎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及早謀劃自主可控晶片和作業系統。
苗圩說,「我國汽車產業需要擁有自己的統一作業系統;在晶片『荒』危機後,我國汽車產業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車規級晶片產業體系。」
報導援引全球第三大電子代工廠商偉創力指出,全球晶片短缺局面將至少再持續一年。晶片短缺擾亂了汽車業,並威脅到消費科技產品的供應。
偉創力的這個預測是對晶片短缺危機最為悲觀的預測之一。晶片危機正在迫使汽車和消費電子公司重新審視他們的全球供應鏈。
苗圩表示,大陸應建立一套統一、開源、開放的汽車操作系統,形成產業生態,並盡快謀劃自主可控的晶片和操作系統。大陸需發展自己的汽車半導體、積體電路世界級先進企業,同時基於5G技術,推動車路網雲的合作發展。
澎湃新聞報導,除電動化格局加速形成外,付炳鋒認為,在大輛汽車工業進入新時代下,汽車產業鏈創新體系加速構建,將為海內外零部件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更給科技創新型企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
付炳鋒表示,未來15年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汽車工業不斷向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加速演變,這將是全球汽車企業跟時間賽跑的比賽。大陸車企要立足主場,將品牌做大做強,並攜手海外夥伴加快融入全球汽車市場。
第一財經報導,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一半以上,但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不夠強。
付炳鋒預計,未來五至八年,大陸將有大量國四(指排放標準)及以下的在用車輛面臨汰換,為電動車市場帶來巨大空間。
他表示,車市將有四大改變:一是能源使用結構將產生改變,綠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二是電池、電機等新材料供給將達到新的平衡;三是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顯著擴大;四是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將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電動車市場高速成長。
第二、台灣只有鴻海能夠快速攻占大陸市場。
第三、這是為何鴻海的MIH會吸引很多業者參與。
第四、充電生態系非常重要,不是只是電池而已。
台積電
有關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赴日本投資設廠傳言不斷,近日業界最新傳言是台積電將與日本索尼(Sony)、豐田汽車(Toyota)、三菱電機(Mitsubishi)合資在日本設廠,總投資金額高達1.6兆日圓,日方與台積電對合資企業持股各占50%。台積電則不評論業界及市場傳言。
日本官方積極拉攏國際半導體大廠到日本投資,台積電先前已宣布將在日本投資設立百分百持股子公司,並在日本成立3DIC材料研發中心,日本經產省將給予正式援助,其中台積電約出資逾180億日圓,日本政府透過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統合開發機構(NEDO)出資約190億日圓,而包括揖斐電(Ibiden)、信越化學等日本20家廠商也參與合作計畫。
然而有關台積電將在日本設立12吋晶圓廠的消息不斷,繼日前外電報導台積電將在日本熊本縣獨資設立12吋晶圓代工廠消息後,近日業界最新消息傳出台積電將與日本索尼、豐田汽車、三菱電機等合資設廠,投資金額高達1.6兆日圓,約折合新台幣4,000億元。
設備業界指出,日本官方及大型企業針對半導體產業有許多投資建議,台積電與日本三家大企業在日本熊本合資建廠應是其中之一,若台積電真的點頭同意,很快就會宣布投資計畫。現階段消息包括明年初開始動工興建12吋晶圓廠,主要以20奈米製程為主,月產能至少5萬片,除了日本政府給予渥投資獎勵誘因,合資公司的營運模式將走向專廠專用的包產能模式。
不過業界認為,這項計畫若屬實,將打破台積電向來獨資建廠的經營模式,且合資後若遇上長期景氣不好,多餘產能該如何處置?也會是大問題。
日本索尼在半導體領域是全球第一大CMOS影像感測器(CIS)供應商,畫素層(pixel layer)晶片一直由索尼自有晶圓廠生產,邏輯層(logic layer)晶片則委由台積電代工。因此,消息也指出,新合資公司中日方以索尼出資最高,CIS代將是主力產品線,豐田及三菱加入則是鎖定在車用晶片及微控制器領域並確保產能。我們的看法: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必須積極走出去。
第二、日本對台積電很重要。
第三、很多日本企業供應半導體材料及設備。
第四、台積電過去不當合資。
京東
大陸的「618」電商購物節讓全民瘋狂剁手,疫情升溫當下更助推民眾的線上購物熱情。2021年的618有不少台灣民眾也到大陸電商跨境搶購。京東數據顯示,「雙北」民眾最瘋跨境網購,而3C電子產品之外,今年清潔類型家電也大為熱銷。
大陸電商巨人京東將公司生日6月18日打造成電商盛會,京東18日舉辦「京東618」18周年慶記者會。針對台灣市場表現,京東表示,此次618以新北市、台北市為主的北部地區占台灣整體銷售額的5成以上。此外,台中與台南也展現出不俗購買力,兩大城市消費實力相當,共占台灣整體銷售額約3成。
以各城市消費熱情來看,京東指出,台灣最愛線上購物的前五大城市依序為新北、台北、台中、桃園、高雄。若看成長率,今年花蓮、宜蘭、台南等城市較此前有較大的消費成長,很可能是疫情助推這些地方用戶更多參與網購。
京東素來以手機等3C產品聞名,台灣消費者熱情捧場,歷屆618最愛在平台上購買手機等產品。京東指出,當前如無線耳機、穿戴設備等體積較小的3C用品深受台灣用戶青睞,2021上半年平台上的消費者逾六成為男性用戶。
另一方面,疫情背景則帶動台灣用戶新的消費考量。京東表示,近期生活家電產品銷售成長快速,包括手持吸塵器、養生壺、空氣清淨機等用品,此外,口腔與身體護理、健身訓練用品也是購物新寵,相當程度反映出台灣消費者在疫情威脅下重視清潔及自身健康的購物傾向。
為了拓展台灣市場,京東指出,此次推出24小時客服查詢服務,拉近京東與台灣用戶的距離,在平台頁面也有繁體字、改良下單、提供海外跨境集運物流服務等,使台灣用戶更方便網購。並且與台灣支付、物流、電信夥伴建立合作,給予更好的售後服務體驗。
另外,大陸另一家電商巨頭天貓則呈現有趣對比,天貓淘寶海外市場消費族群以女性用戶為主,而在台灣方面,天貓淘寶海外繼4月份推出雙北物流合單2日達的快速服務後,此次618還提供低門檻免付跨境物品稅費的優惠,吸引台灣用戶網購。
熱銷產品也呈現出清潔特性,天貓淘寶海外台灣總經理劉慧娟表示,618活動至今,台灣跨境包郵專區的大小家電如食物真空包裝機與給皂機表現不凡。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京東正快速拉近和淘寶的距離。
第二、京東618活動台灣消費者熱烈捧場。
第三、跨境電商成為台灣投資者新熱點。
第四、台灣本地電商品項不夠。
伯恩光學
知名蘋果供應商、全球手機玻璃螢幕巨頭伯恩光學重新啟動此前停滯的香港上市計畫,18日傳出,該公司已選定中金、匯豐、摩通等投行,擬在香港上市集資20億美元。
香港01報導,18日市場傳出伯恩光學考慮在香港上市的消息,預計集資10億至20美元,並由中金公司、匯豐、摩根大通擔任保薦人負責上市事宜,伯恩光學預計在近期會提交申請。
伯恩光學多年前就有上市意圖,但最終決定延後計畫。在2017年時便傳出伯恩光學將於2018上半年在香港上市、集資15億美元,但2018年初,伯恩光學因股市有拋售狀況,因此將上市時程延後至當年Q3。一直到2018年11月,伯恩光學廣東惠州廠大裁員,同時,伯恩光學創辦人楊建文也表示,港股從高峰持續大跌,決定暫緩公司的上市腳步。
報導稱,伯恩光學是全球玻璃面板巨頭,鑽研工藝的楊建文從高檔手錶面板起家,因緣際會下幫摩托羅拉製作手機玻璃螢幕,一舉打響知名度。至今,伯恩光學全球玻璃面板市占逾6成,全球有三分之二以上的iPhone玻璃、全球一半以上的Apple Watch均由伯恩光學操刀,是蘋果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故此次捲土重來引發市場關注。
出生成長於香港的楊建文在1986年赴深圳建設了伯恩光學首個廠房,是罕見投身製造業的香港人。深圳與惠州是伯恩光學兩大生產基地,雖然惠州2018年有裁員事件,但在2020年底,伯恩光學又在惠州投資當地第5個生產基地。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資本市場不適合硬體廠商上市。
第二、伯恩是大陸的大立光學。
第三、20億美元集資額對硬體製造商來說相當驚人。
第四、但客戶過度集中於蘋果。
奈雪的茶
大陸網紅手搖茶飲公司:奈雪的茶於18日至23日進行公開招股,並計畫發售約2.57億股,招股價介於17.2~19.8港元,募資總額最高約達51億港元,本次上市超額認購37倍。公司預計6月30日掛牌登陸港交所,成為大陸「茶飲第一股」。
綜合陸媒18日報導,奈雪的茶今年2月1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由摩根大通、招銀國際和華泰國際擔任保薦人。本次上市共引入5位基礎投資者,包括瑞銀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管理和乾元復興,合計認購1.55億美元,約為占總發行量的25%。
奈雪的茶是大陸高端手搖引連鎖品牌,自2015年在深圳開設創始店後,門市數量迅速擴張,自2017年的44家增長至2020年的491家,涵蓋大陸61個城市,更向香港及日本展店,標榜成為年輕人的潮流標誌。灼識諮詢統計,奈雪的茶現已擁有大陸最廣泛的高端手搖茶飲店覆蓋規模。
業績方面,奈雪的茶2018年至2020年營收分別為人民幣(下同)10.87億元、25.02億元及30.57億元,複合年增率達67.7%。招股書顯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司於2020年轉虧為盈,淨利潤為1,664萬元,相較2019年同期為虧損1,17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以數位化經營擴展業務規模並強化供應鏈,公司收益約有七成皆來自手機App等支付形式。自2019年底創設會員制度,以積分、商城、電子心意卡和拼單等多項功能,逐步完善會員體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中產階級消費市場快速成長。
第二、未來已無台灣業者成長的空間。
第三、台灣中小企業不擅資本運作,未適時引進外資。
第四、台灣廠商仍處在家族企業的格局。
A股IPO
德勤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到今年6月底時,在全球證券交易所的新股IPO排行榜中,香港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並預計今年A股將有510至600檔新股發行,融資額達人民幣4,000至5,100億元(約新台幣1.7至2.1兆元)。
報告指出,在A股IPO市場方面,今年上半年的新股上市發行數量和整體交易規模均為增長,新股發行數量居歷史同期第一。數據顯示,截至18日,新股發行上市數量為226家,較2020年1至6月的119家新股發行,增速明顯。分行業來看,A股製造行業的融資金額遙遙領先,能源與資源行業位居第二,消費行業位居第三。
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資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其中半數來自香港和大陸,而去年上半年僅有三家。
快手科技以港幣483億元的融資額,問鼎全球新股融資額之首,此外,全球新股融資額前十中的中資企業,還包括三峽能源、京東物流、百度集團、嗶哩嗶哩等。
德勤預計,今年上半年有244檔新股,募集資金為人民幣2,079億元,新股數量年增達109%,融資總額年增51%。
德勤中國全國A股市場華東區合夥人趙海舟表示,今年上半年A股四個市場板塊的IPO活動均較去年同期表現更為活躍,主要是新證券法實施、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帶來的成果。
展望下半年,報告預計,A股市場的IPO表現或將進一步平均,大部分新股將會來自科創板和創業板。預計今年A股將有510至600檔新股發行,融資額達人民幣4,000至5,100億元。
在港股方面,德勤指出,儘管香港新股市場在今年第2季放緩,但是預期很多新經濟公司將會加快推上市計畫。此外,中概股回港第二次上市的熱潮仍將延續。預計今年香港新股市場將有120至130檔新股上市,融資額或超過港幣4,000億元。
對於A股IPO發行是否有所收緊的問題,趙海舟認為,近一段時間,各個板塊的IPO發行節奏已經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準。因此目前A股的IPO其實是常態化的正常節奏,沒有出現明顯的主觀收緊情況。
他表示,A股實施註冊制已有兩年多,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隨著全面實行註冊制的各項準備的推進,相信全市場註冊制的時代會很快到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A股IPO熱度正逐漸恢復。
第二、年初因為馬雲事件,很多民企公司撤上市件。
第三、證監會對「註冊制」嚴格抽查,也是原因之一。
第四、目前仍然有很多中企選擇赴美上市。
港科技股
在具有陸資背景的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上市加持下,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市值急速膨脹,十年間暴增逾18倍至超過17兆港元,占港股總市值28%,一躍成為各行業榜首,打敗過去數十年稱雄港股市場的金融、地產、能源行業,宣告港股風貌已徹底改變。
網易財經19日報導,過去提到港股主流,不外乎是匯控、渣打為首的金融股;以房地產起家的李兆基、李嘉誠「四大家族」;以及能源行業。長期以來,港交所一直想扭轉這種格局,1999年底還為此成立創業板,可惜效果不彰。但這些年隨著陸資網科業者接力赴港上市,資訊科技股今日終於稱雄港股。
Wind資訊數據顯示,香港科技股市值這十年來呈現井噴之勢,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市值由2011年6月的不足1兆港元、占港股總市值僅3%,十年來暴增逾1,800%至超過17兆港元,擊敗恒生金融業指數15.73兆港元的市值,成為港股各行業市值榜首。
報導稱,港股資訊科技業能在十年間扭轉形勢,陸資業者居功厥偉。尤其近十年可說是大陸科技公司的黃金十年,阿里巴巴、騰訊雙雄爆發式成長,市值均增長至5兆港元規模的龐然大物。美團、小米十年前尚名不見經傳,但今天美團已成為市值逼近2兆港元的科技巨頭,小米也成長至市值7千億港元的智慧家居生態龍頭。
此外,近幾年大陸短影音行業的強勢發展,更造就快手、嗶哩嗶哩(B站)等視頻龍頭的崛起。2021年4月傳出,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已向港交所提交承銷商聘用函,啟動赴港上市流程,估值高達4千億美元。
香港市場人士指出,港交所在2014年錯失阿里巴巴後,最終在2017年底做出20多年來最大的變革:放行同股不同權架構和尚未獲利的生物公司上市。加上2018年後中美關係惡化,讓包括阿里、百度、京東、網易等大批陸資科技業者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
相反的,港股傳統的三大權重領域:金融、地產、能源則無復往日風采。恒生金融業指數由十年前的11兆港元增至目前的不足16兆港元,其市值占比也由2011年的46%下滑至25%,是下滑幅度最大的行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資本市場的組成結構改變。
第二、不再以地產股為主。
第三、中資新經濟企業成為主角。
第四、未來還會不斷加大科技股比重。
蘇寧
蘇寧易購昨(22)日晚間公告,籌畫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公司股票將自今(23)日停牌,這是該公司二度宣布股票停止交易。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將接手蘇寧易購成為最大股東。
界面新聞報導,昨天傳出有蘇寧員工目睹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和董事長張勇相繼拜訪蘇寧總部,阿里將收購蘇寧成其最大股東。對此,蘇寧回復界面新聞稱:針對這塊不實謠言,蘇寧已報警,將嚴肅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據了解,目前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是蘇寧易購最大持股人,持有20.96%的股份,其次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中國)持股19.99%,蘇寧電器集團持有14.08%居第三,而近期成立的新零售發展基金是第四大股東。
澎湃新聞報導,蘇寧易購財務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並且二度宣布停牌,蘇寧易購先於15日公告,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張近東及股東蘇寧電器集團通知正在籌畫涉及公司股份轉讓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從16日停牌,原本23日要復牌交易,昨天再度宣布23日停牌。股票停牌前,受到張近東股權凍結等消息影響,15日蘇寧易購以跌停收盤,最終股價停留在人民幣5.59元,創八年來新低。
蘇寧易購也就董事長張近東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原因做出說明,公告指出,張近東等人為蘇寧置業與華能信託的人民幣30億元信託貸款提供擔保,華能信託將上述債權轉讓給英銘遠晟,英銘遠晟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凍結張近東持有的公司5.4億股股份。
從2020年下半年以來,蘇寧就面臨著債券到期、現金流吃緊等一系列問題,為解決燃眉之急,蘇寧易購還雙雙引入深圳國資和江蘇國資。蘇寧易購於今年2月28日發布公告,公司引入深國際、鯤鵬資本戰略投資,根據框架協議,深國際及鯤鵬資本計畫,分別擬按每股人民幣6.92元,收購蘇寧易購的7.4億股及13.9億股。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現在已是蘇寧第二大股東。
第二、阿里已經買下大潤發,排名市場第五。
第三、未來趨勢是「新零售」,線上加線下。
第四、也只有阿里有此能力,其它人都沒有策略價值。
京東方
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公告,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擬募資不超過人民幣198.7億元(約新台幣854億元)已獲大陸證監會審核通過,將用於六個項目,擴大產能搶占OLED市場。
京東方集團總裁劉曉東上周在2021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演講時預估,從2021年開始,全球顯示行業將進入下一個快速增長期,出貨量複合年增長率可達7%,其中創新應用增長將貢獻76%的比率,以車載顯示、家電、穿戴、拼接、電子標籤為代表的創新應用正在不斷涌現。
第一財經報導,京東方公告稱,近人民幣200億元募資中,人民幣60億元將用於重慶京東方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增資建設;人民幣10億元將用於雲南創視界光電12英吋矽晶OLED項目增資建設。
其中,募資人民幣65億元將用於收購武漢京東方光電24.06%股權;人民幣5億元將用於成都京東方醫院增資建設;人民幣30億元償還福州城投貸款;人民幣28.7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重慶京東方6代柔性AMOLED項目、雲南創視界12英吋矽晶OLED項目的增資建設,將進一步擴大京東方的OLED產能。雲南創視界項目可形成年均523萬片OLED微型顯示器的產能,滿足AR/VR需求。
重慶京東方項目預計2022年12月投產,月產量達4.8萬片基板,主要產品是6至12.3英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車載用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
由於業界預期今年第4季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會在高位回跌,如何推動業務從周期性變為增長性,成為包括京東方在內的面板企業目前的重中之重。
本次定增將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京東方總股本20%的股票。認購人民幣40億元股票的京國瑞基金股票限售期為18個月,其他特定投資者認購的股票限售期為六個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面板產業市占率世界第一。
第二、2000年時大陸面板業還落後台灣。
第三、主要成長關鍵是因為資金、市場和政策補貼。
第四、即使台灣業者不移轉技術,大陸業者照樣能夠發展起來。
供應鏈
上游原料供應受阻令許多企業面臨挑戰,從半導體到運動褲,幾乎所有商品都陷入缺貨困境。經濟學家與專家認為,供應鏈吃緊、勞工短缺、振興措施導致需求急增的情況至少持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長到明年。
產品供不應求令通膨壓力升溫,也讓聯準會(Fed)提振經濟復甦的決心備受考驗。Fed主席鮑爾上周表示:「結果發現,比起帶領供應返回正常水準,創造需求容易多了。」
到目前為止,美國供應鏈仍未見改善跡象,尤其是製造業。從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新訂單和未完成訂單加速增長,但製造業生產和人力招募皆比前月趨緩。
4月製造業產出下滑0.1%,5月僅攀升0.9%。涵蓋礦業與電力的整體工業產出,比疫情前水準還低1.4%。
供應鏈大亂已是全球問題,這使工廠就算準備量產也難以發揮。近來中國深圳鹽田港塞港、馬來西亞與台灣疫情爆發,都導致海運延宕加劇,對原本就短缺的電腦晶片供應更是雪上加霜。
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6月報告,供應延遲已造成全世界製造商品成本上揚,預料這可能延續至2022年,也深化全球通膨的疑慮。該報告提到,「現在發生的,是近期歷史前所未見的情景。」
即便供應趕上消費者需求,但企業也須補足先前耗盡的庫存。官方數據顯示,4月零售庫存計為銷售的比重降至1992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最低。零售商手中的庫存價值約合一個月的銷售額。
眼見勞動力依舊短缺、海運延宕、商品價格大漲、消費者需求持續強勁,專家預料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改善。傑富瑞首席經濟學家馬爾科斯卡(AnetaMarkowska)認為,「就算是最好的情境下,12個月內都無法解決」,到了返校購物潮時還可能更嚴重,「9月以前產品嚴重供不應求的機率相當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供應鏈出現大問題。
第二、從高科技到傳產。
第三、高科技企業未來隨台積電赴美投資。
第四、傳產應該會去東南亞。
三星美國
三星與台積電(2330)的競賽延燒至美國,在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建設如期開工之際,消息人士透露,三星美國新廠最快下季拍板,儘管時間表較台積電晚一年,但三星美國新廠第一期投資額與產能規模將超越台積電,長期擴充計畫將緊追台積南科18廠規模,較勁意味濃厚。
三星於5月宣布赴美投資 170億美元(約新台幣4,760億元)蓋新廠的計畫,儘管三星集團、台積電並未公布單一廠區產能,不過,從三星申請文件數據與業界估算,三星美國新廠專案投資,若以5奈米製程換算,初期每月估計增約3萬片、最大月產能上看12萬片不等,接近台積目前5奈米生產重鎮南科18廠最大可達12萬至14萬片規模。
台積電則於去年5月15日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專案投資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360億元),2024年開出產能。隨後,英特爾也跟進在當地規畫投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600億元)設兩個廠,至於三星集團去年下半年開始評估迄今,已先後向德州、紐約州以及亞利桑那州遞件申請專案投資,區位計畫三選一。
三星集團因應晶圓代工產能擴充,今年5月也已追加相關投資預算。南韓地方消息提到,三星美國新廠計畫今年上半年一度擱置,主因德州暴風雪後,三星同步和美國三地州政府就減稅獎勵措施談判,不過隨著談判將告一段落,最快下季就會敲定新廠落腳地點。
近年台積電、三星在晶圓代工競爭持續白熱化,研究機構ICinsight等點評,今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競賽兩強就是台積電與三星,未來二者之間的競爭會持續反映在資本支出競賽、有效產能開出。
研究機構The Information Network也預測,台積電和三星之間在7奈米乃至更先進的製程上差距正在收斂,估計2021年台積電5奈米月產能約達12萬片;三星先在南韓當地擴產,初估月產能有機會達到3.5萬片,與台積電產能差距仍大,但和雙方在7奈米量產一年產能差距460%相比略有收斂。
另一方面,三星已拍板南韓平澤擴充P3期廠房,全數採用極紫外光(EUV)設備,投資規模將超過280億美元(約新台幣7,840億元),比先前投資約255億美元的P1和P2廠區大得多,最快2022年下半年完工。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三星和台積電擴充大競賽。
第二、三星未來投資金額已超過台積電。
第三、美國是對的市場。
第四、台積電必須分散全球供應鏈基地。
寧德時代
大陸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周邊相關服務商也受市場關注。大陸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App「雲快充」於21日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大陸新能源巨頭寧德時代,以及重量級資本機構合力資本和財信金控旗下的財信產業基金。
陸媒引述資訊平台報導,由江蘇雲快充新能源科技公司推出的雲快充,是大陸唯一提供充電站線上線下全場景整體解決方案的平台服務商。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停車場管理服務、網絡文化經營以及電腦系統整合等。
雲快充由江蘇芝麻能源科技公司100%控股,在本次B輪融資獲得寧德時代大力加持。雲快充發言人表示,融資主要將投入物聯網軟體即服務(SaaS)技術研發,以及儲能技術開發等領域。
江蘇雲快充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於2016年,法定代表人為田波,註冊資本額為人民幣(下同)2,000萬元。公司早期並無自主產製新能源車充電樁,而是主打技術研發與用戶經營,為充電樁營運商提供選址、建站方案和場站配套增值服務等相關業務服務,是大陸最早推出第三方充電SaaS服務平台的科技互聯網型公司。
報導指出,雲快充現已成為大陸領先的新能源物聯網服務商,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平台業務已覆蓋大陸逾270個城市,服務電樁運營商2,100多家,直連充電樁規模為第三方平台龍頭地位。
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達88.4萬台,其中,雲快充共經營6.7萬台。公司營運規模、充電樁總功率以及充電電量均位居產業前列。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電動車產業缺乏充電生態系。
第二、寧能時代現在市值已超過一兆人民幣。
第三、美國政府正快速打造電動車充電設施。
第四、電池和充電設施是下一波投資重點。
蝦皮冬海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市值突破1,400億美元,超車日本軟銀集團,原因包括Sea陸續在智利、哥倫比亞等拉丁美洲國家推出服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網購熱潮。
日經新聞報導,Sea在紐約股市的股價18日收在282.49美元,市值達到1,481.47億美元,已超越軟銀的1,213.30億美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帶動數位轉型的情況下,經營電商、線上遊戲及數位金融服務的Sea,去年已成為東南亞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Sea近來股價攀高,正逢旗下Sea本月稍早在智利和哥倫比亞推出電商平台蝦皮,Sea在前年和今年稍早也先後於巴西和墨西哥市場推出蝦皮;這四個國家合計總人口達到4億人。總部位在新加坡的Sea,過去著重於耕耘東南亞和台灣市場,如今也將觸角延伸至拉丁美洲市場。
Sea創辦人李小冬去年曾表示,試圖把Sea在東南亞的經驗帶到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並提到旗下線上遊戲「我要活下去」(Free Fire)在拉丁美洲的人氣很高。
Sea在智利和哥倫比亞的官網顯示,當地消費者搶購手表、智慧手機配件等商品,並懂得運用免運費等優惠措施,購物行為與東南亞的消費者差不多。
日經報導,蝦皮是唯一在智利與哥倫比亞推出跨境電商服務的平台,代表平台上的商品可能來自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
軟銀股價在5月12日發布財報後賣壓出籠。SMBC日興證券表示,利空是軟銀已完成既有庫藏股計畫,但卻未宣布新庫藏股計畫。
另外,阿里巴巴等軟銀主要資產的股價下跌,也是原因之一。
軟銀股價21日在日本股市收盤重摔逾3%,為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士信貸中止與軟銀執行長孫正義的借貸關係,並減少與軟銀業務往來。
軟銀是全球最活躍的科技業投資大咖,持有新加坡Grab、印尼Tokopedia等Sea競爭對手的股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冬海也是由大陸創業家創立,成立不過10年左右。
第二、市值超越軟銀相當驚人。
第三、現在戰場又延伸到拉丁美洲。
第四、公司成立至今未賺錢,然而市值卻創新高。
品牌價值
市場研究機構凱度(Kantar)21日公布2021年BrandZ全球品牌價值100強,共有18家中國企業上榜,蟬聯全球上榜品牌第二多的國家,而騰訊和阿里巴巴繼續位列全球前十。凱度表示,中國品牌受惠於本土市場紅利,排名正穩步上升。
新浪財經報導,1994年由貝佐斯(Jeff Bezos)創立的亞馬遜(Amazon)仍然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估計價值為6,840億美元,其後是1976年創立的蘋果(Apple),價值為6,120億美元,排名第三的谷歌為4,580億美元。
大陸互聯網巨頭騰訊則是大陸排名最高的品牌,排在第5,價值2,409億美元,較上年成長2個名次。而阿里巴巴以1,969億美元價值排在第七位,相較上年退步一個名次。
其他上榜的中國企業依序為貴州茅台、美團、京東、抖音、中國平安、華為、工商銀行、海爾、中國移動、小米、百度、拼多多、友邦、滴滴出行、建設銀行及貝殼。其中,拼多多、美團、貴州茅台和抖音4個中國品牌與特斯拉並列,是榜單中5個價值成長了一倍以上的公司。
凱度指出,中國品牌入榜數量繼續超越歐洲領先品牌。在最具價值的100個品牌中,中國占14%,高於十年前的11%。而歐洲品牌占8%,低於十年前的20%。
凱度大中華區總裁兼凱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分析,中國品牌的增長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宏觀經濟實現強勁的反彈,中國消費者對未來抱有樂觀預期,而中國品牌擅於透過創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因此得到了更高的熱愛與忠誠。
另一方面,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意識到要從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也沒有停止投資在品牌建設上。
不過,王幸也談到,中國品牌雖然快速成長,但是多數並不是全球品牌,它們絕大多數是本土市場的紅利帶來的品牌價值。例如,在個人護理、軟體等領域並沒有中國品牌的身影,這從另一側反應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企業品牌走向世界。
第二、大部分為新經濟企業。
第三、中國品牌超越歐洲品牌,值得重視。
第四、大陸企業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