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萬達AMC,南僑食品,阿里雲,米高梅,華為,數位人民幣,馬斯克,富邦媒,盛宏,東奧,大摩接班人,南韓半導體,螞蟻ABS,台積電索尼,美國晶片,餐飲,石油綠能,石油綠能,外資離港
萬達AMC
近年陷入財務困境的大陸萬達集團,隨著發展策略調整為「聚焦國內」,23日公司宣布,已全部退出全球最大連鎖影院AMC董事會,並僅保留少數股權,累計收回資金14.76億美元(折約人民幣95億元)。
澎湃新聞報導,2012年美國影院行業景氣低迷,當年萬達決定斥資26億美元收購AMC公司的100%股權並承擔債務,這也是該集團當年在海外大舉併購的第一起收購案,萬達承諾併購後投入營運資金不超過5億美元。在被萬達併購後,AMC在短時間內轉虧為盈,並於2013年12月在紐交所上市。
在萬達上述31億美元的投資中,包括7億美元現金、19億美元債務與5億美元的設備改造費用。但按照萬達說法指出,萬達在AMC的實際現金投資僅7億美元,債務仍歸屬AMC,5億美元的設備改造費用在透過AMC上市集資後已解決。以此次收回的14.76億美元計算,萬達在AMC的投資收益超過1倍。
萬達根據「聚焦國內」的發展戰略,自2018年起逐步減持AMC,到2020年底,萬達對AMC的持股降至23.1%。2021年2月,萬達把所持AMC的B股轉為A股(B股投票權為每股3票,A股為每股1票),此舉當時被市場視為方便萬達出售AMC股權。一如市場預期,萬達23日決定退出AMC董事會,同時在AMC的持股比例僅剩0.002%,接近全數出清。
萬達23日強調,萬達電影與AMC將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展開定期交流、培訓,雙方將在全球及大陸地區相互支持。
除了退出AMC以外,近幾年債務纏身的萬達持續出清海外資產,以緩解債務壓力。其中,2020年7月30日,萬達酒店發展宣布,將以2.7億美元價格出售美國Vista Tower地產建案90%的權益。據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目前在海外的資產,僅剩澳洲第二大影院Hoyts和美國傳奇影業公司(Legendary Pictures)。
市場人士分析,從這幾年萬達處置海外資產的情況來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當年在海外收購的資產其實還不錯,所以他出手的時候還能有溢價,大致上也沒有虧本買賣。
我們的看法:
第一、萬達年房地產失利。
第二、萬達王健林曾為中國首富。
第三、AMC昃電影院,己沒有前途。
第四、
南僑食品
油脂與食品大廠南僑集團旗下南僑食品18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價開高走高,開盤每股報人民幣(下同)20.38元,較發行價16.98元大漲約20%,盤中因為漲太快被停牌半小時,上午10時恢復交易後直線飆漲43.99%漲停鎖死,終場收報24.45元,總市值達到103.55億元。
覽富財經報導,南僑食品主要產品有烘焙油脂、淡奶油、餡料、冷凍麵團、進口品五大系列,產品範圍涵蓋200多個品項。該公司擁有天津、廣州、上海三地生產工廠,在大陸境內的銷售以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為主,華北、西南、東北等地次之,西北、港澳等地為輔。
報導指出,南僑食品注重累積研發能力,自1996年起大量引進資深技術人才,至今已有多位年資超過15年的資深員工。這些人才涵蓋從管理到技術等多個職位,有助於持續創新開發高階油脂新產品。
該公司還透過直接在各生產基地設立研發部,對各區域氣候環境、消費習慣及客戶經營模式等進行深入研究,成功開發多款油脂產品。
展望未來,南僑食品表示,考量大陸烘焙行業近幾年領先於市場平均的速度增長,以及公司將要發展的新產品種類,在A股上市後,公司將持續深耕烘焙產業,並規劃未來三年擴展事業版圖,目標鎖定西點蛋糕、中式糕點等領域及海外市場。
近年來,南僑食品一直致力於拓展國際的市場,目前已經在馬來西亞以及越南等地,接獲外銷訂單。該公司也將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往全球化經營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南僑食品的產品獲得ISO9001、HACCP、清真等國際認證,天津、廣州、上海南僑也先後通過美國烘培協會(AIB)認證,成為大陸烘焙油脂業界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商A股上市是趨勢。
第二、A股市值超過台灣。
第三、傳統產業也會A股上市。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發展迅速。
阿里雲
嚴受中方監管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再傳業務受阻消息。外媒報導,阿里巴巴旗下的雲端業務「阿里雲」不僅失去了重要客戶字節跳動,使得收益大幅減少,甚至部分政府機構和國企的原有客戶,也開始對其敬而遠之,不僅難以獲得新訂單,要和官員敲定開會時間都有困難。
阿里巴巴港股受到上述消息影響,24日股價一度重挫逾2%,收盤前略有拉回,終場收在205港元,下跌1.44%。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阿里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財報,阿里雲的收入雖然仍較上年同期增長37%,卻依舊創下該公司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以來最慢季度增速。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阿里雲業務衰減的背後與官方干涉不無關係,並直指阿里雲正是因為丟掉了字節跳動的國際業務,才導致增速放緩。
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終止了在阿里雲存儲其國際數據的業務,而是轉而向阿里巴巴購買了伺服器。據稱,此一行動代表字節跳動希望自行處理其快速增長的雲端業務需求。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對於使用中國伺服器存儲美國數據的做法施加了愈來愈大的壓力,2020年8月,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就警告不要使用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雲計算服務。
Bernstein分析師Robin
Zhu表示,阿里雲的「字節跳動風險」還未結束,字節跳動旗下新聞應用「今日頭條」也是阿里雲的國內業務客戶,而字節跳動也考慮進一步解除合作關係。這對於在過去兩季剛剛實現盈利的阿里雲來說,不啻為一記重擊。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監管單位對阿里電商業務和螞蟻集團進行全面審查,阿里雲最近幾個月難以開發新合約,甚至很難與一些政府和國企客戶會面。報導稱,阿里雲在2019年第一季曾是政府部門最大的雲端業務承包商,但從最近幾季來看,雖然阿里雲仍有部分業務來自政府合約,但要進一步拓展業務實有難度。
另外,阿里雲在中國還須面對競爭對手崛起。根據行業統計,華為雲端市場占有率2020年大增一倍至16%,反觀阿里雲由44%降至41%。報導稱,為因應華為來勢洶洶,阿里雲內部已經重整架構,給予地方經理更大權力和責任來促進銷售和留住客戶,以突破內外受敵的局面。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曾經每年成長一倍。
第二、未來高成長恐不再見。
第三、將失去很多大型政府的訂單。
第四、華為雲將迅速崛起。
米高梅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電商巨頭亞馬遜正在洽商以約90億美元併購米高梅電影公司(MGM)。若成真,這將是美國電信商AT&T分拆旗下華納媒體、並讓華納媒體與Discovery合併後,最新一起娛樂產業交易案,可能讓今年的串流資產交易更加火熱。
若亞馬遜收購米高梅,將能強化其Prime串流服務。亞馬遜和米高梅都不願評論這篇報導。串流事業已成為娛樂產業的主流,傳統媒體集團競相擴大規模,力抗大型科技公司。
亞馬遜正在強化娛樂事業。該公司上周向員工表示,執行長貝佐斯的長期副手布萊克本(Jeff Blackburn)將回鍋,負責經營全新成立的「全球媒體和娛樂組織」,整合亞馬遜廣泛的娛樂內容,包括Prime Video服務和遊戲直播平台Twitch。
米高梅也和其他電影公司一樣,遭受新冠疫情的重創。由於歐洲和美國電影院在過去一年的多數時間關閉,米高梅已四度延後007系列最新電影「007:生死交戰」的上映時間。
米高梅的影劇產品組合豐富,除了最知名的「007」系列電影,還有「冰風暴」、「使女的故事」、「哈比人」等電影與電視影集,對串流影音業者極具吸引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米高梅是較小型的電影公司。
第二、米高梅最有名電影是「007」。
第三、亞馬遜積極發展串流業務。
第四、內容是關鍵,所以要積極收購。
華為
華為轉型賣車短短一個月,銷售的第一款汽車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簡稱「SF5」)的預定量已超過6,500輛,是去年賽力斯自己通路銷量的六倍,如果橫向對比,SF5的單月銷量已超過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
賽力斯是重慶一家小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SF5是一款增程式電動車,並搭載華為系統。
華為計畫7月底前在200家體驗店賣車,年底拓展到1,000家以上,消費者業務兼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CEO余承東已在公司內部定下了明年銷售30萬輛的目標。
騰訊新聞深網報導,後續將與華為合作賣車的車企,還包括比亞迪、北汽、賓士和長安等。
在銷售抽成方面,華為與車企的抽成為銷售額的10%左右,其中,經銷商能拿到8%,華為自己只留下2%,實際上就是賣一輛人民幣24.68萬元(新台幣106萬元)的車,華為只拿到人民幣5,000元(新台幣2.2萬元),而經銷商分到人民幣1.9萬元(新台幣9.5萬元)。
華為4月20日在上海南京東路旗艦店宣布賣車計畫,余承東當時解釋,美國四輪制裁後,華為手機這種高頻、剛需、海量的產品業務遇到巨大的困難,智慧電動汽車銷量雖然沒有手機那麼大,但是單價高,能夠彌補手機的銷量損失。
之後,華為開始改造華為經銷商體系的高階體驗店,目前已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五個城市開放線下看車和試駕。
一名華為終端銷售體系員工表示,華為設置的標準是門市面積達到200平方公尺就能申請賣車,目前全大陸有幾十家門市在同步改造,華為也在抓緊培訓商家和店員,賣車是從手機業務的FM(Field Master體驗店顧問)轉過去的,負責給商家店員做培訓、溝通貨源和協助門市營運。
該員工表示,門市改造本身成本不高,但商家需要先備四輛車,其中兩輛在門市展示,兩輛試駕,總成本人民幣80多萬元(新台幣344萬元)。
按照購車流程,消費者可以先在官網交人民幣1,000元的意向金,再到線下門市試駕;確認想要購買後,再由意向金轉為人民幣1萬元的訂金。銷售人員介紹,SF5的客戶群大多在三、四十歲,財務狀況相對較好,「都比較支持華為品牌」。
多家賽力斯自有銷售門市,均將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宣傳物料放在醒目位置,一位銷售人員直言,「進店諮詢的客戶可能99%都是衝著華為品牌來的。」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有品牌和技術。
第二、這正是施振榮先生「微笑曲線」。
第三、賽力斯根本沒有知名度。
第四、但靠著華為,後來居上。
數位人民幣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昨(22)日表示,DCEP(數位貨幣和電子支付)沒有要取代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至於取代第三方支付也是一種妄議。
澎湃新聞報導,周小川在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外媒較多的說法是,大陸的DECP或者數位人民幣不管怎麼發展,也替代不了美元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周小川說,這種說法本身命題就不太對。
周小川解釋,DCEP的發展主要是立足於大陸支付系統的現代化,跟上數位經濟和網路時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別是為零售支付系統服務,本來設計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就沒有想取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國際上支付貨幣的地位。
另一種聲浪認為,DCEP和數位人民幣是想取代現在第三方支付角色,周小川稱,「這也是一種妄議」。DCEP的計畫是一種雙層系統,而且整個研發隊伍是由人民銀行組織,由主要商業銀行、電信商和幾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參與研發。
「大家都是在一條船上,當然在一條船上的人有時候也會有不同意見,有時候也可能在有些問題上會有爭議;但畢竟是一條船上。並不是有些人說的好像是一種內鬥,誰會取代誰的說法。」周小川說。
針對數位人民幣推進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他表示,人民幣支付系統的現代化、數位化對於提高人民幣的地位,提高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也不是太大的幫助。
周小川說,「人民幣國際化更多的是取決於體制、政策上的選擇,更多地取決於大陸改革開放的進展,而不是取決於技術上的因素。」
此外,對於數位人民幣可控匿名的議論,周小川認為,其實支付系統必然要在保護隱私和反洗錢、反恐、反毒品和反跨境賭博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一方面保證隱私,同時還要對某些活動實行必要的監控。
周小川補充,從可控匿名本身來講,它並不是一個數學上能夠精確定位的點,可深入地研究這個平衡點究竟在哪,但不要拿這個事有意或刻意地貶低、攻擊DECP的進程。
目前數位人民幣已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等地開展試點,與紙鈔硬幣等價,支持可控匿名,離線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數位人民幣發迅速。
第二、但大陸目的不是為了取代美元。
第三、主要先行控制國支付體系。
第四、這是中國版的數位經濟與創新。
馬斯克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再度以推特推文在加密貨幣市場掀起波瀾,先是暗示特斯拉可能會出售持有的比特幣,拖累比特幣重挫至2月來低點,但他之後又澄清表示,特斯拉還沒賣比特幣,帶動比特幣價格回穩。
這些發展顯示,他儼然已取代前總統川普成為「推特總司令」,發表推文有如是在揮舞行情指揮棒,引發部分投資人不安。
一名自稱「加密分析師」的推特用戶「@CryptoWhale」16日發文說:「比特幣持有人士將在下季自打耳光,屆時他們會發現特斯拉已拋售剩下的比特幣部位。雖然愈來愈多人討厭@elonmusk(馬斯克),但我不怪他...。」馬斯克則回應說:「確實。」
馬斯克這項含糊其辭的回應,被認為是在暗示特斯拉可能已出售持有的比特幣,拖累比特幣17日盤中重挫4.3%至42,185美元,是近三個月來首度跌破4.5萬美元,且觸及2月以來最低點。
馬斯克17日又推文表示,「為澄清臆測,特斯拉尚未賣出任何比特幣。」這則推文貼出後,比特幣價格一度大漲5.8%至46,644美元,之後漲幅收斂至1.9%,報44,930.04美元。
分析師說,馬斯克必須意識到他就算只有簡單在推特發表幾個字,都足以影響市場行情。不過,今年馬斯克一連串的推文和商業宣布,頻頻觸動加密幣市場暴漲暴跌,也把一些個股送上天際,也引發部分人士質疑這些行為是否合法。
捍衛消費者權益人士批評,馬斯克的言行舉止傷害投資人、玩弄公開市場於股掌之上。但智庫Better Markets執行長凱勒說:「問題在於,一個說話口沒遮攔的執行長,不放過任何可能左右市場的事件大放厥辭。這顯然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但或許稱不上違法。」
律師指出,除非馬斯克影響資產價格是為了圖利自己或親友,或運用了內線消息,才能確定他違法。
對一些人而言,這位億萬富豪跟「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等發言常左右市場的頂尖投資人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而馬斯克運用社群媒體直接觸及廣大群眾,可能使法律灰色地帶更模糊不清、對他有利。
美國比特幣衍生性商品的監管機關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此議題不予置評。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言人表示,證管會與證交所會「密切觀察所監管的市場是否有可疑活動」。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亂放話,非常不應該。
第二、比特幣大起大落,完全由於馬斯克。
第三、馬斯克先前還有撫薦「狗狗幣」。
第四、台灣對於區塊鏈和數位貨幣速度還要加快!
富邦媒
富邦媒(8454)昨(18)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林啟峰表示,富邦媒將以線上零售龍頭之姿,向外擴展服務打造生態系,以期開創產業新格局。此外,2023年中、南部兩大倉儲加入營運陣容後,將有利在地布局。
富邦媒股東會通過去年度盈餘分派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0元、股票股利2元及自資本公積1元股票股利,合計派發13元。共計發放約14億元現金股利,並自去年度分配盈餘提撥約2.8億元,股票溢價發行所產生的資本公積提撥約1.4億元,合計4.2億元,轉增資發行新股4,200多萬股。
富邦媒昨日股價持續飆上漲停,來到1,295元,再寫歷史新高紀錄。
富邦媒並通過去年財報,2020年合併營收672億元,年增29.6%;全年稅後純益19.4億元,每股純益(EPS)13.87元,年增39.4%。
富邦媒表示,台灣線上消費滲透率仍低,潛在市場龐大,去年因疫情零接觸成為消費趨勢,連帶驅動品牌與商家跨足線上零售通路的布局,也加速消費習性的轉移。
面臨宅經濟商機,從強化服務力出發,加上規模經濟效益,為網路購物營運加足馬力,累積今年1至4月營收較去年成長24.2%,再創歷史同期新高,佔比持續超過九成。
隨著營運規模的成長,富邦媒為持續升級服務力,積極投入基礎建置,至今年第1季momo全台倉儲已達35座。
為強化南台灣的物流能量,繼第1季宣布「永康物流中心」啟用之後,momo南台灣最大的自動化「南區儲配運輸物流中心」也於第2季新建動土;而中部地區也已找到主倉建置理想標的物。
富邦媒預估,2023年中、南部兩大倉儲加入營運陣容後,不僅可更快速服務在地消費者,同時也將有助於當地物流產業鏈開發,及培植在地供應商與配送商,帶動台灣整體電商產業服務的升級。
我們的看法:
第一、疫情對富邦媒業績大有幫助。
第二、規模化經營也是優勢。
第三、富邦在中南部卻需要多發貨倉庫。
第四、物流是電商的成功關鍵。
盛宏
盛弘(8403)集團旗下的熔噴不織布大廠敏成昨(18)日宣布,已完成兩條國產熔噴產線的改良升級,預計將於6月中旬運往美國德州休士頓,並依循先前進軍菲律賓與在地夥伴的合作模式,與德州台資口罩廠合組一條龍式個人防護設備(PPE)生產線,正式在美生產口罩。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指出,今年敏成重點布局的美國市場也將落地執行產線設立,未來將持續擴大布局全球市場,打造國際防疫物資供應平台,目標成為個人防護設備(PPE)的國際大廠,為台灣以及全球疫情貢獻心力。
敏成指出,未來將以雙主軸搶攻美國口罩商機,首先將鎖定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大型連鎖賣場Costco、藥妝連鎖通路CVS及連鎖藥局Walgreens等大型通路的一般醫療口罩長期需求;另一方面也看好後疫情時代的商標授權市場,目標瞄準MLB、NBA、NFL、NHL、MLS等美國職業體育聯賽的商標授權口罩商機,可望成為敏成跨足美國市場的代表作。
敏成除了看好一般醫療口罩的長期需求外也瞄準美國後疫情時代商標授權Logo口罩的消費市場潛力,待正式前往美國建置產線後就會展開授權洽談,期望可盡速取得授權,並透過此發展策略逐步提升敏成於海外市場的營運表現。
目前國內疫情升溫,敏成表示,身為防疫國家隊的核心成員,將持續配合政府滿足國內口罩濾材需求。隨著國際疫情持續延燒,敏成也於去年底攜手美德醫療-DR簽訂合作夥伴協議,順利前進菲律賓設立熔噴布產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醫療水平世界組織。
第二、商業模式可以對外輸出。
第三、盛雲在菲律賓和美德合作PPE。
第四、進軍美國市場很不簡單。
東奧
距離東京奧運開幕式剩下不到六十天,然而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未有降溫跡象,醫學專家、企業大老及民間連署皆呼籲日本政府慎重考慮再度延期或取消。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更刊載公衛專家聯名文章,嚴厲批評國際奧會的做法缺乏透明且增加感染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廿五日刊載由多名公衛學者撰寫的文章,嚴詞批評國際奧會發行的大會手冊缺乏透明性,防疫細節不夠充分,且引用的科學資訊已不合時宜。
儘管撰文學者並未明言呼籲取消奧運,但強調「風險已高到無法忽視」,呼籲世衛應比照二○一六年里約奧運前茲卡病毒流行的案例,在東奧登場前盡快召開緊急會議。
此篇文章主要作者史派洛曾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的顧問,她指出:「舉辦安全的奧運會不需要艱深的科學,而是基礎醫學。但這正是國際奧會所忽視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關注此事。」
日本國內反對奧運的聲浪逐漸增加。知名電商樂天創辦人三木谷浩史形容舉辦奧運如同「自殺任務」,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推文警告,強行舉辦奧運恐怕會襄日本經濟損失更巨。
律師宇都宮健兒五日發起網路連署,迄今蒐集近四十萬人簽名,響應停辦奧運。擁有六千名會員的東京醫學從業者協會發出公開信給菅義偉要求取消奧運,以緩解醫療系統壓力。
美國國務院廿四日將日本旅行警示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建議民眾「不要前往」。不過此警示目前象徵意義居多,日本去年已限制不具永久住民資格的外國人入境。
日本政府去年三月底決定東奧延期一年,當時日本和全球病例分別約八百六十五和卅八萬五千人。十四個月後的現在,日本病例超過七十三萬人,全球超過一億六千萬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疫情越來越嚴重。
第二、應該不可能再舉辦奧運。
第三、日本國內有很多反對聲音。
第四、外國人也不敢去日本。
大摩接班人
摩根士丹利(大摩)20日宣布高層改組,日後可望接替現任執行長高曼的人選浮出檯面,而這四人都是白人男性,顯示即便美國銀行業面對投資人和國會要求多元化的壓力,仍有些銀行堅持將重要職位交由白人男性出任。
華爾街日報報導,現年52歲的大摩投銀和交易事業主管皮克(Ted Pick),現年54歲的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薩珀施泰因(Andy Saperstein),都擢升為大摩共同總裁;現年52歲的財務長普魯森(Jonathan Pruzan),轉任營運長;現年56歲的西科維茨(Dan
Simkowitz),除了執掌投資管理部門之外,還委以協助大摩策略和執行部門的責任。所有任命都於6月1日生效。
現年62歲的大摩執行長高曼,自2010年上任以來,成為華爾街在位最久的執行長之一。知情人士透露,他最近向大摩董事會表示,他計劃再任職至少三年。
高曼20日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的人事異動,是他上任十多年來最大的一次管理階層改組,將一系列未來可能的繼任人選調動職務,而這些人主要是白人男性。華爾街銀行的舵手,過去數十年來也大多由白人男性擔任。
但其他銀行近來已開始讓女性擔任重要職位,或宣示不久後會這麼做,例如芙瑞瑟(Jane Fraser)今年接任花旗集團執行長,成為首位領導美國大型銀行的女性。至於在摩根大通(小摩),執行長戴蒙的兩位接班人選都是女性,分別是雷克(Marianne Lake)和皮普扎克(Jennifer
Piepszak)。小摩本周另指派這兩人共同負責消金與社區銀行業務。
小摩美國員工過半為女性,而主管階級的女性占比為28%,比2019年的27%進步一些。摩根士丹利的美國主管中,則僅18%為女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摩超越高盛,成為最佳投行。
第二、美國去年開始高度重視性別平等。
第三、公司董事會先做改革。
第四、現在延伸到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南韓半導體
南韓政府與半導體業者13日公布雄心萬丈的「韓國半導體戰略」(K-Semiconductor Strategy)計畫,未來十年計劃投入約510兆韓元(4,500億美元),在南韓打造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基地,成為全球的記憶體與非記憶體晶片巨擘,加入美國、歐盟及中國大陸的晶片科技爭霸賽。
另外,三星電子同日也宣布,未來十年將共投資171兆韓元(1,510億美元)於邏輯晶片與晶圓代工事業,希望能夠努力追趕台積電,把在記憶體晶片市場的領導地位擴增到其他領域。SK海力士也正尋求擴大晶圓產能一倍。
根據計畫,政府將研擬規模1.5兆韓元的預算,支持業者開發下一代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晶片,包括指定半導體為「國家創新戰略科技」,提高大公司的半導體研發投資額可抵稅比重,從目前的30%拉高到40%,最高更可抵扣50%,其他相關設施支出可扣抵10%-20%的稅;政府和國營的韓國電力公司(KEPCO)將負擔打造晶片產線所需電力基建的多達50%成本。
響應這項計畫的「半導體國家隊」共153家廠商。以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為首的晶片商承諾,未來十年將共投資約510兆韓元,包括三星未來十年支出額將提高30%至1,510億美元,SK海力士也承諾將投入970億美元擴建現有設施。
南韓政府也將提供1兆韓元的低利貸款,鼓勵當地晶片製造商擴大設備投資,包括8奈米晶片產線業者,目標是到2030年時晶片年出口額能提高至2,000億美元,較2020年的992億美元增加一倍多。當局也希望能在2022至2031年之間訓練出3.6萬名晶片專家。
政府將在首爾南方的板橋與龍仁之間打造「韓國半導體產業帶」(K-semiconductor belt),統整晶片設計、製造及供應商,形成一整個聚落,以板橋為晶片設計重鎮,龍仁聚焦於晶圓代工,華城和平澤則繼續擔任記憶體晶片生產樞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手筆超級之大。
第二、平均每年投資450億美元。
第三、甚至超過台積電未來3年1000億美元。
第四、韓美共同攜手合作。
螞蟻ABS
大陸金融監管收緊,ABS(資產抵押證券)成整頓重點,上交所25日終止規模近人民幣(下同)1,700億元的ABS項目,包含螞蟻集團旗下花唄、借唄規模180億元的項目,反映網貸與金融科技業者熱衷的ABS模式進一步被壓縮。
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台25日公布,花唄、借唄規模合計180億元的ABS狀態顯示「終止」。
其中,中信證券借唄第5至14期消費貸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擬發行金額100億元,天弘創新花唄第8至15期消費授信融資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擬發行金額80億元,兩項目的原始權益人分別為重慶市螞蟻商誠小貸、重慶市螞蟻小微小貸公司,也是從事借唄、花唄業務的公司。
此前業內分析,螞蟻常年透過ABS操作槓桿做大貸款規模,已發行逾7千億元的ABS產品。但近期大陸金融監管收緊、嚴打金融科技與網貸方針下,2020年11月不但喊停螞蟻上市,且同期的網路小貸新規中,對業者使用ABS的槓桿做出限制,相關融資餘額不得超過淨資產4倍。
只是2021年4月底,大陸金融管理部門約談主流金融科技平台,強調規範企業發行交易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行為。此次螞蟻ABS被終止,亦可視為開了第一槍。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螞蟻在內,上交所25日合計終止26項ABS,涉及規模逾1,685億元,當中也有北京建工集團100億元的ABS。業內認為,除金融科技外,監管層也緊盯如房地產供應鏈類ABS的動態,調控新申請的項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主管機關加強監管。
第二、金融科技成為修理對象。
第三、螞蟻首當其衝。
第四、小貸公司法規限制多。
台積電索尼
據日本媒體報導,在日本經濟產業省主導下,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與日本索尼集團(Sony Group)可能以合資方式,在日本九州熊本縣設立晶圓廠,總投資額將達1兆日圓以上。對此,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日本索尼集團會長吉田憲一郎也回應表示不予評論,但仍強調索尼將邏輯IC委外代工、並取得穩定產能的策略非常重要。
雙方皆表示不予評論
晶圓代工已成為各國地緣政治下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積電除了積極擴建在台灣的5奈米及3奈米等先進製程12吋晶圓廠,也在中國大陸南京設立的12吋晶圓廠、已完成月產能2萬片的16奈米生產線建置並進入量產,日前亦宣布將再投資28.87億美元擴建月產能達4萬片的28奈米生產線。此外,台積電亦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立月產能2萬片的5奈米晶圓廠,後續將視情況持續擴充當地產能。
實際上,日本政府近年來一直積極爭取台積電到日本設廠,市場不時傳出有關台積電將到日本設立晶圓廠或封測廠的消息,但台積電均以「目前無此計畫」冷淡回應,僅確認將投資1.86億美元在日本設立子公司、擴展3D IC材料研究。
經產省主導,熊本
而根據日媒最新報導指出,在日本經產省主導下,索尼集團及台積電有可能會合資在日本熊本縣興建晶圓廠,經產省將居中協調並與關係人士進行調整,預估將以前段晶圓製程為主體,總投資額預估達1兆日圓以上。只是上述建廠計畫能否實現,要看日本政府能否大幅擴增當前仍遜於歐美的補助金等援助對策。
報導指出,在上述建廠構想中,索尼集團與台積電預估會在2021年內設立半導體製造合資公司,將由台積電居主導權,且索尼以外的日本企業也可能會進行部分出資。計劃興建的晶圓廠將落腳於索尼熊本縣菊陽町的CMOS影像感測器晶圓廠附近,預估將生產應用於汽車、工業、家電等用途的20~40奈米邏輯IC。而在合作內容部份,索尼將負責土地及廠房,台積電則負責製程技術移轉及量產,且不排除會在當地再設立後段封測廠。
對於合資建廠消息,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日本索尼集團會長吉田憲一郎對此亦表示不予評論,但強調索尼將邏輯IC委外代工並取得穩定產能策略非常重要,他也指出,是否能取得穩定的晶圓代工產能,對於維持日本國際競爭力相當重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分散全球生產基地。
第二、日本成為美國第二波。
第三、日本已成立研發中心。
第四、歐洲也在邀請台積電。
美國晶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24日表示,政府提議以520億美元的支出,強化美國的半導體生產和研發,可能會促使晶片業者在美國本土新設立七到十座工廠。據了解,包括台積電(2330)、三星等非美國半導體指標企業也都會參與相關投資,在美國設廠。
雷蒙多預期,美國政府這筆資金將帶來1,500億美元以上的晶片製造和研究投資,包括來自州政府、聯邦政府和民間企業的出資,預期各州將爭取設立晶片廠的聯邦資金,而商務部將會有發放資金獎勵的透明程序。
美國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表示,他認為這筆資金可能促成興建七到十座新的晶圓廠,「這不會在一夕之間達成,商務部將花上數年進行這些投資」。
這筆520億美元支出主要來自「美國晶片法」(CHIPS for America
Act),美國總統拜登在2020年中期提出這項法案,原本金額為500億美元,本月稍早再往上加20億美元。
美國大力發展半導體業,不僅英特爾、美光等美企積極響應,台積電、三星等非美國半導體指標廠也都會參與。台積電去年宣布投資100億至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一座晶片廠,路透日前則報導,台積電計劃擴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設廠計畫,將額外興建五座晶圓廠,也就是未來三年共將在美建造六座工廠。
南韓三星電子日前宣布,將投資17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新的晶圓廠,南韓媒體報導,這座工廠預定第3季動工,2024年投產。英特爾今年3月宣布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兩座新工廠。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上周公布修正後的兩黨議案,提議未來五年為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發支出520億美元。支持人士指出,美國在1990年代在全球半導體與微電子產品的生產占比達37%,如今,只有12%的半導體是在美生產。
路透先前報導,上述法案將包含390億美元投入生產與研發獎勵,105億美元投入包含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畫與其他研發在內的計畫。
共和黨籍的參議員柯賓(John Corbyn)已提出修正案,從這項法案移除現行工資條款,並希望參院能表決這項修正案,原因是工資議題已衝擊共和黨的支持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力圖急起直追。
第二、7-10座半導體廠很驚人。
第三、台灣基礎建設不爭氣。
第四、積極向三星和台積電招手。
餐飲
美國餐廳業者和零售店家正紛紛提高低階勞工薪資,力圖招募更多勞工前來應徵,以因應新冠炎疫情退潮後狂湧的消費者需求。
電商巨人亞馬遜13日宣布將增聘7.5萬人,部分工作地點提供1,000美元簽約獎金,延續一年來積極招兵買馬的趨勢。
連鎖速食店麥當勞表示,未來三個月,旗下直營餐廳預計再聘1萬人並提高工資。其他恢復內用區的連鎖餐廳業者,像是Chipotle墨西哥燒烤、Applebee's和肯德基(KFC),也尋求招聘數萬名員工。
跡象顯示,許多勞工正加入勞動市場,填補了一些職缺,但企業仍感嘆招不足人。美國勞工部13日說,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連續數周下滑,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
企業需人孔急,連帶推升工資。勞工部數據顯示,4月民間企業員工平均時薪大增21%至30.17美元,引起關注,因為低工資的餐旅業若大舉招聘,通常會對平均收入構成下跌壓力。
亞馬遜表示,待補職缺平均時薪17美元,比通常15美元的起薪優厚。該公司4月宣布將斥資逾10億美元,給超過50萬名時薪員工加薪,時薪增加50美分到3美元不等。
麥當勞說,美國直營店逾3.65萬名時薪員工未來數月可獲調薪,平均調幅10%;全美13,900家麥當勞餐廳中,約95%是加盟店。Chipotle宣布,6月底前,旗下2,800家餐廳員工平均時薪提高到15美元。
由美國加盟商組成的全國業主協會(NOA)致函會員說,生意興隆應可讓業者調高餐飲價格,抵銷增加的員工薪酬與福利成本。
美國總統拜登希望把聯邦最低工資從時薪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但在國會受阻。
不過,經濟復甦加速,使雇主給低薪勞工加薪的壓力日增。麥當勞預測,到2024年,直營店員工平均時薪可達15美元。
在美國僱有130萬人的沃爾瑪今年表示,將給約42.5萬人加薪,平均時薪從去年初的逾14美元,提高到15美元以上。
隨著經濟廣泛重啟,雇主為了吸引勞工,正面臨愈來愈重的加薪或提供簽約獎金壓力,一些企業認為,政府的加發失業補助金措施降低了勞工的求職意願,其他企業則認為好幾州的政策都不利勞工找工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經濟快速復甦。
第二、短期內人手不足。
第三、造成工資上壓力。
第四、間接帶動通貨膨脹。
石油綠能
全球企業界為了減少排碳,今年購買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數量預計將創新高。為了迎合這股綠能趨勢,英國石油(BP)、道達爾(Total)與荷蘭皇家殼牌等歐洲石油巨擘,積極發展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等供電項目,不斷跟包括亞馬遜與微軟等科技龍頭簽長期供電合約,踏入由傳統電力公司主導的供電市場以增加新收入來源。
電力供應是區域性,傳統電力公司為區內住宅與商家穩定供電累積數十年經驗,近幾年也不斷開拓綠能做供電來源。面對外界有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疑慮,這些石油巨擘強調其全球研究與龐大營運經驗,有更多途徑取得電力來源的優勢。
BP天然氣與低碳能源部主管桑雅爾(Dev Sanyal)強調,其提供電力方式跟純粹發展再生能源的公司不同。BP在北歐透過風力發電,在西班牙發展太陽能,然後向客戶提供兩者的混合供電來源。
BP旗下太陽能開發商Lightsource BP經營重心是為企業供電,今年來已跟電商巨頭亞馬遜、電信商威瑞森和安聯人壽旗下部門簽了供電合約,因為企業界也正尋求減少碳排放。
雖然BP綠能事業的投資報酬率在8%到10%之間,低於其傳統石油與天然氣事業,但這只是其剛起步的新事業。
殼牌與道達爾等歐洲石油巨頭,因為預期石化燃料需求持續減少,和提升其在低碳能源市場的地位,也開始以再生能源來為企業供電。
道達爾5月跟美國藥商默克簽下太陽能供電合約。殼牌2月與亞馬遜簽約,以荷蘭風力發電場為其供電。相較之下,艾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等美國石油巨擘發展再生能源主要供應自己使用。
我們的看法:
第一、石油大廠積極轉型。
第二、投資綠能主要手段。
第三、如同沙烏地阿拉伯政府。
第四、大陽能和風電均有大手筆。
石油綠能
中國政府十二日才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禁止涉及中國道路交通、車輛位置、圖像等行車蒐集數據輸往海外。儘管尚未正式上路,近期在中國銷量下滑的美國最大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廿五日即透過「微博」宣布,將陸續成立多個中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香港《南華早報》指出,此乃特斯拉向中國低頭輸誠又一例證,恐為有意進軍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奠定基調。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聲稱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據二○一七年六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制定,後者早已規範「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
對此,三月在中國軍事機關及部分國有公司被當局要求人員禁用的特斯拉,廿五日聲明強調,「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並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特斯拉將盡一切努力來貫徹執行汽車數據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數據安全。」
但中國專家對特斯拉作法不予苟同,強調此議題茲事體大,不僅涉及中國在意的國家安全,也關乎消費者權益保障。
紐約時報日前則披露,蘋果公司(Apple)為配合中國的《網絡安全法》,同意將中國用戶個資存進中國國營企業管理的伺服器,蘋果也在內蒙古自治區建造新的數據中心。蘋果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實際上由政府人員控制,蘋果同意將能解鎖中國用戶個資的數位鑰匙存在這些數據中心,並在中國禁用後放棄蘋果在其他數據中心使用的加密技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商在中國「大數據」是關鍵。
第二、蘋果和AWS都有限制。
第三、特斯拉中國市場太重要。
第四、中國大陸加速控管特斯拉。
外資離港
香港美國商會最新調查顯示,42%受訪會員考慮或計劃離開香港,當中62%人表示《香港國安法》令人不安,近50%人認為檢疫安排令他們難以出行或探訪家人,逾40%人對香港未來競爭力感到悲觀。
據香港電台報導,調查訪問在本月5日至9日進行,325名美商會會員回覆,佔會員總數24%。計劃或考慮離港受訪者中,只有3%人打算立即離港,10%預計在夏季結束前離開,15%計劃會年底前走,48%人在3至5年內離開。
商會引述部分受訪者意見,有人提到香港的人不開心,社會不穩定的風險高;亦有人指香港工作文化已不及昔日國際化;現在更多工作機會給予了大陸人;亦有受訪者說,在《香港國安法》下「紅線」是模糊及反覆,不想繼續憂慮不知不覺地說了或寫了甚麼而被捕。
至於沒有打算離港的58%受訪者中,約77%認為香港生活質素好,約55%認為有優良的營商環境,亦有48%受訪者認為香港接近大陸市場。
美國商會說,基於今次調查結果,強烈建議特區政府密切關注在港外國人的看法,加深對香港國際人才了解,緩解對方的擔憂,以免香港失去競爭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已完全中國化。
第二、外商對香港失去信心。
第三、這是台灣的機會。
第四、可惜台灣缺乏戰略的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