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環球音樂,中資赴港,春華強生,谷歌,連鎖百強,金融中心,銀行,臉書遠距,TikTok,鴻海

 理事長的話:環球音樂,中資赴港,春華強生,谷歌,連鎖百強,金融中心,銀行,臉書遠距,TikTok,鴻海

環球音樂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億萬富豪投資人艾克曼(William Ackman)旗下空白支票公司Pershing Square Tontine,即將收購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 Group),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估計這家全球最大唱片業者身價約400億美元。

 

一旦達成合併,這將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或稱空白支票公司)交易,超過今年4月新加坡叫車服務業者Grab借殼上市案,後者當時估值接近350億美元。

 

若納入環球音樂的負債,該公司的企業價值約達420億美元。不過消息人士稱,談判也可能破局,但若談成,將於未來數周拍板定案。

 

消息一出,Pershing Square Tontine周四盤後股價重跌近6%至23.5美元,接近IPO20美元。外界解讀,股價接近IPO價格,代表投資人對於合併案能否完成感到質疑。

 

透過此交易,艾克曼的SPAC將握有新上市環球音樂10%的股權。計入負債與資產負債表的現金,環球音樂股權價值約330億歐元(約400億美元),企業價值約350億歐元。

 

艾克曼5月底曾向投資人表示,他希望未來幾周能宣布Tontine的收購目標,但未透露公司名稱,僅表示團隊正在努力完成這項交易。

 

環球音樂多數股權由法國媒體巨擘Vivendi持有,旗下歌手包括女神卡卡、泰勒絲、怪奇比莉、披頭四、皇后合唱團等,去年還買下Bob Dylan所有歌曲版權。

 

騰訊自2019年入股環球音樂,去年底再增持股份,股權倍增至20%,該筆交易使環球音樂估值約300億歐元。

 

受惠於Spotify等音樂串流服務,挹注環球音樂收入躍升,去年營收約達74億歐元,幾乎占Vivendi總營收的一半。Vivendi今年2月曾表示有意分拆該事業,考慮今年底在荷蘭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環球音樂是全球最大唱片集團之一。

第二、內容未來會越來越有價值。

 

第三、數位內容是未來趨勢。

 

第四、台灣應該要整合內容,才能創造價值。

 

中資赴港

 

近年中資企業赴港熱潮下,港交所新股發行愈見火熱。進入2021年以來,上市熱度更是有增無減,截至前五個月,在港股掛牌上市企業達39家,包括嗶哩嗶哩(簡稱B站)、百度、快手、京東物流等重量級企業,總募資金額達1,839.19億港元,規模較上年同期增長6.2倍,市場預期第三季還將爆發增長。

 

證券日報4日報導,港交所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的新IPO家數達154家(包含創業板轉到主板),家數雖非最多,但合計募資多達3,975.29億港元,創下10年來IPO發行規模新高。在這些港股新股IPO中,高達114家是中資企業。

 

而港股2021年前五個月的新上市公司家數,雖較上年同期的55家減少了16家,但募資額不減反增,較上年同期的255.34億港元激增6.2倍,主要就是來自於上述四家重量級中資企業IPO案,其貢獻的募資額就達到約1,200億港元。業內人士更看好第三季港股新股IPO情況,預期將出現爆發增長。

 

報導稱,基於全球貨幣寬鬆,大量資金通過基金和投資工具在市場尋求高回報投資機會,再加上美國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熱潮,以及包括生技公司在內的新經濟企業上市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台灣稱勤業眾信)預測,2021年香港市場約有120130檔新股上市、融資逾4,000億港元,並有望打破2010年近4,500億港元的歷史記錄。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主管合夥人林國恩表示,隨著新經濟企業於香港資本市場的地位變得鞏固,相關行業投資基金與市場參與者崛起,市場價值可望重估。

 

報導稱,安瀾資本(Anlan Capital)執行董事陳達分析,對於企業IPO而言,相比美股,港股其實是第一選擇。首先是文化比較接近,同宗同屬;第二,如醫藥公司等中資企業若選擇到美股上市,因其市場相對成熟、獲得的定價可能較低,而美股市場也會覺得這些上市企業有監管或貨幣波動上的風險,估值因此會打折扣。相對而言,在港股上市會給予更高的估值。

 

陳達並表示,加上港股可以容忍企業獲利能力相對比較弱,或者比較早期的新經濟公司上市融資,因此港股仍然具備一定優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IPO熱度升高。

第二、中企以及內地資金。

 

第三、新經濟企業是主流。

 

第四、香港資本市場是中美地緣政治大戰的受益者。

 

春華強生

 

英國消費品公司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6日凌晨宣布,以22億美元出售嬰兒奶粉製造商美強生(Mead Johnson)大中華區業務給春華資本,預計下半年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後,利潔時將保留該項業務8%股份,並預計得到約13億美元的現金收入。在中共中央才宣布開放三胎政策的當下,此一訊息格外引人關注。

 

綜合外媒報導,美強生於1905年在美國成立,生產基地遍布全球,研發體系跨越四大洲,2009年成功在紐交所上市。2017年利潔時宣布以179億美元收購美強生,當時創下利潔時史上最大收購紀錄。但僅歷時4年多,利潔時就將美強生大中華區業務賣給春華資本。

 

春華資本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市的投資公司,專注於消費者和零售、技術、醫療保健與金融服務領域,投資標的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字節跳動、百勝中國等知名企業。

 

春華資本創辦人兼董事長胡祖六於1963年在湖南省湘陰縣出生,具有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高盛集團合夥人兼大中華區主席,在離開高盛後於2011年創立春華資本。胡祖六20215月透露,春華資本目前管理規模逾人民幣(下同)1,000億元。

 

此前春華資本在大陸乳業領域的大動作,是參與投資本土奶粉品牌君樂寶。201911月,由君樂寶集團高層牽線,春華資本聯手平安資本、君乾股份斥資40億元收購君樂寶51%股權,完成收購後君樂寶正式與蒙牛乳業完全分拆。

 

針對最新收購案,胡祖六表示,作為美強生大中華區業務的控股股東,公司篤志為守衛大陸億萬母嬰的福祉貢獻力量,春華資本期待和利潔時高層攜手,透過其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嚴格的安全與品質管理,為大陸的嬰幼兒供應高品質的營養食品。

 

大陸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春華資本收購美強生大中華區業務,有利於後者。因春華資本會持續投入美強生,用於產品研發、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而美強生與君樂寶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有效進入大陸三、四線市場。此外,也會提升管理團隊因地制宜的自主開發市場的效率,改善產品結構,靈活通路拓展。

 

宋亮預計,美強生大中華區業務未來有可能會和君樂寶做進一步整合。因為從資本角度來看,春華資本收購美強生後,不是包裝完畢後轉賣給其他企業,就是透過上市方式進行退場。而第二種的可能性較大,就是跟君樂寶進行整合上市,然後退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部分外商撤出中國市場。

第二、對中國政治未來無法掌握。

 

第三、私募股權基金是資源整合者。

 

第四、嬰兒奶粉有龐大的市場。

 

谷歌

 

法國主管市場競爭的監管機構周一宣布,有關谷歌數位廣告實務在該國涉及反托拉斯一案已經達成和解,谷歌除了需上繳2.2億歐元(2.7億美元)的罰款外,還承諾將調整實務,讓競爭對手易於使用谷歌的線上廣告工具。

 

全球各國正針對美國科技大廠益趨高漲的影響力展開調查,此一結果對於其他官司後續走向動見觀瞻,因此備受各界關注。

 

法國監管機關還指出,和解協議中谷歌承諾的條件有效期達三年。

 

法國競爭管理局周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谷歌涉及利用市場優勢優先使用其廣告管理系統(DFP),侵害谷歌的競爭對手與出版商的權益。

 

法國競爭管理局局長席爾瓦(Isabelle de Silva)指出,此案為全球首宗針對網路廣告展示運作涉及的複雜運算拍賣流程進行調查,調查揭露不論是廣告伺服器還是供應端平台,谷歌都優先採用自家的系統。

 

席爾瓦表示,「谷歌的實務打壓新興網路廣告市場的競爭,讓谷歌不僅鞏固甚至還擴大市場主導地位。」

 

谷歌公司尚未就此發表回應。不過,該公司先前宣稱,其廣告科技工具其實與競爭對手產品相容,但同時強調有根據外部回饋經常進行系統更新,俾以造服用戶與整個生態體系。

 

儘管谷歌承諾的和解條件僅在法國具有約束力,但此案將成為未來谷歌解決其他來自出版商與廣告科技競爭對手類似訴訟的指標案例。

 

華爾街日報上個月率先披露,谷歌已提議尋求和解。

 

此案係由總部在美國的新聞集團、法國費加洛報與比利時Rossel媒體集團具狀控告谷歌的數位廣告實務違反反托拉斯法後,法國競爭管理局啟動調查。

 

由於擔心美國科技大廠對歐洲7億民眾的主宰力過大,歐洲各國的監管機關紛紛將反托拉斯調查矛頭指向美國科技巨頭。上周英國與歐盟就對臉書啟動反托拉斯調查。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開始反壟斷。

第二、谷歌和蘋果都有優勢。

 

第三、中國大陸主管機關也在進行類似舉動。

 

第四、新經濟龍頭力量過於龐大。

 

連鎖百強

 

經歷2020年疫情衝擊與社區團購影響,大陸實體經濟代表連鎖商業受挫,期間大陸百大連鎖企業銷售規模為人民幣(下同)2.4兆元,下滑7.2%,是自1997年有統計以來的首次衰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下稱中連協)7日公布「2020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顯示,2020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為2.4兆元,衰退7.2%。百強中有52家企業銷售額衰退,降幅為15.4%。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1%,占比較2019年減少0.2個百分點。

 

中連協指出,新冠疫情衝擊、新會計準則實施以及社區團購的快速擴張,是造成連鎖百強銷售規模下滑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2020年連鎖百強中僅有15家企業銷售額有雙位數成長,前十強占四家,包括國美、永輝等,此外還有美宜佳、紅旗、錢大媽等企業,正在推進赴港上市的錢大媽以九成增速領銜百強。中連協統計,這些銷售大幅成長的企業主要屬於區域龍頭企業,或業態為社區超市、便利店。

 

百強榜單前三名與2019年相同,依序為蘇寧易購、國美、紅星美凱龍。蘇寧年度銷售額成長約一成,突破4千億元關卡。永輝超市繼2019年首度超越沃爾瑪後,2020年以12%增速帶動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大關,一舉超越華潤萬家和高鑫零售,上升兩位至第四名。

 

另一大贏家是旗下有物美超市和大賣場麥德龍、正進行赴港上市的物美科技,2020年銷售額成長逾26%,增速在百強中排第五高,上升兩位擠入前十。

 

疫情之下,是否超前布局線上通路成為連鎖百強銷售額走向分化的主因,龍頭企業多有相關部署、或引入阿里巴巴與京東等電商巨頭投資。中連協統計,近年連鎖百強開始涉入到家、直播、團購等業務,2020年百強線上銷售規模達5,600億元,較2019年成長12%,占總銷售規模的23.3%。

 

儘管面對疫情衝擊,但2020年不少百強企業仍衝刺拓展門市,數據顯示,逾六成的百強企業門市總數按年增加,門市總數共增加8.2%,專業店門市增近二成,超市與購物中心增逾8%,便利店增逾5%。門市數衰退幅度達雙位數的百強企業僅四家,其中永輝超市衰退18.6%。

 

展望2021年,中連協指出,百強企業中,九成有信心銷售額能正成長,其中一半認為增幅可在5%至10%之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線上富商崛起。

第二、影響連鎖賣場。

 

第三、疫情重創連鎖業。

 

第四、大潤發賣得正是時候。

 

金融中心

 

英國智庫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報告,美國仍穩居全球最主要金融中心,中國則憑藉龐大的國內金融業市場體量,名列第三位。亞洲國家與地區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占有四位,顯示亞洲的金融中心正在迅速追趕歐美國家。

 

路透報導,智庫New Financial10日公布研究報告顯示,在滿分為100分的評量中,美國以總得分84分成為主導全球的金融中心,較第二名的英國得分35分高出2倍多。中國則以29分名列第三大金融中心,領先於日本的19分、香港的14分以及法國的13分。

 

報告指出,中國擁有龐大國內金融部門的格局,彌補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相對疲軟的表現,在亞洲地區領先於日本、香港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排名顯示,亞洲國家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占有四席,在全球前20名中占有八席,創下2016年以來排名增長最快紀錄。

 

根據國內金融活動進行的評量,美國在21項指標中,有17項指標顯示其為最大市場,以93分成為全球國內金融活動的主導市場,為英國得分的六倍餘。中國以47分位居第二,日本再將近減去一半至25分。

 

國際金融活動方面,美國的主導性不如國內金融活動,但仍以76分高居第一。英國以56分排名第二,其後依序為盧森堡的22分和香港21的分。與中國表現恰好相反,活躍於國際金融領域的英國,在國內業務得分僅14

 

報告指出,自2016年以來,各國國內金融活動平均增長16%,國際金融活動增速較快達21%。在英國與歐盟逐漸失去市占率的同時,亞太地區正迎頭趕上,其中以香港和新加坡的國際活動增速較明顯。

 

相較於倫敦智庫ZYen Group集團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CDI)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IC)」,New Financial研究側重於實質的國內和國際金融活動,而非商業和監管環境等定性因素,其報告結果著重顯現各金融中心的領先程度。

 

兩機構於2021年公布的研究結果相仿,GFIC3月公布報告指出,紐約、倫敦和上海穩居金融中心前三名,香港、北京和深圳等地排名皆有所進步,顯示亞洲金融中心的國際競爭力正逐步提升。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仍是全球金融中心。

第二、中國大陸崛起。

 

第三、香港因為中資中企,暫時維持短期地位。

 

第四、英國地位下滑。

 

銀行

 

美國企業目前坐擁數百億美元現金,但沒想到成為存款銀行的燙手山芋。由於企業貸款意願不高,銀行難以把這些現金轉換為有利可圖的貸款,獲利表現因此受到拖累;一些銀行甚至已開始促請企業客戶動用這些資金,或者乾脆轉存他行。

 

華爾街日報報導,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企業主管爭相籌措資金,籌得的資金就存入銀行。

 

銀行業者表示,他們原本以為經濟好轉後,企業保留現金的意願會降低,但一直到近幾周來仍持續有存款湧入,畢竟許多企業的財務主管對疫情的衝擊仍有疑慮,目前並不打算大幅調整(現金部位),即使存款利息微薄甚至沒有利息。

 

電信巨擘威瑞森通訊(Verizon Communications)財務長艾利斯表示:「我們的現金餘額偏高狀況已經持續約一年,目前尚未決定是否以及何時把現金餘額壓低。」截至第1季,威瑞森通訊持有102億美元現金和約當現金,較去年同期增加45%

 

威瑞森的競爭對手AT&T財務主管德斯羅徹斯則表示,目前並未規劃把現金轉向其他投資;「我們並不期望藉此優化獲利表現」。

 

疫情爆發之後,去年3月聯準會(Fed)把利率調降至接近零,並推出購債計畫,讓企業能以極低的成本籌措資金;美國財政部也向企業提供貸款,包括航空公司在內的美國企業取得這些資金後,便把這些錢都存入銀行。

 

美國的銀行存款今年來持續激增,Fed最新數據顯示,3月下旬到526日之間,銀行的存款增加4,110億美元,至17.09兆美元,增加的步調雖較去年春季緩慢,仍是過去20年平均水準的近四倍。

 

收受高額存款對銀行來說未必不利,但前提是這些資金能用來放貸。

 

然而,許多企業較希望向投資人籌資,拖累銀行的放貸速度。Fed的資料顯示,截至526日,銀行業放貸總額相當於存款總額的61%,低於20202月時的75%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QE釋出太多現金。

第二、資本市場籌資成本便宜。

 

第三、利空接近於零,影響銀行獲利。

 

第四、短期造成銀行獲利壓力。

 

臉書遠距

 

社群媒體巨擘臉書加碼擴大彈性上班政策適用範圍,從615日起,所有員工都能申請全職從事遠距工作;另外,IBM本周告知完成疫苗接種的員工,97日起能回辦公室、不必戴口罩。

 

財經網站CNBC報導,先前臉書只有特定職級的員工才能申請遠距工作,且各部門規定不同,現在則對全員開放。但轉換成永久遠距工作並搬家到不同城市的員工,薪資可能依當地市場行情調整。

 

對於有必要進公司的員工,臉書建議每周至少半數時間待在辦公室,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人將適用於混合上班制。該公司計劃9月之前以50%的人流管制開啟辦公室,暫訂10月能讓想進辦公室的人全員回歸。

 

臉書同時宣布,在2021年剩下的日子裡,員工有20天時間,可選擇在任何地點工作,只須先取得工作授權。

 

臉書也打算逐步放寬到允許跨國界的遠距工作,615日起,能為想從美國搬到加拿大的人提供遠距工作的支持;基於角色和團隊戰略,在歐洲各地、中東和非洲的人員也能搬到英國從事遠距工作。以前僅有技術和招募人員可以這樣移動。

 

蘋果公司(Apple)上周通知美國員工,9月起每周回辦公室工作至少三天。

 

我們的看法:

 

第一、遠距工作成為新常態。

第二、越來越多公司會採用混合辦公的工作型態。

 

第三、台灣對這個趨勢反應很慢。

 

第四、實體溝通仍然有其必要。

 

TikTok

 

美國政府對中國社交軟體TikTok及微信禁令大翻盤。美東時間6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撤銷前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國TikTok和微信的禁令,這兩款手機程序在美國約有1億用戶。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當日簽署行政命令,撤銷川普時期有關在美國境內禁止下載和使用TikTok(母公司為字節跳動)和微信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拜登將指示美國商務部長調查與「外國對手」有聯繫的應用程式。

 

報導指出,拜登在新的行政命令仍有要求美國商務部評估並封禁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應用程式,但新命令與早前川普所頒下的要求不同,拜登本次並沒有特別表明針對個別公司,例如字節跳動或微信。新命令旨在澄清美國認為損害美國人敏感資料的標準,當中包括個人身份訊息和遺傳訊息。

 

20209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當年920日起,針對微信和TikTok的禁令生效。美方還施加了其他限制,包括美國的電信運營商、主機商、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不得與微信合作。這些限制為微信和TikTok定下了不同的生效日期,針對微信的細則從2020920日起生效,而TikTok的細則是從1120日生效。

 

稍早前,字節跳動擬出售抖音海外版予一間美國公司,消息人士指稱,本次拜登下達的新命令將不會涉及該項交易,目前該項交易正交由另一項獨立安全審查機構處理。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拜登重要的政策,代表他和川普的不同。

第二、但拜登政府仍然有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這是TikTok的大勝利,接下來應會積極準備香港上市。

 

第四、對微信母公司騰訊也是利多。

 

鴻海

 

鴻海(2317)昨(10)日晚間公告表示,以1.08億令吉(約新台幣7.8億元)投資馬來西亞科技公司DNeX,持股5.03%,等於也間接投資馬來西亞8吋晶圓廠SilTerra,為鴻海集團進軍電動車產業所需要的小晶片再下一城。

 

鴻海公告,透過新加坡子公司Foxconn Singapore Pte Ltd取得DagangNeXchangeBerhadDNeX)普通股合計1.2億股,投資金額為1.08億令吉。

 

鴻海表示,透過此次取得DNeX股權,將與該公司攜手在半導體與電動車領域深入合作,擴大集團在半導體與電動車的布局,此次投資也是鴻海「33」領域投資規劃之一,未來藉此結盟擴大東協其他投資機會。

 

今年2月曾有媒體報導,鴻海與DNeX競標馬國8吋晶圓廠SilTerra,但後來由DNeX與中國大陸北京盛世投資合作的團隊勝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確實有意競標馬來西亞8吋晶圓廠,但是也有可能採用不同的合作方式。

 

DNeX與北京盛世投資組成的團隊今年2月以2.73億令吉(6,600萬美元)從馬國主權基金國庫控股手中標得SilTerra。鴻海落敗後,劉揚偉曾說,仍想要與SilTerra發展夥伴關係。

 

據了解,DNeX取得SilTerra 60%股權,合作夥伴、北京盛世投資做為法人代表的北京集成電路先進製造和高端裝備股權投資基金中心,則收購剩餘40%股權。DNeX創立於1970年,主要事業包括資訊科技、海底通訊電纜、石油和天然氣等。

 

供應鏈表示,DNeX與北京盛世投資組成的團隊,今年2月從標得SilTerra。但是DNeX團隊仍然需要有經驗的半導體團隊,協助經營馬來西亞8吋晶圓廠,鴻海在半導體方面的豐富經驗,正是DNeX團隊所需。

 

劉揚偉先前已強調,半導體布局方面,鴻海持續有相關作為,因為鴻海有出海口,半導體廠都想趁機確保出海口,是吸引這些半導體廠與鴻海合作的重要因素。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進軍東南亞,值得重視。

第二、先前在泰國和當地最大企業泰國石油PTT合資。

 

第三、東南亞市場龐大。

 

第四、很奇怪沒有和越南公司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