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者的難題:該創新或守成?Meta元宇宙走太快、Google AI大戰落人後
我們處在一個不安全的時代,企業應該如何制定未來決策,有很多考量。有時必須比較積極,但有時又需要保守,實在很難拿捏。
以最近ChatGPT的例子來看,它讓微軟異軍突起,把Google打得落花流水。其實Google早在2021年中,開發出名為「LaMDA」的自然語言模型框架,但遲遲未敢推出聊天機器人。
Google可能的考量是,貿然推出一個不甚完美的產品,可能會影響公司聲譽,甚至影響收益,因此要盡量謹慎。卻沒想到微軟搶在2022年底之前,藉由其轉投資的OpenAI推出ChatGPT聊天機器人一炮而紅,並趁勝追擊加碼投資OpenAI百億美元。
和Google不同的是,微軟是以轉投資的方式,投資新創公司OpenAI、跨入AI領域。這個成功方程式Google也用過,2014年Google收購新創公司Deepmind,Deepmind的產品Alphago在2016年打敗南韓棋王李世乭而聲名大噪,但2023年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rd是由Google內部開發。
現在有很多專家在討論,Google決策是否太保守了?其實這牽涉到企業組織架構的設計,如果轉投資新創公司,對公司本身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失敗了,也可歸咎於投資失敗。但如果是自身部門推出產品,全公司都要承受較大的壓力,這可能是Google遲遲不敢動作的原因。
類似的方向很值得台灣企業思考,大公司如果要爭取速度,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在公司內部決定,有些需要透過外部進行,才能爭取時效性。
企業成功因素:控管風險
其實微軟並非每次都抓到正確時機,20年前,微軟曾經錯過雲端的崛起。當時亞馬遜發現雲端是很好的市場,推出AWS雲計算平台,將其作為獨立業務,並成為行業的佼佼者。等微軟發現時已經太晚了,只能苦苦追趕。
亞馬遜另一個在對的時機做的賭注,就是智慧音箱Echo。推出時,大家覺得只是一個玩具,但因為推出的時機早,後來在市場站穩腳步,等到蘋果和Google想要進入時,已無法打敗了。直到今年OpenAI異軍突起,微軟才終於扳回一城,超越所有同業搶佔AI市場。
在高科技行業,過度的冒險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最好的例子,是2021年臉書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看到元宇宙的崛起,把整個公司改為元宇宙型企業,甚至改名為Meta。但沒想到元宇宙從長期來說大有可為,但可能是10年後才會發生。
最近一個過度冒險的案例,是瑞士信貸銀行倒閉,瑞士金融機構應該是很保守的,這也是很多富人把財富存放在瑞士的原因。但瑞士信貸為了業務,放棄保守的本質,積極承做高風險的借貸業務,將錢借給避險業基金,終於釀成大禍;不但公司被同業接管,還險些釀出國家金融危機。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企業需要承擔風險,但也要控管風險。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對風險的掌握,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台灣在科技行業,因有台積電在30年前冒險推出晶圓代工模式,創造整個新市場,才有今天的地位。
展望未來,機會未來越來越多,風險也會更多。無法迴避,就勇敢擁抱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