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商業周刊專欄:別怪陸資!開店會倒,都是你自己的錯


 周末的時候,我去一家我經常光顧的三溫暖,大門深鎖,門口貼了一張公告:
「本店因重新裝修,自即日起暫停營業六個月,未來將改變經營型態。」
我心裡感到頗為失落,這家店雖然破舊,但畢竟存在了十多年的記憶。我因為經常出差,每次下飛機筋骨痠痛,必須要到這裡來「烤」一下,消除疲勞,而且他們有非常棒的老按摩師傅。
過去一年,好幾家我認識不同類型的服務業者都關門了,有的是生意不好,入不敷出;有的因為租金太高,還有的是競爭不過新興起的同業。這些店都有一定歷史,而且提供服務的人專業都很強,但即使如此,還是不足以支持他們存活下去。
今天我們面臨一個巨大快速改變的環境,服務業遭遇嚴重衝擊,有人越做越好,有人卻被淘汰出局。很重要的原則是:你必須要改變,為生存而改變,為客戶及市場需求而改變。
很多時候,這種改變會徹底顛覆你原來的業態,已不是光靠裝修,或增加幾個人手就能達到效果,可能你會變成大型連鎖經營的一部份,或需更改服務項目。
反對服貿協議的人最常用的理由就是開放會帶來競爭,包括「台灣很多2-3人的家庭式中小企業,無法因應大型連鎖競爭」、「中國大陸提供一條龍整合性服務,會把大家打垮」、以及「中資將憑藉雄厚資本惡性競爭,進行併購」等。
這些話表面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符邏輯。各行各業都需要進步創新,特別是服務業。台灣的業者如餐飲業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早就練出一身以差異化和創新求生存的本領,這是一個自然淘汰的環境,沒有大陸業者也會發生,看看你家周圍,是不是有很多店不到一年就換新招牌?
一個行業的現代化、資本化、精緻化不應該和中國大陸畫上等號,更何況服貿協議的開放程度,相對於FTA其他國家的要求,還是比較輕微的。這也是為何新加坡放慢和台灣談判的腳步,因為假如連較基本的開放都無法過關,還談什麼其他開放?
有人說美髮業、洗衣業是弱勢群體,而開放去大陸投資的金融業是財團,實力雄厚。上周阿里巴巴斥資收購了大陸一家基金公司,因為稍早他們曾共同推出紅極一時的「餘額寶」產品,現在阿里巴巴乾脆直接控股這家基金,代表大陸互聯網業和金融業這兩個行業已開始融合,但卻是由前者整合後者。
當台灣還在自詡金融業的進步時,大陸早已悄悄地超越了台灣。我們連第三方支付法規都未搞定,大陸電子商務卻以每年30-50%的速度飛快成長,甚至超越實體零售通路,重創消費通路概念股如百貨業。
今天企業的敵人已不是傳統競爭對手,而是那些改變遊戲規則的人,那些跨界的人。Amazon取代了傳統書店,MP3取代了CD,數位媒體侵蝕了報紙的市場, WeChat搶走了電話公司的獲利,數位相機消滅了傳統相機,而智慧手機又消滅了數位相機。
類似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不只是internet才會帶來革命,零售服務業亦然:7-11取代了雜貨店,王品重新定義了連鎖餐飲,ZaraUniqlo以快速平價掀起流行時尚的旋風。
難道弱者就束手無策?不,只要你能創新就會有希望。在歐洲失業最嚴重的國家希臘,有人為了搶救失業而成立「今日主廚」(Cookisto)網站,讓家庭式小吃店登記成為會員,結果大為成功,拯救了很多家庭,還登陸英國開賣。
任何行業都會有競爭,即使你開一家小吃店或小理髮店。今天網路讓資訊完全透明,消費者可以有更佳的選擇,如果你什麼特色都沒有,你只能做街頭巷尾鄰居的小生意,或者等著關門,這是你的錯,不是陸資造成的。
競爭提高了整體市場的水平,現在因為每年有比賽,牛肉麵比以往好吃很多,而且部分成功業者已轉型連鎖經營;鳳梨酥亦然,大陸觀光客是成功最主要因素。
創新是競爭的原動力。最近我看了兩部有關全球最佳餐廳的紀錄片,一是米其林三星的西班牙「鬥牛犬餐廳」(El Bulli),他們每年只營業半年,開發200道新菜,研究用任何食材創新的可能。另外一家是連續三年世界第一的丹麥NOMA,他的主廚大量採用北歐食材的元素,獨樹一幟,將創新與本土化結合。
在全球化的世界裡,沒有人是永遠無敵的。美國零售龍頭沃爾瑪已連續四年沒有成長,最近更被電子商務打得落花流水。百年老店柯達破產後重整,最近轉型類似Xerox的影像技術公司。或許有一天你看到Acer這個品牌,它代表的是電動車而非筆記本電腦。
保護主義會弱化台灣,我們自以為的正義,其實會摧殘台灣的競爭力。政府的職責是逼著大家前進,淘汰不適合者,鼓勵每一個人為生存而創新,為成長而改變,讓台灣成為知識型經濟、學習型社會。
台灣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大陸,而是自己。不開放台灣不會進步,你準備好了嗎?
審判日即將到來,much sooner than you th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