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商業周刊專欄:外商?人家現在的首選都是陸企了

「過年期間我們開了一次老同事聚會,你無法想像他們現在都到哪兒去了。」
一位我以前的部屬和我很興奮地分享,她是以前我在大陸外商投資銀行服務時,上海辦事處的首席代表。
「大部分在國內劵商工作,現在都已經是部門主管或總經理。」
她念了幾個名字給我聽,並拿聚餐時的照片給我看,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那個西方資本主義和中國大陸社會主義初次碰撞的黃金時代,許多有趣的回憶湧上心頭。
我最感興趣的是這些以前的同事目前都在大陸本土金融機構服務,而不是外商。以前在外資銀行是很風光的事,但為何現在沒有了?
「你還記得XX嗎?她現在可風光了,一天到晚在電視上講評。還有XX,雜誌上每月有他固定的專欄。」
這和我個人的職場工作生涯很類似:我美國研究所畢業後的前14年在外資工作,協助外商本土化;後來10年在台資劵商工作,協助本土金融機構國際化;最近幾年則是替自己工作。
另外一個在外資的趨勢是:即使在外商工作,老闆也從外國人、香港人、台灣人變成大陸人。一言以蔽之,我們所面臨的是逐漸為大陸企業和大陸專業經理人工作的大環境。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陸企業和金融機構已經羽翼豐滿長大了,不再是昔日的黃毛小鴨。外商付的薪水,大陸公司一樣給的起。外商由於金融海嘯,夢醒時分,不如歸去,不再是年輕人的dream job。但對許多人而言最主要的因素可能還是為了追求更大的舞台,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成就感,越來越多人有興趣為中資工作,雖然不一定是一輩子打工,但至少是履歷表上的一段值得炫耀的經歷。
流動性似乎是幫大陸企業工作的特性,我還沒看過在大陸機構工作了很久的香港人和台灣人。最近在機場遇見一位老友,記得他是幫中資機構工作,但是給我的名片已經換到第三家公司。
大陸人利用港台專業人士,學習相關經驗,時間到了就由國內人士取代;港台人士幫陸資企業打工,累積資歷,獲取短期豐厚報酬,時間到了即揮手返鄉,雙方互相利用,心知肚明,各不虧欠。
我更關切的是台灣企業的前景,有沒有很多人對為台資企業工作感到興奮?二十年前許多年輕人的夢是加入新竹科學園區的企業,享受優厚的員工分紅,等待股票上市,然後再跳到下一家公司。隨著科技變遷,台灣高科技四大產業已變成慘業。今天年輕人的希望在哪裡?我最近遇見了一個以前在我這邊工作的年輕朋友,他國外MBA畢業,正在新加坡和泰國找工作。
啥米?泰國?沒有錯,泰國去年12月為止的3個月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年同期增加18.9%,若有人覺得泰國比台灣經濟更有前途,也沒有甚麼好奇怪的。
我大學畢業以後,申請當年所謂傳統大企業的工作,獲得遠紡、台泥、和台塑的錄取。我是當年台塑錄取40人中最後沒有去報到的二人之一,我一直在想假如我當年去了台塑我的命運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勞委會開春舉辦大型就業博覽會,提供8,000個職缺,其中科技業佔74.9%,服務業18.6%,傳統產業只有6.5%。如果說服務業是台灣下一個成長引擎,從就業機會並看不出來。
今天台灣的問題是大家看不到未來前景,因此沒有夢想企業,也沒有夢想的工作。一部分人跑到海外和中國大陸尋找機會,剩下的人拼命想擠進公家機關,這就是我們的夢想。
我對年輕人的建議是:第一、跨地域。嘗試到國外求學或工作一段時間,不但能增長見識,還能提高身價。第二、多元化。永遠要不斷培養各種興趣和能力,在適當的時機轉換跑道,沒有那麼多公司值得你一直做corporate man,台灣特別沒有。第三、耐心。如果做對了一和二,你不會永遠被埋沒,你和別人的差異化會越來越大,終有一天你會遇到你的「林書豪時刻」。第四、走自己的路。全世界都要轉型,環境無法轉型你就要自我轉型,唯有把心態投射到一個自己創立的"new venture"上,你才會真正懂得掌握自己的命運,找到值得奮鬥的目標,不會再抱怨薪水為何那麼少。你不一定要創業,但是應該至少create something of your own,比如說成立一個公益平台。
看對趨勢也很重要。以前理工科第一志願是電機系,將來可能會改成化學系或生物系,因為生物醫藥是下一個主流。不管你喜不喜歡,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與日俱增,瞄準兩岸互動可以發掘很多機會。
政府的工作應該是搭建平台,有新的平台才能創造新機會、新工作。像自由經濟示範區、離岸人民幣中心都是很好的催化劑,人民幣存款才開放不到一個月就創下高峰,這裡面有多少人民幣融資、財富管理的商機?
歐巴馬告訴人民要找回「美國夢」,安倍宣稱「強大的日本回來了」,這些信息都讓你焦慮,你會想台灣的下一步在哪裡?
未來一片混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人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台灣要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
在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你內心真正的英雄是你自己。Invest yourself,invest your future,你會成為一個更有競爭力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