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商業周刊專欄:拜託中國,拿錢往台灣用力砸吧!

我在大陸參加一個有關兩岸併購的會議,代表台灣方簽屬合作備忘錄。致詞完畢,一位企業家上來和我換名片。
「黃總,您好,我們公司是做電信設備的,去年我們曾經想收購RIM,不過後來沒有繼續。」
我大吃一驚,趕快把他的名片再看了一遍,並不是什麼全國性的大公司,而是一家區域型企業。
「您說的RIM是那家BlackBerry製造商嗎?」我禮貌的(想確定我沒聽錯)詢問。
「對啊,就是你們所說的黑莓機。」老闆很認真地回答。
黑莓機的製造商是加拿大公司,也是智慧手機的鼻祖,全球許多商務人士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都是黑莓機的愛用者,雖然其市場佔有率近年下跌得很厲害,仍有相當規模實力,市值現約67億美元。
這位大陸企業家的話有幾個意義:第一,大陸企業現在積極「走出去」,對於到海外併購歐美科技龍頭有高度興趣;第二,是「以小搏大」的雄心壯志;第三,也是我最想了解的,是他們對錢的來源似乎毫不擔心,換言之,他們很可能是用「別人的錢」。
過去兩年,許多歐美名牌紛紛被中國企業收購,從林書豪代言的富豪(VOLVO)汽車,全球第一的遊艇名牌義大利法拉帝(Ferretti Group),到美國著名的連鎖電影院AMC。
中國企業目前一個普遍的夢是成為世界霸主。如果買下一家歐美公司能夠讓中國企業全球排名升到第二、三名,會有很多人來成就這件事,地方政府會全力支持,中央會政策補貼,銀行會爭先恐後地提供借款。去年另一家瑞典汽車Saab拍賣,競標的都是一般人沒聽過的大陸企業。
上週聯想也表示有興趣收購黑莓。若真是聯想買了,那話說,它已是全球第一大電腦廠商,有一定實力。但我沒有去質疑那位企業家宏偉的黑莓收購夢,這幾年聽多了也學會見怪不怪。
中國大陸近年資金氾濫,只要有好的投資併購項目資金就前仆後繼,阿里巴巴募集76億美元從雅虎手中買回持股,一下子就超額認購了。
當錢多到像水龍頭一樣可以源源不絕,就會有人出來做資金的整合者。只要你能夠畫一個很大的夢,加上很好的商業計畫書,要搬個幾十億並非不可能。
每次我看到彩劵大獎公布,都會想得獎者會將錢怎麼用?最近有一個得主捐了六分之一做公益,算是比較有想法的。尹衍樑和郭台銘董事長都表示退休後要將大部分財產捐出來「裸退」,但一般人不會想「錢太多怎麼花」這種問題。
大陸人錢太多和台灣有什麼關係?因為它會影響到你我的生活,只是我們還沒有感受到。那些有「特異功能」的台灣企業(例如文創的驕傲,誠品),已有絡繹不絕的大陸金主願意出鉅資請他們進駐。
由於經濟因素,台灣人在做投資規劃時,都把資金限制考慮進去,不敢畫太大的餅,想像太創新的設計。中國大陸正好相反,大家都覺得資金不是問題,只要有好的點子,錢就來了,所以會有超前的大膽規劃,但往往也造成過度的投資和浪費。
我常對大陸朋友說:「如果你們要花大錢投資,為什麼不多考慮一下台灣?」錢可能只要十分之一,效果卻可能好得多。換言之,歡迎多往台灣人身上砸錢。
經濟部正在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行政院也在推動台灣成為暨香港之後亞洲另一個離岸人民幣中心。如果計畫發展順利,台灣未來可能會有多得令人難以想像的人民幣資金流入,這些錢要去投資什麼?我們心理上準備好了沒有?
假如中國大陸的資金狂潮是洪水,我們對待它應採「疏導」策略。一昧地防堵是沒有用的,但是敞開大門毫不設防也有可能被其淹沒。總而言之,必須面對它、了解它、善用它。
台灣要多學習用別人的錢,特別是大陸人的錢,並鞏固自己的優勢。我們要懂得「think big」,不要只想當公務員,為22K掙扎,為什麼不創造一個偉大的構想,請別人來投資?
去年上海民營企業首富復星集團總裁到台灣演講,提到未來十年的大戰略是「資產管理」,也就是「你出錢,我來管」,唯有這樣財富才可能倍數增長,只有傻瓜才會什麼事都自己掏腰包。
請準備好面對你的未來,假如明天有人敲門跟你說:「我很欣賞你,想拿五億元出來請你為我規劃一個新投資。」 你會知道怎麼回答,命運之神並不是在和你開玩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