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商業周刊專欄:大陸人:台灣人「胃口」好秀氣

「根據我們的規劃,這個投資案在第七年時可以達到break-even。」
聽到這個數字,董事長不禁皺了一下眉頭,報告中所說的是「損益兩平」,不是「回本」。
我陪一個老闆在聽他特助所做有關醫療器材行業投資案的分析。老闆對這個新項目有很大的期待,但財務預測算出來的結果和原先設想頗有差距。
「黃總,你的看法怎麼樣?」老闆轉頭問我。
「我對這個技術是外行,但根據一般理想的狀況,我們希望一個投資案三年內開始賺錢,五年內能夠上市。」
老闆點點頭。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特助只有計算「台灣市場」的成長潛力,沒有考慮「中國市場」,雖然該產品在大陸也很有潛力。另外,他的假設完全是靠自身的力量「內部成長」,沒有把併購這種「外部成長」考慮進去。
兩岸交流已邁入了投資的新階段,最近好幾家大陸企業前來入股台灣的公司,從做鳳梨酥的傳統糕餅業到生產LED的高科技業。但是,兩岸企業對市場發展的看法,從高度、廣度到速度上,落差都很大。
台灣看大陸,感覺是太大了:一個省賺的錢就抵得上一個台灣,一個月賺的錢超過台灣一年賺的錢。台商根本就不知所措,進退維谷。
大陸看台灣,感覺台灣人的胃口實在太小了,什麼東西都很便宜。挖台灣的工程師,薪水數字不變,只是將新台幣換成人民幣,正好符合行情。投資台灣的金額要減半,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台灣企業的大股東。
一位大陸企業家最近演講時提到台灣服務業的精緻之美,擅長於「小題大作」,能夠將簡單的東西,比如說一杯豆漿,一杯奶茶,做成一個事業,不像大陸企業大規模、大開發,用很大的資源去做一些粗造的東西。但他也指出台灣淺碟的市場無法讓品牌充分伸展,應該和大陸市場結合。
台灣人要到大陸開店,至少要乘以十倍,才能達到合適的規模,也就是說台灣如果有開30家店,大陸可能要開到300家以上。但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速度,如果你要等七年什麼都準備好了再行動,可能市場早就被別人佔據了。
既然要快,就必須懂得借力使力,否則永遠趕不上,這包括引進外部資金,或結合他人資源。總而言之,台商必須徹底改變思維、改變目標、改變作法,用我們的腦袋去整合別人的口袋,才能有機會從台灣跨足兩岸。
除了錢以外,還要考慮人才資源。假如你要去征服一個十倍大的市場,你一定會找更多的人才,或者修正商業模式,探討快速複製的可行性,加速拓展的腳步。
當然,並不是說大就是好,還是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大陸有不少企業因為一下子向銀行借了太多錢,或是上市募集了太多資金,就開始瘋狂擴張,揠苗助長,超出自己能力極限,最後終於滅頂。
舉個錯誤示範的例子,就是中國不惜一切追求規模的太陽能產業。因為中央將新能源訂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給予浮濫的獎勵與政策補貼,地方政府盲目支持,拼命擴充產能,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價格暴跌,美歐對中國祭出反傾銷、反補貼制裁,中國兩大業者也頻臨破產邊緣,可謂害人害己。
除了規模(廣度)和速度,另一個重點是高度,也就是要有長期的願景,台灣在這方面遠遠的落後,企業無能也不敢做長期的規劃,陷在眼前的框框,看不見未來的市場。
我們的政府忙於處理短期危機,如證所稅和軍公教慰問金,根本無暇思考台灣未來的方向和定位。馬英九剛上任的時候還有提出黃金十年,但現在已經變成批評他執行力不足的笑柄,再也不敢提什麼願景。
台灣需要想像力,李安運用非凡的想像力,將一本別人認為不可能改編成電影的書,拍攝成精彩描述人與虎在海上漂流的《少年Pi的奇幻旅程》。以同樣的想像力,十幾年前香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買下上海一片老舊的社區舊城改造,將其轉化成為今日經典的「新天地」。
今天陸客大量造訪的地點,如101、高鐵和義大世界,都是過去十年完成的,台灣下一個十年還有哪些振奮人心的Mega project?
周末在家看F-1方程式賽車,亞洲許多地方如日本、上海、韓國、馬來西亞均有賽車舉行。我在想,台灣作為全球自行車製造王國,以及熱愛自行車人士的天堂,為何不能舉辦 「世界級」 的「環台自行車大賽」,比美環法自行車大賽?
如果我們沒有大願景、大格局、新想像和新思維,利用兩岸來創造新價值與新機遇,台灣奇幻旅程的終點將會是被世界的洪流所淹沒。
It is sad but not surpris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