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私募股權基金,引領企業變革

私募股權基金,引領企業變革
2008.05.14

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最近投資180億美元,大幅買進受到次級房貸波及的瑞士銀行(UBS)和花旗銀行的股權,買入後股價卻下跌。

但GIC董事長,也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表示,這些均是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能在低價買入是機遇,將繼續持有股票達二三十年。

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PE)最近受到金融風暴波及,投資速度放緩,凱雷董事長表示PE現在進入”煉獄”時期。

不過在太平洋彼岸,PE卻大放異彩。亞洲私募股權與創投論壇首次在台灣舉辦,吸引眾多國外法人參加。PE最近在大陸投資受到政策阻礙,台灣市場適時開放正好提供了最佳出路。PE看上台灣,除了「台灣折價」和台股光明的前景以外,還因為台灣的傳統及高科技產業急需整合,並擴展全球格局。

PE之所以關鍵,有四個理由。第一,它代表「變革性資本」。台灣的經濟和企業需要轉型,PE不只是提供資金,也帶來專業技術、管理和國際資源。

第二,PE是「風險性資本」。像萬泰、安泰等銀行,如果沒有PE介入,恐怕早就倒了。PE的投資期達三至七年,可以承擔長期的風險。轉型期的陣痛一般小股東無法承受,PE代表了另類的手段。台灣的老闆和主管機關不能只用傳統散戶投資人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融資原則。

第三,PE是「連結性資本」,能同時投資不同地區市場的同類型企業,透過階段性的聯盟,達到資源整併目標。台灣公司若要整合歐美品牌/技術或大陸市場,都可藉助PE。台商有「世界工廠」,透過PE可再佈局「世界市場」和「中國市場」。

第四,PE是「制度性資本」。亞洲家族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區分不明,PE可強化公司治理,並激勵專業經理人,提昇企業績效。

準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未來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產業,建立兩岸產業合作平台,台股有上兩萬點的潛力。PE可以和陸資結合投資台股,台企更應利用PE整合陸企。

中國大陸最近積極出手併購全球金融機構和關鍵資源產業,也投資歐美PE學習操作技術。全球PE正看好台灣,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將失去加速逐鹿世界的良機。【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