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改變組織型態,迎接重組時代

改變組織型態,迎接重組時代
2007.06.26(工商800)

Maxis是馬來西亞最大行動電話公司,也是第四大市值公司,佔總市值4%。最近,Maxis大股東宣佈總金額高達120億美元的私有化(下市)計畫,該案已獲得股東會通過。

旺旺是大陸台商消費食品領導企業,最近也宣佈其新加坡上市公司私有化,預期將來會重新到其它交易所上市。

亞洲公司為何要紛紛下市?除了股價因素,還因為全球化競爭加速行業整合及海外佈局。上市公司進行上述行動需要經過小股東和主管機關的批准,認知和時效都有差距。如果過程透明,沒有犧牲小股東權益,企業要改變其組織型態,應由市場決定。

Maxis在馬來西亞的市場已經飽和,故欲往海外如印度和印尼擴張。國際購併會有磨合調整期,造成盈利大幅波動,上市並非是最佳的組織型態,Maxis的想法是先購併整合,再重新上市。

台灣企業第一個可考慮的重組策略是水平整合。若國際客戶端已整合,供應商惟有相對應整合,才能扭轉談判籌碼。供應商間的整合,速度要快,如全球EMS二哥偉創力購併老三旭電。企業若財力不足,應引進購併夥伴。

另外一個策略是切割代工和品牌,如華碩和明基最近都不約而同走上宏碁的後路。許多台灣企業已發展成國際大廠的虛擬外部製造或研發單位,客戶會更加集中,關係將更形緊密,這和申請上市分散客戶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太集中上不了市,太分散又得罪客戶。

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最能增強台灣企業競爭力的組織型式,而不是一成不變。Maxis願意為了長期的利益作短期改變,為何馬來西亞能,台灣不能?目前是台灣引進策略性外資的最佳時機,善用私募股權基金可大幅增加重組和購併的靈活性。

台灣企業要跳出「存量」的思考模式。假設你有十元,切出五元到香港上市或和他人合併,你會認為母体只剩下五元。但是你若能為母子公司引進夥伴,分別創造五元「增量」,則有二個平台,各自都還有十元。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而台灣製造業的精髓又在於「模組化」(Module)的彈性生產模式,未來應將組織結構也模組化,重組切割樂高積木式的平台,整合全球資源,締造真正的美麗新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