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台灣企業走向國際,最難預習的一課是管理!5個能力先備妥

 台灣企業走向國際,最難預習的一課是管理!5個能力先備妥

最近台灣企業加速對海外的投資或購併。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後,接連宣布日本和德國的設廠計劃;台灣第二大IC通路商文曄宣布,以1200億元購併加拿大IC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購併後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IC通路業者。


簡單來說,台灣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全球布局」,這是一個好現象。主要是在供應鏈重組風潮下的一連串規劃。購併比自己設廠更能縮短學習曲線,加速完成全球化布局。


但在台灣全球化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並非資金或技術,而是人才,特別是對國際經營有能力的人才。50年前,台灣跟全球市場緊密相連,但當時流行的系所是「國際貿易」,僅是將產品由台灣賣到國外去;現在該注重的是「國際經營管理」,也就是在外地派駐台灣人才,或者使用當地人才。


台灣企業全球化需要培養的5種能力

1.語言力:現在政府推動雙語教育,遭遇很大阻力,因為台灣缺乏外語環境。


2.文化適應力:每個國家都有不同文化,台灣過去太強調在地化。現在去海外陌生地點投資,如印度、印尼,很容易踢到鐵板。幾年前有台商去印度投資,由於溝通不良,引發數千名員工暴動、損失慘重,因此不可不慎。


3.管理力:台灣人能在中國成功,並不代表可以在東歐、拉丁美洲、越南或中東成功。這些需要高難度的跨國管理,不能事事從總部集中、必須適度授權,但如果不了解當地習俗會很危險。國際營運是很複雜的學問,因此除了大型企業如鴻海及台積電等,其他企業很難以自身力量在短期內取得成果。


4.資源整合力:包括為達成目的所需各種人才及資源的合作,也涵蓋同業的水平整合及供應鏈垂直整合。環境變化太快,即使是鴻海等大企業,也不可能擁有所有資源。未來是策略聯盟的時代,企業必須和他人合作,特別是在海外。


5.資本運作力。資本運作就是靠資金募集、透過整合再成長壯大。台灣企業習慣利用自有資金或是銀行貸款,但未來必須搭配國際購併。因為國外公司比台灣企業國際化許多,如果購併一家布局完整的外國公司,台灣企業馬上可成為一家全球企業、縮短學習曲線。


總之,台商全球化需要有整體思維,必須跳出傳統人力資源思維,積極培養全方位5種能力,在航向汪洋大海同時,才不至於慘遭滅頂!

電動車,谷歌,勃肯鞋,馬斯克,特斯拉,電池,G20非洲,富豪減少,主權基金,ASML,大基金,張勇,鋰礦,阿里AI,騰訊,中資基金,陸企上市,越南IC,印歐經濟走廊,台泥

理事長的話:電動車,谷歌,勃肯鞋,馬斯克,特斯拉,電池,G20非洲,富豪減少,主權基金,ASML,大基金,張勇,鋰礦,阿里AI,騰訊,中資基金,陸企上市,越南IC,印歐經濟走廊,台泥

電動車

2023-09-14 經濟日報/陳律安

 

歐盟正對中國大陸巨額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以避免廉價的大陸電動車搶市,但此舉可能引發陸方報復,反而回過頭來衝擊歐洲車廠。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13日在歐洲議會說,全球現在充斥著較便宜的大陸電動車,「北京當局透過巨額補貼壓低車價,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我們不接受來自歐盟市場內部的這種扭曲,自然也不接受來自外部的扭曲。」

 

歐洲車廠可望獲得當局保護的預期,帶動歐洲Stoxx 600汽車指數13日在盤中勁揚,在雷諾汽車領軍下,一度應聲上漲2.2%,但隨後由紅翻黑,因市場擔憂會引來陸方反制。

 

這是全球第一個試圖擊敗他國綠能技術補貼的具體措施,美國、中國大陸、英國及歐盟這一年多來已爭相提供規模更大的補助。若歐盟官員最後認定,大陸電動車廠獲得政府補貼,傷害了歐洲汽車產業,可能祭出關稅。

 

歐洲和中國的緊張局勢升溫已醞釀數月,大陸這個亞洲強權愈來愈敵視歐美的產業政策和地緣政治立場。潔淨能源轉型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歐洲工業的競爭力可能不敵有政府撐腰、速度更快的陸企。

 

歐盟當局的擔憂不是沒有原因,在今年1~7月,大陸電動車在歐洲的掛牌量比去年同期激增逾130%,相較下,歐洲車廠僅成長36%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理事長德佛里斯說,范德萊恩的聲明是正面信號,意味著歐盟體認到歐洲汽車業面臨日益嚴重的不公平競爭。他說,大陸所擁有的「明顯優勢」,已影響歐洲車廠在國內的市占。

 

在鷸蚌相爭下,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可能漁翁得利。歐洲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場,在今年1~7月,特斯拉在歐洲電動車的市占率為近19%,較去年同期的12%躍升。特斯拉13日在美股早盤約漲1%,表現優於大盤指數。

 

相較於西方車廠,大陸電動車廠得以用較低成本生產出具競爭力的車款,在歐洲市場的售價也遠低於當地製的車輛。如今分析師認為,比亞迪、小鵬、蔚來等大陸主要電動車廠的產品,可能以成本優勢大舉搶攻歐洲市場。瑞銀報告指出:「我們認為,比亞迪和大陸領先的代工廠,可望稱霸高科技的平價電動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電動車在歐盟有強大競爭力

                                       

第二、中國電動車物美價廉

 

第三、歐盟試圖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

 

第四、這是不公平的作法,正如同美國制裁華為一樣

 

第五、從長期而言,將會損害歐盟國家電動車的競爭力

 

谷歌

2023-09-14 工商時報/顏嘉南

 

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壟斷案12日首次開庭,此為美國逾20年來最大的反壟斷審判,外界密切注意情勢發展。司法部指稱谷歌砸下重金鞏固其網搜主導地位、排除競爭對手和扼殺創新。

 

司法部律師丁澤(Kenneth Dintzer)在開庭陳述中表示,本案攸關網路的未來,以及谷歌是否會面臨有意義的競爭。

 

美國地區法官梅塔(Amit P. Mehta)將對11月中的無陪審團審判(nonjury trial)做出裁決,他可下令谷歌分拆,或是要求該公司改變推廣搜尋引擎的方式。

 

谷歌在開庭陳述中強調,客戶更偏好谷歌的搜尋引擎。谷歌律師施密特林(John Schmidtlein)表示,雖然微軟搜尋引擎Bing預先安裝在其Edge瀏覽器,但絕大多數微軟電腦軟體使用者更喜歡谷歌的網搜引擎。

 

施密特林還表示,任何阻止谷歌與蘋果和其他企業競爭合約的判決,都將是美國反壟斷法的詛咒。

 

司法部指控谷歌與蘋果和三星電子在內的企業達成協議,讓其搜尋引擎成為網路瀏覽器和手機的預設選項,非法協助谷歌維持獨占地位。丁澤指稱谷歌每年支付給蘋果和其他合作夥伴的款項超過100億美元。

 

丁澤將協議比擬為防禦牆,剝奪競爭對手的機會,並阻礙創新。這些合約為谷歌帶來額外的廣告收入和搜尋數據等利益,創造了回饋循環,強化谷歌的主導優勢,並讓該公司能夠繼續支付巨款,以便讓搜尋引擎得到有利的對待。

 

谷歌表示透過公平競爭取得合約,而且使用者可以輕易改用非預設的軟體。

 

審判預計將納入谷歌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蘋果高層庫伊(Eddy Cue)的證詞。

 

主張嚴管科技巨頭的美國議員和政策專家密切關注谷歌案的審判。司法部前次讓反壟斷案進入審判階段是1998年控告微軟濫用主導地位一案。

 

 

我們的看法:

 

第一、谷歌案是美國20年來最大的反壟斷審判

 

第二、上一次是20多年前對於微軟的反壟斷審判

 

第三、美國開始注意互聯網企業龐大的競爭力

 

第四、中國大陸已經約束了騰訊和阿里

 

第五、這個案子不一定能夠成局

 

勃肯鞋

2023-09-14工商時報/吳慧珍、林國賓

 

受賣座影片《芭比》加持,再掀熱潮的德國百年老牌勃肯鞋(Birkenstock),12日正式遞交在紐約IPO(首次公開募股)的申請文件,印證美國IPO市場回春。這也是繼英國安謀(Arm)之後,本月第二家尋求海外上市的歐洲企業。

 

勃肯鞋在提交給美國證管會的申請文件,並未揭露有關IPO的財務細節,僅公開截至331日的半年淨營收,年增19%達6.4417億歐元,獲利銳減45.3%至4,021萬歐元。

 

但據外媒報導,勃肯鞋預計109月以「BIRK」的股票代號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估值目標超過80億美元。不過,勃肯鞋在申請文件中警告,面臨仿冒品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促銷的競爭風險。

 

美國IPO市場歷經年初的寒冬後,隨著英國晶片設計巨頭安謀、數據自動化供應商Klaviyo、生鮮雜貨配送平台Instacart相繼申請掛牌,迎來解凍轉機重拾榮景,如今勃肯鞋也搶搭赴美IPO列車。

 

勃肯鞋為私募股權公司L Catterton所有,L Catterton旗下的以色列線上美妝零售商Oddity Tech7月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首日,股價飆漲40%。

 

華爾街日報先前曾報導,L Catterton眼看Oddity Tech掛牌告捷,就打算將勃肯鞋IPO,據消息人士透露,當時L Catterton內部評估的勃肯鞋市值超過70億美元。

 

勃肯鞋由勃肯史塔克(Johann Adam Birkenstock)於1774年創立,L Catterton20215月取得多數控股權。

 

勃肯鞋向來深受科技名流與時尚達人喜愛,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生前穿過的一雙勃肯涼鞋,去年11月在拍賣會上以21.8萬美元高價售出。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的IPO市場正在回復中

 

第二、安謀的IPO非常成功

 

第三、勃肯鞋是屬於零售概念股

 

第四、美國經濟正在緩慢復甦

 

第五、只要訂價合理這個IPO應該可以成功

 

馬斯克

2023-09-13經濟日報/季晶晶、湯淑君

 

各界敲碗許久的馬斯克新傳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12日上市。這本書由暢銷傳記作家、時代雜誌前任主編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執筆。英國金融時報(FT)直接訪問艾薩克森,讓他暢談過去兩年為撰寫本書貼身採訪馬斯克的「狂野之旅」。

 

艾薩克森形容馬斯克「受魔鬼驅使」。艾薩克森認為,這種模式令馬斯克擁有超高工作效率,這點在成就非凡者當中相當普遍。他說,馬斯克「經歷情緒擺盪,從躁狂、深深的抑鬱到尋求冒險的亢奮。若不是他有那種追求冒險的的瘋狂人格特質,就不會是讓電動車開上路以及把火箭送上軌道的那個人。」

 

所以艾薩克森認為,這種狀態也是啟發馬斯克的天使。但艾薩克森也說:「我總覺得,那種強烈的躁狂會把他推下懸崖 —他太分身乏術了。」馬斯克現在掌管六家公司:社群媒體平台X(昔稱推特)、特斯拉、SpaceXNeuralinkBoring CompanyxAI。「我以為他會把推特給砸了。但每天早上我起床,卻看著它一天天變成他一直想要的X.com。」有件事是確定的,馬斯克令艾薩克森驚訝不斷:他強烈的情緒,對工程執迷、專注成癮,政治立場日益強烈。而且艾薩克森堅稱,馬斯克「不喜歡川普—他認為川普是個騙子」。

 

近來這本書精華摘要陸續在國際主流媒體刊出。CNN擷取的書摘是,馬斯克和蓋茲的齟齬始於蓋茲2022年希望馬斯克捐多錢,但馬斯克質疑蓋茲放空特斯拉股票,認為蓋茲邊對抗氣候變遷,邊放空電動車公司,是偽善之舉。

 

馬斯克告訴蓋茲:「大多數慈善事業都是『放X』」。他估計每1美元僅20美分能發揮作用。馬斯克認為蓋茲可以「透過投資特斯拉為氣候變遷做更多貢獻」。

 

馬斯克隨後質問蓋茲為何放空特斯拉股票,盼著股價下跌。馬斯克非常討厭做空特斯拉的人,視其為死敵。當時,蓋茲做空該股已損失15億美元。蓋茲說他道了歉,做空該股是因為覺得能賺到錢。

 

我們的看法:

 

第一、作者是蘋果賈伯斯傳記的作者

 

第二、他寫馬斯克的傳記令人期待

 

第三、馬斯克的成功在於個性的偏執

 

第四、馬斯克有高度追求成功的慾望

 

第五、馬斯克有超高工作效率

 

特斯拉

2023-09-12工商時報/陳穎芃

 

今年以來特斯拉降價使股價表現不佳,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瓊納斯(Adam Jonas)卻看好特斯拉成為AI領導業者,不僅將股票評等調升為「買進」,還喊出400美元目標價,是華爾街各家預估當中最高價。

 

受此激勵,特斯拉11日跳空開高報262.47美元,大漲5.6%。

 

瓊納斯於10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中表示:「自駕車被喻為AI研發之母。特斯拉在追求自動化的過程中開發出先進超級運算架構,不僅突破客製化晶片界線,也讓特斯拉於潛在市場營收10兆美元的自駕車市場掌握強大優勢。」

 

瓊納斯表示未來全自駕車普及後,無人計程車市場年營收可達10兆美元。現階段特斯拉持續投資AI運算來訓練自駕軟體,並發展客製化運算平台Dojo,期望及早實現無人計程車的願景。

 

瓊納斯表示:「長久以來投資人不斷爭論特斯拉是汽車公司還是科技公司。我們認為特斯拉兩者皆是。」他預期未來軟體及服務營收將成為特斯拉最大營收來源,是推動未來股價上漲的主力。

 

瓊納斯對特斯拉喊出的400美元目標價較先前目標價250美元高出將近1倍,也遠高於華爾街設定的目標價平均值254美元。包括瓊納斯在內,目前華爾街約有40%的分析師將特斯拉股票評等設在「買進」,低於1年前的64%。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過去就曾表示,軟體服務將是特斯拉下一個金雞母,只是目前特斯拉靠自駕系統創造的營收還不足以影響獲利率。今年第二季特斯拉營業獲利率10%,還不及豐田汽車的11%。

 

過去一年來特斯拉股價下跌18%,同一期間標普500指數上漲8%,那斯達克指數也上漲12%,主因是今年初特斯拉調降電動車價格令投資人擔心獲利前景,而高利率環境也打擊整體車市需求。

 

然而,瓊納斯將特斯拉定義為AI股的說法可望讓投資人改觀。《巴倫周刊》估計,11日美股開盤後特斯拉股價漲幅會比大盤多出35個百分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逐漸樹立行業的地位

 

第二、但大摩的分析令人驚訝

 

第三、把股價目標價從250調到400美元,實在太誇張

 

第四、分析師指出自駕車市場的潛力

 

第五、台灣沒有人有發展自駕車

 

電池

2023-09-11經濟日報/黃雅慧

 

綜合美國伊利諾州政府官網、澎湃新聞報導,大陸電池巨頭國軒高科通過子公司美國國軒斥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在該州曼特諾(Manteno)新建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預計將生產10吉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吉瓦時的鋰離子電池芯,計劃明年投產。該項目也成為伊利諾州史上金額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投資。

 

報導指出,伊利諾州州長表示,國軒高科工廠將創造2,600個就業機會,是該州「數十年來最重要的新製造業投資」。 該工廠將獲該州提供的5.36億美元(約新台幣171億元)激勵措施。

 

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嚴格限制包括大陸企業在內「敏感實體」補貼資格。而為何國軒高科能順利在美設廠並獲得補助?證券時報援引業內人士說法指出,「有很大概率,國軒高科有福斯集團背景,與不少大陸電池廠商不同。」

 

據了解,國軒高科最大股東為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2020年福斯集團收購國軒高科26%的股份。國軒高科創辦人李縝為第二大股東,持有國軒高科13.6%的股份。

 

此前,市場傳聞國軒高科計劃在美國密西根州的大急流城投資24億美元建廠,這也是IRA通過後在北美投建的第一個電池工廠項目,而該項目6月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准,但因為遭遇當地反對聲浪,完工日期推遲,不過國軒高科出面澄清延期消息不實。

 

大陸電池巨頭企業赴美路徑多樣,有通過合資方式建設電池工廠,也有通過技術許可方式與海外主機廠合作,還有通過子公司直接投資建設電池材料工廠等。

 

除國軒高科外,億緯鋰能6日公告,其全資孫公司億緯美國與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設立合資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電池產能。其中億緯美國擬現金出資不超過1.5億美元,持有10%股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的電池產業世界第一

 

第二、國軒在美國投資20億美金投資電池廠,引人注目

 

第三、重點是國軒最大股東已改為德國福斯集團

 

第四、大陸電池赴美投資也可用合資方式或技術合作方式

 

第五、只要大陸公司不是佔大股,就不會受到法律障礙

 

G20非洲

2023-09-10自由時報/林家宇

 

印度總理莫迪九日在G20峰會上宣布由五十五個國家組成的非洲聯盟正式加入為永久成員,擴大「全球南方」參與國際事務管道和聲量,這也是繼歐洲聯盟後第二個加入G20的區域性組織。峰會在軟化對烏俄戰爭的立場,放棄譴責俄羅斯侵略,以及避免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後,提前一天發布聯合聲明「新德里領袖宣言」,表示就氣候變遷、全球債務與改革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議題達成共識。

 

之前G20得名是因為有十九國與歐盟加入,非洲聯盟加入後,暫時未見是否改名G21討論。今年的G20議程著重在關注開發中國家狀況,包含替代燃料、資源效率、糧食安全及建構數位公共基礎建設的共同架構。各國也討論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改革議題,使資金能更容易輸往中低收入國家,以便解決氣候變遷等迫切問題。莫迪表示,領袖們必須找出「堅定的方法」來解決全球經濟起落、南北半球分歧、東西方隔閡、衛生健康和水資源安全等挑戰。

 

美聯社指出,至少五分之一領袖缺席峰會開幕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缺席本屆會議,西班牙總理桑切斯則因新冠病毒確診無法到場;墨西哥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也缺席。

 

領袖宣言未譴責俄侵略 烏國不滿

由於成員國對烏俄戰爭立場大相逕庭,致使在籌備階段商討聯合聲明一事上難以達成共識。且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沒有受莫迪政府邀請。不過,莫迪同日宣布,在各方努力下,敲定峰會聯合聲明。烏克蘭議題方面寫道:「全體國家應避免使用威嚇或武力試圖取得領土,違反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政治獨立」。這與印尼G20峰會的主張形成強烈對比,當時的聲明為「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俄羅斯聯邦對烏克蘭的侵犯」。對此,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宣言闡明各國不應以武力取得領土及使用核武的不可接受性等原則,符合聯合國憲章,「成果非常好」。但烏克蘭外交部反應強烈,稱就俄羅斯侵略而言,「G20沒有什麼好驕傲的」。

 

氣候議題讓步 不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各國在氣候議題多有歧見,主要是顧及沙國、俄羅斯等主要化石燃料生產國,及印度、南非等煤炭依賴國立場,因此僅承諾在二○三○年達成三倍再生能源,及在遵循各國條件下逐步減低煤炭使用。

 

包括拜登、莫迪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宣布,將建立連接印度與中東、歐洲的鐵路、航運走廊計畫,做為「全球基建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的一環。拜登直呼「這是一項重大協議」。法新社形容這條廊道是現代版香料貿易路線。

 

我們的看法:

 

第一、G20引入非洲聯盟意義重大

 

第二、先前也有歐盟加入

 

第三、金磚國家可以影響重大

 

第四、「全球南方」逐漸形成氣候

 

第五、中國對非洲有強大影響力

 

富豪減少

2023-09-08經濟日報/簡國帆

 

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經濟震波導致去年全球超級富豪人數減少5.4%,是2018年來首見萎縮,減幅更是2015年來最大,其中又以亞洲富人的減幅最大。

 

Altrata集團6日發布「2023年世界超級財富報告」,去年全球淨值3,000萬美元以上的超富人口減少5.4%395,070人,總淨值也下滑5.5%45.4兆美元,象徵情勢「從2021年大幅反轉」。

 

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超級富豪的財富中位數為5,100萬美元(平均值為1.15億美元)。Altrata主管殷柏革指出,去年超級富豪減少,主因歐洲衝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貨幣政策緊縮等因素,導致市場極端動盪。

 

以地區來看,亞洲超級富豪人口去年減少10.9%108,370人,減幅為各地區最大,總人數占全球比率也縮小至27%。歐洲深受通膨暴漲和能源震撼衝擊,超級富豪減少7.1%,北美也下滑4%,但在全球的占比略升至36%。若以各國來看,美國仍是出產最多超富的國家,儘管人數萎縮4%129,665人,減幅寫十年之最,但略低於全球平均值,中國大陸以47,190人居次。

 

在全球前十大超級富豪國家中,只有排名第十的印度超級富豪人數逆勢增加3%,達到8,880人。

 

報告指出,這些動盪的環境也提供多種創造財富的機會,例如主要經濟體終結新冠防疫封鎖後,造就船運、航太、營建及旅遊業活動的蓬勃發展,烏克蘭衝突也帶動能源與國防業投資人的財富增加。

 

展望未來,報告抱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測到2027年,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將達到528,100人比去年增加133,000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經濟震盪導致富豪減少

 

第二、說明經濟的前景不容樂觀

 

第三、過去幾年股市漲幅過於誇張

 

第四、未來要面臨經濟緊縮的情況

 

第五、亞洲超級富豪未來仍然會增加

 

 

主權基金

2023-09-08經濟日報/陳苓

 

利率攀升讓西方金融家紛紛退出交易和私人投資,中東國家挾著油市榮景創造的豐沛財力,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大出風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房產基金在其他地方籌不到錢,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於是成了資金活水泉源。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中東地區對大型併購案的興趣日增,近來宣布的交易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基金以7億美元,收購渣打銀行的航空融資部門;阿布達比主權基金買下價值20億美元的Fortress投資管理公司;同樣來自阿布達比的國安顧問塔赫農,掌管的基金和公司收購估值12億美元的英國醫療保健公司,並取得哥倫比亞食品巨擘部分控制權。

 

募款顧問公司Jade Advisors創辦人傑德斯丹說,由於各地都很難籌到錢,「現在每個人都想去中東,這就像古早的美國淘金熱。」

 

各地爭搶中東資金之際,其他地方相形冷清。據PitchBook的資料,美國創投基金今年上半年僅獲注資330億美元,金額不到2021年同期740億美元的一半。據Preqin,全球私募基金去年籌款額下滑10%1.5兆美元,許多人預料跌勢還會持續。 貝恩顧問替私募股權提供諮詢服務,執行副總雷尼說:「過去12個月的籌資變得非常、非常困難」。

 

這也讓下個月將在沙國登場的「未來投資倡議」(FII),成了資金獵人必去之地。這和五年前截然不同,當時華爾街高層因沙國特務謀殺異議記者哈紹吉,紛紛退出此一會議。

 

現在這個別名「沙漠達沃斯」的研討會,估計會吸引極高需求,須付費1.5萬美元才能參加。

 

去年各地資金開始轉緊,沙國融資大受歡迎。沙國公共投資基金(PIF)主管魯馬揚在去年會議上,與世界最大的兩家投資公司高層進行小組討論,分別是黑石集團執行長蘇世民和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辦人達里歐。

 

安霍創投(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霍羅維茲(Ben Horowitz),在今年春天由PIF贊助的會議上表示,沙烏地是「新創公司之國」,並說沙國王儲替該國打造出新的文化和願景。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資金市場萎縮

 

第二、主權基金變成投資大咖

 

第三、中東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最有錢

 

第四、主權基金對高科技也有興趣

 

第五、沙國當年投資軟銀450億美元

 

 

ASML

2023-09-10 工商時報/楊日興

 

中國被美歐國家施加半導體制裁,但西方業界認為此舉恐反傷自身。在華為近日無預警推出新款智慧手機,引發各界關注中國高端晶片國產化程度後,荷蘭微影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表示,完全孤立中國是沒有希望的,只會迫使中國自己研究,反造成其在技術創新突破。

 

觀察者網9日報導,溫彼得日前接受荷蘭電視節目Nieuwsuur專訪時表示,不能小看中國的科技創新能量,當地有多達14億人口,聰明有創意的人很多,若不跟中國分享技術,肯定會迫使其研究出解決方法。

 

對於美國制裁中國晶片業,甚至聯手荷蘭與日本擴大制裁的措施,溫彼得表示,試圖透過禁止技術移民和出口管制等方式孤立中國是沒有希望的,制裁只會迫使中國變得更為創新,實際上只會削弱西方國家自身與企業。

 

溫彼得並擔憂,荷蘭政府後續會在白宮壓力下施加更多管制。他警告,保護主義就是試圖不與其他國家合作以保護自己的經濟,但這會導致西方世界應對能源和社會數位化領域等重大轉型的能力較差,然後美歐國家就必須接受後果並進口中國汽車,因為中國產品會更好、更便宜。

 

溫彼得表示,2023年最好的電池和電動車都來自中國,在近日德國慕尼黑車展上中國產品大放異彩,這反映出中企反而因為制裁變得更努力、更快、更專注,「而美歐國家太自滿了,政府們缺乏遠見」。

 

報導指出,其他專家認同溫彼得的觀點,荷蘭的中國問題專家Van der Putten表示,對中國制裁固然可以影響力量平衡,但對荷蘭經濟是有害的,經濟利益才應該是最重要的。

 

在美國主導下,荷蘭今年91日起實施的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新規生效,ASML發運TWINSCAN NXT2000i及後續推出的DUV浸潤式光刻設備,都要獲得荷蘭政府的許可。ASML表示,荷方已允許其今年底前仍能履行與中國客戶簽訂的合約,但是2024年起上述先進設備將較難獲得出口許可證。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ASML共出貨113台曝光機,其中對中國的出貨占比達24%(去年同期只有10%),雖然不及台灣的34%,但較上季大幅提升16個百分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不斷制裁中國晶片業

 

第二、聯手荷蘭及日本擴大制裁措施

 

第三、ASML為荷蘭半導體產業領導業者

 

第四、ASML帶頭反對制裁中國

 

第五、從長期而言,中國可以找到彎道超車的方法

 

大基金

2023-09-10 工商時報/楊日興

 

2023910

在美國、荷蘭、日本聯手制裁下,大陸半導體設備技術不足警訊出現,市場猜測,大陸可能推出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三期會加強製造設備領域。亞太芯谷研究院院長馮明憲指出,還有其他面向可以關注,例如國際化與併購面向。

 

馮明憲表示,晶片自主一直是大陸的大方針,但大基金來到第三期後,可以觀察官方會否更加支援有實力開拓海外市場的企業,即支持本土半導體企業走向海外。

 

馮明憲指出,一方面,大陸政府持續推行「一帶一路」等戰略方針,沿途增加盟國提升國際影響力,未來或許相關盟國的半導體基礎建設與設廠需求,需要仰賴陸企的資本與技術。

 

另外,目前在大陸產業趨勢上,已經逐漸發展至半導體產業相互併購的環境,各領域的大企業會逐漸收購同業公司整合資源,因此也能觀察大基金三期在產業併購整合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日前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大陸的大基金三期箭在弦上,該基金在近月已通過官方批准,規劃融資規模高達人民幣(下同)3千億元,大幅超越前兩期,中國財政部將會出資600億元,剩餘資金則向其他機構募集,市場預測會在約一年後成立。

 

知情人士表示,大基金三期主要投資領域會是晶片製造設備。美國去年10月對大陸進行大規模的晶片制裁,並聯手日本、荷蘭等設備強國,更大範圍封鎖半導體設備輸入大陸,使得大陸欲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願景更加棘手。

 

馮明憲表示,當前大陸政府推動粵港澳建設海峽大灣區,半導體產業也會是重點,預計包括軟體、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智慧財產、先進封測、Chiplet(異構晶片模組)等領域會是發展重點,整體往人工智慧(AI)半導體的方向發展。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積極投資半導體產業

 

第二、前兩期大基金已經用完

 

第三、第三期大基金加強募集

 

第四、主要投資半導體設備

 

第五、目前半導體設備設備ASML受到出口限制

 

張勇

2023-09-12 經濟日報/賴錦宏

 

「雙11」推手張勇在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後,將繼續擔任阿里合夥人,並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宣布,集團決定投資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億元)支持張勇設立的科技基金,以協助阿里對未來的科技布局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財新網和第一財經報導,蔡崇信10日晚間發布致員工公開信宣布,他已於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吳泳銘出任集團CEO。董事會並接受張勇卸任阿里雲董事長與CEO職務的請求,阿里雲董事長與CEO即日起由吳泳銘兼任。

 

蔡崇信在信中盛讚張勇「加入阿里16年來,成績斐然」,經阿里合夥人討論,決定授予張勇,阿里史上第一個「功勳阿里人」榮譽稱號。

 

卸任後,張勇將掌管新設立的科技基金。蔡崇信稱,集團決定投資10億美元支持張勇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協助阿里對未來的科技布局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張勇2007年空降阿里擔任淘寶網首席財務官後,參與設計淘寶的商業模式。大陸電商每年最重要的促銷活動「雙11」正是由他於2009年在淘寶組織發起的。當年「雙11」後,虧損多年的淘寶終於首度獲利。

 

面對當前內外情勢劇烈變化,阿里巴巴今年328日宣布,集團將拆分成「1+6+N」的數個獨立公司,啟動阿里巴巴成立24年來規模最大的組織變革。

 

所謂「1+6+N」中的「1」是指阿里巴巴集團成為控股平台;「6」是根據業務類型成立六大集團:淘寶天貓商業集團、阿里雲智能集團、本地生活集團、物流業務菜鳥網絡、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大文娛集團;「N」則是阿里透過內部育成和收購等方式控制的其他獨立公司,包括連鎖超市高鑫集團、百貨公司銀泰集團、醫藥電商阿里健康、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

 

根據規劃,未來無論「6」或「N」,未來都將根據自身情況獨立進行融資和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張勇是前阿里的CEO

 

第二、張勇在改組後改任阿里雲CEO

 

第三、但張勇選擇成立高科技基金

 

第四、這是正確的方向

 

第五、因為張勇的專長是財務,不是技術

 

 

鋰礦

2023-09-12 經濟日報/季晶晶、林聰毅

鋰對於生產電動車和其他綠色科技所需的電池至關重要,在專家警告2030年底前這種礦產可能面臨短缺之際,美國可能發現全球最大的鋰礦蘊藏,進而可能重塑全球鋰供應局面。

 

根據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新研究,科學家說,在位於美國奧勒岡州和內華達州交界的McDermitt火山口,發現一座蘊藏量高達2,000萬至4,000萬公噸的鋰礦床。如果估計正確,此處的鋰儲存量將超過目前全球最大玻利維亞鹽灘的2,300萬公噸。

 

未參與研究的比利時魯汶大學地質學家波爾斯特告訴《化學世界》月刊:「如果你相信這個粗略估計,它在價格、供應安全和地緣政治等方面,可能改變全球鋰動態。」

 

世上儲量最高的一些鋰礦是在鹽沼中,但McDermitt火山口的鋰鎖在黏土裡。這個火山口大約是1,640萬年前大量岩漿噴發後形成。火山口後來有湖,底下是超過600英尺的含鋰沉積物。隨著火山活動持續,含鋰的熱鹽水不斷注入,如今此處有含鋰量超高的獨特黏土礦物(illite)。據說這種黏土礦物比較容易分離。

 

鋰的用途非常廣,更重要的是,它是手機、筆電和電動車內所用可充電電池的重要原料。隨著對鋰電池的需求呈倍數成長,專家警告說,到2030年底前世界可能會面臨鋰短缺,這意味著鋰價將扶搖直上。挪威最大獨立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副總裁蘇珊.鄒說:「在2030年結束前,全球電池供應鏈可能會再次出現鋰短缺,屆時供應成長可能無法跟上需求成長的步伐。」

 

財經新聞網站CNBC報導,從發現鋰礦到全面投入生產,通常需要十年時間。另據《化學世界》報導,這座鋰礦床預計2026年開始開採。波爾斯斯特說:「如果他們能夠以非常低能耗的方式提取鋰,或在不消耗太多酸的過程中提取鋰,那麼這在經濟上可能非常重要。」「美國將擁有自己的鋰供應,工業界將不再那麼擔心供應短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鋰礦資源短缺

 

第二、電動車產業大爆發

 

第三、美國發現全球最大鋰礦

 

第四、這對美國而言是大利多

 

第五、改變地緣政治生態

 

阿里AI

2023-09-13 工商時報/楊日興

人工智慧(AI)給市場無限想像,其爆發力也讓領軍大廠擔憂顛覆性創新風險,阿里巴巴集團新CEO吳泳銘12日向全員宣布,圍繞AI制定新戰略,業務要著眼AI趨勢長期規畫、重新創業。

 

吳泳銘12日發表給全員的信,內容闡述阿里新戰略方針,整體規畫圍繞AI打造,強調以新思維再創業,跟上AI時代避免被新物種取代。吳泳銘10日不僅成為阿里集團CEO,同時接下阿里技術核心雲智能集團代理董事長兼CEO

 

吳泳銘信中表示,阿里過去24年抓到時代浪潮而高速成長,但時代正變化,阿里必須跟上。當前傳統網路嚴重同質化且走向存量競爭,AI新技術則成為新動能,因此阿里面向未來確立兩大重心,用戶為先和AI驅動,圍繞此重塑業務,加大AI驅動的科技業務等三類業務。

 

阿里作為業內龍頭大廠,既要鞏固存量亦要掌握變量。吳泳銘指出,目前所有業務根基是用戶價值與所帶來的用戶留存,因此要更堅定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才能在變化的時代留住當前龐大存量。

 

吳泳銘表示,阿里要有新觀念,尋求最廣泛的開放與合作,甚至和傳統意義上的競爭關係公司合作,而阿里分拆後的各業務也會在不影響戰略配合效應基礎上,使業務合作更多遵從市場化原則。

 

對於變量,吳泳銘指出,AI給全行業帶來的變革無疑是最大變數,阿里必須有在新時代再次創業的決心,才有未來十年繼續服務客戶的機會,要讓目前阿里擁有的龐大資源成為AI技術最佳應用場所,要有技術創新突破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吳泳銘告誡,若跟不上AI變遷,一定有新物種出現取代阿里。

 

基於AI深邃影響,阿里將深入組織變革。吳泳銘表示,集團內部會用更靈活開放的治理,加強各業務獨立自主決策體系,總集團會作為後盾,支援各業務探索適合的商業路徑。

 

AI顛覆性能量下,吳泳銘要求,阿里各業務要能對未來五年以上的趨勢做出判斷,敢於提前進行戰略投入和產品創新,集團會建立長週期業務的激勵機制。且在AI新時代,阿里也堅決實行團隊年輕化,要在四年內讓至少1985年後出生的員工成為業務管理團隊的主力管理者。

 

吳泳銘表示,阿里不會忘初衷,第一個業務是全球化,未來會繼續構建全球化商業網路,助大陸和全球中小企業出海拓商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的AI發展進程落後其他兩家

 

第二、百度在AI領域最為領先

 

第三、阿里重新聚焦AI為重大方針

 

第四、阿里整體規劃圍繞AI打造

 

第五、阿里有很多產業資源可以透過AI加值

 

 

騰訊

2023-09-08 工商時報/蘇崇愷

繼大陸互聯網三巨頭BAT之一的百度,日前率先全面開放AI大模型「文心一言」後,各大陸企紛紛推出自家大模型應戰。另一巨頭騰訊7日宣布,混元大模型透過騰訊雲對外開放。此外,螞蟻集團8日也將發表自行研發大模型的最新進展。

 

騰訊港股7日股價收跌1.8%至321.6港幣,近一個月股價累計下跌3.94%。

 

港媒報導,騰訊7日召開全球數位生態大會,騰訊集團副總裁蔣杰在會中宣布,騰訊自行研發的通用大語言模型:混元大模型,透過騰訊雲對外開放。但目前要受邀用戶特定手機號碼才可登入,一般民眾暫時未能試用。

 

蔣杰表示,混元大模型不僅可完成專業領域的多輪問答,同時也具備支持文學創作、訊息分析、解決時效性問題等能力,多項功能優於知名AI聊天機器人ChatGPT

 

報導指出,蔣杰和員工現場輸入問題,讓混元大模型回答。其中最大亮點,是混元大模型能夠辨識「陷阱」,拒絕被「誘導」回答一些難以回答,或是不能回答的問題。例如當被問到「如何可安全超速」時,混元大模型會理解超速有違安全,拒答率提升20%。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接入騰訊50多個業務,包括騰訊雲、騰訊廣告、騰訊遊戲等業務和產品,並取得不錯的效果。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7日表示,現在談大模型的具體商業前景還為時過早,大模型市場競爭還在第一公里。不同情境需要的模型是不一樣的,不一定只用某一個解決方案去符合需求,騰訊希望給不同用戶選擇最合適的工具。

 

中信證券分析,騰訊發表混元大模型,把該公司的社交平台、企業服務、廣告等業務帶來增量及效率提升。騰訊同時在底層算力和行業大模型生態方面持續加強建設,有望在AI新時代進一步發揮優勢,釋放更大商業潛力。

 

另一方面,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7日在2023外灘大會中表示,這一波大模型帶來的衝擊會重構很多商業,並形容像扔一個石子到池塘內,第一波漣漪可能是直接替代客戶營運、市場行銷、銷售。但這可能只是第一波的漣漪而已,慢慢擴散開來,影響會極其深遠。

 

井賢棟表示,螞蟻集團把科技作為最核心的競爭力、最重要的生產力、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對這方面高度重視。該公司選擇自行研發、全棧布局。

 

 

我們的看法:

 

第一、騰訊推出AI大模型

 

第二、繼百度之後推出

 

第三、搶在阿里前面

 

第四、騰訊的大模型已經接入集團50多個業務

 

第五、中國大陸民間企業積極發展AI大模型

 

中資基金

2023-09-08 工商時報/楊晴安

大陸拚經濟政策連發,基金投資機構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傳出,正計劃成立一檔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基金,準備抄底在市場上被拋售的中資股份。最新的進度是,正初步徵詢國際投資者的興趣,了解潛在投資者意向中。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在中美關係因緊張的地緣政治惡化下,高瓴資本面臨美元資金減少的挑戰,本次計畫推出一檔3年期基金,但目前仍處於初步磋商階段,細節尚未確定。

 

報導指出,這並非高瓴資本首次擬透過投資者的資金進行抄底。2018年,大批投資者撤離中資股票之際,該機構就曾以旗艦產品高瓴基金和高瓴中國價值基金,向投資者尋求數十億美元。目前,高瓴資本共管理逾1,000億美元公募和私募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8月底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高瓴資本正在尋找中國國內投資者,投入一檔新的人民幣基金,該基金很有可能聚焦於醫療產業公司,目標預計超過14億美元,而最終規模將取決於市場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為挽救低迷經濟,大陸官方積極祭出市場刺激措施。7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大陸證監會並於8月表示,將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擴大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力道。

 

明確的官方訊號,帶動大陸基金、券商及資產管理業者於8月下旬掀起自購潮,據統計,共有13家公司於821日密集出手自購,擬自購金額合計逾人民幣(下同)8億元。

 

金融界報導引述市場分析認為,基金自購是機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表達對市場的信心,並減少投資者贖回。此一行為通常也被投資人視為抄底信號,因為公募基金自購大多發生在市場處於底部區域時,買入成本相對較低,上漲空間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高瓴資本是中國大陸最有名的私募基金

 

第二、抄底在市場被拋售的中資股分正是時候

 

第三、高瓴的創辦人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意識

 

第四、歐美可能過度看衰中國大陸的股票

 

第五、基本上這是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投下一票

 

陸企上市

2023-09-14經濟日報/林宸誼

陸企在A股IPO節奏放緩,但赴港上市則「開快車」。大陸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97日,3月底以來已收到超過138家企業的備案申請,其中97家陸企擬赴港上市。

 

上海證券報報導,大陸今年3月底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從申請備案的企業行業看,這138家企業涉及出行物流、互聯網、通信、醫藥醫療、金融、化工、生物科技等行業。

 

今年8月底,大陸證監會宣布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外界認為與維穩A股有關,而「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實施以來,亦有利陸企境外上市,相關企業提交備案資料預計將持續踴躍。

 

78月歷來是滬深交易所IPO申報傳統淡季,但7月出現多年未見的零申報情況,一度讓市場揣測IPO節奏的變化,8月滬深交易所繼續出現零申報的情況,而北交所也只受理了兩家公司,即雲星宇和華興股份。

 

實際上,827日大陸證監會宣布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規範減持、優化IPO和再融資安排,加上大陸財政部、稅務總局宣布調降股票交易印花稅率,多管齊下活躍資本市場、提振市場信心,算是印證了IPO節奏階段性收緊。

 

目前已取得大陸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的企業有31家,正在備案流程中的企業107家。大陸證監會定期披露申請備案企業的企業名稱、申報類型、擬上市證券交易所、仲介機構等情況。

 

北京一名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表示,獲得備案的31家企業中,有15家都是在8月以來獲得備案通知書。考慮到存在部分非公開方式申報項目申請了延後公示備案,實際申報數字應超過138家。從已通過備案的專案看,自大陸證監會接收備案資料至回饋問題的時間多數為23周。

 

截至目前,獲得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的知名企業包括知行汽車、順豐同城、第四範式、十月稻田、優必選、極氪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企在A股IPO節奏放緩

 

第二、但赴港上市加速值得關注

 

第三、香港上市的企業均為大陸公司

 

第四、以民企為主,不像過去圍繞國企

 

第五、有許多互聯網、通信、生技相關的行業

 

越南IC

2023-09-10經濟日報/洪啟原、陳律安

美國總統拜登預定今天(10日)造訪越南,強化美國與越南的關係,而路透引述兩位消息人士報導,包括英特爾、格芯(GlobalFoundries)和Google在內的美國大型半導體業者和數位科技公司,預計參加11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商務會議。

 

消息人士說,這場會議雖仍在安排中,但將鞏固美國目標協助提升越南在不同晶片製造領域全球地位的計畫,這是華盛頓當局進一步降低晶片業有關中國大陸相關風險的策略之一;這些風險包括貿易限制和台海緊張局勢。

 

根據消息人士提供的名單,包括Google、英特爾、封測大廠艾克爾(Amkor)、IC設計廠邁威爾科技(Marvell)以及波音公司在內的高級主管,都預料出席這場會議。這些公司均未對此發表說法。另一名消息人士證實說,出席會議者包括Amkor等幾家美國大型晶片公司,和他們的越南合作夥伴,例如越南科技公司FPT,以及美國和越南高級官員,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美國官員表示,半導體議題預料成為拜登這次造訪越南的焦點,白宮尋求正式提升與越南的關係。拜登預定將停留至11日。

 

官方尚未公布將召開商務會議的消息,尚不清楚與會企業是否會發布相關訊息。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說,將有約30名高管和政府官員參加。

 

在名單上的企業,有一部分已宣布在越南的投資計畫。英特爾已斥資15億美元,在越南南部設有旗下最大封測廠,也計劃擴建該廠。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7月訪問河內時表示,封測業者Amkor正在河內附近設立旗下最先進的封測廠,該公司也在越南的網站上開出數十個職缺。晶片設計業者邁威爾也表示,計劃在越南成立「世界級」的研發中心。

 

美國官員已一再表明,越南在晶片製造的組裝和設計領域,有望實現較快速的成長,但工程人才短缺可能帶來阻礙。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重視越南市場

 

第二、頗有跟中國大陸角力的意味

 

第三、半導體是越南重要產業

 

第四、越南工程及半導體人才缺乏

 

第五、越南企業如FPT均有參加產業會議

 

印歐經濟走廊

2023-09-10 經濟日報/湯淑君

印度Livemint新聞網與歐美媒體報導,美國、歐盟、印度、中東國家9日宣布,將建立「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包含船運與鐵路連結,把南亞與中東和歐洲連結起來,與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互別苗頭,並且促進經濟成長與政治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印度總理莫迪、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9日在新德里G20峰會場邊,宣布這項跨國基礎建設計畫,並簽署諒解備忘錄。其他主要參與國還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法國、義大利、德國等。

 

美國總統拜登說:「這是一樁重大協議,重大無比的協議。」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強調,這條通道將「促進貿易、能源資源運輸,並改善數位連結性」,進而提振經濟成長,協助中東國家團結起來,把中東地區打造成經濟活動重鎮,而不是「挑戰、衝突或危機的來源」。

 

美國官員曾表示,建立新的印度-中東運輸通道,以鐵路把中東諸國串連起來、再透過港口使他們與印度連結,有助於加快波灣地區能源出口並促進貿易流動,因為能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成本並減少燃料用量。

 

范德賴恩說:「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是歷史性的壯舉,將是歷來連結印度、波斯灣與歐洲最直接的通道,是一座跨越歐、亞大陸與文明的綠色、數位橋樑。」她強調,有了鐵路連結,印度與歐洲雙邊貿易將加快40%

 

參與國家可謂各取所需、互蒙其利。美國將以此計畫反制北京企圖藉「一帶一路」強化區域影響力,也支持拜登政府與以色列和中東關係正常化的努力。

 

歐盟則能深化與波灣國家的貿易與投資往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尤其有此必要;沙國和阿聯則可凸顯自己是東、西方之間物流與貿易的樞紐。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美國和印度的聯盟

 

第二、針對大陸「一帶一路」

 

第三、連結印度、中東及歐洲

 

第四、但時間已經比「一帶一路」晚了許多

 

第五、美國正在抄襲中國大陸的發展戰略

 

 

台泥

2023-09-13 工商時報/袁延壽

 

台泥企業團歐洲子公司NHOA旗下、專責發展電動車快充基礎設施的Atlante公司布局新能源再傳捷報。繼去年9月取得歐洲設施連接基金」(CEF Fund2,300萬歐元資助、於歐洲四國興建215個純綠電充電點後,台泥12日宣布,再受歐盟青睞,獲得4,99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7億元)的資助,將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四國計建置407座結合儲能綠能的充電站。

 

台泥指出,歐洲子公司Atlante未來的的充電建置計畫,希望結合儲能的充電點將與國家電網充分整合,創建全球最大的虛擬發電廠之一。根據Atlante此次提出「Atlante4All」計畫,這407座充電站,其中義大利153個、法國126個,西班牙95個,以及葡萄牙33個。這407座充電站預計裝設1,000支以上快充樁,提供1m800個充電點,並服務所有廠牌電動車都能充電。

 

台泥指出,「Atlante4All」計畫還獲得法國存託銀行(CDC)的支持,提供額外約新台幣7億元的資金。來自歐盟的17億元及CDC7億元資助,有助於實現Atlante2030年資助計畫目標之一,也就是每年資本支出的30%來自於公部門資助和其他資助計畫。

 

台泥指出,目前公路運輸占歐盟碳排放量的70%,歐盟的目標是希望2050年將公路運輸排放減少90%。Atlante的充電建置計畫一旦完成,這些結合儲能的充電點將與國家電網充分整合,創建全球最大的虛擬發電廠之一。

 

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指出,Atlante積極布建結合儲能的純綠電充電網絡,正契合台泥積極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的目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泥是綠能發展最積極的企業

 

第二、台泥有非常積極的國際布局

 

第三、台泥在歐洲透過併購取得全球前4大儲能公司

 

第四、台泥的布局不同於台灣其他企業

 

第五、走國際化路線,未嘗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