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鴻海/益通-王雪紅/TVB- 新加坡/澎湖

鴻海/益通

鴻海25日宣布以每股20元參與益通私募案,隔了三十六小時,又因交易價格談不攏,改由英業達葉國一接手,三十六小時,又因交易價格談不攏,改由英業達葉國一接手,益通股價從漲停到跌停,引起很大爭議。

葉國一家族將以每股22元參與2.3億股私募,合計投資金額50.6億元,總持股占益通增資後股本47.97%,成為另一家從IT切 入綠能的業者。

我們對這個爭議的看法如下:

第一、鴻海可能過於自信其富爸爸的威力,太過於強硬的條件,以致最後破局。第二、鴻海郭台銘董事長說益通沒有「誠信」,商場不本就是如此嗎? 爾虞我詐,只有靠實力,郭董事長因為有實力才能跳出來罵韓國人向歐盟告密陷害台灣TFT-LCD產業於不義,並且收購日立中小尺寸面板部門「聯日制韓」。第三、重點不在於英業達多付了2元,而是鴻海要求益通保證其存貨價格,合理反映跌價損失,益通不願配合,把承諾事項條款刪除,成為破局的關鍵。鴻海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英葉達不要求保證,其併購條件就遠比鴻海為優。第四、另外一個被忽略的是本次私募股價較市價打四折,有60%的折價,這比金管會要求的私募價格「指導原則」打八折(20%價格)要來的低很多,條件實在是太好了,當然英業達不在乎多加一些錢。我們認為本案discount實在太大了,金管會應該要求解釋,否則就不應該限制其他私募案只能打八折。


王雪紅/TVB

台灣TVBS頻道母公司,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俗稱無線電視)終於揭曉買主,將入主的是香港「空殼公司之王」陳國強與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美國私募業者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合組的收購財團。港媒推估,收購金額約九十億港元。知情人士表示,王雪紅早有跨入內容產業計劃,並可能與外甥陳主望成立電影創投基金有關。

有香港媒體指,王雪紅等人買下TVB創辦人邵逸夫旗下邵氏兄弟公司持有的百分之二十六股權,還可能再買另外百分之六點二三股權,變成持股逾三成的超級大股東。

陳國強為香港商人,旗下有多間上市公司,現為錦興集團主席。由於投資眼光精準,擅長收購空殼公司,注入資產並尋覓買家以高價出售,早已躋身富豪行列,與香港首富李嘉誠關係密切,有「殼王」之稱。

我的看法如下:第一、這是另外一件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的投資案,就如同富邦(台灣大哥大)投資凱擘(前東森多媒體),蔡衍明收購中嘉網路一樣。數位時代來臨,互聯網、有線電視和電信會「三網合一」,電腦、電視和手機會「三屏合一」,最重要的不是電信運營商機或是電腦/手機製造商,而是「內容供應商」,看來王雪紅已經往這方向在佈局。第二、 之前王雪紅以投資威盛(Catchplay)電影基金,也是相同的佈局。第三、王雪紅本次和PE基金Providence合作,這是美國著名的PE業者,總部在波士頓,專門投資電信相關事業,台灣業者應該和全球PE業者聯手,一起去併購和整合全球的資源,本案是一個漂亮的代表,恭喜王雪紅!


新加坡/澎湖

外資看好澎湖觀光潛力!投審會1月28日核准通過,新加坡商ASIAN RESORTS AND CASINOS首度來台灣投資,選中國內現有事業澎湖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投資金額達新台幣5.41億元。

投審會官員表示,這是一家外資投資公司,由於看好澎湖的觀光商機,所以首次來台灣投資,而國內現有事業澎湖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需要增資,剛好引進外資,未來將會建設觀光旅館、周邊開發與附屬建設,並非賭場博弈。

對以上新聞有幾個感想: 第一,外商對台灣的投資興趣正在不斷提高,這一個階段主要是和觀光旅遊有關,因為短期效應最顯著。第二,之前大陸房地產業者對外發行US$40M TDR,並將資金所得用於台灣金門投資度假村,證明不只是外資,陸資也有高度的興趣投資台灣觀光旅遊。第三,台灣官方機關特別是投審會應該大幅開放外資、陸資投資台灣,現有法令太過保守,限制過嚴。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大陸/外資 人民幣/IPO 李嘉誠/新加坡IPO 上海/QFLP 私募

大陸/外資

大陸商務部公布去年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057.4億美元,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成長幅度達17.4%,扭轉了2009年下降2.6%的局面。大陸商務部表示,這個突破主要得益於大陸服務業以及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的大幅成長。

大陸2010年吸引外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2,是發展中國家第1。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大陸雖然限制外資併購中國企業,但是由於經濟成長快速,外資直接投資仍然不斷增加。第二、外資在中國投資是現結構性改變,從工廠走向市場,從沿海移到內陸。第三、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也大輻增加,更能反映為了配合「十二五」計劃擴展內需市場的需求,大陸企業對「引進來」資金和「走出去」併購將齊步進行。

人民幣/IPO

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今年呈跳躍式發展,人民幣計價股票勢將成為明年市場焦點。繼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表示將研究過渡性安排或通過小規模方式試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後,終有發行人“浮出水面”。

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00001.HK)(下稱“長實”)擬分拆集團內地部分物業,以人民幣計價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下稱“REITs”)形式在港上市。若進展順利,將成為香港首宗人民幣IPO和首只人民幣股票。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長實擬分拆上市的內地物業是出租物業,包括北京大型綜合專案東方廣場。報導稱,該IPO涉及融資逾百億元人民幣,並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上市。

本案的意義: 第一、香港作為亞洲資本市場龍頭的地位不會改變,人民幣IPO將進一步強化其地位。 第二、人民幣IPO是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和之前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類似,發行人需要獲得內地監管機構批准可將人民幣資金回流內地。 第四、新加坡是亞洲REITs的中心,李嘉誠有為香港REITs市場加持的味道。 第五、以台灣來說,金管會和央行都需要以更開放更宏觀的思維來探討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台灣經濟部、經建會、金管會、央行對許多政策沒有一致性的處理和思考,長期將不利於台灣的競爭力。

李嘉誠/新加坡IPO

李嘉誠旗下長江和黃系近來動作頻頻。和記黃埔有限公司(00013.HK)(下稱“和黃”)1月18日宣佈,分拆旗下粵港貨櫃港口業務成立和記港口控股信託,於3月底前在新加坡以商業信託形式上市。有消息稱,和記港口控股信託集資額最高約60億美元,將成為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大IPO.

和黃公告稱,和記港口控股信託的主要資產包括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南海與江門和珠海的內河港口、APS港口輔助服務、深圳和記集裝箱倉儲以及和記物流,總輸送量約3920萬個標準貨櫃,其中深港兩地的貨櫃業務占市場份額分別為47%和60%。

此次和黃分拆粵港貨櫃港口業務到新上市集資60億美元,將打破新加坡電訊1993年以IPO形式募資31億美元的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和黃此次選擇使用商業信託形式上市,與一般的企業首次公開發售新股不同。和黃財務總監在1月18日的電話會議中稱,考慮到相關資產會產生龐大的現金流,若使用公開發售新股模式上市將會受到留存收益的限制;而商業信託不受此限制,可分配百分之百的現金流,可增加財務靈活性。

由於分拆上市業務主要在深港兩地,香港市場普遍關注為何和黃捨近求遠到新加坡上市。對此,香港證監會主席方正參加亞洲金融論壇時回應稱,香港目前只有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仍沒有商業信託基金,但表示會參考新加坡的做法,研究發展其他信託基金。

和黃也表示,由於香港現有的法律和監管制度不容許證券以基金單位形式在港交所上市,而新加坡卻設有一整套商業信託規範,因此選擇到新加坡上市。和黃表示,如香港將來設有監管商業信託制度,將考慮有關安排。

我們的看法如下: 第一、這對香港資本市場很沒面子,就像王永慶跑到香港去上市一樣,將促使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 第二、金融創新就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新加坡能吸引到和黃上市,並且是有始以來最大規模,實在不簡單。去年新加坡成功發行有始以來第二大IPO(GIC的物流信託上市募集資金達29億美元)就證明新加坡在這方面有能力,遠超過亞洲其它各國。 第三、亞洲各交易所已掀起前所未有的競爭,包括中國大陸將開放上海「國際板」,台灣在這波潮流若未能以創新、速度和開放吸引外國公司,將落後其它亞洲交易所,切勿因為TDR小小的成績就自我感覺良好,值得深加警惕。

上海/QFLP

上海近期出台的《關於本市開展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工作的實施辦法》(下稱“《辦法》”),被外界視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起步。

《辦法》規定,獲准試點的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可使用外匯資金對其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企業出資,金額不超過所募集資金總額度的5%,該部分出資不影響所投資股權投資企業的原有屬性。在多位外資PE看來,這是一個“有限”的突破。

我們的感想: 第一、在熱錢壓力下,QFLP大輻開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這個新辦法已是一個突破。 第二、大陸的PE不斷發展,所有外資PE都想成立人民幣基金,據Deloitte的統計高達96%。 第三、台灣應利用ECFA契機及政策,爭取成立QFLP,打通兩岸的資金和投資環節。 第四、台灣的主管機構可多借鏡大陸發展PE的政策,讓台灣成為外資投資中國的跳板。

私募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金額,較前年銳減44.3%,比率也大幅降至12.92%,顯示私募案件大幅減少。主要原因是金管會「從嚴控管」私募案件,讓許多公司從「私募」轉為「公募」;其次是股票市場好轉,使得企業願意採取「公募」來募集資金。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去年度公開發行公司申報國內募集資金案件,共有556件;其中,採取公募辦理金額為6,157.39億元、比重為87.08%,採取私募金額為913.5億元、比重為12.92%。

若從「私募比重」來看,去年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占整體募資比重,僅12.92%,遠低於2008年的26.03%以及2009年25.36%,比重幾乎減少快一半。

若是從「私募金額」比較,去年私募金額為913.5億元,較2008年減少742.7億元,較2009年也減少725.93億元,金額減幅分別為44.3%以及44.8%。

我們在去年曾有多次批評主管機關的措施,看法如下: 第一、「私募」是資金募集的手段,其本身並沒有錯,企業募集資金,管道要越多元越好,主管機關不宜特別限制。 第二、主管機關應限制的,是大股東利用「私募」手段,低價認購股票,排除小股東。但現在主管機關對「私募」大加撻伐,好像公車上有人去坐了不該坐的「博愛座」,結果就把博愛座給廢了,這是因咽廢食。 第三、我們反對獲利公司應強制採取公募方式募資,這個決定權應留給公司,私募並非是虧損公司才有需要,假如台積電或中國信託想要引進「策略投資人」而進行私募,不應該被限制。 第四「私募」不等於「私募股權基金」(PE),限制PE不得參與私募,只有「策略投資人」才能參與私募,對於需要積極引進外資的台灣,是一大打擊。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南山/潤成 尹衍樑 高盛/Facebook 藍星/Elkem 華銳風電 天津鑫茂

南山/潤成

南山人壽二度標售,潤成控股以21.6億美元(約新台幣648億元)得標,潤成控股將以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各占五成的資金來投資南山,已找妥六家銀行聯貸。在台上市及在台深耕,是潤成投資南山的主要目的,潤成控股並計劃推動南山股票在台上市(IPO)。

潤成投資為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所合資成立的公司,其中,潤泰全球持有23%的股份,潤泰創新持股25%,寶成集團持有20%,另外,由潤泰集團旗下匯弘、長春及宜泰3間投資公司共計持有32%。總計潤泰集團是潤成投資最大股東,持股比達8成,寶成集團則持股20%。

金管會對於南山案強調五大審查原則,包括長期經營承諾及財力證明。潤泰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最近先後辦理增資,相信也和此有關。

我們對於本案樂觀其成。潤成不是現有金控,但是其大股東尹衍樑之前有豐富的銀(華信)、投信(光華)和保險(安泰保險及大陸太平洋保險)投資經驗,以及兩岸豐沛人脈和政商關係。寶成是大陸台商的龍頭企業之一,十五年前就有投資上海華一銀行,後來尹衍樑也有入股。

尹先生雖然不是PE,但是不折不扣的「類PE投資者」。PE的作法是整合技術、人才與資金,尹先生的投資方式也是如此。台灣這二年「類PE投資者」興起,財團手上現金多,意圖轉型跨入新領域或者是重組股權結構,例如國泰金控蔡宏圖借款850億買股分家,富邦蔡氏兄弟借款600億買下凱擘有線電視,蔡衍明董事長融資700億買下中嘉有線電視,其手法都和PE並無差異,包括槓桿操作、引進專業經理人及跨入新領域等。政府既然允許「類PE投資者」,就不應歧視國外PE業者。

博智投資南山沒有過的一大理由是「適格性」,許多人也質疑尹衍樑和寶成蔡其瑞先生的適格性。我們覺得經營權和所有權要分開來看,你現在所從事的行業不應侷限的未來,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需要轉型,跨入新的領域,像潤泰全球持有永豐金控,潤泰創新持有大潤發,基本上都已轉型控股公司。

我們有以下的建議: 第一、金管會應快速專業審查本案,畢竟上次拖了一年,南山價值大輻減損,我們對不起AIG,對台灣國際形象也不好。第二、媒體應公平對待本案,一直以負面的角度去放大一些小事(比如說尹衍樑去年十二月就已經知道雀屏中選可能內線交易,並無意義)。第三、金管會應再次檢討允許外國PE投資台灣金融機構的可行性,台灣的金融產業需要進一步整合,僅靠散戶和本地資本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ECFA之後,台灣應變為亞太資本的橋樑,PE正是最佳的工具。


尹衍樑

本週今週刊封面標題叫做「尹衍樑-首富崛起」。尹先生是不是首富並不重要,重點是他們如何爬到這個位置的。

中國大潤發估計,中國大潤發即將上市,光是市值就將高達七十五億美元,尹先生個人持有1/3,身價將從2010年的11.5億美元增加至40億美元,輕鬆擠進台灣千億富豪俱樂部。

我在4-5年前曾經拿到一份大潤發的私募文件,當時摩根士丹利不知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居然說服大潤發作一次私募,但是要價高達75倍本益比,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結果當然是沒有人投資,今天回顧過去,大家都錯了。

尹先生投資給人的啟示有幾點: 第一、要變成下一個巨富一定要利用中國市場。第二、要適時進/出。尹先生之前將台灣金融投資賣掉,跑到中國作零售,現在又再回來買南山,時機之精準真令人嘆為觀止。第三、要有前瞻性,看得見未來大趨勢。第四、要有團隊和人才。尹先生善用其台大MBA資源,為其事業版圖打下了牢固的基礎,這是其它台灣家族事業僅將目光放在第二代所忘塵莫及的。

高盛/Facebook

全球最瘋狂的私募發生在美國,高盛宣布投資臉書(Facebook)4.5億美元,估值高達500億美元,大概是有始以來最高價的Pre-IPO私募了。

根據高盛準備的私募資料,Facebook 2009的營收為US$775M,利潤為US$200M,2010年營收預計成長至US$2 billion,利潤為US$500M。私募的估值是營收的25倍(Google約為7倍),而本益比則為100倍。根據Facebook現在業績成長速度,利潤2011年可達US$1 billion,2012年US$2 billion,2013年US$3.5 billion,也就是說以兩年後預估利潤來說,現在Facebook的本益比尚低於20倍。

另外一個參考指標是Google,現在市值為US$200 billion。當然以此推算,Facebook的市值還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投資人的心理是,Facebook現在的成長速度已經超過Google初期的速度,未來和Google並駕其驅並非沒有可能。

高盛不僅自己投資,而安排總金額15億的美元的私募配售給他們的頂級私人銀行客戶,每人投資金額最低US$2M,外加手續費4%和未來出售時的利潤分紅5%,同時必須承諾在2013年前不得出售(二年鎖定期),據說現在已經超額認購,供不應求。

看來高盛才是最大贏家。最近高盛完成內部調查,結論是金融海嘯期間其所採取的自營交易「並無嚴重的過失」,所以不需作什麼改變。如果你不是高盛頂級客戶,沒有資格買Facebook股票,買高盛股票不失為另外一種選擇。

藍星/Elkem

次世代太陽能級料源代表性大廠挪威Elkem,以20億美元現金價賣給大陸藍星集團(China National Bluestar),為次世代料源市場投入震撼彈。大陸對未來性料源大手筆布局,凸顯了台灣太陽能料源市場掌握度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弱勢。

因為台灣土地、環評限制及銀彈不及大陸廠,難如大陸般允許潛在工安危險性大的西門子類法大量設廠,使得多晶矽投產腳步相對落後大陸,至今取料問題仍掌控在國際料源廠手中,而大陸多晶矽也因產能愈開愈大、國際影響力愈來愈高。

具未來發展性的太陽能級料源部分,美國、日本持續研發,但大陸砸大錢透過跨國購併布局迎頭趕上,台灣隨著產業對料源迫切性需求不再,政府也跟著正式在2011年砍掉研究經費,並結束研究計畫。

藍星是由大陸國營事業中化 (Chem China) 80%持有,另外20%股權屬於美國PE黑石基金。國際PE投資中國的手法已經改變,以前是要控股,現在則是”參股”,和企業形成策略聯盟關係,然後一起”走出去”,到海外去併購技術或市場。

我們對本案的感想如下: 第一、大陸政府和企業將持續大手筆佈局太陽能產業,台灣政策不明,投資不足,市場不在,已經遙遙落後大陸。第二、本案屬於對於上游原料和技術的併購,配合中國大陸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政策,可以促進產業和技術升級。第三、台灣對於ICT以外的產業政策要大輻度加強,否則在下一個十年將難以和中國大陸及南韓競爭。第四、台灣應趕快成立如新加坡淡馬錫或GIC類似的國家主權投資基金,主導政策性的大規模海外M&A,強化台灣全球競爭力和產業戰略佈局。

華銳風電

大陸風電龍頭、A股主板發行價最高的新股華銳風電13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日出師不利,開盤旋即跌破發行價,收盤更大跌9.59%。

華銳以每股90元人民幣的價格發行1.051億股,對應市盈率(本益比)48.83倍,募集資金94.59億人民幣。由於發行本益比過高,未能獲得市場青睞。

華銳是大陸第一家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適應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陸地、海上和潮間帶大型風電機組的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的評論如下: 第一、A股高本益比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P/E會進一步向下調整,大家不要對A股估值有太多迷思。第二、大陸過去兩年替代能源(包括風電)上市企業(包括香港、美國和A股)數量太多,投資人已經感到疲乏。第三、台灣的新能源政策完全失敗,不要說風電,連太陽能發電政策都搞不定,未來產業前景令人擔憂。第四、大陸証監會對於「七大新興戰略產業」相關企業有重點扶持,讓其利用資本市場,儘快上市,早日茁壯,台灣交易所和金管會要有全新思維來鼓勵新型新興企業在台快速上市,不要再侷限在昨日的傳統承銷審批觀念,扼殺新興企業的生機。

天津鑫茂

天津鑫茂科技投資集團6日放棄收購荷蘭電纜製造商德拉卡控股(Draka),不僅代表中國收購歐洲重點產業公司的努力再次受挫,也凸顯了中國在歐洲投資的政治敏感性。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歐盟產業委員塔加尼已升高他籲求,強調歐盟應該有權封阻外國的收購企圖。

天津鑫茂科技放棄以13億美元收購德拉卡控股後,已為義大利Prysmian以10億美元價碼收購德拉卡掃清除障礙。這筆交易若獲得歐盟批准,Prysmian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電信和電力電纜製造商。

中國在其它地方尋求的是自然資源,但在歐洲中意的還是基本產業與設施。例如,中國遠洋去年6月在希臘港口比雷埃夫斯投資44億美元,取得35年的貨櫃碼頭租約。但最有名的交易,則是浙江吉利集團一年前以18億美元收購瑞典的富豪汽車 (Volvo)。

我們的感想: 第一、中國併購海外,外國企業心情複雜,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害怕可能更大於歡迎。第二、中國企業將加速以海外M&A打造企業成為世界產業龍頭。第三、大陸企業聯手台灣企業進行海外M&A,非但可以取得管理人才資源,而可以減少歐美目標廠家的敵意。第四、台灣企業必須以小博大,進行全球產業整併,方式是將自己變成「資源整合平台」,聯手國際性PE,相信外國PE都會認同這樣的合作模式。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陸企/M&A 裕隆/電動車

陸企 / 海外M&A

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1項統計,2010年上半大陸扮演收購方的購併交易額排在美國之後,位居全球第2位。路透(Reuters)數據顯示,2010年前11個月,大陸企業身為收購方的跨境海外購併金額佔總額11%、達473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32%。另據英國研究機構Dealogic的統計,2010年前11個月,大陸企業總計以近500億美元收購了280家外國企業。

2010年大陸企業的海外購併仍然是以資源為主,但新特點是第三產業購併比率上升,服務外包、汽車、服裝、醫療和化工等行業的海外購併開始興起,表明企業海外購併領域更加廣泛與多元化。

大陸國內的製造業企業也開始「走出去」,而且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完成對瑞典Volvo汽車的收購; 水泥輸送機廠商三一集團亦將成為首家在德國投產的大陸企業。除了製造業外,包括金融、碼頭、電信等行業在內的大陸服務業海外投資也十分活躍。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方式正從過去的買資源、買產品,轉變為買知識產權。過去1年的收購案例顯示,大陸企業海外購併形式從原來的參股,到逐漸收購,大陸企業不僅獲得資源、獲得產品,還要參與企業決策。

據勤業眾信(Deloitte)2010大陸購併報告統計,超過50%的大陸企業的海外購併交易並未成功。企業之間的融合是跨國購併的風險之一。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大陸企業海外購併失敗的原因30%來自於購併戰略失誤及購併目標企業的情報調查疏忽,17%為購併具體策略不當,而53%則是整合風險。

我們的感想如下: 第一、大陸已成為全球金主和M&A要角,我們應正面看待這個趨勢,許多全球企業都間接被陸資投資或併購,我們未來來審查外資成份時不要還是以檢查其「中資」成份為主要考量,如去年的博智併購就花了很多時間在這個議題上,偏離焦點,不甚現實。 第二、台灣應該運用自身管理Know-how和國際化經驗,與陸資共同海外併購。 第三、台灣應加速對陸資鬆綁,讓陸資參股台灣企業,彼此變成夥伴,策略聯盟,更有助於共同走出去。 第四、台灣有非常強烈的需要去併購全球品牌和通路,改變傳統代工模式,並加強相對於陸資新興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台灣不去海外M&A,大陸企業也會去海外M&A,雙方如果可以聯手,可以扭轉對立為合作。



裕隆 / 電動車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已經砸下超過50億元研發的電動車事業,面臨台灣政府「棄養」的尷尬局面,難以推動,據悉集團內部已提議,將把台灣電動車研發成果全數攜往大陸杭州投產,放棄在台圓電動車夢的計畫。

嚴凱泰日前表示,對岸對於電動車的推廣,無論是政策力度,或是補貼金額,對於業者都相當友善與具有高度誘因,裕隆已決定將在明年於新成立的大陸東風裕隆汽車杭州廠投產電動車。

去年裕隆配合電動車上路成立的裕隆電能公司,原本打算要在台布設充電站或電池交換站,但迄今裕隆電能仍只是一家「紙上公司」,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根本還沒針對電動車電池、電力系統,訂出相關標準規範。

裕隆集團內部主管抱怨,政府的電動車產業計畫,是說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說要積極獎勵業者投入研發生產,實際上卻拿不出任何積極的對策。

我在一年以前就在經濟日報撰文(參附件),呼籲政府大力推展電動車。如今連台灣的汽車龍頭都放棄在台發展電動車產業出走大陸,說明我們完全沒有前瞻性的產業政策,而且主管官員缺乏擔當和協調的能力。

中國大陸有非常明確的「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明訂在十二五計劃中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車、生物醫藥等)要達到15%的產值,而且形成各種的政策配套相關措施,而台灣卻連一個子產業都拿不出政策。

台灣政府的產業政策太偏重電子ICT,雖然包括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都大聲疾呼要發展生物科技(BT)和能源科技(ET),但是成效不彰。不同於其它產業,電動車的市場就在台灣。台灣南北不過400公里,已是亞洲自行車環島天堂,當然有條件成為電動車島,但是政府要提出「系統工程」的整合性思維,才能有效落實電動車產業在台的發展。比亞迪的電動車已落失敗,台灣還是有迎頭趕上的機會。

(附件)
超越豐田,創造電動車新世紀
2010.02.09經濟日報

由於零件故障,豐田最近宣佈大舉召回修理八百萬輛車,包括第3代油電複合動力車Prius,重創其形象,剛登上的全球第一寶座也岌岌可危。

全球NB電池龍頭新普宣佈,將與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央企普天合作,共同發展電動車電池與充電站,成立合資新公司;普天已與中海油成立新能源公司,廣設充電站,推動電池置換模式。

在此同時,李嘉誠斥資新台幣11.9億入股香港上市公司嘉盛控股,正式跨主新能源領域,該公司股價隨即暴漲,重演巴菲特入股比亞迪時的盛況。嘉誠控股已收購深圳雷天能源關於電動車和儲電站的鋰電池業務。

6年來從未盈利的美國電動車廠Tesla正計劃IPO,募集1億美元,美國能源部也對其提供貸款支持;美國鋰電池製造商A123去年9月IPO,股票第一天就飆漲50%。

全世界都在跨入電動車領域,豐田神話的破滅,代表大家的立足點都是平等的。大陸已定位電動車為「國家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同時成立「能源委」,中石油、中海油均跨足電動車充電網、電池站建設。

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政策何在?去年劉內閣規劃「六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綠色能源;行政院春節過後將推動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台灣的政策是相當模糊的;第一、電動車重點不在智慧,而在電池和充電站設置;第二、綠建築和發明專利根本不算產業;第三、台灣的焦點永遠放在“物件”(object),但關鍵在於“目的”(objective),也就是商業模式。

台灣的角色應儘快從製造商轉型「資源整合者」和「平台運營者」,雲端運算、iPad、電動車都是創新的utility based服務商業模式,是一種系統工程,台灣政府必須強調系統整合和資源串連,而不是著重片斷。IBM的口號是「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台灣號稱智慧卻不聰明,到目前為止唯一比較有系統觀的願景是要建設台北為「寬頻城市」,為何我們不能打造「智慧生活島」或「能源科技城市」呢?

台灣其實有一定的條件可以發展電動車,包括完整 IT產業鏈、領先的電池及馬達技術,以及機、電、電子整合能力。台灣的限制在於內需市場,馬總統提倡要發展「全球創新走廊」,希望利用台灣作為科研成果商業化試驗平台,然而台灣市場太淺碟,應結合中國大陸,新普/普天就是跨產業、跨地域的合作典範。但是在電動車方面,台灣地狹人稠,本身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都會或環島運輸系統。在自行車領域,台灣已經掌握完整中衛体系和樂活趨勢,形成全球最佳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和環島自行車旅遊天堂。台灣在雲端運算成功的可行性不一定比Google、微軟高,但在電動車運營成功的機會不見得會比大陸業者來得低。

台灣需要有更前瞻長遠的願景和想像力,3D在別人眼中是玩具,詹姆士‧柯麥隆卻把它變成產業,連支持他的福斯公司都遠低估其市場潛力;賈伯斯對iPod/iPad亦然。台灣的未來在藍綠融合 - 藍的雲端、綠的能源。若能將創意釋放,讓夢想自由,台灣,明天你將會站在世界的雲端。

【作者是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黃齊元】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台橡/Dexco 鴻海/日立 三井物產/璨圓 中壽/太平洋安泰人壽

本週M&A活動極多,看來今年不只是台灣併購元年,更是一個高峰年。值得可喜的,各種併購類型都有: 包括台灣企業走出去海外併購,外資投資台灣,台灣投資大陸,可謂百花齊放,萬家爭鳴,也更加顯示了本協會的重要性。

台橡 / Dexco

台橡公司將斥資1.6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0億元)跨出海外併購第一步,吃下美國Dexco Polymer公司,這項併購計畫預定明年第2季可完全移轉,對台橡明年營收可貢獻1.1億美元,挹注獲利達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5億元)。

Dexco是一家成立於1988年的美商公司,由美商陶氏化學與艾克森美孚化工等兩家公司共同合資成立,去年營收達到1.5億美元,獲利約2,000萬美元。

Dexco公司有些製程技術優於台橡,同時在市場上比較偏重歐美市場,未來加入台橡團隊,可以補足台橡的不足,目前台橡市場主要是以亞洲為主,雙方在市場與產品線上可以發揮互補的功效。

由於Dexco的加入,今後台橡在全球產品發展策略上也會更趨完整,對於應用材料事業的幫助很大,尤其是SBC的產能有機會挑戰全球前5大,如果是屬於更高階產品的領域,躋身全球前3強,並不是問題。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亞洲市場+歐美市場=全球市場,台商應積極開始全球佈局,M&A是最佳手段。第二、中國大陸企業興起,台商如果不努力提昇全球排名,未來會被squeeze out。 第三、台商策略有三個面向: 中國工廠、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未來世界市場(包括新興市場)也要納入考量。

鴻海 / 日立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鴻海將參與日立顯示器公司(DP)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360億元)的增資案,並與奇美電中小尺寸事業群整併為新公司,專攻觸控,挑戰觸控面板霸主TPK宸鴻的新利器,鞏固iPhone和iPad兩大訂單。

日經指出,這項正在進行最後協商的計畫,將由鴻海在明年度和後年度各拿出五百億日圓,增資日立的子公司「日立Displays(DP)」。鴻海將藉此握有日立DP過半股權和經營權,日立的持股則從原本的七成五降至三成左右。

日立DP去年生產的中小型液晶面板占全球市場的百分之5.9,排名第六,新工廠開工後生產能力將倍增。

鴻海是蘋果iPhone和iPad的主要代工廠,今年三月收購中小型液晶面板市占率百分之11.4、全球排名第三的奇美電子,若加上日立DP,市占率將增至百分之17.3,取代市占率百分之16.5的日本夏普(Sharp)而躍居全球首位。

奇美電與日立顯示器早有淵源,今年7月,奇美電與日立簽署IPS技術合作協定,開啟雙方合作契機。當時各界就解讀,奇美電為取得iPad液晶面板訂單,找上日立授權IPS技術,為搶進平板電腦市場布局。同時,日立是iPhone 4的面板供應商,鴻海是iPhone 4的組裝廠,日立與鴻海兩大集團一直往來密切。

我們的感想如下: 第一、「聯日抗韓」是台商未來最佳戰略,韓國是台灣最大敵人,日本和中國文化不合,無法獨立進立中國市場,結合日本高端技術,壯大台灣,不僅提升中國市占率,更可以提高世界行業排名。最近日本最大DRAM公司爾必達要合併力晶、茂德,與台灣策略聯盟,是另外一個例子。

第二、鴻海集團明年營收上看3.6兆新台幣,再創高峰,勢必會加快海外併購的腳步,不過從奇美,索尼到日立的併購,主要還是強調產能,未來技術的併購要再加強。第三、鴻海併了奇美,造成一百多人跳槽大陸華星光電,說明大陸業者利用人才達到技術「自主創新」的企圖心,另外鴻海併購後的「文化融合」也需要加強。

三井物產 / 璨圓

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之一「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宣布參與LED磊晶、晶粒廠璨圓光電私募,持股比例達15%並成為璨圓第一大股東,未來雙方將合作打入日本及中國LED照明及電視背光源市場,也創下日本企業投資台灣LED廠的先例。

三井物產已在LED產業設定短中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是以背光事業為主,包括電視及螢幕的背光模組;中期目標則是鎖定照明市場;長期則以汽車市場為目標。而目前日本市場佔璨圓營收的比重相當低,預期在與三井物產合作後,日本營收比重將明顯提升。

目前台灣LED晶粒廠主要分為2大陣營,包括晶電及璨圓,其中晶電已與日本豐田合成合作,並取得其專利授權。而璨圓本次引進三井物產,預期也可利用三井物產在日本的地位,進而與其他日本LED廠進行策略合作。

我們有以下的觀察: 第一、日本政府提出環保補貼政策,日本照明市場發展迅速,為佈局LED,日本業者將繼續投資台灣上游磊晶、晶粒廠。 第二、”台灣製造管理” + ”中國市場”是日本M&A的考量因素。 第三、三井之前也有投資LCD TV第一龍頭大廠冠捷,原先璨圓就有透過下游LED封裝客戶,間接供應冠捷LED產品。未來璨圓和冠捷往來會更密切,而三井也可能持續加強LED產業鏈的投資。

中壽 / 太平洋安泰人壽

台灣的中國人壽和大陸的中國建設銀行本週同步宣布,將共同投資大陸的「太平洋安泰人壽」,聯手開拓大陸保險市場。中壽以人民幣3.79億元(合新台幣17.8億元)的現金,取得太平洋安泰股權19.9%,建行將取得51%持股。

中壽初步出資人民幣3.79億元,參股19.9%,建行則占51%,未來運用建行在全大陸1.3萬多個分支行,預期5年內成為大陸前5大壽險公司、銀行保險第一品牌,10年內擠入前3大壽險公司。

中壽強調這項投資案是兩岸簽署ECFA後,首宗跨保險、銀行的投資案,同時大陸試點銷售保單的四大銀行,即建設銀、北京銀、工商銀、交通銀都已找到合資對象,短期內台灣其他保險同業,已不可能再像中壽一樣取得大陸的龐大銀行通路。

中國共有58家壽險公司,前十二大皆是大陸當地公司,第1是大陸的中國人壽,市占率逾三成約32.46%; 第2名是平安人壽,市占率約15.01%。排名最好的外資公司是友邦人壽(AIA),僅0.73%; 台灣登陸已經有六年的國泰人壽,名列第42,市占約0.06%。

建行為全球第二大銀行,個人客戶有2.78億名,高資產、高消費力的潛在財富管理客戶約有1,120萬人,相當於台灣人口的一半; 去年的銀行保險手續費收入約27.5億元(台幣129億)。

中壽董事長王銘陽指出,不少台灣金融機構都以為大陸市場是滿漢全席,去了以後發現只能吃到「清粥小菜」; 但在跟建行合作後,「(中壽)可以吃得到滿漢全席的每道菜!」

我們覺得本案非常具有代表性,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這是台灣/大陸「海峽併購」(Cross-Strait M&A)又一件成功案例。 第二、這是金融業「跨領域」合作,結合了人壽道路和銀行通路。 第三、建行是全球第二大銀行,網點遍佈全中國,有強烈的企圖心想要跨入保險業,此次和台灣人合作,一定可以後來居上,超越大陸的國泰人壽或是中國中小型人壽業者。 第四、妥善運用策略聯盟開拓中國市場,其效果比獨資或100%併購要來得更大。 第五、台灣金融業者不應再想痴痴等待ECFA後在中國獲得特許或特權,比如說證券業呼籲要取得「全資全照」就不甚實際,應該加強合縱連橫,以併購、合資、策略聯盟等多元手段取得最大自身利益。時間重於一切,而M&A就是最佳手段和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