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戰爭打亂資源流動,短鏈不是唯一解!老總提4個盤點資源的角度

 戰爭打亂資源流動,短鏈不是唯一解!老總提4個盤點資源的角度


俄烏戰爭至今已有2個月時間,徹底打亂了全世界的資源流動。這不只是俄烏、美俄之間的事,對於台灣來說,也有深遠的影響及啟發。一般戰爭發生時,有4種資源的流動會受到影響,第一是原物料及商品,第二是資金,第三是企業,第四則是人。我們談韌性供應鏈,只有從商品角度,事實上我們應從更宏觀的層面來思考,未雨綢繆。


首先,我們來看原物料

烏克蘭是全世界重要糧倉,生產小麥及其它糧食;俄羅斯則是全球能源大國,天然氣產量高居全球第2。當這些物資一下子停止供應,絕對會重創全球經濟,只有美國是少數例外。


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同樣問題也會發生,因為台灣大部分糧食和能源必須仰賴進口,特別是天然氣。全世界也會受到重創,因為台灣是全球一般晶片生產大國,產能占7成,勢必造成斷鏈;此外,台灣在許多產業供應鏈都是重要環節,因此戰爭的影響可能遍及全球。


全世界面對這種危機的對策是「短鏈」,把工廠設在靠近市場的地方,並且不集中於一地。但這需要時間,而且也有風險。蘋果把供應鏈分散到印度和東南亞,仍躲不過疫情。現在美國大蓋晶圓廠,卻找不到熟練工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在美生產成本比台灣高50%以上。


其次,戰爭發生後資金會遭到凍結

美國把俄國逐出SWIFT交易系統,並凍結俄國中央銀行以及俄羅斯富豪在海外的存款。這對許多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有深刻啟發;未來不能只把錢放在一個地方,必須分散。


在香港逐漸一中化以後,國際資金大量外逃,許多轉往新加坡。如果台海發生戰爭,港台恐怕都不是資金停泊的好地方。由於新加坡立場中立,成為亞洲有錢人資金避風港;另外一個地方是美國,這也是最近美元不斷走強的原因,但對一般人而言,把資金大量移往美國並不現實。


第三個受到影響的是企業

美國可以在一夕間凍結俄國及俄企在海外資產,俄國也不干示弱,把在俄羅斯境內的外國企業如麥當,勞資產國有化。企業無法一瞬間移動,必須即早規劃。所以現在許多外國公司已經開始準備撤出香港,最近上海封城事件也導致不少外商重新思考中國布局。


企業將區域總部設在一個國家境內,通常是為了市場和人才,這比設立工廠更進一層。戰爭的陰影會使跨國企業重新思考市場布局,但中國市場有龐大中產階級而且消費力強,對許多企業來說仍有強大吸引力。


第四個受到影響的是人

俄烏戰爭至今,已造成1千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5百萬人逃往海外,其中3百萬人去波蘭。波蘭可以算是對烏克蘭難民最友善的國家。然而世界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種族歧視,前幾年中東戰爭時,歐洲國家對於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就沒有這麼包容,認為移民會帶來許多問題,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這也是英國脫歐的主因之一。


難民如何逃到其它國家去?許多人是靠走路,必須有連結的陸上臨國才行。其次是坐船,有些地中海周邊國家不允許載有難民的船靠岸,以致發生許多悲劇,當年越南淪陷時也有許多難民船事件。


台灣人必須挺身愛護自己的國家,事實上,台灣人沒有什麼其它地方可以去。現在美國仇中排華意識嚴重,即使連菁英也遭遇歧視。東南亞各國和中國有RCEP貿易協定,不一定願意為了台灣而得罪中國。


展望未來,全世界各國都會考慮重重新部署資源,這是台灣人一定要準備的功課。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上海封城,台商成重災戶!給了台灣什麼提醒?

 上海封城,台商成重災戶!給了台灣什麼提醒?

最近的大事是上海封城,影響所及,不僅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受到重創,且全球供應鏈都受到波及。世界是連在一起的,就如同俄烏戰爭,導致全球油價和糧價大漲,這次上海封城的蝴蝶效應已開始顯現。


上海港是全球航運重要樞杻,也是消費電子零組件與成品出貨的重要據點,許多台商電子大廠聚集在昆山和蘇州。由於廠商不會備有很多的物料,一旦供應出現遲滯現象,即造成整個供應鏈停擺、形成斷鏈。


根據最新消息,疫情已擴散到蘇州,當地以半封城力度實施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員不得進入。除了電子業,另外一個受到重創的行業是汽車業,許多上海車廠已停工或減產,包括特斯拉在內。


上海封城加上中美關係惡化,讓外資對中國信心大減。根據上海美國商會4月初調查顯示,有16%受訪公司表示考慮遷出中國,81%表示疫情控制會影響招募或留住員工。連日本企業也受不了,上週日本駐上海總領事致函上海副市長,反映日企面臨困難,不得不將生產轉移到上海以外的地方。


在上海之前,深圳曾進行短暫封城,並達到一定效果。但由於上海人口多、影響大,主管機關起初不願全面封城,但最後是不得不強力執行。個人認為,上海危機若沒處理好,將影響習近平今年底中共二十大政策推行,在「維穩」的最高指導原則下,北京強力下令封城,不允許先前香港失控的情況再度發生。


綜觀這次上海封城事件,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幾點教訓:


第一、不能誤判敵情

病毒如同實體世界的戰爭,錯估情勢可能導致輸掉整個戰疫。這次普欽就明顯低估烏克蘭的反抗能力,當然美國和西方國家在旁助陣也是原因,但俄國一開始沒有取先機,接下來就處於劣勢,陷入泥沼。

3月專家表示上海「不行」封城,因為這將影響整個中國甚至全球經濟。中共官媒事後表示,上海沒有在出現苗頭傾向時,重兵合圍、精銳出戰。急症遇上慢郎中,才會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隨時應有黑天鵝意識

這次上海封城後,很多上海人買不到吃的,連青菜雞蛋都沒有,物資嚴重缺乏,斷糧成為普遍現象。過去上海各種服務都非常方便,現在斷快遞、斷外賣,許多人措手不及、亂了陣腳。俄烏戰爭、台海危機告訴我們,隨時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第三、中共黨的意志高於一切

我們看過去1年中國發生的事情,習近平許多政策,以及最近普欽不惜一切出兵烏克蘭,就可以理解在共產社會中,黨是唯一的老大,黨的利益和領導人政治地位緊密掛鉤。


習近平從去年開始,面對美國經濟、金融與科技制裁,已開始在做長期鬥爭的準備,現在一切都是「戰時經濟」的體現,「清零」絕無動搖,不管要付多大的代價。


第四、企業與個人要有新思維

世界已經永遠被改變,再也回不到過去了,疫情、通膨、戰爭成為新常態,企業與個人需要有新思維,戰略與戰術重要,現在應該做重大的決定、顛覆性的變革。

鴻海電動車,馬斯克,小米,南韓,租車,超微軟體,長三角電子鏈,女股神,股神惠普,UBER旅遊,特斯拉,沃爾瑪,生技股,亞馬遜,歐亞燃煤,全球升溫,天燃氣,餐廳訂閱制,電動滑板車,馬斯克/鋰

理事長的話:鴻海電動車,馬斯克,小米,南韓,租車,超微軟體,長三角電子鏈,女股神,股神惠普,UBER旅遊,特斯拉,沃爾瑪,生技股,亞馬遜,歐亞燃煤,全球升溫,天燃氣,餐廳訂閱制,電動滑板車,馬斯克/

鴻海電動車

 

鴻海電動車跨國布局再傳捷報。日經報導,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合資成立的Horizon Plus公司,正和大陸新創電動車廠合眾洽談,有望奪電動車代工訂單,成為鴻海集團進軍東南亞電動車市場訂單首發,並實現2024年開始生產的目標。

 

日經披露,PTT旗下電動車子公司Arun Plus董事總經理Ekachai Yimsakul透露,Horizon Plus正尋求與大陸浙江省合眾新能源汽車達成初步外包協議。合眾也證實,確實計劃與PPT在內的公司合作,一旦有具體進展,會向外界發布公告。

 

PTT在去年11月與合眾簽署諒解備忘錄(MOU),與具有銷售紀錄的汽車製造商合作,將有助PTT和鴻海打入電動車領域,並引導外包商進入泰國市場。

 

MarkLines數據顯示,合眾去年電動車出貨約7萬輛,全球排名第18位,除了大陸內需市場外,該公司正考慮為泰國生產右駕的電動車,並著眼於向印尼、馬來西亞等其他右駕國家出口電動車。

 

PTT在今年2月和鴻海合資成立Horizon Plus,並計畫在泰國東部興建電動車工廠、總投資額達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合資新公司將活用鴻海主導的電動車研發平台「MIH」及軟體,目標為多家廠商代工生產電動車。

 

Ekachai表示,上述電動車工廠,預估將在2022年中期著手進行建廠計畫、2024年開始進行生產,初期年產能5萬輛,2030年拉升至15萬輛。

 

Ekachai透露,建廠預計2022年中展開,共享生產設施將有助於節省時間和金錢成本,藉由鴻海開發的平台和軟體,希望能將鴻海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商業模式,複製到電動車產業。

 

Horizon Plus也指出,已準備好與每一家有興趣在泰國和周邊地區,開發電動車和支持電動車生產的汽車公司合作,包括四輪電動車和巴士,以幫助人們在未來幾年有更多便捷且舒適的電動車選擇。Horizon Plus除了將在今年中開始興建電動車製造工廠之外,也將配合生產投資計畫,在泰國建立一個研發設計中心,藉此強化技術開發,同時提升人員技術和能力,以支持電動車產業的永續發展。

 

另外,鴻海旗下鴻華先進於3月下旬參加第43屆泰國曼谷國際車展(BIMS)展覽,其自主開發的MODEL C以優異性能表現榮獲大會頒發「最佳節能休旅車獎」。

 

MODEL E則以科技創新獲頒「最佳概念轎車獎」。可以看出,鴻海集團多管齊下,深耕東南亞電動車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電動車布局有成。

 

第二、這次是由泰國合資公司車款接到訂單。

 

第三、未來適合中國及東南亞市場。

 

第四、鴻海的生態系運作可以在不同市場快速發展。

 

馬斯克

 

美國「富比士」雜誌公布二○二二年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受到疫情起伏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股市下挫影響,今年全球身價超過十億美元富豪較二○二一年減少八十七人至二六六八人,合計資產也由十三.一兆美元降至十二.七兆美元(約三六五.四兆台幣)。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以二一九○億美元身價首度登頂,擠下近年來與他在太空領域激烈競逐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馬斯克創辦了特斯拉和SpaceX,推動地球及太空運輸革命,使得特斯拉股價大漲,而他持有特斯拉二十一%股權,SpaceX則在去年二月的首輪募資後,估價高達七四○億美元,馬斯克的身價水漲船高,今年以二一九○億美元(約六.三兆台幣)首度成為全球首富,較去年的一五一○億美元足足增加六八○億美元。

 

貝佐斯是去年全球首富,身價一七七○億美元,今年股價下挫和慈善捐贈,身價略減至一七一○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二。

 

臉書札克柏格第5跌至15

臉書創辦人札克柏格因去年臉書爆發一連串醜聞,加上營收動能放緩,導致股價重挫,個人身價由去年的九七○億美元大幅縮水至今年的六七三億美元,全球排名也由第五跌至第十五。

 

台灣有五十一名富豪入榜,台灣首富由全球第二大製鞋代工廠宏福實業創辦人、「神秘鞋王」張聰淵蟬聯,身價一一七億美元(約三三六六億台幣); 台灣第二大富豪為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身價七十八億美元;第三名是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身價七十二億美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第四大富豪,身價六十九億美元。

 

富比士表示,儘管今年全球億萬富豪的合計身價較去年縮水四千億美元,但仍有超過一千名富豪的身價增加;美國有七三五名富豪入榜,人數居所有國家之冠,資產總計達四.七兆美元。另今年有二三六人首度加入富豪榜單。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首富當之無愧。

 

第二、從電動車到衛星。

 

第三、從地球到火星。

 

第四、現在又入股推特,馬斯克實在令人驚奇。

 

小米

 

小米集團昨(6)日成立12周年,董事長雷軍在致「米粉」們的信內指出,12年前公司13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後,在中關村一個很小的辦公室開始創業,經過多年奮鬥,終於成就一家史上最年輕的500強企業。

 

快科技報導,雷軍提到,今年米粉節來到了第11屆,在中國大陸忠實的米粉朋友已經數以千萬計,小米也成長了很多,構建起龐大豐富的智慧生態,正在向著手機行業全球第一的目標全力推進。

 

先前雷軍曾表示,小米在產品和體驗上正式對標蘋果,向蘋果學習,未來將超越蘋果。

 

而雷軍也透露,小米集團已經組建高階化戰略工作組。將堅定不移推進高端化,不僅要做到三年手機銷量全球第一,而且產品和體驗要全面對標iPhone,三年內拿下大陸國產高階市占第一。

 

根據小米發布的財報,2021年,小米在大陸定價在人民幣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300歐元或以上的高階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支,較2020全年翻倍增長。

 

36氪報導,小米於2013年底啟動小米生態鏈計畫,採用「投資孵化」的模式積極擴張產品線,以智慧手機為核心,形成手機周邊商品、智慧硬體、生活耗材共三個產品圈來投資和建立生態鏈企業,成為現在米家的全品類生產loT產品,滲透到用戶家庭中。

 

鈦媒體報導,2019年,由硬體、新零售和互聯網服務三大板塊組成小米「鐵人三項」,被「小米生態鏈」取代,當時雷軍宣布,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作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小米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2019年起,AIoTAI+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平台)對小米而言也是「All in IoT」。

 

小米會尋找在細分產品領域裡,具有競爭力和合作或者團隊進行股權投資,投資完成後,與生態鏈企業共同設計和研發產品,所以米家的產品通常會在技術、風格上具有高度統一性,這也成為了小米標榜生態鏈成功的一項指標。

 

研發完成後,小米會幫助生態鏈企業背書供應鏈。在小米2021年的財報中就明確指出,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IoT平台設備(不包括智慧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數達到了880萬。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米是華為倒下後的受惠者。

 

第二、如同華為,小米有全球布局。

 

第三、小米成功打造物聯網生態系。

 

第四、小米的創新文化是成功重要關鍵。

 

南韓

 

南韓是全球5G行動上網布建最快,用戶密度最高的國家,但現在也面臨5G空有高速,沒有應用內容的困境。消費者為了電信商的優惠辦5G,使用時卻會為了省電切回4G,說明這個新一代行動網路至今仍無法推出殺手級應用。

 

日本經濟新聞亞洲版報導,南韓在5G普及率上領先美國與日本,並搶先在三年前就開始布建5G網路,但是到了現在,仍舊拿不出吸引消費者的專屬應用,有電信商主攻目前正夯的元宇宙、虛擬實境(VR),而有電信商則主攻企業應用。

 

整體來說,5G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相當有限,4G行動上網在2011年開始推出時,正是智慧手機的爆發成長期,在手機上串流看片、行動上網需求暴增,促進了4G大爆發的榮景,如今消費者發現同樣的串流內容、網路應用,使用原本的4G就可解決,不知道5G的高速能拿來幹嘛。

 

一名29歲的上班族就在通勤時,特意關掉5G訊號,使用4G訊號收看串流影片,他向日經新聞的記者說:「4G就可以看了,5G只是更耗電而已。」

 

拜南韓都會區地狹人稠之賜,南韓城市的5G訊號覆蓋率已達90%,而當時各大電信商也猛烈加碼投資5G基地台,2019年時三大電信商的資本支出都猛增50%,如今5G基地台的興建速度已經放慢,用戶卻不見起色。

 

南韓已是全球5G用戶比率最高的國家,截至2021年底,約30%的行動上網用戶是5G門號,比起美國與日本的20%高出一截。

 

但是,5G行動上網高達800Mbps的下載速度,雖然是4G網路的十倍,卻沒有明顯的應用優勢。SK電信認為,應用突破點在VR與元宇宙,該公司已透過頭戴顯示器,現場轉播演唱會的虛擬實境。

 

KT電信則是把5G應用在轉播球賽上,超高解析度的攝影機從各種角度捕捉球的動向,可以即時切換角度觀看,而人工智慧也會自動剪出精彩重播畫面讓用戶欣賞。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5G領先亞洲。

 

第二、但連南韓都面臨內容不足。

 

第三、南韓文創產業和元宇宙領先世界。

 

第四、台灣軟硬體都需要發展。

 

租車

 

汽車租賃巨擘赫茲公司(Hertz)正在大舉擴充其電動車隊陣容,4日宣布與瑞典高性能電動車新創業者Polestar建立合作關係,未來五年內將購買65,000Polestar電動車,主要將部署在歐洲、北美和澳洲。

 

赫茲預期,Polestar的車輛將於今春在歐洲營運,今年秋天在北美和澳大利亞面市。赫茲最初將訂購Polestar 2,而這個車款號稱將在市場上與特斯拉Model 3相抗衡。

 

執行長謝爾(Stephen Scherr)說,汽油價格飆漲正在推動一些租賃客戶轉向電動車。 他並表示,赫茲的產品陣容中有接近一半電動車都有足夠的電池續航里程,駕駛人在租車期間不需要充電。

 

這不是赫茲第一次大規模購買電動車。202110月赫茲宣布向電動車先驅特斯拉訂購10萬輛車,預計到去年底前特斯拉將占其美國租賃車隊的五分之一以上,包括Model 3轎車和Model Y跨界車。

 

赫茲此舉顯然是不自我設限於只仰賴一家供應商,謝爾在聲明中說: 我們很高興與Polestar合作,並期待將他們的優質電動車產品引入我們的零售和共乘車隊。」 他也指出,赫茲已從特斯拉公司拿到了數千輛電動車,但拒絕透露具體數字。

 

赫茲表示,將透過資產擔保證券化為購買Polestar電動車提供資金,而這種財務安排能使該公司以比發行自家債券更低利率籌集資金。

 

Polestar的東家是中國大陸汽車製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專注於高性能電動汽車。該公司在2021年生產了29,000輛汽車。這項與赫茲的交易,也將有助於Polestar自我打造成為特斯拉替代產品的努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成為新主流。

 

第二、租車公司大肆採購電動車。

 

第三、但不會只採購特斯拉。

 

第四、Polestar是第二最佳選擇。

 

超微軟體

 

半導體業者力拚核心事業成長之際,也開始尋求取得更多軟體技術,積極多角化布局;晶片巨擘超微(AMD4日表示,計劃以19億美元收購晶片與軟體新創公司Pensando System,旨在強化網路、安全與其他資料中心服務的能力。另一家大廠高通也宣布,完成自駕車軟體公司Arriver的收購案。

 

AMD併購Pensando,仍待監管機關批准,預期將在本季完成。AMD執行長蘇姿丰表示:「欲打造先進資料中心,提供最佳的性能、安全、靈活性、最低成本,需要使用各式各樣的運算引擎。這起併購案,將讓AMD的產品陣容除了高性能的中央處理器、繪圖晶片、可編程邏輯晶片和系統單晶片之外,還可提供業界領先的分散式服務平台。」

 

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趨勢興起,資料中心市場快速成長。AMD的資料中心晶片業務,成長步調遠勝對手英特爾。據AMD財報,晶片中心部門上季營收年增75%20億美元。

 

Pensando的業務包括晶片生產和軟體設計,可加速大型伺服器的資料傳輸並降低營運成本;目前,Pensando的分散式服務平台已被多家科技大廠和金融公司採用,包括、IBM、甲骨文、高盛。

 

我們的看法:

 

第一、晶片廠商軟硬整合。

 

第二、未來垂直整合成為趨勢。

 

第三、軟體越來越重要。

 

第四、台灣的問題在於人才不足。

 

長三角電子鏈

 

大陸昆山從42日封城抗疫以來整個供應鏈形勢愈來愈嚴峻,供應鏈業者透露,昆山不僅貨運全部停擺,工廠停工家數也愈來愈多,以昆山身為長三角JIT(及時供貨)原物料與零組件的生產重鎮來說,在長三角設廠的中游以及下游代工廠JIT原物料幾乎彈盡援絕。

 

若持續封城 不利台ODM

 

對長三角電子業來說,就算沒停工也會因沒料而斷線,跟停工差不多,若8日之後昆山繼續封城,在長三角設廠的業者4月營運恐怕不樂觀。

 

以代工大廠仁寶、和碩來說,仁寶與和碩在昆山都有設廠,仁寶以及和碩也都不願意評論昆山廠區是否停工。

 

JIT卡住 開工等於沒開工

 

但供應鏈透露,電子業中游與下游組裝代工大廠所需的零組件,包括PCB、小型五金、機構件與機殼、紙箱、連接器、軸承、風扇/散熱片等,向來是以JIT方式供貨,供應商都在廠區周邊,也因此廠區庫存量通常只有數天,隨著昆山原物料與零組件廠區停工家數愈來愈多,加上昆山的貨運幾乎全面停擺,從42日到目前為止,在昆山設廠的代工廠JIT原物料幾乎已經彈盡援絕,仁寶昆山廠區有開工跟沒開工差不了多少,幾乎等同於停工,和碩也是差不多狀況。

 

昆山是台商生產大本營

 

另外,昆山是長三角電子業JIT原物料與零組件的生產大本營,在昆山貨運停擺下,昆山以外的電子中游、下游業者,就算廠區能夠正常生產,也同樣面臨來自昆山的JIT原物料與零組件斷炊的狀況,如果這些廠商從昆山以外的地方調貨支援,不僅送貨時間比疫情未爆發之前拉長許多,也有其他的風險要承擔,例如貨車下不了高速公路,或是貨車司機從高速公路下目的地交流道時,只要健康碼不是綠碼、或是核酸文件不夠齊備,司機與整車貨都會「不知所蹤」,相關狀況時有所聞。

 

在疫情打亂工廠生產與物流下,可以說,如果昆山無法在8日按時解封,應該會有愈來愈多位於長三角的電子業供應鏈「斷炊」、生產線斷線,不論是中游還是下游,台灣電子業4月營收恐怕很難不受影響。

 

我們的看法:

 

第一、長三角是台商大本營。

 

第二、包括電子業及傳產。

 

第三、全球供應鏈會斷鏈。

 

第四、衝擊中國、台灣和全球經濟。

 

女股神

 

被大陸股民稱為「木頭姐」的美國女股神、方舟投資創辦人兼執行長伍德(Cathie Wood)再次鎖定中企出手,近期大買兩大新創車企小鵬、蔚來汽車,並稱被這些企業的低利潤率,以及下一代交通前景深深吸引。

 

方舟投資在202112月初首度持股小鵬汽車,至3月底持有該公司928,648ADR,當前價值約2,731萬美元。方舟投資還在325日時首度出手蔚來汽車,買入420,057ADR,當前持有價值約944萬美元。

 

小鵬汽車ADR5日美股收盤大跌6.34%至29.41美元,較202112月初約50美元的價位大幅滑落約40%。蔚來汽車ADR5日收盤大跌5.79%至22.47美元,較325日收盤19.91美元價位提升約13%。

 

綜合陸媒6日報導,對於外界好奇其投資中國電動車廠的邏輯,伍德表示,對這些企業感興趣的原因在於它們的「低利潤率」。方舟投資認為「高利潤率」並不是一件好事,旗下基金投資時都會避開這類型公司。伍德還指出,對於下一代交通產業的看好,是自己投資這兩家電動車廠的原因。

 

根據公司財報顯示,蔚來汽車在2021財年的毛利率為18.9%,較2020財年增加7.4個百分點。小鵬汽車則為12.5%,增加7.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全球電動車霸主特斯拉為27%,按年增加6個百分點,高出兩大中企一截。

 

報導稱,企業當下的低利潤率,可能反映出未來還有提升企業價值的機會。除此原因外,伍德看好低利潤率的中企可能還有另一層原因,她此前大幅拋售中概股時曾經表示,中國當前的共同富裕政策,會讓公司的毛利率、利潤率等指標變低,由於在中國政策導向會優先於其他因素,她認為未來中國市場的贏家會是哪些弄清楚政策方針、遊戲規則的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女股神去年出清中概股。

 

第二、現在又選擇性進場。

 

第三、但選擇低利潤率電動車台企業投資。

 

第四、很有趣的邏輯,雖然不一定正確。

 

股神惠普

 

最新申報文件顯示,「股神」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近來斥資約4億美元,加碼買進惠普(HP)股票,持股累計占這家個人電腦大廠的11.4%,整體持股價值達到約42億美元(約新台幣1,208億元),激勵惠普股價7日早盤大漲逾17%

 

6日公布的申報文件顯示,波克夏本周稍早分批買進惠普股票約1,100萬股,買價落在每股3537美元之間,使該公司對惠普的持股總數增至約1.21億股。受到「股神效應」的加持,惠普股價7日早盤大漲17.1%

 

儘管惠普的股價從年初到6日收盤為止下跌約7.3%,未能延續去年飆漲53%的走勢,但巴隆周刊報導說,對青睞價值股的巴菲特而言,惠普仍然符合其投資要求,惠普目前的股價本益比為八倍,股票殖利率為近3%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從波克夏此次增持惠普股票來看,儘管俄烏戰爭升高全球經濟成長減緩和通膨上揚的可能性,但巴菲特仍押注美國企業和經濟。

 

這也象徵著波克夏在投資方面出現顯著轉變,因為該公司在過去六年未曾有過大手筆交易。巴菲特2月曾抱怨市場上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資,他在年度股東信中表示,他和副手孟格發現「幾乎沒有投資能激起他們的熱情」。

 

不過,隨著今年市場呈現持續波動,波克夏似乎已恢復對股票交易的興趣,許多去年股價創新高的股票都已暴跌。

 

儘管涵蓋美國大小企業股票的羅素3000指數,目前僅從52周高點回跌約8%,但股價已平均下跌逾30%。這為巴菲特這類對股票精挑細選的投資人提供了良機。波克夏持有的龐大現金不會因增持惠普而減損太多;截至去年底止,波克夏持有的現金為1,467億美元。

 

6日揭露的資料並未顯示,波克夏對惠普的投資是否為巴菲特親自所為,或是由他團隊的兩位投資組合經理人庫姆斯(Todd Combs)和威許勒(Ted Weschler)操盤,他們兩人負責管理波克夏十分之一的股票投資組合;波克夏去年底持有的股票部位總價值為3,510億美元。以往,比較大筆的交易通常是由巴菲特發號施令。

 

我們的看法:

 

第一、股神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

 

第二、先前投資IBM失敗。

 

第三、這次押寶惠普應該是由於雲端計算前景。

 

第四、投資蘋果,有史以來最成功。

 

UBER旅遊

 

美國叫車大咖Uber6日宣布,旗下應用程式(App)將整合旅遊預訂服務,未來用戶可以在Uber平台上訂購機票、火車票及巴士票等交通票券及訂房,力拚成為旅遊「超級App」。

 

外媒報導,Uber今夏將於英國率先試行火車和巴士訂票服務,年底再推出機票和旅館預訂服務,若進展順利,這些新服務將在更多國家上線。

 

Uber本身不會跨足旅遊服務,而是將與第三方旅遊預訂機構結盟,讓用戶可直接在Uber平台上訂票,並透過收取服務費來賺錢。

 

Uber的英國、北歐及東歐地區總經理海伍德(Jamie Heywood)說,此舉目標是打造全程流暢的旅行體驗,他指出:「多年來用戶可在Uber平台上預訂腳踏車、船和摩托車,納入火車及巴士是自然的進展。」

 

Uber這項計畫旨在將旗下平台打造成一站式購足的旅遊超級App。英國是Uber在美國外的主要市場之一,該公司表示,結合旅遊訂票服務,將有助於提高英國Uber平台的用戶使用量,在當地市場與競爭對手BoltFree Now比拚。

 

我們的看法:

 

第一、Uber已經成為平台。

 

第二、打造旅遊超級App正確策略。

 

第三、Uber需要有更多業務項目。

 

第四、透過與第三方服務商策略聯盟。

 

特斯拉

 

繼上個月德國柏林超級工廠落成後,電動車巨擘特斯拉德州奧斯汀新廠於7日盛大開幕,執行長穆斯克特別舉辦萬人派對以慶祝啟用。穆斯克表示,新廠有助於擴大特斯拉產能,未來將用於生產電動皮卡Cybertruck等新產品。

 

在這場名為「網路牛仔競技」(Cyber Rodeo)的派對,穆斯克戴上牛仔帽與黑色墨鏡,為現場觀眾展示新廠生產的Model Y與眾所期盼的Cybertruck

 

此派對可說是特斯拉的「返鄉活動」,該公司去年才將總部由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遷至德州奧斯汀。

 

Cyber Rodeo取自電動皮卡Cybertruck名稱,活動現場最多可容納1.5萬人。

 

穆斯克指出,新廠啟用代表特斯拉「進入新階段」。這座斥資11億美元打造的工廠將為當地帶來1萬個工作機會,未來將負責生產Cybertruck、電動卡車SemiModel 3Model Y休旅車。他表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面積相當於三個五角大廈。

 

特斯拉為德州新廠設定的目標包括:待產能提升後,每年生產50萬台Model Y,且預計從明年開始生產Cybertruck

 

特斯拉原本計劃於去年開始量產Cybertruck,但生產時程不斷延後,拱手將先發優勢讓給新創電動車公司Rivian。穆斯克今年1月時表示,他們在掌控成本方面遭遇困難。

 

穆斯克亦透露公司目前研發中的產品,除了Cybertruck可能改版外,最引人矚目的是他口中「未來感十足」的自駕計程車隊(robotaxi)。但他不願提供更多細節。

 

瑞士信貸分析師李維(Dan Levy)在最新報告預估,特斯拉德國與德州新廠今年兩者加總約可生產12萬台Model Y

 

2021年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與中國上海工廠共生產93萬台電動車,並設下每年交車量平均增加50%的目標。FactSet訪調分析師後指出,特斯拉今年交車量預計可達150萬輛。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製造能力強。

 

第二、生產是特斯拉成功關鍵

 

第三、特拉斯拉在美、中、歐都有大型工廠。

 

第四、類似鴻海的全球布局策略。

 

沃爾瑪

 

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宣布將自家卡車司機的起薪調升至年薪11萬美元,穩居美國同業最高水準,並且擴大培訓自家員工轉任司機的計畫,俾以維持自身供應鏈運送順暢。

 

沃爾瑪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卡車司機的起薪設為年薪9.5萬到11萬美元,高於新人司機原本的平均年薪8.75萬美元。

 

此外,內部訓練計畫將為其他部門員工提供12周的課程,目標訓練成為合格卡車司機,擴增內部車隊人力。

 

沃爾瑪的最新動作凸顯美國卡車業持續面臨人力短缺的挑戰,即便疫情期間司機薪資已不斷調升。

 

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s)估計,全美司機人力缺口約達8萬人。

 

不過近期數據顯示貨運需求可能降溫。美聯邦政府就業統計數據指出,上月卡車業減少4,900個職缺,是將近兩年來首見下滑,反觀觀光在內的服務業以及倉儲等部分物流業的職缺增加。

 

沃爾瑪和其他大型零售商在疫情期間收入大增,因家用品與建築材料等商品需求躍升,因此必須招募更多的倉儲與物流人手。在需求增加的同時,生產瓶頸、港口延宕也導致供應鏈打結。

 

沃爾瑪人力資源部門資深副總裁斯普拉格(Karisa Sprague)指出,「我們希望確保持續招募司機加入,又能留住現有人才。」

 

該公司發言人提到,過去兩年內部車隊已聘用7,000人,去年招募4,500人,創該公司歷來最高,目前總計有約1.2萬名司機。

 

沃爾瑪早已是全美提供司機最優沃薪酬的企業之一,車隊司機主要負責將商品運送至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s)的門市。

 

沃爾瑪啟動為期12周的訓練課程,由資深司機授課,目前約有20位員工已取得商業駕駛執照,在該公司供應鏈網路任職的約400800名員工預料今年可完成此課程。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物流成為重點產業。

 

第二、和電商大爆發有關。

 

第三、物流是最後一哩路。

 

第四、亞馬遜也大力投資物流。

 

生技股

 

生技股在新冠疫情初期曾是當紅炸子雞,當時人們對新冠病毒療法寄予厚望,但受累於研究結果失敗、併購活動減緩、升息預期等因素,使得生技類股近日光環消退,多家業者股價一落千丈。

 

2020年春、疫情初爆發時,全球聚焦於新冠病毒的藥物與疫苗研發,散戶與對沖基金的資金蜂擁至生技類股,推升生技股價展翅高飛。隨後一直到2021年期間,生技產業也出現股票首度公開上市(IPO)和吸引大筆創投資金的歷史性熱潮。

 

然而此波榮景在過去一年逆轉,生技類股陷入熊市。生技股的等權重指數SPDR標普生技ETF在今年首季已經跌掉19.7%,反觀標普500指數同期下挫5%。自20212月登上高峰以來,該指數已腰斬近半,同期標普500指數滑落15.7%。

 

其中跌勢慘烈的包括德國業者CureVac NV和疫苗廠商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CureVac過去曾因研發新冠疫苗而股價大漲,但後來因疫苗保護力不到50%而失敗,股價自2020年的高點已重挫逾八成。

 

諾瓦瓦克斯研發的新冠疫苗在取得授權的過程多次延宕,打擊短期銷售前景,股價自2021年初的高點崩落逾70%。

 

另外,Atea Pharmaceuticals股價從去年10月以來已跌掉三分之二,因該公司與羅氏(Roche)合作開發的新冠藥物未能通過測試。

 

投資人與分析師指出,自去年以來消費者通膨和對升息的預期,使得投資市場對生技等較具風險企業的熱情消退,畢竟此類企業研發新藥或轉虧為盈皆需多年時間。

 

對沖基金Casdin Capital創辦人暨投資長卡斯汀(Eli Casdin)指出,「這是資產配置的轉變,從風險較高、非常未來導向的標的轉向風險較低的標的。」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生技去年因為疫情走紅。

 

第二、但現在熱潮已過。

 

第三、台灣生技股很難募資。

 

第四、生技股走向集團化。

 

亞馬遜

 

電商龍頭亞馬遜加速部署衛星網路,希望盡快追趕上勁敵穆斯克領軍SpaceX推出的「星鏈」(Starlink)服務。亞馬遜旗下衛星網路部門古柏計畫(Project Kuiper)近日宣布斥資數十億美元委託三家火箭公司進行83次發射,未來五年內,要將數千顆衛星送入軌道。

 

亞馬遜對於新計畫保密到家,不願透露花費多少錢於發射上頭,僅表示投資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亞馬遜聲稱,此次合約是「史上最大筆商業發射採購」。

 

古柏計畫合作的三家火箭公司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Jeff Bezos)旗下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負責12次發射且可額外追加15次,波音與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合資企業聯合發射聯盟(ULA)被交付38次發射任務,以及法國公司Arianespace負責18次發射。

 

2020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批准古柏計畫部署3,236顆寬頻衛星計畫,但要求至少一半須在20267月前開始運作,否則將喪失發射權利。古柏計畫表示,與三間火箭公司的合約,有助於他們達到FCC的要求。

 

古柏計畫迄今尚未將任何衛星送入軌道,但該部門表示今年將發射兩顆原型衛星。

 

古柏計畫與SpaceX推出的星鏈服務概念類似,兩者皆是利用數千顆人造衛星向地球發射網路訊號,協助偏遠地區民眾取得高速網路。

 

但穆斯克領導的SpaceX進度遠遠超越貝佐斯旗下古柏計畫。前者迄今已發射超過1,900枚衛星,星鏈在全球多國已提供部分服務、用戶人數達到25萬。

 

古柏計畫去年與電信巨擘威瑞森(Verizon)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利用前者提供的衛星系統,擴大美國偏遠與鄉村地區的寬頻服務。SpaceX也不落人後,與日本電信商達成類似協議。

 

我們的看法:

 

第一、貝佐斯也發展太空產業。

 

第二、全球第一和第二富有的人,有志一同。

 

第三、亞馬遜計劃落後星鏈。

 

第四、但未來市場夠大。

 

歐亞燃煤

 

歐盟正式同意將於8月中開始禁止進口俄羅斯燃煤,日本也將分階段禁止進口俄國燃煤,預料將加劇歐洲與亞洲的替代燃煤供源爭奪戰,從而推升全球煤價,加重電力業者的成本負擔。

 

這也印證了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的論點:亞太國家正遭受俄烏戰爭間接影響的重擊。

 

為懲罰俄國入侵烏克蘭,歐盟8日正式採用第五套制裁俄羅斯措施,包括將從8月第二周開始,完全禁止進口俄國燃煤,且即刻起不得與俄國簽署新的燃煤供應合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日也宣布,將禁止進口俄國燃煤,但會分階段實施,同時將加快取得替代能源的來源,象徵這個全球第三大燃煤進口國政策大轉彎。在此之前,歐洲與亞洲企業已陸續避開俄國煤炭,展開替代煤源爭奪戰,例如日本九州電力會社已經於3月底停購俄煤,且4月起的新年度也不打算購買,南韓國營的韓國電力公社2月就開始分散煤源,德國Uniper能源公司已多管齊下,以確保歐洲的燃煤電廠在技術上能夠運作,不受俄煤停供的影響。

 

如今,各國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有更多亞洲電力業者跟進,將加劇這場搶奪大戰。但澳洲及印尼等首要出口國的產量已達到上限,而南非燃煤又遭遇物流難題,一些進口商可能難以維持供應水準,從而使全球煤價居高不下,加重電力業者的成本負荷。

 

南非Exxaro資源公司表示,已接到許多歐洲國家的詢問,尋求簽訂供煤合約,但現有產量已完成分配,加上南非鐵路網運作不暢,部分運煤路線的鐵路遭到破壞、電纜遭竊,限制了煤炭業者擴大出口的能力。澳洲煤礦業者科羅拉多資源公司表示,近來也接到歐洲方面的詢問,將能供應一部分新增需求,但不能透露數量、進口國及時間安排。經濟學人智庫(EIU)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亞太國家對俄烏戰爭雖然沒有直接曝險,但因為這個地區仰賴進口能源和農產品、以及外國旅客,因而也正遭受大宗商品大漲與旅客驟減的重擊,東北亞也是全球主要晶片商的重鎮,稀有氣體供應鏈亦被打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都要天然氣。

 

第二、歐洲受俄烏戰爭影響大。

 

第三、但亞洲也急需更多天然氣。

 

第四、全球回歸傳統能源的現象。

 

全球升溫

 

聯合國支持的氣候科學家小組警告,全球把本世紀末氣溫升幅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幾乎無法達成,世界氣溫升幅甚至可能超過攝氏3度,是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兩倍。

 

在多國政府、城市、企業及投資人都做出淨零碳排的承諾後,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4日公布20218月以來的第三份報告,對各地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未受控制發出嚴厲警告。這份報告把重點放在人類仍未把手上的廣大技術、專業技術以及財富,充分用於確保未來的宜居氣候上。

 

報告指出,溫室氣體排放最晚必須在2025年前觸頂,才能有望達成控制氣溫升幅的目標,而根據各國在去年11月格拉斯哥氣候會議前所做的2030年減排承諾,21世紀末的氣溫升幅將超過攝氏1.5度,意味著巴黎氣候協定的第一個目標可能會在許多人的有生之年宣告失敗。

 

儘管從20102019年全球的碳排放速率,已從本世紀初的每年2.1%趨緩至1.3%,但IPCC仍呼籲各國政府與企業以更快速度 「大幅減少」化石燃料的全球使用量,以避免全球暖化的最嚴重衝擊。IPCC在最新報告說,在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須減少至少43%,才能避免全球氣溫在本世紀末時比工業革命高出攝氏1.5度以上。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在聲明中說:「這不是寫小說或誇大其詞,這是科學家告訴我們,當前的能源政策將帶來什麼結果。」他表示,各國去年底在格拉斯哥開完氣候峰會後許下承諾,並懷著天真的樂觀離去,「但現有的氣候承諾仍意味著排放量會增加14%,而多數主要排放國連採取必要行動去兌現這些不足以達標的承諾都沒做到」。IPCC報告的共同主席斯基也說:「現在不行動就永遠來不及了。」

 

報告同時提出了幾乎所有產業可行或可預見的解決方案,例如仍有許多有成本效益的減碳機會,能夠達成2030年排放量減半的目標,也已有至少18國都證明,以十年時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有可能辦到的,有些案例年減幅甚至達4%,有望把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

 

報告指出,太陽能成本從20102019年已減少85%,風電成本也降低55%,在許多地區的發電成本已比化石燃料還便宜。根據報告,核能與水力發電等零碳排或低碳排技術的發電量,在2019年的全球占比已達37%。報告也表示,機器人、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等「數位化」科技,是提高能源效率與管理再生電力的有力之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再生能源發展進度落後。

 

第二、很難達成本世紀末1.5升溫目標。

 

第三、台灣在碳排方面努力不足。

 

第四、台灣需要更多碳排的選擇。

 

天燃氣

 

全球能源監察組織(GEM)的資料顯示,亞洲正斥資3,500億美元興建天然氣基礎設施,包括擴充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燃氣發電廠、鋪設運輸管線等,金額是歐洲估計投資額的三倍,此舉恐讓拖長化石燃料使用期的辯論增溫。

 

彭博資訊報導,亞洲大舉擴建天然氣設施,目的是讓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等經濟體避免燃燒更多煤炭,抑制碳排量。然而,這麼做不僅可能冒著繼續被化石燃料套牢數十年的危險,且可能減緩發展再生能源腳步。

 

天然氣好處甚多,可用於穩定供電、讓室溫變暖、烹調食物、且有助於清除市區塵霾。儘管天然氣產生的碳排量只有燃燒煤炭的一半,但國際逐漸形成的共識是,全球須少用天然氣,才能避免氣候變遷最糟情況成真。

 

曾任英國央行(BoE)總裁的聯合國氣候行動特使卡尼(Mark Carney)表示,在取代煤方面,「天然氣絕對可扮演某種角色」,但「我們必須時時謹記在心,任何能源來源有其終極目標」,就是降低碳足跡。

 

英國石油(BP)的資料顯示,亞洲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地區,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洲,天然氣市場規模與美國大致相當。

 

全球能源監察組織研究分析師羅詹斯基說,天然氣產業進一步大幅成長的可能性,正是亞洲擴建天然氣基礎設施令人憂心的原因。倘若這個非營利組織點名的計畫(統計至20216月止)全都如期興建完成,全球LNG進口量將躍增50%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洲拚命興建天然氣設施。

 

第二、台灣就是一個例子。

 

第三、2025天然氣占比超過50%

 

第四、但天然氣不是真正的長期解決方案。

 

餐廳訂閱制

 

以前,訂閱制(Subscription)主要用在報章雜誌或牛奶,但在網路時代,幾乎什麼都能訂。

 

華爾街日報報導,除了Netflix可讓訂閱用戶付月租看電影以外,以墨西哥美食為主的速食連鎖餐廳Taco Bell、專賣健康蔬食和沙拉的Sweetgreen,和賣機票的阿拉斯加航空,近幾個月紛紛推出或試行訂閱方案,押注顧客會願意先付錢,換取每天領一份墨西哥捲餅、有折扣的沙拉,或便宜機票。

 

訂閱模式對企業的吸引力在於,能強化消費者的品牌黏著度,並保有經常性收入。

 

Taco Bell今年1月起在全美銷售「塔可戀人通行證」(Taco Lovers Pass),3010美元,菜單上七種口味的墨西哥捲餅,訂閱顧客每天可任選其一。

 

根據研究業者Insider Intelligence,美國零售商在2021年的線上銷售額,有3.2%來自對實體產品和相關服務的數位訂閱,總額達291.1億美元,占比高於2020年的2.9%

 

疫情導致許多人花更多時間待在家裡並加速電商的成長,使得訂閱制擴張進入新領域。Insider Intelligence的資深分析師德洛施指出,訂閱制為雜貨、個人護理品和寵物產品提供了「價值和便利」。

 

ReCharg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歐康納說,蘋果公司去年改變政策,iPhone的應用程式現在必須詢問用戶願不願意被追蹤,讓開發新客戶變得更困難和昂貴。留住現有客戶變得格外重要。

 

阿拉斯加航空2月起提供「飛行通行證」(Flight Pass)訂閱計畫,可用來換取加州之內、加州到內華達州之間,或者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之間的往返機票。如果月付49美元,一年可飛六次,乘客須在出發前14天訂票。月付199美元的套餐也能享有六次短途旅行,但允許最晚在起飛前兩小時訂票。

 

Sweetgreen1月試推了為期幾周的訂閱方案,顧客可購買一次性、10美元的「甜甜卡」(Sweetpass),接下來30天內的數位訂餐,每日均可享3美元折扣。

 

上述三家公司都謝絕透露訂閱註冊人數,但Taco Bell說他們的續訂率是21%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商興起帶動訂閱制。

 

第二、訂閱制有更多應用品項。

 

第三、有些只是預購的商品卷。

 

第四、但人們越來越願意嚐試新產品訂閱制。

 

電動滑板車

 

汽油價格持續飆漲,加上疫情期間通勤習慣改變、新車一車難求,促使愈來愈多民眾改買電動滑板車。電動滑板車要價相對便宜,且可搭配大眾運輸系統使用,成為民眾高油價時代的代步首選。

 

邁阿密電動滑板車製造商Fluidfreeride表示,他們3月賣出的滑板車數量,足足是上個月的兩倍。自美國汽油價格本月稍早突破新高以來,他們3月業績比起去年同期暴增七成,網站流量也攀升三成。

 

另一家電動滑板車製造商Bird深有同感。該公司3月迄今業績攀升六成,網站流量亦成長三成。Bird旗下電動滑板車共享服務也受到民眾支持,紐約市3月每日平均租借次數較2月增加近70%。

 

近年來,民眾對於電動滑板車與電動腳踏車的興趣日益攀升。最近更因全球供應鏈打結、新車供應受影響,加上汽油價格狂飆,促使更多人決定改騎滑板車上班或一般外出使用。

 

電動滑板車基本款式起價約300美元,部分款式甚至更便宜,但單程充電僅能騎乘10英里。較先進款式約1,200美元,充電後騎乘距離較遠、穩定度也較佳。無論如何,這都比起平均要價5.6萬美元的電動車便宜許多。

 

電動滑板車充電時間約五~六個小時,快速充電僅需一至兩個小時。電動滑板車容量約一千瓦電力,要價約50美分,可讓你騎乘相當兩到三加侖汽油的距離。

 

電動滑板車銷售公司Alien Rides負責人格爾頓(Kevin Grandon)表示:「電動滑板車是划算投資,很快就回本,因為你每天可省下1520美元的油錢。」

 

民眾對於電動滑板車的接受度提升,也令臉書相關社團人數與社交平台Reddit貼文數量暴增。經營臉書「電動滑板車指引」社團的版主表示,他們旗下會員數量從一年半前的一千人成長至如今的3.8萬人,每天留言數量多達1.2萬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大爆發。

 

第二、但電動車充電不易。

 

第三、滑板車成為便宜的替代選擇。

 

第四、特別是短程交通。

 

馬斯克/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8日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可能跨足鋰礦業務,大規模開採及提煉鋰礦,原因是這個電動車電池關鍵金屬原料的價格瘋漲,電池生產成本已經太高。

 

財經媒體CNBC報導,馬斯克在一則推文回應中說:「鋰價已經漲瘋了,地球上幾乎到處都是鋰,因此這種元素本身並未短缺,只是提取/提煉的速度緩慢。」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全美各地的確都有鋰礦床。

 

這一則報導釣出馬斯克回應的推文,展示了過去20年來鋰每噸平均價格的變化,顯示鋰價自2021年來大幅上漲。

 

根據研究業者兼價格供應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彙編的數據,鋰價在過去一年以來飆漲了將近490%。

 

鋰對電動車電池來說極具價值,因為鋰既是最輕的金屬,也是密度最小的固體元素,這意味著用鋰製造的電池具有較高的功率重量比,在運輸方面至關重要。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想要開採鋰礦。財星雜誌(Fortune2020年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特斯拉在一樁鋰業公司收購案告吹後,已設法取得在內華達州開採鋰礦的權利。

 

在馬斯克喊出要自採鋰礦之際,特斯拉也在參與另一種「挖礦」事業。彭博資訊報導,推特創辦人多爾西的金融服務公司Block及加密幣業者Blockstream,正在攜手打造一座比特幣礦場,由特斯拉的德州太陽能儲能系統供電。

 

Blockstream執行長貝克在今年邁阿密比特幣大會上說,這座礦場將使用特斯拉在德州的可充電大型電池,但並未透露具體位置。

 

馬斯克去年就對比特幣和狗狗幣(Dogecoin)等加密幣表達興趣,並開放特斯拉客戶用比特幣購車,激勵加密幣行情衝上歷史新高。不過,該公司隨後又以比特幣挖礦太不環保為由,暫停比特幣付款政策。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垂直整合。

 

第二、全世界最有錢的人。

 

第三、馬斯克的投資改變世界。

 

第四、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