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中國重汽/台灣投資, PALM

中國重汽/台灣投資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38期電子報 2010-04-16

全球卡車企市場市占率第一的中國重汽(亦稱山東重汽),最近來台考察投資環境,並評估彰濱工業區設廠生產巴士的可能性,投資金額將高達五十億元,中國重汽打算把在台灣生產的巴士轉銷美國市場。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第一、陸資來台自從今年五月開放以來,一直成效不彰,如果這個案子能夠成功,將為經濟部政策作強力背書,並為將來後續的陸資企業建立信心和成功典範。第二、經濟部官員表示,MIT(Made in Taiwan)與MIC(Made in China)比較,MIT會讓美國市場更放心,因為台灣擁有品質良好的供應鏈,這個就是台灣可以找到的商機和定位。第三、ECFA簽訂後,兩岸交流更加活絡,台灣將條件創造自己的「總部經濟」,吸引台商、陸資、外資來台投資,利用台灣作為高附加價值組裝和轉運中心。台灣的優勢,自己人看不到,大陸和外國人倒是看得非常清楚。FDI(直接投資)資金的流入,比純財務性全融資本,對台灣更重要,這會是ECFA簽訂後的超級大利多。



PALM

美國著名的智慧型手機及PDA業者PALM最近委託高盛,計劃出售股權,據傳聞潛在買家包括聯想和台灣的宏達電。Palm在十年前是市場領導者,和RIM的Blackberry並駕齊驅,甚至比Blackberry還早。Palm早期是以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作為切入點,而黑莓機只是一個簡單的email接收機,後來雙方才各自再發展到電話領域。

為什麼Palm會失敗?可能是價值主張(Value Propostion)太複雜了,像我直到今天還只是把黑莓機拿來收發email,不會去用其它功能。數位匯流現在邁入「三網合一」、「三屏一雲」新紀元,台灣的廠商如Acer/Asus因為小筆電而崛起,但也可能因為iPad這樣的killer application出現而被打入冷宮。前瞻、創新、速度、靈活與平台,將是台灣業者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不認為宏達電會去買PALM,HTC已走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和歐美電信業者直接合作,不需去買二流品牌。Palm的機會在中國。只有需要「走出去」的大陸業者才會去花這種錢,但即使是聯想現也已學到教訓。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全球化創新平台,新企業社會責任

全球化創新平台,新企業社會責任
2006.08.31(經濟)

創投曾經是台灣高科技發展的動力,這幾年卻大幅衰退,主要原因除了台灣資本市場集資功能不振外,基本問題在於沒有體認到台灣高科技產業轉型及企業海外佈局的需要。當中國大陸積極推動自主創新之際,台灣經濟創新成長的引擎卻已經停滯。

台灣創投的角色已逐漸被大型電子公司(鴻海、華碩等)取代。在全球競爭加速的情況下,企業只好引進策略投資人,進行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整合。這固然可以加速發展,但其焦點偏重「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對於真正有獨立自主創新能力的「新興企業」而言,台灣經營環境和融資配套已不具競爭性。

台灣許多大型科技企業正陷入轉型的進退維谷:原有業務面臨極限,但新的「第二成長引擎」卻沒有起來。台灣在新世代科技(如替代能源、綠色產業等)投資的力度較其他國家差了很多。透過投資新創事業是跨入新領域一種方式,但是大企業必須避免「收購」和「併吞」的心態,否則沒有辦法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激發創新種子的活力。

中國大陸高科技企業幾乎清一色選擇美國上市,這當然有其盲點,但是成功建立了一種鼓勵風險性投資的快速成長模式:無錫尚德五年市值四十億美元,分眾傳媒成立三年高達三十億美元。台灣雖然也有宏達電、茂迪等代表,但是成長速度遠不及大陸高科技同業,是最大危機。

新創事業要超速成長,必須掌握幾個訣竅:架構海外佈局(研發、市場)、引進海外人才、利用國際資本、強化全球策略聯盟。總之,「全球化」是核心主軸。

大企業投資新創事業的考量,是風險性以及專注性。機構投資人要求上市公司專注現有事業,影響企業放慢對未來轉型投資的腳步。解決之道,企業可以切割新的子公司平台,加速新事業投資,或者是投資有跨國運作能力的創投。

良好的投資環境和育成創新,原先是政府該做的事。很不幸地,目前政府無法扮演這樣的角色。大企業和小企業應該建立更好的「夥伴」關係,大公司扮演橋樑,作為自主新創企業的創新平台,透過多元資本運作,創造雙贏。如何延續台灣的國際創新競爭力,將是我們這一代企業的新「社會責任」!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兩岸雙平台分工,改寫全球新佈局

兩岸雙平台分工,改寫全球新佈局
2006.08.17(經濟)

幾年前台資新加坡上市食品公司旺旺決定跨入大陸醫院市場,造成震撼。最近台灣敏盛醫院透過旺旺的平台,輸出整合醫療和管理know-how,創造了兩岸合作新模式。

南仁湖在台灣以BOT形式經營高速公路休息站,最近其宣佈和大陸滬杭甬高速公路合作(非合資),將規劃世界最大的服務區休閒景點,由南仁湖協助管理。

裕隆在兩年前架構重組,轉型成專業代工及土地開發,同時分割裕隆日產,專注在市場銷售。宏達電則反向操作,向大股東收購大陸多普達品牌公司。

台灣企業正處在兩岸連結的關鍵時刻:一方面要將不具競爭力的業務外移,或開發合適的大陸切入點,一方面要重新定位台灣功能。台灣企業不懂得「資產置換」,只擔心投資人、政府短期的看法,造成舊的業務出不去,新的業務進不來,最後蹉跎掉未來轉型的機會!

基於兩岸政策現實的考量,台灣的企業有兩種「中國連結」的選擇:搭建自己的橋,或是借別人的橋。如果是走自己的路,最好引進國際性投資人,傳統融資手段在時間、投資人保護及政策上皆有障礙。另外一種方式是技術輸出結合資本運作,迅速複製作大,這對目前台灣優秀但小格局的服務業比較適合。

借別人的橋則有三種選擇:第一是和「台灣產業龍頭」策略聯盟,這在電子產業最有可能。第二是被「國際大廠」收購,由於管理素質和國際接軌能力,台資仍是國際大廠佈局中國所青睞的夥伴,整合可以解決台資財力不足,政策制肘的窘境!

與事業有成,想衣錦還鄉的「大陸台商」合作是第三種選擇。許多大陸台商非但財力雄厚,並且商業嗅覺敏銳,例如寶成 / 旺旺跨入兩岸旅館業,旺旺佈局醫院,康師傅進軍地產等。大陸台商和台灣企業合作可以讓許多商機從「台灣級」提昇成「世界級」。

今年是大中華企業實力消長關鍵年,台資企業的成長動能逐漸減弱,大陸民企及外資卻突飛猛進。台灣 / 大陸不是「either / or」單選題而是「and」複選題。如何透過資本運作架構兩岸雙平台佈局,另外再搭配策略、執行、速度,這才是台灣經濟最需要的「轉型正義」!
【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財務創新整合,重組成功密碼

財務創新整合,重組成功密碼
2006.08.03(經濟)

上週,以全世界最大的購併基金KKR爲主的集團,完成對美國最大醫院連鎖公司HCA的收購,總金額330億美元,成爲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案,打破KKR自己在1989年對RJR Nabisco轟動一時的313億美元收購紀錄。

去年年底,全世界最大的單一購併基金規模是85億美元,今年年初就被超越,現在紀錄已達到150億美元。150億的基金通常可以再向銀行借款600億元,當你有750億美元的時候,全世界幾乎沒有什麽公司是買不下來的。

美國半導體大廠超微上週以54億美元購併繪圖卡晶片第二大的公司ATi,垂直整合,打造了新的「平台化策略」,重新改寫半導體産業上下游生態。其結果非但影響英特爾,也波及台積電。連龍頭都會如此,可見台灣已不能對全球的行業整合、購併狂潮置身事外!

由最近的一系列購併來看,台灣企業必須作三個改變。第一是從「技術整合」走向「財務整合」。以超微 / ATi為例,這是削弱敵人的進攻策略,而非防守;台積電應該更大幅度地進行策略性併購,完成技術拼圖。大企業可以靠資金來整合資源,但小公司則必須靠主動結合資源來整合資金。

第二是要以「內部成長」轉向「外部成長」。台灣企業必須從爲生存而購併,轉向爲成長而購併。台灣企業的成長超過20%即算高成長,中國大陸很多企業都在30~100%,鴻海集團年營業額上兆,年成長目標仍有30%。台灣企業,不論大小,若達不到20~30%的增長率,將很難募集國際資金,應該積極探討收購 / 被收購的整合策略。

第三是從「自有資金」轉向「他人資金」,特別是為購併及整合而融資。外資及法人會取代家族,成為企業最大股東。要引進國際資金必須強化整合後管理,改善公司治理,並且創造海外融資平台。

二十幾年前,全球CEO多半是研發及製造專業,後來行銷人才逐漸取代,這幾年演變成由CFO背景的人才出線。對於台灣企業來說,最大的教訓是:財務創新和全球整合可以超越技術創新和努力。世界是平的,但其結果卻是不平等的!台灣,你在哪邊?【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知識型服務業,企業轉型關鍵

知識型服務業,企業轉型關鍵
2006.07.06(經濟)

台灣這幾年力圖發展知識經濟,也強調所謂的「知識型服務業」。台灣有全球最密集的中小型服務業,可惜都集中在餐飲、零售等服務業上,其他知識行業如金融、管理、商業等相關服務業都成效不彰。

香港是知識型服務業的代表:香港的金融業是靠專業的中介機構如投資銀行、律師、會計師、諮詢公司等服務業所支撐起來的。中國銀行兩年內在港重組上市募資112億美元,無數中介機構的全力投入是成功關鍵。根據英國一家諮詢公司去年所作的一份研究,在14項影響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因素中,首要的是人才,也就是擁有完整的專業人士群聚,從此看來上海短期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的機會不大。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對中介機構所創造的價值不大認同:台灣老闆可以批准三億機器設備的投資,但是對於花百分之一的錢請中介機構卻覺得心痛。現在台灣要發展全球佈局,但是國際一流中介機構都將最好的人才派去作中國大陸的案子,台灣只能取得三流資源,結果可想而知。

台灣金融業另外一個問題是家數過剩,造成服務的同質化與微利化,企業已經習慣接受免費或低價服務。在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沒有努力提昇價值,無法提供企業未來真正需要的跨國或轉型服務。

一個金融市場的組成有四個成分:企業(募資者)、投資人、主管機關、中介機構。前三者並不是很瞭解國際市場的現況,所以要靠中介機構來帶動創新,但其並無足夠的經濟動機,無法形成正向循環,並吸引好的人才,所以台灣金融服務業的前景並不樂觀。

台灣較有機會的是製造和商業服務業,例如工業設計,但前提是必須能和國際客戶接軌,例如印度的商業流程外包。台灣還有許多文化創意產業,是華人的翹楚,如能善用資本規劃,以大中華市場為平台,將可脫離工作室的型態。

台灣企業應該積極和知識型服務業公司形成「夥伴」關係,例如電子大廠可以投資工業設計公司或品牌行銷公司,大企業可以投資諮詢公司(IBM就曾經買下PwC的管理顧問公司),如此可以結合外部資源,迅速彌補能力的不足,並且帶動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與國際資源接軌 創造台灣新價值


2006.06.30先探雜誌專訪
 

從跨境與轉型,重建企業未來

從跨境與轉型,重建企業未來
2006.06.22(經濟)

最近有兩件和航空業有關的收購案,一是國泰航空收購港龍,完成中港臺航空大整合;另一是西班牙營建集團Ferrovia打敗高盛證券爲主投資集團,以193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英國機場管理公司(British Airports Authority, BAA)。

國泰收購港龍,强化了香港的樞紐地位,兩岸三通是其因素之一。值得注意是香港紅籌股中信泰富在本案中的地位:作爲中國大陸在香港的旗艦公司,中信泰富多年來分別持有國泰及港龍各1/4的股權,現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資源整合,獲利了結,再轉回大陸,跨入鋼鐵業,是資産置換操作的典範。

但我覺得更值得一提的是Ferrovia / BAA的收購案。Ferrovia幾十年前只是西班牙一個小營建公司,透過一系列跨國收購,變成歐洲最有實力的基礎建設集團。拉丁美洲對于西班牙就如同中國大陸對臺灣,西班牙企業充分發揮冒險開拓的精神,從拉丁美洲收購到歐洲,將自己躍升爲世界舞臺的要角。

Ferrovia / BAA案有幾個特色:第一、帶動全球基建(infrastructure)投資風潮。基建案現金流穩定,建設期長,競爭者少。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也有入股BAA案。本周英國聯合港口(AB Port)又成爲全球競購物件。

第二、成功的轉型。Ferrovia在收購BAA後,營建比重將降到50%以下,機場管理却升到25%,順利置換資産組合。第三、跨境的布局。Ferrovia將來60%的收入都來自海外,是「走出去」的典範。

第四、善用金融資本。Ferrovia結合了新加坡和加拿大政府基金,借力使力。全球充裕的金融資本給整合者帶來良好的契機。

Ferrovia / BAA是Portfolio式的經營手法,透過産業資本和財務資本,跨地域、跨領域的延續企業的生命和競爭力。即使本土化的地産和營建公司也可以落實全球布局。全球基建資産是投資熱點,由此觀之,摩根史丹利投資中鼎工程不足爲奇,而臺灣高鐵應該還有更好的明天。【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聯想/中銀國際

聯想/中銀國際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37期電子報 2010-04-09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證實,聯想控股最近購買了中銀國際證券部份股權,中銀國際是大陸中國銀行在香港的海外投資銀行,曾經手許多大型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上市。
 
柳傳志表示,聯想控股比較看好包括證券業在內的金融業。據相關消息報導,聯想控股以9億元人民幣入股中銀國際,購買了其12%的股權,但未獲證實。
 
柳 傳志幾年前從香港上市的聯想電腦淡出,將精力放在集團公司,專注投資業務。最近兩年由於接班人楊元慶表現不理想,聯想市佔率節節滑落,被台灣的宏基迎頭趕 上,枊傳志只好再披戰袍,重新擔任子公司董事長職務。不過集團公司這幾年轉投資表現出色,其所投資成立的弘毅現已是大陸最成功的民營PE基金,去年還得到社保基金的投資。
 
看到聯想投資中銀國際,有幾個感想。第一、大陸傳統企業現在流行投資金融業,這和二十年前台灣非常相似,不過當年台灣金融業的開放,造成今天的薄利化,過度競爭以及各種利益輸送的違規弊病。第二、大陸的金融行業還是暴利,銀行利差有4%,證券業仍是暴利,今年有一家中型券商華泰上市,竟然募集到150億人民幣,實在太驚人。第三、企業、銀行和證券商都跨足PE,大陸的錢實在是太多了,資金過多的結果是錢追逐少數的項目,然而案子的價格卻被越炒越高,所以獲利空間也被擠壓,看來台灣PE 未來不是到中國大陸去和當地PE競爭,而應該是把中國大陸的錢多引一些到台灣來,投資價廉物美的公司,或是兩岸共同攜手合作,一起走出去,到全世界去併購海外優質的企業,就像吉利去收購Volvo一樣,共創華人全球產業整合的新世紀。【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善用ECFA 打進全球經濟大聯盟

善用ECFA 打進全球經濟大聯盟
【經濟日報╱黃齊元】2010.04.08 03:58 am

最近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比較緊張:中美即將進行匯率談判,劍拔弩張;Google由於言論限制,高調退出大陸市場;中國因賄賂理由起訴澳洲鐵礦砂巨人Rio Tinto中國主管。

全世界都面臨大陸經濟興起,開始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大陸高速鐵路現已躍居世界龍頭,電信製造商華為升到全球第二,吉利從汽車王國美國福特手中收購Volvo,更加印證大陸企業走出去、布局全球產業的萬丈雄心。

西 方國家心態已不再一昧倡導中國威脅論,而是調整與接受。馬丁.賈克的《當中國統治世界》,精確地反映了現況。英國內閣大臣Lord Mandelson在《國際先鋒論壇報》撰文”We want China to lead”-「中國必須了解其龐大的規模及影響力不容許其再獨善其身」。《經濟學人》社論提出與中國打交道是危險的,但更危險的在於拒絕去面對它。

面 臨中國崛起,台灣的對策為何?首先,台灣應該認清全球化是無可阻擋的趨勢,不要把全球化和中國化劃上等號。第二,台灣應有正確的定位與清楚的願景。第三、 台灣需有新的產業轉型與發展戰略。有人說兩岸金融合作監理備忘錄(MOU)是演唱會入場券,兩岸經濟協議(ECFA)才是VIP門票;其實ECFA就像 「星光大道」直接進入決賽資格的邀請,台灣不只是旁觀者,更是參與者。ECFA只是起點,終極目標則要發揮想像力。對於ECFA,台灣應有三個思考面向:

第 一、創造台灣價值。ECFA不是零和遊戲,台灣市場不是「存量經濟」,而是「增量」或「流量經濟」。由於中國大陸生產條件漸趨惡化及ECFA的零關稅,台 商、外資、陸資都會加碼投資台灣,台灣將成為兩岸技術商品化、研發、設計、組裝、物流、訓練、服務與管理中心。台灣要制高定位自已的「總部經濟」,建立兩 岸分工新模式。其次,台灣應大力提升創新服務水平,從觀光旅遊、文化創意到醫療照護,吸引大陸及國際觀光客。隨著金流、商品流、客流增加,國際認可台灣的 地位,台灣股市被外資重新評價(Re-rating)指日可待。

第二、轉型中國內需。所有兩岸台商都需積極學習中國市場行銷,中小型服務業更應開始參與大陸市場。康師博花了十多年建立一流中國品牌,85°C只花了五分之一的時間。大陸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中小企業可嘗試利用網購開拓市場。

ECFA 不只對傳產有利,對高科技亦然。經濟部兩岸搭橋專案,涵蓋LED、電動車等多項專案,兩岸建立科技標準,更可創造中華名牌。大陸政策、市場和資金,接軌台 灣技術、管理、人才與國際化經驗,將形成新製造供應鏈,發揮「CHIWAN」威力。大陸「三網合一」,結合台灣中文平台,可締造華人iPad新紀元。

第三、結盟全球夥伴。全球企業都想進入中國市場,台灣是其最佳的本土化夥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缺乏管理經驗,投資台灣,可以一起走出去。台灣最佳的位置,在中國大陸與世界的中間。

優 秀的台灣精神,一向是在世界舞台上發光,從王建民到李安,從今年在全球設計大獎Red Dot奪得第二多獎項的67位設計師,到吸引近20家外國企業來台發行TDR的台灣證交所。Google可以對中國說不,因為它是世界平台,台灣不是,台 灣的關鍵在面向全球,創造大中華平台。我們要在大聯盟挑戰自我競爭力,不要在小聯盟苟延殘喘。

台灣要協助弱勢團體,但不能變成弱勢經濟體。我們要開放面對,不要逃避阻擋;要創造明日經濟,而非固守昨日經濟;要站起來,不要等讓利。兩岸與其說是兄弟,不如說是「緊密夥伴」關係,台灣不能只依靠中國大陸,但不能沒有這個夥伴。

上海世博的標語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會讓大陸更美好;大陸,會讓台灣更美好;而兩岸,可以讓世界更美好。我們不要回到過去,要回到未來—那個應該發生卻還未實現的未來。

(作者是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利用私募基金,建立全球佈局

利用私募基金,建立全球佈局  2006.05.30(工商)

私募基金CVC剛剛宣佈投資50億人民幣至大陸A股上市公司晨鳴紙業,這是最大的一筆A股外資投資。然而稍早私募基金Carlyle投資3.8億美元至徐州工程卻被大陸主管當局否決,理由是龍頭企業不能為外資所壟斷。

美資購併基金Lonestar三月宣佈以62億美元將其2003年10月投資的Korea Exchange Bank賣給國民銀行,帳面獲利超過30億美元。但稍後韓國當局卻搜索Lonestar韓國辦事處,並指出當年交易有不法行為。Lonestar雖表示願意合法繳稅,仍無法平息眾怒。

這代表了什麼意義? 外資私募基金充斥亞洲,但卻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中國大陸和韓國等地投資價格已經偏高,而且還有許多不合理的政府干預,目前正是台灣重獲外資青睞的最好時機。

今年以來,私募基金大舉進入台灣市場,從電信的東森多媒體,到金融的台新、花企、萬泰、日盛,都看得到影子。但是台灣不要沾沾自喜,私募基金看上的是台股低估的「投機價值」,以及企業過剩的「整合價值」,我們需要更多的Buy to Build,而不只是Buy to Consolidate。

外資很願意支持台灣企業,但並不是本地的發展,更包括透過全球購併取得關鍵資源(技術 / 品牌)。台灣企業應積極規劃海外平台,取得國際資金,整合國際資源。

統一企業去年起在大陸進行多件收購和策略聯盟,私募基金表示很願意出資金,由統一提供人才、技術與管理,突破投資大陸不得超過淨值40%的限制,將來在海外上市或由統一買回。但官員表示,類似合約仍需經過審批。

統一不同於和艦,食品的know-how不屬於大陸禁止投資範圍。台灣人用自己的「智慧資本」,吸引國際「金融資本」,在海外進行產業整合,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外資一定找得到合法規避的做法,限制越多,只會讓外資取得更好的條件,降低台灣企業的「無形資產」和「策略槓桿」。

台灣政府應該學習「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和台商一起走出去,在海外大舉投資。台商的挑戰在全球,投審會放行封測大陸投資和統寶收購飛利浦,絕對是正確決策。總而言之,目前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經營「台灣以外的台灣」!【作者為寶來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從香港上市,談企業分割

從香港上市,談企業分割
2006.05.25(經濟)

最近政府對鴻海等分割業務在香港上市,計劃研擬更嚴密的監理,以免降低母公司評價及衝擊台灣資本市場。富士康股價從3.8港元漲到20多元,現在政府對其擴大效應終於忍不住了,問題是這真的是一件壞事嗎?

富士康對鴻海「公司」不一定是好事,但對鴻海「集團」合併報表來說卻非常正面:不到一年時間內多出一家市值五千億台幣以上的上市公司,本益比30倍。富士康讓鴻海以更低資金成本,更快速發展,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鴻海。除了市場因素,投資人可清晰了解主營業務也是高本益比原因。鴻海集團業務太廣,將富士康獨立,可建立國際購併平台,及海外第二融資平台。

當然,富士康要在香港上市最主要原因還是政府對大陸投資的限制。香港上市台資龍頭企業如裕元(市值44億美元),康師傅(36億美元)及冠捷(19億美元),都比台灣同類型的公司發展得更快,原因值得深究。

1990年,寶成在台灣上市擁有東南亞業務和鞋材業務;1992年,裕元在香港上市擁有大陸業務,彼此原來股權沒有任何關係。 經歷98~03年的重組,寶成將所有業務以「換股」形式轉給裕元。
  
重組後,裕元完成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變成超級旗艦,不但本益比由6倍跳到16倍,且進入恆生指數。 寶成(市值19億美元)仍持有裕元50%股權,分享轉投資收益,並且創造了第二成長曲線-電子。

從寶成 / 裕元的例子可見,台灣母公司會轉型為控股公司,研發中心,管理中心,而海外子公司則定位為製造中心,業務中心和融資平台。 鴻海 / 富士康是「分出去」,而裕元 / 寶成則是「接回來」,兩種模式都能達成「雙營運平台」的佈局。

香港最會分割的集團是李嘉誠:從internet、生化到電信,從印度到義大利,子公司數地上市。台灣的經營環境已不夠全球化,為何還要劃地自限? 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可以促進經營的全球化,反之亦然。

台灣過去的全球化是油麻菜籽命,只為降低成本或配合客戶,未來應化被動為主動,邁向全球,像王建民和李安,在真正世界的屋脊發光!【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印度的興起,台灣的機會

印度的興起,台灣的機會
2006.05.16(工商)

在短短一年內,印度擄獲了全世界的心,從跨國企業到一般投資者,每個人都為印度的未來嚮往不已。

印度非常懂「國家行銷」。今年Davos經濟高峰論壇印度的主題是「India Everywhere」(印度無所不在),印度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標語是「Partner Country」(夥伴之邦),印度招商的定位是「Fastest Growing Free Market Democracy」(全球成長最快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度)。

哈佛企管大師麥可.波特為印度背書:「中國雖然很大,但是產品價值不高;印度在軟體、IT、醫療領域高度專業,有更多高水準的勞工,印度更有條件建立一個有生產力的商業環境。」 印度品牌權益基金會(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的報告點出了印度的特色:龐大市場、製造中心和服務中心,最後一項是印度利基。

軟體和商業流程外包帶動了印度IT產業的成長,Tata、Infosys和Wipro已是世界級的企業。全球最大鋼鐵公司Mittal更出手購併第二名歐洲同業,震驚全球。印度的策略是「走出去」,台灣和中國大陸傾向「帶進來」;台灣喜歡「自已做」,印度則是「大家來」。

開發印度商機,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在於「What」(做什麼)和「How」(如何做)。台灣對印度的投資可以從三個層面考慮:「世界工廠」、「世界市場」和「當地市場」。傳統的出發點是利用印度作為工廠,但是印度當地的「窮人商機」比外銷市場更可以考慮。。

這一波全球手機和NB的熱潮,大部份是由新興市場低價產品所帶動。如果台灣公司能和印度業者針對當地市場共同合作經營,不一定會輸給全球性企業。

台灣第一種進軍印度的方式是由政府帶領,像新加坡政府成立蘇州工業園區,淡馬錫收購澳洲電信公司和投資中國銀行。第二,台灣企業可以追隨有跨國佈局的大公司(如鴻海)的腳步,一起在印度建立產業鏈,當年中華汽車率同協力廠到大陸設立東南汽車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台灣可以和了解印度的外國企業合作。亞洲印度人最多的地方是新加坡,英國和印度最有歷史淵源,這些都是策略聯盟或收購對象。最後,台灣可和印度夥伴利益交換,協助印度進入中國大陸,換取進入印度市場的資源。

台灣有很多和印度一樣的特質-自由、民主、創業精神,但是台灣沒有作為世界公民的心態、技能和政策,所以變成劃地自限。台灣若能釋放自已的想像力,將比印度更有條件大聲地說「Taiwan Everywhere」!

中國創投的新趨勢

中國創投的新趨勢
 2006.05.12(經濟)

去年我在上海參加一場科技聚會,感觸極深,所見盡是美國矽谷知名主流創投,這些是台灣過去十多年不曾經歷過的。 許多三十歲的年輕人,已經管理了幾千萬美元的基金,海歸派的創業家更是自信滿滿。

在經歷了三年的慘淡經營後,中國大陸的創投業從03年起有大轉機。 當年,Ctrip(攜程網)成功在Nasdaq上市,Softbank投資盛大4,000萬美元,一年後就在Nasdaq上市,Softbank總共套現5.5億美元,回報高達15倍。 先前的中芯半導體是失敗案例,但盛大向矽谷主流創投證明中國VC是可以賺大錢的。

2005年無錫尚德造就了另一個傳奇,上半年向創投募集8,000萬美元,年底就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融資高達4億美元,上市時本益比40倍,上市後股價又漲了一倍多。 尚德正式建立了外人對「中國高科技」股票的信心。

對於台灣企業來說,這波的中國創投熱有很深的影響。 第一是案子的競爭越來越多,台灣公司的基本面不差,但必須有透過兼併收購「快速成長」的能力,否則在規模上就吃虧。

第二是價格合理性。 世界是平的,資金會比較台灣和大陸案子的成本。 大陸案子要求的本益比較低 (特別是傳統產業),但是台灣企業對價格的要求還停留在以前股市好時的階段,較難達成共識。 當然大陸熱門的高科技案現在訂價也很高,不過台資企業和其無競爭可比性。

第三是上市地點。 企業不一定想到海外上市,但基於香港和Nasdaq的高本益比,創投可能會鼓勵企業轉向海外掛牌,當然這也和台灣政府對大陸投資限制有關。 其實台灣現在上市價格本益比有提高,但對企業來說資產負債表左邊的事項(策略投資)比右邊(融資)更重要。

第四是商業模式必須從「台灣定位」走向「全球聯盟」及「大中華佈局」,企業必須提前啟動海外計劃 (不管是R&D,策略聯盟,國際客戶等)。 國際資金對於「純台灣」概念的「產業整合」案有興趣 (如金融、電信),但對創投案則無。

每一個企業和創投都應該問自己: 當今天國際資金可用比較低成本投資大陸,以較短時間和更高價格出場,那麼台灣企業的吸引力在哪裡? 唯有在觀念及作法上創新,才能找到台灣創投的新出路。【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黃齊元】
 

利用策略槓桿,迅速強化競爭優勢

利用策略槓桿,迅速強化競爭優勢
2006.05.02(工商)

友達和廣輝的合併引發了大家對於「策略槓桿」的重視。不同於財務槓桿,策略槓桿是利用策略手段,重新定位發展佈局,縮短成長時間,讓資源作最有效配置,這是一種外部成長的方式。

台灣過去資本市場太寬鬆,每家公司什麼都想自已來。隨著台灣股市動能相對減緩,以及全球競爭白熱化,合作代替了競爭,台灣企業的成長模式必須從「資金驅動」轉向「資源驅動」。資源可以整合,而資金會追隨資源整合者,進一步帶動行業整合。

和亞洲其它國家比較,台灣企業在策略槓桿的進取心相對不足。我們了解必須擴張核心能力,但是還不能接受用收購或合作方式來擴張競爭優勢。在垂直分工的佈局下,很多企業在原先領域已經面臨了成長的極限,但是第二事業成長曲線卻遲遲未能啟動。

「成長的賭局」(The Growth Strategy)和「從核心擴張」(Profit from the Core)這兩本書指出了成長的兩難。台灣企業對外部成長找「No」的理由通常超過說「Yes」的渴望,但是我認為這種心態必須改變。無視於全球產業整合的大趨勢,就如同盲目地追求成長一樣危險。

中國大陸企業還在積極學習轉型,但是繳了很多學費,例如TCL對Alcatel及Thompson的併購,比亞迪(BYD)從手機電池切入機殼,以及聯想/IBM。從ING保險台灣總裁跳槽大陸太平洋保險,以及Dell亞太總裁加盟聯想,可知大陸成長的手法已越漸成熟,懂得挖角國際專業經理人,彌補關鍵管理能力的不足。

很多台灣企業對於這些結合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全球資金對大陸有熱情,對台灣沒有,所以大陸企業可以拿到cheap money。現在每年賺二千萬美元以上,成長率30%以上,只要求4-5倍本益比的大陸創投投資案比比皆是,台灣公司相形失色。大陸企業可以先拿錢,再從虛變實,相對來說台灣企業一定要先有實才能募資。

最近Alcatel併購Lucent和印度Mittal敵意收購Arcelor,帶動全球合併熱潮。雖然過去失敗的例子居多,然而沒有人敢說這一波的產業整合不能真正創造綜效。

鴻海在去年已超越偉創力(Flextronics),變成全球最大的EMS公司,偉創力總經理離職,加入全球最大的購併基金KKR擔任亞洲區合伙人,並且立刻收購偉創力的軟體部門。郭台銘董事長可以學習和其過去最大的敵人作朋友,由KKR出資,協助鴻海併購偉創力,或許可以改寫全球IT產業的版圖,力追三星,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再整合。【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從A股市場的轉變,看台商的思維與策略

從A股市場的轉變,看台商的思維與策略
2006.04.26(經濟)

1993年,燦坤成功地將大陸業務在當時剛興起的B股市場上市。 燦坤是外資企業、台資企業、獨資企業,大陸B股市場完全不是為這樣的企業設計的,然而基於政策鼓勵,還是獲批准。

十多年過去了,燦坤B股沒有再拿到一次增發(再融資)的批覆,想要申請A股也未獲許可,A/B股合併更是遙遙無期。 去年,燦坤將大陸境內的3C通路業務,賣給永樂家電。

前年台資浙江國祥制冷及去年成霖大陸業務A股陸續上市。 最近,大陸重新啟動因為股權改革而暫停一年的新股上市審批,又燃起一些台資的期待。

今年三月,大陸發佈「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允許境外投資者戰略性投資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 全球最大的水泥企業Holcim立即將其原先擁有湖北華新水泥的股權由26%增加到51%。 短期內,外資對大陸A股的興趣不在賺取價差,策略聯盟平台意義大於融資平台。

去年,大陸的交通和建設銀行成功在香港上市,今年還有兩家更大的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要在港上市。 大陸五大銀行中的四大都選擇了在香港上市,引進國際戰略投資人和公司治理是重要考量。

我經常問計劃到香港上市的大陸民營企業為何不選擇A股上市,最主要的原因是時間太長(沒有人可以給你打包票),競爭者眾,及不夠靈活(包括員工獎勵機制,戰略投資人引進,資產重組可行性)。

去年11月大陸頒佈「關於境內居民透過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資及反程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合法化大陸民營企業將資產置換到海外上市,引爆了私募基金投資和香港上市的狂潮。

由大陸企業經驗來看,「速度」和「靈活度」是選擇上市地點的主要因素。 A股仍是一個未成熟和改革中的市場,以「企業」和「投資人」成熟度來講,目前A股適合「直接投資」,而非「共同基金投資」。 在國共論壇金融議題未獲關注的情況下,台資企業沒有理由對A股上市抱太高的期望。

台資企業真正的機會是作為戰略投資人入股大陸A股上市公司(如統一)。 台灣有管理和製造經驗,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A股為資源及關係的平台,所以答案很明顯,台灣應將自己的業務在境外上市(如香港),但對他人的資產可以透過併購A股方式來進行產業整合。【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台商在香港、新加坡、大陸、美國上市的機會與挑戰

台商在香港、新加坡、大陸、美國上市的機會與挑戰
2006.04.25(創投工會)

二十年前,我在美國讀企研所的暑假,在舊金山找了一個很特別的工作,是協助美國投資銀行Hambrecht & Quist (現已併入摩根大通),設立台灣公司(H & Q Asia) 並成立台灣第一支創投基金。 十多年後,我從投資銀行轉到創投界,加入美商中經合創投,並募集了兩支國際基金,成功地跨越到區域創投基金的領域。 網路泡沫後,我決定回到投資銀行界。

1999-2001年中國大陸的創投熱,曇花一現,多數企業體質脆弱,原先規劃的深圳中小企業塊不能出台,香港創業板又因為上市企業的素質過差,每況愈下。 大陸的高科技公司有幾年的時間因為資本市場的問題,找不到方向。 雖然有三支門戶網站的股票(網易、搜狐、新浪網)在美國上市,但是人氣明顯不足。

台灣的經濟和資本市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轉變,台股逐漸失去動能,本益比越來越低,下市家數大幅減少。 高科技產業面臨嚴重的供給過剩,而且很多公司都是製造導向,無附加價值的提升。 政府限制大陸投資的政策,阻礙許多科技公司的全球佈局,在企業cost down和 value up 兩頭都不成功的情形下,台灣的創投業陷入了一個死胡同。

2003年12月攜程網(Ctrip)的Nasdaq上市是一個轉捩點。 Ctrip是大陸最大的旅遊網站,股東包括Carlyle、Softbank和IDG等。 Ctrip的上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在其後兩年成功帶動一系列大陸高科技公司的美國上市熱。 分析Ctrip的成功,除了公司的龍頭地位,一流的股東背書外,國際市場重新燃起的中國投資熱也是重要原因。

盛大是另一個代表案例。 2003年,Softbank投資4,000萬美元,一年後就在Nasdaq上市,股價大漲,Softbank總共套現5.5億美元,回報高達15倍,這對於矽谷主流創投有很大的啟示,之前的中芯國際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但是盛大卻證明中國VC是可以賺大錢的。

去年無錫尚德造就了另一個傳奇。 2005年上半年向創投募集8,000萬美元,年底尚德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融資高達4億美元,上市時本益比40倍,上市後股價又漲了一倍多。 尚德的個案帶動了許多由美國投資銀行主導的投資和上市案,投資銀行自己會投資,並主導整個從未上市到上市的過程,這會創造推波助瀾的效果,更多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大量創投資金,儘快上市,再進行M&A。

從兩年前起,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希望到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有兩個重要原則: (1)儘可能靠近營運地點;(2)儘可能接近最可能的投資人所在。 根據以上條件,香港應該是較佳的選擇。 由於股市不斷創新高,現在香港IPO的本益比已經超過台灣,好的公司至少10倍,甚至可以到達15倍。

不過,選擇香港上市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是策略面的考量。 第一個主要因素是台灣企業對大陸投資不得超過40%的限制,基於外部競爭及時間緊迫,企業只好選擇將大陸業務「分拆」(spin-off)上市,建立融資平台。

第二、企業也會為了引進「戰略投資人」,利用香港作為策略聯盟平台。 許多國際大廠和台商策略合作主要還是為了大陸市場,如果投資台股造成資金無法自由進出則失去本意;另外,大陸中資的戰略投資人也不能入股台灣上市公司,所以像京東方電子策略性入股冠捷的模式在台灣就不可能。

第三、香港資本市場更適合從事國際併購。 目前台灣企業併購外國公司還很難用「股權交換」(share swap)形式,嚴重影響企業的全球佈局。 統寶購併飛利浦大陸面板廠被經濟部投審會駁回是另一大挫敗。 台灣上市公司繁瑣而遲緩的再融資過程也不利購併,香港上市公司股東會給予董事會在一年內不超過股本20%隨時增資的授權,對於上市後再融資和購併來說是有力的武器。

第四、「海外員工激勵機制」也是一大考量。 很多企業大陸員工越來越多,你不可能給他們台灣的股票分紅,但香港股票就有意義得多。

第五、台灣上市公司的「永久集保」規定也是問題。 現在有些公司的大股東是創投,必須有合理的退出機制,香港只有上市後六個月的鎖定期的規定,無分年集保限制。

但台灣企業在海外上市地點的選擇上往往有以下的問題: (1)對國際資本市場認識不足;(2)決策過程太慢;(3)不會擅用中介機構。 由於台灣的創投多半是科技背景,並無法給予台灣企業太多有關資本市場的建議。 而台灣的證券公司國際化的能力不足,也無法有效扮演海外資本市場的推手。

台灣企業海外上市最主要的首要步驟是「重組」,包括業務流程、組織、管理以及轉投資股權。 由於許多企業在成立時並非以海外上市為考量,所以要動大手術,重新建立海外平台。其過程甚至可能會改變所有權及經營權的延續,以致影響上市時間。

對於以「分拆」形式上市的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下定決心,全力去做。 在台灣上市業務和海外業務的切割上面,一定要明確,不要三心兩意,或想兩全其美,到頭來可能兩頭都不討好。

基於全球分工的考量,未來台灣企業的台灣上市母公司會重新定位為「控股公司」,朝向研發中心、管理中心及運籌中心轉型,而海外上市子公司則會變成製造中心、融資中心及業務接單中心。 寶成和裕元的分工是很好的例子。

六年前,寶成擁有東南亞業務和鞋材(零組件)業務,裕元則有大陸業務。 經過了一系列的重組,寶成將所有業務以換股形式轉給裕元,裕元完成水平整合(東南亞+大陸)和垂直整合(鞋材+組裝),變成超級的旗艦,不但本益比由6倍跳到16倍,並且獲選進入恆生指數,成為許多基金的核心持股。 寶成仍然持有裕元50%的股權,繼續分享轉投資收益,並且打造了第二成長曲線-電子,變成橫跨傳產和電子的大中華控股公司。

富士康2005年1月的香港上市是另外一個里程碑。 富士康以當年15倍、前一年19倍的本益比上市,去年一年漲幅高達226%,是全年的股王,2006年至今還不斷再創高峰。 富士康的意義包括建立香港人對高科技股票的信心,對台股的興趣,以及引起台灣企業赴香港上市的群體效應。

從去年開始,台灣出現將整個母公司搬到海外去上市的新模式,特別在高科技如IC設計行業。 慧榮和奇景都是先下興櫃,然後將境內資產置換到海外控股公司,然後在Nasdaq上市,上市的本益比可達15-20倍。 我認為這種趨勢還會持續,主要動機來自 (1)規避大陸投資的限制;以及(2)海外股市特別是Nasdaq的高本益比。

從短期來談,大陸高科技公司的上市將以Nasdaq為首選,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成本高不談,公司治理和投資人結構都是問題。 我認為遲早有公司會決定回流亞洲。 台灣製造導向的高科技公司將會以香港為主要海外上市選擇,所以香港股市的高科技板塊會越來越具代表性。

最近新加坡股市也在急起直追,希望吸引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企業上市。 新加坡上市的門檻比香港稍低,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有吸引力。 另外新加坡對台灣主管機關來說比較沒有像香港那麼敏感(錢進大陸),去年已有聯測科技和新加坡聯合科技UTAC合併上市的先例,預期有一部份高科技的公司可能會以直接或合併上市形式在新加坡掛牌。

新加坡目前掛牌的台商股票以傳統產業為主。 高科技最有代表性的是冠捷,但是其已在香港作第二上市。 新加坡的企業非常注重大陸市場,類似聯測選擇和新加坡企業策略聯盟再轉進大陸,其實是台資企業可以探討的方向。

前年台資浙江國祥制冷及去年成霖大陸業務A股陸續上市。 最近,大陸重新啟動因為股權改革而暫停一年的新股上市審批,又燃起一些台資的期待。

今年三月,大陸發佈「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允許境外投資者戰略性投資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 全球最大的水泥企業Holcim立即將其原先擁有湖北華新水泥的股權由26%增加到51%。 短期內,外資對大陸A股的興趣不在賺取價差,策略聯盟平台意義大於融資平台。

我經常問計劃到香港上市的大陸民營企業為何不選擇A股上市,最主要的原因是時間太長(沒有人可以給你打包票),競爭者眾,及不夠靈活(包括員工獎勵機制,戰略投資人引進,資產重組可行性)。

由大陸企業經驗來看,「速度」和「靈活度」是選擇上市地點的主要因素。 A股仍是一個未成熟和改革中的市場,以「企業」和「投資人」成熟度來講,目前A股適合「直接投資」,而非「共同基金投資」。 在國共論壇金融議題未獲關注的情況下,台資企業沒有理由對A股上市抱太高的期望。

台資企業真正的機會是作為戰略投資人入股大陸A股上市公司。 台灣有管理和製造經驗,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A股為資源及關係的平台,所以答案很明顯,台灣應將自己的業務在境外上市,但對他人的資產可以透過併購A股方式來進行產業整合。

不管在哪裡上市,一定要變成「主流公司」。 主流公司是能為機構法人所接受的公司,如果只有散戶投資人,在哪裡上市都注定失敗。 企業應該努力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和「主流價值」,不要一昧期待承銷商將股票吃下來。 台灣過去的股票承銷市場只有「承」,沒有「銷」,企業和承銷商都不知道如何找賣點,未來邁向海外股市必須徹底改變。

去年我在上海參加一場科技聚會,感觸極深,所見盡是美國矽谷知名主流創投,這些是台灣過去二十多年不曾經歷過的。 許多三十歲的年輕人,已經管理了幾千萬美元的基金,海歸派的創業家更是自信滿滿。 台灣創投有光榮的傳統,但是未來一定要轉型,找出自己的差異化和附加價值,並且要和投資銀行深入合作,靈活使用資本市場工具,才能從這一波大中華創投新浪潮中勝出。

從全球交易所的整合,看台灣國際板的未來

從全球交易所的整合,看台灣國際板的未來
2006.04.12(經濟)

一年以前,德國證交所計劃併購倫敦證交所(LSE),結果遭到嚴重的反抗,最後德交所主席還因而下台。去年底,澳洲麥格里證券掀起另一波LSE併購計劃,再度被拒,LSE股價因此大漲,最後只好放棄。

去年11月,美國司法部核准擁有213年歷史的紐約證交所(NYSE),以60億美元收購純電子交易的Archipelago控股,同時又核准全球最大的電子股市那斯達克(Nasdaq),以18.8億美元,收購路透公司旗下的電子交易系統Instinet公司。

NYSE近幾年內憂外患,全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前執行長因自肥案下台,新執行長是高盛前總經理,銳意格新,在收購Archipelago之後,於三月合併上市,改成電子/人工混合交易,股價大漲25%,現市值已達130億美元,高於Nasdaq的34億美元,本益比110倍(高於Nasdaq的54倍)。

安隆事件後,美國通過Sarbanes-Oxley法案,大幅加強公司治理,導致許多外國公司不願再到NYSE上市,布希強硬的政治立場也得罪了許多國家,在這種背景下LSE順勢興起。

Nasdaq由於是科技股導向,吸引了許多大陸科技公司上市,戰略地位比NYSE好一些。看到NYSE上市成功,Nasdaq於三月中閃電宣佈以42億美元併購LSE,出價相當每股950便士(之前德交所和麥格里併購價分別為530和580便士),不過立刻又再遭到拒絕,NYSE緊急召開董事會,也準備競標,Nasdaq卻宣佈放棄。

面對兼併整合,全球其它交易所紛紛因應,美國證交所(AMEX)宣佈明年上市,澳洲證交所併期交所,歐洲證交所(Euronext,控股法、荷、比、葡交易所)正尋求和德交所合併的可能性,若合併成功,將超越LSE成為歐洲第一大和全球市值最大交易所。

全球交易所的整合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一)大型化:全球企業在整合,交易所亦然,大者恒大,透過上市可以取得併購籌碼。(二)區域化:區域整合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全球化跨洲整合。不能吸引企業到自已交易所上市,乾脆去海外購併別人。(三)電子化:電子交易是潮流,連NYSE也不得不調整。(四)多元化:每一家交易所都強調衍生商品是未來重點,Nasdaq甚至規劃「精選100」,準備和NYSE搶大型股上市。

韓國首爾股市最近推動陸企上市,力圖成為「東北亞區域金融中心」。全球每一個股市都在積極「泛中國化」,希望吸引大陸企業上市,只有台灣「去中國化」反其道而行。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台灣股市只有「台灣良品」,香港卻有「各地精品」。如果台灣企業到香港上市的熱潮不歇,台灣證交所應向香港聯交所要求「合作經營」其以中小型公司為主的「創業板」,或者乾脆拿過來「承包經營」,也許可以在香港股市中創造一個台灣版的「唐人街」,造福台商。【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從杜拜的崛起,看台灣的品牌與策略

從杜拜的崛起,看台灣的品牌與策略
2006.04.06(工商)

在美國國會壓力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港口公司決定放棄對美國六大港口接管權,然而其68億美元收購英國P & Q 航運公司計畫,仍使杜拜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僅次於李嘉誠的港口營運商。

杜拜是近年中東和全球經濟成長的奇蹟,作為阿聯七個酋長國中的一個城市國,杜拜從十年前開始轉型,把自己打造成中東的物流、人流(觀光)和金流中心,雖然石油將在2010年耗盡,但現僅占杜拜GDP的6%。杜拜是歐亞航運的樞紐,這幾年又大力擴建空港,並擁有全球最佳的航空公司。

杜拜每年有七百萬遊客(人口五倍),有全球最好的七星帆船旅舘,正在進行全球最大的海港城開發,規模超過曼哈頓;蓋全球最大的人工群島,建全球最高的摩天樓,總旅館數超過30家。目前全球30%的建築機械在杜拜,僅次於上海。 雖然總投資高達2000億美元,第一期開發案在五天內被全球買家搶購一空。

9/11之後,杜拜曾被懷疑是中東洗錢中心,但其堅決和政治劃清界線,強調國際安全(這次放棄P & Q 也是為了對美示好),反而建立了公正自律形象。杜拜「國際板」(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xchange)去年才成立,至今已有黎巴嫩電信和沙烏地阿拉伯親王的酒店投資公司成功上市。中東錢太多,沒有金融中心,杜拜有可能在10年內追上紐約、倫敦和香港,成為中東油元的「資產管理中心」和中東企業的「籌資中心」。

杜拜的發展定位和香港、新加坡非常類似,但時間卻短得多。分析其成功因素,第一是「前瞻及願景」:杜拜最早了解石油優勢不再,積極轉型,提出了宏大願景和世界級的投資計畫,卡位成功。 另外一個因素是「魄力與執行」:杜拜王子是行政官的弟弟,如同李光耀,是杜拜經濟發展的CEO。杜拜宣稱的每一項計畫都超前完成,塑造了「can do , will happen」的實績,讓人相信政府是玩真的,而不是畫大餅。

第三個因素是「區域定位」,杜拜把自己定位為中東、中亞和非洲的中心,在伊斯蘭教和全球對抗的洪流下,反而創造了「中東和全球接軌橋樑」的地位。第四,處在全球最混亂的地區,杜拜了解「國際規範」的重要性,一切和國際接軌,並引進外國人掌管部會,故能同時吸引全球和中東資金進駐。

第五個因素是「國際平台」,杜拜80%人才來自海外,包括高階管理人才和低階勞工,在房地產和旅遊引進外資,在航運和空運則大幅海外收購。

不論是杜拜或香港,都有一個「中心」的品牌形象,開放與秩序兼容。在現實考量下,台灣沒有成為「流通」或「金融」中心的條件,政府和企業必須從內在自我提昇策略,轉向外在併購聯盟策略,創造和外資的夥伴關係,大聲問自己「Why Taiwan?」,才能成功走出去。【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國際板 應成為全球華人的成長板

國際板  應成為全球華人的成長板
2006.01.19-經濟日報邀稿-國際板

金管會從去年起積極的推行「國際板」,希望將台灣變成亞洲集資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龔主委表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金管會的企圖心及長官們的苦心值得尊敬及喝采。
最近國際板的議題好像少了一些,問題在那裡?政府大陸投資政策是關鍵,但是我覺得還有其它理由,最主要的是國際板的目標客戶和願景還不夠清楚。國際板的起源是「大陸台商回台上市」,所謂的大陸台商就是在台灣沒有上市的無根台商,但是由於對大陸投資40%的限制,現在國際板目標對象衍生成三類:無根台商、在台上市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如富士康)、外資公司;而且以第二種為主。
鴻海或華碩為何要將子公司在國際板上市?能否吸引不同類型投資人很重要。至於純外資公司上國際板挑戰就更大:台灣已推行TDR(台灣存託憑證)十五年,至今只有五家「台資」外資上市。簡言之,今天國際板由於政策關係,已和原先規劃的初衷不再一致。
一個市場的組成包括籌資者(公司)和投資者(機構/個人)。定位國際板,就好比定位台灣在國際上的位置。我們是希望台灣人投資台灣公司?外國人投資台灣公司?還是台灣人投資外國公司?外國人投資外國公司?市場就是平台,全世界很少有封閉還能成功的平台。
國際板要的是一個格局,我們應該創造區域性的平台,而不只是「台商板」或「境內外幣板」。國際板的精神應該是開放,不是封閉;心態要能「走出去」,才能「帶進來」。今天亞洲有很多華人企業(包括大陸境外企業),我們應創造一個真正「境外」的環境,把這些企業吸引過來。國際板應向李安/王建民學習,融入國際主流,源於台灣,但不在台灣。
和其它亞洲股市相比,國際板絶對有優勢。香港的「創業板」已經萎縮,主板上市公司又越來越大型化。新加坡在爭取上不了香港的大陸中小型企業,但是投資人太淺碟。大陸高科技公司現在流行Nasdaq上市,費用太高不說,不是人人都能變成「百度」。坦白的說,全球華人企業真的沒有一個好的新興成長股市。
倫敦有一個市場叫AIM(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由倫敦證交所管理,是近年全球成長最快的股市,吸引了歐洲及全球許多中小型企業,至今已有上千家公司上市,去年就高達400家。其成功的關鍵就是定位清楚,區域導向,靈活創新。
國際板應努力成為華人「成長型企業」和「中小型高科技股」的最佳交易所。大陸企業如果是境外登記,為何不能讓其上市?今天台灣怕被大陸用經濟統戰,為何不敢反其道而行?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國際板只要能成為大中華成長型企業的中心,前途就不可限量。
根據金管會的規劃,國際板的商品不只包括股票,還包括債券、期貨、選擇權。新金融商品是台灣的強項,國際板另一個賣點,是成為大中華區最佳衍生商品和國際債券的交易平台。
人只會為「過去」擁有但現在失去的東西痛心,但是對於失去(或不曾擁有)的「未來」卻不會感到難過,因為你不知道未來可能會有多麼美好。
「2009年1月30日路透社:根據最新統計資料,台灣的國際板已經成為亞洲新興企業最重要的集資中心,去年全年上市總集資量達到50億美元,有超過一百家企業上市,上市公司來自台灣、中國大陸和美國。摩托羅拉計劃將其北京手機設計中心在國際板上市,國際板已逐漸逼近Nasdaq,成為全球最佳的新興市場。」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也許夢想永遠不會實現,但是你還是有繼續做夢的能力和權利。

兩岸經濟新思維—十年、十倍與十倍速

兩岸經濟新思維—十年、十倍與十倍速
【2009-05-27/經濟日報/A4版/話題】

4月以來,海南博鰲論壇上,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宣布多項對台友好政策,包括陸資來台,放寬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擴大對台採購案。4月29日,中國移動宣布將投資遠傳電信12%股權,台灣股市隨之大漲,「兩岸經濟」邁入實質性階段。
過去台灣經濟思維只有單點,不是台灣就是中國,但是對於兩岸連結,特別是大陸進來台灣,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有人認為兩岸經濟是「零和遊戲」,錢和人去了大陸,就是台灣的損失。然而兩岸三通開放至今,台商資金大舉回流,陸資、外資紛紛來台,我們迫切需要新的思考邏輯來面對這個趨勢。
台灣企業過去經營模式主要是「中國工廠」+「世界市場-代工」,今年起卻同時要面對幾個新趨勢,包括「區域化」(中國市場)、「本土化」(陸資來台後的台灣市場)和「全球化」(世界市場-品牌),挑戰艱鉅。台股資金行情掩蓋了經濟衰退的現實,許多人沉溺在短期榮景的喜悅中,失去了征戰大陸、布局全球的憂患意識和動力。
面對兩岸合作大潮流,台灣企業應有全新經營策略,把眼光放遠,將短期的「和平紅利」轉化為長期「轉型資本」,並且要在思想上從三個層面來改變-深度、廣度和速度。
第一是「深度」,也就是長期戰略眼光。中國大陸最近宣布上海在2020年要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航運中心」;台灣至今還看不到四年以上的願景。台灣政府和企業的願景不夠清晰,路徑圖也欠缺。未來布局一定要考量到兩岸交流十年後的情境,並且要有想像力。
誠品書局就是超越時空的典範:作為一家不一樣的書店,誠品在1995年透過一次徵文活動,讓讀者描繪各種異想天開的想望,促成1999年世界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最近又策劃「2020,如果誠品……」活動。如今,連大陸人都認為誠品憑一己之力提升了台灣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二是「廣度」,也就是將大陸視為Home Market,經營內需市場,這牽涉到心態和組織結構的改變。另外,要讓大陸人將台灣視為他們的Home Market,所以要從大陸人的眼光來提供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傳統產業,即使是未來產業也必須考慮大陸市場。行政院規劃六大新興產業中,生技、醫療、綠色能源、農業應考量彼岸需求,而觀光和文化創意市場則在台灣。
廣度的另一層意義是「平台」。台灣一直希望成為「全球中心」或「亞太樞紐」,也就是「區域的軸心」(Hub)。平台最重要的精神是開放,而且要雙向,才能成為資源整合者。假如多國籍企業和陸資都願意把台灣作為區域總部,台灣的格局會比現在高出十倍。
第三是「速度」。大陸企業由於經營龐大市場,行動力比台商快很多。台灣老闆因為資本不足和保守心態,多半是「滾動式發展」,一步一步來。台商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速度不夠快根本無法轉型。唯有加快腳步,努力將失落的八年追回來,才有可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在香港回台的飛機上,點播了一張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的精選輯,第一首歌是《Imagine》,最後一首是《Give Peace a Chance》,感觸萬千。今天兩岸要給和平一個機會,大陸要給台灣一個機會,台灣也要給大陸一個機會,彼此從互信、互動到互利。運用兩岸想像力,帶動兩岸創意經濟,我們必定可以在十年之內,超越十倍的領域,創造十倍的新財富,開啟百年的大格局。(作者是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暨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開放台灣平台,開創世界舞台

開放台灣平台,開創世界舞台
2008.07.23

卡玫基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嚴重死傷,但這和持續中的全球金融風暴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颱風有氣象預測,但全球房市、股市、匯市、商品價格詭譎多變,無法預測,企業在驚濤駭浪中滅頂,司空見慣,也無人可以投訴。

政府兩岸政策大幅開放,但這並非經濟立刻好轉的萬靈丹,只是有助於台灣和全球經濟接軌。另外,還有三個問題。第一,開放主要係針對過去歷史問題,但無法配合台商全球經貿未來現實新需要。第二,太多細微的法令鬆綁容易讓人迷失大方向,政府應加強和企業、外資溝通,說明「台灣可以變成什麼」?。第三、企業無法突破心態(mindset)上的自我侷限,就像剛從籠子放出來的小鳥,不知所措,沒有辦法將視野延伸到更廣闊的區域上。

政府開放只是第一步,企業開創是下一步,兩岸新商機主要有四種可能:

第一,大陸觀光客和陸資來台將加速服務業新發展-就像CEPA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一樣,台灣的旅遊、零售、服務、房地產、金融行業必須思考服務大陸新客戶,並作相應的投資和產業升級。

第二,將台灣經驗在中國大陸複製-最有可能的是大陸內需市場,而非生產製造。台灣高科技產業如TFT-LCD面板和LED在大陸生產並無優勢,但是台灣的餐飲連鎖等行業卻可在中國發揚光大。

第三,全球企業透過收購或入股台資企業進入中國-中小型台商企業有專業技術和人才,但資金不足,信譽不夠,外資有全球資源,但本土化不足,兩者結合正好可以互補,創造雙贏。外資投資台灣金融業即為一例。

第四,台灣企業聯合陸資企業進軍全球市場-中國大陸現在開始落實「走出去」戰略,利用「中國市場」吸引力,收購歐美企業,交換「全球市場」。但是陸資企業欠缺全球化管理人才,台灣是其最佳夥伴。政府計劃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生產事業,重點不是在台灣蓋工廠,而應到世界去拓市場。

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正。台灣今天的開放更具挑戰性,等於在狂風暴雨中「划著槳過海」,政府和企業必須相互信賴,不斷溝通,才能超越全球化障礙,找到新大陸。【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超越迷思,發掘台灣新價值

超越迷思,發掘台灣新價值
2008.06.11

馬政府上台,大家對經濟和台股充滿了期待,相對今年大陸股市狂跌,香港股市盤整,台股正朝向Re-Rating之路邁進。

近期台股隨國際股市下跌,不過大部份企業老闆仍對自己股價充滿信心,但是評價的基礎究應為何?現在或未來?個股或大盤?國內或國外?台灣正從「Taiwan Discount」向想像的「Taiwan Premium」快速靠攏,一百九十九億底價的亞太會館就是一例。

其實什麼都沒變,改變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台灣正進入前所未有「價值混亂」的時代,這些現象會造成策略陷阱,決策偏差,以及行動力的癱瘓。大家的理由是「明天市場會更好」,所以讓我們等一等。

價值永遠是不可捉摸的,大陸A股和越南是亞洲去年表現最好的市場,今年卻奇差無比。台灣企業對價值的認定相當主觀,然而價值應由投資人,特別是國際機構法人來認定。價值觀的差異會造成台灣和國際資本市場脫節。

「缺乏國際觀」是台灣企業評價普遍的問題,很少台灣企業覺得和海外公司相比有意義,另外陸資進入更加深了評價複雜性。其實,若考量成長性,外資認為台灣並不便宜。

外資看好台灣,但認為台灣企業很難讓外資賺到合理報酬。根據亞洲私募基金協會調查,2007年所有亞洲私募股權基金中第三個1/4區間(50%-75%)的族群其投資回報率(IRR)已達31-67%。台灣企業會覺得投資人賺太多了,但是大家不了解的是大陸企業規模大,獲利高,成長快,訂價卻比台灣企業便宜。台灣老闆會慢慢尋找更便宜的「本地資金」,大陸企業通常會儘快引進一流「國際資金」,再積極整併。最近群創放棄國內資本市場,改發行ECB,是少數追求融資速度的特例。

台股某些產業現在享有較高的「想像價值」,站在企業角度,應抓住「本夢比」的融資機遇。全球最大購併案(AOL/時代華納)和亞洲最大M&A(PCCW/香港電訊)都是在本夢比高峰時敲定的。

台灣企業要長期享有溢價,必須在本質上做巨大變革,藉由創新、轉型創造企業新價值,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市場變好。此外,更需將公司價值放到國際舞台上檢視,吸引一流外資及陸資,才能真正跑到世界華人企業的前段班。【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從學習型社會,系統思考台灣未來

從學習型社會,系統思考台灣未來
2008.04.16

今年初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來台,發表「領導力的修練」演說,我有去聽,可惜演講並未捕捉到其思想精髓。

1990年聖吉出版劃時代巨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大部份人都只片面了解到其副題,卻忽略了「第五項修練」的真諦。五項修練是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五種能力,包括(1)追求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願景;(4)參與團隊學習及(5)推動系統思考,而第五項是最重要的修練。

聖吉的理論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系統動力學」,利用系統化方法,模擬現實世界複雜現象,分析其因果,整合片面事件,形成「看見整体」的系統思考。

激情過後,台灣政府、企業和人民最重要的修練是轉型與學習:學習做世界公民,學習從外國的角度看台灣,學習在通漲和M型社會中生存下去,學習在兩岸交流中發掘新機會,學習在族群融合中和解共生,學習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中找到平衡點。

願景的力量是強大的:對經濟會更好的期待讓國民黨重獲政權,想像的「港股直通車」將港股推上三萬點。但是要如何建立「共同願景」?如何融合七百萬人和五百萬人的願景?沒有人比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說得更好:「WE are the CHANGE that we SEEK」(我們所追求的改變就是我們自己),短短一句話,涵蓋了願景、超越、改變和團隊學習。願景不只是由上而下,更是由下而上,台灣的願景是二千三百萬人的願景。每個人都有愛台灣的方式,也許最好的起始點是不獨不統,一台各表。

人民其實遠比政治家更有思考內涵,大家知道「兩岸共同市場」不等於「一中市場」,台灣不同於香港。但是兩岸交流究竟會如何演變?其實需要系統思考和情境分析,不能從願景跳到結論,簡化中間過程。

系統思考是一個動態過程,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你。今天台灣領導者的思考方式是片斷事件反應式的,未來應主動從趨勢和互動關係來作關鍵性的決策。

2020年的台灣,我準備好了:敞開學習,懂得思考;一步又一步,每一顆細胞都在甦醒,每一根神經都在顫動;我相信終能夠,找到更清楚的路徑,看見更完整的未來。【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從新加坡「庶民經濟」,看產創條例

從新加坡「庶民經濟」,看產創條例
2010.03.02 經濟日報

上週新加坡政府宣佈2010年新預算,從中可以看到其施政方針,最重要的主軸在於提高「全民生產力」(productivity),包括提升工作技能,改善工作品質,以及增加人民收入,希望生產力年增長率能從1%提高到3%,國民實質收入十年內增加三分之一。

這項遠大計劃的關鍵在「人」,目標是打造新加坡成為一個先進經濟体,能夠跟得上時代潮流,企業和人民都更有能力,所以媒体稱該預算為“work smarter”budget。新加坡財政部長表示去年的重點在於保住人民飯碗,但現在必須轉向為改善工作品質。

其中最有意義的政策是租稅獎勵 — 完全取決於企業改善生產力和創新程度,其「生產力與創新抵減」適用領域非常廣泛,不只是研發,還包括自動化投資、人員培訓及新專利取得等,企業在上述領域所花的前三十萬元新幣可以有250%的扣抵。這對中小企業特別有誘因,不管是花錢裝ADSL,工業設計或買新軟体,只要和強化生產力有關皆適用。

新加坡希望每一個企業都能重新設計(re-design)員工的工作,探討提高生產力的方法,他們必須不斷投資於學習,變成各行業的佼佼者,財政部長在演講中甚至用創意調酒師為例子。新加坡將投資25億新幣規劃一流的「持續教育訓練」制度,涵蓋各種行業全方位技能的精進,初期將著重特定產業。

可能是因為過去比較傾向於大企業,新加坡這次特別強調加強中小企業競爭力,鼓勵他們「走出去」開拓新興市場,政府並提供跨國融資補助。另外,政府還撥款和民間創投共同成立基金,培育「新創事業」(start-up);雖然在對象選擇和尺度執行上存在許多技術問題,但真的非常超前,令人耳目一新。

新加坡也不忘照顧低所得團体,一方面持續引進外勞,同時降低對其依賴性,並積極提升本國勞工水平,僱主將低所得員工送去培訓可有最高達95%的補貼。台灣「產創條例」草案,增加中小企業聘僱補助,對象是45歲以上中高齡者。新加坡的作法是教弱勢職工捕魚,從根本上提高其工作能力及工資,這較符合目前全球「社會企業」的潮流。

為了加速成為亞洲文化創意城市,新加坡將外國演藝人員收入稅率予以降低。新國兩家賭場剛開幕,這項政策來得正是時候。但是,此次新加坡新預算無個人所得稅減免,也無稅率降低,不以降稅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

綜合觀察,新加坡此次新政策有幾個重點:第一、不斷創新,以提高生產力為結果導向;第二、透過持續學習達成轉型目標,成為「學習性國家」;第三、強調中小企業與個人;第四、不只有科技產業才要創新,所有產業都有必要。

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過:「知識社會興起,“貧窮”國家不復存在,只有“無知”的國家」。杜拉克早就看到社會轉型的世紀,預言知識將主導多元化和知識化的新社會。他並強調開創進取社會的來臨,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和重新學習,福利國家已成過去,解決之道在於讓開創進取的經濟大幅提高生產力。

「產創條例」30條的重點僅在營運中心租稅優惠,然而台灣需要有更全面的思考,以更多元手段來鼓勵各類企業、各種層面的創新,如商業模式、國際行銷和產業整合等,創造持續性競爭力。台灣的未來,不只在於政黨、政府或少數企業,唯有每一個人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我們才能邁向具有競爭力的下一個台灣。

超越豐田,創造電動車新世紀

超越豐田,創造電動車新世紀
2010.02.09經濟日報

由於零件故障,豐田最近宣佈大舉召回修理八百萬輛車,包括第3代油電複合動力車Prius,重創其形象,剛登上的全球第一寶座也岌岌可危。

全球NB電池龍頭新普宣佈,將與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央企普天合作,共同發展電動車電池與充電站,成立合資新公司;普天已與中海油成立新能源公司,廣設充電站,推動電池置換模式。

在此同時,李嘉誠斥資新台幣11.9億入股香港上市公司嘉盛控股,正式跨主新能源領域,該公司股價隨即暴漲,重演巴菲特入股比亞迪時的盛況。嘉誠控股已收購深圳雷天能源關於電動車和儲電站的鋰電池業務。

6年來從未盈利的美國電動車廠Tesla正計劃IPO,募集1億美元,美國能源部也對其提供貸款支持;美國鋰電池製造商A123去年9月IPO,股票第一天就飆漲50%。

全世界都在跨入電動車領域,豐田神話的破滅,代表大家的立足點都是平等的。大陸已定位電動車為「國家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同時成立「能源委」,中石油、中海油均跨足電動車充電網、電池站建設。

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政策何在?去年劉內閣規劃「六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綠色能源;行政院春節過後將推動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台灣的政策是相當模糊的;第一、電動車重點不在智慧,而在電池和充電站設置;第二、綠建築和發明專利根本不算產業;第三、台灣的焦點永遠放在“物件”(object),但關鍵在於“目的”(objective),也就是商業模式。

台灣的角色應儘快從製造商轉型「資源整合者」和「平台運營者」,雲端運算、iPad、電動車都是創新的utility based服務商業模式,是一種系統工程,台灣政府必須強調系統整合和資源串連,而不是著重片斷。IBM的口號是「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台灣號稱智慧卻不聰明,到目前為止唯一比較有系統觀的願景是要建設台北為「寬頻城市」,為何我們不能打造「智慧生活島」或「能源科技城市」呢?

台灣其實有一定的條件可以發展電動車,包括完整 IT產業鏈、領先的電池及馬達技術,以及機、電、電子整合能力。台灣的限制在於內需市場,馬總統提倡要發展「全球創新走廊」,希望利用台灣作為科研成果商業化試驗平台,然而台灣市場太淺碟,應結合中國大陸,新普/普天就是跨產業、跨地域的合作典範。但是在電動車方面,台灣地狹人稠,本身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都會或環島運輸系統。在自行車領域,台灣已經掌握完整中衛体系和樂活趨勢,形成全球最佳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和環島自行車旅遊天堂。台灣在雲端運算成功的可行性不一定比Google、微軟高,但在電動車運營成功的機會不見得會比大陸業者來得低。

台灣需要有更前瞻長遠的願景和想像力,3D在別人眼中是玩具,詹姆士‧柯麥隆卻把它變成產業,連支持他的福斯公司都遠低估其市場潛力;賈伯斯對iPod/iPad亦然。台灣的未來在藍綠融合 - 藍的雲端、綠的能源。若能將創意釋放,讓夢想自由,台灣,明天你將會站在世界的雲端。【作者是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暨大中華資本市場處黃齊元總經理】

兩岸經濟新思維—十年、十倍與十倍速

《名家觀點》兩岸經濟新思維—十年、十倍與十倍速
【2009-05-27/經濟日報/A4版/話題】

4月以來,海南博鰲論壇上,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宣布多項對台友好政策,包括陸資來台,放寬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擴大對台採購案。4月29日,中國移動宣布將投資遠傳電信12%股權,台灣股市隨之大漲,「兩岸經濟」邁入實質性階段。
過去台灣經濟思維只有單點,不是台灣就是中國,但是對於兩岸連結,特別是大陸進來台灣,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有人認為兩岸經濟是「零和遊戲」,錢和人去了大陸,就是台灣的損失。然而兩岸三通開放至今,台商資金大舉回流,陸資、外資紛紛來台,我們迫切需要新的思考邏輯來面對這個趨勢。
台灣企業過去經營模式主要是「中國工廠」+「世界市場-代工」,今年起卻同時要面對幾個新趨勢,包括「區域化」(中國市場)、「本土化」(陸資來台後的台灣市場)和「全球化」(世界市場-品牌),挑戰艱鉅。台股資金行情掩蓋了經濟衰退的現實,許多人沉溺在短期榮景的喜悅中,失去了征戰大陸、布局全球的憂患意識和動力。
面對兩岸合作大潮流,台灣企業應有全新經營策略,把眼光放遠,將短期的「和平紅利」轉化為長期「轉型資本」,並且要在思想上從三個層面來改變-深度、廣度和速度。
第一是「深度」,也就是長期戰略眼光。中國大陸最近宣布上海在2020年要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航運中心」;台灣至今還看不到四年以上的願景。台灣政府和企業的願景不夠清晰,路徑圖也欠缺。未來布局一定要考量到兩岸交流十年後的情境,並且要有想像力。
誠品書局就是超越時空的典範:作為一家不一樣的書店,誠品在1995年透過一次徵文活動,讓讀者描繪各種異想天開的想望,促成1999年世界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最近又策劃「2020,如果誠品……」活動。如今,連大陸人都認為誠品憑一己之力提升了台灣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二是「廣度」,也就是將大陸視為Home Market,經營內需市場,這牽涉到心態和組織結構的改變。另外,要讓大陸人將台灣視為他們的Home Market,所以要從大陸人的眼光來提供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傳統產業,即使是未來產業也必須考慮大陸市場。行政院規劃六大新興產業中,生技、醫療、綠色能源、農業應考量彼岸需求,而觀光和文化創意市場則在台灣。
廣度的另一層意義是「平台」。台灣一直希望成為「全球中心」或「亞太樞紐」,也就是「區域的軸心」(Hub)。平台最重要的精神是開放,而且要雙向,才能成為資源整合者。假如多國籍企業和陸資都願意把台灣作為區域總部,台灣的格局會比現在高出十倍。
第三是「速度」。大陸企業由於經營龐大市場,行動力比台商快很多。台灣老闆因為資本不足和保守心態,多半是「滾動式發展」,一步一步來。台商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速度不夠快根本無法轉型。唯有加快腳步,努力將失落的八年追回來,才有可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在香港回台的飛機上,點播了一張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的精選輯,第一首歌是《Imagine》,最後一首是《Give Peace a Chance》,感觸萬千。今天兩岸要給和平一個機會,大陸要給台灣一個機會,台灣也要給大陸一個機會,彼此從互信、互動到互利。運用兩岸想像力,帶動兩岸創意經濟,我們必定可以在十年之內,超越十倍的領域,創造十倍的新財富,開啟百年的大格局。【作者是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暨大中華資本市場處黃齊元總經理】

運作人力資本,開創台灣極限

運作人力資本,開創台灣極限
2007.07.11(工商800)

過去幾年歐洲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是愛爾蘭,由於當地人口不足,大量依賴移民,四百萬人口中已有二十萬移民。

另一個經濟高成長國西班牙也大舉開放來自南美,北非和東歐的移民,現占人口11%(美國12.9%)。

令人驚奇的是傳統大國英國覺醒,大幅開放東歐移民,即使這些國家尚未取得歐盟完整會員資格(按規定人民無法自由到他國工作)。這對調整經濟結構居功至偉。

亞洲最積極的國家是新加坡,未來十年人口計劃擴張25%,將再吸引一百萬人,比現有外籍人口多出一倍,對象包括中國人,印度人和中東人(為吸引回教資金)。新加坡的生活品質,對歐美人士也最有吸引力。

在全球化浪潮下,人口作為重要生產要素可自由流動,影響國家競爭力,光憑政策無法製造藩籬。最近美國移民改革法案被國會否決,而蕭萬長先生「兩岸共同市場」主張也造成朝野的激烈爭辯。

如同資金,台灣的人口只有流出,沒有流入。若想維持競爭力,台灣必須立即檢討移民政策,化被動為主動。不管是知識工作者或勞工,你的工作可能在台灣受外來移民影響,也可能在海外被競爭者取代,美國Call Center外包給印度就是例子。

台灣要吸引新移民,首要條件是包容,心態開放才能創造異質性。美國成為強國,乃因它是世界種族大熔爐。香港人開始說國語,接納中國,這種多元化就是競爭力。在台北街上聽到普通話,你會歡迎還是感到刺耳?

吸引人才如同吸引資金和觀光客,必須有賣點,包括工作願景、居住環境和激勵措施。台灣的環境還是對海外華人最有吸引力,我們應以完善的配套措施和執行力吸引全球華人菁英,不只是外勞。

資本運作的極致是「人力資本」,印度優秀企業財務長現已逐漸轉作人力資源主管,因為人才比錢難找。反觀台灣,國際化指數日益降低,出國留學人數減少,多益考試成績亞洲倒數第四。如果台灣沒有清晰的策略,企業應積極創造海外融資平台,作為吸引跨國人才的磁石。

2007年的台灣,九局下半落後的棒球賽:原地打轉的失落,延長比賽的奮戰,再見安打的期待。願1000個王建民轉動地球,讓1000個李安照亮世界!【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利用外資,轉型大中華資產管理者

利用外資,轉型大中華資產管理者
2007.06.12(工商800)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最近引進私募基金KKR作為「策略投資者」,目標是「作大作強」,簡單的說就是要加速全球兼併收購,產業整合。

北京當局宣佈將動用30億美元外匯存底,購買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首次公開上市(IPO)部份股權,和老美一起整合全球產業。

全球趨勢正從「企業經營」走向「產業整合」,結果是贏家洗牌,和財富的重分配。香港李嘉誠投資橫跨加拿大、印度和歐洲,印度鋼鐵巨人米塔爾收購從印尼、美國到盧森堡,都創造了新的產業龍頭。

鴻海、華碩錢已經足夠,為何還要募資?主要是為了資源卡位戰,優化產業競爭結構。作為產業第一名擁有15%的市場,和50%市占率相比,利潤是完全不同的。

台灣企業家除了要賺創新財、管理財外,還要懂得「財務財」。台商有管理資源,結合國際資金,可以加速整合市場、技術、人才和創意,未來的挑戰是學習從「經營者」轉型「資產運籌管理者」。

台灣企業家最常的藉口是自已都忙不過來,那有空管別人?大錯特錯。別人拿資金相挺,老闆您應該做總經理真正該做的事:找對的人,把他們放在新的舞台、對的位置上,由您來統籌。郭台銘成功挖角德州儀器總裁程天縱,即為一例。

突破Taiwan discount,台商必須懂得和外商/外資做朋友,挾外以自重。外商現在進入大中華市場偏重收購策略,台商可以作為外商的「大中華經營夥伴」,別人出資金,我來管理。私募基金喜歡併購全球技術和通路,結合大陸生產製造,台商是外資最好的「全球購併夥伴」。

台灣企業做牛做馬,只賺取微薄的代工利潤,財務運作能力不足在其次,最可怕的是信心不足:我們完全不知道外資對台灣關鍵能力的肯定。解決之道必須先將自已轉化為「資源整合平台」,再引進策略性資金,積極對外整合。

台灣資金嚴重外流,想成為「亞太財富管理中心」是空談。香港是「亞洲金融資產管理中心」,新加坡已發展成「亞太私人銀行中心」。台灣的優勢在經營管理,不是金融,如果能將兩者結合,台灣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大中華經營性資產管理整合中心」,這才是真正的「根留台灣」。

台灣有限公司,世界無限台商

台灣有限公司,世界無限台商
2006.08.08(工商)

工商時報、中華徵信所、寶來證券最近共同合作2006年「大陸台商1000大-解讀台商成功密碼」。1000大台商總營收成長36%,八成台商獲利,若和近期其他中、港類似排名比較,台商的成長動能明顯不足。結論是台商跑得快,但別人跑得更快!本書是非常好的啟發,但不是標準答案,要想創造藍海策略,必須超越過去經驗,發掘進階密碼。

大陸台商過去經驗不能保證未來成功,有幾個原因:第一、超競爭-外資加入,民企興起;第二、超速度-國內外整合,加速淘汰;第三、高門檻-從區域經營邁向全國,不能善用資本工具很難成功;第四、本土化-內需市場快速發展,大陸管理人才出線。台商將面臨向左轉 / 向右轉:到底要「更小更精」,還是「更大更快」?

假如國家就像企業,那麼「台灣公司」(〝Taiwan Inc.〞) 的成績單是怎樣的?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6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第二(同2005)、新加坡第三(同2005)、中國19名(2005年31名)、台灣18名(2005年11名)。台灣的社會凝聚力、政策一致性在全球68國排名58,外資投資自由度54名。從2002到05年,台灣的名次一直上升(20-17-12-11),今年卻慘跌,焉能不警惕!

諾瑞娜.赫玆 (Noreena Hertz) 2001的經典作「當企業購併國家」指出,在全球前100大經濟體當中,51個是企業,只有49個是國家,企業影響力早已凌駕國家。但台灣的情形正好相反,政府的意識指導不斷擴張,企業只能在經續會中提出「最卑微的請求」。在「台灣優先」的口號下,終於造就了真正的「台灣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影響力也很大,但是其帶頭促進雙向開放:一方面營造亞洲財富管理中心,同時到澳洲購併電信公司,到中國購併銀行,到歐洲收購港口,到蘇州蓋工業園,不像台灣,希望只進不出。

台商未來的挑戰是要從「大陸台商」變成「世界台商」,世界是舞台,中國是跳板,這包括結合外資夥伴共同開發中國內需市場,以及善用中國經營優勢去收購外國企業。台商應發揮想像力,中國新經濟(如3G、Web2.0、環保)和舊經濟(零售、休閒、服務)有許多商機,台商尚未發掘。過去商業模式是勞力密集和技術密集,未來應是創意密集、資源密集和資本密集,台商的未來,可以超越地理限制,無垠無限。

2006年的台灣,心,依然溫暖;情,不再狂野;腦,還算清醒;體,尚且矯健。躍進世界的洪流,在時間的盡頭,你我究竟會在天堂相見?還是會在地獄相擁?  

夢想台灣、躍進世界

夢想台灣、躍進世界
2006.07.11(工商)

最近在北京的一個胡同裡,參加了一個拉丁舞同好的定期聚會。令人驚異的是參加者來自各國,背景包括工程師、會計師、經理人等。由此看來北京已經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跨越政治、經濟、文化,如「創意新貴II」 (Cities & the Creative Class)書中所描述,吸引菁英匯集,創造火花。

新加坡最近大力發展「數位電影」,利用數位科技,結合數位內容,成為好萊塢的亞洲後製作中心。台灣有最傑出的IT產業,最有創意的華文人才,其實我們才最有資格成為華人娛樂的「夢工廠」。出了什麼錯?還記得「兩兆雙星」嗎?

年初南韓制定「二零一五年產業發展策略」,將南韓定位為全球產業的「整合者」:整合歐美日技術,透過中級技術模組化,交給大陸代工,創造附加價值應用,如將電信、廣播與服務整合在一起的智慧型網路。

從產業附加價值提供來看,有幾種角色:(1)「創新者」-開拓尖端技術;(2)「組合者」-製造代工;(3)「服務者」-金融及其他促進功能;(4)「創意者」-商業模式、工業設計、品牌行銷;(5)「整合者」-跨地域、領域串連資源。台灣一直是第二類,想成為第一類,不夠條件成為第三類,但未來最應該扮演的是最後兩類。

台灣的問題是:沒有願景、不懂整合、不會包容。我對台灣願景的定位是IC-Island of Convergence (匯流之島)。為什麼是Island?因為說Country太封閉,談Center不切實際,Island就像Formosa,可以是很小的地方,但卻很美很有力量。

台灣是最多元的潮流匯集點:世界/中國大陸、西方/東方、新潮流/舊勢力、製造/設計、實體/數位、網路/無線、科技/文化。中國大陸的成長是跳躍、斷層的,台灣的經驗卻是延續、完整的。IC的另一層涵義是Intellectual Capital (智慧資本),衍生為Innovate & Consolidate (創新與整合)-創新自己,整合別人。

今天我們的心境,就好像今年大學指考作文題「想飛」-然而卻飛不動。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再等待,不僅要走向世界,更應全力躍進!台灣可以乘風駕浪,也可能被潮汐滅頂。展望未來,夢想這麼接近,現實卻還遙遠;台灣,這一次你不能再錯過!【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 黃齊元總經理】

發揮兩岸想像力,創造革命性財富

發揮兩岸想像力,創造革命性財富
2006.06.13(工商)

上個月在國外,看到未來學大師艾文和海蒂.托佛勒(Alvin and Heidi Toffler)的新著「革命性財富」(Revolutionary Wealth)。托佛勒夫婦是「第三波」等經典的作者,也是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最推崇的人物。

托佛勒指出,未來環境遽變,時間、空間(全球化)和知識是影響財富重分配的驅動因素。以時間為例,速度變化太快,全球製造供應鏈會步調不一致,所以出現幫助企業「同步化」的產業(Synchronization Industry),如印度的商業流程外包公司,這就是新財富。

我們現在的經濟體系是建築在金錢交易上的,但是未來非金錢交易體系會越來越大,例如Linux和網路部落格。托佛勒從「生產者」(producer)和「消費者」(consumer)的角度分析:網路時代有越來越多「自產自用者」(prosumer),我們花許多時間從事無償生產活動,也無償使用(別人創意),但是在過程中卻創造了新財富。

未來是達文西時代,並非因為「達文西密碼」熱賣,而是其代表了跨領域「文藝復興人」的典範:達文西是藝術家、科學家、工程師和建築師,更重要的是,他有超越時空的想像力。

今天台灣企業全球佈局的挑戰,已不在投資的限制,而在預測未來趨勢能力的匱乏,以及想像力的枯竭。作為世界和中國大陸市場的樞紐,台灣企業應該重新想像任何的可能:假如明天就三通,我們能夠做什麼? 難道只有觀光和航運嗎?

台灣企業可以作為多國籍企業的大中華後勤總部,可以卡位中文世界商業流程和生產製程管理的外包,還可以輸出企業管理know-how,成為大中華訓練中心;台灣金融業可以跨境或遠距提供大陸銀行財富管理服務,台灣農業和中小型創意服務業可結合國際資金和大陸市場變成華人品牌。

台灣應跳脫單地創新的心態,而在點與點連接中尋求最大的可能。知識型經濟造就許多個體型企業,然而不走出去就無法作大,無法作大就不能擴大智慧財產,無法創意資本化。「兩岸創新」會帶來革命性的財富重分配,台灣正處在一個最有利的位置,問題是:「Are we ready?」【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黃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