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從加入CPTPP到孟晚舟獲釋…老總帶你看:5件大事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從加入CPTPP到孟晚舟獲釋…老總帶你看:5件大事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最近由於氣候變遷,全球各地天災不斷,這是大自然所造成的。沒有想到在現實世界中,國與國之間因為彼此衝突與角力,整體氣候氛圍也大變,許多區域聯盟興起、合縱連橫,而台灣正處於這場風暴的核心。


過去兩週,在亞太地區總共發生了5件大事,對台灣均有深遠的影響:


一、美國與澳洲和英國形成三方軍事聯盟「AUKUS」

類似亞太的北約組織,主要目的是針對中國崛起以及其在亞太地區所構成的潛在威脅。這個合約最主要的動作,是澳洲片面取消2016年向法國採購的12艘柴電動力潛艦,金額高達656億美元,改和美國、英國合作打造至少8艘核動力潛艦。由於法國被蒙在鼓裡,面子與裡子皆失,非常憤怒,立即召回駐美及駐澳洲大使。


這對美國而言是一大勝利。過去川普政策強調「美國優先」,想和中國對抗卻沒有盟友及武器。現在美國和日、澳、印合作推動「印太戰略」,上週又在拜登主持下,進行「四邊安全對話」(Quad),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在印太地區加強合作。而「AUKUS」更是前進了一大步,結合盟友並提供最先進武器,將來可應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


二、中國突然申請加入CPTPP


這是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參與者需彼此開放市場、調降關稅,讓大家互蒙其利。《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身是TPP,由美國主導,但由於川普退出,改由日本主導。


現在全世界最大貿易協定是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伴協定》(RCEP),規模幾乎是CPTPP的3倍。但CPTPP的要求水準比RCEP更高,包括環保規定、勞工保護等。先前中國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西方水平,所以未加入CPTPP,拜登也因為擔心勞工反彈,表示不會重回CPTPP。


習近平宣布加入CPTPP,向美國揮出一記重擊。美國有和中國長期抗戰的本錢,但中國是全世界最大市場,其它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不一定願意隨美國起舞,連美國企業都不願意。根據上海美國商會最新調查,有59.5%的受訪企業預計2021年會加碼在中國的投資,有82.2%預期營收將實現增長,說明美商對中國市場已重拾信心。



三、台灣上週也提出申請入CPTPP

輪值主席日本對台灣申請表示歡迎。台灣的申請,很明顯是受到日本甚至美國在背後支持。台灣是國際經貿孤兒,未加入任何多邊貿易協定,連雙邊協定也很少,兩岸服貿與貨貿協議現已喊停,在保護主義氛圍下,要突破現狀充滿挑戰。


首先是必須開放日本核食進口,如同先前開放美豬,這是加入CPTPP的前提,為不得不的妥協。其次對於CPTPP會員國而言,選擇台灣而放棄中國,相較選擇中國而放棄台灣,哪一個可能較大?假如像WTO一樣,同時開放中國與台灣加入,代表我們將對中國開放市場,包括農產品與服務業在內,請問台灣準備好了嗎?


最近北京以檢疫病蟲害為由,禁止台灣釋迦與蓮霧進口,對農民造成巨大傷害,政府雖表示將加強消費並協助分散市場,但無濟於事,即使向WTO提出抗告,也不一定能贏。道理很簡單,中國不需要台灣市場,但台灣不能沒有中國市場,對於其它想加入CPTPP的國家而言,也必須思考是否能對中國說「No」。


四、孟晚舟獲釋回中國

美國司法部上週達成緩起訴協議,讓中國最大民營企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返中。3年前,孟晚舟在溫哥華轉機時遭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理由是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規定。


孟晚舟並未認罪,只承認有不當行為,中國當局聲稱這是一大勝利。當然最主要關鍵在於中國的實力,促使美國為緩和中美緊張關係做出回應,也反映加拿大迫切希望解套的心情。


五、習近平承諾不再建境外煤電廠

距離聯合國氣候峰會不到100天,習近平透過視訊在聯合國發言,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除了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外,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柯瑞對此稱許有加,先前他訪問天津談判時一事無成。


不僅如此,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對此都予以肯定,全球超過7成的燃煤廠電依賴中國資金,因此習近平對氣候變遷的表態,讓中國成為全球這方面的領導者,而這正是美國積極想和中國共同推動的事情,我不知道這件事和孟晚舟獲釋是否有關。


美中關係在競爭,同時也在改善,這就是拜登的「競合」戰略。日前「拜習通話」確保兩國競爭不會升級為衝突,之後拜登強調不尋求新冷戰,如今氣候議題讓中美關係緩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必然使我更強大!」過去幾年,不斷有中國崩潰論、美國衰敗論,但現實是中美都不會崩潰,台灣夾在中間,必須認清這個道理。國際政治是實力與利益的展現,美國可以放棄阿富汗和法國,但台灣在這一刻,對美國有最大的戰略價值。


美國駐聯合國前大使克拉芙特說,台灣的命運事關美國的安全,如果沒有了台灣,美國就失去了太平洋,「如果台灣輸了,我們也輸了。」請仔細思考,台灣的命運與我們的下一步行動!


華爾街,恒大,人民幣支付,新能源,演藝圈,富豪汽車,港股,日本首富,Kakao,Gogoro

 理事長的話:華爾街,恒大,人民幣支付,新能源,演藝圈,富豪汽車,港股,日本首富,Kakao,Gogoro

華爾街

 

儘管華爾街存在超時爆肝的工作文化,大型投行今年仍然吸引不少年輕學子上門應徵,人數不減反增,基層職務加薪是一大誘因。

 

 花旗集團、瑞士信貸、高盛、匯豐、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跨國金融巨頭,今年吸引數萬名在校生及甫踏出校門的畢業生投遞求職信,應徵熱度有增無減。

 

 近幾個月來,巴克萊、美銀、花旗、摩根大通等的倫敦基層職務薪資,由5萬英鎊調高到6萬英鎊;高盛給年資一年的分析師7萬英鎊。現在華爾街起薪10萬美元(約台幣280萬)已成常態,高於以往的8.5萬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歐洲、中東、非洲(Emea)的據點,今年收到將近4.7萬封的實習生應徵信,較去年成長14%。

 

 而知情人士透露,匯豐Emea的投行業務,今年有24,174人應徵,與去年相比增長7%;瑞士信貸在同樣地區,吸引逾2.6萬名學生爭取擔任實習生。花旗集團的倫敦分公司,今年前來應徵實習生的人數年增12%,約有1.28萬人。

 

 今年摩根大通的投行部門釋出400個職缺,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5萬多人應徵。高盛今年雇用2,900名夏季實習生,多於去年的2,727名;而據美媒CNBC報導,高盛去年收到全球10萬應屆畢業生的求職信,今年更是一口氣暴增50%。

 

 今年匯豐在全球錄用778名實習生和畢業生,較去年多出41%。大摩在Emea錄取330位分析師與助理,比去年高出23%。花旗在Emea增聘633位全職分析師和助理,年增12%。

 

 疫情讓華爾街投行的過勞問題加劇,今年仍能吸引頂尖大學的年輕人才登門求職,格外引人關注。今年3月,13名高盛分析師的自我評估報告外洩,抱怨每周工作超過90小時,其中一人描述他有睡眠問題,緊張不安情緒爆表。

 

 英國畢業生就業研究機構High Fliers執行長柏查爾(Martin Birchall)表示:「銀行聲譽受損登上新聞標題,並未讓學生裹足不前。求職學生將超時工作都考量在內,他們想勤奮工作換取驚人報酬。」

 

我們的看法:

 

第一、經濟復甦,華爾街銀行業績看好。

第二、紛紛以高薪聘請學生。

 

第三、IPO和併購活動大幅增加。

 

第四、投資銀行是許多工作的跳板。

 

恒大

 

中國恒大集團近期債務危機話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甚至被喻為陸版「雷曼兄弟」事件。據外媒引述多位大陸銀行業高管透露,恒大部分主要往來銀行已為相關貸款計提損失準備,另一些銀行則計畫展延短期貸款,凸顯出銀行業正加速進行恒大的風控因應。甚至有大陸財經自媒體分析,恒大出現實質性的破產重組恐是在所難免。

 

近日恒大深陷財務風暴,負債近3050億美元,其中包括貸款、債券、信託產品以及拖欠承包商、供應商的款項等。嚴重程度也被喻為陸版「雷曼兄弟」事件,一旦處理不好,恐衝擊到大陸自身經濟。

 

3銀行、恒大均未回覆

 

據路透報導引述4位銀行業高管透露,中國農業銀行已經計提部分貸款損失準備,以審慎應對恒大的地產貸款;同時另外兩大貸款行的民生、中信銀行也準備對部分短期貸款進行展期,認為大陸金融機構正為恒大可能倒閉做準備。但3家銀行與恒大都尚未對此說法進行回覆。

 

根據4位銀行界消息人士指出,大陸銀行業持有恒大的貸款曝險已在過去一年下滑,多數貸款餘額都有擔保品或存單作保。以民生銀行為例,對恒大貸款餘額在過去12個月從400億元(人民幣,下同)降至300億元,甚至近幾個月已停止提供恒大新貸款。

 

傳向逾250間機構借貸

 

實際上,大陸銀行業對恒大的曝險相當廣泛。據一份外洩的2020年文件,當中顯示恒大向超過128家銀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借貸。雖然該文件被恒大斥為「憑空捏造」,但許多分析師都認真看待。

 

同時據大陸國有行消息人士表示,在該份文件外洩後,中國人民銀行則要求所有恒大的主要往來銀行須檢討曝險,並逐月評估相關財務風險。

 

觀察恒大後續的財務危機處理,大陸財經自媒體正經社分析,恒大8月銷售金額381億元、年減幅達26%,同時恒大財富發生擠兌事件,加上市場信心流失,預計未來銷售進一步下滑,加上融資不順,僅剩變賣資產,研判恒大實質性破產重組恐在所難免,但對外名義上或會以「軟著陸」稱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決心出手整頓許多行業。

第二、房地產是其中之一。

 

第三、恒大是房地產的龍頭企業。

 

第四、短期內中國房地產價格將大幅向下調整。

 

人民幣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近日發布的《2021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正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人民幣跨境收付出現2位數增長。同時,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儲備貨幣功能持續上升,目前都達全球市占2.5%,人民幣資產也成為全球投資者追捧的投資標的之一。

 

為規避匯率風險,更多市場主體傾向在跨境貿易投資中選擇使用人民幣。2020年,經常專案和直接投資等與實體經濟相關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出現較快增長,大宗商品等重要領域及東協等地區使用人民幣也進一步增加。

 

報告顯示,2020年,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為2525.66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達16.4%。不過,大宗商品領域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體尚處於較低水準。

 

報告還顯示,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功能進一步增強。20216月,人民幣在主要國際支付貨幣中排在第5位,人民幣支付金額占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的2.5%,較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

 

此外,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功能也在上升。2021年第1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中,人民幣排在第5位,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為2.5%,較2016年人民幣剛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時上升1.4個百分點。

 

同時,疫情下大陸經濟率先復甦,經濟基本面良好,貨幣政策保持在正常區間,人民幣相對於主要可兌換貨幣有較高利差,人民幣資產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強。

 

境外投資者積極配置人民幣資產,證券投資等資本項下使用人民幣成為人民幣跨境收支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截至20216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為10.26兆元,年增率達42.8%。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未來人民幣的交易普及度大幅提升。

第二、中國和美國金融大戰持續升溫。

 

第三、基於中國和世界貿易的緊密關係,人民幣成為重要全球貨幣。

 

第四、境外投資者積極配備人民幣資產。

 

新能源

 

大陸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多,處於小而散的狀況,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肖亞慶昨(13)日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要看到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高的特點,所以資源應該盡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

 

他指出,下一步大陸將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也要抓好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試點,推動提高城市公車、計程車及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比率。同時,希望各地頒布更多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優化汽車限購措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8月汽車銷量179.9萬輛,年減17.8%;今年18月汽車銷量1,655.6萬輛,年增13.7%。不過,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跑贏大市,產銷較去年同期和較上月繼續保持增長,產銷量首次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8月已提升至17.8%。中汽協指出,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大陸將提前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20%市占的中長期規劃目標。

 

8月中旬至今,在晶片短缺的大環境下,豪華車與新能源車繼續高歌猛進,其中上海新能源車上險量(汽車保險新投保數量)達到10.9萬輛,市占率高達33%

 

上險數的變化更加明顯的顯示出新能源車在上海高歌猛進的勢頭,2018年,上海新能源車上險數為5.4萬輛,市占率8.73%,其中網約車占到主力,僅上汽榮威的上險數就達到了1.92萬輛,占比超過35.5%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積極發展新能源車。

第二、2025年大陸新能源車20%市占,應該2022年即可實現。

 

第三、台灣新能源車速度還是不夠快。

 

第四、由於全球暖化,未來新能源車比例將以倍數成長。

 

演藝圈

 

大陸演藝圈風波不斷,繼幾年前天價片酬、陰陽合同事件之後,近期又爆發多起偷逃稅款、劣跡藝人等負面新聞,使得大陸藝人經紀行業連帶掀起倒閉潮。根據最新公司登記資訊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超過700家藝人經紀公司註銷。

 

中新經緯網報導,大陸近年持續對娛樂行業加強整頓,包括嚴禁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嚴肅懲戒偷逃稅行為,對劣跡藝人零容忍等等。隨著各種針對娛樂圈的整頓動作密集展開,與明星收入繳稅密切相關的藝人工作室也引起關注。

 

報導指出,知名演員鄭爽因偷逃稅在8月下旬遭上海市稅務局處以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人民幣2.99億元。報導根據資訊平台天眼查資料發現,鄭爽擔任7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除上海噶咕娛樂發展有限公司外,其餘6家均為工作室性質,其中4家工作室已被註銷。

 

此外,8月底,林心如所關聯的東陽橫店林心如影視文化工作室發生工商變更,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註銷,註銷原因為決議解散;此前,林心如丈夫霍建華所關聯的工作室也於2020年底註銷。據初步統計,近期關聯企業註銷的藝人還包括魏大勳、鄧超、唐嫣、文章、馬薇薇、趙本山、朱正廷、孟美岐、吳宣儀、沈騰、井柏然等。

 

報導引用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21年截至912日,已有超過700家藝人經紀企業註銷,其中6月份註銷最多,超100家。

 

資料顯示,2016年藝人經紀相關企業註冊數年增99.07%,2018年新增企業數超過3,000家,達到近年增長高峰;然而,截至2021912日,2021年以來僅新增約260家藝人經紀相關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習近平政策下,大陸加緊整治娛樂圈。

第二、過去浮誇的現象將不復存在。

 

第三、現在娛樂圈受到歐美及南韓影響很重。

 

第四、中國要走出自己的意識型態及道路,不受國外的影響。

 

富豪汽車

 

大陸車企吉利控股傳出將在未來數周內啟動旗下瑞典汽車品牌富豪汽車(Volvo)赴斯德哥爾摩的上市計畫,公司現正與銀行機構進行深入討論,擬尋求200億美元估值,有望成為2021年歐洲最大規模IPO之一。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富豪汽車目前計劃於9月底上市,並委任高盛以及瑞典北歐斯安銀行(SEB)主導,另有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匯豐以及卡內基投資銀行參與承辦。

 

 富豪汽車本次上市目標估值眾說紛紜,有傳出公司目標為獲得200億美元估值,另有消息指出,可能介於200億至300億美元間。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基於富豪汽車的收入前景,實際估值僅約160億美元。

 

 市場分析,富豪汽車上市估值200億美元雖然與戴姆勒(Daimler)和寶馬(BMW)等車企估值相當,但規模相當於富豪汽車淨利潤的六至七倍,對公司水準來說恐過高。

 

 吉利控股於2010年收購富豪汽車,並曾於2018年試圖推進IPO,但當時市場對30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有所保留,最終使計畫終止。業績方面,富豪汽車收入連續六年創新高,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才終止紀錄,但下半年盈利仍創下新高。

 

 NordLB汽車分析師許沃培(Frank Schwope)指出,由於市場難以延續疫情後的強勁復甦,因此富豪汽車2021年上半年利潤反彈的趨勢不太可能延續,預計估值範圍應為100億至150億美元。

 

 富豪汽車5月曾表示,決定終止與大陸車企吉利汽車的合併協商並考慮於年內IPO,預計吉利控股在富豪汽車上市後,仍將擔任公司主要股東。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富豪汽車原來計劃與吉利合併A股上市。

第二、現在富豪汽車決定單獨上市。

 

第三、中歐情勢越來越緊張,彼此各走各的路,對雙方都好。

 

第四、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成功關鍵在於電動車布局。

 

港股

 

港股大盤恒生指數16日再承壓,盤中一度跌逾500點見24,500點的年內低點,不少權值股摔至多年低點。對於恒指是否觸底等問題,摩根士丹利給出否定答案,最新報告大砍恒指20226月目標至24,400點。

 

港股大盤恒生指數15日雖死守25,000點試圖形成底部,但築底未果,16日開盤微漲約10點後隨即下挫,日內跌幅不斷擴大,一度重摔逾500點、跌幅逾2%至24,505點,直至收盤前一小時跌幅才有收斂,最終收跌365點報24,667.85點,本周連續四個交易日均收跌且都跌逾1%。

 

港股16日多種類股、不少知名標的以及權值股紛紛跌至數年低點,大陸房地產股雙位數崩盤、澳門博彩業仍在餘震當中、網路科技以及教育股持續低迷。

 

恒指成份藍籌股中,除了失血慘重的房地產與博彩股外,阿里巴巴盤中一度失守150港元價位,為2019年返港上市來新低。平安保險雖收漲,但盤中也曾跌至2017年來新低。

 

對於港股未來走向,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將20226月恒生指數目標大砍2,500點,從26,900點降至24,400點。並將恒生國企指數目標價從9,500點下調至8,750點。

 

大摩指出,當前網路安全、反壟斷、數據隱私等監管向不少企業利潤率施壓,且認為當前影響還尚未體現在相關產業的股價上,呼籲要謹慎看待大陸GDP增速前景以及中企股票,更看好大陸A股而非離岸市場。

 

大摩還下調MSCI中國指數的盈利預期,2021年盈利增速分別從18%調低至15%、2022年則從14%降至11%,並將MSCI中國指數預測本益比從13倍下調至12.5倍。在大陸經濟方面,大摩認為8月銷售數據令人失望,再次調低大陸第三季GDP增速0.6個百分點至4.5%。

 

但部分投行認為距離港股大盤底部已近。香港信報報導,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投資總監薛永輝16日表示,預計恒生指數未來一段時間呈現區間震盪,但相信下跌幅度有限,離底部不遠。

 

薛永輝表示,當前恒指本益比調整至1.11倍水平,與疫情擴散初期相若,但考慮到大陸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預計港股仍將區間震盪。相較之下陸股在監管鬆綁、政策傾向中小企業等因素下,將表現更好。

 

在受監管的科網股方面,薛永輝指出,相關標的中短期會有所影響,但個別有長遠盈利能力的股份估值已跌至偏低水平。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由於中國大陸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港股近期表現不會好。

第二、短期內外資普遍認為政策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第三、港股現在主要以科技股為主流,而科技股短期受到打壓。

 

第四、外資較偏好A股而非港股。

 

日本首富

 

日本首富寶座換人坐!自動化設備大廠基恩斯(Keyence)創辦人滝崎武光已超越快時尚品牌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成為日本最富有的人。這也反映出工廠自動化實業家已取代服飾零售大亨成為日本首富,是新冠疫情引發財富排行洗牌的例子。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滝崎武光目前淨值達到382億美元,主要因為基恩斯的股價從去年初至913日收盤翻漲近一倍。滝崎武光持有基恩斯21%股票,今年財富增加59億美元,同時也躍居全亞洲第九大富豪。

 

相較下,Uniqlo母公司迅銷股價今年來挫跌18%,創辦人柳井正的財富今年蒸發五分之一,目前淨值為355億美元。

 

基恩斯股價從2020年初迄今已大漲96%,市值約1,670億美元,在日本僅次於豐田汽車。基恩斯也因為即將在101日被納入日經225股價指數,股價受到提振。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北浦岳志表示,隨著世界各地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疫情已刺激了工廠自動化的需求。

 

滝崎武光在日本商界相當低調,曾被稱為「隱身的經營者」,2003年起就鮮少曝光;他在2015年卸下董事長職位,現為公司榮譽董事長。

 

現年76歲的滝崎武光沒有上過大學,於1974年創立Lead電機公司,公司1986年更名為基恩斯,1987年在日本上市,為感測器、測量儀器、機器視覺系統和其他工業自動化設備的製造大廠。該公司股價曾在1991年時超越任天堂,一度是「日本股王」;2000年代,基恩斯開始全力發展海外事業,在中國大陸和北美發展「利用感測器提高生產設備的附加價值」業務。

 

該公司的行銷特色是不透過代理商,而由業務人員直接銷售,這也讓基恩斯相當重視人力資源,也以高利潤和給予員工高薪聞名。基恩斯多年前就以「30歲年薪千萬日圓」吸引優秀人才,如今該公司員工平均年薪更高達1,751萬日圓,居日本企業之冠。

 

我們的看法:

 

第一、基恩斯崛起說明日本產業未來趨勢。

第二、未來AI時代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越來越重要。

 

第三、軟銀重押中國股票,會受到很大影響。

 

第四、快時尚公司優衣庫因為是零售業,也受到新冠肺炎影響。

 

Kakao

 

南韓網路巨頭Kakao公司14日承諾,將設立規模3,000億韓元(2.56億美元)的基金來支持小型企業和自僱業者,並退出部分事業;無獨有偶,三星集團同日也表示三年內將為年輕人創造3萬個工作機會。南韓兩大企業顯然都希望藉由強化與擴大企業社會責任(CSR),平息外界的批判,並減輕監管壓力。

 

韓國前鋒報報導,Kakao與其關係企業宣布一系列與小型企業「共存」的措施,包含未來五年設立一個規模3,000億韓元的基金,也承諾退出或縮減部分事業,因為該公司經營的一些線上事業,會擠壓較小型的線下業者。

 

南韓國會議員本月警告Kakao等南韓網路巨頭,勿濫用市場地位來追求獲利,否則考慮對這些大企業祭出新的監管措施。甚至有議員痛批Kakao是「貪婪的象徵」。

 

Kakao創辦人金範洙也計劃將家族全資持有的投資公司K Cube控股,轉為聚焦「教育」等公共利益的社會企業。

 

同日,三星集團承諾未來三年將為年輕人創造3萬個新的工作機會,也將擴大能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產能的智慧工廠等計畫。集團負責人李在鎔也親臨現場,為同樣在場的總理金富謙解釋方案內容。這是他上個月假釋出獄後首度現身公共場合,但受限於假釋條件,他並未對外公開發言。

 

K Cube控股近來遭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FTC)調查,因為該公司過去五年來不是漏交資料、就是提交不實報告。K Cube控股持有Kakao 10.59%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

 

被南韓監管機關盯上後,Kakao股價也受影響,進而拖累金範洙的財富淨值。根據富比世即時富豪排行榜,自6月底攀峰以來,金範洙的身家大減45億美元至117億美元。Kakao同期股價跌逾26%14日盤中一度跌幅多達5.2%,隨後跌幅收斂,終場僅跌0.4%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開始重視中小企業。

第二、要求大企業盡更多的責任。

 

第三、三星是傳統龍頭,Kakao是新經濟代表企業。

 

第四、相較之下,台灣對中小企業不夠重視,大企業應出更多力量。

 

Gogoro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睿能創意)昨(16)日宣布,將與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Poema Global Holdings合併,藉此實現讓Gogoro透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消息公布後,鴻海(2317)隨即宣布將斥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6億元)參與Gogoro上市後私募增資(PIPE),入股Gogoro

 

鴻海強攻新能源車領域,旗下鴻華先進原訂在1018日鴻海科技日展出MIH平台首款國人打造電動車,日前意外提前曝光,市場驚艷。在二輪車領域,鴻海和Gogoro團隊也正推動多項合作計畫,如今鴻海將入股Gogoro,雙方「親上加親」,市場看好鴻海集團未來將通吃電動車市場商機,引爆集團新一波成長動能。

 

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昨天舉行記者會,宣布該公司將與Poema Global Holdings合併,透過SPAC於那斯達克上市的訊息,預計明年第1季掛牌,股票代號GGR

 

這項併購將以Gogoro企業價值為23.5億美元(約新台幣650.5億元)完成合併。透過本次合併,Gogoro預期籌募超過5.5億美元(約新台幣152.2億元)資金,其中包含超過2.5億美元(約新台幣69.2億元)超額認購的私募增資(PIPE)以及Poema Global持有的信託資金3.45億美元(約新台幣95.5億元)。

 

陸學森指出,Gogoro選擇在美國上市,是以全世界的資金協助台灣企業發展,除了台灣市場之外,第二波將以大陸及印度市場為主,後續更將積極進行國際化發展。

 

本次私募增資投資人包括策略夥伴鴻海集團與GoTo Group、車輛製造夥伴、新加入與現有投資人如 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國發基金、淡馬錫與創始投資人潤泰集團的尹衍樑。

 

鴻海指出,此次斥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6億元)參與Gogoro上市後私募增資(PIPE),入股Gogoro,持股比率為0.76%。此舉不僅符合鴻海集團3+3策略,同時強化鴻海在電動車與新能源產業的布局。

 

鴻海先前已與Gogoro結盟,協助Gogoro在大陸與印度等海外市場,代工製造電動機車,並協助製造電池交換系統等多個合作項目。

 

Gogoro強調,合併後的公司將專注於加速 Gogoro多元業務的全球擴張,包括獨特且經過驗證的電池交換訂閱服務、智慧電池與電池交換站、電池交換網路管理系統、電動車輛和電動車輛系統關鍵零組件的銷售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goro絶對不是靠台灣市場。

第二、畫了印度和大陸未來市場的大餅。

 

第三、另外強調電動車電池「生態系」。

 

第四、在對的時機,講對的故事。另外,還要在對的地點,海外市場絶對比台灣市場更有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