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川普就職演說,聽後感想》老總:美國要暫時從世界舞台掰掰了!

川普就職演說,聽後感想》老總:美國要暫時從世界舞台掰掰了!

「在中國大陸,我們講求『生態』,但台灣人一般只會談『生意』。 」

我和一位大陸企業家交流,他對台灣企業很肯定,也有很多台灣朋友。

「台灣受到日本影響,企業流程管理很到位,但格局太小,速度太慢,總是強調精益求精,但是無法創造很大的價值。台灣的服務和品質,和大陸的市場及移動互聯網,若能相互結合,將會創造龐大的商機 。」

台灣二十多年前在大陸靠製造賺到第一桶金,十多年前部分企業因為中國市場興起也賺了一些錢,然後我們錯過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機遇,現在大陸又啟動「肥咖條款」,好像只能資金外逃了。然而根據這位大陸企業家觀察,未來是O2O的時代,電商和實體整合,而台灣有很多實體的內涵。

「有台灣朋友問我,我兒子是否會接班?坦白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中國市場這麼大,我在乎的是把產品品質搞好,把服務做精,我想要改變整個產業未來的生態。」

慚愧啊!台灣人,你只會想到眼前的生意,我們的格局也不過就是如此。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連川普也把台灣當作一門生意,拿來和中國交換利益。

上周習近平參加達沃斯論壇,「全球化」是關鍵詞,中國希望與世界共繁榮,歡迎其他國家搭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浙江義烏「新絲路列車」,上周也順利抵達倫敦,為「一帶一路」立下里程碑。反觀川普上台,一切強調「美國優先」,保護主義幽靈再現。簡單的說,美國變得越來越像台灣,而中國卻反而更像美國,這是一個顛倒的世界。

我們還看不懂局勢嗎?歐洲、美國和台灣都因政黨政治,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中國是否能接起美國棒子擔任老大尚有待觀察,但美國在世界舞台上將暫時銷聲匿跡。

周末看了兩本書,一本是湯瑪斯‧佛里曼的《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Thank you for Being Late),「速度」是佛里曼的關鍵詞,他的成名作的是《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本書則強調The World is FAST. 當前全球科技變化速度之快超乎我們想像,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有人和佛里曼開會遲到他都很高興,因為可讓他獨處反思。

這本書美國11月才出版,我原先是去誠品買英文版,沒想到中文版已出來了。佛里曼分析主導未來的三大趨勢:數位全球化、氣候變遷和科技躍進。他的前兩本書《世界是平的》和《世界又熱、又平、又擠》談的是前兩者,這次則探討科技進步乘數效果如何顛覆我們的世界。

佛里曼分析10年前2007年是關鍵年,蘋果發表iPhone,Google推出Android,Facebook正式開放,IBM研發超級電腦「華生」,雲端平台Hadoop也誕生,使Big Data變成可能,這些科技匯流的結果,讓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在短短幾年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行業都擁有「超新星」能量,複雜變得簡單、快速。

政府應好好向佛里曼請益,他表示朝九晚五的工作時代已不會回來了,被加速重塑的新職場,需要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新型社會契約,激發每家公司提供工作者可用於終身學習的智慧型輔助,每個人的社會安全網不是綁在雇主那裡,而是可隨身攜帶。

佛里曼是個台灣通,他在序言中說「台灣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國家」(是嗎?),希望台灣人能安然度過加速的轉變。中研院院士謝長泰表示台灣現階段需要「制度創新」,而不只是科技創新。HP的新廣告詞叫做「Accelerating Taiwan」,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讀的第二本書是《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大陸譯名「未來簡史」),這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的新作,英文版去年9月才剛出版。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講的是未來,更確切的是,在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未來(其實就是現在),我們應如何自處?

以色列是全球除了美國外人工智慧最先進的國家,也只有以色列人才有能力寫出這樣的書。 作者指出世上所有事物都是「演算法」(algorithm),以系統的步驟,進行計算、解決問題、作出決定,生物其實也是一種演算法。

過去我們認為人類有獨特的能力,超越機器(無意識的演算法),但人工智慧改變了這一切,機器已比人類更聰明,甚至有意識,所以人的價值還剩下什麼?

新科技人文主義主張,我們所知的「智人」(Homo sapiens)未來已不再那麼重要,未來應運用科技,創造出「神人」(Homo deus)這種更優秀的人類型式。

這是我一開始被confuse的地方,拜神不是昨日的觀念嗎?但作者表示,以往人類不能駕馭自然,所以祈求神來解救人類。但今天機器變成人工智慧後,透過大數據反而比人類更了解自己,形同握有上帝的權利,人類的終極命運將會如何?

中國大陸正全力投資AI,百度上周挖角微軟AI專家陸奇,轟動全球,許多企業的投資重心都是ABC,代表AI、Big data、Cloud。

台灣和AI嚴重脫節,但許多台灣人才和AI有關:李開復學的是AI,AlphaGO背後推手是台灣人黃士傑,AI晶片代表公司Nvidia是由台灣人黃仁勳創辦,我們應如何將個人卓越轉化為產業力量?

中國大陸要謝謝台灣,習近平應謝謝蔡英文。我們的遲緩,拉開了兩岸科技差距;我們的封閉,突顯了中國世界強權;我們的分裂,讓習近平更有機會早日達成他的理想。

Thank you, Taiwan. 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Low and Little.

海運整併, 國巨大毅科, 眼鏡合併, 東芝, 硬脫歐, 媒體, 海外投資, 南山朝陽, 李嘉誠澳洲能源

2017.01.23創會理事長的話

海運整併, 國巨大毅科, 眼鏡合併, 東芝, 硬脫歐, 媒體, 海外投資, 南山朝陽, 李嘉誠澳洲能源

海運整併

國際媒體先前點名陽明海運與長榮海運可能整併,在陽明董事長謝志堅否認後,近日國際媒體改點名長榮可能會併香港東方海外,對此謝志堅指出,長榮與東方海外都已出面否認此事,而他個人以從事貨櫃船運逾40年的經驗,認為整併不一定是萬靈丹。

去年10月日本三大貨櫃船公司宣布將整併為一家後,陽明與長榮整併消息甚囂塵上,當時兩公司都指出不可能,因為以長榮的文化不可能讓官股加入,接受立院監督;政府也不會讓陽明併入長榮,成為消滅公司,謝志堅在大陸參加國際性會議也公開做過澄清。

謝志堅指出,外國船公司喜歡併購,但事實證明併購並非一加一等於二或大於二,過去10年在全球20大貨櫃船公司中,營業淨利最高的前四大貨櫃船公司,依序是萬海航運、東方海外、馬士基航運與法國達飛,曾進行併購的馬士基與達飛並未享最佳業績。

上周市場市場傳出長榮或新中遠可能併購東方海外,本周又傳出要買東方海外的是法國達飛,謝志堅表示,是不是有媒體在炒作新聞他不知道,但他認為整併不是萬靈丹,最重要還是看經營效率。

謝志堅指出,貨櫃船運市場好不好不是光看景氣,供需更重要,2009年貨櫃船運市場艙位供給年增5%,但市場遭金融海嘯波及,市場貨量大減9%,全球相關船公司合計大虧約200億美元;但次年貨量卻大增14%,艙位供給率卻只有9%,2010年全球貨櫃船公司大賺150億美元。因此對陽明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讓公司變得更完善,更有效率,等「春天」一來,就能看到好成績。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和日本航運界都在整併,台灣為什麼不行?
第二、台灣的公營事業,效率不彰,透過和民營企業整併可以提高經營績效。

第三、台灣對於公民企業合併只會一昧反對,無視全球發展大趨勢。

第四、台灣已被邊緣化,非常有必要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行業龍頭。
國巨/大毅科

泛國巨集團旗下的凱美電機宣布將以每股24.76元為對價,公開收購台灣晶片電阻二哥大毅科45%股權,溢價幅度達23.49%,泛國巨集團晶片電阻市占率將穩居全球第一,此為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第二宗公開收購案,也可視為國巨繞道收購大毅科,在產業版圖上從競爭走向合作。

至於這回是否又變成敵意收購?凱美總經理翁啟勝表示,與大毅董座江財寶不只接觸一次,雙方在產業合作上有共識,且凱美手上沒有一股大毅科,無論最後公開收購的比率成就了多少,都會支持現任董座江財寶續任董事長。關於此案大毅科發言管道對此則沒有回應。

依據凱美電機的公開收購計畫,公開收購期限為即日起至223日下午330分為止,將以每股24.76元為對價,公開收購大毅科的普通股,對照大毅科昨日收盤價20.05元,溢價幅度高達23.49%,收購總金額上看19.57億元,約當大毅已發行普通股之股數的45%,如參與公開收購應賣之普通股達最低收購數量5%時,本次公開收購條件即告成就。

翁啟勝昨(19)日召開重大訊息時指出,被動元件行業辛苦,日本三大電容器廠一年的研發費用合計達20億美元,台灣廠商一年的營收都還不到此規模,沒有本錢殺價競爭,只能團結。在過去日矽一案中,前三大巨頭都可以拋棄成見進行合作,對此時的被動元件產業來講,應該是合則有利。

泛國巨集團近年在併購案上屢屢出手,去年才入主凱美,今年將目標指向大毅科,出發點來自於漂亮的客戶群,翁啟勝說,智寶加上大毅科涵蓋所有不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客戶,凱美的主力客戶在日本,並且掌握歐美強大的品牌客戶,凱美、智寶、大毅科應用的屬性相似,但是客戶重疊率極低,幾乎一次打包所有的重量級客戶,也可以滿足客戶端一次購足的服務。

國巨2015年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廠,市占率高達34%,遙遙領先KOA9%)、Rohm6%)等第二大、第三大日商,大毅科則為國內晶片電阻二哥,法人仍將凱美、智寶視為泛國巨集團,透過翁啟勝的收購動作,泛國巨在全球晶片電阻的市占率遙遙領先。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贊成台灣產業的進一步整合。
第二、手上現金多的公司為主可以進行公開收購。

第三、本案雖然不算合意併購,但是雙方已經談過,彼此在產生合作上有共識。

第四、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模式。

眼鏡合併

法國眼鏡業者依視路(Essilor)同意以約228億歐元(240億美元)收購雷朋眼鏡(Ray-Ban)母公司義大利Luxottica集團,全球眼鏡市場上最大製造商和零售商合併後,將創造全球最大眼鏡王國。

據兩家公司16日公布的共同聲明稿,合併後新公司將更名為EssilorLuxottica,年營收超過150億歐元,僱用多達13萬名員工。Luxottica集團81歲創辦人維奇歐將擔任執行董事長和執行長,且將是公司唯一最大股東,維奇歐的控股公司Delfin擁有公司31%38%股份。依視路董事長薩尼爾斯則將擔任擁有同等權力的執行副董事長暨副執行長。

兩家公司合併後市值將達約500億歐元(約525億美元) ,媲美全球第二大精品製造商愛馬仕,目前眼鏡市場規模約900億歐元。

帶動市場版圖改變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變動,尤其是亞洲地區。據業界資料,目前全球73億人口中,有63%需要矯正視力,但只有19億人買過眼鏡、隱形眼鏡或動過視力手術,還有逾25億人需要這方面的產品或服務,而這些人口特別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同時,過量的強光、紫外線和藍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風險,也讓太陽眼鏡在新興中產階級的心目中漸漸從「良好的搭配品」晉升為「必備品」。

Euromonitor飾品眼鏡研究主管譚美玲(音譯)說,眼鏡業的長期展望很樂觀,2015年至2020年的綜合年成長率預測為2.5%

彭博行業研究(BI)分析師凱薩琳.林表示:「這樁合併案對雙方來說是互補,並將發揮供應鏈上的規模經濟。Luxottica是名牌眼鏡的主流行銷商,依視路則不斷加強專注在鏡片的製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垂直整合,依視路Essilor是鏡片製作,而Luxottica是品牌。
第二、現在全球龍頭產業的整併案越來越多,這是大趨勢。

第三、但其他品牌商對於本案不會感到高興,因為有利益衝突。

第四、本案屬於跨國併購,未來整合是一大問題。

東芝

知情人士指出,先前收購一家美國核電廠導致核電事業須減記數十億美元的日本東芝公司,正在考慮分拆獲利表現最佳的快閃記憶體晶片事業,以籌措資金。

日經新聞18日報導,東芝可能出售晶片事業20%的股權,以籌措多達3,000億日圓(27億美元)的資金,出售對象可能是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東芝發言人小光香里(音譯)證實,該公司正在考慮透過分拆取得資金。東芝在聲明中指出,分拆是目前的選項之一,但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東芝欲分拆半導體事業的消息傳出後,股價應聲大漲4.9%,收盤漲幅收歛為2.38%288.4日圓。

投顧公司Bayview投資組合經理佐久間康雄(音譯,Yasuo Sakuma)說:「東芝沒有其他選擇。我認為這個做法是他們的最後一搏。」

東芝用在智慧手機和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部門,是旗下事業中少數亮點之一。這個部門在上半會計年度的獲利達501億日圓,占該公司總營收獲利逾50%。據傳東芝計劃在3月底完成分拆。

據彭博情報推估,東芝記憶體晶片事業的價值比東芝公司的市值還高,該部門的隱含完全價值為1.5兆日圓(130億美元),高於東芝目前約1.2兆日圓的市值。東芝的儲存與電子裝置解決方案部門(包括快閃記憶體事業在內),最近一季的營業利益占公司總營利的60%

市調公司IHS指出,去年4月至6月間,東芝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營收,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20.4%,僅輸給市占率達34.9%的三星電子。若東芝與威騰電子合作,將會成為該產業的新霸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快閃記憶體是東芝表現良好的部門,一定會有買家。
第二、中國大陸業者有很高的意願,但是日本不一定會賣給中資。

第三、東芝和威騰合作可以超越三星,當然有很強的整併誘因。

第四、紫光去年投資威騰被美國否決,川普上台後更會阻擋中資入股美國,.

第五、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進行大整合,台灣只有是台積電龍頭,其他都在狀況外。

硬脫歐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宣布將硬脫歐、全面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後,英國金融服務業也將加速把部分業務遷至海外的計畫。

英國企業過去不斷督促英國應清楚界定與歐盟關係,以便決定如何調整業務。然而在梅伊明確宣示將硬脫歐後,多數大型企業目前也計劃將把部分業務遷至他地,確保仍可與歐洲其他國家繼續交易。

身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倫敦,其未來命運一直是英國脫歐協商中的最大議題之一,主要是金融業是英國最大出口產業、也是企業稅收的最大來源。

在梅伊發表脫歐演說後,一名大型跨國銀行高層表示「目前最壞情況就是回到基本情況」,他還補充將加快制定應變計畫的速度。

梅伊周四將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與高盛、JP摩根銀行等執行長私下會談。
說服這些銀行不要將業務移出英國,將成為梅伊必須面臨的艱困挑戰,因為英國退出歐盟單一市場,也意味這些銀行將失去在歐盟出售金融產品的「通行證」(passporting)權利。

根據Oliver Wyman顧問公司在去年10月發布一份報告指出,若英國金融公司失去在歐洲開展業務的權利,約有7.5萬個工作機會將因此消失,英國政府也可能損失100億英鎊的稅收。
不過對梅伊而言,離開歐盟市場、讓英國重獲邊境控制權,顯然成為她在脫歐協商的優先議題。她在周二演說曾強調,英國並無意尋求歐盟單一市場的會員資格,相反的她希望能透過全面、大膽與具有企圖心的新貿易協定,以求能在最大可能程度進入歐盟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梅伊是典型精明能幹的執行人才,一旦決定脫歐便積極行動,不會猶豫不決。
第二、我們贊同這個作法,非常明確,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三、全球投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已經開始計畫把部分業務遷離倫敦,轉到其它地方。

第四、台灣本身就很孤立,和中國大陸關係搞不好等於離開大中華經濟圈,會進一步被邊緣
化。

媒體

黨政軍條款自2003年立法通過、嚴禁政府及政黨投資廣電、媒體事業1股都不行,迄今已經超過14年,行政院曾在2015年核定通過「廣電三法」、放寬黨政軍條款至間接不超過10%,但是,送交立法院審議,經黨團協商縮小至間接5%,但是,該法案在2016年元月在立法院闖關失敗,重回零持股暫不放寬至今。

NCC昨天舉行新任主委及委員上任半年的記者會,針對黨政軍議題,詹婷怡強調,黨政軍議題在去年年初「廣電三法」修法時、各界踴躍討論,原則上,考量媒體需要相當資金導入,NCC將在如何降低外界疑慮、又能適度引入資金以促成產業更加活絡發展,謹慎處理黨政軍議題。

針對媒體詢問,是否朝向解除目前1股都不行的緊箍咒?詹怡婷表示,這得看客觀的可執行性,以現況制度(1股都不行)確實衍生相當多的爭議,但從去年初大家討論出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出在某個界線之上、是大家可以認同的,NCC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對於媒體追問,所謂方向是否指放寬黨政軍至間接持股5%或者10%?詹婷怡強調,既然是希望藉此導入資金、活絡產業發展,確實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重點要放在凝聚各界共識,讓這件事情在相對沒有爭議,同時又可以推動匯流產業發展去努力。

她強調,匯流技術走在前面,相關法律配套、也要跟得上腳步,匯流之後如何兼顧市場秩序、消費者權益,也都需要一併考量。
另外,NCC委員會議昨天討論「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也就是所謂的「反媒體壟斷法」 。詹婷怡透露,草案中將針對「媒體」水平、跨業和垂直整合,訂定「禁止整合」條文,並規劃成立「反媒體壟斷基金」,鼓勵自製節目,相關條文將在農曆春節過後公布。

至於「媒體」的定義,目前泛指有線電視台、無線電視台、衛星電視台、廣播、報紙,但市場已出現一併把OTT納入聲音,勢必是未來爭議的焦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黨政軍條款完全不合時宜,把媒體投資卡死了。
第二、我們對放寬黨政軍持股至5-10%表示歡迎。

第三、如果有黨政軍條款,所有台灣.上市公司均難以投資媒體。

第四、媒體產業就是內容產業,有很多創新,Netflix&HBO均開始積極推動原生內容。

第五、台灣若不能在內容上突破創新,在未來整體競爭力上面將遠落後於世界。

海外投資

資誠(PwC)昨(17)日發布「第20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指出,儘管今年仍可能出現黑天鵝事件,但全球CEO對公司與經濟前景頗具信心。不過,在海外投資地點方面,美、德、英、日等先進國家取代新興地區,相較之下,2011年多數CEO看好的「金磚四國」已經褪色不少。

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昨日登場,資誠也同步在該大會發布全球CEO調查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即使未來1年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但全球CEO對經濟前景及公司自身成長的態度轉為樂觀,有38%對未來12個月的成長相當有信心,較去年增加3個百分點。

不過,中國大陸、東協與日本等亞洲國家CEO的樂觀程度,則低於全球平均,分別為35%、32%及14%,尤其日本更是從2016年的28%腰斬。

資誠所長張明輝指出,CEO信心回升速度雖緩慢,但已拉近2007年以來的巨大差距,包括即將脫歐的英國、面臨川普當選的美國,都可見到樂觀跡象,且與前一年相比,各國有更多CEO將英、美等已開發國家視為投資標的。

調查顯示,全球CEO眼中認為未來12個月的投資首選地點,前5名依序是美國、中國大陸、德國、英國和日本。

值得留意的是,和2011年相比,多數CEO看好的「金磚四國」,包括大陸、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已褪色不少,俄羅斯甚至跌出2017年前10大排行榜。

有趣的是,相形失色的印度和巴西,兩國的CEO對未來1年營收成長特別有信心,分別為71%與57%,不僅高於全球的38%,巴西的信心水準更較上次調查成長2倍以上。

資誠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以印度為例分析,由於當地政府結構改革進度緩慢,加上日前突然廢除盧比大鈔造成的貨幣波動,都讓全球CEO對印度的信心與熱度皆不如以往。

本次調查期間為20169月至12月,調查對象包含79國的1,379CEO,其中36%的公司營收逾10億美元,21%則低於1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川普上台,美國變成全球投資新焦點。
第二、但是未來中國大陸對美國高科技的M&A,應該會受到限制。

第三、但如果是綠地式建廠投資,可以創造工作機會,應該不會有限制。

第四、郭台銘想去美國投資,已被中國大陸嚴重警告,這正是台灣企業的悲哀。

南山/朝陽

2016年起,保險法修正通過並且啟動「立即糾正措施」,一旦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低於50%,金管會可以接管,朝陽人壽是市場首家依保險法「立即糾正措施」且被接管的保險公司。

金管會去年10月底首次標售朝陽人壽,但因買家出價未落入底標,且議價無結果,因而流標;昨日金管會第二次標售,並且為朝陽人壽增添嫁妝,最後以賠付金額僅2億元的超低賠付價出脫。
安定基金總經理林國彬表示,南山人壽必須要承諾保障續聘朝陽人壽70%以上的員工,聘用條件要50%以上的員工同意,並保障員工原權益一年不變。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至去年第3季止,南山人壽的總資產為3.5兆元,僅低於國泰人壽的5.4兆元,富邦的資產為3.2兆元,南山若加計朝陽人壽資產365億元,南山資產二哥的地位更為穩固。

據了解,南山人壽首次標售有通過資格標,但是在最後關頭並未參加投標,此次出手,主要是因為金管會在海外投資給予5%250億元的彈性空間,甚至可以投資較高風險的私募股權基金,南山人壽若取得此行政寬容,海外投資腳步可領先,將更可在三雄之間一較長短。

另外,南山人壽還有協助政府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美名,未來爭取送審創意保單,以及金管會各項獎勵投資都可加分。

南山人壽財務長許妙靜表示,標得朝陽人壽將在201752日前完成交割,並已籌組專業團隊規劃相關作業,將可在交割日以無縫接軌之方式完成法定營業讓與所需程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山終於開始出手併購,而不再是國泰、富邦這些老面孔。
第二、金管會處理朝陽人壽態度相當果斷,我們支持這種積極的手段。

第三、人壽保險公司都希望增加海外投資額度,因此有很高的意願配合政府收購不良資產。

第四、南山透過這次併購,拉高了和富邦的差距,更加鞏固在保險界第二名的地位。

李嘉誠/澳洲能源

香港首富李嘉誠透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將斥資74億澳元(約新台幣1,750億元),收購澳洲能源資產商DUET集團。不過,更引起投資人關注的是,三家上市公司在關於這項收購的公告中,透露出對於香港房地產業前景的憂慮。

事實上,去年底就已傳出李嘉誠有意收購DUET的消息。李嘉誠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長江基建、長實地產及電能實業昨(16)日聯袂宣布將組成財團,全面收購於澳洲證券交易所(ASX)上市的澳洲DUET集團。

公告中對於這次收購所列出的其中一項原因為,「有鑑於本港地產業務的周期性特質,長實地產正積極尋求優質的環球投資機遇,,在本港地產業務以外強化旗下投資組合」。
公告稱,DUET集團為澳洲主要的能源資產擁有人及營運商,業務並遍及美國、英國及歐洲地區,具備良好的增長潛力,全面收購DUET集團是一項具吸引力的投資。

上海「澎湃新聞」指出,相較於近年來頻頻拋售在大陸及香港的地產項目,李嘉誠明顯在不斷加大對澳洲的投資。

根據2015年年報,長江基建已有12%的利潤來自澳洲。不少評論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為分散海外投資,以減少英國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

李嘉誠曾說過,「哪裡有回報,我就去哪裡投資」。今年15日,李嘉誠在長江集團周年晚宴致詞中也再度表示,「要為公司在全球尋覓最有前景及長遠穩定的項目」。

瑞銀中國內地/香港房地產行業研究聯席主管張知予上周在上海一場論壇中指出,未來兩年香港房價估計還會下跌10%15%

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是利率上升將對購屋者的還貸能力產生直接影響。

其次,雖然2016年香港經濟可以說已經到了「最差的情況」,但預計今年仍不會有明顯的恢復;第三,預估未來三年香港的房地產供應量和過去十年相比將增加一倍左右。

香港政府過去三到四年所供應出來房屋、土地,已經對未來市場構成明顯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專注從事大手筆投資,做別人沒有能力參與的項目。
第二、李嘉誠非常喜歡投資澳洲和英國,而且大多是基礎建設項目。

第三、押寶投資發達國家而不是新興市場是李嘉誠成功祕訣,中國是唯一例外。

第四、但連李嘉誠都看到中國在經濟和制度上的問題,幾年前即開始布局撤離中國。

第五、台灣企業家應多向李嘉誠學習,加強海外布局,畢竟現在中國大陸企業都開始積極走
出去了。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小英正迅速讓台灣「北朝鮮化」!喊「和世界連結」,半年後封殺馬雲來台投資

小英正迅速讓台灣「北朝鮮化」!喊「和世界連結」,半年後封殺馬雲來台投資

「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相同的,一天24小時,一周7天,可是各個人的時間價值卻不同,比如說你比我聰明,但我在相同的時間內創造的價值卻遠超過你,因為我在大陸,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而你在台灣,受到了侷限。」

我在大陸和一位傑出的企業家晚餐,他與我分享人生的經驗。

「這幾年我去海外投資,有些地方比中國還要落後很多,我花同樣的時間和金錢,在這些地方所能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國內。」

我問他怎樣看台灣,他會投資台灣嗎?

「我去過台灣好幾次,台灣有很優秀的科技和醫療技術,但我現在不會投資台灣,因為兩岸關係不佳,而且大陸目前有嚴格的外匯管制,但是我歡迎台灣好的企業將技術帶過來和我們合資。」

我嘆了一口氣,這已不是最近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話,台灣的人才、技術和資金不斷外流,外人卻進不來,這是誰造成的?上周聯電前CEO加入紫光集團,出任全球執行副總裁,將在成都設立12吋晶圓廠。這是加入該集團的第二位台灣半導體CEO,台積電前共同CEO最近也加入大陸中芯擔任獨董。

我和大陸老闆的話題接著轉到中美關係上。我問他川普對中國態度強硬,對其是否有影響。

「我一點都不覺得有甚麼負面,反而很正面。川普怎麼會不曉得中國對美國的重要性?他只是擺擺姿態。美國越刺激中國,我越興奮,這就是競爭,他把我們的活力都激發出來了。」

他屬於中國第一代企業家,我問他的歲數,居然比我小一輪,台灣第一代企業家很多比我大一輪。

「你是台灣人,讀了很多書,但不懂得我們的玩法,我書雖然讀得沒你多,但很靈活,這是游擊隊的打仗方式,馬雲是游擊隊,川普也是,所以他們有得拚。蔣介石是正規軍出身,但毛澤東卻是游擊隊,最終我們把你們給打敗了,否則今天你會坐在我這個位置。」

川普剛和馬雲在紐約見面,馬雲表示將為美國中小企業創造一百萬個工作崗位,轟動全球。這完全有可能達成,阿里巴巴開始打世界盃,馬雲只是將他過去10年在中國所做的事情在美國複製一遍,而且對象是中小企業,更能縮短貧富差距。

這次會議,雙方都是贏家。川普還未上台,已從日本孫正義手上要到500億美元,從馬雲那兒取得百萬個工作承諾,又勒令許多大企業回流美國。淘寶剛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但馬雲反將老美一軍,直接從美國(也是川普)最關切的中產階級工作下手,大獲全勝,間接替習近平作外交工作。

反觀台灣,勞資對立,社會沸騰。很多人沒有想過,阿里巴巴和美國合作,對台灣是難以想像的災難。台灣經濟的特色就是中小企業,過去有許多公司扮演美中之間的橋樑,市場在美國,製造在中國,台灣在中間運籌帷幄,但未來這種角色會漸漸消失。

更糟糕的是,台灣選擇和阿里巴巴敵對。馬雲兩年前宣布投資台灣新創企業100億元台幣,至今錢還進不來。最近阿里投資一個4,500萬美元的創投基金30%,也遭經濟部封殺,理由是擔心中資掠奪台灣的人才和IP。這就是台灣的問題,別人要幫我們的年輕人卻遭到阻擋,我們的菁英外流反而指責別人。

台灣不理解,全世界已形成競合的關係,我們沒有選邊站的條件。兩岸關係就是全球關係,沒有兩岸,即無全球。小英政府最大的錯誤,就是讓台灣和世界脫鉤,所有的不安與沉淪均始於此。川普赤裸裸地將一中作為談判籌碼,台灣的邦交國一個個失去,what’s next?

上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排名第14,較上年退步3名。我受邀參加發表餐會,對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

該評比分為四大項: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有趣的是,「政府效能」排名第9,為四大類表現最佳。我立刻向演講者反映這和社會認知有差距,台灣民怨之首就是政府效能低落,或許他們會改變統計方式,不知明年台灣排名是否還會往下掉。

IMD也提出「台灣再起的關鍵策略」,第一項就是呼籲台灣一定要重視「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可謂一針見血。

坦白說,小英政府和企業的關係已搞砸了。張忠謀直指產業欠缺轉型方向、企業在哀號,台塑王文潮點出反商、對抗製造業的氛圍嚴重壓縮經濟發展,工總、商總均痛批「一例一休」政策的不當,至於觀光業更是哀鴻遍野、血流成河。

川普本周上台,代表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川普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人支持,他又是用什麼策略選上的?值得我們好好思索。

川普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問題,他說出了那些埋藏在大家心底,但卻被主流媒體所掩蓋的「聽不見的聲音」。對台灣而言,message已越來越清楚,許多人期盼「在兩岸關係穩定的前提下維持台灣的主體性以及和世界的連結」。可惜的是,很多政治人物均圍繞在錯誤的議題打轉,看不見問題核心及未來趨勢。

半年前政府還在談「和未來連結、和世界連結」,及「讓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上周達美航空退出台灣,何其諷刺。

台灣正迅速的「北朝鮮化」,然而小英畢竟不是金正恩。拿著嚴長壽的新書《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I am speechless。

三胞,馬雲,川普,雅虎,阿里 ,銀泰,武田,麥當勞,合資劵商,

2017.01.16創會理事長的話
三胞,馬雲 / 川普,雅虎,阿里 / 銀泰,武田,麥當勞,合資劵商,
三胞

大陸民營企業三胞集團擴展新健康產業的動作不斷,昨(10)日與加拿大生物醫藥企業威朗製藥(Valeant)達成收購協議,以8.2億美元收購威朗旗下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 100%股權,創下大陸企業收購美國藥品的最大交易紀錄。
這次併購完成後,三胞集團成為全球首個攝護腺癌細胞免疫療法Provenge的擁有者。

威朗製藥是加拿大最大製藥公司,總部位於魁北克,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旗下有博士倫等知名產品。Dendreon生產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已在2010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

受這項消息鼓舞,三胞集團旗下A股南京新百昨日股價漲幅2.61%,收盤價人民幣38.88元。

中新社援引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表示,這是大陸企業首次在美國收購原創藥物,攝護腺目前在大陸已成為高發病,過去20年發病率增加10倍,希望將Dendreon儘快引入大陸,「讓老百姓用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藥品,同時有助於我們國家借助這個項目去建立細胞免疫療法的標準。」

綜合路透和經濟觀察網報導,Valeant執行長Joseph Papa在一份聲明稿中指出,透過這次交易,公司將退出泌尿科腫瘤業務這個非核心資產,可以專心在新營運戰略上。

近年來三胞集團確定新健康產業發展方向,積極布局醫療衛生、家政護理、基因檢測、精准醫療等領域,動作不斷。

除了收購大陸居家養老企業安康通外,2014年還收購以色列居家養老企業Natali2016年,旗下A股上市公司南京新百進軍生物醫療領域,收購新加坡上市公司康盛人生集團20%的股權、山東臍帶血庫76%的股權,並參與設立基金,將收購大陸臍帶血庫企業集團,布局臍帶血儲存業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企業的海外併購越來越靈活,現在又跨入生物醫藥領域,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
                                                                                                                                                                                                                                                                                                                                                                                                                                                                                                                                                                                                                                                                                                                                                                                                                                           第二、三胞之前在英國購買老牌百貨公司,已創下紀錄。

第三、雖然有像复星這種很洋派的大陸企業,但也有如同三胞非常本土的公司,大家都很積極海外併購,說明 「走出去」是大陸企業全民運動。

第四、台灣生技公司應該積極和大陸企業合作,先邀請陸資入股,然後一起打國際盃。

馬雲 / 川普

在美國準總統川普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繃之際,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9日拜會川普時表示,計劃未來五年把美國100萬家小廠商納入阿里巴巴電商平台,幫助美國貨賣到大陸市場,可望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

觀察人士認為,這次兩人相談甚歡的會面,與其說是川普與馬雲拋開分歧、握手言和,不如說他們終於找到共同利益。

川普和馬雲會面40分鐘後,一起出現在紐約川普大樓前,川普說這是一場「很棒的會面」。馬雲則稱川普「聰明」、「心胸開放」,並稱雙方主要談論如何支持美國中小企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馬雲還說美國農場經營者和成衣小廠商都可透過阿里巴巴電子平台,直接接觸到中國市場。

阿里巴巴預估,透過這項計畫,若每家美國廠商都增加一名人手,便可望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工作機會。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向業者提供網路商店與支付工具,阿里巴巴發言人說,好市多(Costco)、牛仔褲品牌Levis等約7,000家美國業者已經進駐天貓商城,去年整體業績為150億美元。

川普在競選期間常痛批中國搶走美國的就業機會,還放話要對大陸貨課以45%的關稅,博達克(BDA)董事長克拉克指出,在川普大談反中言論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幫自己打預防針就顯得很重要。

香港經濟日報分析,阿里巴巴表示將增加美國就業,讓川普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以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

從馬雲的角度看,不久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淘寶列入2016年「惡名市場」名單,且根據阿里巴巴的規畫,未來集團一半以上的收入將來自海外,所以贏得國外品牌的信賴非常關鍵。因此,想要開拓市場的馬雲,自然也急於與川普政府建立良好關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雲抓住了未來問題核心,那就是幫美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第二、100萬人不是不可能,因為馬雲針對的是美國人中小企業。

第三、馬雲是把他過去中小企業的成功經驗,拿來再做一遍應用到美國中小企業上

第四、中美的關係未來會因此改變,馬雲功不可沒。

第五、阿里巴巴被美國列為仿冒黑名單,馬雲當然急於洗刷形象。

第六、中美中小企業未來可以直接合作,台灣中小企業就更沒角色了。

雅虎

雅虎表示,該公司將在搜尋引擎和入口網站業務賣給威瑞森通訊公司(Verizon)後,把未出售的業務重新命名為「Altaba」,而包括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在內的多位公司高層也將卸去董事職位,使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數減至五人。
雅虎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指出,該公司未來將更名為「Altaba」,旗下擁有的資產包含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和雅虎日本(Yahoo Japan)。知情人士指出,「Altaba」一詞取自「alternate」(替代)和「Alibaba」(阿里巴巴)。

一旦雅虎與威瑞森的交易案完成後,梅爾、雅虎共同創辦人費羅(David Filo)和總裁韋伯(Maynard Webb)均將卸下董事職位。雅虎表示,這些人辭去董事職位並非基於「不贊同公司的營運、政策或執行等因素」。

不過,梅爾仍會續任執行長,而去年3月才加入雅虎董事會的前博通(Broadcom)首席財務長布蘭特(Eric Brandt)將接任總裁一職,協助雅虎撐過過度期。除了布蘭特外,將留任雅虎董事會的其他四名成員為布拉罕(Tor Braham)、佛萊德曼(Catherine Friedman)、麥金奈尼(Thomas McInerney)和史密斯(Jeffrey Smith)。

威瑞森先前同意以48億美元買下雅虎的的網路業務,不過自從雅虎的兩起用戶資料被駭事件曝光後,彭博資訊指出,威瑞森正考慮調降收購價格,或可能不履行收購協議。

威瑞森高層曾公開表示,他們正持續調查雅虎被駭事件所導致的財務衝擊。威瑞森執行副總裁威爾登(Marni Walden)說:「很不幸地,我無法很有信心說我們將如何處理這樁交易案,因為我們也還沒有任何想法。」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雅虎的時代早已結束了,最大的錯誤是賣的時間太晚。
                                                                                                                                                                                                                                                                                                                                                                                                                                                                                                                                                                                                                                                                                                                                                                                                                                           第二、梅爾是人才,但不對的公司連像她這樣的人才也救不了,反而人才會陣亡。

第三、這對台灣的企業應有所啟發,很多台灣公司都是二、三流,現在不賣,更待何時?

第四、照這個趨勢看來,台灣很多網路公司所剩價值不多。未來應該有整合和併購新思維,而不是再期待募資上市。

阿里 / 銀泰

繼投資入股盒馬鮮生、三江購物等實體商店後,中國最大電商企業阿里巴巴,再將矛頭指向中國大型百貨連鎖業銀泰商業。據指出,阿里巴巴集團將結合銀泰商業創辦人沈國軍,以177億元人民幣,力促銀泰私有化。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將擁有73%股權。

綜合陸媒報導,銀泰商業昨(10)日公告宣布,阿里巴巴100%投資子公司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聯合銀泰商業創辦人沈國軍的全資公司,要求銀泰董事會向公司股東提出有關通過協定安排私有化銀泰商業的建議。

阿里巴巴集團及沈國軍旗下公司是聯合要約者,擬透過計畫安排將銀泰公司私有化,每股計畫註銷價為10.00港元,較銀泰商業最後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溢價約53.59%,也較20161228日暫停交易前的收盤價,溢價約42.25%。

報導指出,私有化所需的現金金額約197.9億港元(約合176.9億元人民幣),要約人計畫以現金或債務融資方式支付。

騰訊證券報導,阿里巴巴與銀泰商業的關係已建立多年。阿里巴巴在2014年收購銀泰部分股權,2015年,阿里巴巴首席執行長張勇出任銀泰董事長。

基於雙方已有的合作關係,阿里巴巴平台可銷售銀泰商品,消費者可透過網路下單,在實體店取貨。此次私有化,可使銀泰與股東更加緊密的推動線上線下業務整合。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持有銀泰商業股票約7.56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27.82%,沈國軍持有銀泰商業股票2.4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9.17%。而其他私有化的要約者,還持有銀泰商業2.40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8.84%。

報導指出,私有化計畫生效後,銀泰商業將從香港聯交所下市。阿里巴巴將成為銀泰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預估將提高到約73.74%,沈國軍持股將達到16.21%,兩者共持有89.94%的股權。此外,隨著計畫生效後,阿里巴巴投資將可優先購買沈氏集團的股權。

據了解,銀泰商業是中國大陸領先的百貨連鎖企業,經營29家百貨店及17個購物中心,主要位於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銀泰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的浙江省,發展尤為強勁。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14年阿里投資銀泰部分股權,我當時看不懂,覺得他們是亂投資一通,但現在看起來很有遠見。
                                                                                                                                                                                                                                                                                                                                                                                                                                                                                                                                                                                                                                                                                                                                                                                                                                           第二、O2O正在快速成為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新零售」

第三、但是O2O的商業模式還有待形成,阿里打造了一個可以實驗的平台。

第四、台灣還沒有 O2O的完整商業模式,需要加快腳步。

武田

日本武田製藥周一宣布投資52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藥廠Ariad,希望藉助Ariad在抗癌藥物方面的技術擴充產品陣容。武田製藥並表示,日後還將在美國、新興市場及歐洲進行購併,以持續拓展國際市場。

周一收盤Ariad股價大漲73%至23.75美元。該公司股價在去年漲幅將近100%。武田製藥周二收盤價4,966日圓,漲幅0.02%。

武田製藥周一選在美國製藥業最盛大的摩根大通健保研討會上發表這項消息,足以顯示武田在去年求購加拿大藥廠Valeant旗下胃藥事業Salix失敗後,決心在美國拓展市場。

武田對Ariad開價每股24美元,與Ariad上周五收盤價相比溢價75%。雙方表示這項收購案已獲得董事會表決通過,目前正在等候主管機關核准,預計2月底前完成交易。

武田執行長韋伯(Christopher Weber)向金融時報表示,公司目前的商業策略是透過企業購併拓展新市場,其中更以「消化系統、癌症治療及中樞神經系統藥品」為主要拓展領域。

武田在去年9月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曾表示,公司已提撥150億美元預算來進行美國企業購併計畫,因此外界預期Ariad收購案只是武田拓展美國市場的第一步。

武田旗下的暢銷血癌藥品Velcade將在今年面臨其他廠牌學名藥的競爭,而且武田其他暢銷專利藥也將自2020年起專利到期。

武田收購Ariad後將掌握Ariad旗下暢銷血癌藥品Iclusig,該藥品去年營收約在1.7億至1.8億美元。

此外,Ariad開發的肺癌藥品Brigatinib也可望在今年4月前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

隨著藥品市場競爭日漸激烈,除了武田之外,已有許多大型藥廠展開企業購併,而且目標鎖定高利潤的抗癌藥品資產。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就在去年8月投資140億美元,收購美國抗癌藥品業者Medivation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企業手上現金多,會積極進行海外併購。
                                                                                                                                                                                                                                                                                                                                                                                                                                                                                                                                                                                                                                                                                                                                                                                                                                           第二、日本併購美國製藥企業還沒有什麼成功案例,但這絕對是正確方向。

第三、可以感到全球生物醫藥的併購潮正要來臨,但台灣企業完全狀況外。

第四、中國大陸和台灣生物醫藥企業應積極合作,特別是在併購方面。

麥當勞

美國麥當勞在中國大陸與香港業務出售案,終於塵埃落定!大陸中信集團聯手凱雷投資集團,以20.8億美元價格,取得該出售案的80%股權,其中,中信集團將持有52%,成為控股股東。這項交易預期在今年年中完成。

澎湃新聞報導,昨(9)日,中信集團旗下的在港股上市的中信股份公告,聯手中信資本和凱雷投資集團,與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策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這家新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大陸與香港的特許連鎖店的經營者。

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161.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股票的方式結算。

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營餐廳,將轉為特許經營方式。

至於中信集團持有的52%股權中,中信股份與中信資本分別持股其中的61.54%與38.46%,中信股份斥資金額為6.656億美元,實際持股麥當勞中國32%股權。

路透報導,麥當勞中國管理公司將獲授予主特許經營權,根據兩份主特許經營協議,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經營麥當勞餐廳期限20年,自交割起開始。

這項交易仍有待相關監管機構審核,預期今年中完成。

中信、凱雷及麥當勞的聯合新聞稿指出,將進一步發展麥當勞的業務,包括開設新餐廳(特別在34線城市),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金額等多方面進行提升;預計未來5年內,將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開設1,500多家新餐廳。

中信股份董事長常振明表示,此次合作是中信布局消費領域的良好機遇。麥當勞龐大的網路與消費群體,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將有助於中信業務的未來發展。

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將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凱雷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亞洲購併團隊聯席主席楊向東,將任副董事長。

報導指出,麥當勞20155月宣布,將在2018年底前,把4,000家餐廳轉為特許經營餐廳,而長期目標是特許經營餐廳比例達到95%。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終於塵埃落定,代表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第二、麥當勞中港台業務最近都順利出售。

第三、還是有很多人搶著收購,說明麥當勞的價值。

第四、中信是凱雷很好的戰略合作夥伴。


合資劵商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看好中國的金融市場交易動能,將各自提高其證券合資公司的持股至49%。瑞銀集團中國區負責人及總裁錢于軍昨(9)日表示,該計畫正在進行,正等待中國證監會的批准。

報導稱,中國從2012年起,將外資銀行持有證券合資公司的股份上限,由原本的3分之1提高至49%,以協助中國資本市場現代化。不過外資投行普遍受限於合資公司規模較小、或因中國國內交易業務表現不佳而難以實現盈利等因素,迄今都未調升持股比例。

不過這種情況正在轉變。除了中國股票發行及交易業務量越來越大,加上中國可能在不久後開放全球性銀行業者持有證券合資事業多數股權,已經刺激部分外資銀行試圖提高持股。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摩根士丹利在其合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華鑫的持股比例為33.3%,瑞銀在中國的瑞銀證券持股則是24.99%,兩家企業都計畫將持股提高到49%。

路透報導,錢于軍昨證實,瑞銀正籌畫增加其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不過該計畫需要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准。錢于軍稱,「若能大幅提高我們的持股比例,將可帶來更多的收入和利潤」,不過他未透露擬增持的股權比例。

顧問機構Quinlan & Associates執行長Benjamin Quinlan認為,中國證券市場成長的時機已經成熟,外國投資銀行若要提高營收,將會投入更多資金,這是個長線押注。

據稱,摩根士丹利及中國合資夥伴華鑫證券已經同意讓摩根士丹利持股從33.3%提高至49%,該計畫正等待中國證監會的審批。而瑞銀的增持計畫也期望在今年稍晚可以完成。

瑞銀證券業務涵蓋固定收益、股票承銷和金融諮詢,該公司是在原北京證券重組的基礎上於200612月成立。股東包括北京國翔資產管理公司、瑞銀集團、廣東省交通集團公司、國電資本控股和中糧集團,其中瑞銀集團持股24.99%。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 A 股市場看好,外資券商才紛紛希望提高合資比重。

第二、台灣業者原來就可以享有 49%待遇,最近台灣通過統一證券和廈門金圓集團 49% 合資案。

第三、服貿假如順利通過台灣可以有三家 51% 控股券商。


第四、台灣自己把機會毀了,現在許多台資券商都有在縮減大陸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