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用AI統一台灣?我們每天上網購物、用行動支付...中國早已摸透台灣人的喜好

用AI統一台灣?我們每天上網購物、用行動支付...中國早已摸透台灣人的喜好

2017是AI元年,年度風雲人物是AlphaGo。

就在這一年,機器徹底証明其相較於人類的絕對優越性,AlphaGo先後輕易打敗韓國和中國棋王,讓全世界見識到人工智慧的能耐。


令人震驚的是AlphaGo最近推出進階版AlphaGo Zero,只學習圍棋40天,竟以100比零的戰績擊敗AlphaGo,而且完全不照牌理出牌,不同於傳統人類思維方式,代表一種新機器怪物的產生。

這已顛覆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未來人類究竟要如何與AI相處?根據管理理論,好的領導者應多用比自己能幹的人,不要害怕和能力超過自己的人共事。但當未來所有人都被聰明的機器人所圍繞時,我們該如何因應?

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正全力打造機器人的ecosystem,他預計30年內機器人的智力可達到10,000,一般人的智商約100,天才如柯文哲可達150,但無論如何都和AI差距很遠。可確定的是,如果我們不懂使用AI,未來注定會淪為下等公民。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我們周遭環境正在快速進化中,朝向「數位化」和「智慧化」。美國已有拿了東西就走的Amazon Go智慧商店,中國也有阿里無人商店。「智慧」變成最流行的關鍵字,包括智慧零售、智慧家庭、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等。如果我們無法掌握時代潮流,馬上就會被拋在後面。

我是一個喜歡吸收新知的人,每周至少要讀10本書,快速閱讀對我不是問題。但我必須承認,在當前訊息爆炸、外在環境快速變遷的時代,即使像我也感到越來越吃力,不知如何去有效「駕馭」未來。

我們必須改變吸收知識的方式,有三個不同層面:

第一是「廣度」。未來知識的廣度會大輻提升,有很多「跨界」的情況,因此深度的重要性不及廣度。不同領域知識的連結與整合,反而會是重點。

未來有很多工作會遭到淘汰,特別是性質單一的,如按鍵員、收銀員和接線生等,因此每個人培養一種以上的技能很重要,尤其是那些需依賴深層人際溝通的工作。

第二是「速度」。由於有太多知識需要吸收,因此速度相對重要,代價是必須犧牲深度。

速度是我們的弱點。這幾年由於台灣和世界比較脫節,當別人都在加速奔跑時,我們卻仍龜速慢行,沒有危機意識。

舉例來說,最近政府通過金融「監理沙盒」制度,允許業者推出新商品或服務前有一個試驗期,時間長達3年,立意頗佳。然而最近香港眾安保險上市,這是大陸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成立至今只有4年,募集了15億美元,市值近1,000億港元,創造紀錄,這反映了兩岸速度的差異。

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最近舉辦DeeCamp深度學習訓練營,一般有科技背景的人,能在6周之內掌握AI的基本概念,進而開始應用。

大陸法規採用「先行先試」,先推動再說,不好再改。在新經濟時代,興利重於防弊的思維很重要。

第三是「高度」。高度不同於深度,代表一種視野與洞見。比如說百貨公司湧進了5,000個人,但這個大數據反映了什麼信息?你唯有站在高處才能理解。台灣人高度不夠,看不到big picture,因此會做錯誤的決定、並錯失商機。

由於AI,未來世界的遊戲規則會大不同,市場也會重新洗牌,產生新的贏家及財富分配。

未來學校所教的知識大部分都沒有用,因此終身學習極為重要。一個人過去的經驗不再是那麼關鍵,重點是他是否懂得發掘知識,特別是從別人或AI處獲得新知,並且利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未來每一個人都是CEO,要能領導很多「機器人」。如果你連發號命令都不會,註定要被淘汰;如果只能帶一個人,也不會成功;好的人才要能同時發出很多指令,並將不同的AI團隊整合起來。

如果不想被AI取代,除了不斷學習、吸收新知外,想像力也很重要,這需要好的人文素養,可惜台灣教育部很多舉措其實是反其道而行。曾有人做過實驗,讓機器人聽完所有周杰倫的歌,結果也可以寫出有方文山味道的詞,這說明即使是想像力也必須升級。

研究兩岸關係的人,不是學政治就是經濟,但很少人是科技專家,科技特別是AI,將改寫兩岸的關係。大陸AI水平世界一流,投資力度驚人,未來AI可能被用來統一台灣。

也許是因為AI,大陸對台灣越摸越清楚,一直在做對的事情,比如說討好年輕人、遠離大財團、拉攏柯文哲等,反觀台灣卻不停在犯錯。當大家都開始網上消費、手機支付時,就會產生更多大數據,新聞分析也可以找到不少蛛絲馬跡。隨著大陸Al不斷進步,它可以模擬台灣社會的演化過程,進而釋放特定信息,朝它所想要的方向推進。

假如大陸軍隊有一天入侵台灣,AI會指引其去特定地方找特定人,就像「精準醫療」一樣,目標明確,因此不要變成collateral damage很重要。

台灣最近陷入「一例一休」爭議,這個法令不符合知識工作者需求,乃無庸置疑。賴揆為了振興投資決定推動修法,算是正確的第一步。

台灣未來少子化、老年化問題嚴重,因此引進外籍勞工和白領專業人員的聲浪又起。然而政府只看到人力不足,但卻沒有想到AI智慧化的衝擊。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很多人會失業,工作反而會過剩,如何協助人們轉業是一大挑戰!

台灣的強項是想像力,我們的未來在於把想像力和AI結合。

Imagine Taiwan. Imagine Future. Imagine a different world.

阿里/高鑫,聯發科,旋轉拍賣,零售媒體,東南亞叫車,阿里雲,新經濟概念股,科技大咖,匯頂

2017.11.27理事長的話
阿里/高鑫,聯發科,旋轉拍賣,零售媒體,東南亞叫車,阿里雲,新經濟概念股,科技大咖,匯頂
阿里/高鑫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點頭,電商巨擘阿里巴巴20日砸下港幣224億元(新台幣868億元)買下高鑫零售(中國大潤發)36.16%股權。

阿里巴巴集團入股之後,將成為高鑫第二大股東,並與高鑫最大股東歐尚零售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聯盟。

據悉,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後,大陸大潤發原有經營團隊將續任,由原董事長黃明端持續率領大潤發,未來如何與阿里巴巴磨合,預料將會是外界關注焦點。

阿里收購高鑫每股僅港幣6.5元,較高鑫停牌前的8.6元折價高達24%,這也引起市場質疑高鑫是否被低估了。對此,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表示,價格是雙方合意出來的結果,並無折價或低估價格的情況。

高鑫零售昨天復牌股價一度漲5%,之後急速下挫,跌幅擴大至12%。昨天高鑫零售收盤價為港幣8.25元,下跌4.1%

潤泰全昨日早盤以57.9元跳空開出,最後收53.8元,上漲1元;潤泰新收33.05元,上漲1.3元。

潤泰全、潤泰新對中國大潤發原有持股約19%,其中潤泰新約占8.36%,此次交易完成後,兩家公司總持股僅剩2.42%,潤泰新約占0.94%、約新台幣13億元,潤泰全持股約1.41%、約20億元。

高鑫零售是大陸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營運商,以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大陸29個省營運446家大賣場。2016年營收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市占率多年保持大陸零售行業第一。

潤泰集團旗下潤泰全球、潤泰創新對中國大潤發原有持股約19%,此次交易完成後,潤泰全處分利益為148億元、潤泰新約99億元,共計約247億元獲利可入帳。潤泰新表示,由於兩家公司已喪失對高鑫零售的主控權,基於會計原則,潤泰全、潤泰新必須將剩餘的帳上獲利共33億元計入處分利益,因此兩家公司總計約有280億元獲利,潤泰全約為168億元、潤泰新約112億元。

潤泰高層主管指出,中國大潤發營運受虛擬通路衝擊,但營收、獲利仍往上走的表現,顯示大潤發核心物業的實力紮實,且擁有線下運營能力、核心地段物業資源以及供應鏈基礎這也是阿里巴巴找上門來的原因,雙方合作能做到互補互惠,達到線上線下新零售策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馬雲「新零售」的最佳範例。
第二、強強結合,新經濟的龍頭和傳統零售的霸主攜手合作。

第三、中國市場+台灣管理,這是兩岸最佳合作模式,優勢互補。

第四、現在是尹衍樑最佳出售時刻,再不出售就沒機會了。

第五、尹衍樑換回很多現金,一點都不吃虧。但今年年初據說高額賣價曾喊到每股11元港幣,說明台商最佳談判出售的時機已過去。

第六、這次出售的價格以未來預測本益比來計算仍有23倍,高鑫去年的增長率只剩下5%,是5年前剛上市時的1/4

聯發科

市調機構IC Insights20日最新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半導體廠(不含專業晶圓工廠)排名將大洗牌,三星將擠下長年霸主英特爾,首度登上龍頭;聯發科則將被擠出十名之外,使得今年前十大廠台廠無一進榜。

IC Insights這份調查並不包含專業晶圓代工廠,因此,即便台積電今年營收將超越9,000億元大關(逾300億美元),仍未出現在統計排名上。

IC Insights預估,三星今年營收可達656億美元(近新台幣2兆元),市占率達到15%,首度擠掉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廠。這將是英特爾自1993年起穩居全球半導體業龍頭長達24年以來,首度讓出冠軍寶座。

IC Insights表示,英特爾在今年第1季的營收規模仍大於三星,第2季起排名掉到第二;預估今年全年營收可達610億美元,市占率為13.9%,營收雖較去年的570億美元成長約7%,但市占率將下滑1.7個百分點。

IC Insights認為,英特爾營收規模仍持續成長,代表三星可以奪冠,並不是因為英特爾本身的衰退,而是三星受惠記憶體價格上漲,帶動營收成長同步成長,再推升市占率攀升。

受惠於記憶體產業供不應求,價格逐季拉升,除了三星外,另外兩家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與美光同樣受惠,今年營收排名跟著明顯成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半導體產業都在整併,但台灣沒有,名次當然會下降。
第二、將來聯發科最好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中國大陸業者,但政府不允許。

第三、聯發科未來命運可能會變得和當年台灣面板廠一樣,失去和大陸結盟的最佳時機,現在已經被中國競爭對手追上來了。

第四、未來三年,如果有歐美大廠想要併購聯發科,我不會訝異,就像去年漢微科出售給荷蘭設備大廠ASML一樣,未來產業整合會持續。

第五、現在的產業遊戲規則叫做「整合」或「被整合」,但「維持現狀」絕對不是一個選項。

旋轉拍賣

來自新加坡的新創二手電商平台旋轉拍賣(Carousell21日宣布,將擴大在台灣的投資,在台灣成立首個海外研發中心。旋轉拍賣執行長郭修瑞指出,未來旋轉拍賣將朝向「人工智慧化」、「便利性」、「社群性」等三大方向發展,期望在台灣發展出新功能之後,再複製拓展至海外其他市場。

旋轉拍賣是成立於2012年的新加坡二手拍賣電商,郭修瑞指出,剛成立時只有3個人,但經過5年時間後,目前已經從新加坡拓展至台灣、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等國家,員工超過180人。目前,旋轉拍賣平台上有超過1億件上架的商品,已是全球成長最快及最大的行動拍賣平台之一。

旋轉拍賣進軍台灣已經3年,因C2C二手拍賣平台定位明確,廣受個人賣家喜愛,已成長為台灣最大C2C二手商品拍賣平台。郭修瑞指出,旋轉拍賣未來將朝向三大目標優化服務:一是人工智慧化,要協助用戶將原本30秒上架時間縮短至3秒鐘;二是便利性,將著重優化金流、物流等功能;最後則是社群,將會為各類興趣愛好者建立交流平台。而台灣研發中心,未來將會主要負責「便利性」、「社群性」兩大開發方向。

至於為什麼旋轉拍賣會選擇台灣作為海外第一個研發中心?郭修瑞指出,台灣人才素質優異、新創環境發展蓬勃、網路與行動商務市場成熟是主要原因。另外,台灣也是旋轉拍賣商品上架量第二大的市場,僅次於新加坡。郭修瑞指出,目前台灣研發中心已招募了18位軟體工程師,期望透過此一研發中心的成立,開發出更多在地化服務以及貼近台灣用戶的需求;未來也將會把台灣開發出的新功能,應用到海外其他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很特別,因為對象是一家新加坡商。
第二、台灣人才不斷外流,但還是有外商反其道而行來台灣投資,為什麼?說明目前台灣人才仍具些微領先優勢。

第三、一個原因可能是「AI」,這是該公司的策略之一,台灣有這方面的人才。

第四、該公司已進軍台灣3年,C2C拍賣平台定位明確,這和蝦皮很類似。台灣是該公司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重要市場。

第五、因此,「人才」+「市場」是布局台灣的答案。

零售媒體

《華爾街日報》報導,亞馬遜、臉書及谷歌等科技大廠不斷跨足新市場,使美國零售、媒體、醫療保健產業尋求併購來抵禦威脅,估計今年11月將締造美國史上單月併購總額次高紀錄。

市調機構Dealogic統計,11月以來美國企業宣布的併購案總額已累積到2,000億美元,估計11月併購總額將是1995年該機構開始追蹤這項數據以來的次高紀錄。

事實上,今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打擊市場壟斷,使企業併購總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8%至1.22兆美元,但近日併購交易量與規模急速膨脹,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亞馬遜對眾多傳統產業帶來的威脅。

今年8月亞馬遜宣布收購全食(Whole Foods)連鎖有機超市後,美國各大投資銀行開始接電話接到手軟,幾乎每天都有零售商打來諮詢併購計畫,目的無非是希望聯手同業抵擋亞馬遜攻勢。

亞馬遜近日傳出有意開設線上藥房的消息後,連鎖藥局CVS Health也打算投資660億美元收購醫療保險公司Aetna,且內情人士稱雙方可望在11月底前達成協議。

在媒體業方面,AT&T開價850億美元求購時代華納。AT&T執行長史蒂文生(Randall Stephenson)坦言,併購目的是結合AT&T行動通訊事業與時代華納影視內容,在線上廣告市場對抗臉書及谷歌,無奈遭政府阻撓。

美國司法部周一控告AT&T收購時代華納一案違反市場競爭。司法部表示:「AT&T與時代華納合併不僅阻礙市場競爭及創新,還將提高數百萬名美國人的有線電視費用。」

線上影片串流業者網飛(Netflix)快速壯大,也在媒體業掀起波瀾。迪士尼繼今年8月宣布停止對網飛提供線上內容,並預告推出自家線上串流平台後,11月傳出有意收購21世紀福斯多數資產。

美銀美林全球併購部門主管巴羅諾夫(Steven Baronoff)表示:「這些科技公司讓許多企業執行長驚覺,過去單打獨鬥、維持現狀的策略不再可靠。」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未來是跨界的時代,零售和媒體產業是已經被看上的對象,正面臨全面衝擊。
第二、但不僅如此,革命未來還會延伸到更多產業,如醫療。

第三、台灣企業在「跨業」方面,大多數後知後覺,只有尹衍樑跑在前面,為什麼?因為他在中國大陸了解市場現實。

第四、未來兩岸最好的組合,是中國大陸線上業者如阿里巴巴整合台灣傳統服務業者,但媒體業沒有辦法。

東南亞叫車

路透引述內情人士指出,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身為亞洲多家叫車業者的的大金主,包括東南亞的Grab、大陸滴滴出行和印度的Ola。軟銀在入股美國優步(Uber)後,可能將優步與其他亞洲叫車服務整合。

以軟銀和Dragoneer投資集團為首的聯盟,計劃對優步注資10億至12.5億美元,並在次級市場收購優步至多17%的股權。

據熟知Grab業務的消息人士表示:「軟銀將扮演整合的角色。軟銀握有優步和Grab的董事會席次,將能改變雙方的談話內容。」軟銀與Grab對此不予置評。

內情人士指出,整合優步和Grab的東南亞業務合情合理,此舉將讓優步的虧損止血,並讓優步取得叫車以外的業務,Grab不只有叫車服務,還跨足數位或無現金付款市場。

優步與東南亞對手的交易可能採取去年與滴滴合併相同的模式,優步與滴滴換股並退出大陸業務。

目前仍不清楚軟銀是否已經與優步和Grab展開洽商或是提出交易,而且軟銀投資優步的計畫也尚未完成。

優步婉拒對本消息表示意見,重申執行長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於本月稍早的發言,稱優步在各個市場「擁有非常強勁的競爭優勢」。優步將憑藉著優於對手的產品、品牌或服務,繼續贏得市占。

1名優步的投資人表示,退出東南亞業務將能縮減虧損,可望讓優步的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更加順利。優步計劃於2019年上市。

創投公司Golden Gate Ventures合夥人羅瑞亞(Vinnie Lauria)亦認為優步可能退出東南亞市場,優步可能在軟銀入股之後,將東南亞業務出售給Grab或滴滴。

我們的看法:

第一、軟銀和滴滴出行已經入股東南亞叫車平台Grab
第二、Grab現在的估值已高達60億美元。

第三、Grab在東南亞的市占率遠遠超過Uber

第四、軟銀同時有優步和Grab的董事席位,便於產業結合。

第五、軟銀有1,000億美元的新基金,已成為新經濟的資源整合者,具有全球影響力。

阿里雲

大陸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持續加大技術投入,並推動產業融合。旗下雲端運算業務阿里雲總裁胡曉明22日宣布,將在廣東設立研發中心,廣招1千名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AI)工程師,推動前沿技術和廣東製造業的融合。
 
億歐網報導,在昨天舉行的「2017雲棲大會·廣東分會」中,阿里雲宣布,將在廣東打造研發中心、招募千位工程師,繼續著力技術帶動產業發展。胡曉明指出,廣東研發中心的核心定位就是智慧製造。
 
對於助力廣東製造工業轉型,阿里雲表示,將在廣東建造阿里雲工業互聯網雲平台,將全國工業雲總部定位於廣州,未來阿里雲ET工業大腦將與廣東製造業融合,推動廣東製造業轉型升級智慧化。
 
阿里雲將聯合廣東地方領導企業、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與產業集群所在地政府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範區,推動重點中小企業進入雲端。預計前期將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城市作試點,再逐步推廣到廣東省各地。
 
會場數據顯示,廣東省內擁有36萬家製造業企業,該省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高達65%,製造業規模在世界排名第5。同時,阿里雲在全球100萬的付費用戶中,有10萬來自於廣東省,規模企業用戶破萬家,雙方早有良好合作地基。
 
目前廣東已有不少大型製造企業使用阿里雲的雲端技術、AI服務,佛山市順德區更有不少工廠採用美國軟體公司PTC和阿里雲聯合搭建的物聯網技術,以更低的成本實現產品的研發、製造等環節。
 
阿里雲ET工業大腦以雲端計算、AI、互聯網等技術助力製造業轉型智造。在另一製造大省江蘇,ET工業大腦已成功幫助協鑫光伏、天合光能、固德威等大型製造企業,其中幫助協鑫光伏成功提升良品率1%,每年節省上億元人民幣的生產成本。
 
阿里雲昨在會中並宣布,調降旗下多項核心產品的價格,胡曉明表示,由於雲端運算的本質是普惠科技,有著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特性,這次的調降策略也反映出阿里雲的技術實力和信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雲已成為現在全球第4大雲平台。
第二、阿里和亞馬遜非常類似,電商雲平台成為兩大業務主軸。

第三、中國大陸數位化發展迅速,雲的進展不會遜於美國。

第四、台灣企業應積極加入阿里的生態系,否則數位化進程不會快。

新經濟概念股

今年港股牛冠全球,這輪行情中,資金追捧的股票有一個明顯的新特徵,就是大陸核心資產的代表。分析認為,大漲的騰訊控股、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中芯國際等個股,一定程度上都代表著大陸新經濟的發展大方向。

中國證券報援引分析人士表示,不管是大陸資金還是外資,都對大陸的核心資產給予了高度的厚愛,從懷疑到認可到追捧,這是一個質變。港股市場新經濟股的走強,也意味大陸的新經濟將會是全世界新的發展方向。

今年以來,隨著大陸南下資金的不斷注入,港股市場上的陸資比重愈來愈大,市場的追捧目標也有了變化。

在陸資的強力注入下,外資一向質疑的陸資房地產、汽車類股都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並且大陸宏觀經濟進一步向好,這使外資由原來持懷疑態度,到逐步的認可、接受,再到目前的追捧,這是一個質的變化。

大摩發表報告調升港交所未來三年盈利預測,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上調8%16%21%,目標價相應自港幣190元大幅上調至港幣270元,評級與大盤同步。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平安核心業務加快增長,帶來強勁優勢,再加上科技利用,為未來兩年建立了投資故事。平保壽險業務內涵值成長,將於未來三年帶來高回報,平保壽險業務占集團85%,而平保非壽險業務也有優勢,對同業帶來競爭性壓力,平保仍為小摩在行內首選,維持增持的投資評級,目標價港幣100元。

野村指出,金山軟件第3季純利較市場預期高35%,主要受已結束業務的盈利貢獻超預期所支持。美銀美林則看好吉利汽車,上調目標價至港幣36元,並重申對吉利買入評級。

我們的看法:

第一、過去中國網路股都在美國上市,未來將逐漸改成香港。
第二、香港已經漸漸形成新經濟概念股板塊,進期騰訊家族一連上市3-4支股票。

第三、香港股市在十九大之後前景看好,也是一個原因。

第四、隨著中港股市一片看好,台灣股市正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第五、台灣缺乏新經濟概念股,半導體和電子代工不算,是一大隱憂。

科技大咖

2017年全球股市幾乎靠科技股撐起一片天,科技股漲勢凌厲,領先其他類股的幅度是1999年以來最大。大多數專家認為,科技公司不只獲利佳,而且有條件持續創新,看好科技股繼續領漲。

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在21日寫下今年來第67度收盤新高紀錄,頻率之高前所未見,蘋果、微軟、IBM收盤都漲逾1%。歐、亞股市當天也隨科技股揚升,中國騰訊市值一度超越臉書。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來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Alphabe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八家科技公司,市值合計膨脹1.4兆美元,相當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年經濟產值總和。

投資人預期,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網絡和客戶資料、以及豐沛的現金部位的這些大型公司,未來規模只會更大。中國和美國是投資科技標的首選。

歐洲、澳洲和加拿大大盤因科技股比重較低、區域科技股表現平平,相對失色。

根據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台積電、三星、騰訊和阿里巴巴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合計占17%,而五大科技飆股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Alphabet在標普500約占11%

目前全球股市儼然靠科技股撐起一片天。一些分析師擔心投資人熱情消退、或是某些新科技遭遇監管阻力;但是更多分析師看好科技巨頭能繼續賺錢獲利,未來幾年仍於全球股市鶴立雞群。

分析師認為,科技股沒有估值過高的問題,目前本益比為19,只比標普500本益比的18高一些。標普指數的科技公司第3季獲利優於預期,獲利成長率21%,意味著科技股漲勢仍有支撐。

AllianceBerstein股票部門主管菲爾普說:「網路泡沫時,科技公司股價太高、又沒什麼盈餘。現在的科技公司不只獲利成長,還手握客戶資料並提供好產品。」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未來是「贏家通吃」的時代,大者恆大。
第二、中美有各自的新經濟的科技大咖,市值都非常驚人,互相抗衡。

第三、這些公司未來會成為資源整合者

第四、日本也有軟體銀行,正積極進行產業整合,形成一股勢力。

匯頂

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入股聯發科(2454)在大陸的轉投資指紋辨識廠匯頂科技!聯發科22日公告,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匯發國際處分轉投資匯頂5%股權,估處分稅後利益約新台幣76.5億元,可望挹注聯發科每股獲利約4.89元。
 
由於匯發是聯發科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因此相關利益將歸屬聯發科,且處分利益將一次性挹注到今年第4季財報當中。法人推估,聯發科本季每股獲利可望衝破7元水準,寫下3年以來單季新高。
 
聯發科昨日公告,已經處分匯頂5%持股,交易數量為22,712,917單位,每單位價格93.69元人民幣,交易總金額約人民幣21.3億元,以人民幣匯率14.5元新台幣計算,折合新台幣約95.8億元,預估稅後利益約新台幣76.5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後,聯發科透過子公司匯發國際累積持有匯頂的持股比率約為15.91%,於匯發帳面之價值約新台幣18.9億元。
 
聯發科本次處分稅後利益為76.5億元,以聯發科股本15.81億元計算,將可望挹注EPS4.89元。

聯發科先前在法說會上預估,對於第4季營運展望,單季營收將落在592643億元,包含手機及平板晶片出貨達1.11.2億套,出貨量與上季持平。
 
法人認為,由於部分智慧手機訂單遞延到今年第4季出貨,因此聯發科在本季手機晶片出貨量與上季持平,在毛利率可望不變帶動下,也代表每股獲利有機會保持在3元以上。若再加上本次匯頂處分利益4.89元,保守推估第4季每股獲利將有機會保持在7元以上,寫下3年以來單季新高。
 
此外,聯發科共同執行長蔡力行將於下周赴北京,與小米執行長雷軍會面,討論明年各項合作事宜,藉以鞏固客戶關係及爭搶更多手機晶片訂單,聯發科前共同營運展朱尚祖也於前日宣布轉戰小米產業投資部合夥人,可望爭取聯發科與小米在新創投資領域的合作案。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次聯發科是將匯頂持股轉讓給戰略投資人。
第二、中國國家半導體基金參與此次認購,雙方形成策略聯盟。

第三、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若不和中國市場加強合作,不會有前途。

第四、當初聯發科邀請中國電信入股,就是為了5G市場。現在高通和台灣政府鬧翻,未來台灣5G的前景很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