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推動兩岸融合,應朝生態系發展

 推動兩岸融合,應朝生態系發展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3827

最近海峽論壇大會召開,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表示,大陸國務院制定關於「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意見。這是兩岸走向和解的重要指標,也代表新的大陸惠台政策。

近期中美也重新對話,雙方都希望緩解緊張對峙,代表拜登政府「脫鉤斷鏈」政策不可行,民間企業還是需要一定交往。近期習近平接待微軟創辦人蓋茲,其他美國大企業如特斯拉等絡繹不絕訪中,積極前往布局。


即使在最敏感的半導體行業,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也表示中國市場無法取代。中國政府近期制裁美光,但美光反而宣布在西安封測廠加碼投資逾人民幣43億元。


有關大陸惠台政策,之前的ECFA是重要指標,香港也曾推出CEPA。大陸對台政策優惠程度曾更勝於對港政策,如曾給予台灣三張可控股證券商執照,當時是全世界唯一,可惜後來無法實現。


惠台政策雖然確定,重點在於如何執行。今日大陸已不同於20年前,過去台灣經濟實力超過大陸,大陸有不少可向台灣取經之處,但今天大陸在很多領域領先世界,市場規模全球最大,兩岸早已不在同等地位。台灣需要大陸、遠比大陸需要台灣多得多。


過去ECFA是對等交流,但台灣方以經濟侵略大做文章,其實大陸並不在乎台灣市場。未來「兩岸融合示範區」宜以大陸片面開放市場為原則,中國市場是全球兵家必爭之地,想不想加入是台灣的選擇。執行上應避免政治買辦介入,關鍵取決於台灣方實力及合作誠意。


優先考慮「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車

未來推動兩岸融合,應跳出傳統工廠思惟,積極朝生態系發展。至於產業選擇,大陸「新三樣」包括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車,均為世界龍頭,可優先考慮。


由於台灣電動車產業缺少生態系,沒有強大汽車產業作為基礎,兩岸合作不妨從電動車生態系開始。另外,鑑於氣候變遷重要性,兩岸也可共同發展綠能。這些領域對台灣產業都有立竿見影效果,因為是未來全球趨勢,且大陸為領導者。


其他兩岸可合作生態系,還包括電信、生物醫療等產業。台灣雖有優良技術,但缺乏市場規模,大陸擁有全球最大市場、定義產業標準,值得台商深耕。


另外一個領域是電商平台,中國大陸及美國為全球兩大市場,近年大陸低價電商Temu、SHEIN席捲美國。反觀台灣,電商至今走不出去。兩岸可以藉由平台合作,協助台商進入大陸市場。


在軟實力方面,兩岸也有很多領域可以合作,包括優質生活、華人文創,以及社會企業。至於近期爭議焦點農業,台商可從產品貿易走向農業生態系拓展。


除此之外,大陸「一帶一路」在東南亞、中亞、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均有影響力,兩岸可攜手合作、輸出技術,共同開發這些市場。


避免統戰爭議及敏感領域,合作規則應公開透明

但兩岸若要有效融合,應避免統戰爭議及敏感領域,合作規則應公開透明,不要迎合作秀。只要能成功落實一些項目,打造創新生態系,台產業自然會透過市場機制融合。連美國都積極擁抱中國市場,台灣何需選邊站?


從過去平潭經驗來看,樣板式點與點連結已經過時,地點鄰近台灣並非成功保證。未來兩岸應加強生態系融合,先從點連成線,再提升為生態系合作,虛實整合、走向世界。兩岸可從「一待一入」著手——大陸真誠地對待台灣、台灣光明地進入大陸市場,這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假如示範區只是在福建劃一塊區域,給予台灣人國民待遇,便期待兩岸融合,絕對不現實。這只有小眾市場,從平潭特區已證明行不通。


正確作法是將示範區規劃成兩岸人民的智慧、綠色、健康和文明家園,雙方從科技應用、文化表演及生活型態多個面向,打造屬於兩岸人民共同的場域,走出和香港不同的格局,才能真正融合。


「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應兼具高度、廣度和深度,但速度不必快、程度不需大。如果人、事不對、條件不具備,寧可不做。做好一件實事,比十件虛事更重要。兩岸要重新探索、循序漸進、不斷溝通,才能找到融合的道路。希望有朝一日,示範區能比深圳、香港更成功,變成華人文明的新地標。

資質佳、表現普通的員工,更該耐心協助他成長!從NBA總冠軍看企業經營

 資質佳、表現普通的員工,更該耐心協助他成長!從NBA總冠軍看企業經營


美國NBA職籃總冠軍賽結束,丹佛金塊隊12日力退黑馬邁阿密熱火隊,以4勝1負戰績得到總冠軍。


金塊隊過去從來沒得過NBA冠軍,但今年在最佳中鋒約基奇(Nikola Jokic)領銜下脫穎而出,最終得到冠軍。


不斷磨練,優秀人才終會發揮潛力

約基奇來自塞爾維亞,是標準的長人、身高有211公分,過去2年二度成為MVP(最有價值球員)。他並非一直那麼傑出,剛進入NBA時,他其實很普通。約基奇在2014年以第41順位被丹佛金塊選上,這是相當低的順位。當時他打球爆發力較差、速度較慢,所以不大被看好,沒想到後來變成超級明星。



約基奇加入NBA的第一個球季,平均得分只有10分、籃板7個、助攻2.4次,到上個賽季平均得分已經達到27.1分、籃板13.8個、助攻7.9次,可謂全能型球員。一般身材較高大的球員,很少能同時擔任助攻角色。


約基奇的故事告訴我們,耐心協助人才發揮潛力很重要。這跟管理學理論很類似,一位優秀員工需要經過長期培養,最初表現可能普通,經過磨練會越來越好,甚至成為領導者。


長處、性格⋯團隊不要怕用不同風格的人才

另外一個例子來自2021年NBA總冠軍密爾瓦基公鹿隊,當年最有價值球員是來自希臘的揚尼斯.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別號叫「希臘怪物」、「字母哥」。他在2013年以第15順位被NBA選上,球技還很粗糙,但後來漸入佳境、勇不可擋,二度獲得MVP,協助球隊奪冠。


安戴托昆波加入NBA的第一個球季,平均得分6.8分、籃板4.4個、助攻1.9次,但上賽季他平均得分達31.1分、籃板11.8個、助攻5.7次,短短10年,成績大爆發。


安戴托昆波的蛻變,同樣說明長期培養球員的重要。他和約基奇約都是外國球員,外國球員在剛進入美國職籃時,往往會有文化適應的問題,但如果能細心調教、讓他融入團隊,最終都能發揮超級潛力。


再來看去年NBA總冠軍舊金山勇士隊。勇士隊最有名球星是射手柯瑞(Stephen Curry),他在2009年以第七順位被選上,當年並沒有特別被看好,因為他的體型不是特別高大。


但柯瑞透過個人獨特的長射技巧證明自己能力,兩度成為MVP,他的價值也是需要時間才能發揮出來。這說明企業選人時,必須容忍不同風格,不要只依循一個模式。


賈伯斯用第二曲線再造高峰、黃仁勳創業30年才一飛沖天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當年被譽為神童,做了十幾年被趕出自己的公司。後來回鍋,他再用iPod顛覆了電子產業,終成科技之神,這說明成功者可以先否定自己,用第二成長曲線再造高峰。


我印象最深的是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他創業有30年時間了,但輝達前20年載浮戴沉。然而,今天輝達股價已達英特爾8倍、市值破兆美元,這些都不是一夕間大爆發,而是長期投資、堅持目標的成果。


即使是半導體最傑出的領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並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三十多年他前成立台積電時,募資相當艱辛,2008年更遇到亂流,導致當時人員離去、股價下跌,但台積電一直沒有偏離原來的目標、堅持不懈!


目前台積電市占率破6成,是三星5倍,在晶圓代工領域無人可及。台積電的地位說明持續永恆的重要性,張忠謀在市場不好時,大力增加資本支出,奠定日後的成功基礎。


今天我們處在科技轉捩點上,有很多新技術產生,也有很多股票取得短期成功。但企業不要被短期爆發迷惑,應積極培養核心競爭力、長期耕耘,才能成為真正偉大的企業。


微軟市值,AI和狗,特斯拉柏林廠,英特爾德國廠,Google電商,特斯拉,AWS超微晶片,AI新聞業,陸企電池,微軟,美光,中富豪,長和合併,安謀,鴻海,廣達,台達電,OTT TV,台海,大同

 理事長的話:微軟市值,AI和狗,特斯拉柏林廠,英特爾德國廠,Google電商,特斯拉,AWS超微晶片,AI新聞業,陸企電池,微軟,美光,中富豪,長和合併,安謀,鴻海,廣達,台達電,OTT TV,台海,大同

微軟市值

2023-06-17 工商時報/陳怡均 

微軟股價15日(周四)收盤大漲3.2%至348.1美元,創歷史新高價,市值逼近2.6兆美元。市場看好微軟的人工智慧(AI)前景,使這家軟體巨擘股價節節攀高,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並且大幅調升微軟目標價。

OpenAI去年底推出ChatGPT後在全球掀起AI旋風,幕後金主微軟無疑是ChatGPT竄紅的受惠者,還將OpenAI工具整合至Bing搜尋引擎與Windows作業系統,帶動股價扶搖直上,今年飆漲46%。微軟16日開小高盤,上漲0.3%至349.20美元。

美大型科技股大多創波段新高,蘋果(Apple15日股價也創186.01美元的新高,同樣因AI而股價躍升的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同日也觸及432.89美元的盤中新高。

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今年4月曾表示,預料本財年第四季Azure雲端事業收入年增2627%,其中1個百分點來自AI服務。

胡德12日(周一)與微軟技術長史考特(Kevin Scott)在公開討論時提到更多細節,她表示「新一代AI事業將是我們公司史上成長最快速的100億美元事業」。

史考特進一步指出,新AI事業「真的是很通用的平台,我們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年度經常性收入首度展現100億美元」。微軟在過去四季營收總計接近2,080億美元。

在此之後,摩根大通分析師將微軟目標價由315美元上修至350美元,股票評級為「買進」。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微軟迎向雲端優化的熱潮,有利於Azure成長,我們也看見該公司正投資於SecurityTeamsPower App業務以及現在極具前景的OpenAI/ChatGPT,為長期的成功埋下種子。」

另據Refinitiv資料,研究微軟的53位分析師中,有44位建議買入該股,目標價中位數為340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微軟因為ChatGPT而大漲

                                       

第二、微軟成功轉型

 

第三、微軟CEO功不可沒

 

第四、微軟現在將ChatGPT整合至搜尋引擎以及其他作業系統

 

第五、谷歌積極反撲

 

AI和狗

2023-06-17 工商時報/吳慧珍

AI(人工智慧)當道引發危害人類的激辯,但臉書母公司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指出,就算像當紅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類AI系統,還不具人類等級的智慧,甚至沒有狗聰明。

楊立昆係14日出席Viva Tech會議,被問及當前AI的局限性時發表上述看法。他強調生成式AI僅接受語言訓練,所以沒那麼聰明。他說:「那些系統的智慧依然非常有限,因為它們純粹靠文本訓練,大量的文本,所以對現實世界的基本事實根本不了解。而人類知識大多與語言無關,部分人類經驗未被AI汲取。」

這位Meta首席AI科學家透露,Meta正努力用影片訓練AI,而非只靠語言。當紅炸子雞ChatGPT,是矽谷新創公司OpenAI根據大型語言模型(LLM)開發出來,此AI系統受大量語言資料訓練,用戶可透過問答方式與ChatGPT互動,此聊天機器人用我們懂的語言回應。

楊立昆還提到,AI有本事通過美國律師考試,卻不會把碗盤放入洗碗機,這種10歲小孩「10分鐘就學會」的事。

他表示,未來會出現比人類還聰明的機器,「我們不該將此視為威脅,應看成是有益人類之事。屆時我們人人都有AI助手,就像日常生活中協助你的員工,只是比你聰明。」

楊立昆指出,必須將AI系統塑造成「可控制且基本上服從人類」,對於機器人接管全世界的觀點他予以駁斥。他說:「科幻小說老散播這種恐懼,說什麼機器人要是比人類還聰明,就會接管全世界。聰明和想掌管全世界根本是兩回事。」

出席同一場會議的法國經濟社會理論家阿塔利(Jacques Attali)認為,AI是好是壞端看人類怎麼使用。

但他對未來持悲觀看法,「眾所周知,人類在未來三、四十年面臨諸多危險。」他最擔心的是氣候災難及戰爭,他怕機器人站在人類的對立面。

 

我們的看法:

 

第一、Meta AI首席科學家的看法非常有意思

 

第二、AI不具備人類等級的智慧,甚是沒有狗聰明

 

第三、楊立昆不認為AI值得造成恐懼

 

第四、但其他科學家認為未來存在潛在危險

 

第五、除了微軟以外還會有其他競爭對手

 

特斯拉柏林廠

2023-06-17 工商時報/鍾志恆 

外傳特斯拉(Tesla)暫停德國柏林廠增產計畫後,已於15日證實相關報導,並表示該廠雇用的臨時工將少於之前急於增產時的數量,也會避免周六加班。另外,美國銀行(BoA)預期特斯拉美國市占率在2026年將急速萎縮至不到2成。

媒體報導指柏林廠3月達成每周生產5,000輛的里程碑後,本來要把每周產量目標提高至6,000輛,但現在已暫時擱置此計畫。特斯拉強調仍然朝著其生產目標的方向走。

專家指特斯拉今年來在許多國家積極降價促銷,並採取傳統車商提供優惠策略等手段來出清庫存。因為經濟逆風衝擊車市需求同時,特斯拉產量擴增和同業競爭壓力加劇而讓其想辦法提高銷售量。

根據特斯拉全球庫存資料,其中國製Model 3每輛折價高達3,842美元,德國製Model Y每輛折價4,029美元。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5月股東會上表示,公司將有意首度做廣告行銷,被外界視為其要藉此提振需求。由於需求轉弱和電動車市競爭愈來愈激烈,美銀在13日發表的報告中預測,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占有率,將從去年的62%,大幅下滑至2026年的18%。若以其2018年最高市占率78%計算,等於剩下不到四分之一。

美銀認為,特斯拉市占率出現如此重大變化,是因為包括福特和通用等傳統汽車巨擘,不斷擴大他們在美國電動車市占率所致。雖然福特和通用去年電動車市占率各僅8%和5%,但美銀估計到2026年時兩者均上升至14%。

根據美銀預測整體傳統車商,跟包括特斯拉等所有新崛起的電動車商,從去年到2026年之間美國電動車市占率的整體變化,將從35%對65%,逆轉為70%對30%。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暫停柏林工廠意義重大

 

第二、特斯拉全球廣建超級工廠

 

第三、中國工廠還是最重要的地點

 

第四、特斯拉也有考慮在亞洲成立工廠

 

第五、特斯拉美國市占率會進一步下降

 

英特爾德國廠

2023-06-17 工商時報/鄭勝得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英特爾與德國政府針對當地設廠補助一事,即將達成最終協議,金額可望從原先協商的68億歐元提高至99億歐元(約108.3億美元)。英特爾16日亦宣布,將投資最多46億美元,在波蘭興建一座新的半導體封裝與測試工廠,此為提升歐洲晶片產能計畫的一部分。

英特爾15日股價揚升0.67%,每股收報35.82美元,今年迄今大漲逾34%。

根據德國媒體《商報》(Handelsblatt15日報導,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與德國政府代表間的補助談判本周末將進入尾聲,雙方最快19日將在柏林簽約。

英特爾去年宣布將在德國東部馬德堡(Magdeburg)興建晶片廠,一開始預估建廠費用約170億歐元,但後來考量能源與營建成本攀升恐令投資金額暴增至300億歐元,希望德國政府能將補助金額提高至100億歐元。

增加補助預算的責任落在德國經濟部身上。儘管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先前已表明該國沒有多餘預算,但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認為,德國政府若不滿足英特爾要求,將難以吸引資金流入本國半導體產業。

另一方面,基辛格16日宣布,他們已決定在波蘭西南方的樂斯拉夫(Wroclaw)附近興建半導體組裝與測試設施。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稱讚該廠為「波蘭史上規模最大的綠地投資」。

英特爾表示,選擇波蘭建廠是相中當地基建完善與優秀人才,且地點距離德國與愛爾蘭規劃中的工廠較近。英特爾在波蘭經營30年時間並聘僱4,000名員工。

波蘭新廠將於2027年開始投產,預計雇用2,000名工人,施工期間也將創造數千個工作機會。但英特爾並未透露波蘭政府計畫給予多少補助。

為了提升全球晶片製造實力,英特爾去年宣布將在歐洲投資至少330億歐元,投資領域涵蓋研發、製造與封裝各層面,含括的國家主要包括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波蘭與西班牙。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特爾德國工廠的費用大增

 

第二、成功拿到更高的補助

 

第三、英特爾成功關鍵在於全球佈局

 

第四、地方政府的補助非常重要

 

第五、台積電也計劃前往德國設廠

 

Google電商

2023-06-16 經濟日報/湯淑君

尋引擎巨人Google正擴大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產生文字、圖像甚至影片的功能,並把新AI功能引進線上購物領域,讓消費者挑選最合穿的衣服,期能取得凌駕亞馬遜等電商網站的競爭優勢。

Google 14日宣布AI加持的新功能,目的是協助體型不一的民眾都能了解網售成衣合不合身,並加進搜尋及影像辨識技術強化的產品搜尋功能。

Google商務副總裁倫茲說:「我們想讓Google成為消費者購物出發站點,以及商家與顧客聯繫之處。我們總是自我期許是開放的生態系和健康的網站,這讓商家不分類型都能善用此技術。」

Google是首屈一指的搜尋引擎,但去年研究公司CivicScience調查顯示,美國46%的受訪購物者表示,亞馬遜才是上網搜尋產品的起始站;另有18%Z世代消費者選擇先上TikTok查詢。

顯然Google注意到了,因此推出以自家影像AI模型驅動的產品搜尋功能,以吸引年輕閱聽人。

例如14日推出虛擬「試穿」功能,讓穿衣尺碼從XXS4XL的消費者都能先查看衣服合不合身。衣服圖像將疊在事先拍攝的模特兒(高矮胖瘦任選)照片上,讓消費者查看,甚至可栩栩如生呈現布料撐得緊繃或鬆垮起皺褶的效果。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ogle積極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

 

第二、切入電商市場

 

第三、這是微軟還沒有的新應用

 

第四、未來AI會運用到很多新的領域

 

第五、台灣應該積極發展AI應用

 

特斯拉

2023-06-15 工商時報鄭勝得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今年股價狂飆,截至13日為止,已連續13個交易日收高,創下該公司史上最長連漲紀錄,連帶令股市空頭血流成河。研究機構S3 Partner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日為止,特斯拉的空軍損失高達60.8億美元。

特斯拉13日股價揚升3.55%,每股收報258.7美元,創下2022930日以來的收盤新高,且日線連13紅,這段期間漲幅超過38%。此為特斯拉2020629日上市以來最長連漲記錄。

特斯拉近日利多消息不斷,帶動股價上漲近兩週時間。首先,特斯拉近幾個月以來數度調降電動車售價,好讓買家能夠符合申請電動車補助7,500美元的資格。此舉能令更多人買得起特斯拉車款,進而拉抬後者銷售並提振股價。

其次,繼福特汽車加入特斯拉充電陣營後,通用汽車也宣布旗下電動車將使用特斯拉超充站,令後者充電標準可望成為業界規格。多位分析師樂觀預測,這可望進一步拉抬特斯拉營收。

高盛分析師德萊尼(Mark Delaney)在報告中指出:「正如我們2022年報告所提及的,特斯拉未來幾年更開放充電網路(拓展福特以外的合作對象),將帶來10億~30億美元額外收入。」

最後,特斯拉宣布每年計畫生產37.5萬輛電動皮卡Cybertruck,遠高於先前預估值,連帶提振投資人樂觀情緒。

S3 Partners預測分析部門主管杜桑鈕斯基(Ihor Dusaniwsky)表示,特斯拉是最熱門做空標的,約224.3億美元價值股票已被放空。

儘管特斯拉股價持續上漲,但做空者自4月以來仍持續增加空單部位,原因是他們認為特斯拉漲勢難以為繼,最終勢必會往下修正。

杜桑鈕斯基表示,今年迄今共1,530萬股特斯拉股票被專業機構做空,價值約36億美元。過去一個月以來,做空機構繼續看空特斯拉股票,遭做空股票增加130萬股、價值3.03億美元,但特斯拉股價在這段期間大漲逾39%。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股價近期大漲

 

第二、和福特簽約是重大關鍵

 

第三、特斯拉策略零活

 

第四、最大競爭對手是比亞迪

 

第五、全球佈局相對重要

 

AWS超微晶片

2023-06-15工商時報/陳穎芃 

亞馬遜雲端事業高層稍早向路透表示,亞馬遜AWS雲端平台考慮採用超微(AMD)推出的最新AI晶片。儘管亞馬遜尚未做出最終決策,但因AWS是全球最大雲端運算平台,因此這項消息立刻激勵超微股價在14日開盤跳空上漲3.5%。

亞馬遜靈活雲端運算部門副總裁布朗(Dave Brown)稍早透露,亞馬遜打算在AWS雲端平台採用超微最新推出的MI300系列AI晶片。他表示:「我們仍在討論該在AWS平台的哪個環節應用超微晶片,這是我們目前努力研究的課題。」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13日在舊金山盛大發表最新AI晶片MI300X,並宣稱這款晶片配備192GB記憶體,勝過AI晶片市場龍頭輝達(NVIDIA)的H100晶片記憶體容量。

超微為了挑戰輝達霸主地位,一口氣推出多款AI晶片讓用戶自行搭配組合打造強大運算系統,來滿足ChatGPT這類大規模AI模型所需的運算能力,希望藉此吸引亞馬遜及其他雲端平台供應商採用。

蘇姿丰表示:「我們認為許多用戶都希望能自行選擇,並依照用戶的資料中心需求來提供客製化運算系統。」

蘇姿丰在13日發表會上並未公布MI300X晶片的重大客戶名單,一度令華爾街大失所望,導致超微股價在13日收盤下跌3.6%至124.53美元,所幸亞馬遜消息一出激勵股價在14日反彈。

輝達在AI晶片市場拿下霸主地位後,近日開始推銷由輝達晶片搭配甲骨文軟體所打造的DGX Cloud雲端運算系統,並試圖說服亞馬遜AWS採用這套系統。

亞馬遜AWS雖自今年3月開始採用輝達H100晶片,但至今仍使用自家設計的雲端運算系統,不願改用DGX Cloud。布朗表示AWS長久來以穩定伺服器及供應鏈優勢吸引企業用戶,未來還是傾向自行設計伺服器。

 

我們的看法:

 

第一、AWS採取超微意義重大

 

第二、這是超微的大勝利

 

第三、AWS長期也會自己開發晶片

 

第四、超微的晶片比輝達功能更加強大

 

第五、但是輝達已經取得先行者優勢

 

AI新聞業

2023-06-17經濟日報/陳苓

科技巨擘正與大型媒體談判,盼能就訓練人工智慧(AI)科技所使用的內容,達成指標性協議。這些科技業者希望使用新聞內容訓練AI,而且他們願意付費。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據知情人士說法,OpenAIGoogle、微軟、Adobe近幾個月會晤了新聞業高層,討論文字型聊天機器人和圖片生成器等AI產品,使用新聞的版權問題。這些人士透露,新聞集團(News Corp)、紐約時報、英媒衛報、德媒Axel Springer均至少與一家科技大廠商討相關事宜。

參與初期談判的人士說,為了開發OpenAIChatGPTGoogleBard等聊天機器人所需的技術,科技公司可能會支付訂閱費,以使用媒體文章。

媒體憂慮AI崛起將威脅自身產業,也擔心OpenAIGoogle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擅用他們的內容。新聞集團執行長湯姆森在國際新聞媒體協會(INMA)上道出業界怒火,他說:「媒體的共同知識財產權遭受威脅,我們應大力爭取補償。」,並說AI「欲讓讀者永不造訪新聞網站,將對新聞業造成致命重創。」

當前有部分討論是要替訓練AI的新聞內容研議定價模式。

業界主管透露,出版商討論的價碼之一,是每年5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

Axel Springer是德國畫報(Bild)和世界報(Die Welt)的母公司,執行長德夫納會見了AI大廠Google、微軟、OpenAI

他說他的優先選項是打造類似音樂界的「量化」模式;廣播電台、夜店、串流媒體每次播放歌曲時,都須付費給唱片商。但AI業者未揭露使用的媒體內容,若採此種作法,科技公司將須改變作法。

德夫納說,科技大廠每年付費以無限量使用媒體內容,是「次佳方案」,小型或地區新聞業者較難使用此種模式。

媒體分析師安德絲說,現在相關談判非常複雜,網路上可公開取得的文章,充斥厭女情節和種族主義,用這種數據訓練出來的聊天機器人,將不具可信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AI需要用到大量新聞資料

 

第二、牽涉到新聞付費問題

 

第三、使用新聞付費逐漸成為趨勢

 

第四、澳洲已有付費先例

 

第五、未來內容提供者相對重要

 

陸企電池

2023-06-16經濟日報/林宸誼

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國家安全審查後,大陸電池廠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Gotion Inc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准,得以繼續在美國密西根州建設電池工廠。

去年10月,密西根州民主黨州長惠特默宣布,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Gotion Inc將投資24億美元(新台幣743億元),在密西根州北部建造電池材料工廠,包括一個每年生產15萬噸電池正極材料的工廠,以及兩個年產電池負極材料5萬噸的工廠。

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聯邦政府的外國投資委員會13日最終確定,Gotion Inc在密西根州急流城的梅科斯塔(Mecosta)縣購買土地不屬於「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所涵蓋的房產交易。

Gotion Inc負責北美業務的副總裁Chuck Thel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了透明和負責,自願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提交了所有必要的文件,現在得到的回應是,這筆交易不在監管範圍內,能夠繼續推進。

Gotion Inc方面指出,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結果出來後,將「繼續對在密西根州梅科斯塔縣的10億美元項目進行盡職調查。」

目前工廠具體的建設時間表尚未確定,購地工作還在推進中。

澎湃新聞報導,國軒高科總部位於大陸安徽省合肥市。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最新數據,今年前五月,國軒高科在境內動力電池的裝車量為4.84GWh,市占率4.06%,排名第五。

而全球信息機構SNE RESERCH最新數據,今年前四月,國軒高科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4.4GWh,年增38.4%,排名第八。

在技術路線上,國軒高科以磷酸鐵鋰電池見長,並擁有成熟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

去年,國軒高科低溫鐵鋰材料實現全面量產,230Wh/kg磷酸鐵鋰能量密度電芯設計定型, 保持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全球的領先地位。

國軒高科能在壁壘重重的美國市場取得突破,重要經驗之一是研發率先布局。國軒高科工程研究總院院長蔡毅先前介紹,2015年國軒高科在美國成立了矽谷研究院,2017年在俄亥俄州成立了克利夫蘭研究院。其中克利夫蘭研究院是國軒高科收購國際化工巨頭巴斯夫的電解液團隊而來,包括了所有的人員、專利。

不僅如此,蔡毅指出,國軒高科2015年在美國成立了子公司Gotion Inc,至今已營運了七、八年。

若投資建廠,相當於把公司的經營範圍從銷售、研發擴充到生產,相對來說比註冊新的公司申請製造研發要容易的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國軒獲美國批准意義重大

 

第二、國軒通過美國電池審查

 

第三、在美國設立電池工廠是趨勢

 

第四、大陸有完整的電動車生態系

 

第五、美國需要大陸的電池技術

 

微軟

2023-06-17中國時報/陳柏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會見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聯席主席比爾蓋茲(Bill Gates)。習近平表示,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老路,願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希望兩國人民友好下去。」

路透則獨家報導稱,習近平還向比爾蓋茲表示,歡迎包括微軟在內的美國公司將他們的人工智慧技術帶到中國。比爾蓋茲14日抵達中國,15日先與北京市長殷勇會談,昨日再與習近平舉行會晤;這是兩人暌違8年再度會晤,也是習近平近年來首次接見外國企業家。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首先專注於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保持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就是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重大貢獻。

習近平強調,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而是與其他國家一道實現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方願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參與並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抗擊疫情、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中方願與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繼續加強相關領域合作,並向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習近平還表明,「你是我今年在北京會見的第一位美國朋友。世界正在走出新冠疫情,人們應該多走動、多交流,增進了解。我常講,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我們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希望兩國人民友好下去。」

「中國加快創新發展,對中國有利、對開發中國家有利、對世界有利。」蓋茲表示,中國在減貧和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近年來,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和中國開展良好合作,取得顯著進展。基金會致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創新、全球減貧、公共衛生、藥物研發、農村農業等領域合作,並將成功經驗和技術推廣至開發中國家。新華社報導還披露,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參加會面,代表北京以會見重要外國元首的規格,來安排比爾蓋茲的會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研究員東艷昨在《環球時報》撰文表示,外企高層紛紛來訪,表明與中國加強經貿聯繫依舊是跨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重要布局。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微軟比爾蓋茲見習近平意義重大

 

第二、近期第一個企業見到中國領導人

 

第三、微軟長期支持中國

 

第四、美國企業積極前進中國

 

第五、除了微軟以外,還有輝達、特斯拉等

 

美光

2023-06-17經濟日報/簡國帆、戴瑞芬

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產品上月遭中國大陸關鍵領域封殺後,16日宣布未來幾年將在西安封測廠投資人民幣逾43億元(約新台幣185億元),承諾繼續經營當地市場,向北京當局遞出橄欖枝;同時傳出計劃承諾投資印度至少10億美元設立半導體封裝廠,分散製造基地。

在美中科技角力戰中,美光成為北京當局目標;大陸中央網信辦5月宣布,美光在陸銷售產品未通過資安審查,大陸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商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美光宣布將向西安工廠投資人民幣43億元,大陸半導體界第一反應是「美光是真的不想死啊」。因為中國網信辦認定美光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對美光晶片禁令,使得使用美光存儲晶片的OPPOvivo、小米、榮耀、中興等廠商不再採購,而2022年美光在中國營收33.11億美元,占總營收10.7%

為了保住中國客戶,美光加碼西安工廠,還將大幅增聘人力。美光表示,將向力成西安子公司1,200名員工提出新的勞動合約,新的投資項目也將額外創造500個工作,使中國大陸人力增加到超過4,500人。

美光16日的聲明表示,未來幾年將投資西安封測廠人民幣逾43億元,除了收購台灣半導體封測公司力成旗下力成西安的封裝設備,並計劃在美光西安工廠加建新廠房,引入新產線,製造行動DRAMNANDSSD產品,以強化西安廠現有的封裝和測試能力。

美光執行長梅羅塔表示,「這項投資計畫彰顯美光對中國業務與中國團隊成員堅定不移的承諾」。美光中國區總經理吳明霞表示,「新加建廠房落成後,我們將在西安陸續引入新的設備及製程。收購力成西安資產使美光西安能夠直接營運所有封裝測試業務」。

儘管百般示好,不過中國網信辦目前仍未回應,美光在中國能否起死回生,還存在變數,因為此項收購專案將在大約一年內完成,需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准。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光遭到中國大陸封殺

 

第二、但反而在西安投資人民幣43億元

 

第三、說明美光不想放棄中國市場

 

第四、所有美國半導體企業均不贊成美國政府政策

 

第五、中國市場對美國半導體公司太重要

 

中富豪

2023-06-15自由時報/盧永山

英國投資移民顧問公司「恒理環球顧問事務所有限公司」(Henley & Partners)發布最新「恒理私人財富遷移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成長放緩,加上政府收緊政治控制,預計今年將有一.三五萬名資產超過一○○萬美元(三○七二萬台幣)的富豪離開中國,過去十年富豪出走的趨勢加快。

百億美元財富外流 經濟更放緩

報告說,中國估計有八十二萬三八○○名百萬富豪,這個移民趨勢將使中國流失上百億美元財富,可能加劇該國經濟放緩情況。今年香港預計將有一千名百萬富豪移民,可能影響港府將香港由金融中心轉變為財富管理和家族辦公室中心的努力。

全球財富情報公司「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研究主管阿莫爾斯(Andrew Amoils)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的財富成長一直放緩,這意味了近期的財富外流可能比過去更具破壞性。中國經濟在二○○○年至二○一七年間強勁成長,但之後中國財富和百萬富豪幾乎沒有成長。」

報告說,自中國實施嚴厲的防疫政策,導致過去三年中國陷入孤立狀態後,去年百萬富豪就加速出走,而新加坡成為中國財富流入的熱門地點。去年約有一.○八萬名百萬富豪移民新加坡,刺激當地房價和生活成本上升。

併購之王「神秘失蹤」 富豪人人自危

今年三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取得第三個任期,且近年來對科技、補教等多個產業進行監管打壓,近日更對多家諮詢公司進行突擊檢查,中國併購之王、興華資本創辦人包凡今年二月神秘失蹤後,中國富豪更是人人自危,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也刺激了富豪的出走意願。

報告根據今年前六個月的諮詢和資料,預測今年全球將有十二.二萬名百萬富豪移民,超越二○一九年創下的紀錄。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富豪加速出走

 

第二、積極前進新加坡

 

第三、資金外流情形嚴重

 

第四、中國外匯存底下降

 

第五、台灣企業應該重視新加坡的佈局

 

長和合併

2023-06-14經濟日報/戴瑞芬

英國「四強」電信商其中兩家伏德風(Vodafone)和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Three UK宣布合併。備受矚目的是,合併後將締造英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總客戶達到2,800萬人——超過英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長江和記昨(14)發布公告證實,雙方整合在英國的電訊業務,達成具約束力的協議。這項交易伏德風將持有51%的股份,長和則持有49%的股份,交易價值約為150億英鎊(約新台幣5,830.5億元),將通過調整債務所有權而不是交換現金所實現。交易仍有待監管機構及股東批准,預計2024年底前完成。

長江和記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表示,交易公布對長江和記和英國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與Vodafone成為新合作夥伴,合併可為長和集團和股東釋放龐大價值,變現巨大協同效應、降低淨負債以及進一步強化集團的財務狀況。

據瞭解,目前英國電信市場主要有伏德風、Three UKO2EE四家運營商。

而在伏德風和Three UK合併後,客戶將超過英國電信(BT Group Plc)的EE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的VM O2,躍升成為三強中的一哥。

這筆交易已經討論了多年,伏德風曾在澳大利亞等其他市場與長江和記合作。

分析認為,合併在英國的業務將爲兩家公司提供必要的規模,以加速5G的推出。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國電信市場整合

 

第二、英國經濟不佳,市場整合是必然

 

第三、長江和記長期投資英國,並沒有賺到

 

第四、英國經濟大幅下滑

 

第五、長和集團正在回歸亞洲

 

安謀

2023-06-15經濟日報/劉忠勇、尹慧中、鐘惠玲

路透報導,全球半導體矽智財(IP)龍頭安謀(Arm)正籌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邀請台積電(2330成為主要投資人。業界解讀,若成局,台積電將可強化晶圓代工能量,加上安謀架構已是全球晶片業最重要的設計基礎,台積電若能參股安謀,有助擴大後續接單優勢。

 

台積電昨(14)日不評論市場傳聞。業界認為,安謀與台積電已合作多年,雙方最早於2000年就簽署合作協議,當時已擴大雙方合作,讓台積電的客戶能採用安謀矽智財,安謀也是台積電開放創新平台(OIP)聯盟夥伴之一,若雙方關係能擴及資本合作,未來將親上加親,台積電接單更能無往不利。

業界分析,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大廠的晶片都以安謀架構為基礎設計,台積電未來若能掌握安謀股權,就如同先前投資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一樣,未來雙方合作將更深入。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安謀洽談至少十家公司,除了台積電之外,還有英特爾、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蘋果、微軟、三星電子。知情人士說,協商還處於初步階段,要等到8月才會決定。這類投資不會影響安謀經營權。

至於若有其他競爭對手參與安謀IPO認購,業界認為,由於台積電已取得全球晶圓代工超過六成市占,就算三星、英特爾也加入投資安謀,「至少台積電與安謀的資本關係上,與對手平起平坐,不必擔心安謀可能厚此薄彼」;若蘋果等台積電既有客戶也參股安謀,對台積電更是好事,未來合作也會更順利。

安謀是半導體IP大廠,從智慧手機、物聯網裝置,到伺服器、車輛等應用晶片,幾乎都可能會用到安謀的CPUGPU架構等IP產品。

目前安謀的競爭優勢在於,在行動裝置處理器IP市場可說具有主導性地位,而且生態系完整。

安謀4月向監管機構提交在美國上市的機密申請,希望籌集多達100億美元的資金,將成為今年最大IPO案。彭博先前也報導,安謀正和英特爾在內的潛在策略投資對象協商,目的在強化IPO上市計畫。

現階段x86、安謀仍是兩大處理器架構陣營,後起的RISC-V陣營則積極想攻占前兩者的各種應用市場。

安謀先前提到,該公司不斷擴充技術,不只供應客戶IP,還提供軟體解決方案與其他必需的技術,來協助生態系持續進步。安謀了解並分析市場的各種運算需求,提供個別或成套的解決方案,以協助客戶做出更好的產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安謀是現在手機重要平台

 

第二、安謀短期難以被取代

 

第三、輝達前年併購安謀失敗

 

第四、台積電投資安謀,成為重要戰略股東

 

第五、當年ASML也有引進策略投資人

 

鴻海

2023-06-17經濟日報/湯淑君

鴻海集團(2317董事長劉揚偉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隨著美中關係交惡,鴻海集團設法「去風險化」,正重新布局部分供應鏈,並大舉押注電動車(EV),希望未來數年能拿下5%的全球電動車市占率。

 

劉揚偉並解釋,為何電動車是鴻海集團下一個大好機會,因為電動車有如「一台大型iPhone」,而鴻海集團大陸廠擅長製造相機模組、連接器、甚至手機背殼,而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電池和馬達,正是鴻海集團得心應手的技術領域。

鴻海集團希望在未來數年掌握5%的全球電動車市占率,就一家目前只生產寥寥幾款車的公司來說,是野心勃勃的目標。但劉揚偉有把握這項豪賭終有回報。

他說:「沒道理在單一地點製造(電動車),所以很自然會把生產區域化。」他指出,鴻海集團的電動車廠將設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泰國、印尼,甚至可能在印度設廠。

劉揚偉在16日刊出的專訪中強調,美中關係緊張升高,鴻海集團必須防範最糟情況發生。他說:「我們期盼,和平與穩定是兩國領導人念茲在茲的事。但身為企業和執行長,我必須思考,萬一最糟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他表示,鴻海集團已著手進行「企業延續規劃」,某些生產線已遷出中國大陸、轉往墨西哥和越南,尤其是與「國家安全產品」有關的產線。BBC指出,劉揚偉指的也許是鴻海集團製造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可能內含敏感資訊。

鴻海集團以代工製造iPhoneiMac等蘋果產品著稱,包辦逾半數蘋果裝置生產。大客戶還包括微軟、Sony、戴爾和亞馬遜。多年來,產品在美國設計、在中國大陸製造,然後銷往世界各地的營運模式成功,讓鴻海集團壯大成消費電子巨人。但近年美中關係交惡,使鴻海集團成為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夾心餅。

至於美中緊張升高是否對鴻海的商業模式-倚賴美國設計與大陸製造構成壓力,劉揚偉說:「目前為止我們尚未見到。」他表示,一些外國客戶敦促把生產移出中國大陸,但這是他們的決定,不是鴻海的決定。「他們的政府力促去風險化,然後他們告知我們。」

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外,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也是企業考慮降低在中國大陸曝險的另一理由。劉揚偉坦承,去年鄭州廠區爆發工人抗議和集體暴動事件,如今檢討起來,他當時應該以不同方式應變。他說:「若同樣情況再度發生,我會決定全面停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押寶電動車

 

第二、鴻海展開全球佈局

 

第三、鴻海電動車美國佈局並不順利

 

第四、鴻海目前還未推出整車

 

第五、百分之五的全球市占率仍有挑戰

 

廣達

2023-06-17經濟日報/吳康瑋

代工大廠廣達(2382昨(1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林百里表示,隨著ChatGPT問市後,目前市場上與生成式AI有關的產品愈來愈多,廣達從2016年就投入研發AI雲端伺服器,並透過旗下雲達成功搶進供應鏈,展望未來,無論什麼產品都要有AI才有賣點,廣達維持既有戰略,將持續擴充AI伺服器領域產能

 

林百里透露,從去年有業者推出大型雲端AI服務後,整個AI應用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不同業者相繼推出各種不同的AI雲端應用,使大家可以在不同對象、時間及地點的情況下,輕鬆使用AI應用服務,也帶動供應鏈對AI伺服器需求大幅提升。

他說,六年前自己不斷在公開場合向外界展現公司發展AI的決心,就目前市況來看,自己運氣還不錯,整個AI領域需求已不斷攀升,也證明廣達的戰略是對的;而針對蘋果最新發布的MacBook新機種,他認為,以Mac來講,一定都要有AI才會有賣點,廣達已將AI定為未來幾年重要的營運方針,並已取得非常好的業績,相信將來的前景會更好。

展望未來發展,林百里指出,無論是哪個領域的產品,一定都會跟AI技術開始串連,包括「個人電腦」、「雲端伺服器」、「車用伺服器」等,都需要有AI運算功能,目前AI伺服器已經是廣達的主力產品之一,公司未來也將繼續投入更大的研發能力,持續擴大旗下產能、激發自身創新潛能,全力開發出更多的產品,以滿足客戶及市場的需求。

廣達近期股價挾AI題材發威,5月起在外資銀彈力拱下,量價齊揚,昨天收最高點149元,上漲2元,創逾20年新天價,累計5月以來,外資買超逾13萬張,針對股價一路衝高,林百里昨日會中歸功股東們的支持,也重申公司將創造更好的成績來回饋股東。

受惠產線缺料緩解、帶動出貨明顯回升,廣達去(2022年合併營收達1.28兆元,年增13.47%,創歷史新高;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289.57億元,年減13.95%;每股純益7.51元,為歷史次高,昨天會中通過去年度配發每股現金股利6元,配發率79.9%

 

我們的看法:

 

第一、廣達積極投入雲端伺服器

 

第二、領先其他台灣同業

 

第三、雲端服務是未來趨勢

 

第四、生成式AI帶動大量雲端需求

 

第五、鴻海也積極搶進雲端伺服器

 

台達電

2023-06-15經濟日報/吳凱中

台達電(2308擴大電動車布局,昨(15)日宣布透過子公司斥資1.42億歐元(約新台幣46.61億元)收購德商,強化車用高壓混合式零組件能量。

根據台達電揭露的訊息,這次是透過子公司Delta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B.V.出手,向Cooperatief H2 Equity Partners Fund IV Holding W.A.,以及Te Bokkel Beheer B.V.收購HY&T Investments Holding B.V.及其旗下子公司TB&C集團100%股權。

台達電指出,TB&C營運總部位於德國,為車用高壓混合式零組件領導企業,在混合式機構零組件領域具備產業領先的設計及製造能力,應用領域包括車用、醫療及工業,客戶涵蓋全球知名車廠與一級(Tier 1)供應商。

台達電並未揭露此次交易正式完成日,僅指出,此次收購後,將結合集團零組件事業群在電動車用電子零組件的技術實力與產品線,將能強化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BMS)布局,未來亦能整合雙方研發及製造資源,加速電動車領域整體發展。

台達電執行長鄭平表示,電動車是全球產業大趨勢,也是台達電未來五年雙位數成長目標的動能之一。

台達電已成功為全球主要車廠開發電動車動力與電控方案,同時亦提供風扇、車用磁性元件與被動元件等產品。

鄭平指出,TB&C在電動車高壓混合式零組件的優異能力與豐富經驗,與台達電長期積累的電力電子核心技術相輔相成,相信在TB&C加入後,將能協助台達電進一步整合相關的車用零組件,拓展電動車產品組合,使整體布局更加全面。

TB&C營運總部位於德國,設有研發、業務團隊與生產設施,在墨西哥、羅馬尼亞亦有生產據點,是混合式零組件技術的領導廠商,核心技術能力包括嵌件成型、注塑成型、包覆射出成型、多成分射出成型等領域,為車廠客戶以及一級供應商提供高品質的客製化產品。

等到交易完成之後,TB&C將繼續營運,而原管理團隊也將持續帶領公司快速發展。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達電近年積極海外併購

 

第二、這一次併購對象在德國

 

第三、去年貿聯也併購德國公司

 

第四、本案屬於車用電子佈局

 

第五、台商應積極併購歐洲公司,彼此互補

 

OTT TV

2023-06-14工商時報/林淑惠

迪士尼從1995年以「迪士尼頻道」扎根台灣市場,全盛時期引進台灣市場近20多個頻道。迪士尼集團收購福斯集團後,2020年宣布FOX體育台、FOX體育二台、FOX體育三台撤出台灣市場,2021Disney+由台灣大哥大及凱擘大寬頻宣布引進台灣後,迪士尼集團便將重心重壓在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TV市場,迪士尼頻道便在2021年宣布於2022年元月1日中止台灣營運。

如今迪士尼及國家地理旗下11個頻道宣布退出台灣市場,更加凸顯OTT TV的崛起,跨國影視集團的經營策略也隨之轉舵,台灣市場不僅近年有線電視系統台的收視戶持續下滑、獲利縮水,就在觀眾收視習慣轉向網路及OTT TV平台之際,連頻道商也面臨不可逆的經營窘境。

台灣現有100多個基本頻道,加計付費頻道等合計約有300多個頻道,但外商一次申請11個頻道退出台灣市場,「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大變動」。

據了解,迪士尼及國家地理兩家公司高階主管,13日一早拜會NCC主委陳耀祥,說明11個頻道撤出台灣市場、並了解相關申辦程序。目前市場傳出,台灣方面首波裁員名單超過100人,受影響的包括頻道營運及廣告業務的員工。

根據規定,基本頻道退出台灣市場,必須由有線電視系統台業者提替補頻道,並送到NCC審查。業界表示,迪士尼基本頻道一次空缺五個,馬上需要申請替換頻道,真的有難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串流是全球大趨勢

 

第二、傳統有線電視逐漸萎縮

 

第三、台灣卻乏串流內容

 

第四、迪士尼撤出台灣意義重大

 

第五、韓國內容領先世界

 

台海

2023-06-16經濟日報/季晶晶

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表示,如果當前的緊張關係持續,台海可能爆發軍事衝突。不過他對通過對話讓局勢降溫仍然抱有希望。 

這位資深外交官接受彭博新聞總編輯John Micklethwait專訪,被問及北京對台動武的可能性時說,「就當前關係的軌跡而言,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但我也相信當前的關係軌跡必須改變」。

這可能是剛過百歲生日不久的季辛吉評論美中關係迄今最悲觀表態之一。季辛吉說,事情取決於華府和北京共同緩和對峙局面,現在雙方都站在懸崖頂。

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影響美中關係的最敏感議題之一。中國大陸認為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尋求「兩岸統一」,時不時會警告華府的對台軍售,以及與台灣領導人進行的政治接觸。美國高階軍事官員曾多次警告,北京有意對台動武,以及要求解放軍有能力在未來幾年奪取台灣,最早可能是2027年。

季辛吉表示,他還不能判斷美中緊張關係的結局,因為雙方還沒有真正展開他建議的對話。但他確信一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不會有贏家,或者用季辛吉的原話講,「付出超出比率的代價才可能贏」。

他說:「這是一個獨特的局面,一國的最大威脅是另一國——中國覺得美國是最大威脅,美國認為中國才是最大威脅。」 

季辛吉也談到俄烏戰爭,認為俄羅斯若被迫放棄軍事侵略並接受與歐洲的和平協議,俄國總統普亭可能很難繼續掌權。

他說:「我希望俄羅斯認識到,他們與歐洲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協議和某種共識的基礎上,我相信,如果這場戰爭結束得當,此一目標可能成為現實。」被問及如果戰爭以這些條件結束,普亭能否繼續掌權時,季辛吉回答:「這不太可能。」

他表示,重要的是烏克蘭從戰爭中蛻變為一個強大的民主國家,並且最好避免 「俄羅斯解體或讓俄羅斯沒落到令人憎恨的的孱弱狀態」,這可能激起新的緊張局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海情勢相當緊張

 

第二、季辛吉表示可能爆發軍事衝突

 

第三、台灣沒有人重視這個重大危機

 

第四、中國大陸近期對台灣釋出善意

 

第五、中美必須加速和解

 

大同

2023-06-17工商時報/郭及天

大同(23711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王光祥表示,集團將進軍東協市場搶攻新能源商機,同時持續推動資產活化、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彌補過去累虧,力拚2024年配發股利。

本屆大同股東會也完成九席董事改選,除原有五席原任董事續任,包括普董黃顯華及獨董李金龍、吳欽智、巫恒翔均為新任,董事會並推舉王光祥、吳振隆續任董事長、副董。

王光祥並表示,大同已連續八季獲利,未來會著重組織改造調整、業務轉型、費用控制,目前與國際集團洽談策略聯盟,搶攻東協市場新能源商機。

何時能發放股利?為股東會上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王光祥對此表示,大同累虧200多億元,歷經華映破產、本業及不動產營運獲利回補後,尚虧損117億元,雖然2027年才會有較多不動產建案完工認列收益,可望達標,但目前公司的目標,仍希望明年能夠發股利。

大同總經理王金來也說,財報績效與股價反應了大同二年多來經營成果,從集團合併報表來看,大同個體營收成長,自去年四季起合併報表併入精英營收後,合併營收會逐步向上,目前電力事業的在手訂單170億元,不只積極承接台電業務,也會擴大民間訂單。

王金來還說,大同去年確立產業控股公司的定位,聚焦電力、新能源、家電、不動產四大核心事業,四大事業在合併營收中約占50%,其中電力與新能源為大同的成長雙引擎,今年前五月營收中,電力事業受惠於強韌電網計畫,成長19%;新能源事業因能源轉型帶來的商機,案場量增加,售電、維運及儲能維運收入均提升,營收成長28%。

至於不動產事業方面,尚志資產總銷25億元的「大同莊園2期」第三季開始交屋;目標今年完銷的「大同莊園3期」總銷148億元、以及明年公開銷售的中和捷運聯開案總銷200億元,預計2027年完工認列,均預計在2027年完工,2027年將是建案完工認列高峰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同已連續八季獲利

 

第二、經營權暫時走穩

 

第三、股東結構仍然相對複雜

 

第四、東協市場是大同重要佈局

 

第五、電力和新能源是大同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