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兩個在大陸創業、娶妻的台灣青年:不會回台灣,這裡錢多機會多

在北京某個酒店大堂,我見到了她。雖然北京交通狀況很差,但她準時到達,我原先準備至少等一陣子。

「黃總,實在很抱歉,我本來想早一點到,其實我就住在附近,但距離太近,反而不好叫車。」

她是台灣人,從事互聯網相關行業,有十多年工作經驗,在北京已待了七年,我有些問題向她請教。

她非常陽光,臉上帶著笑容,講話速度很快,對大陸現況相當了解,看得出來歷經過中國市場快速變遷的滄桑。

我提到她所做的事情是現在最熱門的行業,不論台灣或中國大陸,年輕人熱衷網路創業,政府也非常支持。我問她對台灣年輕人成立start-up的看法,她搖搖頭,無奈地微笑:
「現在的小朋友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很多設計的東西層次都不高;他們應該到大陸來看看,多了解別人在怎麼做。」

我問她是否準備繼續待在大陸,她想都沒有想,非常堅定地回答:
「雖然我還未創業成功,但這裡機會實在太多了,錢也多,大家都拿著錢找項目,只要你能夠組織團隊,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出來,馬上就能籌到種子基金。」

離開的時候我告訴她,與其在台灣投資「小朋友」,我寧可拿5倍的錢來幫助她實現理想。聽了我的話,她笑得很燦爛。

幾天後我飛到廣州,碰到另一位台灣人,也是從事網路相關工作,在一家民企上班,他在大陸已待了12年,我問他有回台的想法嗎,他搖搖頭。

「我在這裡已定居下來,去年我剛結婚,老婆是大陸人,我的工作相當有挑戰性,最近我們公司剛剛完成C輪融資。」

他做的東西相當先進,即使大陸也才剛起步,台灣沒有市場,我同意他沒有回台灣的理由。
最近在媒體上看到我朋友谷月涵的一篇文章-台灣正在「淡出」中國,他提到朋友轉述,北京擔心台灣正在逐漸和中國疏遠(drifting away) 。這是很傳神的說法,就像男女交往,雖然沒有分手,但日子久了,關係越來越淡,等於名存實亡。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I don’t think so. 政治上服貿、貨貿未過,「兩岸監督條例」遲遲未能簽署,台灣和大陸的確逐漸疏離。但在經濟上,大陸對台灣有無可取代的吸引力,越來越多二、三十多歲的台灣人前進大陸,尋找機會,就如同二十多年前當時四、五十歲的台商去大陸投資設廠。

假如你徵詢大部分台商的意見,看法可能相當負面,首先大陸已不再適合生產製造,其次則是因為他們都老了,想要回台灣(但不一定回得來),甚至把公司賣掉。

我曾協助好幾家台商出售資產,不只一次我在和客戶交談時,都有老闆對我開玩笑:「黃總,是不是你也想個辦法把我給賣掉吧!」

但年輕人並不這麼想,他們知道大陸未來的機會是現代服務業、文創、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他們知道在某些領域台灣還有稍許領先優勢,他們知道在台灣募不到錢、但大陸有人會用錢砸死你。
台灣正在變成二個世界:在政治上越來越孤立,走向邊緣化,但在經濟上卻和大陸悄悄地「融合」,許多台灣人在大陸找到他們的天空,賺到第一桶金。
民調會給人誤導,許多台商是深藍的,他們會給你一種說法;如果你問在台年輕的網民,他們大多偏綠,又會有另一種說法,但我們大多數人是屬於中間派。
在政治上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在中國大陸待幾年可以實現你的夢想,積累財富,取得未來人生自由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在廣州回台灣的飛機上,我拿起「羊城晚報」,有很大篇幅在訪問台灣女作家簡媜,談論她的暢銷書《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文創就是一個兩岸快速融合的例子,台灣創意一定要在更大的舞台才能發光發熱。
但問題在哪裡?台灣價值沒有實現出來,我們把自己賣得太便宜了。以「性價比」來說,台灣有五星的水平,卻只有二星的價格,難怪大陸人趨之若鶩。

我們"sell to"China,"work for"China,但我們真正應做的,是"partner with"China,服貿未過對台灣最大的傷害,是我們喪失了「夥伴關係」,只能為大陸打工。

在北京時我和一位醫療行業領導聊天,他極力稱讚台灣的技術水平,並表示花一點演講費請台灣專家來傳授畢生經驗,實在「太划得來了」。我很嚴肅的對他說:「你是在占我們便宜,台灣應該以技術作價,合資和你們成立公司才對」。

但我又能抱怨什麼?大陸並不是沒有給過台灣機會,是我們自己放棄的。我們以為把門關起來,就可以把自己保護好,結果卻導致台灣資源加速外流,化明為暗,表面冷淡,但其實越來越緊密。

「一帶一路」代表中國大陸和全世界「融合」的企圖心,這不是單向的「整合」,因為全世界是心甘情願地靠向大陸。連美國也著急了,上周參院表決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邁出一大步。

這次在廣州參加「兩岸四地科技合作論壇」,主題是「創新驅動」,我在演講時表示兩岸四地正加速融合,包括人才、技術、資金、市場,這是「創新創業的一帶一路」,沒有人可以阻擋這個趨勢。

我們正在和熟知的世界逐漸疏離,drifting away,但在同時,又和明日世界漸漸靠近。

對台灣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相信你自己,機會就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旺宏 華邦, 壽險打亞洲盃, 佳世達 友通, 創業家簽證, 京東 金蝶, 麥味登, 華泰證香港IPO, 華三通信 紫光, 台港通

旺宏/ 華邦
以「武岳峰」為首的中國投資公司收購美國記憶體商矽成(ISSI)案,傳遭美商賽普拉斯(Cypress)搶親。據悉,「武岳峰」可能轉向收購台灣旺宏(2337)、華邦等具自有技術、12吋晶圓產能與國際級客戶等優勢,但股價偏低的記憶體業者。

旺宏、華邦昨(17)日均未證實可能被中國投資公司收購傳聞。

業界分析,一旦賽普拉斯成功搶親矽成,將使得中國藉由併購國際大廠發展記憶體產業的計畫受阻,對台灣記憶體廠的威脅暫告解除,但若「武岳峰」將收購標的轉向台灣記憶體廠,恐掀起業界新一波震撼。

據了解,近期大陸手機大廠已展開向華邦、南亞科及旺宏等包產能行動,後續不排除展開進一步入股的策略結盟。

目前旺宏、華邦股價都低於面額10元,兩家公司市值各約248億、343億元,並且都有自有技術、12吋晶圓產能,以及國際級客戶。

旺宏、華邦目前的市值都比中國自己投資蓋一座12吋晶圓廠便宜,還能藉此縮短技術學習曲線與直接承接國際客戶,對擁有龐大資金奧援的中國投資公司來說,具有收購誘因。

南亞科、華亞科及力晶等,都正面看待賽普拉斯出面搶親矽成的效應,同時表達不會與中國合作或前往當地合資設廠的決心,堅持要把技術留在台灣。

過往中國企業加入某一產業之後,該產業就面臨大幅擴產、殺價競爭問題,先前「武岳峰」釋出收購矽成的訊息,市場擔憂中國將藉此跨足記憶體領域,恐讓記憶體產業陷入「紅海」。

「武岳峰」為首的中國投資公司原規劃,以每股19.25美元收購矽成。

不過,賽普拉斯宣布,董事會通過以每股19.75美元、高於中國投資公司的價格,收購矽成全數在外流通的股票,此舉等於攔截中國發展記憶體業。

由於賽普拉斯稍早也收購編碼型快閃記憶體大廠飛索(Spansion),此次再次出招,以高於「武岳峰」為主的中國投資公司的收購價,搶親矽成,透露賽普拉斯除加重物聯網核心元件微控制器(MCU),也加速物聯網應用看好的利基型記憶體,恐讓中國將收購對象轉向其他廠商。

旺宏15日收盤跌0.02元,收6.98元;華邦跌0.12元,收9.3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根據法令,大陸資金現在不能接投資台灣半導體廠。

第二、台灣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投資,例如聯電在廈門投資四百億新台幣建12吋晶圓廠,只要台灣的技術比大陸高出一定等級,法令是允許的。

第三、技術和人才是大陸投資者台灣IC產業鏈最大的誘因,半導體產業非常缺乏好的人才,台灣要趕快發展新應用如物聯網,才能避免人才被搶走。

第四、矽成在台灣下市,然後其美國母公司被大陸半導體基金收購,這可能是未來會被陸資採用的一個模式。

第五、但矽成前身就是矽谷公司,旺宏和華邦不是。

第六、假如陸資不能投資台灣,轉而向台灣企業挖角,這是最不理想的情況。

壽險打亞洲盃
壽險資金打亞洲盃可能改採「限時、限量」。金管會內部評估,未來亞洲併購價格可能被炒高,風險逐步提高,因此壽險可海外併購銀行、證券且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的政策,在一段時間後即會「關起來」,且目前也不是所有壽險公司都可獲准。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去年推出金融機構打亞洲盃的政策,希望35年內能替台灣催生35家區域級金融機構,為了加快速度,金管會修銀行法、保險法等,提升銀行、保險、證券的海外併購能量。

其中又以17兆元以上的壽險資金併購動能最大,不僅可以跨業併購,且不受淨值、海外投資45%上限等限制,如目前國泰人壽就已確定要投資菲律賓中華銀行、印尼Bank Mayapada,兩案合計逾新台幣265億元。

目前各大壽險公司都號稱在海外尋找併購標的,要打亞洲盃;但金管會內部已開出四大前提,一是公司守法性強、公司治理必須達一定水準,大股東或高層曾有併購或公司治理瑕疵者,恐難申請過關。

二是必須有一定的風險控管,確保海外投資風險不能影響母公司經營;三是財務指標要達標準,有些公司財務較弱者,也不准貿然到海外併購;四是屬於金控架構,且同一金控有銀行、證券者,壽險公司才能在海外跨業投資或併購。

金管會評估,目前東南亞地區尚且歡迎外資併購,且價格尚在一定水準內,大陸金融機構也尚未加入併購戰局,因此必須把握時間,用壽險資金加速先「下聘金」,之後若大陸金融機構也開始併購東南亞銀行或券商,台灣要併購,可能就不太容易。

另外,如歐美國家在發展一段時間後,就不會同意跨業投資或併購,即壽險資金未必能再轉投資銀行,因此國內金融機構一定要在東南亞國家政策轉嚴前,趕快布局亞洲。

由於壽險業併購海外銀行、證券、保險公司,都可專案申請,排除在海外投資45%的限額之外,所以金管會要求財務健全、公司治理強的壽險公司才能作,同時一定額度後,即可能考慮不再放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非常同意金管會推動壽險打亞洲盃採「限時、限量」,這是二次金改所用的方式。

第二、金管會不只是用口頭號召打亞洲盃,還提出壽險可海外併購銀行、證券且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的政策。類似之前金管也有鼓勵大壽險公司併購幸福人壽和國寶人壽,誘因很吸引人。

第三、國泰金控已成功投資東南亞,富邦和元大也有可能跟進。

第四、目前有中國大陸業者積極打世界盃併購歐美金融機構,但需要尋找共同戰略合作夥伴,這也是台灣業者可以合作的模式,兩岸攜手合作一起走出去,不知道是否能為台灣主管機關所接受?

第五、台灣的金控業者開始打亞洲盃,需要英文講得好,願意赴海外工作的人,這正是台灣年輕人的大好機會。

佳世達/ 友通
佳世達昨(18)日宣布以每股45元、共4.5億元,購入友通8.7%股權。這是佳世達繼去年入股拍檔科技後,再度透過入股方式,提高商務應用解決方案營收。

佳世達董事長李焜耀日前辭去友達董座職務,此時佳世達公告入股友通,引起外界關注。佳世達表示,一年多來積極布局解決方案市場,去年11月入股拍檔科技,由於友通在網通、安控、博弈等垂直產業市場布局多年,與佳世達跨入的商務應用解決方案產品可以互補,希望透過入股發揮更大綜效。

工業電腦廠友通主要的產品為工業用板卡及系統。友通董事長呂衍奇、董事呂衍星也公告,預計以鉅額逐筆交易的方式,昨天起將共轉讓持股1萬張。佳世達因此將成為僅次於呂氏家族的第二大股東。

友通今年首季營收7.04億元,年增8%、季增4.1%,在產業淡季中單季營收創歷史新高,毛利率33.5%,優於去年同期的31%;但受業外影響,稅後純益7,300萬元,季減28%、年減4%,每股稅後純益0.64元。

佳世達去年初成立智能方案事業群,朝解決方案市場邁進,去年11月斥資2.12億元入股拍檔科技,取得25%股權,拍檔以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int of salePOS)周邊及軟體為主,在POS市場有多年通路經驗。

佳世達指出,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設定六個發展領域,包括智慧商店(smart store)、智慧能源、智慧企業、智慧工廠、智慧醫院、智慧學校等。其中在智慧商店所需的行動POS機、收據印表機、條碼掃描機、觸控監視器,甚至驗鈔機,明基友達集團都有相關產品,但缺乏通路及軟硬體整合方案,拍檔正好可以補足。

友通則在智慧企業,也就是商務應用方面可與佳世達互補。

佳世達董事長李焜耀在業界曾有「合併大將軍」美譽,佳世達在轉型過程中,也積極透過合併、入股、策略聯盟方式提高營收及獲利,顯然李焜耀仍認同11大於2的企業合併哲學。

他交棒之後的首部曲就是購入工業電腦廠商友通1萬張股票,成為友通最大法人股東。

李焜耀深知硬體產品的利潤愈賣愈低,尤其在中國大陸的低成本製造優勢下,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將愈來愈明顯,佳世達必須朝向智慧、平台與雲端的方向快速前進,只有智慧化的事業,才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有效創造獲利。

我們的看法:

第一、繼仁寶之後,佳世達也跨入工業電腦領域。

第二、台灣電腦代工大廠需要轉型,工業電腦是很好的切入點,不只是硬體,更重要的是軟體應用。

第三、未來商務環境走向「智能化」,主要應用包括醫療、教育和智慧商務,也就是電子商務。

第四、台灣企業需要積極透過兼併和收購帶動成長,很高興企業界有了這種覺醒。

第五、台灣的問題是產業整體規模太小,轉型速度不夠快,現在這些動作都還只是開始。

第六、電子代工業手上現金太多,需要活化。
                                                                                                 
創業家簽證
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昨(18)日宣布,7月起將針對外國與港澳地區有「好點子」的創業家,核發「創業家簽證」。目前政院規劃一年上限是2,000張,可來台居留一年,一個創業團隊最多可領到三張創業家簽證。

杜紫軍昨天晚間上行政院網路節目「內閣踹共」,與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一同面對網友「拷問」,說明政府為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做了什麼。杜紫軍說,政院已在上周核定創業家簽證方案,預計7月開始受理申請。

不少網友抱怨國發會旗下的天使創業基金很難申請,孫立群也說,他有親戚打算跟天使基金爭取創業第一桶金,但擔心過不了。對此,杜紫軍說,天使基金已發出4.6億元,過關率是一成六,只要是好點子,贏面就會大。

近年國際上演搶才戰,包括新加坡、南韓、智利、英國與加拿大都推出創業家簽證。相較這些國家,我國創業家簽證最大特色是,有意申請者不用先投資,但要證明自己有才華及「好點子」。

杜紫軍解釋,過去政府鼓勵外商或台商帶著資金到台灣投資,現在則期盼有國際視野的創業家,能帶著技術、好點子到台灣創業。未來不只創業家可以來,其團隊也能一併來台。

政院規劃,創業家簽證效期是一年,一年後可持「創業實績」,如設立公司或有實質營運事實,申請延長兩年居留。

之後若創業家在台合法連續居留五年,每年超過183天,外國人可申請中華民國永久居留權;港澳創業家則可申請定居。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向外爭取創業家來台,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第二、台灣的優點是說中文,臨近中國大陸市場,生活環境佳,年輕人有創意。

第三、台灣的缺點是政府法令規定太僵化,企業仍然以硬體為主,缺乏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生態系統,以及年輕人的缺乏國際觀、格局不夠大。

第四、台灣如果開放,和新加坡、香港這些地方相比,絕對更有競爭力。

第五、政府要做好公關,全世界很少人知道台灣政府在做什麼事情。

第六、台灣還有一個優勢是特別適合小微型企業上市。
                                                                                                 
京東/ 金蝶
大陸知名電商—京東集團昨(18)日與金蝶國際聯合宣布達成合作協議,京東將出資1.7億美元(新台幣52.4億元)認購金蝶10%股份。雙方並將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為中小企業提供基於雲端服務的ERP整合解決方案。

受到這項利多消息影響,金蝶國際昨天大漲10.6%,報收港幣5.65元。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藉此機會整合雙方的企業客戶和使用者資源,發展金蝶與京東電子商務及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加速推動金蝶雲服務業務,為雙方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

對於這筆投資,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表示,金蝶在中小企業管理軟體及ERP雲端服務領域,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是京東理想的合作夥伴。

劉強東指出,京東希望將一流的電子商務和物流IT方案,與金蝶的ERP解決方案相結合。將整合方案遷移到企業雲端平台,來滿足大陸市場日益增長的企業級解決方案需求。

這次投資的認購價格為每股港幣4.6元(約新台幣18元),為協議簽訂前15個交易日金蝶每日收盤價格的平均值,預計該交易將於2015年第2季度完成。

搜狐科技報導,ERP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目前大陸企業級管理軟體主要是用友和金蝶占主流,騰訊及其第三方的免費ERP類軟體,在企業級市場並不被接受。用友軟體之前更多依靠政府關係開拓市場,金蝶市佔率稍低,但在中小企業及私營企業中口碑較好。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京東自從成功上市以後,腳步越來越積極,併購企圖心強。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夠大,不是只有阿里巴巴一家可以獨佔,很多人覺得京東更有成長潛力。

第三、電子商務市場雖然大,但是想要跨入一定要有好的基礎建設,企業需要一套系統,這就是中小企業管理軟體和ERP雲端服務。

第四、台灣的軟體公司應該和大陸平台業者合作,過去鼎新電腦在台灣下市仍然在A股創業板上市,並引進神州數碼作為戰略股東。將來其它台灣企業應該和像阿里、京東這樣的平台創造者策略聯盟,可以快速發展。

麥味登
國內店數最多的早餐速食連鎖品牌「麥味登」,全力推動海外拓點,執行副總經理卓靖倫昨(19)日表示,集團預計以5年時間,在中國大陸、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開出1,000家分店。

據了解,麥味登下周將與印尼代理商簽約,以授權區域代理模式搶進印尼早午餐速食連鎖市場,第一家店預計12月在雅加達開出,5年內達到200店的目標。

麥味登去年2月及4月,已陸續在新加坡及上海成立分公司,建立自有的教育訓練及進出口貿易基地。今年6月及10月,麥味登將首度參加菲律賓與新加坡的加盟展,強化品牌曝光與推動招商。

卓靖倫表示,繼印尼簽訂區域代理授權之後,後續將鎖定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市場展開招商,5年內海外分店數挑戰1,000家目標。

今年成立28年的麥味登,在台灣擁有1,068家連鎖分店,海外部分則在大陸西安有7家分店。去年,麥味登營收累計7.4億元,年增約10%,今年預估目標為8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之所以有意思,在於海外拓展不只限於中國大陸,還包括東南亞。

第二、印尼的市場龐大,人口眾多,但口味跟華人市場可能不同。

第三、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但執行上會有許多挑戰。

第四、台灣進軍東南亞,過去集中在製造業,主要以越南為主。

第五、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市場,85C有成功經驗,主要在美國洛杉磯。

第六、台商服務區要有好的SOP,才能技術輸出。

第七、現在台灣連鎖品牌全球化經營最成功的,是鼎泰豐,他們相當低調,所以大家不了解其商業模式,但鼎泰豐拓展腳步很謹慎。

華泰證香港IPO
大陸第四大上市券商華泰證券在香港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吸引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承諾投資1億美元(新台幣30.3億元),搜尋引擎網易創辦人丁磊也將認購價值2億美元(新台幣60.6億元)的股份。

華泰證券這次IPO金額預計最高將達到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65億元),在A股市場的華泰證券昨天上漲0.78%,報收人民幣27.31元(約新台幣135.5元);但騰訊控股在H股下跌0.74%,報收港幣161.1元(約新台幣630.2元)。

彭博報導,這家總部位於南京的券商同意在這次招股中,向13家基礎投資者出售19億美元股票。包括新華保險和工商銀行旗下資產管理部門,美國對沖基金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 Group、中國信達、台灣富邦人壽、服裝零售商海瀾之家都將參予認購。

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按發行價格區間高端計算,華泰此次IPO可能成為香港今年最大的股票發行交易。

根據細則,華泰證券設定招股價區間為每股港幣20.68元到24.8元(約新台幣80.9元到新台97元),發售14億股新H股。華泰證券於昨(18)日舉行投資者推介路演,並接受國際配售認購,預計521日截止認購,61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聯席保薦人為華泰金融、摩根大通及瑞銀。

澎派新聞報導,騰訊方面回應稱,馬化騰私人投資行為,公司不予置評。

值得注意的是,515日,港交所資料披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也將斥資港幣26.9億元(新台幣105.2億元)入股香港券商瑞東集團,成為控股股東。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對的時間要做對的事情,中國資本市場火熱,現在投資證券公司基本上是穩賺不賠。

第二、廣發證券H股上市富邦有認購,這次又繼續擔任華泰證券H股的基礎投資者,成為投資港股最積極的台灣金融機構。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主席馬化騰參與本案投資,不知是否有何策略目的。

第四、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公司BAT以及其股東如馬化騰和馬雲,由於錢太多,未來一定會走向李嘉誠類似的風格,積極出手投資各種產業。

第五、在「互聯網+」的前提下,互聯網可以和各種產業結合,金融會是很好切入的對象,因為互聯網會對金融起革命性的衝擊。

第六、中國大陸的二級銀行在香港上市的經驗就沒有證券來得那麼幸運,需要思考新的戰略。

華三通信/ 紫光
具有大陸半導體領頭地位的紫光集團,其母公司清華控股昨(19)日表示,PC大廠惠普(HP)已同意向紫光出售旗下網路設備公司華三通信(H3C51%股權;該交易案將在未來幾天內完成,不過目前仍未公開交易金額。

路透引述相關人士分析,惠普計畫將華三控股權讓出,主要是為了讓華三得以獲得大陸國有企業訂單。據悉,中國大陸近年來鼓勵國企採用本地供應商,計畫2020年之前停止銀行、軍隊和政府部門使用國外技術。

對紫光集團而言,此次與惠普的交易,將有利於紫光將業務拓展至手機晶片以外的領域。稍早,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任志軍曾表示,除了手機晶片業務外,未來紫光還將涉足物聯網晶片、服務器晶片,甚至操作系統領域。

新浪引述華爾街日報稱,惠普、紫光在上月23日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並且一直在等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審批通過;目前,無法立即得知雙方達成的收購價格,但熟悉該交易的人士透露,初步討論對整個華三通信的估值約為50億美元。

華三通信目前為中國排名前段的企業級網路設備服務供應商,原本是華為與3COM的合資公司;2006年,華為將持有的華三股份賣給3COM,華三成為3COM的全資子公司。2010年,隨著惠普收購3COM ,華三也一起被惠普收購;目前,惠普掌握華三100%股份。

今年2月底,惠普CEO惠特曼(Meg Whitman)才表示,惠普網路業務在上季的情況「比預期中更艱難」,而中國市場局面尤其不利。稍後外界傳言,惠普正計劃出售華三和中國服務器業務的控股權。

當時,清華紫光、工商銀行直接投資部門融通資本皆被列在最後的角逐名單上。

我們的看法:

第一、隨著中國大陸要求IT產品國有化,去「IOE」外,外資會漸漸淡出中國市場。

第二、大陸是用國家的力量,拉抬產業的發展。

第三、歐美大IT公司處境艱難,會陸續出售非核心資產。

第四、網路設備從來就不是台灣企業的強項,這個案子又進一步強化中國本土的IT供應鏈。

台港通
金管會將啟動研究「滬港通」,有意替「台港通」鋪路,未來台股和港股若可連通,有助擴增台股量能。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首度鬆口說,若以後要台港通「滬港通模式,是可高度借鏡的地方」,包括機制、法規安排等。

曾銘宗說,台港兩邊交易所往來很密切,雙方要合作需從近到遠、簡單到複雜,ETF已可相互掛牌,未來將強化和香港市場往來。

曾銘宗坦言,研究滬港通的用意是,若以後要做台港通,針對機制和法規安排等,滬港通是可高度借鏡的地方。

他說,將請證交所研究滬港通,主要包括3大項:一是滬港通的前置作業,例如做了哪些項目,才促成滬港通;二是從去年11月實施至今的成果、是否面臨問題;第三後續若有內線交易、投資人救濟等法規安排等。

證交所主管昨表示,已接獲金管會指示,將提出滬港通的完整研究報告,內容將聚焦在滬港通上路後,對香港證券市場帶來的改變,以及港交所為滬港通上路規劃的配套措施。

立委費鴻泰、羅明才昨在財委會上關切台港通,羅明才說,這次台灣訪問團會見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人家覺得台灣市場很小,台股量能從過去2000億元腰斬,直言「台灣起不來就是稅制,香港對外資免稅,但大戶回來還要查稅,誰要來投資?」

曾銘宗坦言,大戶多跑到中、港和新加坡等東南亞投資,大戶出去後要回台並不容易。據透露,大戶資金回台,多遭財部「盤問」,如資金從哪來、是否要扣稅等,才嚇跑大戶。

國內券商則說,目前已有很多陸資進入香港,若「台港通」可放行,將可引進在香港的陸資,初估有上千億元人民幣資金可投資台股,還可做為金管會推動「台滬通」的踏腳石。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指出,從滬港通經驗來看,只要A股漲到一定程度,H股就相對便宜,本土資金就會從滬港通南下,因此若將台股視為大中華資本市場的一環,未來台港通上路後,不僅有助台股的資金動能及交易量能,也有利金融業,特別是證券業,散戶也不用再走複委託買港股。

此外,昨財委會初審通過《電子票證管理條例》和修改《銀行法》。《銀行法》中增列殺價競爭罰則,若銀行出現殺價競爭、最高可罰250萬元,而《電票條例》也允許讓電票業者(悠遊卡公司)兼營電子支付,例如悠遊卡將可網購。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股市動能不足,中國大陸A股火紅,看來台灣金管會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第二、金管會要求交易所研究「滬港通」對香港證券市場的改變,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也許滬台通不會開放,但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為何成功,借取經驗。

第三、A級和H股已經有連動,A股漲到一定程度,H股也會跟著漲,說明「連結」的重要性。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不只要和別人「連結」,還要和「對的市場」連結才有用,我個人覺得和新加坡連結效果不大,我們是彼此相互競爭大於合作。


第五、還是一個重點,大中華經濟和金融板塊在逐漸融合,台商不能自絕於這個趨勢之外,沒有所謂去中國化的全球化。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平平都是企業家,為何台積電張忠謀是「教父」、富邦蔡明忠就是「財團」?

「先生,請載我去敦南誠品。」
「對不起,我不知道怎麼走,你能告訴我嗎?」
「什麼?你連敦南誠品都不會走,這可是台北的路標阿!你這樣怎麼能上路?」
「先生,實在不好意思,我上周才開始開計程車,所以台北市還不太熟。」
以上是我和一位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我實在氣到不行。這種新手上路,要客人帶路的事,我過去只有在中國大陸遇到過,但現在台北路不熟的司機好像越來越多,經常碰到。
我把此歸納解釋為社會現象,第一類是原有工作不順,覺得開計程車可能是自食其力的好方式;第二類是「越界」司機,最近有不少新北市的司機在台北市趴趴走,你一定要告訴他路名,因為他不認識建築物的地址。
還有第三種「兼職」型態:後座司機照片明明是一個男的,結果卻是一個女司機;或者是一位年輕人的照片,但開車的卻是一位頭髮灰白的老人家,大概是他父親。
我們正進入一個正職/兼職融合、傳統工作被重新定義的新時代,很多人除了原來的工作外,還會有第二個工作,這可能是為了生計,也可能因為網路讓我們更容易兼職,比如說線上英語教學。
很多新的工作被創造出來,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被取代。
計程車司機就是一個替代性很高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差異化。短期衝擊會來自Uber這樣的租車公司,長期因汽車走向無人化智慧駕駛,更不需要司機。
除了科技外,「外包」也是影響工作的主要因素。網路時代,外包變的更容易,也較符合企業需求,可隨時根據業務狀況調整人力配置。
上周在紐約時報讀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提到「好萊塢工作方式」可能是未來經濟最佳模式,因為每拍一部電影都會組成特別工作團隊:導演、編劇、燈光、化妝,project-based,拍完就解散,下次再找不同的人。
有人擔心臨時拼湊的團隊可能會溝通不良,但網路讓協調變得更順暢,這年頭跨國視訊會議透過Skype就可以完成。
我們已進入「知識工作者」時代,每個人除了本身專業外,還需懂得和別人配合。早在20年前,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就指出未來會走向「知識社會」,社會重心將轉移到知識工作者身上,而不再是製造業藍領工人,最重要的能力在於不斷創新,並透過創新來引領改變。
杜拉克特別指出,在下一個社會能夠生存的公司必須具備經濟學家熊彼得所主張的「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能力,這正是Google、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所代表的創新精神。
台灣沒有這種認知,我們口口聲聲談創新,但對於勞動力的處理方式卻停留在三十年前,只想一昧保有勞工的工作,不願積極轉型,甚至制定法令強迫企業加薪。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只有坐辦公桌的人才是知識工作者,高級技工也是,這些人有一流技術和持續學習的能力,能夠操作機器而非為機器所奴役,這正是台灣今天所缺乏的。
政客把企業家塑造成剝削勞工的一群人,冠上資本家(財團)惡名,煽動彼此對立。但知識工作者不是勞工,而是資本,所以叫做「人力資本」,和企業是夥伴關係。
台灣要邁向下一步,就不能停留在「勞動要素」驅動,必須走向「創新要素」驅動的經濟模式。對於傳統勞工及工作,應該趕快讓其轉型,而非保持不變,長痛不如短痛。
資本家可以不需要勞工,但勞工非常需要資本家;企業非常需要知識工作者,但知識工作者不一定需要在企業上班,自己工作可以賺更多。
張忠謀和蔡明忠都是傑出企業家,差別在於蔡明忠是家族企業,所以社會把他貼上「資本家」的標籤;但張忠謀卻是不折不扣的「知識工作者」,靠創新商業模式賺錢。
中國社科院剛發布「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深圳成為第一名,超越香港、台北,以及上海、北京,這個十多年前台商聚集的「血汗工廠」是怎麼辦到的?
簡單的說就是創新,深圳有系統地淘汰廉價製造及傳統勞工,成為全世界最領先的「創客」(makers)基地。全中國最創新的公司,包括金融的平安保險,網路的騰訊,電信的華為,以及電動車的比亞迪,通通在深圳。
中國大陸目前所走的路,強調改變創新,和過去完全不同,包括「走出去」(internationalization),「互聯網+」(innovation),以及產業「整合」(integration)。
上周大陸將六家稀土公司合併,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稀土集團,這是繼火車製造的南、北車合併後另一大整合。這類整合不僅砍掉很多工作,將來還會進一步民營化。
反觀台灣,銀行的「公公併」,由於工會反對,金管會現已放棄改走「民民併」,我們的金融機構及公營事業仍呈現嚴重過剩無效率狀態。
前不久來台的大陸房地產首富王健林剛宣布,將轉型為輕資產公司,未來以商業投資經營為主,去房地產化,徹底重新定義自己。
阿里巴巴最近更換CEO,繼任者1972年生,現在集團70後的占45%,80/90後52%,60後只有3%,已變成一家年輕人主導的公司。
上周我對企業演講,主持人給演講嘉賓每人一分鐘總結,一位年輕網路新秀直言,除非企業現在就開始培養一位80後的接班人,否則未來沒有希望。
2015年的Mad Taiwan,痛苦、迷惘、徬徨、絕望。
瘋狂才是生存之道,毀滅就是創新之始。
你與我,我們都會走上這條憤怒道。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友達 李焜耀, 阿里, 攜程 去哪兒, 最便宜股市, 富邦 松菸, 工業電腦控股, 聯電ECB, 戴德梁行 高緯環球, 飯店旅館, 南和興產, 威瑞森 美國線上, 稀土集團

友達/ 李焜耀
台灣面板強人、友達光電創辦人李焜耀去年10月傳出中風,休養大半年後原定要在6月的股東會上露面,但李焜耀昨在董事會上請辭董事長,提早1年交棒給總經理彭双浪,外界關心是否為健康因素影響,友達回應,李焜耀身體狀況很好,現仍是明基與佳世達董座。據悉,李焜耀此舉主為提前交棒。

回歸不到3個月就請辭董事長,李焜耀強調,友達早已建立完善的接班傳承計畫,相信彭双浪有能力帶領友達邁向下一階段的成長。

今年62歲的李焜耀出身於宏碁集團,親近人士表示,處女座的個性在李焜耀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只自律甚嚴,對於員工、集團的要求也是「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李焜耀去年意外在前往開會途中中風,為調養身體,幾乎退出決策圈,直到今年農曆年後,才再次在董事會中露面。

彭双浪年初也指出,董事長李焜耀有機會在6月的股東會上再度露面。

據了解,友達今年第1季營業淨利率創下19季新高,讓李焜耀對於經營團隊有高度信心,再加上李焜耀目前把健康當作第一要務,才決定提前1年請辭友達董事長。至於接下來會不會繼續交棒明基與佳世達,知情人士透露,李焜耀還在評估,「但可能不會這麼快」。

友達昨董事會結束後,先是在內部發送訊息「公司今日宣布董事長KY請辭友達董事長職務」,隨後再對外宣布這項高階人事異動案。

友達表示,李焜耀卸任友達董事長職務後,仍擔任公司董事,並將持續帶領集團的轉型及整合。

友達董事會表示,彭双浪2012年接任友達光電總經理後,帶領經營團隊致力於技術升級及產品差異化,積極調整體質,讓公司順利轉虧為盈。在他的管理下,公司近年來營運效率及獲利表現大幅提升,經營成果有目共睹。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焜耀是強人,像郭台銘一樣,現在引退,代表身體狀態一定還沒有完全好。

第二、2006年併購西門子失敗,對李焜耀打擊很大,之後再也沒有恢復往日光采。

第三、友達在美國的官司,策略錯誤,以致高階主管在美國被關了很幾年,元氣大傷,現在這家台灣面板龍頭已經被大陸同業超越。

第四、隨著李焜耀退休,我覺得友達應該和群創重啟合併的討論,才能打造一家能和大陸競爭的世界級面板廠。

阿里
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斥資5,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29億元),加碼對美國母嬰用品團購網站Zulily的持股比率增至9.2%。兩家公司將合作對抗亞馬遜。

路透報導,阿里巴巴連續三日購入Zulily股票。截至目前,持有Zulily股份數為1,150萬股。文件顯示,之前阿里巴巴持有的Zulily的股票數只有700萬股,以上周五Zulily收盤價折算總值為1.52億美元。按Zulily最近一次季報數據推算,阿里巴巴持股比率達9.3%

Zulily是一家主打母嬰幼產品的購物網站,服務對像就是母親,主要銷售女性及嬰幼兒服裝、玩具等商品。

Zulily20142月股價登頂,每股73.5美元;此後,急劇下跌,上周五收盤為每股13.3美元。上周三,Zulily股價跌至歷史最低,每股僅9.09美元(約新台幣280.7元),阿里巴巴正是從這一天起開始買入該公司的股票。

Zulily今年股價下跌40%是因為銷售業績的急劇下滑以及顧客的大量流失。

財信網報導,阿里巴巴與Zulily聯手是一石二鳥之計,能幫助阿里巴巴擴大美國的市場,也有助於Zulily進入亞洲市場。同時,兩家公司還可以合作對抗亞馬遜。

對阿里來說,在亞馬遜的「後院」找一個電商合作夥伴可能是戰略性行動,可能為今後Zulily和阿里巴巴更密切的合作鋪平道路,未來阿里也許會全資收購Zulily

華爾街日報報導,阿里巴巴內部人員表示,阿里巴巴增持Zulily的股票顯示出對該電商的信心,Zulily股東也很歡迎阿里的入股。現階段Zulily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其他的購物網站。但是Zulily希望日後可以和亞馬遜等綜合電商一決高下。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平台,未來的重點是加強各個垂直應用的產業領域。

第二、阿里的資金太多,所以如果只是投資未上市新創企業無法消化的完,直接收上市公司比較快。

第三、阿里巴巴擺明要打「世界盃」,投資對象不限中國大陸。

第四、外國網路公司為了進入中國市場,都很樂意邀請阿里作為戰略投資人。

攜程/ 去哪兒
大陸知名旅遊網攜程與百度集團旗下的去哪兒,傳出合併消息。此次由百度主導,通過控股攜程,促成此交易。兩大旅遊網一旦合體,市值將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88億元),將壟斷大陸酒店和機票業務。

中國經濟網報導,攜程的市值約88億美元,去哪兒的市值約54億美元。一旦兩家合併形成市值超過100億美元公司。將壟斷大陸酒店和機票業務,議價能力更強,排在後面的競爭者將處於不利位置。

數據顯示,目前在線旅遊市場交易額不到人民幣3,000億元,攜程去年交易額是人民幣800多億元,去哪兒網200多億元,如果兩家總和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占到整個交易量約30%

雖然攜程、去哪兒官方均表示「不予置評」。但有了「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等前車之鑑,業界認為,「去攜」合併非空穴來風。

分析稱,雙方一旦合併,必然造成很多業務部門的重複,對分別擁有3萬員工和近1萬員工的攜程和去哪兒來講,將掀起大規模裁員。此外,令人擔憂的結果是,像優酷土豆的合併那樣,被併購的公司漸漸被邊緣化。

隨著價格戰升溫,雙方表現有些力不從心。從業績上看,雖然攜程2014年全年保持盈利,但去年第4季,其也罕見地出現首次的單季虧損3,600萬美元,這意味著行業全面進入虧損狀態。同時,去哪兒的虧損額度,超過1億美元。

新浪財經報導,艾媒諮詢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毅表示,攜程如果願意被百度收購,也是以流量為考慮因素。之前,百度投資去哪兒,後者獲百度提供的獨家的流量支持。

張毅表示,去哪兒是百度系,攜程是中間派。攜程最大的對手藝龍已經投靠騰訊,搶占用戶的入口,對於攜程來說,在行動互聯網時代還是有危險的。

張毅說,如果要促成雙方合體,換股方式會比較合適。未來肯定有一家企業在主導,不管誰在主導,都不希望人才跑掉,所以換股的方式有利企業交接,團隊的穩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特殊領域龍頭網站和BAT平台業者的合併,說明一個新的趨勢,平台由於龐大的資源優勢,將成為未來的整合者。

第二、中國大陸網站現在已進入行業整合階段,但台灣連電子商務基本規模和配套(如第三方支付)都尚未具備,如何和別人競爭。

第三、百度規模不如阿里和騰訊,只能專注某些領域,看來押寶旅遊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抉擇。

第四、中國大陸人民變得富裕,生活品質是追求的目標,人有了錢當然會想要旅遊,不管是內地旅遊、到台灣或去全世界觀光。

最便宜股市
英國Tiney Bestinvest研究公司針對全球20個主要股市,以長期本益比、年度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等三項指標進行評比,結果顯示台灣股市為第六便宜,而美國股市最貴,俄羅斯最便宜。

這份報告指出,台灣股市目前的長期本益比為19.3倍,過去十年的中位數為19倍,因此並不偏低,但未來一年的預估本益比為13.2倍,相對便宜,淨值比則為2倍,排名中等。台股的綜合分數是57(愈低表示股價愈便宜),是第六便宜。

最便宜的股市依次是:俄羅斯、日本、義大利、中國及南韓。最貴者則依次為:美國、南非、墨西哥及印尼。

富達集團投資專家阿雷特表示,股市短期報酬率可能很極端,但長期可能較穩定。換言之,某些現在報酬率較低的市場或類股,未來可能出現高報酬率。美國價值型投資人費伯指出,股價便宜的國家,未來可能更便宜;較貴的國家,可能會更貴。他建議投資人可以同時買進多個本益比偏低國家的股票,以分散風險。

Tiney Bestinvest採用的第一項標準是長期本益比,又稱為「經過景氣循環調整後的本益比(CAPE)」,常以10年為期。如果一個股市的CAPE比長期平均水準偏高,或比其他國家高,則該股市較貴。本研究是拿各股市目前的CAPE,與該股市長期的CAPE中位數來比較,以決定分數。

第二項是年度本益比(FY1 PE),常分為過去一年的實際本益比,及未來預估本益比兩種,有時兩者會混合運用。在本研究採用預估本益比。第三項是股價淨值比(PB);須注意「淨值」中也包括無形資產,例如商譽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股市便宜,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值得深思。

第二、今年股市二度攻上萬點,後來卻摔了下來,代表大家信心還是很虛弱的,台灣經濟有長期的隱憂。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研究,台灣未來一年的預估本益比為13.2倍,從現在的19.3倍降下來,代表有快速的盈利成長,但是究竟來自何方並未說明。

第四、中港股市大漲,整個市場面臨"重新估值"(re-value)的情況,投資者一定會進行新的資產配置,台股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富邦/ 松菸
富邦搞砸松菸文創,誠品被迫切割!身兼誠品大股東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日表示,誠品將出資購買商場與旅館的產權,未來台北市政府則分別跟誠品生活以及台北文創議約,也會收到更多的營運權利金,「松菸誠品將會往好的方向進行」。

誠品生活今日將召開記者會,宣布此項計畫。台北文創表示,誠品購入商場與旅館後,三方關係簡化為兩方關係,台北文創將盡全力,讓本案盡速在兩周內圓滿落幕。

台北文創BOT案爭議不斷,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周五找來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誠品大股東童子賢想解決僵局。

未料會議過程氣氛尷尬,蔡、童各執一詞,蔡把責任全推給誠品,稱旅館住房率過低,沒錢交給北市府,要求降價還被拒絕,還揚言解約,引發童子賢的不滿。

誠品不願再背富邦的黑鍋,終於決定攤牌。童子賢昨表示,三方協商出一個新的方案,柯文哲、蔡明忠及誠品董事長吳清友都同意,誠品將向台北文創買下BOT投資中有關商場、旅館的產權。

誠品此舉,等於與富邦完全切割。業界人士認為,誠品從單純租戶到成為箭靶,還被蔡明忠嫌得一文不值,任誰都嚥不下這口氣,為免再被富邦的負面形象波及,展現經營決心,壯士斷腕。
更高權利金 直接給市府

童子賢表示,包括誠品松菸店、誠品行旅開出的發票,未來可以直接繳營運權利金給北市府,屆時市府可以收到更高的權利金,這也是柯文哲上任後一直主張的。

至於蔡明忠所稱,誠品行旅的住房率過低影響到市府權利金。童子賢轉述吳清友的說法,在首年暖身期滿後,願意以超過5成住房率,作為繳交最低權利金標準,甚至提高,這就是誠品展現的誠意。

倘若此案可行,北市府必須重新議約,童子賢解釋,未來松菸文創園區會分做兩個部分,商場、旅館部分,北市府直接面對誠品,文創大樓則是面對台北文創,「營運各自獨立、不會互相干擾」。

為誠品抱屈的童子賢,還將炮口瞄準富邦,因為「繳交給政府的營運權利金低」,所以回溯住房率低、再追究誠品行旅「不該一個晚上1萬元」的訂價,硬是把這三者聯結是錯誤的邏輯。

「不斷有聲音說訂價1萬元過高,但是當我們到法國、美國旅行,我們不會抱怨凱悅(Hyatt)集團的住房訂價高,訂價高自然有接受它的市場」,童子賢舉例,當米其林的法國菜訂價過高時,法國政府也不會去指導,要米其林餐廳變成平價餐飲。

童子賢認為:「其他人不應該在這個地方(訂價)多做政策指導、不應該干預,要負責損益的就是誠品自己。」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有人說文創園區流於房地產開發,事實上是如果沒有酒店和商場,文創投資根本不可能賺錢。

第二、因此文創如果作BOT,卻又不允許任何商業氣息存在,是完全無解的。

第三、中國大陸認為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能夠利用台灣文創人才,替商業房地產增值。

第四、誠品大概是台灣唯一大型文創平台,雖然他們當初競標松菸沒有得標,但富邦後來也不得不找誠品合作。

第五、二房東/ 三房東並沒有錯,這就是遊戲規則。

工業電腦控股
仁寶(2324)繼去年入股安勤後,總經理陳瑞聰坦言,未來以併購(MMA)進軍工業電腦(IPC)領域的腳步不停歇,預計20162017年,集團將成立工業電腦控股公司,粗估首年將創造150200億元的營業額。

素有產業「鐵嘴」之稱的陳瑞聰,昨(11)日打趣表示,以他「聞出來的」氛圍,顯示今年包括匯率因素、全球經濟情勢,未來將有很大的變動。在這樣的情勢下,仁寶對於產能的擴充,會採取謹慎態度,首要目標以改善成本及效率為主,把公司根基紮穩。

不過,對於投資IPCIOT(物聯網)領域的進度,陳瑞聰則以「因為景氣不確定,才是MMA的好機會」一席話,表示今年仁寶併購的「腳步會加快」,尤其針對IPC去做積極的探討,透露今年應針對不止2家的海內或海外公司,進行取得經營權的併購行動。

IOT浪潮下,陳瑞聰認為,工業電腦領域其實擁有很大的機會,但目前國內工業電腦廠規模過小,有進行整合的必要,未來若能導入仁寶供應鏈、產品開發體系,將會有很大的成長性。像去年仁寶入股安勤後,雙方整合的綜效,讓安勤得以搶下多年來無法取得的大客戶及專案。

在持續性的併購、入股後,陳瑞聰說,仁寶目標是在集團內,將近年併入的小型工業電腦廠整合,成立一家獨立的IPC控股公司,將資源做有效的發揮,粗估該公司首年營收可達150200億元。法人以此基礎推估,未來IPC事業對仁寶營收占比,將約在1520%。

至於其他IOT領域的布局,陳瑞聰表示,會透過集團旗下的網通廠鋐寶、智易,在家庭路由器、網路數據機的商業模式與客戶,選擇相關投資標的,以智慧家庭(Smart Home)觸摸IOT商機。至於與長庚合作的健康器材部分,近日雙方合作的智慧衣也開始出貨;他先前曾說,長期來看,雙方未來來包括智慧照護系統、甚至智慧醫院的建置,都是可能的合作範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傳統NB代工大廠一定要轉型,仁寶至少找對了方向。

第二、值得讚許的是仁寶是以「投資兼併」的方式切入這個市場,而不是像一般傳統技術人心態,什麼事情都自己來、慢慢來。

第三、另外有意思的是仁寶還為此還打造了一個「控股公司」。

第四、和碩、緯創都正在轉型、跨足其他領域,但沒有像仁寶這樣成立一個控股公司。

第五、單獨成立控股公司的好處是有自己的發展空間、預算和KPI,而且除了內部成長還可以透過併購外部成長。

第六、台灣工業電腦公司不夠多,未來可能要將併購觸角伸到海外。

聯電ECB
聯電高達6億美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籌資案昨(11)日晚間完成定價,共創下「台灣半導體史上最大籌資金額」、「近5年首家負利率發行」、「2011年以來首家以新台幣計價」、「25%轉換溢價創今年以來新高」等四大紀錄,震驚外資圈!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半導體族群第一季法說會內容紛紛踢到鐵板,引發外界對於下半年產業後市高度疑慮,聯電ECB發行既然能拿到這麼好的條件,應該可以讓市場吃下定心丸。

聯電6億美元ECB籌資案由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匯豐銀行擔任主辦承銷商,瑞士信貸為獨家財務顧問,也打破今年以來摩根大通銀行獨大局面。

值此全球股市劇烈波動、半導體族群股價表現起落甚大之際,聯電5年期6億美元ECB昨晚順利完成定價,根據發行條件,共創下四大紀錄:

一、總籌資金額高達6億美元,不但是台股史上最大半導體廠商籌資案,也是繼2001年海力士以來、近14年亞洲最大半導體廠籌資案。

二、以-0.25%負利率發行,過去5年已無負利率作為發行條件的亞洲企業出現,上次以負利率發行ECB的亞洲企業也是聯電,由於國際資金偏好追逐高收益投資標的,顯示聯電基本面相當受到青睞。

三、以新台幣計價,上次以新台幣計價的籌資案也得追溯至2011年的聯電,由於新台幣並非國際通用貨幣,國際機構投資人對於以新台幣計價的籌資案興趣不高,但以美元計價往往造成財務報表上獲利高度波動,若非基本面夠好,很難吸引青睞。

四、轉換溢價25%為今年以來新高,顯示國際機構投資人對聯電的中國12吋廠與28奈米題材感興趣。

儘管這次聯電ECB籌資案金額高達6億美元,仍創造2倍超額認購,認購國際機構投資人主要是以亞洲客戶為主,其中長期資金比重約40%。

儘管聯電首季法說會後因淡季效應、造成外資券商調降預估值,但日商大和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徐禕成認為,從矽品、日月光等IC封裝測試廠商第二季營運狀況,聯電這波庫存調整時間會非常短暫,預計第二季底庫存水位即可回歸正常。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太久沒有發行ECB/ GDR了,只要有發行就會被外國人搶購一空。

第二、中國大陸拼命投資半導體,卻沒有像樣的企業,台灣公司是最好的替代。

第三、用新台幣發行很難得,說明企業基本面投資人有強烈興趣,才願意購買。

第四、聯電基本面遠不如台積電,但股價基期低,算是一個轉機股。

第五、聯電在中國建12吋廠,所以還是「中國題材」,這年頭「中國IC題材」因為市場缺乏投資標的,超級吃香,台灣也只有聯電這一家做得到。

戴德梁行/ 高緯環球
跨國商用不動產品牌,再度面臨一波洗牌。國際私募股權公司德太投資(TPG Capital)控股公司旗下商業不動產顧問DTZ戴德梁行,昨(11)日宣布,已達成合併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交易案,金額達20億美元。合併後的公司,將使用高緯環球的品牌。台灣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戴德梁行台灣市占率可望因此而再擴大。

戴德梁行宣布,高緯環球與DTZ戴德梁行達成最終的合併協議,成為全球最具規模的房地產服務運營商。

至於合併後新公司的新任掌舵者,由世邦魏理仕(CBRE)前首席執行長Brett White負責。

合併後的新公司,將以高緯環球品牌在市場上運營。收入將達55億美元,全球人員超過43,000名,為全球機構、企業及私人客戶管理物業面積達40億平方呎。

戴德梁行母公司合併高緯之後,接下來是否台灣分公司也將會與設立在TAIPEI 101大樓的高緯環球台灣分公司進行合併?顏炳立表示,確實已接獲母公司緊急開會告知合併案一事,合併後戴德梁行可望在全球市場上,成為僅次於世邦魏理仕的第二大市占率品牌。至於台灣,業務並不會受影響,但合併後市占率也一定會擴大;有關接下來公司品牌名稱、會不會合併高緯環球台灣分公司?要由母公司進一步決定。

高緯環球台灣分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台灣公司品牌、編制和人員要如何整併。不過高緯環球在北美洲市場是數一數二,美國紐約曼哈頓帝國大廈、世貿雙子星改建完成的One World等地標,都是由高緯負責物業管理和租賃,戴德梁行合併高緯之後,可望藉此完成攻占北美市場的一大塊拼圖,形成雙方資源互補。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兩年全球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都在整合,不管是製造或服務業,說明產業大趨勢。

第二、合併後的公司和第二名相距很近,可謂坐三望二,之前是很遙遠的第三名。

第三、中國大陸企業積極赴海外投資房地產,戴德梁行最強的又是在大中華區,這次併購多少和此有關。

第四、台灣保險公司如富邦和國泰金控也開始積極投資美國和歐洲房地產,亞洲投資者會成為全球房地產大買家。

飯店旅館
陸客自由行帶動國內飯店旅館商機,根據統計,近2年飯店旅館交易較以往成長2倍,主要3大買主為壽險、投資開發及飯店業者,又以10億元以下為交易主流、占比逾5成,區域首選仍以北市為主,而近來北市交易熱點有從中山、中正區移往松山、南港的趨勢。

近年來國內觀光熱潮持續延燒,不僅陸客愛台灣,日、韓旅客也逐年成長,帶動各方人馬搶食飯店旅館觀光商機。除上市櫃建商紛紛轉投資跨足商旅經營外,也有投資者以收購現有建物、舊商辦大樓,以改建、拉皮的方式進行,甚至是業者將現有資產改做飯店規畫。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彙整近4年旅館交易情況,2011年中開始開放陸客自由行,當年檯面上旅館飯店交易僅3筆,2013年則高達7筆,2014也有6筆,呈現翻倍成長。

以成交區域來看,交易仍以台北市占比5成最多,而雙北交易比率就超過7成,其他交易地點則包括了桃園縣、台中市、台南市、花蓮縣,以及南投縣。

若以交易金額來看,近4年交易金額超過5成集中在10億(含)以下,1020億元交易數量次之為36.4%,而20億以上大型交易,比例不到1成最少。

除此之外,觀察買方背景,則以壽險業比率最高暫29.4%,其次投資、開發公司各占23.5%,飯店業者則為11.8%。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客自由行,引爆台灣觀光旅館投資商機。

第二、不只是台北,中、南部交易也很火熱。

第三、台灣的經濟和大陸息息相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第四、其實聰明的業者應該將酒店整合起來,成為中型酒店控股集團,然後資本運作上市,再整合更多同業,現在是最好時機,很可惜這樣做的人不多。

南和興產
高雄大地主、前市長陳啟川創建的南和興產公司易主,去年12月間港商亞太置地以800餘億元購得58%股權,陳氏家族核心產業旁落,政商世家光環快速消褪,港都經濟板塊大位移。
亞太置地執行副總裁雷凱德(Richard Jay Reitknecht)接替陳田柏為南和興產新董事長後,陸續出脫南和興產持有的彰銀、一銀、 台泥、中國化學、中國製藥與三商美邦等股權,進帳約25億至30億元,後續可能有大面積土地出售動作,備受市場矚目。

市場人士指出,南和興產董事會有九席董事,主要股權原為陳啟川的五位太太及八名子女持有,但其他四房因不滿三房長期享受土地租賃利益,去年1226日將所屬合計58%股權賣給亞太置地;市場指稱,交易金額逾800億元,創下最大單一資產移轉案例,但買賣雙方都不願證實。

分享股權交割後,亞太置地擁南和興產五席董事,陳家三房以42%持股,僅得四席;南和興產一夕變天,是創立65年來首次由非陳氏家族成員擔任董事長。資深建商說,南和興產坐擁高達42公頃(約12.7萬坪)土地,逾半數位於市中心精華區,總市值初估高達1,400餘億元;持有建地面積超越台北宏泰、聯邦及國泰建設等集團,是台灣最大民間地主。

陳家土地長年只租不賣,是高雄重要商業用地供應者,包括生意最好的寒軒和平飯店、特力屋、環球影城等,都向陳家租地,南和興產堪稱全台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亞太置地台灣分公司昨天以主管都在開會為由,表示無法回應;陳家大房代表、高醫董事長陳田植辦公室不願發表意見。

資深建商說,陳家毫不戀惜將南和興產主控權授與外商,到底是純粹家族恩怨,還是有地價逢高出脫之意,值得深入觀察;若是後者,恐對高雄房地產雪上加霜。

一位與陳家熟稔的公司主管指出,南和興產龐大的土地資源,是支撐家族政商勢力的基石,如今南和興產易手並且開始處分,陳家在南台灣的光環將快速褪色,可以預期新興政商勢力將取而代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資產重組,其中包括土地資產的重組。

第二、原因之一是家族傳承問題,其次是政府打房的政策。

第三、另外的原因還包括產業轉型,許多企業不在台灣從事製造,於是將土地重新變更目的,轉向商業開發。

第四、台灣很少有像南和興業這樣的綜合性土地資產管理公司。

第五、從外資勇於買進,說明外資仍然相當看好台灣市場的潛力,企業透明、資產優質而且價格便宜。

第六、亞太置地會將資產重新出脫並開發,有很多可能,這盤局太好玩了。

威瑞森/ 美國線上
為了搶攻「物聯網」市場,美國最大行動通訊商威瑞森無線(Verizon)周二宣布以44億美元收購美國線上(AOL),每股出價50美元。這項交易有助威瑞森擴充線上影片服務,強化日後在線上廣告市場的競爭力。

周二開盤美國線上股價大漲18%至50.26美元,威瑞森股價下跌0.36%至49.62美元。

威瑞森先前在4月就曾透露,公司將在今年夏天針對行動裝置用戶推出新的線上影片服務,因此近來已積極拉攏內容合作夥伴。

美國線上旗下除了經營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Engadget等知名科技部落格之外,還有線上內容訂閱服務及自製原創線上影片,因此威瑞森收購美國線上可謂如虎添翼。

威瑞森董座兼執行長麥克亞當(Lowell McAdam)周二發布聲明表示:「威瑞森的願景是讓顧客在多螢幕線上平台享受頂級數位內容。美國線上曾是數位內容產業的拓荒者,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共同在數位世界開創新天地。」

威瑞森表示目前收購案還在等候主管機關核可,預計今年夏天完成交易,而美國線上董座兼執行長阿姆斯壯(Tim Armstrong)在雙方合併後將繼續領導美國線上。

美國線上最初在1990年代以月費形式在美國提供撥號網路,成為當時主要網路營運商之一。該公司在2001年網路泡沫鼎盛時期與時代華納合併,締造價值1,650億美元的最大規模企業併購案。

不料網路泡沫瓦解後,美國線上資產價值一夕蒸發,導致時代華納認列龐大損失,最終在2009年分拆美國線上。此後美國線上改為發展數位內容與線上廣告平台,無奈線上廣告市占率依舊落後對手。

市調機構eMarketer統計,去年美國線上在全球線上廣告市場僅有0.74%市占率,遠不及谷歌的31.4%,也低於臉書的7.9%。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線上曾是全美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現在賣掉,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第二、我們正在進入「數位匯流」的新時代,電位和數位媒體又重新結合,正如同當年PCCW收購香港電訊一樣。

第三、2015年的意義是:任何數位的東西,不管是內容、基礎建設或社群網路,通通變得很有價值,而且和傳統世界開始融合。

第四、威瑞森究竟想將美國線上如何應用,現在還不明朗,需要再說明,但可以預期他們一定想做GoogleYahoo類似的事情,也會走上數位媒體的方向。

第五、據了解威瑞森主要是看上美國線上的「數位廣告」科技,希望未來能夠整合到即將推出的「行動視頻」節目裡,這正是AOL最亮眼的業務之一。

稀土集團
大陸國土資源部昨(14)日發布,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等六家稀土集團重組方案,已獲得批准備案。

由於全球約九成稀土來自中國大陸,六大集團的整合無疑將強化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訂價權;消息傳出後,激勵相關類股大漲,五礦稀土等九檔個股飆上漲停。

國土資源部通知指出,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包頭鋼鐵(集團)公司、廈門鎢業公司、贛州稀土集團公司、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六家稀土集團重組方案已批准備案。

通知指出,為促進稀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按大陸國務院加快實施稀土企業集團戰略要求,對列入稀土集團並整合重組已完成的,指標在省(區)總量指標中單列,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單列數下達給稀土開採企業。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應用和出口國,以占世界23%的稀土資源承擔全球90%以上的市場供給;由於稀土開採衍生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加上官方意識到掌握此一戰略性資源的重要,大陸近來不斷加強對稀土資源保護與開採管理。

國土資源部昨天還公布2015年稀土礦和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5萬噸,與去年指標持平。鎢精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9.13萬噸。

稀土類股昨天表現格外強勁,截至收盤,包括北方稀土、中國鋁業、五礦稀土等九檔個股飆上漲停,威化股份、中色股份等股漲幅也都超過8%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正在各個領域整合央企,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先前是南車北車,現在又是稀土集團。

第二、大陸主要目的是為了打世界盃,也是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

第三、台灣什麼東西都無法改革,改革就碰到阻力,不管國民黨和民進黨都一樣。

第四、台灣的國營事業要徹底改造,特別是中油和台電,以及許多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國民黨已不可能再做這件事,留給民進黨來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