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創會理事長的話
星國佳新集團, 瑞軒 Vizio, 鴻海 海外上市, 阿里 Lazada, 海航, 紫光 萊迪思, 麥當勞
星國佳新集團
台中市長林佳龍的新加坡招商引資之行,昨(11)日與新加坡商務龍頭佳新集團,簽訂經貿投資合作備忘錄(MOU),希望建立雙邊經貿交流模式。林佳龍表示,豐原的「豐富專案」,及水湳經貿園區等多處開發案,都是雙方很好的合作項目。
市府與佳新集團自去年起即展開交流,佳新集團投資標的眾多,佳新總裁吳汶財,更曾倡議打造「養生村」。此次市府提出水湳經貿園區,及三大副都心(豐原、烏日及海線)等合作項目。其中,豐原「豐富專案」將引進生技、醫療及健康產業。
經濟發展局表示,水湳經貿園區將朝「低碳、智慧、創新」目標,規畫會展中心、購物中心及飯店招商,另中國醫藥大學也將在水湳園區開發,這都是雙方很好合作項目。此外,還有台中糖廠、高鐵特定區,及台中港濱海遊憩專業區等開發案,也都是未來雙方可合作的標的。
林佳龍指出,未來佳新集團將扮演台中在東協的代表,協助台中業者走入東協,同時也促成東協各國走進台中,從新加坡開始,讓台中與國際展開合作。
新加坡佳新集團旗下有10多家上市公司,在亞洲商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集團總裁吳汶財為印尼福建籍華僑,經營觸角涵蓋生技、建築、金融、百貨、輪胎、石化、地產開發,及煤礦開發等500多家的關係企業,業務範圍遍及新加坡、印尼、中國、美國、台灣,及澳大利亞等多國。
台中經發局長呂曜志,呼應新政府「新南向政策」,盼藉此次簽訂經貿投資合作備忘錄,成為前進東南亞的第一步,未來雙方將成立聯繫管道,並建立正式溝通平台。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除了日本以外,很少有外國的企業願意到台灣來投資,特別是和台灣同樣有競爭力的新
加坡。
第二、台中市的努力,台北市柯P應該好好學習。柯P只會修理財團,已經沒有企業願意在台北市投資,所有的BOT項目都停擺。
第三、未來佳新將扮演台中在東南亞的代表,協助台中業者走入東協,這是很好的定位,一來是國際化,二來是南向政策的具體行動。
第四、台中有很多地理優勢,文化、生技、醫療都是可以推動的產業。
第五、我們對林佳龍市長國際招商的企圖心予以肯定。
瑞軒 / Vizio
瑞軒(2489)昨(11)日表示,處分轉投資Vizio的股票,可望獲利18.78億元,每股純益貢獻超過2元,將在第1季認列。至於第2季營運展望,預期將會比第1季好。
瑞軒財務長邱裕平指出,瑞軒持有Vizio243.45萬股普通股,約占Vizio普通股12%,瑞軒以每股53.91美元出清持有股權,處分利益為新台幣18.78億元。
他說,此次是賣回給Vizio,由於Vizio的財報預定5月公布,因此瑞軒應該會在第1季認列業外收益。
他指出,瑞軒仍持有8%的Vizio特別股股權,雙方合作關係也未改變。至於Vizio的上市計畫,瑞軒目前並不清楚。他說,特別股只是沒有投票權,但是在Vizio上市時,就可以1比1轉換成普通股。
瑞軒受惠小米電視及客戶新機種電視量產,近期業績表現不俗,3月營收達14.3億元,年增40.4%;第1季營收37.8億元,年增10億元。
展望第2季,邱裕平說,營運應該會比第1季好,至於下半年展望,目前還看不到。
瑞軒今年維持高配息政策,董事會決議盈餘配發1.5元現金股利,及資本公積配發0.3元現金股利,合計1.8元。瑞軒預計6月7日召開股東常會。
瑞軒董事長吳春發先前表示,展望2016年,在新產品、新客戶與產品線持續擴大下,全年業績將有二位數成長。主要成長地區為中國大陸、美國與台灣,尤其大陸市場成長力道較大,今年也會有新客戶加入,第2季會推出新產品。
瑞軒看好今年營運逐季向上,3、4月會有新機鋪貨需求,但仍要看客戶而定;至於整體電視市場則有大者恆大趨勢,南韓以三星為主,日本則是索尼,大陸以海信與創維為主,其他品牌會較辛苦。
我們的看法:
第一、瑞軒幫Vizio代工也持有Vizio的部分股權。
第二、Vizio是華人在美國自創品牌,也是最成功的電視品牌之一。
第三、鴻海也是Vizio股東。Vizio講了很久要上市,一直沒有動作,這種硬體製造企業在美國上市很難有好的估值,回台上市比較有可能。
第四、這次瑞軒處分Vizio股權代表未來Vizio可能會有策略動作,比如說賣給其他策略買家或回台上市。
鴻海 / 海外上市
鴻海旗下兩隻興櫃績優小金雞面板驅動IC廠天鈺,以及工業電腦廠瑞祺電雙雙無預警傳出暫緩今年轉上市計畫。時值鴻海積極重建夏普之際,市場推測,天鈺與瑞祺電可能將與夏普或夏普旗下10代面板廠SDP整合,並轉赴海外上市。
分析師指出,若天鈺、瑞祺電與夏普或SDP整合,有利鴻海打造面板與工業4.0「一條龍戰力」;天鈺、瑞祺電轉赴海外上市,也可望享有較高的本益比,尤其台股近年量能不濟,海外掛牌有利鴻海集團國際籌資,一舉數得。下一步是否會整合集團旗下面板大廠群創,值得關注。
天鈺與瑞祺電均不願對此多談。天鈺已主動向主管機關撤銷上市申請,該公司強調,董事會基於業務策略考量,撤回今年的上市申請案,對於外界傳聞不評論。
天鈺、瑞祺電去年每股純益各為2.3、6.08元,鴻海各持有四成、38.7%股權,堪稱鴻海集團的績優小金雞,兩家公司今年業績持續看好。在財務與業務沒有巨變的情況下,兩家公司突然傳出暫緩上市,相當不尋常。
天鈺是鴻海持股約四成的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廠,中小尺寸面板,尤其是蘋果iPhone的訂單是鴻海最重視的,加上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也擔任天鈺的法人代表,有利直接整合夏普與天鈺,法人認為,天鈺有可能與夏普或SDP,因此撤回在台上市申請。
IHS統計,鴻海入股夏普加上群創之後,其面板總產能市占率達到20.5%,為世界第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將面板視為戰略物資,因此鴻海不僅要擁有自己的產能,更要能掌握相關零組件供應鏈,打造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鴻海則是透過旗下百分之百持股的樺漢,掌握瑞祺電38.7%股權。瑞祺電同步傳出暫緩上市,市場猜測,瑞祺電主打網路安全領域,正與鴻海集團、夏普強攻物聯網、工業4.0領域相關,瑞祺電有機會也成為夏普供應鏈的一環。
鴻海集團積極推動旗下小金雞上市,包括F-臻鼎、F-乙盛、京鼎等,都陸續在近年完成上市。天鈺、瑞祺電離上市只差一步之遙,卻無預警暫緩上市,與先前鴻海集團積極推動集團小金雞上市的方向大不同。
我們的看法:
第一、隨著鴻海國際化腳步加快,未來旗下子公司將不一定會在台灣上市。
第二、最大的問題是台股本益比走低,只有10倍上下。
第三、證所稅已經取消,但大戶還是不願意將資金轉回台灣。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的企業規模普遍過小,台灣對外人直接投資(FDI)法規不友善,外資很難對台灣上市公司進行兼併收購,也間接影響了台股價值的實現。
第五、未來鴻海應該會積極推動子公司在中國大陸A股上市,估值水平較台灣高出2-3倍。
阿里 / Lazada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進軍東南亞的步伐正在加速,繼投資新加坡郵政近5億美元後,昨(12)日傳出阿里巴巴將投資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 10億美元,成為Lazada最大股東。阿里巴巴此舉,將為大陸電商的全球化戰略及東南亞電商市場投下震撼彈。
Lazada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線上購物網站之一,2012年創立後發展迅速,僅用了短短3年的時間就發展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台,截至2015年底,已有4萬個賣家,全年交易總額達13億美元,外界稱其為「東南亞版的亞馬遜(Amazon)」。
綜合彭博、華爾街日報等外電報導,阿里巴巴昨日發佈一份聲明指出,公司將出資5億美元購買Lazada的新股,另外還將從Lazada現有投資者中購買股份,總投資額近10億美元。
此前,德國創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和英國零售巨頭Tesco分別持有Lazada17.9%和17.4%股份;據稱,德國Rocket Internet將以1.37億美元出售9.1%股份給阿里,英國Tesco也計劃以1.29億美元出售其所持有的8.6%股份;交易完成後,阿里將一躍成為最大股東。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Michael Evans指出,該投資將讓阿里獲得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國外用戶群和一個可靠的管理團隊;外界解讀,Lazada將成為阿里打進東南亞市場的有力跳板。
雨果網引述業內人士分析稱,阿里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在線交易平台「速賣通」,被廣大賣家稱為國際版淘寶,現在已站穩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東南亞是阿里看準的下一個必然要開拓的疆土。
值得注意的是,Lazada目前雖佔據東南亞電商市場龍頭地位,但因不斷投入建設新網絡,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業內人士分析,東南亞電商市場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支付、物流等問題亟待解決,而阿里無論是國際版支付寶或是菜鳥物流網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減、甚至是克服上述問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巴巴至今的布局都在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印度,這是第一次將觸角延伸到東南亞。
第二、台灣業者如PC Home,現在才剛始布局東南亞,但是採自建的方式,未來很難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競爭,更何況阿里採用的是M&A策略。
第三、中國大陸的互聯網業者透過M&A,不斷整合,台灣的電商發展碎片化、限制多,而且缺乏整合的動力。
第四、政府說要成立類主權基金,如果能做什麼事,那就是協助業者透過併購方式走出去打亞洲盃和世界盃。
第五、台灣到目前為止,都把東南亞當作工廠,未來應從市場角度來思考。
海航
大陸海南航空母公司中國海航集團稍早宣布,將以15億美元,購併瑞士航空服務公司Gategroup,延續中國企業對海外的購併策略。不過,這項購併要約目前受到這家瑞士公司大股東的反對。
參考消息網報導,來自英國媒體的消息,中國海航集團,已對瑞士航空服務公司Gategroup,提出14億瑞士法郎(約合15億美元)購併要約,這是海航集團在不到1年時間內,在瑞士發起的第2筆大型收購交易。
海航集團將以每股53瑞士法郎價格,收購Gategroup,這項價格與Gategroup上周五收盤價相比,高出21%,這項交易也將讓該公司的股權價值達到14億瑞士法郎。
不過,海航集團這項購併要約,遭到持有Gategroup 11.3%股權大股東的反對,並指出這項收購要約不足以反映公司價值。
倫敦Cologny Advisors的首席投資官赫伯特(Jonathan Herbert)表示,Gategroup有必要全面重整,以提升獲利率。赫伯特表示,中方的收購是一種「痲痺我們努力的方式」,他預期,將會出現其他競購者。
海航總裁譚向東表示,收購Gategroup將進一步擴充海航集團的全球資產組合,使該集團業務涵蓋到物流公司、旅遊服務、酒店、機場管理,以及保險、金融服務。譚向東說,海航集團此次收購的資金已經到位。
據了解,去年7月,海航集團宣布以28億美元價格,收購瑞士機場的地勤及貨物服務集團。瑞士機場早先也隸屬瑞士航空旗下。
我們的看法:
第一、海航積極走出去向外併購,繼併購全球最大電腦通路商Ingram Micro後,現在又轉向航
空服務公司。
第二、至少這個案子和海航本業是有策略相關性的。
第三、15億美元規模並不算大,21%的溢價也很合理。
第四、海航需要從其核心服務向外延伸,機場服務相當關鍵,歐洲也是中國企業未來投資的重點,這個案子預計不會受到太大的阻力。
儘管先前收購美光(Micron)、威騰(WD)失利,紫光集團仍再接再厲,13日宣布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萊迪思(Lattice)大約6%股權。外界預估,紫光可能會進一步整體收購。
該消息釋出後,推動萊迪思股價13日大漲逾18%,漲至6.36美元,市值約7.4億美元。
路透報導,紫光在一份監管文件中稱,入股萊迪思是出於投資目的,但可能還會與萊迪思管理層就「潛在商業協議」進行磋商。紫光表示,可能會收購更多萊迪思股份或出售其股份,透露出該公司仍希望進軍美國半導體產業。
對此,美國佳利律師事務所律師Paul Marquardt認為,紫光對萊迪思入股不到10%,不涉及特別管理權,應該不會引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擔憂。但若兩家公司進行更複雜的交易,如合併或設立合資公司,CFIUS就可能進行審查。
路透在今年2月曾報導,已有一家未經確認的中國買家有意購買萊迪思。萊迪思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主要生產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晶片,並開發相關軟體,可用於智慧型手機、汽車等多項設備中。
由於有中國政府支持,紫光去年來大舉收購全球半導體產業,包括美國、台灣的企業,但均受到相關政府機關嚴格審查。
例如,紫光在去年9月宣布,將認購全球最大硬碟生產商威騰之15%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後來因為擔心CFIUS的審查程序,在今年2月23日主動公告終止該交易。
此外,紫光去年也曾考慮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由於價格之高震撼業界。然而事後傳出,由於涉及國安問題,勢必接受美國政府嚴格審查,美光最終拒絕交易。
而紫光先前提出擬參股台灣矽品、力成及南茂3大封測廠的計畫,經濟部也表示,將併案嚴審。依據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2016年度總預算案所作2項主決議,因整體IC產業所涉敏感科技、國家安全、產業布局及影響評估等,經濟部及相關部會應予嚴審。
對於投資失利,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先前接受外媒採訪時,一度向外界喊話,目前美國、台灣創業投資和私募基金都已停止對晶片產業投資,只剩中國企業還在堅持。美、台企業若能與紫光聯手,能為企業提供更強的資金能力,還有龐大的中國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紫光併購美國和台灣公司都遇到阻礙,只能作一些小規模的投資。
第二、紫光不停在測試美國主管機關的底線,上次投資西部數據15%被拒絕,這是只投資萊迪思6%。
第三、中國大陸不能投資美國高科技產業,這正是台灣產業的機會,整府應該協助企業走出去,進行跨國併購。
第四、全球半導體都在走競合的策略,和中國大陸業者既競爭又合作,只有台灣不明白這個道理。
第五、紫光投資三家封測廠,政府至少應該通過一家,在力成和南茂中可以二選一,沒有全部封殺的理由。
麥當勞
路透報導,麥當勞計劃出售北亞的2,800家餐廳,目前列於口袋名單的買家有諮詢顧問公司貝恩(Bain Capital)、安博凱(MBK Partners)、TPG資本管理公司及中國國營的華潤集團等私募股權公司。
這家美國速食龍頭業者計劃在亞洲推出新的商業模式,讓亞洲的合作夥伴在特許加盟營運的模式下取得餐廳所有權。
麥當勞3月底曾表示,其他幾家全球連鎖餐廳已轉換成加盟營運模式,而麥當勞的長期目標也是將旗下95%的餐廳轉型為加盟經營。
知情人士指出,麥當勞已委託摩根士丹利負責出售中國、香港和南韓的餐廳,預料大概三到四周後就會正式啟動競標程序。
在此之前,麥當勞及其顧問正在擬定一份潛在買家名單。
麥當勞的加盟夥伴之後可能會擁有各市場餐廳的多數股權,或甚至會取得100%股權,並負責未來的資本支出。
麥當勞則將取得一次性的加盟金,以及之後的權利金,這筆權利金通常占每年營收的3%到5%。
私募股權公司正受到亞洲速食店快速擴張的投資機會吸引,貝恩公司的大中華區合伙人楊琪琪(Kiki Yang,音譯)說,速食店的經營模式很受許多投資人歡迎,因為這個產業正快速成長,而且流程標準化,容易擴張。據悉聚焦亞洲的霸菱亞洲投資公司(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是另一個可能會被邀請參與競標的買家。
麥當勞傾向在三個市場分別找尋不同的合作夥伴,為了提升這樁交易對買家的吸引力,麥當勞可能會出售多數股權給買家。
除了北亞業務,麥當勞日本受到消費者口味改變和食安問題影響,正尋求出售日本事業股權,計劃由目前的49.99%減持至約20%。
麥當勞去年已關閉當地約150家分店。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大型速食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服務業不再是標準化,而是個性化和專業化
的時代。
第二、餐飲業未來發展必須少量多樣,採多品牌策略,創造高價值、高單價的市場區隔。
第三、未來是像85度C和王品這種亞洲品牌興起的時代。
第四、全球化進入2.0時代,一定要和本土化結合,重新尋找平衡點,否則注定會被淘汰出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