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leds,
中資 OSRAM, 露天拍賣, 南韓 綠能, 日本 顯示器, 川普 科技, 美圖, 萬達 電動車, 全球IPO
Lumileds
荷蘭皇家飛利浦週一宣布,將把旗下照明事業Lumileds的多數股權,賣給總部在紐約的美國私募股權基金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飛利浦原本計畫把Lumileds賣給中國金沙江創投(GSR Ventures)旗下Go Scale Capital 為首的投資集團,但遭美國阻擋而破局。
飛利浦表示,將把Lumileds 80.1%股權以20億美元(含負債)賣給阿波羅,這筆交易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但仍須待美國監管單位批准。飛利浦將持有其餘19.9%股權。這是飛利浦分2階段出售照明事業的最後一步,今年5月該公司把主要的照明事業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掛牌上市。
國內LED業界人士指出,接手的是美國私募基金,其背後資金組成難以追溯,難保沒有中資在內。Apollo是美國第二大私募基金,旗下事業眾多,包括賭城的凱薩皇宮酒店、挪威郵輪公司,每年獲利均在5-6億美元。不過,Apollo也有不賺錢的投資,例如旗下的Core Media投資美國歌唱比賽節目「美國偶像」,今年中申請破產保護。投資的另一美妝消費品牌Claire’s去年也呈現虧損。
飛利浦原本計畫在今年1月把Lumileds以28億美元賣給Go Scale Capital為首的投資集團,但遭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以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為由否決。
飛利浦發言人克林克(Steve Klink)坦承,Lumileds的出售價格偏低令人失望,但在目前的環境下,這個價格已經算不錯了。
CFIUS並未公布否決Lumileds賣給Go Scale Capital等的確切理由,而Lumileds所擁有的LED技術並未具有重要軍事價值。
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的Lumileds,全球員工達9千人,今年第3季獲利達1.01億歐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86億歐元,全年營收預計約22億歐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Lumileds是一個好資產,阿波羅也是一家著名的PE。
第二、過去兩年中國投資人橫掃歐美M&A的現象恐怕將不復見。
第三、不管是金沙江創投投資飛利浦Lumileds,或是三安計畫收購歐司朗,通通遭到各國政府拒絕。
第四、兩岸應攜手談合作,進行對全球科技產業的投資併購。
中資/ OSRAM
近期,中資企業併購德企屢傳失利,繼半導體公司愛司強(Aixtron)後,昨有消息指出,福建三安光電與GSR Go Scale
Capital Advisors因政界與勞工團體阻撓,已停止收購德國照明集團歐司朗(OSRAM)。若消息屬實,這將是1周內中資放棄收購德企第2起案例。
今年以來,中資在收購德國企業多次受到德、美政府的考驗,擔心技術外流與國家安全問題是其中主要考量點。另一方面,今年中國海外收購規模創新高,眾多中資紛紛邁向海外市場,也讓外匯存底持續流失的中國政府心生不安,試圖控制企業資本外流。
路透昨(14)日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官方與勞工代表的力量是三安光電收購受阻的主因。上個月,德國金屬工會IG Metall表態,反對三安光電對歐司朗的收購案,並指出,歐司朗公司體質良好,該繼續保持獨立營運。
雖然政府方面尚無明確消息,但鑒於愛司強先例,不難想像德、美政府介入這場收購案。
10月底,德國政府出乎意料撤回對中資福建宏芯投資基金收購愛司強的批准令。之後,美國財政部聲明,美國總統歐巴馬阻止了此項收購案,認為福建宏芯基金透過此項收購,將對美國國安構成危害。
今年稍早,中國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成功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近95%的股份;但在收購期間中,德國對於技術外流以及美國軍工業機密疑慮,都成為這項收購案的障礙。德媒曾在10月時報導,德國政府將修改法律,阻止中資進一步收購德國高科技企業,美國國會下屬外國投資委員會也在國會中建議,禁止中國收購美國企業。再加上中國政府為防資金外流,對於欲走向海外的中資恐蒙上陰影。
報導引述一位知情人士指出,三安光電或無奈接受收購歐司朗17.5%股權,以持有少量股權方式迴避德國政府審查。據了解,目前歐司朗市值約50億歐元(約合53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OSRAM就像Lumileds一樣,收購難度只會更高。
第二、中國大陸對德國的瘋狂併購導致德國政府修改法律,限制中企未來的併購。
第三、先投資Osram少數股權是目前唯一作法,但從先前紫光投資美國西部數據的經驗,也不一定會成功。
第四、LED已經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產業,未來是整合的遊戲,當然像SRAM這些公司還是有獨特的核心技術。
露天拍賣
網路家庭(8044)今年最大業務是推動旗下露天拍賣(Ruten Global Inc.
(Cayman))赴香港上市,但昨(14)日突然宣布,暫緩海外上市計畫。
據了解,香港當地法人機構與券商給出的IPO參考價格不理想,網家董事長詹宏志表示,基於目前市場狀況及公司整體營運考量,與其得到不好評價,不如暫緩、等待較好時機,因此暫緩露天拍賣的香港上市進度。
露天拍賣今年第2季啟動海外上市計畫,並從第2季開始,陸續認列海外上市的各項手續費用,已有數千萬元。
網家表示,這些費用是依照申請進度依序認列,不可能退還,但明年也不會再產生新的上市手續費用。網家強調,露天並非取消上市,而是等待更好的上市時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該公司暫緩香港上市,主要是價格不理想。
第二、這不令人意外,台灣的公司規模普遍偏小,規模一億美元上下只算是小案子。
第三、我猜想主要承銷商頂多給10倍多的本益比。
第四、兩岸關係不好,『台灣概念』非但沒有溢價,還有折價。
第五、另外一個關鍵是沒有中國大陸投資人會投資在香港上市的台灣概念股,否則只要幾個基
石投資人就可以搞定,整個的集資金額又不大。
第六、歐美承銷商現在在香港已沒有實力了,拿不到大項目,被其他中國投行吃得死死的,而且也缺乏對中資的配售能力。
南韓/綠能
南韓政府推出一項大膽計畫,將投注37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並和國內科技業巨擘攜手,利用半導體和電池的優勢發展綠能產業,以躋身全球綠能產業的領頭羊。
科技業正面臨智慧手機等產品成長放緩的局面,亟欲開發新的營收來源,而南韓在這塊領域仍居後。
對氣候變遷立場不定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使美國乾淨能源的未來蒙上變數,中國是否願意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是未知數。相較之下,南韓則加速發展電池與智慧電網技術,以利儲存及傳輸生產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的能源。
在宣布總額42兆韓元(370億美元)的補助方案前,南韓上月才宣布要在2025年前將國內綠能產量提高一倍,較先前宣布的計畫時程提前十年。
除了降低對煤炭與核能的過度依賴以外,這些計畫也旨在激發三星集團等國內大企業的實力。政府希望這些專門製造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科技巨頭,能為南韓建立一個全新的出口產業。
能源資訊機構Frost & Sullivan能源品質與供應計畫專案經理薩普魯(Vishal Sapru)說:「南韓深具綠能科技潛力,除政府補助之外,規模可觀的國內企業也能提供助力。南韓在發電廠等級的電力儲存方面是有實力的競爭者,有能力供應大量需求。」
各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加上全球科技業者在智慧手機等產品成長減緩之際開拓營收來源,激勵南韓推動再生能源。
國際能源署(IEA)認為,到2021年底,全球28%電力將來自再生能源,高於2015年的23%。
國營的韓國電力公司(KEPCO)已與多家民間業者攜手合作,在國內及海外市場開發智慧型電網與能源儲存系統。
為了助南韓企業往全球市場擴張,KEPCO也計畫在2020年前投資8.3兆韓元推動合作計畫,並與三星旗下電池製造商結盟,在2020年斥資3兆韓元開發電池。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重點不是韓國發展綠能,而是籌組國家隊。
第二、 亞洲其他國家都積極以政府力量推動戰略新興產業,除了台灣。
第三、 綠能和政策相關,民間企業對政策完全沒有掌握,變點多,投資有很大的風險,台灣的離岸風
電就是一例。
第四、 雖然川普上台,不支持巴黎氣候變遷協定,但全球投資再生能源的腳步並未放慢。
第五、 另外一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政府結合半導體和電池業者的優勢,一起發展綠能產業,已是一個跨
界的思維。
日本/顯示器
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將併購由Panasonic和Sony共同打造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公司Joled,藉此將日本的顯示器技術整合為一體,以力抗南韓與中國業者。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顯示器將於明年底前向科技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收購其在Joled的持股,將自身在Joled的持股從原有的15%大增至50%,這筆交易價值估計達1億美元。隸屬日本政府的科技基金INCJ目前持有Joled 75%的股權,而Panasonic和Sony則各占5%。
日本顯示器另將從最大股東INCJ取得750億日圓(6.5億美元)來發展液晶顯示器(LCD)和OLED事業。該公司將以次級債和可轉換債券取得資金,藉此有更大彈性拓展產能和其他舉措。
日本顯示器主要製造用於手機、汽車和電腦的高品質液晶面板,而Joled則是製造中至大型OLED面板,藉由結合雙方的研發和銷售營運,日本顯示器企圖成為依客戶需求來提供上述兩項面板的龍頭業者。
日本顯示器是於2012年由日立、東芝和Sony面板事業共同合併的公司,但最近連兩年虧損,目前正努力削減成本。由於占日本顯示器半數營收的蘋果iPhone需求遲緩,也使日本顯示器從春季開始遭逢現金流問題。該公司期望藉由降低對手機面板需求的依賴、從INCJ取得資金等方式,來提振財務信用。
日本業者在LCD和OLED的技術領先各國,但南韓和台灣已從2000年代起逐步增加產能,迫使許多日本公司退出這塊領域。隨著鴻海8月收購夏普後,日本顯示器和Joled顯然已成為日本最後兩家面板業者,因此日本顯示器也期望在INCJ的資助下,和Joled攜手以取得競爭優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日本政府還是有很清楚的產業政策,一直在推動產業整合。
第二、 台灣政府和民間沒有佈局OLED,未來會全盤皆輸。
第三、 OLED一定要由政府來主導,無法光靠民間的力量,因為投資金額太大。
第四、 台灣只有郭台銘有能力,特別是在買下夏普之後。
第五、 台灣政府的問題是不敢主導,只願跟投,這就是「插花」策略,可能成功嗎?
川普 / 科技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會見矽谷科技領袖,其中多位在選舉期間反對他,川普顯然有意修補雙方的關係,一開頭就說:「我是要來幫各位的。」
矽谷原本大都挺民主黨提名人希拉蕊.柯林頓,其中不少業者擔心川普會扼殺創新、限縮高科技移民、傷害消費者的數位隱私。但川普一開場就設法釐清這些疑慮:「我希望各位繼續推動不可思議的創新。有什麼我們可以效勞的,都隨時候教。各位可打電話給我的屬下,也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們之間不需經過正式的指揮管道。」
川普大樓25樓眾科技領袖雲集,出席的有蘋果執行長庫克、Alphabet執行長佩吉、臉書營運長桑柏格、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等,共約13人。推特執行長多爾西(Jack Dorsey)意外缺席。
媒體記者只獲准在開會前幾分鐘列席,而絕大部分與會者離開時都未向媒體置評,倒是選前和川普對立的貝佐斯表示,他認為會談「非常有成效」,「新政府應將創新納入發展支柱,我認同這樣的看法」。庫克則在開場簡介時說,期待和川普洽談。
這場會議談了90分鐘,據悉內容包括就業機會、中國大陸市場、企業稅率、把海外資產匯回美國等議題。川普並暗示,未來仍可能召集科技業領袖會談,或許每季一次。
由17個科技業協會組成的團體上個月底表示願與川普合作,但也要求川普應推出「加速成長與創新」的政策。
科技業或許不樂見任何貿易壁壘,但預料會非常歡迎川普競選時承諾的調降企業稅,尤其是把海外資金匯回美國的減稅優惠。川普則向科技領袖們說:「我們將擬定公平的貿易協議,讓各位更容易進行跨國貿易。我認為大家都知道,目前仍有許多限制與問題,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提出。」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是典型川普的手法,打了創投界一巴掌,再把他們叫過來像小學生一樣聽訓,創投業大老有
人敢不來嗎?
第二、 減稅以及把海外資產匯回美國等議題,對科技業影響重大。
第三、 川普限制移民的政策對創投業未來會有很大的層面影響。
第四、 川普知道創新對美國的重要性,他允許科技CEO直接打電話給他,顯得很親民。
美圖
大陸手機美顏軟體商美圖公司昨(15)日在香港股票上市,這是「深港通」實施後的最大一筆IPO。美圖首日股價開高走低,盤中一度跌破發行價。分析師認為,公司虧損超過人民幣11億元,拖累首日行情。
美圖公司股價昨日一度下跌至港幣8.33元,終場收在港幣8.5元,與上市發行價相同。
大陸媒體稱美圖赴港IPO為「流血上市」,成立八年來,一直擴展用戶群,營運主要靠風險資本輸血來維持,以致於累計虧損超過人民幣11億元。
新浪港股報導,外界認為,美圖上市缺乏清晰盈利模式,儘管坐擁龐大的用戶,美圖的盈利能力卻受質疑。
從2013年至2015年,美圖的收入由人民幣8,600萬元大增至7.5億元;但虧損卻不斷擴大,截至今年6月底,三年半累計虧損超過11億元,預計明年公司還會繼續虧損。
美圖發行價定於港幣8.5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得2.39倍認購。
按發售價每股股份8.5港元計算,扣除美圖就全球發售已付及應付的承銷費用及佣金及估計開支後,美圖將收到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港幣46.88億元。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表示,公司以每股港幣8.5元的價格發行股份,估值達46億美元。美圖公司此次港股上市的募資額是繼騰訊後,在香港上市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成為近十年來香港股市最大規模的科技IPO。
證券時報報導,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美圖秀秀上市儀式時表示,以後像美圖這樣互聯網公司來香港上市會越來越多,虧損公司上市相關機制正在研究。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個IPO意義重大,因為科技的股在香港要成功並不容易。
第二、 公開發售只有2.39倍認購,第一天勉強維持住IPO發行價,代表賣壓沉重,本周價格應該會持
續下滑。
第三、 未來中國大陸科技企業要不然在A股上市,要不然去美國、香港上市很難成為主流。真正先進
的概念如人工智慧還是在美國比較能為投資人接受。
第四、 香港股民比較不能接受持續虧損的高科技企業。
萬達 / 電動車
萬達集團成立30年來首度投資製造業,牽線人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她找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等共五家企業與個人,共同投資人民幣30億元(新台幣140億元),取得珠海銀隆22%股權,將全力搶攻電動車市場。
萬達集團從房地產起家,近年投資電影院等服務業為主,王健林表示,這是萬達集團成立30多年以來首次投資製造業,他個人非常看好銀隆集團的未來發展,比起新能源汽車的製造,他個人更看好銀隆集團在儲能產業上的發展。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王健林在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表示,萬達入股銀隆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因為萬達和格力多年來一直是緊密型戰略合作夥伴,「萬達所有的小家電採購,都是發了文件要求全部選格力的產品,我們是多年是戰略合作夥伴。」
他還透露,萬達投資珠海銀隆第二個原因也是基於對董總(董明珠)的信任。「在家電領域,能夠做到稅後利率超過10%,即使不敢說僅此一家,我覺得不會超過兩家。」
王健林指出,大家不要以為房地產利潤高,其實房地產去年平均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不到10%,只不過範圍大,才顯得利潤多。「所以能夠把人民幣20億元的銷售收入公司做到人民幣2,000億元,而且成為全球的領先企業,董明珠本人的能力是我認可的。」
每日經濟親聞報導,王健林投資珠海銀隆的金額為人民幣5億元(新台幣23億元),並表示「這個錢也不算太少,也不算太多。」
王健林透露,曾經做過儲能方面的企業,但後來因為技術不成熟,效果不太好。
珠海銀隆目前兩個核心方向是電動汽車、儲能技術,他認為假如能把技術商業化,這家公司市值就會翻倍。
王健林也表達他對建築行業儲能技術的看法,「建築行業的儲能技術到現在還沒有發現真正能夠商業化。所以我也看到了一個前景,能不能把儲能技術真正地做到稍微商業化。也許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筆交易引人注意,因為投資人是萬達
第二、 萬達要不是有格力的牽線,也不可能跨入這個領域。
第三、 王健林之所以成功,就是從來不把房地產當作他的核心事業,不斷朝新領域轉型。
第四、 香港巨富李嘉誠也投資了電動車,台灣真正投資電動車的大集團好像只有鴻海一家,說明我們
對趨勢掌握不夠精確。
全球IPO
展望2017年全球IPO市場,據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估計,香港IPO市場可望連續第4年奪下全球集資王寶座,籌資額上看2000億港幣,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企業螞蟻金服也可望登陸港交所。會計師事務所KPMG表示,明年大陸或加快IPO審批,上交所有機會迎頭趕上。
2016年全球共發行1055件IPO,籌資1325億美元,其中來自大中華區企業的IPO件數為371件,共籌資510億美元,在全球各地區排首位。港交所、上交所IPO共籌資253億美元、155億美元,列世界各交易所前2名。
根據《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受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今年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不足。統計至12月9日,2016年全球IPO件數共1055件,籌資額13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及33%。全球巨額交易(IPO籌資額超過10億美元)件數,從2015年的35件降至21件。
2016年港交所共有117家公司IPO,籌資額253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3%及25%,但籌資額蟬聯全球第一,占全球籌資總額的19%;排名第2的是上交所,籌資額155億美元;紐交所以136億美元居第3;深交所則以71億美元排全球第8。
若以IPO件數來看,深交所、港交所,以及上交所包辦全球前3名,分別為121件、117件以及104件。
展望2017年大中華IPO市場,安永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涂嘉玲表示,大中華區資本市場今年回穩,IPO件數以及籌資額都居於全球交易所的領先地位,大陸證監會已開始加快IPO發行節奏,深港通也將吸引外資更多參與到A股,預計2017年大中華區交易所將持續保持全球最活躍的IPO市場地位。
包括KPMG以及安永均預測2017年香港IPO市場集資額上看2000億港幣,IPO件數也會比2016年還高,KPMG預估明年香港將有129件IPO。
台灣IPO市場部分,涂嘉玲表示,2016年台灣IPO市場表現穩定,統計至12月14日共有54家企業上市櫃,籌資額新台幣242.21億元。預估2017年應可維持60件企業掛牌上市櫃,其中上市約25件、上櫃約35件。申請上市櫃產業仍以生技醫療占多數。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公司不再去美國上市,香港IPO市場當然可以連續四年奪得全球集資寶座。
第二、 IPO件數前三名為深交所、港交所以及上交所,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是未來主流。
第三、 台灣資本市場已經徹底被邊緣化了,未來還會持續下跌,政府不允許陸企來台上市是一大錯誤。
第四、 未來是融合的時代,深港通代表不同資本市場間的連結,連結就是力量。
第五、 今年全球IPO市場都不好,IPO件數1055件,集資額13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及33%,
大型IPO件數也從35件降至21件,說明IPO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未來M&A才是主流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