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英特爾,Google機器人,核電,川普/幣安,馬斯克火星,巴菲特,人形機器人,AI代理,AI市場,半導體,百度AI,陸消費,寧德時代,華為,騰訊,幣安,全支付,台玻,伊藤忠101
英特爾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季晶晶、記者鐘惠玲,114年03月14日
英特爾宣布,由前董事陳立武(Lip-Bu Tan)出任新任執行長,18日生效。市場憂心,陳立武出任英特爾執行長,重新整頓公司,他對晶圓代工事業的態度,可能加速讓台積電(2330)攜手輝達等美系大廠合資設新公司運營英特爾晶圓廠的傳言成真。
業界盛傳,半導體老將陳立武先前因與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經營理念不合,閃辭英特爾董事,由於陳立武在EDA大廠益華電腦任職多年,傾向晶片設計應用,先前即傳出他與基辛格在英特爾代工事業意見相左。
市場對英特爾找到新執行長按讚,英特爾13日早盤勁揚近17%;台積電普通股昨天早盤一度重返千元大關,攻上1,005元,惟市場憂心陳立武可能加快促成台積電運營英特爾晶圓廠的腳步,不利台積電後續布局,隨後賣壓湧現,終場收當日最低965元、跌23元,外資轉賣7,843張,13日ADR早盤也跌約2.7%。
英特爾發布聲明表示,陳立武將在18日履新,接替臨時聯合執行長辛斯納和霍特豪斯,成為新任執行長,並將再度加入董事會。
陳立武指出,他看到許多重要的機會以重塑業務,並將以更好的方式服務客戶,並為股東創造價值。同時,他也提到,英特爾擁有強大且具差異化的運算平台、龐大的客戶基礎,以及隨著重建製程技術藍圖而日益強大的製造布局。他熱切期待加入英特爾,並在整個團隊的努力基礎上,推動業務邁向未來。
陳立武在11日寄送給英特爾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他有信心帶領英特爾起死回生,「這不是說將很容易」,「但我會加入是因為我相信我們擁有贏的條件」,「在我的領導下,英特爾將是一家聚焦工程的公司」,「認真傾聽客戶的意見,對我們所做的承諾負責,從而建立信任」。
他也概述帶領英特爾的計畫,「我們將努力恢復英特爾作為世界級產品公司的地位,把我們打造為世界級的晶圓代工業者,讓客戶獲得前所未有的滿意」,「我們將從過去的錯誤學習,用挫敗強化我們的決心,並選擇行動」,「在我們擁有動能的努力,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擴大優勢,在我們競爭落後的領域,我們必須計算擾亂並向前跨大步的風險,在我們進展慢於預期的領域,我們必須找到加快腳步的新方式」。
Raymond
James分析師帕裘里指出,陳立武是否可能分拆晶圓代工與晶片設計業務,還在未定之天,但英特爾必須先展現具備生產更佳產品的能力。
他說,陳立武具備工程背景,也被認為是扭轉益華頹勢的功臣,提高了市場對於英特爾能達成更先進技術的信心。
Futurum集團執行長紐曼紐曼也預測,陳立武將更效率導向,將裁減人力,比起基辛格,他更積極驅動朝路線前進,並確保營運支出受管控。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特爾終於找到新執行長
第二、陳立武是創投老將,我跟他認識將近40年
第三、陳立武當年成功扭轉Cadence的頹勢,重整成功
第四、陳立武未來應該會分拆晶圓代工部門
第五、未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很有可能跟台積電業務合併
Google機器人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薏茹,114年03月13日
輝達GTC大會下周開展前夕,Google昨(13)日提前端出超強AI機器人模型,讓機器人不只會摺紙、還會灌籃,將先導入Google轉投資美國機器人開發商、有「特斯拉機器人布局最大勁敵」之譽的Apptronik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引爆新一波機器人大商機。
輝達、Google兩大科技巨頭再掀機器人熱潮,激勵機器人概念股昨日成為盤面人氣焦點,不畏大盤重挫,新漢強攻漲停,鴻海(2317)旗下廣宇飆漲逾6%,盟立、凌華、台達電、所羅門也都收紅。
Google旗下DeepMind昨日推出以Gemini
2.0大語言模型,訓練出用於控制機器人的Gemini Robotics和Gemini Robotics-ER兩種AI模型,前者強調通用、互動與敏捷性,可開發更擬人化的機器人,後者專注於空間理解,能更精準感知與推理環境。
經過Google新模型訓練的機器人,可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如流暢地摺紙、拉開夾鏈袋,甚至灌籃等,業界大為讚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器人學教授Ken Goldberg高呼為「機器人領域令人興奮的進展」,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兼豐田研究院機器人研究副總裁Russ Tedrake也認為對機器人而言「是重要的一步」。
Google規劃,相關新AI機器人模型將率先導入Apptronik的人形機器人,雙方攜手加速人形機器人發展,Google同時選定Agile Robots、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Enchanted Tools等一起合作,也預示機器人領域的「軍備競賽」正在如火如荼開打。
Apptronik是Google大力扶植的美國機器人開發商。Google旗下DeepMind去年12月與Apptronik達成策略合作夥伴協議,將結合AI軟體與硬體,推進人形機器人發展,Google 2月更參與Apptronik上的3.5億美元A輪融資,合作關係愈趨密切。
特斯拉、OpenAI等科技大廠爭相研發「AI大腦」,要拿下次世代機器人的話語權。Google力挺下,Apptronik在業界有「特斯拉機器人布局最大勁敵」之譽,並以打造低於汽車價格的家用機器人為終極目標。
法人看好,Google積極切入人形機器人「AI大腦」,打造能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的機器人模型,並攜手Apptronik打造新一代人型機器人,目標要打造低於汽車價格的家用機器人,將為人形機器人市場增添更多商機,引爆新一波機器人熱潮。
我們的看法:
第一、機器人變成美國投資熱點
第二、輝達GTC今年開會主軸也是機器人
第三、中國大陸是全球機器人領導者
第四、特斯拉在美國有布局機器人
第五、現在Google投資特斯拉最大勁敵Apptronik
核電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任君翔,114年03月13日
科技巨擘共同訴求,25年內將核能發電容量提升至三倍,呼籲興建新電廠,以因應日益龐大的能源需求。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包含亞馬遜、Google及Meta在內的企業,已簽署一項共同訴求,支持在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容量提升至三倍。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及陶氏化學(Dow)也支持該目標。這項聲明由倡議團體世界核能協會(WNA)居中協調擬定。
而同為用電大戶的微軟及蘋果,則承諾減少碳足跡,並未簽署該宣言。
去年9月,包含高盛(Goldman
Sachs)、美國銀行(BofA)、巴克萊銀行及摩根史坦利等14家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也簽署一則類似宣言,允諾增加對核能的支持,並對多國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針對2050年前提高全球核電容量至三倍的訴求,提供支持。
亞馬遜表示,過去幾年間,公司已投資超過10億美元於核工業,並說加速建立新發電站,對美國安全「相當重要」,因這樣才能滿足增長中的能源需求,同時對抗氣候變遷。
Meta全球能源負責人帕雷克(Urvi Parekh)則說,Meta公司也支持該宣言,因相信建造昂貴核電廠將帶來重大挑戰,亟需開發商、電力業者、政府及能源使用者通力合作。她也補充,宣言期望能鼓勵政府,使核電增建的規範更順暢,並暗示電力供應方,核電將會有買家。Meta去年發布了新核能招標計畫,希望能於2030年代,在美國增加1-4 GW的核能發電容量。
這波核能復興,也使某些國家改變政策,其中包括日本:日本政府甫宣布,希望在2040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自2023年的8.5%,提高到20%。
即便耗資甚鉅,核工業仍受已開發經濟體持續增加的電力需求所鼓舞,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未來十年間,電力需求將以每年3%的速度成長。
然而,致力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等下一代核技術的開發者,仍面臨技術、規範及資金方面的挑戰。縱使科技團體已簽署許多開發SMRs的無約束力合作備忘錄,但只有少數對計畫資金提出承諾。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要建立很多資料中心
第二、需要大量電力,唯有倚靠核電
第三、科技巨擘希望25年內將核能發電容量提升三倍
第四、台灣應該瞭解全球核電趨勢
第五、日本計畫將核電核電發電,自2023年的8.5%提高到20%
川普/幣安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王若馨,114年03月15日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的家族代表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美國分公司進行了談判,川普家族打算取得幣安的股份。另一個消息來源則透露,川普家族的加密幣事業可能與幣安合作開發穩定幣。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幣安去年接觸了川普的盟友,並提議與川普家族達成商業協議,希望將這家被放逐的公司重新帶回美國市場。趙長鵬一直希望川普政府特赦他,趙長鵬目前仍為幣安的最大股東。
幣安在2023年被控違反「反洗錢」規定,最終支付和解金43億美元;公司創辦人趙長鵬承認洗錢並辭去執行長職位,被判四個月徒刑。
目前尚不清楚交易如果達成,川普家族將以何種形式持股,或這項交易是否與特赦條件有關。
另外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導,兩位消息人士指出,川普家族與幣安談判的內容,是關於幣安與World
Liberty攜手開發穩定幣的可能性。
在川普簽署了一系列有利加密貨幣的行政命令後,不論是入股幣安或與幣安共同開發加密幣,都將使川普家族的加密事業大幅擴張。World Liberty便是川普家族於2024年9月成立的加密幣企業。根據World Liberty的創立文件,川普家族可獲這家公司淨收入的四分之三。
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日益模糊了總統職權與其商業活動之間的界線,他的家族因他的勝選獲利,而與一名尋求特赦的罪犯進行商業交易,恐使政府與商業活動之間出現前所未有的重疊。
幣安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由趙長鵬於2017年在上海創立,後來宣稱沒有官方總部。
趙長鵬已於去年9月出獄,現居住在阿布達比,他否認有關川普家族尋求入股幣安美國分公司的報導。消息人士稱,去年獲釋三個月後,趙長鵬在阿布達比的比特幣MENA 2024會議上會見了World Liberty共同創辦人威科夫(Steve Witkoff)。威科夫現在是川普的中東特使。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川普積極鼓勵加密貨幣
第二、幣安曾是全世界最大加密貨幣平台
第三、幣安創辦人為中國大陸趙長鵬
第四、幣安2023年被控違反「反洗錢」規定,最終支付34億美元
第五、川普家族公司入主幣安,幣安也不避嫌
馬斯克火星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114年03月16日
SpaceX公司創辦人馬斯克14日表示,旗下的「星艦」太空船將在明年底前出發前往火星,而且會同時載運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意味著馬斯克殖民火星的宏圖壯志,有望邁出重要一步。
馬斯克是在自家的社群平台X上,回覆一段紀念SpaceX成立23周年的影片時,宣布星艦將在2026年底出發前往火星。他說:「如果這些登陸順利,那麼人類或許最快在2029年開始登陸,不過2031年較有可能。」
路透去年11月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主政下,會將馬斯克把人類載往火星的夢想視為優先要務,此舉有望嘉惠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但也可能衝擊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登月計畫。
「星艦」是馬斯克實現火星殖民夢想的關鍵,對SpaceX未來的衛星發射業務也至關緊要,該公司目前採用可部分回收的「獵鷹九號」火箭發射衛星,在此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另外,在川普與馬斯克的施壓下,NASA將原定26日執行的Crew-10任務提前到14日,於美東時間當日晚間7時3分,從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將新一批太空人送往國際太空站(ISS),並接回滯留ISS九個月的太空人威爾莫與威廉絲,他們預定19日離開ISS。
威爾莫與威廉絲均具備美國海軍試飛員的資歷,他們在去年6月,成為首批搭乘波音Starliner太空船飛往ISS的太空人。但在飛行期間,Starliner的推進系統出現問題,NASA認為,讓他們搭乘Starliner返家過於冒險,迫使他們延長原定待在ISS的八天時間,Starliner則於去年9月空機返回地球。
然而,這次的Crew-10任務捲入政治紛爭,因為川普與馬斯克毫無根據地聲稱,前總統拜登是基於政治考量,才讓這兩名太空人滯留ISS。
NASA表示,這兩名太空人之所以留在ISS,是為了保有適當的人力配置。此外,NASA的預算無法支持專門發射一艘救援太空船,也沒有這種運作需求。
川普與馬斯克施壓NASA,可說是對該機構運作的罕見干預。這種壓力也讓NASA的準備與安全程序面臨挑戰。
NASA太空運作主管鮑爾索克斯指出,他們在發射前不得不處理一些「突發問題」,包括調查近一次「獵鷹九號」火箭發射中的燃料洩漏,以及「飛龍號」太空艙推進器的塗層劣化問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有龐大的願景,計畫前往火星
第二、馬斯克認為AI最終會毀滅人類
第三、馬斯克希望在火星建立人類文明
第四、我認為馬斯克很可能是對的
第五、馬斯克介入美國政治,唯有這樣才能扭轉遊戲規則
巴菲特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吳孟真,114年03月18日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又加碼敲進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僅僅三周之前,巴菲特的致股東信函才令外界推測他可能會有加碼行動。
日本財務省17日公布波克夏提交的文件顯示,波克夏透過旗下保險事業國家賠償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對三菱商事持股由8.31%提高至9.67%,對三井物產由8.09%增為9.82%,對丸紅株式會社持股由8.3%增至9.3%,對住友商事由8.23%增至9.29%,對伊藤忠商事由7.47%增至8.53%。
巴菲特最初是在2020年買進這些日本商社的股票,接著在2023年6月增加持股。波克夏本次在這五大商社持股比率平均增幅僅略高於1%,目前在各家持股均未達到10%。
巴菲特原本同意保持在這些商社的持股比率低於10%,但他在最新年度致股東信中表示,這些商社已同意「適度鬆綁」持股比率上限。
日本政府要求,凡對單一上市公司投資超過5%者,凡增減1個百分點持股都必須在五個交易日內公告。
巴菲特增持五大商社股票,儘管有望提振日股信心,但是投資人告誡,隨著全球面臨關稅對經濟成長的可能衝擊,及日銀可能升息與日圓走強等因素,巴菲特此舉的廣泛效應,可能較以往有限。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策略主管田中純平(音譯,Jumpei Tanaka)說,波克夏增加持股並不意外,且可能會「在日經指數顯露疲軟跡象之際,為買進日股增添些許安全感」。日經225指數今年來已累計下跌逾6%。
投資人一直在推測巴菲特的下一個舉動,因為波克夏公司去年10月發行2,818億日圓(19億美元)日圓債券,是同一年第二度發行日圓債。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巴菲特繼續加碼日本
第二、提高對五大商社的持股
第三、這是巴菲特近年最精明的投資之一
第四、日本經濟持續看好
第五、所有全世界專家都沒有看到巴菲特的局
人形機器人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114年03月14日
隨著技術突破和政策支持,人形智慧機器人成為當前大陸市場最火熱的話題,各家機器人品牌接連發布新品、新技術,市場也對該產業表現出極大興趣,各地政府更相繼發布政策鼓勵發展機器人產業,大陸業內普遍預計,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也是商業化落地的元年。
分析認為,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商業落地的關鍵轉折,而量產能力正成為人形機器人能否真正落地的終極考驗。
財聯社報導,以協作機器人聞名的越疆科技近日發布首款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
越疆科技稱,該產品已學會使用不同工具完成100多種複雜靈巧的操作任務,並與車廠、電子製造廠、咖啡店的場景合作,將於今年中旬實現試產。
智元機器人近日亦發布雙足人形機器人「靈犀X2」,其搭載的模型能賦予機器人毫秒級交互反應能力,使其能藉由人類臉部表情和語音語調精準判斷情感狀態,並作出相應的回應,極大提升人機交互的親和力和實用性。
此外,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最近展示了一段720度空中迴旋踢;優必選在極氪5G智慧工廠展開全球首例多台、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協同實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則宣布將於4月在北京召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
財新網報導,除了業界積極發布新品,廣東、深圳和北京等大陸各地政府也爭相政策鼓勵發展機器人產業。廣東省提出重點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合作,支持企業整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鏈、創新鏈資源,完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開源創新生態。
北京市相關官員介紹,北京市已經將「具身智能」確立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方向,設立了總規模人民幣1,000億元、存續期15年的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支持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
深圳南山區多家具身智能產業企業則表示,近期除南山區政府主動聯繫,也有北京、上海等地也積極接觸,希望吸引企業到當地落地發展。
一家接著一家人形機器人企業的產品登臺炫技,讓2025年儼然成了機器人主題年。但熱鬧背後,人形機器人離真正的商業化似乎還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是量產。而相較於特斯拉萬台量產規劃,大陸企業目前仍將目標定在千台級別,眾擎機器人預計今年底前實現千台量產目標。
不過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仍需要觀察各家廠商未來是否能具備「量產」的能力。有專家指出,人形機器人產量達到千台以上,才能逐步實現開模標準化生產,這樣才能稱為量產。
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馳認為,最終各家廠商拚的是成本和市場占有率,如果產量大,規模效應自然會降低成本,才有機會拿下市場占有率;而據大陸業界預測,人形機器人應用到工廠的時間是2024年至2027年,應用到消費市場的時間為2028年至2031年。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人形機器人是未來市場趨勢
第二、成為中國最火熱話題
第三、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第四、台灣幾乎完全錯過這個產業
第五、黃仁勳與Meta也非常重視人形機器人
AI代理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4年03月13日
大陸AI代理(AI Agent;陸稱:智能體)Manus一推出即掀起熱議,其背後新創公司Monica透露,由於Manus在全球廣受關注後,為滿足中文用戶需求,與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團隊達成戰略合作。
分析認為,雙方合作象徵大陸國產技術與算力平台的深度整合,也是AI代理產業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應用的標誌性事件。
Manus於微博宣布,雙方將基於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致力在大陸國產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目前兩家技術團隊已展開緊密協作,共同致力為大陸用戶打造更具創造力的通用智能體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anus與通義千問的合作早有跡象。Manus母公司Monica共同創辦人季逸超此前曾透露,其產品採用基於阿里千問大模型(Qwen)的多個微調模型。據了解,Manus是一款通用型AI助手,擅長處理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類任務;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的三個難度級別上均實現最先進的性能成績,超越OpenAI。
針對Manus與阿里的合作效應,分析普遍認為,在技術方面,Manus透過與阿里合作轉向通義千問的開源模型架構,解決此前依賴未備案海外模型(如Claude
Sonnet)的合規風險,並借助阿里雲算力優化服務承載能力,緩解伺服器超載問題。通義千問QwQ-32B模型以較小參數量實現與DeepSeek-R1相當的推理性能,也能降低Manus的部署成本,提升適配效率。
開源證券研報表示,AI Agent應用將在2025年多點開花,其中AI Agent有望在B端(企業端)率先商業化,電商、行銷、CRM、金融、法律等場景加速落地。
分析指,Manus在B端場景(如簡歷篩選、供應鏈優化)的成熟度較高,有望率先替代金融、電商、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初級崗位,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阿里電商生態(如1688平台)可能整合Manus的供應商匹配能力,優化跨境貿易決策流程,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AI代理Manus掀起熱議
第二、AI代理是未來重要趨勢
第三、大陸每個行業都在積極引進AI代理
第四、Manus跟阿里的「通義千問」可能會有合作
第五、Manus在低端場景如供應鏈的優化較高,甚至超過金融、電商
AI市場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黃欣,114年03月13日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12日接受外媒訪問時稱,大陸正積極鞏固企業信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中旬與大陸多位重要企業家會晤,釋出了挺民企的重要訊號,他還稱,「人們低估了這次會議的重要性」。
蔡崇信12日參加新加坡CNBC頻道的CONVERGE LIVE節目時發表上述言論。蔡崇信說:「那次會議對整個企業界,尤其是給予民營企業界極大的信心,讓企業家可以放心繼續投資。」
新華社稍早報導,習近平2月中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表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且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丁薛祥一同出席,並由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足見規格之高。
與會的企業家亦是最具代表性民企領袖,除了華為CEO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董事長虞仁榮、宇樹科技執行長王興興、小米董事長雷軍發言,其他多位大型科技企業舵手均出席,包括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美團創辦人王興、騰訊創辨人馬化騰等。
尤引人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也在席間。馬雲2020年曾公開批評大陸金融監管體系激怒北京當局,一度遭到封殺。不僅旗下關聯企業螞蟻集團上市案立刻被官方喊卡,馬雲本人也逐漸退出阿里管理層,很長一時間消失在公眾視野。馬雲本次出席座談會,顯示大陸政策方向已轉向挺民企。
另值得關注的是,上述會議結束不久,阿里巴巴就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超過人民幣(下同)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此一規模超過阿里過去十年的投資總額總和。對此蔡崇信表示,與習近平的會晤「給了我們信心,讓我們把利潤重新投入到資本支出和投資中,同時也增聘員工」。
另一方面,習近平釋出挺民企的明確訊號後,大陸各部委也火速動員,先後推出相關扶持政策。2月28日,人行、證監會、外管局等五部委召開金融支援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座談會,廣邀國有大行與民企負責人出席,致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隨後「兩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也重申今年將擇機降準降息,並保證將確保民企融資成本維持在低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年內要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法」、解決拖欠企業帳款問題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巴巴全力押寶AI
第二、阿里巴巴主席說,人們低估了習近平與民企開會的重要性
第三、民企會議定調AI於未來經濟成長的引擎
第四、重新樹立民企在中國經濟扮演的角色與地位
第五、阿里巴巴未來投資3800億元,超過過去十年投資總和
半導體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賴瑩綺、蘇崇愷,114年03月13日
在AI推動下,全球半導體行業迎接強勁復甦,加上大陸政策大力支持,大陸相關企業近日開始密集透過收併購拓展產品線、整合上下游產業鏈,以壯大實力,相關動作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半導體業強勁反彈,銷售額年增近20%達6,280億美元。SEMI預計,今年將呈兩位數增長,生成式AI需求、汽車行業增長、物聯網設備擴展和5G與6G技術部署,將是增長的關鍵促進因素。
面對產業復甦,為強化競爭力,大陸半導體企業近日併購頻頻。芯源微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東瀋陽先進製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近日與北方華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先進製造擬將其持有的1,906.49萬股股份,以每股人民幣(下同)88.48元價格轉讓給北方華創,佔公司總股本的9.49%,交易金額16.87億元。
芯源微在公告指出,此舉為響應國家戰略,推動半導體產業資源整合。北方華創也發公告表示,還考慮參與芯源微股東中科天盛的公開徵集股份轉讓,目標是取得對芯源微的控制權。若兩項股權交易順利推進,意味北方華創對芯源微持股有望達17.9%。
此外,滬矽產業公告增發預案,擬透過發行股份及支付先進方式,購買新昇晶投46.73%股權,新昇晶科49.12%股權和新昇晶睿48.78%股權,以實現對滬矽產業二期項目12英寸大矽片核心資產的全資控制。
另,2月底至正股份擬透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加現金支付三種方案,收購高端半導體封裝材料龍頭「先進封裝材料國際」99.97%股權,並引入港股半導體設備巨頭ASMPT為戰略股東。
中信證券表示,半導體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併購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預計大陸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有望借鑑海外成功經驗,透過收併購實現項目拓展,強化競爭優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AI推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迎接強勁復甦
第二、大陸透過收併購整合上下游產業鏈
第三、大陸半導體企業近日併購不斷
第四、北方華創透過併購,成為大陸半導體設備巨頭
第五、半導體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行業,併購是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
百度AI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114年03月17日
AI大模型價格戰提前開打。大陸科技巨頭百度昨(16)日發布文心大模型4.5和文心大模型X1,並且免費試用,百度此前曾宣布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起免費試用,這次發布不僅帶來兩款全新大模型,且將免費試用時間提前兩個星期。
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原生多模態基礎大模型,數據傳輸(API調用)訂價只有ChatGPT 4.5的1%;文心大模型X1則是第一個自主運用工具的深度思考模型,但API訂價只有DeepSeek-R1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百度在AI大模型方面動作頻頻,依此前預告顯示,百度將在6月30日正式將文心大模型開源,並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文心大模型5.0。
大模型正從降價潮邁向免費潮,此前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媒體宣布GPT4.5/5將很快陸續發布,免費版ChatGPT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制使用GPT-5進行對話。時代周刊報報導,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長田豐分析,「2025年是AI成本年,企業密集發布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對標頭部產品,閉源模型需在性能或免費策略上突破,否則難敵開源競爭。」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百度2024年第4季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上曾指出,「從DeepSeek身上,我們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開源最佳模型能大大促進人們使用或採納這個模型。」
李彥宏表示,開源的決策源自對技術領先地位的堅定信心,開源將進一步促進文心大模型的廣泛應用,並在更多場景中擴大其影響力,「但我想強調的是,無論開源還是閉源,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時,才具備真實價值。」此前李彥宏曾是閉源模型支持者,代表DeepSeek的熱潮讓百度調整策略。
李彥宏曾在官媒人民網發表署名文章稱,2025年可能會成為「AI智能體」爆發的元年。推理大模型湧現出讓人驚嘆的深度思考能力,這將推動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即「AI智能體」的落地。並表示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迭代和成本的直線下降,將迎來人工智慧應用的大爆發。
百度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總營收達人民幣1,331億元,年減1%;歸屬百度淨利潤為人民幣237.6億,年增17%,若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百度的淨利潤為人民幣270億元,年減6%。
我們的看法:
第一、百度原本是大陸最早布局AI的三巨頭之一
第二、但百度現在已落後阿里與騰訊
第三、更不用說與DeepSeek的比較
第四、大陸理解開源模型能夠大大促進AI普及
第五、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決現實問題時,才具有真實價值
陸消費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114年03月17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昨(16)日公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八方面共30項具體措施,內容提及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領域等。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在17日舉行記者會,將說明提振消費政策,陸發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和財政部、人社部、商務部、人行、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負責人將出席,預計會對相關政策有更進一步說明。記者會消息帶動大陸A股上周五大漲。
綜觀該方案,分別從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與完善支持政策等八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民眾收入被擺放在首要位置,提出相關舉措包括,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擴大勞務報酬發放規模;同時要多措並舉穩住股市、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帳款問題等。
在消費能力保障上,提出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推動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創新鏈、產業鏈;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分層分類救助幫扶等。
在服務消費部分,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釋放銀髮消費市場潛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推動冰雪消費;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發展入境消費;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等。
大宗消費更新升級上,推動房市止跌回穩部分,要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汽車消費方面,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積極振興消費
第二、全世界都在打壓大陸的出口
第三、兩會確定消費是未來重點之一
第四、另外一個重點是發展AI及「新質生產力」
第五、推動房市止跌回穩,刺激汽車消費
寧德時代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114年03月16日
大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公布2024年財報營收人民幣3,620億元,年減9.7%;淨利潤人民幣507億元(約新台幣2,281億元),年增15%。主因電池價格下跌拖累營收衰退,但高階動力電池及毛利率較高的儲能電池銷量增加,帶動獲利走高。
路透則指出,大陸電動車市場的長期價格戰,給這家大陸電動車電池巨頭帶來壓力,因此2024年淨利潤增長 15%,是六年來最慢增速。
以此計算,寧德時代去年相當於每天淨賺人民幣1.39億元(新台幣6.3億元),盈利能力超越大陸所有車企。
時代財經報導,2024年寧德時代處於「增利不增收」的狀態之中,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電池材料及回收、電池礦產資源四個業務分支的營收,與前年相比均下滑。其中,僅有儲能電池營收與前年相比下滑為個位數,其餘業務跌幅均超過10%。不過,寧德時代營收下滑,但對利潤的掌控程度卻進一步增加。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計畫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分紅人民幣45.53元,2024年公司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總額合計為人民幣265.8億元,占2024年度合併報表淨利潤52.38%。寧德時代指出,2025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自有閒置資金進行委託理財。
寧德時代2024年鋰電池銷量475GWh,年增21.79%。其中,動力電池銷量381GWh,年增18.85%;儲能電池銷量93GWh,年增34.32%。寧德時代在財報中指出,行業持續增長是業績驅動的主要因素。
目前寧德時代在全球電池行業已連續多年成為「行業一哥」,根據SNE
Research的數據,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去年裝車量高達339.3GWh,年增31.7%,全球市占率攀升至37.9%,已連續八年登頂全球榜首。
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的增長速度已高於動力電池,成為重要的業務支柱;同時,毛利率也超過動力電池。
數據顯示,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毛利率23.94%,年增5.81個百分點;儲能電池毛利率26.84%,年增8.19個百分點。而電池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為76.33%。
另外,寧德時代一直在推動電池以外的發展,並於去年12月推出新的電動車底盤,並擴展到電網。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寧德時代2024年淨利潤年增15%
第二、2024年淨利潤增長是六年來最慢增速
第三、寧德時代盈利超越大陸所有車企
第四、寧德時代積極布局儲能電池
第五、寧德時代在全球電池行業已連續多年成為「行業一哥」
華為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114年03月15日
市場此前便傳出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將到期,之後華為PC只能採用大陸全國產化方案,即推出採用國產晶片和國產作業系統的PC產品。《證券時報》報導,華為相關人士也證實,美國商務部給的許可證到期,沒有延期。
華為終端BG(Business
Group)董事長余承東去年9月曾表示,因受到制裁影響,華為Windows
PC可能在將來要停止供貨,「以後只有用我們的鴻蒙PC了」。
華為近期推出首款Linux系統的筆記型電腦「MateBook D16 Linux版」,便是將D16從Windows系統轉成Linux系統,相關消息指出,華為還計畫推出更多搭載Linux系統的筆記型電腦。至於華為何時會推出全大陸國產化方案PC產品,目前華為方面還未提出具體時間表。
東吳證券在今年1月的研報中指出,鴻蒙PC生態建設工作已經開啟,預計2025年第1季度,鴻蒙PC有望正式發布。
《界面新聞》報導,華為或將於今年4月推出自研商用AI筆記型電腦,除了採用華為的鯤鵬CPU和鴻蒙PC作業系統,還將搭載DeepSeek大模型,在軟硬體方面實現全面大陸國產化。
其實,華為還未正式發布的電腦擎雲商用PC新品,但已經在今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提供給記者用來處理採編工作。據介紹,這款新品支持端側DeepSeek,並實現核心晶片及零部件全自研、軟體全棧可控,國產化率近100%。
《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基於鴻蒙系統多端協同的特性,鴻蒙PC或許將實現與手機、平板等終端之間的資源共享及無縫流轉,解決用戶多終端間數據傳輸的痛點。
然而,鴻蒙操作系統在PC領域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生態建設、用戶習慣培養等等。
《第一財經》分析,目前Windows在全球PC作業系統市場仍占據主要份額,鴻蒙系統若想突圍,不僅需要突破技術壁壘,更需構建完整的軟體生態。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已逐漸走出美國制裁陰影
第二、微軟Windows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將到期
第三、華為打造出自己的「鴻蒙PC生態系」
第四、在軟硬體方面實現全面國產化
第五、未來重點是擴大整個生態系的參與
華為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4年03月18日
華為海思自研處理器技術取得進展,首款「麒麟X90」近日現身。從中國大陸資訊安全評測中心公告的安全可靠測評結果中,華為海思麒麟X90 CPU晶片獲得安全可靠等級測評II級認證,或將用於PC端處理器。
同時,一同曝光的還有申威H8000、飛騰騰雲S5000C-E、龍芯3B6000/3C6000等大陸國產處理器。
快科技報導,中國資訊安全評測中心表示,安全可靠測評主要針對電腦終端和伺服器搭載的中央處理器(CPU)、操作系統以及數據庫等基礎軟硬體產品,透過對產品及其研發的核心技術、安全保障、持續發展等方面展開評估,評定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由於先前華為伺服器CPU命名均為鯤鵬系列,因此麒麟X90或正是華為自研的基於Arm架構的PC處理器。
本月上旬曾有消息稱,華為將在今年4月推出全新商用PC,不僅內部晶片的國產化成程度更高,運行鴻蒙系統(HarmonyOS)PC版本,並可能還將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提升商用辦公效率。
報導分析,若麒麟X90晶片疊加華為正在打造全自研的鴻蒙PC,安全可靠等級「II級」的認證也將大幅提升其資訊安全等級。那麼可以大膽推斷,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對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傳統CPU廠商產生衝擊。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海思自研處理企取得進展
第二、麒麟X90是是華為自研的基於Arm架構的PC處理器
第三、華為今年四月推出全新商用PC,內部晶片國產化程度更高
第四、華為是大陸晶片發展的領導者
第五、目前良率還不佳,但已大幅改善
騰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114年03月14日
大陸科技巨頭騰訊正在加速其AI大模型應用推進,陸媒《財經》雜誌報導,近期騰訊向輝達採購一批新晶片,訂單金額約合人民幣幾十億元量級。相關人士表示,騰訊短期內採購大量H20,主要是為了應對微信接入DeepSeek的需求。
據報導,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表示,DeepSeek爆紅前,騰訊內部並未明確大模型的發展定位,騰訊多個業務部門均有自己的大模型研發團隊,前期重心是用AI技術賦能自身業務。DeepSeek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推進騰訊的決策,使騰訊看到了「規模化」的可能。
H20是輝達在2023年專為大陸市場客製化的降規產品,算力參數僅是常規版H100的14%左右,但記憶體性能高,實際應用上優於華為昇騰920系列(Ascend)AI處理器,也是目前大陸買家能在合法管道上買到的用於大模型訓練的最先進的輝達晶片。
此前,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由於DeepSeek引發的需求大幅提升,大陸企業購買輝達H20晶片的訂單暴增,搶購H20晶片的大陸業者除了騰訊外,還有阿里巴巴及字節跳動。
《財經》報導另指出,為向騰訊按時交付訂單,輝達H20晶片短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騰訊、字節跳動長期是輝達在大陸市場最大的兩個客戶。去年,字節跳動和騰訊分別訂購約23萬顆輝達晶片,購買量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僅次於微軟。
為應對美國出口限制,H20晶片正成為大陸AI發展關鍵組成部分。據產業人士指出,這一需求不僅限於大型科技公司,大陸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小型企業也開始採用搭載H20晶片的AI解決方案。H20晶片的快速普及,反映了中國大陸科技行業正發生深刻變化,AI技術正逐步滲透到更多行業當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騰訊加速其AI大模型應用推進
第二、騰訊向輝達採購幾十億人民幣的新晶片
第三、騰訊短期採購大量H20,主要是為了應對微信接入DeepSeek的需求
第四、H20是輝達在2023年專為大陸客製化的降規產品
第五、搶購H20業者除了騰訊外,還有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
幣安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陳穎芃 114年03月14日
全球最大加密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近年積極挺進中東,成功獲得阿布達比投資公司MGX投資20億美元,不僅是幣安首度獲得機構投資,且這筆投資額以穩定幣支付,締造史上最大筆加密幣投資。
比特幣今年走勢開高走低,年初急攻至近11萬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震盪走低,目前約在8.3萬美元。
MGX執行長雅西亞(Ahmed Yahia)發布聲明表示:「MGX投資幣安實現了我們對區塊鏈產業的承諾,讓區塊鏈推動數位金融發展。」MGX希望藉由這次投資與區塊鏈產業領導業者幣安合作,加速AI、區塊鏈技術及數位金融創新。
MGX並未透露這次投資取得幣安多少股權,也未透露價值20億美元穩定幣是哪種加密幣,但可以確定是阿布達比政府近年聚焦加密幣及AI產業,恰巧與幣安挺進中東市場的時機點不謀而合。
MGX是阿布達比政府在去年成立的投資公司,專門投資AI新創公司。MGX在去年9月聯手貝萊德及微軟等多家金主,成立規模超過300億美元的AI投資基金,但遲遲未對加密幣及區塊鏈產業做出任何投資,因此這次投資幣安的消息格外受到關注。
幣安先前在多國遭到主管機關打壓後,近年開始積極挺進中東市場。2022年幣安獲阿布達比全球市場金融服務監管局(FSRA)原則上批准,以數位資產經紀商在當地營業,正一步步朝完全受監管的虛擬資產服務業者前進。
除了阿布達比之外,幣安也獲得杜拜及巴林主管機關許可在當地營業。如今幣安在全球大約5,000名員工當中,有1,000人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除了幣安之外,Crypto.com和FTX等加密幣交易所也打算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立營業據點。
相較於中東國家對加密幣產業的開放態度,英國及新加坡政府對幣安較不友善。英國監管機構先前限制幣安在當地從事任何受監管的活動,而新加坡央行也警告幣安可能違反當地支付法規,並限制幣安在當地的服務項目。
儘管如此,幣安執行長趙長鵬仍對外宣稱公司並未在其他國家遭受打壓,並強調幣安未來還有更多發展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幣安是全球最大加密幣交易所
第二、幣安積極挺進中東市場
第三、獲得阿布達比投資公司投資20億美元
第四、中國大陸與中東近年愈走愈近
第五、川普總統重新肯定加密貨幣的地位
全支付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李麗滿,114年03月13日
全支付繼日本跨境電支之後,今年繼續開通赴韓跨境電支,且正反掃碼均可支付,覆蓋率超越支付寶。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12日指出,跨境開通第二站選擇韓國,主要是看好台灣赴韓觀光旅遊人次、韓流與醫美帶動赴韓人次逐年成長,且消費力驚人,自今年1月開通以來,主要集中餐飲、傳統市場、醫美與交通運輸等,其中醫美消費已創高消費額。
全支付預計下一站開通的海外市場,仍以國人出國熱門地為主,包括泰國、越南等都在評估之列。
游金榮強調,全支付發展二年半,在母集團全聯PX Pay千萬會員帶動之下,「要做別人沒做的事」是最大宗旨。全聯總經理蔡篤昌則指出,全支付在日本的跨境支付金額已經排名第一,此次進入南韓後,目標同樣也要成為第一。
根據全支付統計,去年首次開通日本跨境電支,有4成是首度使用全支付,且有6成以上是20~40歲年輕族群,其中又有8成回台灣後仍持續使用全支付,帶動全支付會員破500萬人次,且在攜手日本PayPay的落地支付普及帶動下,已穩居台灣電支品牌在日本跨境電支市場的第一大。
而全支付開通韓國跨境支付,也是透過與全球跨境支付平台HIVEX合作,攜手南韓電子支付ZeroPay和跨境金融科技公司ICB共同服務,其可支付據點超過190萬商家,又以餐飲、四大超商、傳統市場、醫美等為主。
ICB執行長李漢龍則指出,今年1月全支付開通韓國跨境電支,在ZeroPay集結逾190萬商家,包括四大超商、傳統市場等均可使用,加上去年台灣人赴韓國旅遊人數達147萬次、年增53%,ICB也在免稅商店、醫美等積極布點,像今年1月開通以來,醫美就有單筆新台幣5萬多元的支付紀錄,韓國有相當成熟、穩健的支付環境,在FinTech發展趨勢、國際化組織架構下,支付工具可以消除國家壁壘,全力配合全支付一起成長。
HIVEX所屬TBCASoft執行長吳陵表示,從去年日本跨境支付的經驗來看,20至30歲年輕人成長最顯著,樂觀今年日本仍會持續成長;而ZeroPay從2018年的1.5萬家商戶,在短短四年取得200萬商家,三年內朝310萬商家邁進,目前可以在全韓的中小商店與1,700個傳統市場使用,未來更以每年增加30萬商家的速度,積極擴及全韓百貨、超市、餐飲等,選擇Zeropay合作更適合全支付,尤其反掃商家擴大,促使覆蓋率比支付寶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支付繼日本跨境電支之後,今年繼續開通赴韓跨境電支
第二、下一站開通的海外市場,仍以國人出國熱門地為主
第三、泰國、越南都在評估之列
第四、全支付積極發展規模經濟
第五、母集團全聯PXPay千萬會員帶動下,要做別人沒做的事
台玻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李孟珊,114年03月14日
AI需求爆發,最高階伺服器GB-200關鍵原物料Low CTE玻纖布缺貨,為克服產能缺口,台灣玻璃大廠-台玻(1802),成救援奇兵。台玻董事長林伯豐昨(13)日證實,包括低介電(Low DK)、Low CTE玻纖布共三款產品已獲認證,今年全球市占率衝破三成有信心達陣。
目前全球有能力生產Low CTE玻纖布的廠商只有三家,包括日本大廠日東紡、中國泰山玻纖,以及台玻公司;惟因美中貿易戰未停,中國大陸廠商已被排除在外,台玻成為唯一能神救援的台廠。
林伯豐強調,隨著5G時代來臨,全球資訊傳輸進入高頻高速時代,而網通設備用的印刷電路板(PCB),必須使用低介電(Low DK)材料,以及特殊規格的低膨脹係數(Low CTE)玻纖布,才能有效達到5G高頻高速的性能要求。
林伯豐指出,目前低介電(Low DK)及二代低介電玻纖布,以及Low CTE玻纖布等三款產品均通過客戶認證,還有一款雲端伺服器的新品將在今年底接受客戶認證;他強調,三款已通過認證的產品將在桃園廠、鹿港廠生產,產能會陸續增加,至於增加多少需視客戶需求。
不過他表示,產能供應屬於各家機密,因此不方便對外多做說明。
林伯豐強調,在AI需求大爆發,不過台玻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供貨,台玻有十多人專屬團隊研發、支應客戶需求,公司一直在產品開發上持續精進、改良,才能因應產業、市場需求做最新調整。
輝達最高階AI晶片所用的台積CoWoS封裝,其中用來支撐GPU、高頻記憶體(HBM)的載板,因採用特殊規格的低膨脹係數(Low CTE)玻纖布,但電子級玻纖布供貨商日東紡產能追不上輝達需求,台玻不僅成為產能缺口的神救援,更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目前日本大廠日東紡在全球市占率逼近四成,台玻有信心今年底市場占有率將超過三成,並在此基礎上積極往上衝。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玻是老牌傳產概念股
第二、近年來業績不振
第三、但輝達最高階伺服器GB-200關鍵原物料Low CTE玻纖布缺貨,台玻竟然成救援奇兵
第四、目前有能力生產Low CTE廠商共有三家,中國大陸已被排除在外
第五、這也算「去紅供應鏈」
伊藤忠101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114年03月15日
喧騰許久的台北金融大樓(台北101)日商大股東台灣伊藤忠賣股退出一事,昨(14)日有重大進展,六大公股金控暨銀行昨天同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每股38.7元價格,相當於淨值近三倍,共同承接伊藤忠商社持有台北101逾半數持股,交易金額合計達94.52億元。
據了解,證交所也有承接伊藤忠持股,因此,伊藤忠持股減半,董事將自然解任。昨天公股金融機構大舉加碼後,泛公股持股比例由52.08%躍升為逾七成,成為絕對多數,穩穩掌握國家地標經營所有權。
六大上市公股金控、銀行昨日已公告將承接伊藤忠的台北101持股,交易完成後,六大公股金融機構持股最高的將是兆豐金集團,金控加銀行都買到滿、合計有10%,其他像華南金、一銀、合庫銀這次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也都拉到法定上限5%。
根據先前台北101公開的十大股東資料,伊藤忠商社是單一最大股東,持股32.14%,西松投資則是5.02%,泛公股包括中央存保代管中聯信託持股、中華電信(2412)、證交所、兆豐金等公股金融機構,合計持有台北101超過52%。
伊藤忠剩餘約一成持股動向,仍有待觀察。市場先前傳出,伊藤忠已經找好接手人,其中之一為中信金。
根據公告資料,包括華南金、兆豐銀、一銀、台企銀、彰銀與合庫銀,昨天同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每股38.7元承接伊藤忠與相關的西松投資持股共24萬餘張,占股權約16.6%,交易價格高於伊藤忠之前承接頂新持股的每股價格32.9元約17.6%,伊藤忠逾半數持股獲利出場。
公股行庫高層主管表示,由於日本財務會計年度是到3月底止,因此伊藤忠可能希望能在3月底前完成交割,但是因為各行庫、金控依照規定,轉投資非金融相關事業,必須送金管會審核許可,方能進行後續程序,時間壓力不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資逐漸撤出台灣市場
第二、外資撤出101並不是好現象,代表對台灣未來前景有疑慮
第三、本地金控積極接盤
第四、政府沒有坦白說明伊藤忠真正考量
第五、但我認為外資對台灣信心絕對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