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香港聯交所改革的啟示

(全文刊載至2011-08-05工商時報)

日前,亞洲最發達金融中心香港的聯交所總裁李小加發表改革萬言書,除了描繪提升港交所競爭力的未來改革 "三部曲" ,並強調改革的必要性,藉由與業界溝通,安撫反對的聲音。

李小加是港交所第一位大陸背景總裁,兩年前上任時即公布 "戰略規劃 2010-2012",至今15個月,這次發表改革宣言是為了回顧過去、審視當前、展望未來,意義深遠。

李總裁把改革分為三類:關於香港交易所核心實力的改革、為了實現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改革、與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改革。具體措施包括短期內提升資訊技術基礎設施,中期實現交易時間 (和大陸) 開市同步、引進外地交易所 (主要是大陸) 參與者制度、和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以及長期將推廣"隱名交易" (利用電子交易所平台作隱名的股票買賣,又稱 dark pool 黑池交易) 等。

李總裁並勾勒了三個香港交易所願景:一、內地企業「首選海外集資中心」;二、內地資本「首要海外投資中心」;三、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全球交易所競爭激烈,跨地域併購消息不斷,紐交所和德交所合併已獲兩地股東會同意,上海正加速推進國際板,新加坡亦虎視眈眈,在高頻交易、黑池交易上領導創新,港交所面對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挑戰,當然需要加速改革。

香港媒體普遍將焦點放在抗議縮短午休時間,以及改革方案只有利於大型投資銀行,對於缺乏資源的中小型劵商將造成衝擊,基本上是沒有弄清楚問題焦點,而且錯失了對大方向的掌握。李總裁宣言傳達最重要的信息是人民幣國際化以及香港即將會成為內地資本「首要海外投資中心」,不管中小型劵商或小額投資人喜不喜歡,香港與內地連結和全球化的腳步是不會放慢的。滬深兩地每日交易量是香港市場的6倍,而且尚無融資融劵,香港現在的基礎建設根本無法應付未來的挑戰,誠如李總裁所言「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我們準備好了嗎?」

大陸兩年前就計劃開放大陸居民投資港股「直通車」,後因為配套措施不完備而取消。以前大陸人士投資港股要帶著現金到香港偷偷開戶,但現在卻可以光明正大地探討內地資本以香港作為出海口。如果香港對陸資開放但劵商卻未準備好,資金將會流到別的市場和另類交易平台。

大陸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對香港衍生性商品市場也將帶來莫大商機,李總裁提出中國基於金融安全的考慮,在短期內不會太快與國際主流貨幣與商品市場完全接軌,而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利率衍生商品及相關場外清算業務有巨大需求,香港迫切需要推出多樣化的人民幣計價投資及風險管理商品。藉由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機遇,香港很有可能後來居上,在ETF、股票期貨等領域超越新加坡。

台灣的証劵市場一向以散戶為依歸,不太保障法人和外資,更不在乎私募股權基金和陸資投資人,所以資本全球化進度相對緩慢。馬總統最近表示台灣在與其他國家洽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過程中,國內很多產業仍不願承諾開放,將使台灣難以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反觀香港,從最近 Prada 和大潤發的上市可以看出,本地散戶不捧場股價照樣上漲,證明其資本市場早已充分外資化和法人化了。

面對全球化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衝擊浪潮,台灣應盡快進行全面性的証劵市場開放與改革,包括交易所、承銷制度與交易制度等。投資大師羅傑斯最近表示,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都大幅開放,只有台灣尚未開放;世界已完全改變,台灣的心態卻沒跟著轉變。對於台灣劵商而言,香港在短期內可能成為新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其作為投資中心的意義遠比籌資中心更大,值得我們重新思考戰略佈局與資源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