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索尼 / 醫療設備
韓國時報報導,過去20年來三星電子與Sony搶當消費者電子產品市場的龍頭,現在戰火已延伸到醫療設備領域。10年日本Sony幾乎是所有資訊科技業領域的領導者,讓三星難以望其項背,但三星後來居上,從智慧手機到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已漸有超越Sony的趨勢。
不過,Sony在光學技術與系統的經驗與純熟度占極大優勢,三星能否在醫療設備市場趕上Sony仍有待觀察。兩大業者都計劃下半年大舉投資醫療設備事業。Sony社長平井一夫4月取代史川傑上任後,積極尋找新成長動力,其中一項就是醫療設備業務。平井一夫當時在記者會表示,計劃在中長期創造規模1,000億日圓(12.5億美元)的醫療業務。
Sony已將2014年度醫療設備事業的銷售目標訂為500億日圓(6.29億美元),計劃收購子公司Sony Entertainment的58.18%股權,並讓後者持有醫療服務供應商M3的55.19%股權。日本約有28萬名醫生,其中就有20萬名使用M3提供的網路資訊服務。
Sony也計劃入股因會計醜聞而股價重挫的奧林巴斯(Olympus)。奧林巴斯製造的內視鏡設備堪稱全球第一,是Sony成功拓展醫療領域的必要得力助手。
三星2006年已取代Sony成為最大電視製造商,以營收來看在全球市占率達28.5%。不過,三星並未因此鬆懈,也將醫療設備與生物科技列入5 項新成長引擎之中,再加上太陽能、汽車電池與LED面板等其他項目,預計2020年前將帶來共50兆韓元(441億美元)營收。
三星併購醫療設備製造商Medison後,將它更名為「三星Medison」,近來也將原Medison的8家海外子公司整合一起。三星將生產X光電腦斷層掃瞄設備,而三星Medison則製造磁核共振影像機。三星發言人說:「三星正在思索拓展醫療事業的各種方式,我們選擇該領域為新成長引擎之一。」但他不願透露該公司計劃併購哪些國家的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和韓國都大力投資醫療設備,這是台灣所忽略的產業。
第二、台灣有許多醫療器材上市的公司,但居然沒有大力去發展醫療設備,令人費解,說明台灣人只會小打小鬧,但完全沒有能力競逐全球較大的項目。
第三、三星去年收購了兩家歐美大型醫療設備廠商後,迅速整合到集團內部,值得台灣學習。
第四、鴻海去年曾經表示有興趣跨入醫療設備領域,因為和其EMS本業相關 (醫療設備基本上就是機、電、電子的整合),但之後就沒有下文了,不了了之,可能是因為夏普案或者因為郭董太忙了。
宏碁 / 聯想
平板電腦風暴狂襲,傳統個人電腦(PC)業者面臨整併,宏碁(2353)董事長王振堂11日驚爆,聯想曾經提議併購宏碁,但遭到宏碁拒絕。在此之前,美國媒體也點名建議宏碁、華碩整併,可以一舉從惠普手中奪下PC全球第1寶座,同樣遭宏碁駁斥「可能性不存在」。
王振堂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他坦承,平板電腦的興起、以及疲弱的全球經濟狀況,讓PC市場的衰退幅度的確比預期更大,市場上充滿不確定性,讓宏碁營運更具挑戰。
提升獲利是宏碁現階段的首要目標,宏碁不會再為了追求市占率,而以低利潤產品衝高出貨量。宏碁希望將營益率從目前的0.4%拉升到2%至3% ,也就是回到2010年宏碁爆發歐洲通路虧損前的水準。
針對最近PC產業的整併傳言不斷,王振堂也首度透露,聯想曾經與宏碁接觸,提議買下宏碁。但經過公司內部討論,基於宏碁品牌屬於台灣人民的情感考量,最終拒絕了聯想的提案。
這投射出聯想的強烈企圖心,聯想最近發動一連串擴張動作,包括挖角宏碁前執行長蘭奇擔任其歐非中東(EMEA)市場的最高指揮官;聯想並陸續結盟德國Medion、日本NEC、和巴西CCE等地頭蛇,目前全球PC市占率已快速爬升到「坐二望一」,領先宏碁、戴爾、華碩等勁敵。
我們的看法:
第一、聯想曾想要收購宏碁,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兩者結合就成為世界第一了。
第二、宏碁拒絕被收購的理由是民族情感,這和中國大陸企業拒絕被老外收購一樣。但這真的是明智的抉擇嗎? 我們不要搞得像DRAM廠茂德的結局一樣,現在至少企業還有一定程度的「剩餘價值」,但是等到別人產業整合完成,價值就所剩無多了。
第三、聯想也有可能去收購惠普,後者現在也是岌岌可危。但是收購老美的公司有整合的問題,還不如併購宏碁。
第四、美國媒體點名宏碁和華碩合作,也被宏碁駁斥「可能性不存在」。宏碁是台灣品牌的驕傲,也曾經是最有價值的台灣品牌,但絕對不能太過於堅持,否則下場可能像日本夏普一樣。
第五、不少台灣企業目前剩下的都是「被併購價值」,需要好好把握和利用,否則外資或陸資最後乾脆直接挖角人才,連併購都省了。
東森購物
東森購物閃電換東家!馥甲建設董事長陳世志11日證實,已透過勁鑫貿易公司收購東森購物母公司東森得意購百分之百股權,正式入主東森購物,原股東新加坡匯亞集團總裁梁家鏘,正式退出台灣電視購物市場。
據了解,陳世志以約新台幣16~17億元現金,買下匯亞及年代董事長練台生等大股東持有東森得意購百分之百股權,加計東森購物的銀行負債及積欠購物台供貨商的累積帳款,總交易金額約新台幣26億元。
陳世志從建築業界起家,這次看好電視購物產業,加上受金融機構聯貸朋友之託,決定買下東森購物。他說,在購買之前,特別廣徵各方業界人士意見,在確定未來與其它購物台會有進一步合作機會、東森購物將有更好發展契機下,才決定買下東森購物。
據指出,去年市場便傳出梁家鏘有意出讓東森購物經營權消息,期間多路人馬角逐,陳世志在1個多月前透過金融圈的友人正式向匯亞基金提出收購價格,雙方快速達成共識,7日完成交易,東森購物隨即於當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董事長等高層人事異動案,原任董事長梁馬利退出經營層,改由陳世志接掌董事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東森購物台有一定的價值,業績做不起來主要是因為梁馬利和王令麟彼此不合,王先生後來對其採取抵制手段所造成。
第二、購物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大陸,將來將台灣技術、人才和經驗與中國大陸市場能夠相結合,才能創造更大的商機。
第三、外傳王令麟先生才是背後買主,並非沒有可能。這是他最熟悉的一塊業務,其它任何人來經營都不適合,遠遠比不上王先生。
第四、新加坡私募股權基金匯亞 (Transpac) 這幾年有幾個漂亮的投資案順利退出,獲利值得令人羨慕,包括大陸台商徐福記 (賣給霸菱基金),以及東森多媒體和電視台 (賣給凱雷),可謂一帆風順,但這次終於踢到鐵板。
陸資參股電信
政府正進行第4波陸資來台鬆綁檢討,經濟部長施顏祥11日表示,「所有項目都在檢討中」,對於相當敏感的第一類電信,是否在檢討之列,施顏祥鬆口說:「不排斥」。這也是政府首長首次表態,可以檢討開放陸資投資第一類電信。
在此之前,陸資已歷經3波開放,最近1次是今(2012)年3月,新增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製造業115項、服務業23項,以及公共建設23項,加計先前第1與第2波開放項目,開放比率分別為97%、51%、51%,皆已過半。負責此業務的經濟部,正在請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第4波陸資開放檢討。
由於開放第1類電信,被認為可能涉及到國安的考量,前三波陸資來台鬆綁均未放行,也導致大陸電信公司中國移動有意入股遠傳電信12%股份,無法落實。外界已將第4波陸資來台鬆綁是否開放第1類電信,作為開放「有感與否」的指標,備受關注。
對於鬆綁陸資來台,施顏祥昨天在行政院宣布「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記者會中指出,目前正在檢討第4波陸資來台,包括增加開放項目、已開放項目附條件鬆綁和配套措施等,陸資來台所有項目,都在檢討中,國內企業登陸投資鬆綁,也同樣在檢討之列。
行政院長陳則說,與大陸有關的問題,可分陸生、陸資、陸企3項,都在檢討中。
會後被問及陸資來台檢討項目是否包含第1類電信在內,施顏祥首次明確表態說,不排斥對此進行檢討;電信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發言人魏學文則表示,服務業開放由經濟部彙整,統一對外發言,他不便表示意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移動三年前就有意投資遠傳電信12%股份,約5億美元,一直無法落實,直到最近台灣NCC還表示基於「國安」考量絕對不會開放陸資投資遠傳。
第二、如果動輒以國安理由不准,那等於扣上一頂大帽子,很多東西都無法操作。我們對施顏祥部長表示「不排斥」開放,予以高度肯定,總算有政府官員願意以比較開放的胸襟來看待陸資來台。至少政府願意檢討現有政策,這就是很不簡單的一大步。
第三、全球電信產業都在進行大匯流 (convergence)。許多大陸網路公司如百度和騰訊現在都推出自己的硬體產品,而大陸電信公司也不斷加強非語音內容,電信供應商華為更是已經躍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業者。
第四、在雲端計算時代,兩岸資訊的相互交流是很重要的,電信事業的開放和國際化一定要加以檢討,不能隨便以國家安全理由否定。
第五、三年前中國移動宣布投資遠傳電信後,台股大漲2,000點,有非常強的宣傳效果。這次如果能夠順利開放投資,不僅能夠帶動其它陸資來台的信心,而且也會讓其它外資刮目像看,台股前景可期。
陸資來台鬆綁
行政院正在檢討第4波陸資來台鬆綁內容,其中公共建設部分,鬆綁項目訂在12日確認,包括一般旅館和運動場館等都可能在鬆綁之列,最受關注的面板、半導體等7大關鍵性產業,則將在拿掉「不具控制能力」的投資比率上限後,只保留專案審查做為防火牆。
經濟部自民國98年6月開放陸資來台,已歷經3波開放,累計至今製造業開放項目為204項、開放幅度為97%;服務業開放項目161項、開放幅度51%;公共建設開放項目43項、開放幅度51%。
第4波陸資來台鬆綁檢討已於7月啟動,行政院希望「有感鬆綁」。其中,最大亮點是製造業中的7大關鍵性產業,將放寬現行陸資持股須低於50%的比率限制。知情人士9日透露,經濟部研議朝有條件鬆綁方向,即不限制陸資持股比率,但保留專案審查機制。
所謂7大關鍵性產業,是指積體電路製造業、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金屬切削工具製造業、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製造業,以及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按規劃,其中前5項會先走一步,後2項再比照辦理。第4波陸資來台鬆綁打頭陣的公共建設項目,工程會周三邀集跨部會會議,確認項目內容。
據瞭解,包括一般旅館、運動場館已列開放之列,海水淡化廠、醫療園區、農業科技園區等醫療和農業公共建設則納入檢討範圍中。至於服務業的鬆綁方向,由於台北市政府主導的信義區A25招商,擬以專用停車場附屬經營旅館及百貨商場等多目標使用,透過促參方式招商,陸企對此躍躍欲試,北市府建議鬆綁不動產租賃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次開放有包括旅館、醫療園區、農業科技園區等,不再只是單純產品導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把「不具控制能力」這項限制條件拿掉,是正確的作法,透過「保留專案審查」已經預留了彈性機制。
第三、既然開放就該開放的徹底,不要像跳脫衣舞一樣,一條政策一條法令、一個產業一個項目慢慢鬆綁,到頭來只會讓陸資對台灣徹底失望,完全放棄死心,我們對經濟部的第四波陸資來台鬆綁內容非常期待。
台灣促投資方案
行政院近日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將從拚出口、促投資、推動產業多元化等5大政策方針,全面推升景氣,其中在促投資方面,將鎖定台商回台及陸資鬆綁兩大主軸。據悉,第4波陸資鬆綁,可望本月底前完成。
經濟部長施顏祥坦言,今年設定的陸資來台金額4億美元目標,已確定達不到,但經濟部正針對已開放、來台投資有配套或門檻限制的關鍵敏感產業,進行檢討鬆綁。至於服務業,由於事涉兩岸ECFA後續服務業談判,是否納入鬆綁檢討清單並提前鬆綁,還在評估。
不過,據悉,隨經濟部希望擴大兩岸產業合作視野,不再侷限在個別行業標準,而是希望能擴大到應用面及營運模式面的合作,涉及製造業服務化的智慧生活,如電子產業內容、APP應用服務、LED、雲端運算、工具機、物流業等,也是經濟部積極推動兩岸產業合作焦點,有望列入第4波陸資鬆綁檢討行列。
經濟部今年3月30日才公布第3波陸資鬆綁,大幅放寬LED、面板、半導體及封裝測試等敏感關鍵技術產業。鬆綁後,製造業開放比例已達97%,但服務業開放比例僅51%。但第3波陸資開放成效並不佳,根據投審會資料,今年1至7月核准陸資來台件數80件,但投資僅1億3327萬2千美元,遠落後經濟部年度4億美元目標額。
據指出,正在檢討的第4波陸資鬆綁,由於過去前3波陸資鬆綁的設限太多,致錯過面板及半導體兩岸產業合作先機,第4波陸資鬆綁在製造業部分,大陸LED業、以及身陷歐美雙反指控而陷入經營困境的太陽能光電產業等,經濟部有望大幅鬆綁,以催生兩岸合作的亮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經濟和出口的不振,有可能促成政府對陸資來台投資大幅鬆綁,我們對此樂觀其成。
第二、陸資鬆綁的關鍵在於「明日產業」(如LED、雲端計算) 必須大幅開放,同時不要禁止陸資參與經營管理。
第三、經濟部的五大政策方針中,「促投資」是成效最快的。「拚出口」有結構性問題,「推動產業多元化」也不是一蹴可及。
第四、經濟部希望擴大兩岸產業合作視野,不再侷限在個別行業,並且要擴大到應用面,這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代表漸漸從「產品」走向「解決方案」,並且將各種應用整合起來,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大陸在「智慧城市」的推動上比台灣先進許多,又有龐大的市場,台灣若不能脫離單一產品製造的思維,未來將遠遠地落後。
二三變革工程
兩岸台商菁英、商場戰將、專家學者昨天強調,大陸沿海地區第二產業台商進行轉型升級、產業轉移,已是刻不容緩;因應中國大陸「十二五」及「十三五」規畫的10年,內需拉動將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台商應掌握契機,透過系統規畫及整合配套,共同抱團創造更好的利基市場。
同時在兩岸政府利多政策優惠獎勵下,台商可與大陸民資和地產開發公司合作,引進台灣品牌、服務模式,在大陸各地打造台灣城,全方位提升大陸民眾衣、食、住、行、育樂民生品質,既強化兩岸產業合作,也同時開啟台商在大陸二度創業(服務業)的榮景。
2012台商產業轉型峰會,昨天下午在南通金石國際大酒店進行研討。中時媒體集團《旺報》社長黃清龍主持第一場「台商轉型的機會」座談,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副會長、沃華國際控股總裁陳柏光,達芙妮國際控股總裁陳英杰,上海市台協連鎖委員會主委、象王國際集團董事長黃進能,大麥客商貿有限公司執行長李春材4人與談。
黃清龍指出,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轉型,是世界經濟發展所必然面臨的問題,大陸「十二五」規畫「穩增長、調結構」的發展目標,預定人民工資達到每年兩位數成長,未來內需拉動將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更是台商轉型升級的絕佳契機。
與談貴賓針對大陸當前市場及投資環境,是否具備由製造業向現代化服務業發展?打房、股市低迷是否已造成游資轉向服務業?台商要如何成功行銷品牌?連鎖品牌及通路服務,如何拓展成功?台企聯及政府如何積極協助台商轉型等議題,進行經驗分享和政策建言。
陳柏光指出,「二三變革工程」已迫在眉睫,台商抱團共同發展時代已到來。目前台企聯在安徽銅陵示範區設置台灣產業園,輔導協助第二產業台商轉型及第三產業的台灣風情商貿文化城,績效斐然;陳英杰介紹達芙妮加強資訊管理能力和改善物流系統,提高配送能力,型塑店鋪品牌口碑;黃進能建議採多角化複合式高端優質生活服務;李春材提醒台商朋友,把好的貨品交給優良通路行銷,攻略大陸市場。
黃清龍總結,當前大陸台商服務產業,品牌和通路兼而有之,未來可繼續探索,使兩者互為因果,相乘相加;他認為,台商要抱團發展,大陸政府應支持台企聯,提供更好的服務平台;他建議兩岸商學院EMBA攜手合作,共同出版中國人商學成功模式,並廣為翻譯流傳。
我們的看法:
第一、第二產業 (製造業) 轉第三產業 (服務業) 是一項大工程,除了資金以外,最重要的是領導者的心態以及組織文化的變革。
第二、二三變革不要只侷限於台灣人的小圈圈,一樣可以和大陸企業結合起來。舉例來說,大陸通路龍頭企業如蘇寧等,可以和台灣企業合作,在大賣場內部設立台灣館,而不一定要由台灣企業自己設行銷網點。
第三、電子商務也是台商值得關注的領域,淘寶網已經發展為沃爾瑪一樣具有影響力的平台,但是大部分台商目前仍然侷限在實體的商場和物流。
第四、大陸國台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協助溝通以及資源的整合,並且在銀行融資端給予台商必要的支持。
第五、二三變革是一項長期工程,短期一定會遇到挫折,但是要不屈不撓。郭台銘董事長二年前宣布的通路轉型計劃,不管是賽博數碼或者是飛虎電子商務,到現在為止成果均非常有限,證明通路轉型需要長期耐心培養的,絕非一蹴可及。
第六、台灣政府對於台企聯的二三變革以要多予以支持,將來二三變革不只是大陸台商的平台,更是海峽兩岸台商資源整合的平台。
服務貿易協商
為發展具兩岸特色金融產業,兩岸ECFA服務業貿易協商,我方已向大陸提出「request」,即市場開放要求的清單,包括要求陸方放寬台灣金融業、證券業及期貨業赴大陸從事的業務範圍及參股比例。
其中,在證券業方面,我方要求得參股或設立證券投資諮詢機構;此外,我方也要求大陸提高台灣保險業者合資壽險公司持股比例得超過50%,或解除陸方股東可不限一家的規定。
行政院日前提出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為活化金融永續發展,行政院首度曝光兩岸ECFA服務業貿易協商,我方向陸方提出證券、期貨、保險等金融市場的開放清單。主要內容包括1、開放金融業赴大陸從事之業務範圍及參股比例;2、開放證券業得參股或設立證券投資諮詢機構;3、開放期貨業赴大陸參股;4、開放台灣保險業者合資壽險公司持比例得超過50%,或陸方股東不限一家。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共有14家證券公司設了24個辦事處,但因大陸對證券業管制嚴格,以群益證券為例,早在20多年前就赴大陸設立辦事處,比國內銀行業赴大陸申設辦事處早了好多年,如今銀行都已升格為分行,但證券仍苦守寒窯,在大陸難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只允許大陸銀行參股台灣銀行5%股權,又有何資格條件要求大陸開放保險公司持股比例超過50%?
第二、兩岸金融開放台灣主管機關和業者從來沒有想過彼此對等性,總是獅子開大口,wish
list 洋洋灑灑,但完全不提我方開放的幅度,很難會有結果。
第三、證劵開放很難,因為大陸對台灣證劵市場沒有興趣,所以無法對等開放。
第四、PE和基金管理是兩岸金融合作比較可以有交集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