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 Max事件》連川普最後也不得不低頭...老總:這場飛安風暴給台灣的4個啟示
20幾年前,美國Motorola有一個轟動全球的「銥計畫」(Iridium),當初規畫是發射66個通訊衛星上太空,沿著地球軌道放置,可提供全球不間斷的通訊服務,不管你身在非洲沙漠或亞馬遜叢林。
這個計畫還有一個台灣策略夥伴,即台灣大哥大原發起人,現已倒閉的太平洋電線電纜。但該計畫從1998年開始營運就不順,缺乏市場需求,根本找不到客戶,只好1999年進行破產重組。
問題在於營運成本太高,而且一般行動電話(GSM)就已有很高的覆蓋率,人們根本不需要可以上山下海的全球行動電話。但這麼簡單的道理,當初並沒有人質疑,反而對摩托羅拉一直保持高度憧憬。
如今「銥電話」仍然存在,淪落為專用的工程通訊服務,如果你是南極破冰船或喜馬拉雅山探險隊,才用得著他們的電話。這家公司總資產有幾十億美元,但營收只有1/10。
Iridium是科技史上最大的失敗之一,但20年後的今天,全世界又發生了一件比其更嚴重的事件,就是波音最新型的737 Max飛機出問題,5個月連摔2架,只好全球停飛。波音公司損失慘重,影響訂單的總金額高達570億美元。
波音737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機種,但卻是全新的設計。其為了省油,重新設計了發動機,比原來的要大,但也因為如此,位置必須往前挪一些。不過有一個連帶問題,就是飛行時機頭會翹起來,所以需安裝一個MCAS(機動特性增強系統)來平衡。不幸這個系統失靈,造成2架失事飛機起飛後,出現完全相同的亂流現象。
當初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嚴重性:這已徹底變更原飛機設計,不是小改,而是大變動。然而大家都認為波音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飛機公司,應該不會出錯,因此對於新設計未再三測試。我雖不是飛航專家,但看到這些報導也感到膽顫心驚。
國外媒體指出,現在飛機的設計已太複雜,所以很多時候採用自動駕駛,只有起飛和下降時才以人工操作。但「人機界面」是很大的學問,如何切換操作模式需不斷演練。737 Max加入了特殊軟體,飛行員不熟悉其功能,波音也未強調要培訓。
衣索比亞航機出問題時,飛行員曾企圖改為手動卻失敗,飛機完全不聽指揮,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AI成為失控的巨獸,主宰人類的命運。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失控自駕車的畫面,載著無辜的我衝向其它汽車。
航空界最有名的「反空難」事件是2009年全美航空飛行員駕駛著2具引擎停擺的班機,成功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上,乘客與機組全員共155人皆倖免於難,後來被拍成電影「薩利機長」,由湯姆·漢克斯主演。這證明有經驗的人類是可以超越機器的。重點是什麼?跟你我的性命比起來,幫華航機師加一點薪絕對值得。
波音事件讓我們重新思考「軍機採購」。小英政府正計劃以4,000億元購買66架F-16V戰機。F-16V是升級版,造價非常昂貴。從好處來說這是一個我們已經在使用的機型,但從風險而言不知道這個「升級版」究竟好在哪裡?有沒有測試?雖然很多國家都有買,但就像737 Max一樣,並不代表沒有問題。
另外一個值得檢討的是金額高達8,0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現在雖然第一階段金額減半,但主要用在城市輕軌上面,未來是否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會不會犯類似「銥計畫」的錯誤?
第3個啟示是「思統思考」。我們應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737 Max為例,重量雖然減輕,但很多功能都必須修改,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台灣正邁入「智慧生態系」時代,必須從整體系統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不能用以前零組件代工思維,也不能僅有技術的層面,必須從使用者和應用的角度來全盤思考。
第4個啟示是「名家謬誤」。一般人總以為有名的公司或投資者一定不會錯,也搶著要加入。大陸共享單車龍頭ofo泡沫化就是例子,股東一流,最後卻破產。「女版賈伯斯」的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也是類似情況,後來拍成電影「惡血」。最近在大陸一個投資論壇上,專家指出最大投資風險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所謂的一窩蜂現象。
不限於高科技,著名的可口可樂也曾犯過超級錯誤。1984年,當時可口可樂被競爭對手百事可樂追擊,於是CEO突發奇想,決定推出「New Coke」,換不一樣的口味。結果市場反應奇差無比,差點拖垮公司,一年之後只好放棄新產品,換回原口味,乃行銷史上最著名的失敗案例。
上週義大利決定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習近平與義大利總理簽約,這是一個典型打臉川普的例子,而且是G7國家中的第一個。川普搞「抗中聯盟」,台灣也興沖沖地想要加入,但這是不是適合我們玩的遊戲?
川普的「全球反華為聯盟」就像波音聯盟,成員好比購買波音737 Max的國家。川普的假設很簡單:美國就是老大,跟著老大走絕對不會錯。但當全球所有國家在短時間內都決定停飛737 Max時,連川普最後也不得不低頭。華為和波音事件代表美國科技霸權的終結,台灣應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全世界都在思考應如何維持和美國及中國的關係。對台灣而言,不論「親美」或「友中」均是可能選項,但「反中」卻有高度風險。
請謹慎思考2020,錯誤的機長和系統將會使台灣墜機。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再生能源,小米,Google,深圳&高雄,安成藥,日本7-11,和碩&印尼,雙子星,美時,開發&福盈科
2019.03.25_理事長的話_再生能源,小米,Google,深圳&高雄,安成藥,日本7-11,和碩&印尼,雙子星,美時,開發&福盈科.
再生能源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與顧問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19日共同發表「2019台灣薪酬標準指南」,報告指出,台灣再生能源領域具有成長性,需要人才投入,尤其是具有技術能力和中英文語文能力者,更是產業急需延攬的對象,而新能源產業跳槽轉職,薪水可望成長約17%。
歐洲商會指出,再生能源產業在台灣具有成長性,許多國際離岸風電、太陽能、水力發電公司對投資台灣表現出濃厚興趣,目前已有幾家全球再生能源領導廠將台灣視為在亞洲的唯一基地,因此預期這個產業的就業機會前景樂觀。
米高蒲志南中國與台灣地區總經理Mark Tibbatts表示,台灣政府已宣布2025年之前,全國20%的電力將由再生能源供應,本地企業正在投資這個領域,幾家國際公司也正踏入市場。
Tibbatts指出,能源產業可能會改變台灣就業環境與市場結構,將人才外流的趨勢扭轉為引進國外人才,因為這些產業很可能在建立公司時引進重要的人力。專業的能源人才在全球市場流動率極高,而且隨著新進業者從歐洲進入台灣,人才轉移和本地接任的規劃應會創造令人期待的就業前景。
調查顯示,台灣能源產業人才異動時,可望獲得17%的加薪幅度。米高蒲志台灣地區協理吳紹瑀表示,外商尋找再生能源人才重視技術能力和雙語能力,同時具備這兩項專長的人才相當搶手。
Tibbatts表示,台灣已是公認的軟體開發人才中心,尤其對於想要進軍中國大陸的跨國公司更是人才來源,台灣科技業的雇主在競爭人才的過程中,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必須非常重視吸引與留住頂尖人才的策略。業者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建立強大的雇主品牌以及建立有效的人才招募流程,才能創造不同的招募成果。
米高蒲志報告指出,2019年台灣科技業仍呈現極度需求人才的情形,尤其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領域的職缺相當多,過去12個月以來,台灣科技業職缺增加12%,成功跳槽者預期薪資可增加15%。
吳紹瑀表示,近期許多國際車廠來台成立營運中心,就需要許多採購供應鏈人才,預期跳槽薪資可成長13%。另外,電子商務、行銷等產業,也需要大量人才。台灣好的業務人才,在30到40歲階段的人才相當難找,反映出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洲再生能源專家看好台灣,說明我們綠能產業的確有潛力。
第二、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及法律的不確定性。
第三、台灣不但有再生能源產業需要,而且資金充沛。
第四、另外一個特色是台灣有優秀的製造業,可以生產很多關鍵的新能源機械組件。
第五、台灣封殺中國的設備,將會延緩未來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進程。
小米
小米集團19日公布上市後首份年報,2018年營收人民幣1,749億元,年增52.6%;淨利潤86億元(約新台幣400億元),年增59.5%,雙雙優於市場預期。
上證網報導,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昨在公開信上指出,小米去年研發投入超過58億元,增長83.3%,過去三年複合成長率66.2%。2018年小米硬體綜合稅後淨利率為正,小於1%;此前在小米IPO前,董事會承諾,「小米的硬體綜合稅後淨利率永遠不超過5%。」
雷軍表示,在5G時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新換機潮將給小米帶來巨大的機會;Redmi Note 7在不到一個月內出貨量就超過100萬台;小米9系列的供應量也預計將在3月底超過150萬台。
小米集團股價昨漲2.52%至港幣12.2元。公司財報顯示,報告期內,MIUI的月活躍用戶由2017年12月的1.71億人,增至2018年12月的2.42億人,年增41.7%。
2018年全年網路服務的每名用戶平均收入,從2017年的57.9元增到65.9元。
針對手機業務,根據IDC諮詢統計,2018年手機全球的銷量下滑10.7%,而小米在期間年增32.2%,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四。小米內部數據顯示,2018年整體出貨量達1.19億台智慧手機。
目前「小米之家」在大陸已開586門市,主要分布於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此外,為了在中小城市及鄉鎮地區開展線下新零售業務,於報告期建立具規模的授權店網絡。2018年共設立1,378家授權店,相比2017年底設立62家,快速成長。
華爾街見聞報導,小米去年第4季,營收人民幣444億元,不如預期,年增26.5%,季跌12.6%。淨利潤人民幣18.5億元,高於此前市場預期14.2億元。第4季手機業務及利潤成長引擎網路業務雙雙比第3季下跌。
統計至去年底,小米搭載人工智慧助理「小愛同學」並啟動的智慧設備數超過1億台,截至2018年底的月活躍用戶超過38.8百萬人。網路服務分部比2017年增加61.2%,全年貢獻收入人民幣160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米是中國大陸除了華為以外,另外一個有能力全球布局的手機企業。
第二、「全球化」是小米成功的重大關鍵因素,現在市占率在印度超過30%,排名第一。
第三、台灣有Acer、Asus和hTC,只有華碩還有較強的競爭力,其它都跌出領先族群,宏達電更接近崩盤,但華碩上季手機也大虧。
第四、小米的成功關鍵在於其商業模式,包括互聯網行銷、速度、物聯網生態系,和全球布局。
Google
Google十九日在美國舊金山的遊戲開發商大會發表名為Stadia的遊戲串流服務。Stadia平台標榜玩家只要以現有一般裝置連上網際網路就能玩遊戲,不再需要購買遊戲主機。
美聯社報導,Stadia平台將遊戲軟體存在雲端數據中心,玩家使用任何一種Google的軟體或硬體都可以玩遊戲,包括Google的Chrome瀏覽器,以及使用Chrome OS作業系統的手機、筆電等。
彭博資訊報導,Google並沒有透露這項串流服務的收費水準,也沒有表明這項服務的營運資金來源,是否會像多數其他業務一樣來自廣告。
Google說,Stadia串流服務將在今年稍晚推出。Google在發布會上,並未宣布跟任何一線遊戲開發商合作。
部分分析家原認為Google會發表串流遊戲主機,但Google副總裁哈里森說,「新一代遊戲不需要像個盒子的主機,數據中心就是你的平台」。
年營業額一千八百億美元的遊戲產業如同電影和音樂,逐漸走向數位下載和串流。不過,遊戲串流比影音串流需要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因為玩家和遊戲軟體之間頻繁互動。Google說,他們將強化數據中心讓這套系統順利運作。
Google說,在Stadia平台玩遊戲不需要下載或安裝軟體,按下開始就能玩。Google還發布了遊戲控制器,可使用無線網路加強玩家和遊戲的互動,並將遊戲過程直接上傳YouTube供人觀賞。
哈里森說,他認為未來所有遊戲都會透過雲端串流平台進行,不需要主機,不過,「串流平台當然不會在一夜之間就取代傳統遊戲裝置」。
華爾街日報指出,要成為成功的遊戲平台,必須擁有引人入勝的遊戲,最好要有一些玩家熟悉的熱門遊戲,這部分Google看來還很不足。例如十九日的發布會上,完全沒看到新款熱門遊戲要進駐Stadia平台。
目前Electronic Arts等三大遊戲發行商已與微軟的Xbox和Sony的PlayStation各自開發的串流平台有合作關係。這些發行商是否願意和Google合作,有待觀察。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ogle和微軟是最看好台灣的全球科技公司。
第二、Google的新遊戲平台,可能取代微軟Xbox和Sony的Play Station的未來地位,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第三、Google在台灣花11億美元併購宏達電2,000個工程師,說明對台灣人才的重視。
第四、我們熱烈期待Google在台灣下一個布局。
深圳/高雄
高雄市長韓國瑜即將率團出訪港澳與深圳、廈門,極可能與深圳等城市開啟「南南合作」先聲。深圳是大陸成功轉型的創新城市之一。本報採訪學者、官員、移民、台商等,製作「深高城市對話系列」,從城市﹑人才、產業探討韓國瑜此行將擦出的火花。
3月4日高雄市兩岸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與會人士圍繞在如何發展振興高雄經濟的主題上,討論熱烈。當天受邀的兩岸小組成員深圳台商協會會長陳忠和發言時說:「我們應更在意如何把人留下來!」。
「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是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之初提出的市政目標,他這次出訪將觀摩深圳的科技創新、青年創業以及文化產業。陳忠和建議,高雄首先要讓「人進來」,帶動消費,讓市民有感,再聚焦招商引資這一塊核心。
在陳忠和眼中,高雄的五星級飯店還不足,景點有限,能說好高雄故事的導遊也寥寥可數,「人如何留下來?」陳忠和描述,韓國瑜當場回應「聽了後直冒冷汗」。讓觀光客增加停留時間,是「人進來」的第一階段目標;第二階段吸引青年創業與高階人才落戶,才能夠提高城市的競爭力。
擔任高雄市府兩岸小組成員的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大陸最創新的高科技業都選擇深圳作總部,高雄市政府可以觀摩政府如何創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如何攬才、育才、求才,讓人才能留下來。
深圳特區報年初報導,深圳近年來大力推動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在人才政策、服務、環境等方面加強創新,提升引才聚才的品質,增強人才推動發展「源動力」。
十年前,深圳就在全球推出「孔雀計畫」,吸引海外人才回流。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表示,「孔雀計畫」除了依照學經歷不同,以及創業項目發展潛力,給予海外人才人民幣百萬元到千萬元的創業基金外,還提供一系列租房、買房補貼,因此孕育出通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通訊,以及騰訊控股和全球最大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科技(DJI)等科技公司。
深圳市政府的官網上寫著:人才正是深圳發展的第一資源。1979年深圳僅有1名工程師和325名技術人員;2018年,各類人才總量已經超過510萬人。深圳人才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新增2,547人才;其中,「孔雀計畫」引進海外人才4,309人。陳忠和說,光是去年,深圳與人才引進有關的財政支出就達人民幣280餘億元。
大陸財政部3月16日公布最新的「引才」大禮: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提供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換句話說,到深圳工作的台灣等境外頂尖人才將享有免繳個人所得稅的優惠。
到深圳發展的育山科技協會執行長林琦翔說,與北上廣深等城市比較,深圳的落戶條件最寬鬆,因此容易吸引到各行各業的人匯集到深圳;搭配深圳引進人才的政策,人口紅利可以順利轉化為「人才紅利」。
深圳作家王國華去年底出版了有關深圳這個城市的新書,用個人體驗和細膩筆觸,撰寫初到深圳打拚的點滴,與在深圳生活的感悟。七、八年前王國華決定在深圳定居,對人才有不同定義。他說:「人才不應該只侷限在高學歷、技術含量高的人身上。」
王國華認為,包括快遞小哥、清掃阿姨,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少子化的全球趨勢來臨,能夠吸引大量人口定居、生活的地方,就能為城市創造價值。從人口數來看,「深圳能夠持續吸引人來定居,必定有獨到之處」,王國華說。
他形容深圳「像充滿了危機感的富翁」,正如一個以塞車為常態的城市,到了農曆春節假期,因為外來人口返鄉顯得馬路空蕩蕩的,難免讓留在城市裡的人不安;直到過了農曆十五,返鄉人都回來了,城裡人心裡終於覺得踏實了,因為「有人就會有工作的需求,就會有生意,不用擔心賺不到錢」。
在吸引台灣年輕的創新創業人才方面,深圳也有獨特優勢。深圳特區報報導,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國際控股副總裁林娜在剛結束的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中表示,問卷調查顯示,到深圳的台灣實習大學生有90%表達回來就業創業的意願,魅力可見;中芬設計園和賽格眾創空間兩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發展迅速,入駐的台灣項目和團隊累計近40個,另外還有前海夢工廠、星河.領創天下、各區青年創業基地等也紛紛積極推展台灣青年工作。
王國華在書寫深圳的新書中,引述了一段大陸知乎網友的話:「除夕那天晚上,微博上北京人在感嘆外地人走了,路上多麼通暢;上海人在秀外地人走了,路上多麼乾淨。」
深圳市政府的微博上則發了一路況視頻配上文字,「過去一年這裡留下了你的淚水和汗水,城市空了,心不能空,深圳等你回來」…。
除了攬才、求才,還要讓人留下來。身為深圳新移民的王國華說:「這段話深深觸動了我!」
我們的看法:
第一、深圳和高雄市很類似,都在南方,都是面海的城市。
第二、深圳從中國低成本勞工代工基地,成功轉型為知識經濟的創新中心,特別值得高雄學習。
第三、未來人才是關鍵,是白領人才,不是藍領人才。台灣每次講到引進海外人才,都集中在外勞身上。
第四、高雄市轉型成功的關鍵,不在於農產品,不在於服務業,而在於引進一流海外人才,就深圳一樣。
安成藥
生技天王陳志明退出台灣資本市場!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透過投資公司加陳國際藥業,宣布以現金每股72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安成藥43.57%股權(較21日收盤價64.2元溢價12%),其後再啟動與安成藥進行股份轉換,完成100%收購。為完成第二階段收購,安成藥將向櫃買中心申請終止櫃檯買賣,並向金管會證期局申請停止公開發行,預計股份轉換基準日在今年第三季。
陳志明是聞名美國學名藥四大天王之一,也是回台投資的重磅生技大咖。由於美國學名藥市場產業結構改變面臨大挑戰,美國食藥局(FDA)加速審查讓新藥品取證加快,但既有產品線則面臨價格壓力,加上FDA品質管理要求提升,研發、生產成本上升,生物相似藥的發展也侵蝕小分子藥市場。在大環境惡化前提下,陳志明成為第一個退出台灣資本市場的生技天王。
安成藥產品以技術門檻及進入障礙較高之學名藥,以及美國簡化新藥上市程序之第四類(Paragraph IV)學名藥為主,主要營收來自於海外市場,惟近年面對海外市場競爭加劇挑戰,業務發展未如預期。
陳志明認為,除既有學名藥業務外,預計將投入新劑型、新分子新藥領域。惟該領域並非安成藥所長,且投資回收期更長、風險性更高,因此,為顧及其他股東權益及風險承受能力,擬透過加陳國際藥業分階段將安成藥私有化。
加陳國際藥業第一階段以每股現金72元公開收購安成藥43.57%股權,收購期間為3月22日起至4月15日止,最低收購股數為6,017,780股(約當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之5%)。
第二階段股份轉換時,股份轉換之比例設定為,1股安成藥普通股轉換為1股加陳國際藥業發行之特別股,且該特別股條件將允許特別股股東於股份轉換基準日後三個月內,申請轉換為加陳國際藥業發行之普通股。
加陳國際藥業強調,若特別股股東未於該期間內申請轉換,公司將以等同於公開收購價格向特別股股東贖回其持有之特別股。安成藥股東若願意承擔及面對未來發展之不確定性及結果,將來亦可與公司共同承擔及面對未來發展挑戰。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同一個集團整合旗下相關子公司企業,打造資源整合平台。
第二、先前有中天集團和晟德集團做類似的平台布局。
第三、台灣市場太小,資本市場規模也不夠,應該要多打造有資源整合能力的旗艦平台。
第四、未來M&A會比IPO更重要,一家一家生技企業搞小型IPO的時代將會終結。
日本7-11
日本人口老化、勞工市場緊縮,迫使愈來愈多便利超商靠店長一人獨撐大局,不得不向連鎖超商龍頭7-11提出請求,希望加盟合約不再嚴格要求24小時營業。
7-11母公司Seven & I控股公司在21日宣布,日本超過2萬家7-11加盟店將選出10家店,來進行縮短營業時間的實驗計畫,但強調現階段公司還不打算改變全年無休的經營策略。
1970年代日本便利超商打出24小時全年無休的經營模式,恰好符合大都市緊湊的生活步調與加班文化。日本上班族不少人在深夜下班後到超商買飯吃,而鄉下超商更是當地人領錢、收發包裹的生活便利站。
日本連鎖超商在過去數十年間快速展店,至去年為止全國共有5.8萬家便利超商,由7-11、全家及Lawson等三大業者各據一方。然而,日本正陷入40多年來最嚴重的勞工緊縮,再加上經濟成長減速與亞馬遜等線上零售業者的猛烈攻勢,導致不少連鎖超商經營困難。
在大阪經營7-11加盟店的松本就是其中一例。多年來一直都是他和妻子兩人輪流顧店,但去年妻子過世後他請不到新人,只好自己全天候顧店。沒過多久他就撐不下去,只好在半夜關店幾小時,卻因此違反加盟合約而被7-11威脅罰款。
松本表示:「當初簽約時沒料到勞工短缺及最低薪資調漲會影響這麼大。」
松本的案例經媒體報導後在日本引起社會關注,就連親商的《日經新聞》也在社論中表示,連鎖超商在不過分犧牲消費者便利的情況下,應容許加盟業者適度休息。
JapanConsuming.com網站編輯拉克(Roy Larke)表示:「現在日本便利超商太多了,有時甚至一家緊鄰另一家。國內便利超商數量大約比需求多出10%。」
Seven & I控股公司為此同意在部分加盟店實驗縮短營業時間,但發言人強調未來公司將運用更多自動化技術及人工智慧,來彌補人力不足的問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人少子化、老年化,人手不足。
第二、台灣未來也會碰上類似的問題。
第三、未來零售業會有新的面貌,會有更多無人商店。
第四、台灣太方便,人力服務,客戶被寵壞了,以致物聯網的創新不夠,產業無法升級。
和碩/印尼
代工廠和碩(4938)21日公告,取得PT. PEGATRON
TECHNOLOGY INDONESIA股權,是全資子公司,投資金額為999萬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意味和碩正式投資印尼。和碩指出,此為公司設立先注入的資本。
和碩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印尼巴淡島工廠已經在1月出貨,下半年還會再增加東南亞據點,印度也在規劃中,目前在東南亞生產的產品,以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的產品為優先,多以網通、IoT等受到關稅影響的產品為主。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表示,今年資本支出約2至2.5億美元,較過去約3億美元減少,保守看待2019年後市。他表示,為分散風險、分攤中國大陸人力缺乏及工資上漲影響,轉向海外其他地區設廠,上半年產能已開出,東南亞沒有一定要生產什麼產品,適當產品放在適當地方,主要是配合當地供應鏈。
市場均相當聚焦和碩的東南亞布局,和碩執行長廖賜政也表示,外在環境競爭激烈,旺季時在中國大陸招工不易,工資上漲,因為別的廠商也都遇到旺季,造成人員流動的不穩定,且單位成本增加也未能適度反映在成本,未來在東南亞會持續投資,下半年會再擴大投資,以便分散風險。
對於上半年營運,亞系外資指出,和碩今年首季因為去年第4季基期墊高,營收恐見到季對季明顯衰退,不過透過NB產品組合,仍有年增個位數表現,預估今年第2季將是營運底部。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未來像這樣的東南亞投資案會越來越多。
第二、這個案子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是併購,而非自己設廠。
第三、和碩是代工大廠,而這又是一個海外製造的布局。
第四、但台商真正要提升價值,必須超越製造層面,積極往「市場」或「新經濟」發展。
雙子星
外傳經濟部投審會對於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案的投資者資金審議意見尚未收齊,3月底可能不會將此案審查排入議程,也就是台北市政府預定3月底要與得標廠商南海控股團隊簽約的期程將會跳票。對此,北市府官員20日無奈表示不希望延後,但也只能靜待投審會的審查結果。
負責承辦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聯開案招商的北市捷運局官員表示,3月8日捷運局就已經將相關資料送給投審會,原本以為投審會每月開一次會,時間都排在第四周,這個月底就有機會審查雙子星案,所以捷運局與得標廠商協議,他們成立專案公司的時間展延到4月10日,這樣時間就可以配合。
南海馬頓團隊則表示,全部按照台北市政府招標規定投件,一切都合乎規則、守規矩。南海控主席于品海日前也曾指出,台北雙子星投標需證明七成股權非中資,光是他個人、前妻、小孩及其少數朋友已達七成,且皆有身分證明。
不過,現在傳出雙子星開發案高達600億元,多位民進黨立委認為有涉及陸資介入及國安問題,於立法院提案,要求投審會於審核完竣前,應與陸委會、國安局、外交部等部會至立院經委會進行專案報告;而投審會請九至十個單位提供相關審查意見的部分,也尚未收集齊全,同樣也會影響雙子星的簽約作業。
捷運局官員說,投審會應該是一個獨立審查的單位,如果每個商業投資案都要送立法院做專案報告,那商業投資一定會受到影響,何況雙子星大樓是單純的商業大樓投資開發案,不懂哪裡有涉及到國安問題?
官員無奈地說,原本預期本月底可以開會審查,若這個月不開會,就要拖到4月底了,雙子星的開發期程勢必受到影響,該提交的資料都已經提交到投審會了,目前只能靜待投審會審查結果。
據指出,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投審會卡住雙子星案頗不以為然,他曾表示,在台北市的執政就是依法行政,新公司成立後一個月內要簽約,如果不簽約,市府就把它當作毀約,就找第二個來談,但是這個新公司成立是由投審會決定說它是不是陸資,它已經得標了,那到底要多久才可以認定它是不是陸資?那投審會就要動作自己快一點,說資料都說不清楚,那請問這個案子要拖到什麼時候?
我們的看法:
第一、港資不是陸資,但民進黨政府就是硬給港資扣上帽子。
第二、這對台灣招商引資有很大的影響。
第三、這也是為何先前中嘉的投資人旺旺和康師傅無法過關,因為都被「中資汙名化」。
第四、我們支持柯文哲站出來講話,至少他有反對的勇氣。
美時
美時20日宣布,與日本富士製藥(Fuji Pharma Co.,
Ltd. ,以下簡稱富士)簽署商業合作、交叉持股投資計畫。美時決議以每股125.5元辦理私募現金增資引進策略投資人富士,其中,富士將以2,000萬美元認購並持有美時2%的股權,而美時亦將以2,000萬美元取得富士約3.9%股權。
美時表示,此項交易將強化美時與富士在日本及亞洲的商業布局,雙方正積極洽談交換產品線,並將攜手開發、製造更多特殊學名藥產品擴大合作綜效,雙方將共同耕耘亞洲、日本市場。
業界指出,近年,台日雙方在製藥業頗有合作,甚至也屢有單向投資個案,但業務合作外,雙方進行交叉持股的案例卻罕見。此次,美時、富士雙方互相投資金額相同,持股比重卻相差近倍,加上美時在每股私募價格上並未折價,顯示美時價值備受日方看好。
美時董事長韋斯曼(Robert Wessman)表示,富士是日本老牌特殊製劑藥廠,熟悉當地市場且擁有豐富的研發資源,是美時找尋已久的理想夥伴。
富士董事長Hirofumi Imai則對美時在口服抗癌與特殊學名藥領域的研發與製造能力,甚表肯定。他強調,交叉投資是雙方長期商業合作、擴大市場的起點,富士期待與美時擴大合作。
富士設立於1965年4月,目前資本額為37億9,910萬日圓,為東京證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研發、製造及行銷藥物產品,例如注射藥劑、內服藥。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時是外資M&A創造價值的典範。
第二、美時當初是由策略投資者併購,而非PE,而且是歐洲較小型的企業,但卻看上台灣製藥產業,以台灣作為資源整合平台。
第三、美時和日本藥廠策略聯盟,交叉持股,很有意義,因為日本藥廠正積極要走出去。
第四、未來兩年台灣生技產業將會有很多整併案,值得關注。
開發/福盈科
中華開發資本關聯企業優沛國際股份公司22日宣布以每股27.5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福盈科,最高總收購金額約18.66億元;這是國際私募基金KKR收購榮化後,國內化工廠又見公開收購案。
中華開發金控資深副總經理、發言人張立人表示,此次收購自有資金超過五成,其餘資金則是向銀行借貸,為亞洲基金啟動後,在台槓桿收購的第一案。
優沛國際是由私募股權基金CDIB Capital Asia
Partners L.P.(亞洲基金)與福盈科技的二位董事,也是創辦人家族莊詩蘋與翁聰哲,為收購福盈科技之目的所共同設立之投資公司。據悉,未來持股比例為,亞洲基金86.5%、莊詩蘋與翁聰哲共計13.5%。
此交易案若以近90日平均收盤價計算,收購溢價約26%;但近期福盈科股價已有一波漲幅,若以昨日收盤價24.9元計算,溢價率約10%。
福盈科為國內上櫃化工廠,主要生產銷售用於紡織、染整、皮革、電子等工業用途的特用化學品,年營收規模約20億元,過去五年每股獲利穩定維持在1.7元至2元的水準。優沛國際預計收購期間自3月25日至5月13日止,此次公開收購案最低成就股數為34,623,138股。
亞洲基金董事總經理兼優沛國際董事吳忠懌表示,福盈科在台灣已成立40年,但台灣中小型傳統產業往往面臨許多發展的瓶頸,如:接班傳承、人才招攬、生命周期縮短及資金等,所以此次與該公司接觸後彼此都有興趣,並達成此次的合意併購,期盼未來能協助福盈科擴大規模,朝重新上市、櫃方向前進。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就是中華開發第一個私募股權基金buyout項目。
第二、目標公司小而美,而且是傳統製造業,台灣有很多這種公司。
第三、開發加入卓毅、達勝的行列,成為台灣新一代的本土併購基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