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人民幣,日薪資,三星女力,台積電日本,華爾街,微軟超級APP,庫克,陸行之,特斯拉,押注能源,歐能源警報,陸股,陸金所,比亞迪,東南亞農企,富人財管,寧德時代,工業互聯網,宏達電 VR,莫德納

 理事長的話:人民幣,日薪資,三星女力,台積電日本,華爾街,微軟超級APP,庫克,陸行之,特斯拉,押注能源,歐能源警報,陸股,陸金所,比亞迪,東南亞農企,富人財管,寧德時代,工業互聯網,宏達電 VR,莫德納

人民幣

 

工商時報 李書良 2022.12.1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在利雅德出席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GCC)峰會時,向阿拉伯國家領袖們強調,中國將繼續從該區擴大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並努力推動以人民幣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分析認為,此舉將支持中國在國際市場提升人民幣地位、削弱美元對世界貿易控制的目標。

 

 

綜合外媒10日報導,在中美對峙、俄烏戰爭等國際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則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習近平選擇在美國與沙國關係低潮之際出訪中東,除了強化與該地區產油國家關係外,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同樣是此行重點。此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1210日至14日也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

 

習近平7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在與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會晤,雙方同意在加強能源政策溝通,擴大原油貿易規模等方面深入合作。習近平之後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領袖會議和海合會會議,與科威特、卡達、阿曼等國家領袖會談。

 

習近平在海合會上向各國領袖表示,中國將繼續向各國擴大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並推動油氣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當前中東地區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原油來源地,以2022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原油金額來看,儘管俄烏戰爭令中國大買俄油,但沙烏地阿拉伯仍為中國進口原油國家榜首,占比17.4%,其他海合會國家也同樣具有重要地位。

 

路透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曾經表示,將在長達50年時間內,優先為中國提供石油資源供應。若沙國在石油貿易上做出關於放棄美元的任何行動,都將是令全球市場震撼的舉措。沙國先前為了對抗美國可能立法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面臨反托拉斯訴訟,曾揚言放棄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貨幣。

 

另外,今年3月傳出,中沙兩國原本談了數年的以人民幣計價原油合約的協商,談判開始加速。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大部分石油銷售以美元結算,而沙烏地阿拉伯每日出口約620萬桶原油,即使只將其中一部分的計價從美元換成其他貨幣,也將意義深遠,並可能在中東國家產生示範作用,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主地位也會被削弱。

 

我們的看法:

 

第一、習近平和沙烏畢地阿拉伯王儲的見面具有劃時代意義。

 

第二、中沙兩國接下來籲加強彼此的關係。

 

第三、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未來可能會減弱。

 

第四、中國接下來原油交易若使用人民幣結算,可能動搖美元霸權地位。

 

日薪資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2022.12.06

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日本的薪資成長停滯不前,可能導致該國到2032年時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勞工失去吸引力。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進行一項研究,比較了大陸、越南、菲律賓、印尼和泰國的工廠勞工所獲薪資,和在日本透過政府贊助職訓計畫就業的外國國民所獲薪資。

 

 

JCER研究人員觀察過去十年的數據,把日本外籍技術實習生的基本薪資年成長率設定為1.6%,並假設日本的薪資成長率將維持這個水準到2030年代。據此推算,2032年時,除了菲律賓外,另外四國的工廠勞工薪資都將比日本薪資的五成還高。一旦薪資超過這個門檻,其他國家的工人可能較不願移居日本,因為日本的生活開銷和交通費可能就占外籍勞工的一半薪資。日圓的大幅貶值,也正導致部分外籍勞工出走。

 

越南當地工廠勞工去年的月薪約相當於3萬日圓(215美元),只有日本技術實習生月薪16.4萬日圓的不到20%。印尼和泰國工廠勞工則分別只有日本薪資的26%29%。大陸工廠勞工的薪資最接近日本水準,是日本薪資的59%

 

但東南亞各國當地的薪資成長飛快,而日本的薪資多年來僅微幅成長,其他亞洲國家的薪資差距不斷地拉近。

 

JCER估計,大陸當地工廠的薪資將在2026年超過日本技術實習生的薪資,印尼、泰國和越南則將分別在203020312032年達到日本薪資的一半。

 

日本去年27.6萬名技術實習生中,越南勞工占58%。許多移工都從事需要熟練語言技能的服務業,例如看護、超商和餐廳員工。但為在日越南勞工爭取權益的倡議人士表示,日本職場環境有待改善。許多越南實習生都回報遭虐待或薪水遭苛扣。

 

東南亞勞工除了日本外還有許多就業選擇,包括台灣、南韓及中東。南韓2004年設立的僱用許可制度,允許勞工以正當理由在同一行業間轉職三次,且確保外籍與本籍勞工同工同酬。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薪資停滯不前,是長期危機。

 

第二、日圓不斷貶值,而且日本的成本相對較高。

 

第三、長期東南亞外籍勞工,可能不願前往日本工作。

 

第四、日圓貶值,對日本長期競爭力造成很大打擊。

 

三星女力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林奕榮/綜合外電 2022.12.06

南韓三星電子5日公布2023年高層人事案,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現任三星設備體驗(DX)部門全球行銷中心副總裁李永熙將升任總裁,成為三星創立以來首位非創辦家族出身的女性總裁。

 

韓國時報報導,在李永熙獲拔擢之前,三星集團唯一曾擔任總裁的女性是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之妹、三星集團子公司新羅酒店總裁暨執行長李富真。

 

韓聯社報導,李永熙自2007年起效力三星,2012年晉升DX部門副總裁。她是行銷專家,之前曾在聯合利華(Unilever)與萊雅(L'Oreal)任職,加入三星後在推廣Galaxy手機的品牌和形象有功,2012年成為三星電子創立以來第二位女性副總裁。

 

三星最新人事案,是李在鎔10月升任董事長以來,首次對總裁層級的主管進行調動。

 

三星電子並表示,鑑於「嚴峻的商業環境」,決定繼續維持現有管理架構,以力求穩定,聚焦於未來發展及實際成績。

 

三星期望此次晉升能激勵其他才華橫溢的女性員工積極挑戰自我、攀登職涯階梯。

 

除了三星,南韓四大企業之一的LG集團11月發表的新人事案中,也將子公司LG生活健康飲料事業副總裁升為總裁,成為南韓四大企業中首位非繼承人出身的女總裁。

 

從這些人事案顯示出,在男女職場待遇嚴重不平衡的南韓,女性專業能力逐漸受到重視,但三星、LG的史無前例人事調整,能否帶動改善女性就業環境,仍待觀察。

 

南韓女性職涯發展相對受限,待遇也普遍不如男性。據韓國企業分析專業機構CXO研究所今年上半年統計,南韓1,000大企業代表理事中只有32名女性,占2.4%,其中非繼承人出身者僅七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職場長期是男性的世界。

 

第二、南韓很少女性CEO

 

第三、台灣女性CEO也極少。

 

第四、歐美極度重視男女平權。

 

台積電日本

 

聯合新聞網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22.12.10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接受東京電視台World Business Satellite訪問時表示,台積電除正在熊本縣興建的工廠外,不排除在日本蓋新廠。侯永清說,希望先了解熊本廠的表現,然後再決定是否可能興建另一家工廠。

 

台積電發言體系昨日表示,不排除任何這個可能,但目前並無具體計畫。不過據日本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鑑於日本積極爭取在日本設立先進製程晶片廠,且熊本展現比台灣還快的環評審查和建廠效率,增建新廠切入先進製程可行性極高。

 

如此一來,台積電先進製程將繼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後,同時也在日本建立另一生產據點。

 

台積電供應鏈認為,台積電決定相繼擴大在美日投資,是考量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客戶有分散風險的訂單需求,台積電順勢擴大全球布局,有利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變局,更貼近市場,鞏固全球晶圓代工市占。

 

台積電昨天也公告十一月合併營收,受惠蘋果新處理器與高效運算對五奈米需求持續增加,營收達二二二七點○六億元,月增百分之五點九,再創單月新高;累計前十一月合併營收破二兆元,年增百分之四十六。法人雖預估台積電本季營收目標仍可順利達陣,不過仍有外資認為台積電明年恐面臨不少挑戰,營收可能只是持平局面,但明後年毛利率仍可逾百分之五十三。

 

台積電稍早法說會提出本季合併營收將達一九九至二○七億美元,以一美元兌換新台幣三十一點五元為匯率計算基礎,新台幣營收估達六二六八點五億至六五二○點五億元,季增百分之二點二至六點三,毛利率高標上看百分之六十一點五,營收、毛利率均可望再創高。

 

昨天公布十一月營收達二二二七點○六億元,月增百分之五點九,年增百分之五十點二,再創單月新高;累計前十一月合併營收二兆七百一十三億元,年增百分之四十六。

 

台積電十、十一月營收都繳出亮麗表現,雖然十一月將是今年營收高峰,但法人預估台積電本季營收目標仍可順利達陣。

 

台積電證實本季七、六奈米產能利用率將下滑,並預期全球半導體庫存調整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但台積電有信心在其他各項製程產能利用率都維持不錯的表現下,仍可比今年成長。

 

不過仍有外資認為台積電明年恐面臨不少挑戰,除了三奈米八月產能下修六萬片,明年資本支出可能比今年的三百六十億美元少近二成,營收很可能只是持平局面,但明後年毛利率仍可逾百分之五十三。

 

台積電稍早盛大舉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首批設備到廠典禮,並宣布興建第二座十二吋晶圓廠,同時在美國生產四奈米及三奈米晶片,其中第一廠預定二○二四年量產;第二廠切入三奈米,訂二○二六年量產。

 

台積電重申投資重心仍在台灣,即使赴美日設廠,也不會有人才或技術外流的問題。

 

台積電也決定將一奈米投資計畫落腳桃園龍潭,相關土地及水電等問題,正由桃園市政府和經濟部協助解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開始走出去。

 

第二、除了美國也希望在日本設立先進製程廠房。

 

第三、日本的環保沒有像美國的這麼複雜。

 

第四、台灣人才有外流的危機。

 

華爾街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林奇賢、季晶晶、易起宇/綜合外電 2022.12.08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市場人士與經濟學家均看淡明年成長前景,華爾街重量級大咖高盛對明年美國經濟和股市走勢發出警告,日本明年料將陷入衰退,歐元區本季和2023年初的成長可能受能源危機引發的衰退拖累。

 

高盛集團執行長蘇德巍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只有35%,美股和房地產未來一年只會更低。摩根大通的CEO戴蒙更悲觀直言,美國經濟將陷入「輕至硬度衰退」。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投資長夏雷特則表示,企業即將面臨業績的「當頭棒喝」。

 

投資人似乎已留意到這些警告。在連續兩個月上漲之後,標普500指數過去八個交易日只有一天沒下跌。向來是市場多頭派的股市策略師,如今也紛紛預測,2023年將是美股欠收的一年。

 

高盛首席證券策略師柯斯汀警告,由於企業最近幾個月大幅下修2023年財測,標普500指數近期可能跌到3,600點,也就是再度考驗下探今年谷底。明年也表現平平,預期明年最終收在3,7504,000點左右。

 

華爾街對景氣的看法也展現在控制人事成本上。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將在全球裁員約1,600人,相當於員工總數的2%。高盛執行長蘇德巍也表示,面對與日俱增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必須裁掉特定領域的員工、審慎以待公司的財務資源。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預期,由於出口成長減緩,日本明年將陷入衰退。

 

日本最近一次的10月貿易數據呈現逆差150億美元,幅度大於預期;出口年比增加25.3%,不及9月增幅28.9%;進口則年比躍增53.5%,增幅大於9月的45%。日本將在本月15日公布11月的貿易數據。

 

日本預計在8日發布經修正後的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分析師預期將萎縮1.1%。由於日本第2GDP已年比萎縮1.2%,這代表著日本經濟已經朝向符合一般所謂的「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季經濟負成長。

 

另外,歐盟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第3GDP上修後成長0.3%,略高於初估的0.2%,因固定資本投資帶動歐元區表現優於預期,家庭消費也有所貢獻。但經濟學家示警,能源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可能拖累歐元區本季和2023年初的成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爾街普遍對明年的經濟看淡。

 

第二、俄烏戰爭延長是全球潛在危機。

 

第三、台灣被台積電的高麗數字所掩蓋,對國際的金融趨勢不夠敏感。

 

第四、高盛、摩根大通等大咖均持保守態度。

 

微軟超級APP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奇賢、陳律安/綜合外電 2022/12/08

科技資訊網站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微軟正考慮打造「超級應用程式(App)」,集購物、傳訊、新聞、網路搜尋等功能於一身,以打破字母公司旗下的Google和蘋果在行動搜尋市場的霸主地位。

 

知情人士說,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已奠定推出超級App的基礎,加強整合自家的Bing搜尋引擎和其他行動產品。例如他已指示把BingMicrosoft Teams視訊會議軟體及Outlook電郵App整合,使用戶能夠更輕易透過訊息分享搜尋結果。微軟高層也希望,這款App能帶動微軟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廣告事業加速成長。

 

但消息人士也說,這款超級App最終是否會推出,仍是未知數。

 

超級App被形容為App中的多功能瑞士刀,提供用戶傳訊、社交、P2P支付、電商購物等功能,在大陸騰訊推出微信、東南亞的Grab推出同名App後,於亞洲蔚為流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入主推特後,也展現出打造超級App的意願。

 

除了行動搜尋平台,微軟也在遊戲市場有所動作。該公司表示,已和任天堂達成十年協議,將把動視暴雪熱門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決勝時刻」(Call of Duty),發行到任天堂的遊戲平台。此舉可能有助緩解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引發的疑慮。

 

彭博資訊報導,微軟表示,這項協議取決於微軟完成以69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時機。微軟Xbox部門主管史賓塞(Phil Spencer)表示,在十年時限過了之後,可以進一步延長,微軟也正致力於擴大讓遊戲上架的平台。微軟說,正努力讓「決勝時刻」在發行到Xbox時,同步上架Steam平台。

 

任天堂表示,微軟的聲明為真,但拒絕進一步置評。

 

微軟已向Sony提出類似提案,讓「決勝時刻」系列在PlayStation遊戲主機上架十年,但迄今都被拒絕。Sony先前強烈反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主要便是擔憂微軟可能將「決勝時刻」只在自家遊戲服務上架。

 

史賓塞表示,「我們的意圖是,加強與更多平台之間的連結。我們有好方法,和任天堂建立雙贏的關係,坦白說還有Sony」。消息一出,任天堂股價7日上漲0.3%Sony股價下跌1.2%

 

我們的看法:

 

第一、超級APP是未來長期趨勢。

 

第二、馬斯克計劃未來將推特發展成超級APP

 

第三、微軟有許多平台的資源。

 

第四、微軟整合不同平台未來可以和谷歌競爭。

 

庫克

 

中時新聞網 許昌平/綜合報導2022.12.08

許昌平/綜合報導

2022128 週四 上午4:10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完工後合計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等人都表示將會購買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美國製造」的晶片。庫克並推文指出,「蘋果將成為該廠最大客戶」。

 

台積電6日移機典禮中,有多位美國企業重量級人士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在致詞時,特別點名庫克說,「提姆,他買了一些小小的晶片,他是一個小小的客戶。」惹起現場一陣笑聲,拜登接著表示,「他差不多只買了25%至35%的晶片,我希望台積電有好好照顧你。」又引起了另一陣笑聲。

 

庫克昨日證實,蘋果將會買台積電「美國製造」的晶片,他強調,感謝這麼多辛苦工作的人士,讓這些晶片可以驕傲的印上「美國製造」的標記。這座晶圓廠是對全球合作不可思議的印證,是台積電獨創性的證明,也是美國先進製造的重要里程碑。蘋果很自豪能成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新廠的最大客戶。另外,蘇姿丰也表示,超微希望成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重要客戶。

 

亞歷桑那廠生產4奈米和3奈米製程晶片,可以用在蘋果A系列和M系列先進處理器晶片,及輝達(NVIDIA)的繪圖晶片,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指出,從一開始,輝達就與台積電攜手合作,將台積電的投資帶到美國是一個睿智的決定,也是一項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發展。

 

亞馬遜公用運算資深副總裁彼得.迪桑德斯(Peter DeSantis)表示,很高興能夠透過這座新廠,在美國境內運用全球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和製造能力來推展亞馬遜網路服務的下一代半導體產品設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庫克表示蘋果將會買台積電美國廠的晶片。

 

第二、蘋果可能將亞利桑那的產能全包下來。

 

第三、蘋果目前佔台積電營收百分之二十五。

 

第四、營收過度集中蘋果是台積電一大風險。

 

陸行之

 

中時新聞 洪凱音報導 2022.12.08

2022128 週四 上午4:10

台積電赴美設廠,加碼投資金額至400億美元;知名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昨於臉書提出六大疑問,並感嘆對台積電現金股利增加無法奢想、只能靠巴菲特加持了,而精算公司獲利前景的外資分析師,也寫不出什麼利多報告,盼台積電法說會或今年1210日史上首場海外分析師會議中能給個解答。

 

陸行之指出,台積電因地緣政治考量、美國政府壓力、分散台灣核心製程技術等赴美投資,不過,投資成本高昂,投資金額從120億美元加碼到400億美元,將導入543奈米製程,但美國廠毛利率明顯低於台灣廠,在營收增長展望不變的前提下,拉高美國廠資本開支,等於拉高低毛利美國廠的營收比重、折舊費用;對於外資分析師來說,美國設廠可不算是好消息,因而寫不出利多報告。

 

陸行之指出,台積電美國一廠用了台灣調教過、運過去且折舊3-4年的5奈米舊設備,以後4奈米、3奈米應也是類似,但400億美元投資5萬片的543奈米晶片,成本似乎跟蓋新廠沒差別。

 

其次,假設台積電未來幾年年度資本開支為400億美元上下,美國廠未來4年要投資400億美元,年度資本開支為100億美元、占比25%,美國廠低毛利先進製程業務占比明顯高於預期,陸行之認為,台積電是否下調之前整體長期毛利率高於53%的展望?值得後續觀察。

 

台積電美國廠約有一半台灣員工赴美支援,傳出美籍、台籍員工待遇大不同,恐有同工不同酬的疑慮;人資專家認為,除非專精的技術不同,否則,台積電為國際級的公司,不至於會犯同工不同酬、人力資源基本立場的錯誤。

 

台積電是否會加速台灣人才外流隱憂?104獵才招聘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人才本來就會隨國際布局、公司外派而挪移,自由流動應以平常心看待;晉麗明指出,人才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少子化、學校教育與產業需求無法對接,以及人才進不來的問題,若能延攬東協年輕人、解決學用落差等,人力資源應更為活絡。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行之是台灣最有名的半導體分析師。

 

第二、陸行之講的是真話,台積電未來並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地方。

 

第三、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的成本遠高於台灣。

 

第四、即使成本高,台積電還是要積極走出去。

 

特斯拉

 

工商時報 黃欣 2022.12.09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多次傳出要交棒CEO職位,據傳終於找到接班人選,將由特斯拉現任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EO朱曉彤出任特斯拉全球CEO職務。

 

 

儘管特斯拉尚未正式人事異動,但陸媒報導,朱曉彤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今年34月上海封城期間,他為解決復工復產與用工等問題,曾在上海超級工廠的車間裡整整睡了兩個月,最終成功帶動上海工廠恢復產能。今年1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交付量更突破十萬輛,成為馬斯克欽點他接棒的主因。

 

另據陸媒報導,朱曉彤的執行長職責範圍可能僅限汽車業務,不包括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項目。

 

報導指出,朱曉彤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曾在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及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攻讀MBA,在2014年加入特斯拉之前,曾創辦自己的企業,但主營業務為物業管理和工程實施,未有人工智能或是汽車領域經驗。

 

201412月,特斯拉前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吳碧瑄因其大陸銷售遠遜預期閃電離職,特斯拉也立即宣布由朱曉彤接手特斯拉在大陸所有銷售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朱曉彤是特斯拉首位直接向馬斯克彙報工作的大中華區業務高管,這與特斯拉越來越依賴其在大中華區的生產與銷售密切相關。

 

特斯拉2021年財報顯示,該年全球交付93.6萬輛轎車,其中上海超級工廠的交付數量為48.41萬輛,占全球交付總量的51.7%。2022年前11個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累計交付量更超過65萬輛。大陸已是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占公司總營收比例為23.9%,僅次於美國。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在解決了上海工廠的復工復產問題之後,2022年下半年朱曉彤多數時間都穿梭在弗里蒙特工廠和德州奧斯丁總部之間,配合馬斯克處理一些全球性的事務,也透露出接棒CEO一職的端倪。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做太多事情現在交班也是很合理的。

 

第二、推特佔去馬斯克很多時間。

 

第三、中國大陸是特斯拉最大市場。

 

第四、不論是從生產製造或市場行銷方面,中國的角色都會越來越重要。

 

押注能源

 

經濟日報 編譯王巧文 2022.12.09

瑞銀集團(UBS)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超級富豪們正在押注能源前景,認為該領域未來五年將提供最大獲利良機。

 

根據瑞銀8日發布的一份調查,瑞銀近半數的超富客戶表示,在未來投資報酬和業務方面,能源領域在21個類別中最具吸引力,此外,在50名受訪的億萬富翁中,約三分之一還認為生物技術、製藥和軟體也是具吸引力的領域。

 

瑞銀在報告裡說:「他們(富豪們)偏好能源領域,可能是因為眼下能源供應受限,以及加速過渡到再生能源的現象」。隨著俄軍入侵烏克蘭破壞了供應鏈,並造成全球原料短缺,能源領域的投資規模與日俱增。

 

全球許多超級富豪近年一直在研究能源領域。建築設備大廠JCB背後的班福德家族,去年成立了一檔聚焦氫能產業的投資基金,歐洲油氣公司Perenco的所有者,也在2019年幫助設立了一檔鈾基金,鈾是核能發電的燃料。

 

「印度煤王」阿達尼(Gautam Adani)押寶綠色能源,他今年身價突飛猛進,迅速躋身為全球第三大富豪。

 

同時,不少富豪投資人已從中大賺一筆。隨著美國煉油商PBF Energy股價飆漲,墨西哥電信大亨施林(Carlos Slim)及家人今年已賣掉手中PBF Energy逾半數持股,還減持PBF Logistics股份,PBF Logistics股價1月來漲逾75%11月與PBF Energy完成合併。

 

瑞銀超高淨值解決方案集團主管佩奇(Alice Page)表示:「我們開始看到億萬富翁企業家的資金開始轉移,這種形式的億萬富翁資金,通常是潛在投資去向的主要指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富豪正在轉移資產。

 

第二、大部分移轉至能源類股。

 

第三、包括傳統能源及新能源。

 

第四、今年以來投資能源的富豪都賺了很多錢。

 

歐能源警報

 

工商時報 吳慧珍 2022.12.10

受俄羅斯斷供天然氣影響,面臨供電吃緊危機,近幾月加速填滿天然氣儲存設施。圖/美聯社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今年2月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不滿歐洲制裁,斷供天然氣作為報復,讓歐洲今年冬天的能源供暖拉警報。隨著極地寒流來襲,歐洲脆弱的能源供應系統面臨第一場考驗。

 

 

英國氣象局7日多次對全國發布冰雪警報,警告周末前部分地區氣溫會低到攝氏負10度。北歐及中東歐國家,未來幾天溫度也會降到零度附近或零度以下。

 

極地寒流報到也意味著,歐洲脆弱的能源市場系統面臨嚴峻考驗。為儲備足夠的燃料過冬,歐洲政府這幾個月急於填滿天然氣儲存設施。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最新數據顯示,歐盟天然氣存量約有9成滿。歐盟因克里姆林宮侵烏發動制裁後,俄羅斯以減供天然氣反制。

 

能源分析師表示,儘管歐洲天然氣儲量應付冬季需求不成問題,但德國南部多少受法國核電供應短缺影響,面對零度低溫尤其難以招架。萬一歐盟能源出口緊縮,英國2023年初也會面臨供電吃緊問題。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能源、氣候與永續發展執行董事阿卡迪瑞(Raad Alkadiri)指出,拜2022年天然氣供給增幅創紀錄及冬季低溫延遲報到所賜,歐洲對2022年寒流來襲「做足準備」。

 

但阿卡迪瑞也警告,「如果零度低溫期拖長,歐洲部分地區難保不會實施定期限電,來進一步限制天然氣需求。」

 

法國政府日前警告,能源市場供需緊張,可能在往後幾周導致供電中斷或輪流停電。

 

英國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先前曾警告,一旦天然氣進口量萎縮,進入1月和2月嚴寒高峰後,平日下午4時到7時家家戶戶恐陷入停電。

 

為了紓解供電壓力,芬蘭電網營運商Fingrid提醒民眾,冬天開車前先打開車內暖氣的習慣會耗損過多電力。

 

北歐國家能源機構12月初也示警,由於國內發電量及海外燃料進口不穩定,停電風險節節升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俄烏戰爭可能延長到明年。

 

第二、受天然氣斷供影響,歐洲面臨供電吃緊危機。

 

第三、許多國家今年可能會限電。

 

第四、台灣有能源基礎建設的危機。

 

陸股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記者葉文義 2022.12.06

睽違近兩年後,摩根士丹利正再度看漲中國大陸股市;abrdn(標準人壽安本集團的新品牌)也表示是時候該買進中國大陸的股票了,愈來愈多華爾街投行與基金經理人看好中國大陸股市。

 

 

愈來愈多法人機構看好陸股。高盛集團上月表示,陸股將在2023年有出色表現;美銀表示,對中國轉向策略看好;摩根大通表示,10月底的市場大跌提供買進機會,如果對中國大陸經濟的信心回歸,到明年底陸股將跳漲9-10%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大陸股票策略師王瀅(Laura Wang)在最新報告中表示,許多有利的發展,加上準備邁向重新開放的明確道路,使得調高投資評級是合理的,大陸正在多季獲利修正和估值回升的初期。

 

大摩將陸股的投資評級從持有(Equal-weight)上調至加碼(Overweight),該行從20211月來就一直將陸股的投資評級維持在持有。大摩已將MSCI中國指數2023年底目標從59調高至70、預期恒生指數從18,200點漲至21,200點。

 

就算港股和陸股在昨(5)日已大漲,大摩最新的目標顯示,還有超過10%的上漲空間,一連串的有利發展政策正改善大陸資產的展望,愈來愈多市場觀察人士表示陸股已經觸底。

 

滬深300指數11月飆漲近10%,寫下20207月來最大單月漲幅,反映全球股市大漲,再加上新冠規定鬆綁與房地產紓困措施帶來利多影響。

 

大摩調高陸股投資評級也符合該行看好韓股、台股等東北亞市場的立場。不過,策略師群指出,大陸的復甦之路「可能會顛簸,因為明年初仍面臨企業獲利壓力」。

 

另外,abrdn駐新加坡亞太區執行長文慶生(Rene Buehlmann)表示:「我確實認為,至少可以說陸股的估值不高」,「投資者應該回到中國。」這家基金管理公司在亞洲管理465億美元資產。

 

文慶生上周表示,最佳的長期潛力股可望是在大陸的消費,醫療保健,財富相關金融服務、再生能源與數位新創等領域,不過,仍有一些客戶不相信看好的展望,持猶豫態度,但一方面也擔心錯失大陸資產快速反彈的機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過去兩年陸股是全世界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

 

第二、隨著疫情解封,陸股前景可以值得期待。

 

第三、主要的基金公司都看好陸股。

 

第四、全球的資金必須找到新的去處。

 

陸金所

 

經濟日報 葉文義 22.12.06

中國平安旗下的網路投融資平台陸金所香港(簡稱陸香港)昨(5)日無預警宣布將自明(2023)年16日起關閉香港零售業務,提醒客戶盡快進行資產轉移變現。

 

實際上,陸香港全資母公司陸金所控股正啟動香港上市計畫,陸香港突然宣布終止香港零售業務,讓外界頗感震驚。

 

根據陸香港官方App昨天發布服務變更通知稱,自明年16日起將退出香港零售業務,無限期暫停用戶註冊、開戶、儲值、產品認購、基金定投以及其他新產品或新服務的申請,僅提供資產轉移、資產變現、取現、換匯等服務。

 

陸香港並表示,為最大程度降低因公司退出零售業務而對用戶造成的影響,已安排同屬平安集團旗下公司平證證券(香港)公司於服務暫停日期後為用戶提供第1類(證券交易)受規管服務。

 

官網顯示,陸香港是中國平安集團聯營公司陸金所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證券交易,手機App「陸香港」於202088日正式上線,作為香港線上綜合理財平台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20217月,陸香港推出其首個開放式智能投資顧問平台,並於202111月推出股票交易功能;同時為金融機構提供雲計算技術及服務、技術和營運支援等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實際上,今年59日,陸金所控股等11家中概股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納入「預摘牌」名單。今年8月中旬,市場有消息稱,為了對沖美國市場退市風險,陸金所控股已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也才在1125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正就赴港上市一事繼續與監管單位保持密切聯繫,並隨時準備在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情況下,儘快啟動在香港上市的計畫。而對於陸香港將退出零售端業務,陸金所控股回應稱,這次業務調整出於陸香港整體經營戰略考量,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業務聚焦。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金所是平安保險的子公司。

 

第二、陸金所的CEO許葵生是台灣女婿。

 

第三、陸金所關閉香港零售業務令人吃驚。

 

第四、中國大陸可能擔憂近期全球金融科技所產生的風險。

 

比亞迪

 

工商時報 蘇崇愷 2022.12.08

A股上市鋰礦採選業者盛新鋰能6日晚間公告,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斥資人民幣(下同)20億元認購其定向增資。認購完成後,比亞迪對盛新鋰能持股比例將上升至5.11%,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受此消息激勵,盛新鋰能7日盤中股價一度漲逾5%。

 

盛新鋰能7日股價收漲3.36%至43.98元,半年來股價累計下跌 23.53%。比亞迪A股與H7日分別收漲2.29%及0.25%,但半年來股價分別累計下跌16.39%與33.71%。

 

陸媒DoNews報導,盛新鋰能成立於1997年,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最初主營業務為產銷纖維板。2016年,盛屯集團成為盛新鋰能最大股東,此後盛新鋰能的業務開始轉型,透過增資控股致遠鋰業和萬弘高新,把業務延伸至鋰鹽及稀土等新能源材料領域,處於比亞迪上游。

 

盛新鋰能是比亞迪的長期供應商,該公司向比亞迪銷售鋰鹽產品,2022年前11個月銷售金額為30.16億元。盛新鋰能2022年度和比亞迪的日常關聯交易金額預計不超過40億元。

 

界面新聞報導,早在20213月,盛新鋰能和比亞迪簽署非公開發行認購協議,盛新鋰能擬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當時盛新鋰能計劃向比亞迪募資不超過30億元,20227月盛新鋰能下調募資金額至23億元,最終募資20億元。

 

盛新鋰能公告指出,最新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截至2022年第三季末,該公司帳上尚有37億現金,且資產負債率表現較好,不排除未來變更募集資金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雅江縣斯諾威礦業公司54.29%股權5月進行拍賣時遭到棄標,該標的11月再度開拍,盛新鋰能也參與其中。但由於競拍者出價激烈,競拍過程中曾出現六次熔斷,第七輪拍賣將於128日至9日進行,起拍價為14億元。市場認為,盛新鋰能取得比亞迪20億元資金後,對繼續參與拍賣的底氣十足。

 

中國基金報報導,某大型私募投資總監認為,比亞迪認購盛新鋰能定向增資,對雙方都是利多。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鋰供不應求,短期難以緩解,下游電池廠為供應鏈安全與成本控制等因素,紛紛以各種方式進入上游碳酸鋰領域。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亞迪經濟垂直整合。

 

第二、收購上游原料是正確的方向。

 

第三、未來美國對中國鋰電池也可能制裁。

 

第四、趁著美國還沒有制裁前,大陸先發動電池上游收購行動。

 

東南亞農企

 

工商時報 楊日興 2022.12.09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動態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日前外媒報導馬雲已在日本東京長居近半年、疑似定居日本的消息。港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馬雲沒有永久居住外國的計畫,下一步將前往東南亞考察與農業相關的企業,進而帶回大陸。

 

南華早報7日晚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馬雲過去三個月待在日本,行程包括研究養殖漁業技術的運作,9月時曾參觀成立於1970年、位於和歌山縣的近畿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大島站,這加深馬雲對於可持續農業和食品產業的興趣。

 

知情人士指出,馬雲並沒有永久居住在國外的計畫,下一步將前往東南亞,同樣會考察與農業相關的企業。馬雲希望將從其他國家學到的先進農業技術帶回大陸,推動大陸農業發展。

 

此前在2021年,馬雲同樣傳出在歐洲等地考察農業,例如6月現身西班牙,除了打高爾夫之外,也觀摩了農業與環境相關技術的行程。10月又傳出馬雲到了荷蘭,考察溫室技術,並觀賞蘭花等花卉,期間還參訪包括鋁製溫室屋頂企業BOAL Group等機構。

 

當時南華早報報導,馬雲有意在歐洲考察更多機構與企業,增加農業基礎設施與植物養育等知識與技術,並且有意結合阿里巴巴雲端和AI技術,來推動大陸農業向現代化發展。知情人士表示,馬雲原本規劃的退休後生活,就包含做慈善以及農村教育上,也有意推動相關計畫來振興大陸農村。

 

此次知情人士表示,在歐洲的農業和食品業考察之旅後,馬雲受到啟發,相信將此與最新技術結合,能為大陸以及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創造巨大潛力。

 

馬雲在20199月進入退休生活,卸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重擔。不過在202010月螞蟻集團上市前夕,馬雲在公開演講中抨擊大陸金融監管體系,疑似惹惱大陸政府,從此之後幾乎銷聲匿跡,少有露面。

 

日前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馬雲在東京的活動集中在少數幾家私人會員制俱樂部,馬雲也在當地拓展收藏藝術品的興趣,平時的消遣活動還包括喜歡畫水彩畫,並會定期往返美國與以色列。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雲過去兩年受到打壓。

 

第二、這幾年馬雲的態度相對沈潛。

 

第三、馬雲看準農業和食品產業有一定的道理。

 

第四、這算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投資。

 

富人財管

 

經濟日報 楊筱筠 2022-12-10

滙豐集團最新亞洲財富報告統計,台灣手握百萬美元的富人比重,已經在2021年躍升成亞洲第三高,僅次澳洲與新加坡,預計到2030年富人比率從5.9%成長至10.2%,每100人中,便有十位百萬富翁。

 

滙豐與渣打兩大外銀集團都看好台灣富豪擴大,砸錢徵才與升級,在台灣服務以擴大市場,都喊出2023年將擴大徵財管相關人才。

 

滙豐銀預計五年加碼40億元投資台灣,針對私人銀行與財管專員徵才,以及升級數位平台,渣打銀徵才之餘,也啟動海外市場專業財管人才交流計畫,並規劃三個月後推出無紙化遠距投保服務。

 

渣打銀新任財富管理處處長Samrat Khosla按讚台灣財富管理市場,他指出,台灣財管與新加坡、香港同樣具有競爭優勢,新加坡雖然有國際大型私人銀行業務,但台灣強勁經濟成長與優秀的科技產業,以及可投資的金融商品與香港、新加坡同樣豐富,除了地緣政治風險,沒有甚麼理由可以阻止台灣成為一個金融中心。

 

滙豐銀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葉清玉認為,「集團的確看到台灣財富成長潛力,尤其台灣擁有獨特強勢科技產業,以及台商回流」,其中強勢科技產業的確包括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人口老化帶來資產傳承,與投資意願高,都進一步帶動蓬勃投資市場。

 

私人銀行業務會端出什麼牛肉?葉清玉指出,滙豐(台灣)將在明年1月,針對200萬美元起跳的私人銀行客戶,推出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優於一般銀行高端客戶服務範圍,搭配現有的豐富產品端,包括結構型商品、避險基金、另類投資與債券等等,以及出一站式服務與家族理財,為此明年持續擴編團隊,包含優質私人銀行客戶關係經理,目前滙豐私人銀行專員人數已經達到十多位,人數較過去增加一倍之逾。

 

渣打銀同步喊出明年向財富管理人才招手,並啟動專業財管人才交流計畫,藉由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不等的短期交流,栽培優質人才,並考慮引進新加坡、香港等其他國家人才來台實習,Samrat Khosla指出,已考慮未來二到三年,投入合理資金升級財富管理相關平台以及數位升級,並透露未來將領先各市場,搶先在台灣推出遠距投保服務,採用沙盒模式以及符合法規的銷售保險平台,全程無紙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富人越來越多。

 

第二、有許多是大陸資金回流。

 

第三、高科技產業也是創富來源之一。

 

第四、外商及本地銀行均擴大財管業務。

 

寧德時代

 

經濟日報 葉文義 2022-12-05

大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對中創新航、中航鋰電(洛陽)的專利侵權訴訟一審勝訴,寧德時代專利狙擊連下兩局,將有助於鞏固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的龍頭地位。

 

中創新航、中航鋰電洛陽公司均公開回應,將在上訴期內就一審判決向最高院提出上訴。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中創新航若後續訴訟仍以不利告終,恐將不利其餘二線動力電池企業發展。

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都是大陸動力電池領域的知名企業,大陸國內裝機量排名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三,兩家龍頭企業在專利方面的爭執引發諸多關注。業內人士指出,大陸動力電池企業們為了爭奪既有的市場,專利訴訟成為一種競爭手段。

 

大陸動力電池行業雖仍處於蓬勃發展期,但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官司,預示著該行業已經走到下一階段的臨界點。

 

公開資料顯示,以2025年為節點,寧德時代的規劃產能超過800GWhGWh=百萬度),比亞迪與蜂巢能源規劃產能600GWh、中創新航規劃產能500GWh,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分別規劃產能300GWh、欣旺達規劃產能138GWh,國軒高科120GWh,行業競爭不斷加劇。

 

值得留意的是,寧德時代此前共計控告中創新航五項專利侵權,索賠總額為人民幣6.47億元,而中創新航去年全年淨利潤也只有人民幣1.12億元。索賠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寧德時代要求中創新航停止生產與銷售侵犯專利的產品,其餘四項專利訴訟目前也尚未宣判。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生產商。

 

第二、未來趨勢呈現大者恆大。

 

第三、可能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強主導。

 

第四、二線廠商會加速出局。

 

工業互聯網

 

經濟日報 記者葉文義 2022/12/05

隨著大陸政策加速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以及新興技術在工業場景的應用需求,騰訊、京東、百度等大陸網路大廠紛紛深度布局工業互聯網領域。在大陸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名單中,騰訊、百度、京東、阿里的平台均有入選,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大陸工信部在2019年就提出到2022年要實現「5G+工業互聯網」目標,迄今,大陸「5G+工業互聯網」在建專案超過4,000個。據科創板日報引述多名業內人士分析,工業互聯網是政策支持的重大發展方向,從具體的賽道來看,AI質檢、工業數據智慧等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IDC中國研究經理崔粲指出,工業互聯網作為大陸國家支持的重大的發展方向,連續五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網路公司緊跟國家戰略,深度服務和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其次,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加速推進,以及新興資訊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誕生新的增量市場空間。一些傳統的工業IT技術也被新技術改造和替代,面對這些新興機會,各類廠商都希望進入市場分一杯羹。

 

崔粲表示,隨著不少網路廠商的傳統業務增長放緩,亟需新的增長點。工業行業本身體量大,潛在的增長空間也會更大。過去兩年,一些網路公司在工業市場的拓展確實取得不錯的進展,所以進一步加大了在工業方向的投入。崔粲認為,AI和邊緣計算在工業的應用值得高度關注,數位孿生(Digital Twin)和工業元宇宙熱度較高,但應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據大陸工信部印發的《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十四五」時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等製造業各行業以及採礦、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萬家企業展開5G全連接工廠建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過去大陸的互聯網以B2C為主。

 

第二、未來會走向B2B

 

第三、工業互聯網就是製造數位化的轉型。

 

第四、數位轉型可以提升大陸整體製造業的競爭力。

 

宏達電 VR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 2022/12/05

市場傳出,宏達電(2498)內部正考慮讓旗下數個已獲利的虛擬實境(VR)部門擬赴美掛牌上市,藉此募集更多資金以及擴大品牌影響力,預計明、後年就會有進度。

 

對此,宏達電發言系統指出,不評論市場臆測消息,強調宏達電致力於拓展元宇宙生態系,合作夥伴涵蓋電信商、藝術、教育、娛樂等領域,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會發表新一代的VR產品。

 

宏達電近期消息不斷,此前傳出有意出售旗下VR部門。對此,業界人士分析,宏達電眼下唯一能讓營運翻身的業務就是VR事業群,而元宇宙市場正處於萌芽期,此時顯然並不是最佳出售的時機點,分拆部門赴海外上市掛牌較為合理。

 

宏達電去年大刀闊斧進行企業轉型組織重整計畫,並一口氣創建七大事業群,包含原先智慧手機業務在內,共有VIVE SystemsVIVERSEG ReignsHTC智慧型手機及智能裝置、VIVE ArtsVIVE ORIGINALSDeepQ

 

其中,VR相關事業群逾半數,顯示宏達電全力發展元宇宙的決心。業界人士透露,宏達電自從在手機市場失利,開始轉向VR市場後,逐步收到成效,近來VR事業群虧損開始收斂,部份事業群更已開始小幅獲利。

 

不光是內部組織調整,宏達電也積極參與相關標準組織,今年6月,Meta、微軟、輝達、高通等國際大咖組成「元宇宙標準論壇」,共同制訂元宇宙產業標準,宏達電也加入其中,更是當時唯一入列此標準論壇的台廠,可說是台灣搶進元宇宙商機的急先鋒。

 

據悉,宏達電看好VR與元宇宙前景,已分別在台北、北京、深圳、舊金山、以色列等地成立Vive X加速器,目前Vive X加速器已成為全球最活躍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產業投資機構,並已選入近70個全球新創團隊。

 

宏達電為持續充實自家元宇宙平台,目前已與全球逾千家軟體開發商合作,開發逾3,000個軟體應用,而且現階段每個月仍在持續增加中,藉由軟硬體同時發展,全力建立生態系。

 

根據研調機構預估, 2020年全球元宇宙商機為4,787億美元(逾新台幣14兆元),2024年估達7,833億美元(逾新台幣23兆元),商機龐大,但現在苦無統一標準,因此海內外科技大咖出面籌組統一標準,對於未來元宇宙相關硬體與軟體進入標準化有莫大幫助,進而讓商機能快速擴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元宇宙正在面臨泡沫化危機。

 

第二、宏達電積極打造元宇宙VR生態系。

 

第三、宏達電VR部門分拆上市有其一定道理。

 

第四、但可能需要至少三年才能看到較合理的業績成長。

 

莫德納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 2022/12/05

生策會一年一度舉辦的國家新創獎平台,已成功吸引國際大廠尋求合作,包括微軟、莫德納等國際科技、生醫大廠均表明將與台灣攜手,並尋找具潛力的產業新星。

 

生策會昨(4)日表示,今年舉行的「第19屆國家新創獎.醫療創新Demo Day」, 包括微軟(Microsoft)全球醫療長David Rhew、以及莫德納(Moderna)全球疫苗商品化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都表明,將透過國家新創獎平台尋找台灣合作夥伴。

 

生策會表示,123日舉辦的「第19屆國家新創獎.醫療創新Demo Day」從300多項參賽案件激烈角逐中,最終選出四組Scale Up(成長)及七組Start Up(新創)團隊挺進Demo Day舞台,這些團隊所發表的醫療科技最新突破,都將爭取科技業及國際科技大廠合作與投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台灣新創技術能量已吸引全球關注,今年的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特別吸引了微軟全球醫療長David Rhew來台參與對台灣新創團隊的評選,並特別強調數據(data)與感測器(sensor)對數位健康創新的重要性,期待未來透過國家新創獎平台找尋研發合作夥伴,共同利用Microsoft Data AI平台來發展創新的臨床試驗場域。

 

此外,莫德納全球疫苗商品化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也在昨日來到台灣,並宣示要連結台灣加強合作,提供 mRNA平台給台灣學研界共同合作開發。Patrick表示,莫德納目標於2025年發展出15種對抗致命病原菌的疫苗,開發重點包括流感疫苗、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癌症疫苗以及COVID-19組合疫苗,期待在台灣找到學研與企業合作夥伴。

 

今年參與國家新創獎暨Demo Day11家新創團隊現場Pitch(簡報提案),特別邀請國際投資界及國內一線科技大廠,包括佳世達、緯創、鴻準、漢民科及華碩雲端等科技業投資與技術決策者,親自至現場挖掘投資標的,他們分別為佳世達科技總經理楊宏培、鴻準精密工業投資長洪偉仁、緯創資通副總吳思本、漢民科副總胡瑞卿,以及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

 

在獲選上台發表的11家新創企業中,精能醫學、智齡科技、台大-AI輔助3D細胞顯微系統的技術特別受矚,立即有創投表達高度投資興趣。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生技產業最近利多不斷。

 

第二、生技新創企業獲得鼓勵。

 

第三、國際大廠如莫德納來台發掘合適新創投資合作。

 

第四、台灣的新創必須和國際大廠接軌才有前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