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 / 日企
隨著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發展情勢出現分野,中國公司開始加大在日本的收購力度,日本依靠中國不斷增長的財富幫助重建日本企業,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
這樣的交易顯示出中日兩國投資進入新階段。過去幾十年來,資金都是單向流動的─從日本流向中國,引領這一趨勢的是在中國設廠的日本公司,主因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日本國內銷售狀況因市場不斷縮小而受到打擊,日圓走強給出口業造成衝擊,日本公司紛紛尋求擺脫虧損的業務或為重組籌集資金,資金也隨之開始反向流動
日本大型律師事務所西村朝日法律事務所從事中國企業法律事務的律師野村貴史說,如今,從中國公司獲得資本注入、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尋求中國公司幫助已被視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日本財務省的資料顯示,2010年日本獲得來自中國淨直接投資達到276億日圓(約新台幣1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是五年前的20倍。不過,同一年美國對日投資額為2,780億日圓(約新台幣1,000億元),中國投資日本規模還算小。
附屬於一家貿易公司工業協會的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的一名高階研究員太郎增田說,在日本投資的中國公司往往是被日本公司的技術和名氣所吸引;他們想要利用日本技術和品牌形象與國內競爭者競爭,獲得大陸國內市場的占有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投資日本已是趨勢,但是會有謀合的過程,不會很快導致對日投資金額的大幅上升。
第二、最近弘毅投資聯合美國私募股權基金TPG競標日本破產DRAM公司爾必達的案子非常值得關注,這代表了中國企業對日本高科技知識產權的重視。但是以財務的手段跨入中國從來沒有自己經營過的高科技行業還是相當大膽。弘毅如果沒有TPG不會有credibility,因為TPG有重整到Motorola半導體部門 (現為Freescale飛思卡爾) 成功的經驗; 但在另一方面,TPG如果沒有TPG也不會有credibility,因為其是財務型投資者,雖然弘毅也是財務投資者,但是它代表了中國,有了中國元素,整體競標團隊的形象和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三、台灣還是日本和中國間最佳的橋樑,可以減少雙方溝通的潛在摩擦,並增加成功的機率。以DRAM產業為例,台灣已有完整的產業鏈,和中國大陸資金市場結合,可以創造雙贏。夏普可以讓鴻海入資,但如果換成長虹就不一定會成功。「台日」或「中日」合作模式的下一步應該是「中台日」產業鏈整合。
金風
丹麥日報《MorgenavisenJyllands-Posten》引述消息報導,大陸風電業二強金風科技(02208-HK)與華銳風電,有意聯手收購全球最大的風電機組製造商丹麥Vestas
Wind Systems A/S,現正與多家丹麥金融顧問進行討論。
由於業績未能達標,Vestas的股價已從2008年創下的最高水準700丹麥克朗跌至目前的49丹麥克朗。但知情人士稱,Vestas的市值仍高達100億丹麥克朗,金風、華銳的收購交易還需獲得大陸國家投資基金的支援。
我們的看法:
第一、Vestas是全球風力發電的龍頭企業之一,大陸對這種全球性的指標企業當然會有收購的興趣。
第二、全球替代能源還在進行大洗牌,現在是併購的絕佳時機,特別是歐洲國家還有經濟結構性的問題。
第三、但是這應不是經濟考慮,而是政治考慮。之前中國民營企業家要投資破產的冰島,就遭到當地反對。大陸民營企業先後想要收購破產的瑞典汽車公司Saab,也一再失敗 (雖然是來自通用汽車的反對)。
第四、大陸企業最大的M&A訴求當然是中國龐大的市場,這是誰都難以拒絕的。我覺得金風全面收購Vestas有難度,最後結果可能如同最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資金,協助陸企參股面臨財務危機的葡萄牙電力25%的股權。
上海科研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于晨昨天表示,上海正積極籌劃設立一個類似台灣工研院的應用科技研究機構,準備工作已進行兩年,由上海科學院負責籌設,希望今年內成立。
被問到屆時是否會高薪向台灣挖角,于晨回應,「還是用一些比較友好的詞彙吧」;上海與台灣的合作希望能達到雙贏,大家都發展,不是你有什麼好的人才我把你挖過來。
不過他也強調,科技無疆界,哪裡環境好,科技人才就會往哪裡去,哪裡有發展,他都會去。現在人才「不歸我所有,為我所用」的情形很普遍,科技人員三個月在中國大陸,三個月在美國,三個月去台灣工研院,這種可能性都存在,「我們也積極支持這種作法」。
至於未來新設機構的研究重點,于晨說,上海希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等,該機構的研究當然會與產業發展方向結合。
去年曾兩度赴台灣訪問的于晨認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有不少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針對某個產品或產業建立起完整產業鏈,例如積體電路的生產就包括設計、製片、封裝及製成品;張江高新區也在學習,積極準備,朝這個方向努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最近對於人才流失興起很大的討論,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問題出在台灣法令的僵化和制度的落後。
第二、上海成立科研院肯定會對台灣造成進一步的壓力,這是好事情,有壓力才會覺醒。
第三、上海于晨主任說得好,現在人才「不歸我所有,為我所有」,台灣工研院機構不要只擔心人才會跑到大陸去,而應創造大量大陸人士或海歸人才來台灣短期及長期工作的環境。
第四、台灣的優勢在於研究和產業的有效結合,可以很快地創造商業化 (commercialization) 應用,原因當然是根植於活躍的資本市場和創投所形成的完整產業鏈 (cluster),中芯之所以失敗就是產業集群效應沒有出來。
第五、台灣的劣勢是沒有掌握到未來科研下一代的大方向,很多領域如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都不是台灣的強項,台灣還沉醉在過去以個人電腦為主的ICT行業,連雲端都缺乏前瞻的思路和布局。從這點看來,上海科研院和台灣工研院未來應該是互補多於競爭。
三星
金融時報15日報導,隨著單株抗體(MAB)藥物的專利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到期,三星計劃於2015年推出相關生技學名藥品,並把價位降至當前水準的一半,歐美製藥業者顯然將面臨來勢洶洶的挑戰。
三星旗下生技公司三星生物(Samsung BioLogics)總裁金泰韓(音譯)表示,於首爾郊區興建的製藥廠預計6月完工,並準備在今年底前取得國際主管機關的製藥許可,以便在用於治療包括癌症、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MAB藥物專利到期後,能推出一系列價格較低廉的學名藥。
金泰韓說:「生物製藥公司通常銷售良好,而生物科技公司長於創新,但兩者都不擅於製造。三星的天性,就是在符合法規與產業標準的狀況下,生產低價產品」,而且目前MAB藥物的價格十分昂貴,並非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對政府和病患皆是沈重的負擔。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三星跨入任何領域都是不能令人輕視的,包括生物醫藥。
第二、醫藥業需要經濟規模,台灣現在醫藥企業的規模普遍太小,最大的東洋製藥市值也不過只有6.1億美金,存在很大的危機。
第三、三星生技總裁說的話值得注意:生物製藥公司通常銷售良好,而生物科技公司長於創新,但兩者都不擅於製造。三星的天性,就是在符合法規和產業標準的狀況下,生產"低價產品"。
第四、看來三星想做的事,是把在IT和郭台銘競爭的那一套,搬到生物醫藥製造上來。由於三星有錢有執行力,只有產品價格能夠大幅降下來,將來攻城掠地應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第五、台灣應該加速生物科技產業的整合,否則將來一定會像IT一樣,被三星快速戰鬥的優勢踩在腳下。
泰康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上周帶領公司約600名業務菁英到台灣舉辦觀光及表揚大會,陳東升將此行定位為「感恩、回饋與學習之旅」,感恩的對象就是台灣的保險同業,因為泰康成立初期,曾受到台灣同業相當多的幫助。
陳東升表示,大陸壽險業的營銷體系,深受台灣保險同業的影響與幫助。他創辦泰康人壽初期,曾多次來台取經,尤其是與國泰人壽有很多交流,連續四、五年,泰康人壽每年都派學習團到國壽上課,國壽當時也派出高達71人的顧問團到泰康人壽,在每一家分公司派駐三名顧問,一待就是三個月。
陳東升說,他非常感謝國壽董事長蔡宏圖,也視蔡宏圖為自己的兄長。據了解,在泰康人壽成立之初,曾邀請國壽入股,泰康願意釋出10%的股權。只可惜,當時政府對兩岸金融往來是絕對禁止的,蔡宏圖也只好婉謝這項入股邀約。
同時,他也網羅各地人才,像是泰康人壽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首席風險官周國端,就是台灣人,他是台大財金系教授、前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前宏泰人壽董事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高盛有投資泰康,泰康將來上市後為高盛所創造的資本利得應該近似凱雷從太平洋保險獲得的43億美元。
第二、大陸的保險業不管是平安或泰康,最早的啟蒙經驗都來自台灣。
第三、台灣主管機關早期不允許台灣保險公司投資大陸,結果錢都給外國PE賺走了。
第四、周國端是台灣保險的最頂級人才,現在卻轉戰大陸,說明大陸市場的吸引力,台灣不創造好的環境,就無法留住好人才。
第五、看到泰康將這次台灣之行定位為「感想、回饋與學習之旅」,心中感慨萬千,大陸保險業有今天的成就台灣居功至偉,但2012年今天的現實是台灣要向大陸學習,而不是大陸向台灣學習。
混凝土M&A
大陸混凝土機械產業最近頻頻對外招親,三一重工才與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商德國普茨邁斯特步入結婚禮堂,徐工機械也決定牽手德國第2大混凝土機械商施維英(Schwing);加上中聯重科早就與歐洲第2大混凝土機械商義大利CIFA結親,大陸混凝土機械產業三雄鼎立的局勢大致底定。
網易財經網報導,施維英發布公告指出,徐工集團已同意收購施維英多數股權的交易,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也發表聲明指出,「施維英這一卓越品牌,是我們戰略發展的中心之一」,同時他表示,德國管理層將繼續留任。但雙方交易價格還未最後敲定。
大陸混凝土機械產業產值近年來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工程機械產業之首,獲利率每年高達30%,遠超過工程機械產業平均值。目前這塊大肥肉一直由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把持,市占率超過5成,徐工機械始終居老3的地位。
為與2家老大哥平起平坐,徐工機械決定跨出海外尋找結盟對象,相中德國第2大混凝土機械商施維英,雙方同意聯姻,3月底就曾傳出這項好消息,惟徐工機械十分低調,不願證實,直至19日才對外宣告。
這次併購對徐工機械而言具有重要里程碑,在大陸工程機械產業中,徐工機械以起重機和路面機械見長,在這2大市場占有率都超過50%,並長期位居全球銷量第1。徐工機械正積極從混凝土機械劣勢中扳回一城,去年起力圖從這塊市場搶奪更大市占率,該公司啟動混凝土建設機械和混凝土攪拌機械產業基地,將混凝土機械擴展至全產業鏈。與2010年相比,徐工機械去年19.7億元的營收,幾乎翻了一番,成長90%。
我們的感想:
第一、終於,中國三大混凝土機械公司都和國外結盟了,不管是產業資本或金融資本。
第二、七年前,凱雷併購徐工不成的案例成為全球PE熱烈討論的話題。今天,沒有任何外國PE還能前來併購中國行業領導廠商,整個遊戲規則完全顛倒過來了,PE只能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收購。
第三、徐工這次的出手顯得很突然,相信是被三一重工刺激到了。
第四、中國企業併購海外品牌的目的是什麼? 擴大中國市場,還是進軍國際市場? 掌握先進技術,還是擴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可能都有一些,最糟的就是為併購而併購,這會走上美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瘋狂產業整合的失敗之路。
青年 / SAAB
浙江青年汽車集團近日高調宣布,將以300億瑞典克朗(約44.4億美元)競購薩博汽車(SAAB),該數字遠高於今年2月傳出競購金額20億瑞典克朗,顯示青年汽車志在必得。
證券日報報導,青年汽車在17日向瑞典SAAB破產管理人給出300億瑞典克朗的報價方案,其中用於恢復SAAB生產需要100 億瑞典克朗(約14.8億美元),用於未來五年內投資SAAB200億瑞典克朗(約29.6億美元)。
今年2月份,國外媒體曾傳出青年汽車對SAAB破產資產的報價,瑞典日報稱,青年汽車報價20億瑞典克朗(約3億美元)收購SAAB。至於後續計劃,青年擬再向SAAB追加120億瑞典克朗(約18億美元)投資開發新車,整體投入超過20億美元。
如今,青年汽車的整體報價接近45億美元,這其中的25億美元的漲價從何而來?原來是破產管理人對目前SAAB破產資產的價值評估。青年汽車似乎資金充裕,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曾表示,資金對於青年汽車不是問題。一位熟悉青年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青年汽車集團擁有自己的礦業資產,其曾經為一汽車項目賣掉部分礦業,但具體資產價值不便透露。
我們的看法:
第一、SAAB去年標售原先賣給龐大汽車,當時價格是1.5億歐元,現在不管怎麼算,44億美元都很離譜。
第二、青年汽車是以14.8億美元來恢復SAAB的生產,未來5年再計畫投資29.6億美元。
第三、中國大陸民企為何對SAAB如此熱情,令人不解,去年第一家民企和SAAB的婚姻只持續了兩個禮拜就告終,後來才換成龐大,現在又是青年,都是我沒聽過的公司,但大陸企業家都在想「為何李書福能,我不能?」。
第四、吉利買Volvo看來是買對了,至少其踏實的"中間定位"非常適合中國大陸新興的社會階層,否則也不會找林書豪代言了。吉利簽下林書豪不知羨慕多少歐美品牌,特別是他上周還剛剛榮登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首。
第五、中國大陸民企在海外大手筆併購會有幾個衍生效應: (1)併購案件和金額快速增長,大家一定會有樣學樣。(2)更加確定中國在全球M&A領域「超級買方」的地位。(3)創造不合理的「中國溢價」,要有中國人在競價整體價值才能提高,中國企業被老外當成sucker。(4)創造跨國專業經理人的新需求,台、港、星的經理人應該會接到更多獵人頭公司的電話,誰有真正的經驗進行跨國企業管理和文化整合呢?
海通
海通證券H股近日進行公開募資,該公司此次在香港上市集資,承銷股數達12.294億股,市場合計每股承銷金額為10.6港元,是目前為止,今年來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金額最高的集資王,預估可集資130.3億港元。
而占承銷股數95%的國際認購部分,亦已於18日截止,意謂海通證券在於3日內已獲逾120億元的認股金額,再加上另外5%,對散戶投資人承銷,海通證券穩居今年來陸港股市籌規模最大的IPO案。
據香港經濟日報的資料顯示,今年來的大型IPO案,除海通證券H股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的Ziggo公司,集資12.2億美元;在瑞士蘇黎世掛牌的DKSH Holding公司,募資9.87億美元,而今年中國三大銀行中行、交行及建行A股IPO,募集約7.84億美元。
證券時報也報導,擁有大型投資機構投做後盾,海通證券H股在香港IPO,有穩坐今年香港市場集資規模第一的氣勢。而包括中投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中國人壽及平安保險,均參與海通證券H股的國際認購,成為主要投資者。
除了上述重量級投資者外,海通證券還獲得多達11名基礎投資者護航,涉及資金5.77億美元,超過總體募資額的32.8%。其中,日本金融集團SBI斥資3,000萬美元參與認購,成為基礎投資者之一,並有意與海通證券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合作。據指出,這11名基礎投資者,都已承諾6個月的禁售期。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至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IPO終於出爐,沒有想到是海通,這是去年失敗捲土從來的案子。
第二、大陸A股的IPO市場不能說是特別活絡,海通未來成長的前景應該要靠海外併購。
第三、海通在1994年我進入大陸市場工作時還是是上海排名第三的證劵公司,排在申銀和萬國以及國泰和君安之後,現在卻躍居中國劵商龍頭之一,說明證劵行業的多變與風險。
第四、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但是金融業走出去的並不多,海通募了這麼多資金說明投資者對它的期待,相信不會只是在國內做一個小項目而已,我們希望海通能繼香港大福證劵的收購後,再接再厲,成為第一家創造橫跨兩岸布局的海峽證劵集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