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 晨星
聯發科(2454)近日閃電宣布將公開收購競爭對手F-晨星(3697)股權,每股收購價格為0.794股聯發科股票加1元現金換1股F-晨星,以2家公司收盤價來看,此次公開收購溢價約19.75%;聯發科第1階段將收購晨星40~48%股權,明年初再完成百分之百收購,若順利完成,股票及現金合計1150億元,為台股史上最大宗的收購案。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財務長顧大為與晨星董事長梁公偉、財務長林翰飛赴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公布此消息,由於之前市場並無任何傳聞,隨著此收購案曝光後,勢必對整體產業界投下強大震撼彈,也將讓全球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業排名重新洗牌。
根據IC Insights依各公司去年營收所做排名,聯發科為全球第6大IC設計廠,晨星為11名,一旦雙方合併後,營收將超越nVIDIA躍居全球第4大。蔡明介表示,聯發科與晨星在IC設計業發展已久,各有不錯的技術及客戶,營運規模在國內數一數二,但相較國外大廠還有段差距,為因應產業整合、強化競爭力,決定收購晨星。
梁公偉則說,市場需求愈來愈大,要投入的資源愈來愈多,考量資源整合及大者恆大趨勢,決定與聯發科合併,以加強亞洲IC設計業競爭力。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說,聯發科第1階段將收購晨星40~48%股權,收購日期為6月25日至8月13日,收購完成後資本額將增至134.9億元,之後再完成第2階段百分之百收購,資本額擴增至156.7億元,暫定合併基準日為明年初,若順利完成,收購金額達1150億元,將創台股史上最大收購案。
蔡明介說,2家公司是今年才開始討論收購案,未來合併後,會進一步整合雙方的資源、技術及市場,至於是否精簡人力,他表示,剩餘人力會移往新的機會發展,暫無裁員疑慮,而晨星經營階層也會在聯發科的董事會佔有一定席次。
晨星是全球電視晶片龍頭,近年來投入手機、STB(Set-Top-Box,機上盒)晶片發展。聯發科主力在手機晶片,未來雙方合併後,在電視晶片佔有率將高達6~7成,且在智慧電視晶片的發展更具競爭力,至於手機晶片部分,除了進一步擴展功能手機市佔率,降低價格競爭壓力,也可結合雙方人力資源,全力搶攻智慧型手機市場。
對於合併時機點,蔡明介表示:「目前全球經濟狀況不好,幾乎處於谷底階段,未來只會往上,明年經濟是否能回升,目前還很難說,只能說不至於再惡化,不過,隨著雙方合併後,透過資源共享、加速產品推出,預計合併晨星後效益可望在1年後開始顯現。」
此外,他表示,儘管全球經濟狀況不佳,不過,包括電視、智慧型手機及STB產業未來成長幅度仍相當可觀,至於未來在電視、手機產品方案的選擇,蔡明介則說,關於產品策略細節尚未規劃,也不便對外透露。
台灣IC設計業規模居於全球第2,但多數高階市場仍被老大美國掌握,台灣單一廠商規模相對小,在國際競爭中,僅能搶占中低階市場。過往,我們一直期待台灣能多幾家年營收超過千億元的半導體企業,兩家公司合併之後,「新聯發科」年營收規模上看1,200億至1,300億元,這對台灣發展半導體業,是一大喜事。
聯發科過去獨霸大陸山寨機晶片市場,F-晨星則已經是全球電視晶片龍頭。兩家公司攜手,將帶領台灣手持式裝置關鍵晶片有大幅躍進。未來「新聯發科」在手機領域,可望由中低階打入高階市場,創造更大的利潤。
一旦「新聯發科」能夠設計出與一線晶片大廠規格相當的高階手機晶片,搭配晨星在電視晶片的優勢,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台灣其他領域的IC設計也可趁這個案例檢視一下,自己有哪些長處與弱勢?能否也像「大小M」一樣,尋求「門當戶對」的同業,做必要的整合。面對市場激烈競爭,「大者恆大」的規則只會更適用,台灣亟需大型的「旗艦公司」領導產業向前衝,「大小M」合併,開了第1槍。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劃時代改變產業結構 (transformational) 的案子,除了會成為台股史上最大收購案外,更重要的是「強強聯合」,創造了IC業的超級旗艦,以及全球排名第四的世界級公司。
第二、過去台灣產業的整併都是第一名整併4、5名或6、7名,沒有龍頭間的整併,這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遠大的格局,至少在「大小M」兩位創辦人身上是看到了。
第三、兩者產品線有完美的互補,聯發科以手機晶片為主,電視晶片還很少,晨星剛好相反,2/3是電視晶片,手機晶片還剛起步。
第五、數位匯流 (Digital Convergence) 是未來大趨勢,所以device的匯流也會發生,包括智慧電視、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聯發科和晨星都很明白這個趨勢,而且有決心要搶占先機、盡速作大作強。
第四、面臨全球頂級對手如高通等的競爭,將來資源整合的門檻會大幅提高,小型IC設計公司很難生存下去,頂多就是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所謂的「一代拳王」,要繼續走下去必須整合,並不是說資本市場不能提供成長的養分,而是跟不上速度的變化。
第六、下一步,新聯發科的戰線將延伸到中國大陸和歐美,和高通、博通展開決戰,我們可以期待新聯發科未來的M&A將會更偏重海外的公司。
第七、市場有具有壟斷性的超級大廠出現後,剩下的小型業者必須積極選邊站,可能和中國大陸或南韓的下游業者結盟,這將產生第二波的M&A,這種波瀾效果 (Rippling effect) 最後會在產業形成幾個聯盟。
第八、在財務上來說,也說得過去,根據巴克萊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聯發科股本雖然後膨脹37%,但是合併後明後年獲利可望增加48%與37%,是相當可以對股東交待得過去的。
第九、晨星兩年前上市時,萬眾期待,最後卻灰頭土臉,這次以M&A捲土重來,跌破眾人眼鏡,卻是背後創投大股東華威國際的一大勝利,形成完美的退場。在另一方面,卻也證明台灣產業的未來,不是在於新股上市IPO,更在於具有附加價值的全球產業整合M&A。
創新中心
全球不景氣時,調查全球科技業高層對於未來看法,多半認為中、美將成為未來2到4年內最有可能實現「顛覆性技術突破」的國家,而若矽谷丟了全球技術創新中心的龍頭寶座,那一定是中國搶走的。
KPMG在今年3到5月調查全球共668名科技業高層,並發布2012年全球科技創新調查。調查發現,約有30%受訪者認為中國可能產生最多影響全球的革命性科技突破,美國占29%緊跟其後,印度則為13%。
外界多半認為美國的科技和創新能力遙遙領先世界,但中國大陸的崛起讓人不可輕忽,像是本周在台灣舉行的全球遊戲開發者大會,不管是美國或歐洲的大型遊戲開發商,都表示線上、行動遊戲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已是亞洲最強,而大陸挾帶著市場優勢與大規模的投資,可能讓全球遊戲市場版圖往亞洲傾斜。
而這次調查也顯示,有43%受訪者認為2016年時,美國矽谷恐把全球技術創新中心的桂冠拱手讓給別國,有45%的人認為中國是下一個技術創新中心,其次則是印度(21%),有9%的受訪者認為是日本或韓國,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技術創新中心,全都在亞洲,中國則取得壓倒性領先。
被問到4年後改變商業格局的下一個技術突破是什麼?有28%的受訪者認為是移動技術、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17%說是雲端計算和雲存儲,而13%的人覺得是先進的IT和3D技術;這也符合目前遊戲開發商的國界版圖,原本在3D繪圖技術強勢的歐洲廠商,反而沒有太大的優勢。
KPMG歐洲技術主管Tudor Aw表示,英國一直是領導創新的國家之一,但該國在把創造力商業化方面不佳,歐洲工程技術人員數量偏少也是問題,除非是建立起不仰賴重型工程技術、並有「發明顛覆性技術」的公司,像是臉書,否則很難扭轉劣勢。
相對來說,Tudor Aw對於中國可能成為發展顛覆性技術的「製造中心」並不感到意外;KPMG中國客戶諮詢和創新事務合夥人查瑋亮表示,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環境急速發展,正從低成本生產基地轉為充滿小型創新和突破的地方,逐漸成為研發業務中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太創新中心是馬總統就任時的願景和口號,曾幾何時變成中國大陸的特色。
第二、大陸以往都被定位成「世界工廠」,從來不會被理解成「創新中心」,大陸口口聲聲強調自主創新,但過去也只是以模仿改良為主,直到這兩年才躍居為全球創新的領航者。
第三、最近大陸航太產業大躍進,太空船在太空接合成功,潛水器蛟龍又深潛七千多米,打破世界紀錄,高鐵密度和速度均為世界第一,已經沒有人能夠質疑大陸在創新上的領先,特別是在高端製造裝備領域。
第四、但大陸要發展「具有顛覆性技術」的創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陸有市場、人才、資金和龐大的政策資源支持,但創新除了資本、技術、人才密集以外,還需要有「制度」的創新,這是比較有挑戰的地方。
第五、美國矽谷今天能夠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並不是靠政府的支持,而是因為形成具有創新DNA、創新文化的聚落 (cluster),人才及創意可以自由交流、無限發揮,不受到任何的制約,在優良的環境中連結資源,快速壯大,這也是台灣過去的優勢,現在正逐漸消失中,需要重新的激勵,台灣的未來是中、台、美三方創新的匯集,或許可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陸資來台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偉上午抱怨台灣投資環境對大陸企業極為不友善,直到今年3月台灣公布第三波陸資鬆綁,對「陸資參股上限是更嚴格,不是更寬」;他認為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成本較高,包括賦稅、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等,均不利大陸高勞力密集的產業赴台投資,他更語出驚人表示,連頗負盛名的大陸知名餐廳俏江南也有倒閉的風險。
張偉在第二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專題演講。他以「陸資赴台投資的風險與前景」為主題,數度斥責台灣對陸資不友善。他指出,2009年台灣宣布開放陸資來台,歷經三年努力,今年3月公布第三波陸資鬆綁,雖製造業開放項目幅度達到九成七,但從雙邊投資金額來看,台商赴陸投資金額高達數百億元,而與陸資在台投資金額相差懸殊。此外,2009年他率團來台考察,當初多家企業對台灣投資環境深感興趣,台灣也明確表示未來包含中油、台電、中鋼都有與陸企合作空間,共同前往海外探勘與設廠,但至今均未落實。
他一一細數陸資來台的障礙與風險,「投資項目採正面表列,未列入者不得投資」,張偉認為,對比於台灣積極邀請歐美日外商來台,兩套標準極為不宜。除限制投資項目,第三波陸資鬆綁嚴格要求陸資參股比例,且要求陸企不得具控制力,包括陸資股東不得擔任或指派投資事業經理人、擔任董事人數不得過半,以及不得於股東大會前徵求委託書等限制條件,申請程序上採「專案審查」,種種舉措皆在阻礙兩岸經貿投資的雙邊交流。
張偉更在演講中,經由複述國內報載經濟部長施顏祥所言:「(第三波陸資鬆綁)其實限制陸資參股上限更嚴格,而不是更寬」,來諷喻台灣開放言行不一。張偉更斷言大陸企業在台灣營運前景不容樂觀,源於台灣高成本的投資環境。他說,台灣工資高,約是大陸的6-8倍,加上土地貴、物價高,墊高陸企來台門檻。話鋒一轉,他更透漏了來台設點的大陸餐廳俏江南也出現倒閉危機。
最後,他還提到稅制差異。他說,台灣市場建全、經濟發達,稅率強調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反之,大陸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造成各種稅制有所出入,未來陸資來台勢必會面臨雙重稅制所擾。據此,張偉建議,活絡雙邊投資交流,除盼台灣全面開放外,更要在土地規劃、工商註冊、稅制,乃至陸資在台,包括一連串社會面問題,提供完整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張偉會長講得實在太好了,雖然本協會一直就此發表看法,但都只是台灣單方面的聲音,不如一個大陸領導來說明,可以將台灣主管官員一巴掌打醒。
第二、台灣所謂的開放其實根本就沒有開放,向前走一步,又向後退一步,有關於第三波開放陸資投資面板產業但卻「不得具有實質影響力」就是最好的例子,只是把大陸投資人當成單純的「財務投資者」,叫別人拿錢來給你玩,卻不得透過董事會獲得實質影響力,根本就不可行。
第三、張會長也指出,台灣的招商引資是兩套標準,友好歐美日企業,卻對大陸企業充滿歧視,非常不公平。
第四、最重要的是張會長指出台灣投資環境一連串的問題,工資高、土地貴、物價貴、制度限制多,還有雙重課稅等。今天是台灣非常需要外資投資我們,大陸全球投資機會很多,並沒有非來台灣不可的理由,如果還有那麼一點點熱度那也是國台辦在旁邊積極推動的結果。台灣要認清這個事實,加速推動國際化和自由化,放鬆管制,否則不管是ECFA或兩岸平台,終究只是口號,台灣會進一步地走向被邊緣化的孤島。
港滬深交易所
配合大陸中央在香港回歸15周年時,送出金融等6項大禮,香港證券交易所昨(28)日宣布,將與上海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簽訂合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其主要業務為金融產品開發等有關服務。
據香港信報報導,港交所公告指出,三方將於合資公司擁有相等股權,每個合夥方各出資1億港元(約新台幣3.8億元)作為合資公司的初始股本,計劃在簽訂合資協議後3個月內成立。
合資公司的業務包括,開發並對外授權指數交易產品、股票衍生產品等,以及為支援此業務,編製主要以三方市場交易品種為樣本的跨境指數;研究開發上市公司分類標準等。合資公司成立後初期,計劃先開發一個以跨境指數為主體的指數系列,並開發以該指數系列為基礎的「指數產品家族」。
該指數系列由一個在港交所、上海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大陸大型股為基礎的主體跨境指數,以及以這個跨境指數的大陸成分股編製的A股跨市場指數,和香港成分股編製的港股指數組成。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3家交易所長期以來已在多方面開展合作,新設立的合資公司將為三方合作提供新平台,同時推動大陸和香港兩地的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
上海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說,隨著大陸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及人民幣逐漸國際化,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將是大陸的必然選擇。而加深與港交所的合作,研究開發境外市場的相關產品,對大陸和香港都是雙贏的結果。深圳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指出,成立合資公司有助於吸引境外投資者透過香港投資大陸市場,也有助於提升大陸資本市場對離岸產品市場的影響力,為對外開放提供有益探索。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合資公司主要是要發展三方市場的跨境指數,對於中、港資本市場的連結有幫助。
第二、台灣的主管機關如果有氣魄的話也應該申請加入,成為兩岸四地交易所 (港滬深台) 指數,才具有真正的大中華代表性,現在的港股大多數是H股和紅籌股,和A股連動性高,Diversity (多元性) 不夠。
第三、全球金融正在形成一個大趨勢,就是區域經濟體的融合,台灣要注意這個變化,才不致過分強調「台灣為主」(Taiwan-centric),反而無法有效融入區域經濟。
第四、區域融合的一個要點就是「走出去」,不要只關起門來在自己的市場和領域發展,反而要多探討和外國組織、平台、機構的合作,韓國交易所這幾年積極和東南亞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等新興交易所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永豐 / 太平洋
券商合併再添一樁!永豐金控(2890)旗下永豐金證券近日宣布,以36.88億元合併太平洋證券,合併後營業據點由49家增至59家,經紀業務市占率可望提高至5.48%,擠下群益金鼎證券,成為國內第四大券商。在永豐金證券合併太平洋證前,元大金旗下元大寶來證,本周三通過以4.828億元合併鼎富證券,合併後據點為191個,穩坐龍頭。
永豐金發言人張晉源表示,合併太平洋證券有助提高經紀業務市占率、擴大規模、提高經營績效,對股東權益具有正面助益,唯此案仍待股東會通過、主管機關核准後生效,合併基準日暫定為今年11月12日。
永豐金證前5月經紀業務現貨市占率4.97%,排名國內第五,為突破與群益金鼎證膠著的市場戰況,內部早有規劃,希望透過併購以增加通路數,迅速擴大規模的作法。娶進太平洋證券,除經紀業務市占率穩坐第四外,期貨市占6.44%衝到前三、融資市占6.18%排名前五,最重要的是通路價值,將可跨售永豐金旗下各類金融商品。
目前券商經紀市占率前五大,依序為元大寶來、凱基、富邦、群益金鼎與永豐金證券。其中,凱基證預定明年與大華證券二合一,仍居第二,永豐金在與太平洋證結合後,市占則將洗牌。
券商主管表示,中小型券商陸續退場,主要與證所稅有關,因證所稅風暴導致股市量能急縮,嚴重衝擊中小型券商生存,因而向多家金控體系大型券商洽售,順勢退場。券商主管指出,鼎富證券營業讓與元大金的行情不差,加上太平洋證券此次嫁入永豐金證的「聘金」也算漂亮,預料將激勵更多中小型券商,願意與大型券商合併。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從元大併寶來後,台灣證劵業已展開一連串的整併動作,這個趨勢將會持續下去,而且會越來越快。
第二、政所稅是很重要的因素,股市量能急縮,證劵商需要有多元的業務才能生存,要不然就要走「大型化」像元大寶來,要不然就要走「特色化」如前金管會委員黃顯華董事長的福邦證劵,處在中間不上不下的業者將很難生存。
第三、去年元大併寶來的時候價格為1.7倍淨值,開發金買凱基也有1.5倍,剩下的一些獨立劵商股東姿態都比較高,一個個要求對等估值,誰知轉眼風雲變色,現在已沒有這個行情了,說明M&A一定要掌握時機,不要只想賣到最高點。
第四、金控型的劵商,下一步會再整併銀行或保險,創造行銷通路更大的綜效,這是一個很好的正向循環,希望能帶動台灣第三波金融改革和產業整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