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 中油 新日鐵 鴻海 夏普 美敦力 康輝 壹電視 漢能 茂德
自由經濟示範區
中海油 / 中油
在中國大陸對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採取強烈抗議的緊張情勢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總法律顧問趙利國19日在南京宣布,中海油將與台灣中油提出合作開發東海、南海的油氣田計畫案。
大陸方面曾與日本就共同開發東海油田交換意見,不過因事涉敏感及爭議性極高,始終未能達成共識。趙利國昨天除了釋出中海油有意與台灣共同開發東海油源及南海油氣田的訊息外,同時表示,為求與中油擴大合作,中海油還將轉讓非洲剛果礦區的權益給中油。
趙利國是在昨天下午出席南京市舉辦的紫金山峰會「兩岸雙向投資專題論壇」期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做出上述回應。已經來過台灣考察拜會5、6次的趙利國表示,中海油願意與台灣中油合作開發東海、南海的油氣田。
趙利國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此事因涉及到能源與領土主權,諸如釣魚台、黃岩島等,雙方共同開發東海、南海油氣田,「還需要看兩岸當局的態度,所以我們希望大家都幫忙推動一下。」
他說:中海油作為中國負責海域開發的石油公司,「有了台灣的配合與支援,兩岸攜手做好這件事,中海油與中油的合作絕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果。」趙利國指出,台灣中油是很有實力的公司,一直是中海油的合作夥伴,過去雙方也有包括台灣海峽區塊、非洲剛果區塊在內的一些合作項目,所以特別希望雙方能繼續保持更好的合作關係。他並透露,中海油還將轉讓非洲剛果礦區的權益給中油。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缺乏能源以及能源政策,兩岸早就應該攜手合作,共同開發海外能源項目。
第二、東海和南海有戰略價值,兩岸共同開發油氣田除了經濟,還有政治和外交的考量。
第三、藉著和中海油或其它大陸油公司的合作,台灣也可以為中油引進戰略投資人,加速民營化。
第四、台灣和大陸合作開發東海和南海油田,一定會引起美國人的注意,也可以加深和美國大石油公司的對話。總而言之,不管是聯中引美,或聯美引中,台灣都處在一個不敗的關鍵位置。
新日鐵
日本鋼鐵業龍頭新日本製鐵和日本第3大鋼鐵業者住友金屬工業10月1日正式合併為「新日鐵與住友金屬公司」,成為僅次於阿賽洛米塔爾公司(Arcelor Mittal)的全球第2大鋼鐵製造商。
2公司合併的用意是提高與必和必拓(BHP)等原料供應商的談判籌碼,從而降低成本,預估合併3年後每年可節省1,500 億日圓(約19億美元)。合併也有助提高競爭力,使之較能對抗中國寶鋼集團、南韓浦項鋼鐵等海外對手。
新日鐵與住友金屬總部都在東京,合計掌握國內鋼鐵市場44%的市占率,粗鋼出口的全球市占率則為3%。由於日本國內鋼鐵市場正隨著人口高齡化而萎縮,使鋼鐵業者必須尋求更多出口成長機會。合併後的新公司將積極搶攻中國、巴西、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的占有率,10年內年鋼鐵產量將增至7,000萬噸。
不過,儘管合併能取得規模經濟,新日鐵與住友金屬的年產量可能仍遠不如阿賽洛米塔爾。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SA)的資料,阿賽洛米塔爾去年生產9,720萬噸的粗鋼,高於新日鐵加上住友金屬的4,610萬噸。
近年來全球鋼鐵業競爭加劇,如今經濟疑慮又拖累鋼鐵需求。日本鋼鐵廠處境尤其艱困,主因為日圓兌美元走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鋼鐵產業正面臨產能過剩和不景氣,鋼鐵廠進一步整併是大勢所趨。
第二、日本產業的兼併,從鋼鐵、面板到半導體,不斷地出現,說明日本經濟也進入產業重組的大格局,值得台灣借鏡。
第三、台灣中鋼仍未徹底民營化,政府若有魄力,應該邀請陸資入股中鋼,發展兩岸產業合作的新方向。去年中鋼已經和大陸武鋼共同在廣西和越南邊界,設立新鋼廠,進軍東南亞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四、談到中鋼,想起前董事長也是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他的能力和管理效率,創造了上世紀台灣經濟發展的奇蹟,那是一個多麼令人懷念的時代啊!
鴻海 / 夏普
日本夏普在不需與鴻海合作的前提下,已獲得銀行融資三千六百億日圓,不少媒體揣測「鴻夏戀」恐將告吹。鴻海表示,明年三月底前,雙方將完成資本合作談判,協商過程中一概不對外回應。
日本夏普在九月廿八日取得日本銀行團約新台幣一千三百六十八億元的融資,資金危機暫時解除。原本市場擔心夏普的重整計畫中沒有提及鴻海入資,可能代表雙方合作生變。
外電報導,夏普高層私下透露,與鴻海協商時間比預期還久,可能會一直談到明年三月,但雙方可繼續展開智慧型手機和面板事業的合作計畫,等於間接破除「鴻夏戀」破局的傳聞。
鴻海集團發言人邢治平表示,鴻海與夏普資本合作原訂的談判時間本來就是明年三月底前,價格與內容也會重議;對於「鴻夏戀」告吹傳聞不予回應,之後也不會再回應相關內容。
雖然「鴻夏戀」一波三折,但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結晶「六十吋液晶電視」最快本周亮相。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個人投資六百六十億日圓,與夏普合資大阪堺十代廠,七月開始由郭台銘接手,工廠稼動率從三月的三、四成,一路拉高到七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界一致看好的「鴻夏戀」現在可能要胎死腹中,或者至少要拖到明年三月。
第二、台灣一直倡導「聯日制韓」,這個大方向是對的,但執行起來問題頗多,至少日本人死要面子,拖拖拉拉,不願意一步到位完成併購,很難以有效率的方式速戰速決,連鴻海都吃到苦頭,更不要說其他企業了。
第三、中日關係陷入超級緊張時刻,對台灣來說是一個機會,但是如何設計能夠雙贏的投資架構,是一大挑戰。
第四、台灣政府一定要學習日本,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或產業重建基金,才能有談判的工具,能夠參與資產收購或企業重組。和日本人做生意就要依照日本人的遊戲規則,日本的爾必達、Japan Display、日航和瑞薩都有政府基金的參與,台灣利用外匯存底或國發基金成立自己的產業重建基金乃當務之急。
美敦力 / 康輝
中國大陸推動醫療改革,其龐大商機也為外界所垂涎,但進入醫療市場的門檻頗高,外商醫療機構正採用併購方式進入大陸市場。大陸媒體報導,美國醫療科技行業巨擘美敦力(Medtronic)公司日前宣布,將出資約8.16億美元併購康輝控股(中國)公司。
新華網報導,美敦力公司這次重金併購康輝控股(中國),為中國大陸醫療器械行業近年來最大的一起外資併購案。相關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今,大陸醫療器械領域的主要併購事件大約有10起,但規模均未超過1億美元。 對於這次併購,美敦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馬爾強調,併購康輝是美敦力對大陸市場的一次巨大投資,為美敦力全球化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敦力執行副總裁奧康內爾表示,中國大陸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醫療器械市場之一,具有巨大市場機遇,美敦力將建設更大、更加直接的本土業務。康輝將給美敦力帶來豐富的產品組合、實力雄厚的研發、生產營運和寬廣的銷售管道。這一舉措將為美敦力在快速增長的大陸骨科領域提供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據了解,此次併購預計在今後1、2個月完成。美敦力計畫將康輝保留為一個單獨的事業部來經營,並由其現在的領導團隊來管理。康輝首席執行官楊利波表示,併購是一項雙贏的決定,借助美敦力可以加快實現康輝的全球化拓展。
康輝公司成立於1997年,為一家總部位於江蘇常州的骨科器械生產企業,2010年8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創傷、脊椎和關節置換等領域擁有較強的產品線。2011年康輝公司銷售收入超過3.7億元人民幣。
美敦力是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這家企業近15年來對大陸市場抱有較強企圖心,以上海為中心,建立心臟起搏器裝配線和骨科器械公司,建立大中華區總部,以及公司在美歐之外的第1家創新中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這幾年最大的一筆外資對中國醫療器材公司的併購,本益比高達37倍,股價/營收比也高達7倍。
第二、美敦力之前在中國大陸已經有參與香港上市公司山東威高部分股權,現在又對康輝出手併購,擺明姿態看好中國市場,而且想大幹一場。
第三、台灣這兩年積極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有60多家上市、櫃相關企業,若加上興櫃公司,總數將近100家,絕對有條件成為大中華生物醫療投融資中心。
第四、台灣的問題是沒有做好宣傳,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台灣的優勢,雖然一般來說台灣生物醫藥公司上市的本益比並不低,可以到達15~20倍左右。我們相信若好好深耕,更多歐、美、日的生物醫藥企業會思考台灣資本市場的價值,利用台灣作為資源整合平台。
第五、中國大陸對於外資併購行業領導企業有較嚴格的限制和規定,兩年前美國Charles River
Laboratory併購無錫製藥後來就觸礁,雖然問題主要來自美方的股東,但本案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並取得股東和主管機關批准,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壹電視
壹傳媒日前宣布出售壹電視,根據昨日的公告,公司已與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簽訂意向書,壹傳媒將以14億元台幣的代價將壹電視全部已發行股本出售給練台生,雙方將在本月20日之前簽署買賣協定,並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易,辦公室與攝影棚則將另訂租賃契約。
自上月宣布退出台灣市場以來,股價已上漲52%,顯示市場普遍認同退出台灣業務將有助於提高集團整體獲利。 壹傳媒昨日在港交所的公告中指出,將出售壹電視並終止台灣多媒體業務營運,並將中止集團的資本支出,並減低營運開支以維持該業務。
據了解,壹傳媒在9月4日宣布出售台灣平面媒體後,在香港的股價就從每股0.50港元一路上漲,股價更在28日上漲到每股0.76港元,累計漲幅達到52%。
壹傳媒在台灣的電視業務過去3年累計虧損已達到17.22億港元,2012財年的虧損額就高達11.68億港元,平均每天要燒掉320萬港元,並造成2012年集團財報的營運現金淨流出5.1億港元,全年虧損為9.65億港元,顯示電視業務已成為壹傳媒最大的錢坑,讓公司不得不壯士斷腕、止血求生。
壹傳媒在上個月4日在港交所的公告表示,已經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表示有意購買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與若干資產,包含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雖然內容並未提到出售台灣電視業務,但已經被市場視為壹傳媒全面退出台灣市場的前兆。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對練台生先生來說是一筆好交易,他已經有年代電視頻道,又代理他人的電視頻道,和系統台也有很好的關係,欠缺的只是內容而已。
第二、練台生董事長非常懂得在不好的時機出手,趁虛而入,當年他也是在邱復生董事長年代出問題的時候,閃電出手將年代接過來,幫了邱先生一個大忙。
第三、練台生和黎智英都是屬於street smart型的人員,有很深的社會歷練,和書生型的人不同,決策果斷,只要價格對了,就立即行動,這是他為何能夠異軍突起,後來居上的原因。
第四、數位匯流時代,需要產業整合,台灣的有線電視市場,絕不可能只被少數財團壟斷,除了富邦和旺中以外,練台生和王令麟是另外兩股不可或缺的勢力,畢竟他們才是這個行業的科班出身。
漢能
看好薄膜太陽能發電的市場前景,大陸最大民營清潔能源業者漢能控股集團公司已同意以3,000萬美元收購美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Miasole公司,這是漢能今年來收購的第2家國外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
據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漢能控股已同意以3,000萬美元的低價收購美國Miasole公司。後者是美國矽谷最熱門的清潔能源企業之一,曾引入數千萬美元投資。漢能開出的價格可說十分划算。
Raymond James分析師莫丘諾夫形容該交易是「賤價出售」,「這是一連串太陽能製造商低價出售的最新例子」。
9月25日,漢能控股集團宣布完成對德國Q.Cells旗下全資子公司Solibro的收購,漢能全球投資與銷售首席執行官周捷三被任命為Solibro董事長。目前,漢能已恢復Solibro在德國的生產,用以支持其在歐洲以及美洲的太陽能光伏項目。未來,漢能有望在大陸採用Solibro薄膜太陽能技術生產太陽能產品。
漢能控股董事長李河君看好非主流的薄膜太陽能發電前景。與9成以上的大陸太陽能業者以出口為主不同,漢能以大陸市場為主,李河君預言,2013年下半年起太陽能市場將整個改變,大陸將打開空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太陽能電池市場血流成河,全球幾乎沒有人敢出手投資,現在有企業願意跳出來整合,一定非常有勇氣,當然也要有相當的財力。
第二、現在出售的價格一定是流血大拍賣價,但究竟是不是bargain,有待時間的證明。
第三、中國大陸的民營業者在歐洲和美國收購優質太陽能資產,台灣政府如果還看好這個產業的前景,與其單純的金援台灣業者,不如支持台灣業者去整併歐美具有核心技術的公司。
第四、只可惜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積電,日前宣布將逐步處分其所投資得台灣最大太陽能電池業者茂迪的股份。這不是一個好的典範,台積電是業界的模範生,並不缺錢,茂迪也是台灣最佳的太陽能電池企業,只不過經歷全球這一波的不景氣,台積電那麼快就想放棄,實在非常令人洩氣。
茂德
茂德3日公告,新竹地方法院同意合作金庫商銀及台灣銀行對該公司的重整聲請。茂德將進入重整程序,轉型為無晶圓IC設計公司,並出售旗下中科12吋廠。
茂德成為台灣首家聲請重整DRAM廠。據了解,茂德12吋晶圓廠要價逾百億元,市場傳出台積電等大廠都有意收購,但都未獲證實。 銀行主管說,即使茂德12吋廠順利出售,仍無法完全解決積欠銀行團新台幣570億元的債務問題。
茂德成為台灣首家聲請重整DRAM廠。據了解,茂德12吋晶圓廠要價逾百億元,市場傳出台積電等大廠都有意收購,但都未獲證實。 銀行主管說,即使茂德12吋廠順利出售,仍無法完全解決積欠銀行團新台幣570億元的債務問題。
茂德強調,在重整期間,將朝轉型無晶圓IC設計公司邁進;出售中科12吋廠是重整的內容之一,但其餘細節無法透露。 茂德訂10月1日起至23日下午5點止,為債權及股東申報期間,預計11月5日召開第一次關係人會議。
茂德積欠銀行團共新台幣570億元,淨值已變成負數,股票下櫃。為確保債權,茂德債權銀行合作金庫及台灣銀行已於今年4月30日向新竹地方法院聲請對茂德重整。
新竹地方法院經近5個月審理,同意債權銀行對茂德的重整聲請;並選派茂德董事長陳民良、呂東英及律師金玉瑩3人為重整人。合作金庫2日表示,法院指派的重整人將依法處理茂德12吋晶圓廠等擔保品,若順利找到買主,與銀行團協商後,就能出售。
為收回茂德570億元債權,債權銀行團擬處分12吋晶圓廠,但一直沒有結果,主要原因在於部分股東不支持,經法院裁定重整後,在重整人主導下,處分資產更具效率,有利銀行回收債權。
茂德淨值轉負、股票下櫃,但仍維持生產,中科12吋廠原規劃月產能逾6萬片,但因部分機台出售或抵押,現階段每月視接單狀況投片數千至1萬餘片,產能利用率約1至2成。茂德主要產品為晶圓代工與非標準型記憶體,最先進製程為63奈米。
我們的看法:
第一、茂德現在才重整,會不會太遲了?茂德已經錯失最好的重整時機,現在爾必達已經賣給美光,台灣的DRAM產業已經game over了。
第二、茂德現在剩下的只是資產價值,也就是出售其12吋晶圓廠,即使賣到百億元,也無法解決積欠銀行團的新台幣570億元,但這是一年前就可以知道的。
第三、由爾必達和日航的重組經驗可以看得出來,重組動作要快,時機一過,條件只會越來越差。茂德現在一點bargaining
pwer都沒有,假如買主只有一個的話,更不可能拿到好條件。
第四、茂德銀行團去年還有聘請財務顧問,希望找買主。現在看起來,去年在第一時間宣布破產重整,可能還是比較好的做法,在爾必達賣給美光之前,茂德還比較有談判條件,現在已經太遲了。
第五、茂德和南亞科都在大裁員,DRAM慘業的悲歌才正開始,我們認為台灣科技界的危機意識太差,政府和企業要徹底覺醒,否則DRAM只是台灣科技慘業走向末日地獄saga的第一章。
自由經濟示範區
自由經濟示範區原本規劃「無工資、外勞、租稅等優惠」;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近期鬆口,不排除鬆綁租稅、外勞等條件,甚至研議外勞、本勞薪資脫鉤,希望能帶動台灣的自由化及經濟發展。
不過,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完全不贊成」。他說,示範區追求的是尖端科技的製造業,以及能和國際接軌的服務業,而非「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若要鬆綁外勞,再弄一個加工區就好了,不用大費周章。
李永得說,接下來的難題是引進「知識型人才」,包括人才在地的簽證、居留、教育等,均要有配套。但國際白領人才來了,可能衝擊國內服務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政府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腳步實在太慢,由於社會的壓力,經建會終於表示將在11月提出草案,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自由經濟示範區必須是明日的經濟區,但政府現在還在外勞配額鬆綁與本國勞工薪資脫鉤的議題上打轉,缺乏遠見。
第三、我們非常贊同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反對勞工鬆綁的立場,的確,示範區追求的是尖端科技製造業,及能和國際接軌的服務業,而非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
第四、知識型人才的引進更是重點,需要在法規上大幅鬆綁,做到制度的突破。
第五、高雄市對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未來,有很清楚的想法,將打造物流、金融服務、零售百貨、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5大亮點。這是一件好事。物流結合高雄港自身的環境和優勢,理所當然。文化創意也是可取的亮點,高雄這幾年在陳菊市長的帶領下,在文化上有很多突破,包括吸引美國好萊塢R&H公司在高雄成立電影後製作基地,以及爭取電影、電視劇在高雄拍攝。
第六、金融中心和經濟中心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很高興看到高雄市將金融服務納入其中。台灣離岸人民幣中心需要大力推動,不僅吸引台灣金融機構,最好也能引進大陸的金融機構到台灣來設點,共同開發人民幣創新金融產品,迅速做大台灣的人民幣資金池。當然這也符合政府「發展具兩岸特色之金融業務」及「推動以台灣為主之國人理財平台」兩大政策主軸。金融業務若能在高雄繁榮起來,將可以扭轉台灣南北長期以來重心不平衡的現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