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投資銀行家黃齊元出書 憂心「台灣正在消失」



大中華地區投資銀行家黃齊元昨(28)日在個人的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大中華區已走向全世界,國人要站在全球觀點,產業更要從台灣延伸到世界,學習做好資源整合者,掌握三大關鍵字: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重新定位台灣的長期未來。
經常往來兩岸三地的黃齊元,非常憂心,在國際舞台上,台灣正在消失。他指出,國人至今還在擔心陸資來台,政府各項政策也都以阻擋陸資進軍台灣為核心。實際上,中國大陸自2014年已轉為資本輸出國,大肆買下美國、歐洲的FINE ASSETs(優等資產),根本不在乎台灣。
黃齊元生平第一本個人著作《邁向下一個台灣》,由商訊出版,昨天在台北金石堂舉行新書發表會,許多投資銀行界的好友出席,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親自獻花。更令人驚喜的是,現場來了許多「婉君粉絲」,有些人還遠從加拿大及高雄來,都表示是受到黃齊元文章的激勵,才能謹慎思考職涯或產業的未來。
黃齊元表示,書名以《邁向下一個台灣》,中心點是台灣,期待下一個台灣的樣子,但到底會是更開放?或是更狹礙?他也沒有答案,由於世代環境改變了,國人要一起邁向未來,希望他個人的文章能夠帶來啟發,大家才會有行動。
對於兩岸市場的彼長我消,他指出,大陸的強勢興起是台灣無法規避的事實,面對一個世界重要的經濟體,生身台灣人的我們,即使不喜歡,也不能不與之發生關係,國人齊心經營優質投資環境,將有利兩岸經貿關係。
展望台灣的未來,他強調,3個關鍵字: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從台灣走向全世界,不要排除大陸,跨領域發展產業,多元應用科技,而且要企業家帶著年輕人,勇闖天下。
黃齊元活躍於兩岸三地金融圈,是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具有近30年的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是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目前為藍濤亞洲總裁。

他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2010年度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MBA。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邁向下一個台灣》強化兩岸連結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將發表新書《邁向下一個台灣》,由商訊文化出版,獲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推薦,以恢宏世界觀與輕鬆的筆調,點出兩岸議題的核心。台灣若要邁向新未來,兩岸連結是不可避免的,封閉心態及本土為尊的意識,將使台灣自絕於世界舞台。
黃齊元在新書《邁向下一個台灣》中,標舉「別瞎操心,讓大陸人儘管來踢館吧!」、「外商?人家的首選都是陸企了」、「台灣應該勇敢做大夢」、「別怪陸資!開店會倒,都是你自己的錯」、「沒去過中國就反中,台灣人注定『沒有想像力』」等篇章,都點明台灣的敵人其實不是大陸,而是自身的封閉心態及本土唯尊的意識。
黃齊元在其自序提到,希望能傳遞3點訊息,首先,愛台灣不能閉關自守,要有開放的胸懷才能創造「台灣價值」;其次,大陸和台灣密不可分,台灣不可能達成「去中國化」的全球化;最後,台灣要用對的方式,才能同時掌握大陸和全世界的機會。
相對於對岸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躍升,台灣顯得封閉又欠缺方向,雖然台灣還是有很好的創新創意,但是如果無法商品化,又不能以全球為市場,那麼就無法形成產業,為台灣增加價值。
此外,大陸的強勢興起也是無法規避的事實,面對一個世界重要的經濟體,台灣即使不喜歡,也不能不與之產生連結,若持續以抗拒、排斥、敵對的心態面對兩岸事務,台灣恐將因為經濟崩潰而自絕於世界舞台。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柯P大談「社會觀感」,卻不關心外人怎麼看台灣的「國際觀感」

在大病一場後,我決定遵循醫師囑咐,放慢腳步,多多休息。在中國大陸跑了一個禮拜,周末我來到上海旁邊的崇明島休一天假。

崇明島緊鄰上海,以前靠渡輪連接,相當不便。兩年前海底隧道開通後,開始快速發展,島上建了一座五星級高檔休閒酒店。

酒店寬敞舒適,令人耳目一新。我拿了一本雜誌,到lounge去,準備好好地享受一個寧靜下午。

跨進門,眼前景象令我大吃一驚,每個桌子都坐滿人,不少小朋友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我走到角落,在剩下唯一的一張桌子邊坐下,然後請經理過來。

「請問這不是executive lounge嗎?怎麼會有那麼多人?」

在國外酒店lounge內,通常都沒什麼人,我想像的是休閒地喝咖啡、看報紙的場景。

「先生,實在抱歉,您說得很對,但我們這裡像您這樣的商務客人很少,主要是以『年輕情侶』為主,請您見諒。」

年輕情侶?我看更多的是young couple “with kids”,大部分年紀都不超過30,中年人幾乎看不到。

這時一個小孩突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另外一個小孩的玩具滾到我腳邊,他母親跑過來拿。

我搖搖頭,趕緊逃離現場,這裡不是英式下午茶,更像迪士尼的餐飲販賣部。

有什麼啟發?中國大陸中產階級正快速興起,民間消費力超強,對於好的休閒娛樂,趨之若鶩,花錢毫不手軟,難怪購物中心龍頭萬達王健林會成為首富之一。

令人驚訝的是,和台灣為生計掙扎的年輕人比較,大陸年輕人似乎更懂得也有能力享受生活,一胎化政策更帶動對下一代的投資,特別在消費上面。

大陸現在已沒有僅針對外國遊客的地方,本地客人佔大多數。台灣日月潭涵碧樓也是這樣,外地、本地客人各一半,但沒那麼多年輕人。

不僅是外客,中國外資結構也在改變。大陸已不再歡迎那些低附加價值的生產型外資(台商占很大比例),朝內需和服務轉型。

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1,400億美元,超過外資投資中國1,200億美元,中國正式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在全球積極投資,上海复星集團收購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王健林買下美國第二大影城以及英國遊艇公司,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內需消費市場。

和中國大陸相同的是,外資對台灣投資的金額也在縮減。這並不令人意外,在學運之後,陸資已沒有了,外資也對台灣充滿疑慮。

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政策的不一致性,以及缺乏法治,民粹又推波助瀾,誰還敢來台投資?

柯文哲炮打遠雄大巨蛋、鴻海秋葉原、日勝生美河市、富邦松菸文創區,抹黑企業,要求重新議約,儼然是公平正義的使者。

柯P指責鴻海財大氣粗,是國家的悲哀,財團怎可如此囂張?又說:「一個趙藤雄等於十個葉世文,這就是現在的社會觀感。」

表面上柯P在做和習近平一樣的事,即瓦解政商勾結。問題是柯P不是習近平,台灣也不同於中國大陸。中國對貪腐加強清理,一切法治化,讓投資者更加有信心。

台灣呢?你自己可以觀察,政府對外資IOI投資101的態度,以及柯P對財團的作法,會讓外資和本地企業對台灣投資更有信心嗎?這是假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實。

柯P對財團強調,「你要應付的不是我,是台灣的輿論」,大錯特錯,這是內向型的思維。如果我們懂得向外看,就會了解「台灣要應付的不是財團,也不是社會觀感,而是全世界對台灣的看法」。

我在一年半前,協助美國洛克斐勒家族來台投資,他們計畫在亞洲建立一個融合東西的文化創意平台,把紐約的音樂、藝術、劇場引進來,並和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和林肯中心合作。由於台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視野,被他們相中,請了很多專家來調研。

他們看上的地點,是台北市精華區的台鐵台北機廠。台鐵為了活化資產,計畫將60%面積開發商場,但鐵道迷抗議,台鐵只好縮小開發面積;柯P也說,這是古蹟,不能變賣,搞得現在無法進行下去。

如同大巨蛋旁的樹是否應搬遷,這反應了台灣面臨的議題:全球化vs.本土化、商業發展vs.生態保存。台灣沒有對全球說NO的本錢,更不應走上反商的道路,外資一旦有這種感覺,台灣就沒有希望了,為何我們找不到平衡點?

看到達沃斯論壇上,大陸總理李克強總理發表演講,侃侃而談,自信和自省兼具,感概萬千。台灣的政務官,有幾個人能夠在國際場合推銷台灣價值?許多人連英語都講不好。

如果引進來不可能,台灣至少要能走出去。金管會推動台灣「打亞洲盃」,成績斐然,金控併購足跡遍步亞洲,去年更有五十家外國企業來台發行國際債券。

由於缺乏外國和本地企業投資,台灣經濟一定會陷入僵局,變成無法流動的死水。解決之道不在政府,你必須運用一切自己的關係和力量,加強和世界的連結。

我現在已不鼓勵外國客戶來台投資了,把資源搬到海外去比較簡單,長期來說對台灣更好,會更有全球競爭力。

我愛台灣,但台灣不愛我,it’s time to say good-bye,這不是「出埃及記」,而是「出台灣記」。

Some day, we will meet again. I still have HOPE.

陸客, 車聯網, 群聯 宇瞻, 樂天, 臉書, 大陸鬆綁外資, 陸企上市, 陸券商

陸客
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陸客來台旅遊的「入台證」卻大塞車,前天單日送件量4萬餘件,創歷史新高,但台灣每天大陸團客加自由行只有9千個名額,昨天送件的陸客想趕在春節來台,得額外花4千多元「加價速審」搶限額,讓業者大罵政府「思維趕不上時代!」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許高慶最近頻接到旅遊業者抱怨,表示12日開始,大陸觀光客入台證送件量平均每天「暴增」至3萬件,15日單日送件量更達46482件新高,比以往旺季1萬多送件量,整整暴增4倍,「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情形。」

許高慶說,政府今年嚴格控管陸客訪台配額量,大陸團體旅客每天7300個配額,其餘1700個額度是自由行旅客,但陸客團都選擇春節來台,旅行社送件慢一步,就趕不上春節;至昨天為止,無購物行程的優質團送件已排到35日、一般團到225日,代表很多陸客趕不上春節假期。

若要趕上春節,內政部移民署新提供加價速審件服務,每提早1天處理入台資料,得花300元台幣,排在35日的陸團,想趕上218日除夕來台,至少要多花4千餘元速審費,許高慶表示,「政府推廣高品質旅遊,反而把陸客嚇跑了。」

許高慶分析,旅遊市場增加、航班航點變多,帶動大陸旅遊再成長,加上陸團都想走沒血拚的優質路線,使優質團爆量,「觀光局卻以齊頭式政策管控陸團,是跟不上時代的思維。」他認為陸客限額沒分淡、旺季,春節沒增加額度,讓台灣空有市場,客人卻進不來,應該春節時彈性放寬12千個無購物團配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觀光客對台灣的興趣越來越高,台灣的旅遊價值將會不斷增加。

第二、開放大陸觀光客有那麼大的好處,整個台灣都受益,遍步各個產業,為什麼台灣社會不了解,開放陸資對台灣經濟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客自由行人數已超過旅遊團,代表大陸來台旅客的結構已經改變。

第四、台灣應該開放像萬達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來投資商業房地產,包括購物中心和休閒度假酒店。

車聯網
電信龍頭中華電信(2412)搶進智慧城市應用,打造綠能及科技數位生活,近期擴大車聯網布局,與和泰車合作,打造車聯網全新服務概念「TOYOTA智慧行系統」。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表示,今年鎖定汽車前裝及後裝市場雙軌並進,搶進車聯網商機。

2015智慧城市展」將於今(20)日起至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正式登場,中華電信今年以「智慧城市數位生活」為展覽主軸,規劃「永續綠能智慧好環境」、「科技創新智慧好經濟」及「產業共創智慧好生活」三大區域,展區以互動式的情境體驗,呈現個人、家庭、企業三方相關智慧產品。

近年中華電信將智慧聯網應用從個人、家庭、企業拓展到車聯網市場。日前中華電信融合智慧交通與物聯網技術推出「智慧物流行車影像服務」,可結合行車影像雲端儲存、GPS定位、3G行動通訊、車輛診斷、遠端即時影像查詢、即時監控冷藏車溫度等技術,打造全方位的車隊管理解決方案。

進入4G時代,中華電信擴大車聯網布局,與和泰汽車合作,打造「TOYOTA智慧行系統」,搭配華碩平板電腦及中華電信的4G SIM,第一年可免費使用中華電信4G上網吃到飽及「KKBOX」、「HamiTV」加值服務,建立個人數位娛樂平台。

林國豐表示,切入車聯網市場,可望擴大用戶基礎,此次與和泰汽車合作模式屬於車子出廠前的前裝市場,今年也將積極切入後裝市場,搶進車聯網商機。

此外,看準智慧家庭商機,中華電與遠雄合作打造「eHome智慧家庭」,連結社區與住家,提供全方位智慧型網路生活服務,未來透過網路雲端服務功能,可控制家中電燈開關、查詢用電量及確認門戶安全,達到社區與居家自動化管理及控制。

未來也將「eHome智慧家庭」,推入一般家戶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ogle推動無人駕駛汽車,車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

第二、未來汽車內部電子設備會大幅增加,這是台灣的龐大商機。

第三、像中華電信這樣的運營商應該和台灣及海外的物聯網技術公司合作,才能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解決方案。

第四、台灣對智慧商機,不管是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汽車,都缺乏整體的思維,更不知如何打造生態系統。

第五、所謂的"網",一定和eco-system有關,牽涉到產、官、學合作,以及不同廠商的聯盟,政府一定要努力搭建相關平台。

群聯/宇瞻
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控制晶片大廠群聯(8299)昨(19)日宣布,參與記憶體模組廠宇瞻私募,將以每股25.38元、總金額38,070萬元,取得宇瞻9.9%股權,成為宇瞻最大法人股東,雙方將攜手衝刺工控應用固態硬碟(SSD)市場。

群聯昨股價上漲2.5元,收在214.5元;宇瞻下跌0.25元,以31.4元作收。

群聯斥資約3.8億元,取得宇瞻9.9%股權,成為最大法人股東。圖為群聯董事長潘健成。 本報系資料庫

上述私募價格是採依過去30個交易日均價31.72元為參考價打八折,與宇瞻昨收盤價相較,折價幅度約19.17%

宇瞻財務長林萬元表示,宇瞻與群聯是長期合作夥伴,宇瞻大部分的記憶體控制晶片都採用群聯的產品,雙方近來在開拓工控SSD方面也展開合作。

群聯指出,工控產品少量多樣,需要投入資源開發,雙方進一步合作,可為群聯增加工控SSD領域的出海口。

宇瞻指出,此次藉由私募引進群聯入股,除了加深雙方工控SSD研發之外,也希望提升技術和產品陣容,在快速崛起的SSD領域,取得先機。

群聯正積極進行策略結盟,透過私募案,去年已引進記憶體模組龍頭金士頓入股,目前也持續洽談再以私募引進SSD策略合作夥伴,預計上半年會有結果。

群聯強調,參與宇瞻私募,與其本身私募案並不衝突,希望可以提升工業應用相關的營收與獲利,帶動整體營運向上。

群聯去年穩紮穩打,以加強投資研發與引進策略合作夥伴為兩大重心,希望在eMMCSSD這兩大領域打下良好基礎,累積後續成長力道。群聯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24.32億元,每股純益為13.34元,法人估計去年獲利可能與前年的31.7億元相當。

宇瞻強調,除持續扎根工控記憶體之外,也擴大行動周邊、雲端運算及電競等市場,在四個領域採行並進策略,獲得不錯成效,去年連三季每股純益都在0.9元以上。

法人預估,宇瞻去年第4季營收雖下滑,但有匯兌利益加持,每股純益將優於去年第3季,去年每股純益可望超越2013年的3.33元,再創新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正在積極投資半導體產業,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因而會興起一波策略聯盟,加強自身競爭力。

第二、群連做的事情很正確,一方面投資下游客戶宇瞻,另一方面又透過私募引進固態硬碟(SSD)策略合作夥伴。

第三、由於中國大陸業者都在做全球併購,台灣半導體業者一定要懂得和外國企業合縱連橫。

第四、台灣半導體龍頭TSMC(台積電)在併購方面做得比較少,未來應該加速打造生態系統。

樂天
台灣「婉君」的消費力好驚人!台灣樂天昨(19)日公布2014年網購消費大調查,2014年在台灣樂天市場出現300位、一年平均消費新台幣超過130萬元的網購閃靈刷手。

另外,最會賺點數的點數達人,去年在台灣樂天總共賺走了25萬點,以台灣樂天1個點數等同1元現金來看,相當於這位達人2014年從台灣樂天賺飽25萬元現金、可以再從樂天市場買走10iPhone6手機。

台灣樂天近年以經營紅利點數在網購市場闖出一席之地,台灣樂天市場購物網營運長羅雅薰表示,網購市場的紅利點數正在形成一股超強的點數購物經濟圈。

其中,又以3039歲的青壯族,因為已有一定水準的經濟能力,又懂得利用網購業者不定時舉辦1040倍的點數回饋金活動,創造驚人的網購消費力,也幫網購業者帶進可觀的營收。

日本樂天2008年進入台灣市場,目前在台累積300萬會員,根據該公司統計指出,2014年累積點數1萬點以下的會員,年平均消費金額約新台幣61,515元,而一年累積1萬點以上的超級點數會員約有300人,而且,這300人的年平均消費額是1306,317元,大約是萬點以下會員年平均消費額的21倍之多。

台灣樂天指出,網購閃靈刷手大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懂得利用該公司不定期舉辦的加倍送點數活動,而且集中火力在購買單價高的商品,讓點數一下子爆增數10倍之多。

舉例來說,一台單價5萬元上下的機車,平常以100元贈1個點數不過只能累積500點,但是,閃靈刷手大都鎖定倍數贈點數活動期間下手,如果剛好是40倍送的檔期,一下子就可以累積2萬點。

因此,相較於一般會員普遍都以消費數百元 到上千元、頂多上萬元的化妝品、面膜、精品,閃靈刷手大多集中火力在消費大家電、機車、手機通訊等高單價產品。

羅雅薰表示,在超級點數活動支撐下,台灣樂天在台成立至今所發出去的點數,以1元硬幣累積1個點數做計算,1元硬幣排起來可以繞地球1.8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上網的人口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但是電子商務卻發展的很慢。

第二、日本樂天2008年進入台灣,剛開始沒有什麼建樹,這幾年終於靠網購賣出一片天空。

第三、除了樂天以外,阿里巴巴的淘寶也加速進攻台灣市場。

第四、電子商務和傳統商務是互相結合的,台灣應該積極發展O2O

臉書
路透報導,臉書目標在短期內新增1,200名員工,讓公司人力規模擴大14%,其中更以擴增實境技術、無人飛行器及資料中心相關人員需求為大宗,透露臉書將加快腳步拓展新事業。

臉書官網近日公布的職缺中有54個與擴增實境技術相關,反映臉書自去年投資20億美元收購擴增實境頭套裝置開發商Oculus Rift後,便積極研發能結合臉書社交功能的裝置。官網顯示臉書為Oculus事業招募物流、採購及全球供應鏈管理部門經理,令分析師推測臉書與Oculus共同研發的新裝置即將商品化。儘管擴增實境頭套裝置市場才剛起步,但臉書有了Oculus加持可望在日後主導市場。

另一方面,臉書官網也開放航空電子學、射頻通訊及熱能工程等領域職缺,暗示臉書正積極開發人造衛星與無人飛行器,以便日後透過無人飛行器在偏遠地區供應網路。

臉書官網另顯示20個隸屬線上廣告技術開發商Atlas的職缺。臉書自2013年收購Atlas後便持續改良線上廣告平台。

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表示:「臉書由雄心壯志的執行長領導,因此公司目標遠大。隨著用戶及事業不斷成長,公司也要擴大規模才能滿足需求。」

投資機構Robert Baird & Co.分析師賽巴斯丁(Colin Sebastian)表示:「臉書在人事、伺服器與基礎建設上的投資與公司競爭力有直接關聯。」尤其在Snapchat等新創業者崛起後,臉書面對競爭更不敢掉以輕心。

截至去年9月底為止臉書共有8,348名員工,不及谷歌的5.5萬人及微軟的12.7萬人,但去年第3季臉書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帶進38.4萬美元營收,高於谷歌的30萬美元及微軟的18.3萬美元。

人事規模小相對提高臉書獲利率,也讓臉書在挖角人才時更有談判籌碼,因為加入臉書的工程師能直接將專長發揮在幾億人使用的產品上。投資機構Sterne, Agee & Leach分析師巴堤亞(Arvind Bhatia)預期,上述職缺補齊後將助臉書在未來幾年達到年營收300億美元的目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臉書和Google都不斷在測試人類創新的極限,發展虛擬實境,無人飛行器等尖端科技。

第二、但不能忘了商業化的原則,必須切實掌握客戶的需求,Googl由於市場反應不佳,決定放棄Google Glass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第三、台灣缺乏有想像力的公司,只有台達電不斷往創新事業的領域發展。

第四、大陸企業如阿里、小米、和騰訊加速打造創新的生態體系,未來會產生很多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

第五、台灣政府對創新的政策與作法除了基金和產業園以外,應該要有其它的思路。

大陸鬆綁外資
大陸商務部昨(19)日公布新「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將過去外人投資「逐案審批」的模式,改為「負面清單(負面表列)」管理,不在清單裡的絕大部分投資項目,將對外人一律放寬;此外,根據外人實際控制情況,認定是否屬於外資身分。

這意味大陸對外資投資大幅鬆綁,將使外國投資人在大陸享有與本地投資人相同的待遇。

草案中強調,多年來台港澳地區投資人對大陸經濟發展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除將適用「外國投資法」,給予台港澳投資人的「特別待遇」,建議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商務部昨天在官網公布這項徵求意見稿與相關說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指出, 舊有的「外資三法」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將合而為一,由「外國投資法」取代。

孫繼文表示,舊有的「外資三法」已不能適應當前大陸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需要,甚至與公司法等有關法規衝突,有必要改善。

新法取消對外資逐案審批的作法,官方對外資企業合約、章程也不再保留行政審批權,改由企業自主回報的方式,進行投資過程事中、事後的管理模式。

此外,官方將以清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資領域,清單之外的項目充分開放,且外資享有不低於本地投資者的待遇。

未來的外資管理,不再依外資的組織形式、經營活動作為規範對象,對於外資認定,也將與以往不同,採取「實際控制」為標準。即外資實際控制的境內企業,將被視同外國投資者,外資企業受到大陸投資者實際控制的,在大陸境內的投資,可視作大陸投資者的投資。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不斷放寬外人投資的限制,台灣對外資卻相當不友善,馬來西亞IOI投資101受阻就是一個例子。

第二、台灣在這種情況下,將逐漸喪失原先大陸給予台港澳同胞的「特別待遇」

第三、唯一可能尚有特別待遇的地方,只剩下海西,這是福建自貿區的獨特戰略意義。

第四、新法取消對外資逐案審批,而改由企業自主回報,不僅投資如此,將來IPO也會走上類似的道路。台灣經濟部投審會應該學習對外資大幅鬆綁

第五、台灣應努力營造一個對外資(包括陸資)友善的環境。

陸企上市
大陸證監會主席肖鋼昨天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大陸企業上市程序將不斷簡化,未來將取消企業境內上市獲利要求。他還強調,要推動亞洲金融市場相互開放,努力實現亞洲金融市場的協調和對接。這番話也為日後的「滬台通」、「深台通」,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由香港特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舉辦的亞洲金融論壇,今年主題為「亞洲︰轉變中持續翱翔」,來自41個國家的2,400多名產官學人士參與,探討大陸內需的新經濟成長動力,與亞洲市場新趨勢。

肖鋼說,大陸證監會一直支持陸企赴海外上市,主張由企業自主選擇,為了便利企業到海外上市,證監會已由過去13項審批程序簡化為七項,並將進一步精簡。未來企業在大陸境內上市也可不要獲利的限制,也在進行改革。

肖鋼說,香港是大陸金融市場和國際接軌的重要窗口,「滬港通」開啟進一步拓展兩地市場深度和廣度,在此基礎上,大陸證監會正研究擴大機制,將盡快推動兩地基金互認措施,也便利投資者投資更豐富的產品。

針對外界關心「深港通」發展進程,肖鋼昨天並未主動提及,並取消原有安排的記者會。

不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表示,基於滬港通推行經驗,深港通準備時間將會大為縮減,預期今年內可啟動深港通。

肖鋼認為,亞洲財富管理需求大、增長潛力高,發展得好的話,可以成為區內經濟新增長點,未來將大力推動亞洲儲蓄,向亞洲投資轉變。

近年大陸財富管理需求旺盛,迫切要求繼續深化大陸和香港的金融合作,進一步推動兩地基金互認,完善QFIIRQFII制度,進一步加強兩地跨境業務的發展。

肖鋼指出,全球儲蓄率高於50%的國家均在亞洲,但投資發展較落後,2013年歐美占全球財富管理規模達89%,亞洲只有1.8%,未來亞洲各國應加強金融市場的融合發展,為亞洲財富管理機構發展提供沃土,並培養財富管理行業的競爭力和規模。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資本市場大幅的改革,值得台灣借鏡。金管會對銀行的開放政策已收到實質成效,現在可將注意力逐漸轉到資本市場上。

第二、大陸已計畫IPO「註冊制」,將來大陸境內上市可以不要獲利限制,只要信息充分批露即可

第三、「滬港通」和「深港通」都在推動,台灣應加速推動「滬台通」

第四、大陸資本市場改革,同時涵蓋一級和二級市場,台灣只有著重二級市場,尚未針對承銷制度進行改革。

第五、未來亞洲資本市場,會興起激烈的競爭。昨日的贏家明日不一定還會是贏家,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2014年資本市場排名一落千丈,台灣千萬不可以大意,否則只有等待被邊緣化。

陸券商
台灣市場不再是大陸券商眼中的冷板凳,包括海通、申銀萬國、興業、國信等位列大陸十大券商,近來積極透過不同管道與金管會、券商公會、台灣的證券業者接觸,探詢來台設立代表人辦事處,甚至參股、併購的可行性。

大陸券商向來對台灣市場興趣缺缺,認為台灣的證券市場規模小、殺價競爭沒利潤,不過,滬港通實施後,情勢轉變。大陸券商看好深港通可望在今年啟動,未來台滬通、台深通的經紀商機可期。

另外,兩岸交流頻繁,陸企併購台企機會攀升,扮演併購媒人的投資銀行業務,也大有可為。

不願具名的大陸券商主管分析,對大陸券商來說,國際化第一步勢必從亞洲開始,亞洲首選則是香港,下一步是新加坡,但若台灣沒有法令障礙,大陸券商可能更愛。

金管會官員表示,大陸券商來台設立辦事處,列入服貿協議的我方承諾開放事項。未來能否脫勾,需視兩岸證券監理機關談判情況而定。

大陸券商業者表示,大陸資本市場去年11月透過滬港通向全世界開放,今年將再推深港通。大陸方面也承諾將給台灣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人民幣1,000億元,兩岸資本市場交流未來可能複製香港模式,自然提高大陸券商來台意願。

此外,陸企併購台企案例漸增,包括復星國際參股台灣鳳梨酥知名廠商維格餅家、納愛斯浙江整個吃下台灣清潔用品公司妙管家。

證券業者表示,大陸多的是企業想收購台灣公司,兩岸併購的投行相關商機可觀,也吸引大陸券商想來台駐點。

滬港通去年上半年定案到11月開通,陸續傳出數起大陸券商收購香港當地券商案例,比照此模式,買台灣券商對大陸券商是很自然的想法。

以國際化最積極的海通證券為例,除了買香港券商,也陸續切入新加坡、日本,最近還收購葡萄牙聖靈銀行,興業、國信、申萬等與台資券商一直以來交往密切,也積極詢問來台事宜。

我們的看法:

第一、如果真的有大陸券商看上台灣市場,對台灣絕對是一件好事。

第二、問題是台灣市場規模太小,許多小型股流動性不佳。

第三、開放「滬台通」,可以吸引陸客和陸券商來台。

第四、大陸中信、海通證券現在已成為世界級券商,台灣券商如元大和凱基得很遠。

第五、台灣應開放讓大陸併購台灣券商,但服貿未過很難。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同時拿到外商公司和研究所的錄取通知,該選擇哪一個?

「你畢業以後準備找什麼工作?」

公司intern(實習生)來向我請辭,我問他未來人生規劃的想法。

「我想要創業,有幾個同學和我一起,我們已想好一個題目。」

我心頭一震,終於有人有不一樣的思維。

李開復最近演講「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表示未來五年是雲端大數據及物聯網的時代,商機將大爆發,創業成本來到歷史新低,未來的時代屬於年輕人及小公司。

雷軍來台指出台灣創業「太悠閒」,「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表示智慧型設備是台灣未來五年最重要方向,可惜目前還未看到太多新創公司。

另一位大陸專家表示,在大陸每個人都想創業,台灣人太幸福了,沒有危機感,直言「台灣創業環境還在起步階段」。

不論是馬雲或雷軍都在做一件事,提供資金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業進軍大陸市場,這是為了打造生態系統,台灣還沒有企業這麼做。

人人都在談創新創業,為什麼全民認知無法轉化成全民運動?這就像愛情,創新講了太多,反而失去感覺,甚至感到疲乏,我們需要用「創新思維」來檢視「創新」。

我30年前就注意到創新,當年我申請出國留學,發現老美極重視的一個字是「entrepreneurial」(有創業精神的),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

別人申請書都在提他們GPA4.0、哈佛畢業、曾在高盛工作,我卻不斷闡述我如何用創新改變我的人生,結果如願以償申請到美國創新起源地矽谷Stanford去念書。

這說明創新的第一個原則-「差異化」,你想事情的角度必須和別人不一樣。台灣人做什麼事都一窩蜂,這可能不是商機,而是危機。

不是說你不應創業,而是必須有新的方向和方法。最近觀光業爆紅,每個人都想當阿基師,教育部只好暫緩餐飲領域招生。

兩岸關係降溫,彼此交流不順暢,很可能這就是跨境電商的創業機會。大家都在想的事,就不一定是機會;大家都不看好的,就有潛在商機。

台灣想要成為「亞太矽谷」,成立台灣矽谷創投基金,發展群眾募資平台,這些和錢有關;設立國際創新創業園區,這只是圈地,問題是錢和地是關鍵嗎?

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對全球開放的創業生態系統,如同矽谷和深圳,不應只聚焦在「台灣」的「年輕人」身上。

李開復成立「創新工廠」,我認為台灣需要的是「創新市集」(Marketplace),我們start-up還不夠多,一定要打造平台,先有產業鏈和產業群,再配合產、官、學連結,整合海內外資源。

不管是創業或個人career,都有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是「組合」。基本上是複製別人想法,或追隨別人認為有價值的事物,比如說名校文憑或大公司資歷,來襯托你的價值。

第二是「創新」。你開始走差異化,做別人沒有的東西,走不一樣的路。就像蘋果,即使只有style的差異,也是價值。以career來說,就是要從「公司人」變成「創業人」。

第三是「整合」。在這個階段,你融會貫通,整合所有內外資源,成為一個獨特系統,阿里和小米就在做這樣的事。別人的東西你一樣可以賦予新生命,全球知名大廚江振誠回台成立「RAW」餐廳,一出手就達到最高境界,用台灣食材創造出驚艷美食。

如果我是想創業的年輕人,我會以「國際化」來做為差異化方式:開發海外市場、尋找海外策略夥伴、引進海外資金、甚至將來賣給海外投資人。

假如你在大學時就創業,將來賣給外資,你不僅賺到第一桶金,而且可拿回人生的發球權。「無名小站」創辦人在交大時創業,後來以七億元台幣賣給雅虎,六個創辦人平分還是很多錢,於是成立flying V,提攜後進。

不要愛上你的venture,沒有甚麼是不能賣的,你這輩子也不會只創業一次。我今年54歲,已創業二次,第一次40歲,第二次50歲。雷軍37歲第一次退休,三年前創立小米時40歲。

我愛台灣,但台灣這件衣服太不合身,鈕扣把我綁得死死的,又缺乏像力,我要跳出這個格局。我一個客戶有獨特的技術,是大陸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在台灣找錢很辛苦,但大陸出價是九位數以上人民幣,他把研發擺在台灣,市場放在大陸。

未來是新經濟顛覆傳統的時代,量身訂製的時代,你的價值觀必須徹底改變,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會變得沒有價值,你的人生不是由台大或花旗來定義,而應在畫布上塗上你想要的色彩。

我有一位intern,研究所尚未畢業已拿到香港外商銀行的offer,決定放棄學位去工作。台灣的外商不值得你這麼做,但香港、新加坡不一樣,未來你永遠可以半工半讀念EMBA。

台灣的學位越來越不值錢,但社會心態尚未轉過來。如果你學位不足,你應該自己培養一些有意思的計畫來證明你的能力。

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創業,但你一定要有冒險精神(venturesome),拍電影、出專輯、成立社會企業都算。

現在這一代很幸福,有無窮創意的點子,又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實現它。你可以跨地域,利用電商進入大陸市場;也可跨界,找一家企業合作,虛實結合;更可跨世代,從明日行業中尋找商機。有一位年輕人告訴我,他很遺憾自己不是baby boomer(嬰兒潮世代),其實我還想和他交換位子哩!

柯文哲給人最大的啟示,就是「being different」有無比的價值,你可以做你自己領域裡的柯文哲。

關鍵時刻是30年後,屆時機器的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你的價值在哪裡?Can you survive?

倒數計時開始,why are you wasting your time?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如果你人在台灣,「進外商」這件事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黃總,您好,很高興認識您。」

她從遠方走過來,大方地和我握手。

大部分女生和我握手都不成功,要不然就是瘦弱無力,整個手掌被我一握幾乎扭曲;更多人是女王式的握手,你只能握到她四根手指,不管是因為缺乏自信或為了保持距離。

但她不同,整隻手和我有完整的接觸,力量適中,說明了她的自信。

她來和我interview,我迅速看了一下她的資歷,海外名校畢業,還不只一個學位,一切看來都很好。

問題在哪裡?她已經三十多歲了,過去一直在念書,直到現在。

我問她最大期望是什麼?她說想進入知名的外國投資銀行,但表示台灣機會很少。

我嘆了一口氣,這是一般MBA的標準期許,但對她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她比大部分人慢了十年起跑,應該有不一樣的思維或更好的方式。

全世界環境快速變遷,年輕人的工作成了熱門話題。這兩年有不少年輕人和我討論工作話題,我整體感覺是大家觀念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缺乏針對個人特質的整體規劃。

普遍的問題是:「我應該做什麼樣的行業,進入哪一間公司比較好?」

這是一個錯誤問題,你的未來應該由你來決定,不是由我來告訴你。

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在於許多人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這可能從大學時代就開始:有人為了進台大,於是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

有些人好像知道自己的興趣,卻從未去努力實現它。重點不是你喜歡哪一類工作,而是你究竟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有人強調投資銀行是他的夢想,但只要問幾個問題就穿幫。

不可否認,台灣整體環境造成了侷限性。傳統思維認為外商工作最優,但台灣這幾年經濟不佳,本地市場又太小,外商都將重點擺在中國大陸,除非你有調派大陸的機會,否則即使在外商也沒有什麼意義。

中國大陸和台灣不同,根據調查,外商在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忠誠度不足」,大部分人才做了幾年就想跳槽或創業。

台灣沒有機會嗎?其實不然,台灣機會其實很多,這牽涉到台灣的「定位」,對企業和政府來說也是如此,你不了解台灣的定位,就無法有效規劃自己的前程。

「全球化」和「網路時代」來臨,改變了一切。地球是平的,世界就是職場,網路改變了工作型態,增加了許多可能性,「新經濟」又創造了許多exciting的新行業:生物醫藥、物聯網、機器人等。

重點是「you have to design your own career」,讓工作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一個固定框框的工作。在學校的時間,是你探索並規畫個人career的最佳機會。

我大學時期成績並非特別優秀,因為我不喜歡讀死書。雖然花很多時間在圖書館,但我都在吸收本科以外的知識。服完兵役後,我申請到一些不錯的學校,但決定延後先工作二年。
我第一份工作在一家著名的大企業,做了三個月我就覺得無聊,轉到一家小公司擔任IBM中文電腦的sales。做了三個月我又後悔了,不是因為沒有興趣,而是台灣環境的步調太慢,於是重新啟動出國計畫。
我12月才開始準備,3月遞出申請函,六月趕上最後一班車拿到Standford入學許可,我實際工作經驗不到一年,當時名校MBA平均工作經驗要四年,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很早就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這股熱情是驅使我前進的動力。雖然我不是台大畢業,但我一直告訴自己「I can do it」,也不斷觀察比我優秀的人他們成功的理由。

我把美國10大名校的介紹通通拿來,仔細研讀,歸納出一個結論:他們要全方位的人才,成績只是一部分。30年前沒有Google也沒有大數據,但我把所有的關鍵字找出來,結合自己的經驗,寫出了convicing的story。

對年輕人,我有以下的建議:
第一、跨國界。台灣國際觀非常欠缺,和世界距離越來越遠,我強烈建議同學在畢業「以前」要培養「全球」和「中國大陸」的認識和經驗,不管是做交換學生、旅遊、實習或修相關課程。
第二、跨界。未來是跨領域的時代,許多領域會結合,除了專業領域外,年輕人也應該有管理基本素養,以及人文通識教育,訓練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跨時代。傳統人生階段是學習、工作和退休,但現在「兩頭延伸」,許多人會延遲退休,或退休以後有第二事業;另一方面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可能就有微型創業的機會。換言之,你的career不是畢業才開始,也不是退休就結束。年輕人應該在念書時就積極參與任何型態的工作,現在機會比我們那個年代多的多。

未來工作有四個層面:「打工」只是其一,你可以自己創業成為「自工」,也可以投身社會服務做「志工」,厲害的話你當老闆為別人「創工」,前途無限寬廣,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掉了。

你的未來掌握在你手裡,不是由麥肯錫或鼎泰豐來定義,你就是品牌。

成功之道在於「差異化」,不要只想走和別人一樣的路,要想如何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從學校時期就開始。

關鍵數字是30。我認為人30歲後再轉型,失敗機率大。假如你25歲跨入職場,你有一次機會在30歲以前轉到更符合你興趣的地方,當然如果你在畢業前二年就起跑,你有7年的時間來認識自己、調整自己。

未來是終身學習的年代,也是終身工作的年代,但型態會改變。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國壽 印尼銀行, TCL Palm, 陸客來台開戶, 昆山台商轉型, 美商看好台灣, 創櫃2板, IPO, 長實和黃

國壽/ 印尼銀行
國泰金打亞洲杯再下一城,昨天宣布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以新台幣約87億,取得印尼Bank Mayapada四成股權,將分兩階段完成股權移轉,估計年報酬可達約6%。

若涵蓋分行、辦事處等在內,國泰金於東協十國據點已拿下9國,為目前國內金控於東協布局最完整的金融機構,東南亞平台已見成熟。

據透露,印尼Bank Mayapada現任主席翁俊民是當地活躍華商,常來台灣參加教會活動,是虔誠的基督徒,為印尼第11大富豪,與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有共同好朋友,此次是瑞士信貸牽線,讓雙方有機會合作。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指出,此次是雙方股權合作案、而非併購案,國泰花費的總金額,換算股價淨值比約3.15倍,符合當地市場行情。他估計,首階段先拿到24.9%股權、取得21監,第一季前完成;第二階段再取得15.1%股權,最終目標是取得4成股權,屆時擁有股權將與翁俊民家族持有比差異不大。

李長庚表示,Mayapada Group旗下業務涵蓋通路、金融、醫療、地產以及媒體等,壽險已與蘇黎世合作,產險與日系產險公司合作,銀行則選擇與台灣的國泰金集團牽手,也是首次與台灣搭建合作橋梁。

李長庚指出,此次雙方談的相當順利,攜手合作後,國泰金可藉此切入印尼當地財富管理、保險理財以及高利差市場。他說,目前台灣利差約1%多,但印尼當地超過5%,具有相當利基。

根據OECD預測東協十國20142018年平均GDP成長,印尼同期間GDP成長6%、優於整體東協平均的5.4%。印尼銀行業總資產於2011年到2013年平均年增16%,存放利差也維持5%以上,是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國壽東南亞大出擊,相對於富邦的中國布局和中國信託的東北亞(日本)布局,國壽的東南亞策略尤其令人稱讚。

第二、重要的是國泰是有系統的在做併購,從柬埔寨、菲律賓到印尼。

第三、這次投資股價淨值比3.15倍,並不便宜,但據說是當地行情。

第四、亞洲各國的利差都比台灣要高許多,台灣銀行進軍東南亞千萬不要彼此惡性競爭把行情打壞了。

第五、印尼人口眾多,地大物博,但是一個不容易進入的市場,外資無法取得控股,連新加坡淡馬錫都曾踢到鐵板,國泰此次以少數股權參股為第一步,值得重視,國泰的一小步,是台灣的一大步。

TCL/ Palm
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廠商TCL通訊(02618-HK)在美國時間6日於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北美消費電子展(CES)開幕式上,宣布收購一家持有Palm品牌和相關使用權的公司。這也是TCL繼先前買下法國Alcatel商標後,再度買下外國知名品牌。分析指出,TCL收購Palm,並宣布將以完全創新的模式來重建Palm品牌,瞄準的是北美市場。

Palm這個品牌從最早的黑白螢幕的掌上型電腦(PDA)──Palm Pilot起家,後來進軍智慧手機領域,推出Palm Treo系列手機,以及後來改用WebOS系統的Palm Pre系列機種;不過由於iPhoneAndroid系統成為主流,Palm這個品牌的占有率逐漸邊緣化,最後在2010年被惠普(HP)以12億美元收購。

財華社報導,曾經一度雄霸PDA市場的Palm,自2010年被惠普收購後,已經無法跟上時代步伐,其後惠普逐步將Palm分拆,並先後停止推出智慧產品及將操作平台webOS賣給韓國的LG,僅剩商標及品牌。

TCL在美國的業務規模不大,而通過一個知名的美國品牌進軍這個市場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就像聯想收購摩托羅拉那樣。

這並不是TCL首次買下外國品牌,先前TCL也買了法國Alcatel商標。TCL通訊目前旗下的Alcatel Onetouch品牌和TCL Onetouch品牌經過多年耕耘,目前在拉丁美洲已取得市占率第2名,並於2014年進入北美市場前5名。

中新社報導,被收購之後,Palm仍將繼續把總部設於美國矽谷,以發揮該區域所獨有的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此次收購,TCL通訊將借助Palm在北美地區強大的品牌識別度,進一步提升在北美手機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對於改善原有的中低端為主的產品線結構,具有積極的意義。

對於收購後的計畫,TCL通訊宣布新一代Palm產品將不僅是硬體產品的創新,還將搭載直達用戶需求的應用和服務,並將首先在美國市場推出,但具體上市時間安排將另行公布。

TCL通訊7日股價小漲0.43%,以6.99港元作收。

我們的看法:

第一、TCL十年前在手機領域吃過大虧,買Alcatel虧了十億歐元,但這並沒有阻止其海外併購的決心。

第二、Palm十年前曾經風靡一時,但後來競爭不過智慧型手機。

第三、聯想去年從谷歌手上買下Motorola Mobile,今年才會推出新機種,成效有待觀察,聯想和TCL在手機領域都有急起直追的企圖心。

第四、中國大陸企業積極收購外國品牌,台灣企業卻已經喪失了品牌的企圖心。

第五、中國企業知道自己對品牌知名度不夠,所以透過收購外國品牌,未來主打雙品牌模式:中國品牌主打國內市場,外國品牌主攻歐美高階市場。

陸客來台開戶
台股注意,中國大媽要來了!金管會擬開放大陸散戶在國內證券公司(DSU)開戶買賣台股,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現正研擬相關細節,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在第3季就能上路。券商推估,相關配套得宜,將可為台股注入180億元資金活水,推升台灣成為亞太理財中心。

中國大陸遊客去年達到300萬人次,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觀光客來源,不僅帶來人潮、更帶來錢潮。

曾銘宗指出,目前已有中國人透過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來台理財,但DSU方面還沒有開放大陸散戶來台開證券戶,現正研擬開放大陸自然人來台開證券戶,買賣台股。

曾銘宗說:「台灣很多投資人都到海外去買股票,資金都跑到國外,我們很希望能把國外的客戶帶進來,不只是中國,包括東南亞華僑、全球華人的資金,都能拉進來台灣投資。」希望能藉此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理財中心。

中國大陸未限制自然人海外證券投資,也就是陸客來台旅遊、在台灣開戶是可以的。曾銘宗表示,開放陸客來台開證券戶、透過網路下單買股,現行法規中也沒有限制。

中國大陸資金入台投資,在現行法規中有業別限制,未來是否有額度門檻,如何防治「假開戶、真洗錢」等問題,曾銘宗強調,一切都還在計畫中,開放措施必須有配套,如總量控管制、防止洗錢、降低匯兌風險等。

對於這項開放規畫,經濟部投審會官員說,金管會尚未徵詢過,暫無意見,但依據現行陸資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若陸資(含所有陸資企業與散戶)來台投資上市櫃個別公司股權超過10%,必須另經投審會許可才行。

外界關切陸資可能透過子公司與孫公司化整為零,「吃下」部分國內上市櫃公司股權,經濟部官員認為,金管會應有「有效管理」配套措施,加以控管。

現行《陸資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陸資來台投資業別項目,採正面表列,其中,台灣製造業對陸資開放比例有95%,不可投資比例5%,屬於涉及軍事、國防與環保汙染等業務。

台灣服務業對陸資開放比例則為5成,電信、媒體等5成服務業未開放;至於台灣農業部分,對陸資100%未開放。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開放措施不斷,鼓勵陸客來台開戶值得鼓勵,雖然不一定有效,因為只是散戶投資者。

第二、大陸機構投資人以QDII形式來台投資目前都不多,更不用說個人投資者。

第三、最主要的問題是大陸投資者普遍不了解台灣,why Taiwan?台灣只著重技術面,但基本面才是關鍵。

第四、但某些台灣有特色的產業如生技、文創、農業和電子(部分)對大陸投資人可能有興趣,因為大陸無類似股票。

第五、另外一個現實的問題是,A股正在開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回報比台灣要好得多。

第六、不論如何,這個開放還是比「台星通」、「台日通」要有意義的多。

昆山台商轉型
新任昆山市委書記徐惠民、代理市長杜小剛,7日晚間與昆山台商代表座談,徐惠民在約八分鐘的講話中,五次提到「八二事故」,他希望廣大台商以此為鑑,務必做好安全生產。
201482日的台企中榮金屬發生大爆炸,造成146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慘劇,昆山市數十名官員受到處分、下台,「八二事故」一直是昆山的痛。

昆山新任市委書記徐惠民、代理市長杜小剛去年底人事令發布後,7日首度與轄內企業座談,並首先與台資企業交流。

徐惠民講話時先鼓勵台商朋友,他說,沒有台商的發展,就沒有昆山的發展,台商已是昆山社會大家庭重要成員。他要對長期支持昆山發展的台商朋友衷心感謝。

徐惠民接著表示,「八二事故」暴露出部分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淡薄,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但絕大多數台企是依法經營的,在此他要向大家明確表態,昆山支持台企轉型升級的力度不會減,支持台商在昆山永續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徐惠民說,昆山一直支持、服務台商,「八二事故」後有些媒體對「昆山服務」提出質疑,他要強調,「不要順利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懷疑動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昆山服務」這塊招牌會繼續堅持下去,且依然是昆山未來發展的致勝法寶,並在「新常態」下賦予新的內涵,營造公開、透明、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依法管理、搞好服務中找準切入點,讓台商經營順心、生活安心。

但也希望廣大台商要以「八二事故」為鑑,貫徹落實好新「安全生產法」,發揮企業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責任,讓企業平安、穩定,可持續發展。

昆山有4,000多家台資企業,昨天出席的台商代表33人,均為昆山當地重要企業負責人與昆山台協主要幹部,座談氣氛融洽,徐惠民、杜小剛與眾多台商互動熱絡。

會後,徐惠民面對本報記者詢問時說,昆山很重視台商,他一早即與杜市長分別去看了20多家台資企業。他們都在昆山的經濟發展上占有很重要的部分。

據了解,徐惠民與杜小剛共參訪仁寶、富士康、南亞、茂迪、日月光、緯創、正新、正崴、捷安特、哈森商貿、鮮活果汁等企業。這是兩人上任一周後,第一次到轄內企業視察,且首站就是去台資企業,說明兩人對台企的重視。

昆山一名官員指出,去年以來進入昆山的台企數量以及投資額度增速雖有減緩,但質量增加,包括金融、醫療、文化創意等第三產業新增所占比例愈來愈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昆山是台商的大本營,昆山是大陸台商的縮影,昆山的困境反映了台商的困境。

第二、中榮金屬爆炸死了146人,昆山書記和市長也下台,可以說非常嚴重。

第三、台商在大陸面臨的不只是勞工成本增加,還有很多環保和工安的成本。

第四、傳統的製造業在大陸越來越難做,未來只有像鴻海這樣的大廠才能撐下去。

第五、台商必須開發新的增長點,投資新創事業是一條途徑,傳統代工已經走不下去了。

美商看好台灣
台北市美國商會昨(8)日發表2015年商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六成美商企業對於台灣未來五年的商業景氣多抱持樂觀看法,終止過去連三年的下滑趨勢,半數廠商都準備今年再加碼投資台灣,其中半導體產業可望有更大力度投資。

美國商會會長、福特汽車總裁范炘指出,今年隨國際景氣漸穩,多數受訪企業都樂觀看待在台的企業營運,除了有七成企業去年獲利成長,六成以上企業更樂觀看待今年能夠再上一層樓,亦有七成美商去年在台獲利持續增加。

美國商會昨日發表一年一度的商業景氣調查報告,其調查結果將會成為每年白皮書內容的重要基礎。今年美國商會共對400多位會員企業代表、高階經理人進行問卷,回收率為58%

2011年時,有八成美商對台灣景氣感到樂觀,之後逐年下滑,2014年時,有五成四美商持樂觀態度,今年則提高到六成,顯示景氣回溫,廠商更樂於投資。

外商相當關切是否台灣能夠加入區域經貿整合,高達83%的受訪企業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68%的企業則認為台灣有能力達到加入TPP的高標準。

范炘表示,加入區域經貿組織有助平衡台灣的國際經貿風險,「雞蛋不要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他舉例,若之前台灣的國際經貿發展只偏重歐盟,在過去幾年恐蒙受嚴重傷害,必須均衡發展,因此美國商會將建言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加入TPP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商對台灣的看法變來變去,令人捉模不定,兩年前非常負面,現在又開始看好。

第二、有一些應該是相對因素,香港自從占中後對外商吸引力大減,中國大陸也因為禁止使用gmail和對外商採取反壟斷措施,讓外資覺得很反感。

第三、物聯網和半導體景氣復甦,這是台灣的機會,帶動外商的正面看法。

第四、台灣需要改善的是法令透明度,現在仍然不夠透明,人治超過法治,讓外商無法依循,若能改善,相信明年分數會更高。

創櫃2
創櫃2板來了,金管會主曾銘宗昨天指出,為幫助年輕人創業,今年將建置「群眾募資計畫」,有別於現行「創櫃板」,群眾募資以股權方式投資,門檻比創櫃板還低,最快23月間開板。
金管會昨天舉行新春記者會,曾銘宗在會中宣示,今年將有12項發展策略,除他稍早已透露的股市揚升計畫和群星計畫,還有群眾募資計畫。

曾銘宗說,輔導微型創業募資的創櫃板,已在去年1月開板,但創櫃板是採捐贈方式投資,今年要開板的群眾募資計畫,則採股權方式投資、即投資人入股取得新創公司股票,成為股東後,未來可分享這些公司的投資獲利,他認為,這種方式會比創櫃板更受歡迎。

目前創櫃板開放專業及非專業投資人都能投資,非專業投資人的投資金額為16萬元,曾銘宗說,群眾募資計畫投資門檻應會比創櫃板還低,但櫃買中心還在研議中,且還須修改相關辦法,估計在23月左右可推出。

金管會統計,創櫃板去年上路,1年來,已有114家申請登錄,其中有60家完成登錄,累計籌資1.98億。曾銘宗說,中大型企業較積極利用資本市場,但年輕人資金有限,創業多走微型或極小型,這些微型創新公司的募資更有必要加以協助。
曾銘宗預估,金融業今年總體獲利可成長5%10%,若以金融業去年前11月獲利推估,去年金融業稅前獲利已達5022億元;其中銀行業3328億元、證券業286億、期貨22億、投信60億、產險126億、壽險1200億元。

曾銘宗說,今年除非市場有重大變化,否則在業務繼續開放前提下,金融業整體獲利成長5%沒問題。但金管會這項統計中,未將台新金控在去年底認列投資彰銀的148億元損失扣除,金融業認為,若扣除這筆損失,金融業去年獲利應不到5000億元。

曾銘宗還說,到去年11月底,台灣金融業從業人員已達566856人,比前年增加27691人,今年金融業就業人數預期可再增加41824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對微型創業似乎是著了迷,不僅有創櫃板,現在還要搞創櫃2板。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創櫃2板是金管戶的想法,不是交易所或OTCidea,說明現在的金管會不只是「管」,更著重「發展」。

第三、從創新來說,必須給金管會肯定。因為現有的「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是學美國kickstarter,沒有股權,而新的創櫃2板允許投資人擁有股權。

第四、但令人不解的是,不知要如何規避證券交易法對非特定人公開募集的限制。

第五、金融業未來三年只要持續創新,都會賺大錢,而主管機關要做的就是法規鬆綁,這一點曾銘宗主委的確做到了。

IPO
2015年一開春,兩岸三地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倍受矚目,市場預料較2014年樂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5日發布兩岸三地IPO市場趨勢分析報告,指出2015年台灣IPO市場的家數將超過60家,超越2013年的水準;此外,深化改革也加快大陸IPO市場節奏,預估有200家上場,而香港將有120IPO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周建宏5日表示,回顧台灣2014IPO家數表現不如預期,在F股遭鎖定放空、基亞事件、大戶條款等因素影響下,IPO家數創5年來新低,只有49家,也是兩岸三地IPO市場中掛牌家數最低的。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資料統計,大陸滬深股市IPO2014年有125家、香港則有122家。

此外,若從集資金額來看,2014年台灣IPO集資金額達292億新台幣;大陸滬深IPO集資金額高達786億人民幣,約3930億新台幣;而香港2014IPO金額為2278億港元,約9375億新台幣。周建宏指出,台灣IPO企業大多規模不大,惟漢翔IPO金額為93億新台幣,創近3年個股IPO集資金額最高。

不過,資誠認為,2015年兩岸三地在利多因素下,IPO市場相對樂觀。其中,大陸IPO集資金額可望達到1300億人民幣(約6500億新台幣),本益比大約落在2040倍;香港則是2千億港元(約8231億新台幣),本益比約1020倍;台灣約在250億至290億區間,本益比大約2030倍。

周建宏解釋,台灣IPO企業大多是中小型規模,去年的漢翔是極少數案例,且今年看來還沒有大型企業IPO的個案,且台灣今年IPO產業仍以電子科技業為主流,其次為民生製造業,而新興產業IPO將以生技、創意產業較多。

此外,他指出,若有成功運用大數據科技的企業,也會成為市場焦點,但目前台灣還未有成功運用大數據的企業,以潛力來說,可能就是網路購物或電視購物企業。周建宏認為,阿里巴巴已成功跳脫傳統電商角色,成為大數據科技企業成功案例。

隨著大陸境內投資者意願提升、市場加快深化改革及國際化加劇、透明度增加等利多因素,將提振大陸IPO市場活動。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夥人孫進表示,包括註冊制最快將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料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市場容量也將逐步上升。而香港在滬港通帶動下,預料可吸引更多包括台商在內的境外機構到香港IPO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14年台灣IPO家數創五年來新低,禁止中資背景F股上市是主要原因,至少影響了十個上市項目。

第二、香港IPO創近三年高峰,全球排名第二,主要是因為市場多元化,有不同類型產業的公司上市。

第三、台灣近年IPO多半是中小企業規模,未來要脫離這個格局,一定要多引進外國企業來上市。

第四、新加坡資本市場IPO數量和二級市場交易量同時銳減,已不能和香港競爭,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第五、台灣推廣創櫃板和創櫃二板,雖然有創新,但是脫離不了台灣企業自己人的格局。

第六、物聯網興起,這正是台灣的強項,應該鼓勵全球新創事業到台灣來上市。

第七、生物醫藥是另外一個台灣可以大展拳腳的領域,很可惜F-公司封殺陸資背景企業,幾家矽谷公司失去來台上市的機會。

長實和黃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9)日宣布,集團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兩家公司將進行重組合併,未來以房地產業務劃分為兩家新公司長地及長和,重組將提高業務透明度、提升股東價值,預計上半年完成。
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公告顯示,長地將持有長實及和黃所有房地產業務,長和則持有其他業務,包括碼頭、電訊、零售、能源和基礎建設等業務。長地未來也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雅虎香港引述經濟學者關焯照指出,長實及和黃重組動作,令人覺得李嘉誠有淡出香港考慮;但關焯照也說,還要再留意未來長和上市地點會不會改變。

目前長實及和黃皆在香港註冊上市,但新重組公司都將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公司;李嘉誠對外界指此次重組是變相遷冊說法並不同意。

他強調,註冊地選擇純粹是做生意方便考量,還說大多數香港上市公司註冊地都在開曼群島。

李氏家族信託現為長實的控股股東,而長實持有和黃49.97%的股權。

重組完成後,李氏家族信託將成為長和與長地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李嘉誠及長子李澤鉅將會出任兩家新公司的主席及副主席。

李嘉誠透露,現階段未有退休時間表。香港經濟日報指出,李嘉誠在重組記者會上表示,這次交易是重要里程碑,以提升股東價值為前提,也是內部高層集體意見,此舉有利集團未來發展。

富比世昨(9)日公布2015年香港富豪榜,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以335億美元資產,蟬聯17年富豪榜首。

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則上升一名,由第三至第二位,榜上前三名富豪年齡都超過80歲。

富比世中文網顯示,2014年香港富豪榜排第二的銀河娛樂主席呂志和,因澳門博彩業不景氣,股價在去年受重挫,資產在一年間蒸發76億美元降至134億美元,排名跌至第五位。

米高梅中國董事長何超瓊身家也大幅縮水,蒸發18億美元。

新世界發展榮譽主席鄭裕彤及新鴻基地產郭炳江、郭炳聯兩兄弟排第三及第四位。

阿里巴巴上市,創辦人兼主席的馬雲身家暴漲,阿里巴巴副主席蔡祟信財富增加超過一倍至68.5億美元,名列富豪榜第九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集團將資產重組的規畫,照業務性質區分,房地產是一塊,房地產以外的是另一塊。

第二、李嘉誠現在不論房地產和基礎建設都在英國大幅投資,照業務性質區分讓投資人更加能夠清楚了解集團主營業務。

第三、透明度高,集團的價值就比較容易彰顯。

第四、雖然註冊地點改到開曼,但不能代表李嘉誠淡出香港,很多上市公司。

第五、長和的業務仍然太複雜,而且彼此不相關,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