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總,您好,很高興認識您。」
她從遠方走過來,大方地和我握手。
大部分女生和我握手都不成功,要不然就是瘦弱無力,整個手掌被我一握幾乎扭曲;更多人是女王式的握手,你只能握到她四根手指,不管是因為缺乏自信或為了保持距離。
但她不同,整隻手和我有完整的接觸,力量適中,說明了她的自信。
她來和我interview,我迅速看了一下她的資歷,海外名校畢業,還不只一個學位,一切看來都很好。
問題在哪裡?她已經三十多歲了,過去一直在念書,直到現在。
我問她最大期望是什麼?她說想進入知名的外國投資銀行,但表示台灣機會很少。
我嘆了一口氣,這是一般MBA的標準期許,但對她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她比大部分人慢了十年起跑,應該有不一樣的思維或更好的方式。
全世界環境快速變遷,年輕人的工作成了熱門話題。這兩年有不少年輕人和我討論工作話題,我整體感覺是大家觀念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缺乏針對個人特質的整體規劃。
普遍的問題是:「我應該做什麼樣的行業,進入哪一間公司比較好?」
這是一個錯誤問題,你的未來應該由你來決定,不是由我來告訴你。
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在於許多人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這可能從大學時代就開始:有人為了進台大,於是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
有些人好像知道自己的興趣,卻從未去努力實現它。重點不是你喜歡哪一類工作,而是你究竟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有人強調投資銀行是他的夢想,但只要問幾個問題就穿幫。
不可否認,台灣整體環境造成了侷限性。傳統思維認為外商工作最優,但台灣這幾年經濟不佳,本地市場又太小,外商都將重點擺在中國大陸,除非你有調派大陸的機會,否則即使在外商也沒有什麼意義。
中國大陸和台灣不同,根據調查,外商在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忠誠度不足」,大部分人才做了幾年就想跳槽或創業。
台灣沒有機會嗎?其實不然,台灣機會其實很多,這牽涉到台灣的「定位」,對企業和政府來說也是如此,你不了解台灣的定位,就無法有效規劃自己的前程。
「全球化」和「網路時代」來臨,改變了一切。地球是平的,世界就是職場,網路改變了工作型態,增加了許多可能性,「新經濟」又創造了許多exciting的新行業:生物醫藥、物聯網、機器人等。
重點是「you have to design your own career」,讓工作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一個固定框框的工作。在學校的時間,是你探索並規畫個人career的最佳機會。
我大學時期成績並非特別優秀,因為我不喜歡讀死書。雖然花很多時間在圖書館,但我都在吸收本科以外的知識。服完兵役後,我申請到一些不錯的學校,但決定延後先工作二年。
我第一份工作在一家著名的大企業,做了三個月我就覺得無聊,轉到一家小公司擔任IBM中文電腦的sales。做了三個月我又後悔了,不是因為沒有興趣,而是台灣環境的步調太慢,於是重新啟動出國計畫。
我12月才開始準備,3月遞出申請函,六月趕上最後一班車拿到Standford入學許可,我實際工作經驗不到一年,當時名校MBA平均工作經驗要四年,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很早就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這股熱情是驅使我前進的動力。雖然我不是台大畢業,但我一直告訴自己「I can do it」,也不斷觀察比我優秀的人他們成功的理由。
我把美國10大名校的介紹通通拿來,仔細研讀,歸納出一個結論:他們要全方位的人才,成績只是一部分。30年前沒有Google也沒有大數據,但我把所有的關鍵字找出來,結合自己的經驗,寫出了convicing的story。
對年輕人,我有以下的建議:
第一、跨國界。台灣國際觀非常欠缺,和世界距離越來越遠,我強烈建議同學在畢業「以前」要培養「全球」和「中國大陸」的認識和經驗,不管是做交換學生、旅遊、實習或修相關課程。
第二、跨界。未來是跨領域的時代,許多領域會結合,除了專業領域外,年輕人也應該有管理基本素養,以及人文通識教育,訓練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跨時代。傳統人生階段是學習、工作和退休,但現在「兩頭延伸」,許多人會延遲退休,或退休以後有第二事業;另一方面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可能就有微型創業的機會。換言之,你的career不是畢業才開始,也不是退休就結束。年輕人應該在念書時就積極參與任何型態的工作,現在機會比我們那個年代多的多。
未來工作有四個層面:「打工」只是其一,你可以自己創業成為「自工」,也可以投身社會服務做「志工」,厲害的話你當老闆為別人「創工」,前途無限寬廣,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掉了。
你的未來掌握在你手裡,不是由麥肯錫或鼎泰豐來定義,你就是品牌。
成功之道在於「差異化」,不要只想走和別人一樣的路,要想如何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從學校時期就開始。
關鍵數字是30。我認為人30歲後再轉型,失敗機率大。假如你25歲跨入職場,你有一次機會在30歲以前轉到更符合你興趣的地方,當然如果你在畢業前二年就起跑,你有7年的時間來認識自己、調整自己。
未來是終身學習的年代,也是終身工作的年代,但型態會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