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創會理事長的話
私募基金, 台股本益比, 內線交易, 產業政策, 萬科, 中國瘋併購, 鴻海, 日月光, 中糧 來寶, 矽格 誠遠
不讓陸資搶買科技股專美於前,據了解,以凱雷、摩根士丹利(MSPE)、KKR、黑石為首的國際大咖私募基金,近期鎖定台灣優質非科技股探詢,並開出「三要(本益比低於15倍、董監持股比率低於15%、現金收益率高於5%)與二不(不要有政府持股、不要金融與生技股)」等條件,準備進場併購。
紫光、美光相繼宣布入股台科技大廠,凸顯台股本益比過低的事實;上周五,面板族群穎台公告接獲私募基金將以溢價三成公開收購,也為台股百分百併購案再添一例。
美系投資銀行主管指出,儘管過去幾年國際私募基金來台投資的經驗不太愉快,但主要原因是進場時間點欠佳,以及政府針對退場機制給予限制,但對部分優質標的仍無法忘懷,近1年詢問未曾間斷,最近態度更是積極許多。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也表示,近期電子業頻頻傳出中資入股消息,相較之下,非科技族群相對較少,但對已經過淘汰競爭後存活的台灣傳產廠商,都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加上目前股價低迷,很可能成為私募基金眼中極佳入股標的。
美系投資銀行主管透露,國際私募基金也學乖了,除了「本益比低於15倍、董監持股比率低於15%、現金收益率高於5%」等基本要求外,對於政府有持股,以及金融、生技股「敬謝不敏」。尤其是前者,由於政黨輪替之後政策走向仍存在著高度不確定性,挑選對象以低風險為主要考量。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台灣非科技產業對國際私募基金非常具有吸引力,一般而言,台灣非科技產業可分為:原物料、消費、傳統工藝等3種。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台灣內需消費廠商體質都很好,但投資價值太貴,原物料塑化、鋼鐵都面臨基本面惡化問題,只有水泥有考慮空間,尤其是土地資產價值高的廠商,國際私募基金收購後可能會先下市、再將業外資產進行處分、並以特別股利方式發放給股東,之後再領取水泥本業每年所配發的穩定股利。
至於傳統工藝產業,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技術大都承襲過去日本同業而來,歷久彌新、競爭範圍小,如果經營團隊面臨後代不願意接班的問題,持股賣給國際私募基金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台新投顧也針對國際私募基金開出的條件進行篩選,包括厚生、聲寶、萬海、中興電、大華、國統、好樂迪、台泥、堤維西、櫻花、東鋼、宇隆、伸興、中菲行、幸福、福興、永大、F-康聯等公司,具有被私募基金相中的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有幾個私募股權基金長期投資的案子終於得以退出,例如凱雷出售大眾銀行,億豐窗簾私有化8年以後重新上市。
第二、投資和退出都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重要考量,過去台灣退出有嚴重障礙,現在稍微可以得到紓解。
第三、台灣許多上市公司本益比偏低,因此PE直接投資上市公司就可以了。
第四、將台灣公司私有化後,重新往高估值的市場如A股再上市應該是PE的機會,但主管機關可能不歡迎這種作法。
第五、PE最大的機會有兩個,一個是買下第二代不願意接班的公司,二是協助台灣產業進行海外併購。
台股本益比
台股本益比低,上市櫃公司面臨被併購危機,紛紛向金管會求援。為避免台股被邊緣化,金管會將從四層面著手檢討,包括股市稅制、外資交易便利性與國際接軌等,讓台股價量齊揚,提升競爭力。
陸資、外資陸續來台併購上市櫃公司,台股本益比約12倍,只比港股的10倍高,在主要股市中偏低,台廠面臨被併、下市壓力,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前天(19日)指出,台灣要想辦法振興股市,否則會被邊緣化,甚至消失。
不僅郭董擔憂,最近一、兩周,也有不少上市櫃公司,到金管會當面向主委曾銘宗求援。這些上市櫃公司老闆反映,台股本益比低,出去打亞洲盃、世界盃,能量也變很小,甚至有被併的壓力。
除了拜會金管會藉機反映外,這幾天在外面場合若碰到,上市櫃公司也都提到這項警訊,這些憂心忡忡的上市櫃公司,多數是IT產業。
曾銘宗昨(20)日表示,台股本益比偏低,人家20倍要來併你10倍的很容易,「這不止是邊緣化問題,人家把你併光了,會讓我們企業無法跟國外企業有公平競爭機會」,這是活生生的例子。
曾銘宗表示,金管會正視這個現象,要全面檢討,主要有四個層面。
第一,股市交易制度要跟世界接軌。金管會過去已放寬漲跌幅限制、開放當沖等,但還有檢討空間,例如交易時間,及部分外資交易涉及央行權責問題,要繼續跟央行溝通。
據了解,過去外資反映較多有三個,包括境外無新台幣交易市場,外資只能在台灣換匯,阻礙資金的流動;外資交易台股需T+1日交割,比一般法人或散戶的T+2日提前一天,降低資金效率性;ID(身分認證)系統對證券轉帳和場外交易造成困擾等。
第二,交易成本要跟國際有競爭力,曾銘宗說,跟稅制有關部分,證所稅廢了,大方向已改,但其他短時間內難推的,例如股利所得等,未來仍需設法檢討。
金管會委外研究報告會送給財政部參考,包括股利所得課稅,國外大部分是分離課稅,我國併入綜所適用累進稅率,相對較高。
第三,產業面,上市櫃公司基本面要好,要持續強化財報透明、公司治理等。
第四,總體經濟面,經濟發展要好、要成長。曾銘宗表示,這四個缺一不可,台股才能價量齊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股本益比低、市值低,當然沒有能力出去併購別人,反而容易被別人併。
第二、市場估值要提高,和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金管會能夠做的技術很少。
第三、政府應該要歡迎外資來併購台灣,市場才有平衡力量,價值不可能被永遠低估,被很多人併購台灣公司後估值自然會上來。
第四、全世界只有台灣用經濟侵略的角度來看外人投資,因為我們一看到外人就連想到中資。
內線交易
金融、科技大老力挺創投教父柯文昌,認為台灣對內線交易的標準太嚴、不明確,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罕見動氣表示,現行沒有明文規定,紅線是哪一條,但是內部人在已經有併購消息的敏感時刻進場買股票就是不對。他強調,美國標準比台灣更嚴,以此案來看,簽訂意向書後,內部人進去買股票、賺4億,如還算不犯法?散戶能接受嗎?
曾銘宗說,「只要兩個企業董事長坐下來討論、有併購的可能,就可以被列為內線交易成立的起點!」他指出,台灣的規定並沒有比較嚴,本案中意向書已有價格,在各國都算是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成立點,「這是法院判的,不是金管會判的,我們尊重法院」。
曾銘宗指出,紅線並未畫在很嚴格的地方,在知道公司可能進行併購案的敏感時間中,內部人本來就不應進場買股票。
依《證交法》第157條之1第5項及第6項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管理辦法中明載,消息的成立時點,為事實發生日、協議日、簽約日、付款日、委託日、成交日、過戶日、審計委員會或董事會決議日或其他依具體事證可得明確之日,以日期在前者為之。
曾銘宗強調,金管會致力讓制度透明,永遠敞開大門聽取各方意見,不合理的就會檢討,但合理的希望大家支持。
曾銘宗指出,以國外來說,重大消息的起算點愈早愈好,才能讓資本市場、交易制度更嚴謹,讓散戶交易能處在資訊公平、更對等的情況,「太多這樣的內線交易,誰會進來市場買股票?」
柯文昌案三審定讞後,外界擔心,對內線交易案的界定點會變得沒有標準、業界將無所適從,曾銘宗認為,現行法令已經規定很久,實施也很多年,真正發生的個案也只有這件,他認為4位產業大老的發言有點誇大其辭、才會引起恐慌。
我們的看法:
第一、曾主委說的很對,只要有探討併購可能性,就是關係人,內部人進去買股票,當然會觸犯法律。
第二、我個人雖然接觸很多併購,並從來不買股票,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另外一個很多人忽略的問題是,台灣創投已走到死胡同,才會允許創投去投資上市公司股票,這在國外是根本不會發生的事。
第四、更荒謬的是,我們還強調創投只能買自家曾經投資的股票,這等於鼓勵創投去做內線交易,因為創投通常都是公司的內部人士。
第五、國外有所謂的M&A arbitrage,但那完全是賭博式投資,在公開市場上買股票,沒有靠內部消息。
產業政策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昨天表示,市場機制應被充分尊重,但絕對不能放任,政府不能在自由市場中缺席,未來若執政將用各種政策工具引導市場,確實掌握台灣經濟脈動。她說,若當選,將組成關鍵產業的國家隊。
蔡英文昨在「台灣經濟發展論壇」演說時表示,下一任的台灣總統要面對的,不只是GDP達到幾趴的挑戰,而是台灣產業如何發展,就業如何提升,世代正義如何實現,以及人性尊嚴如何確保的課題。
她說,無論要如何成就上述課題,都離不開市場經濟,在她的觀念裡,市場機制應被充分尊重,但絕對不能放任,「尊重市場機制這句話,也不應該成為政府沒有效能的託辭或市場霸凌的護身符」。
蔡英文說,在這個新時代,政府不該在自由市場裡缺席,對政府而言,該濟弱扶強時就濟弱扶強,該維護國家利益時,就勇往直前努力維護國家利益。
她說,政府的責任是引導市場,讓市場的運作,不致背離社會福祉與全民福利,市場必須顧及人民的需要,帶動產業的升級轉型,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她舉例說,「長照」是要處理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問題,然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扶持出一個相當規模的產業,可以透過政府的力量,把市場上的服務網建立起來,既造福老人社會,也創造就業機會。
之後她另提到,若當選總統,將規劃以三百到四百億元規模的指定稅收,加速建構長期照護體系,並考慮以調高遺贈稅百分之五至十,支應所需的經費,這與國民黨提出的長照保險不同。
蔡英文表示,要發展服務業,應該導向高質化,未來服務業將會跨領域、跨實體與虛擬、跨製造與服務業,政府應創造好的平台,讓高端服務業有成長空間。
蔡英文表示,台灣服務業進入門檻低、差異性小,競爭激烈但獲利低、工資不高。未來應該讓服務業導向高質化,並透過網路社群力量,讓服務業走向虛擬實體的跨領域平台,檢討資安、金融法規,讓服務業更有彈性,並且發展長照產業,建構社會安全網路。
我們的看法:
第一、蔡英文應該和馬英九有非常不同的作法,雖然她也尊重市場機制,但不會放任產業不管,而會組國家隊。
第二、未來台灣有可能走上中國大陸和新加坡類似的「國家資本主義」路線。
第三、政府如果想要維護產業利益,一定要有適當的工具,也就是產業基金和主權基金。
第四、未來政府基金不只參與投資,更應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協助台灣企業彼此整合或走出去併購海外有技術和市場的公司。
萬科
「萬寶之爭」推升萬科股價三周內暴漲逾七成,讓大陸投資人從企業惡意併購中看到機會,積極尋找下一個「萬科」。其中,股權分散無實際控制人的行業龍頭股,及低股價、高現金流的個股,受到市場追捧股價紛紛大漲。
萬科是大陸最大住宅開發商,最具代表性的地產藍籌股,今年前三季營收人民幣795.96億元,年增率26%。深圳寶能集團近期透過旗下的深圳鉅盛華和前海人壽,從二級市場大手筆買進萬科股票,目前已持有萬科23.52%股權,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按萬科公司章程,若寶能持股達到三成,將成為控股股東。這迫使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於17日晚間跳出來喊話,表示不歡迎寶能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希望能動用輿論趕走「野蠻人」。王石同時積極尋求外援力抗寶能的惡意併購,甚至公告暫停交易,以阻止寶能繼續買入萬科股票。
大陸證券法規定,單一投資人若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時,應在事實發生日起3日內,向證監會、交易所提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在大陸這俗稱「舉牌」。
寶能頻頻舉牌萬科,推升萬科股價從11月30日的開盤價人民幣14.29元,衝上12月18日停牌前的24.43元,三周漲幅將近71%。
這場被稱為「萬寶之爭」的股權爭奪戰仍在持續中,類似萬科這種股權分散的行業龍頭股,近日在散戶追捧下股價已紛紛大漲。
其中,市場公認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萬科」的南玻A,繼周一漲停之後,昨(22)日一開盤再次漲停鎖死。
一些低股價、高股息、高現金流且曾被舉牌的個股,如金地集團、同仁堂、金風科技、承德露露、歐亞集團等,近日股價表現同樣不俗。
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表示,「萬寶之爭」激發一些藍籌股的「價值修復行情」。「野蠻人」的敲門正在倒逼著局內人去反思價值的依託,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也將逐步得到市場關注。
西南證券認為,這次「萬寶之爭」可能成為陸股市場風格切換(價值轉換)的催化劑,此次事件後,很多大公司的控制人,或管理層可能會改變對於市值管理的看法。
這將給股權分散的大型藍籌股帶來投資機會,使市場風格往價值低估的藍籌股轉變。
我們的看法:
第一、類似台灣的日月光事件,大陸也有寶能惡意併購萬科案例,轟動世界。
第二、只要這種併購是來自市場的力量,沒有違法,都應予以尊重。
第三、大陸的藍籌股價值修正是一件好事,台灣也應該持公開態度看待非合意併購這件事。
第四、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主管機關都應該改變觀點,尊重資本的力量和「門口的野蠻人」,只要他們守法。
中國瘋併購
由於中國企業大舉對亞太地區發動企業購併,使今年迄今亞太區企業購併總額達1.2兆美元,比去年增加46%;尤其是中國對南韓企業購併及投資額激增逾1倍,最受矚目。預料2016年中國的企業購併行動將更趨熱絡。
彭博資訊的數據顯示,今年來中國對全球進行的企業購併額激增83%,達5,16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占87%,歐洲占5.9%。
中國的購併活動聚焦於半導體、農化等利基領域。例如紫光集團計劃未來五年共投資人民幣3,000億元(470億美元),以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晶片製造業者。
中國亟需取得先進的科技,以改善本身的製造業及環保問題,加上人民幣貶值,將促使中國半導體及農化業者2016年將積極對外尋找購併目標。
另外,今年來中國對南韓企業的購併與投資額激增119%,為19億美元,以保險、科技、醫療及化妝品業為主。
依據2015年彭博資訊創新指數排名,南韓由於提高研發、專利及高等教育支出而排名全球第一,遠遠領先中國(排名22 ),加上兩國位置相鄰,中國並能從南韓引進高端科技,促使現金充裕的中國企業(總金額達2.3兆美元)競相爭取南韓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以強化本身在國內消費市場的競爭力。
購併案中以中國安邦壽險今年2月斥資9.34億美元買下南韓東洋壽險最大;另外還有中國崇鑫投資以3,500萬美元買下濟州半導體,聚美優品對南韓Skin化妝品公司投資1.25億美元現金,另外南韓Dream Cis也吸引了2,300萬美元的中資。分析師指出,中國鎖定的目標包括娛樂、媒體平台及電玩公司。
中國對南韓企業的投資額迄今仍相對較小。但由於中國新起的中產階級將增加在醫療、娛樂及科技領域的支出,因此中國企業對南韓的購併案將持續增加。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積極走出去海外投資,造成亞太併購案金額大增。
第二、但陸資來台數目和金額卻大幅減少,說明台灣法令不開放和政治疑慮。
第三、連大陸去年投資南韓都有19億美元,遠超過台灣,值得台灣反省檢討。
第四、未來市場在中國大陸,台灣拒絕陸資,只會使自己更加邊緣化。
鴻海
鴻夏戀再度傳出新進展,日本朝日電視台報導,鴻海提議將斥資5,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350億元)收購夏普,出價不僅遠高於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所提出的2,000億日圓,也比原外傳鴻海提出的金額高一倍。
據了解,鴻海收購夏普案,最快在明年元旦假期後拍板。業界人士分析,鴻海若真的斥資5,000億日圓,可能是檯面上有興趣收購夏普的業者當中,出價最高的企業,顯示鴻海志在必得的決心。
鴻海昨(22)日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法人指出,根據鴻海財報,截至第3季底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為6,472億元,現金水位相當充足,收購夏普「資金不是問題」。
朝日電視台昨天報導,為爭取夏普同意,鴻海向夏普提出高達5,000億日圓的收購金額,這個數字比日前傳出,鴻海擬以2,500億日圓收購夏普的金額高一倍。
相關人士透露,鴻海有意收購夏普整家公司,主要是想要藉此取得面板、家電技術,提高競爭力,預期夏普及其主要往來銀行(瑞穗銀行和三菱東京UFJ銀行)會謹慎評估提案,能否協助夏普重建。
由於距離夏普決定最後對象的時間點愈來愈近,有意出價的廠商陸續浮現,南韓三星及INCJ等都是潛在買家,其中,INCJ考慮向夏普出資2,000億日圓,三星方面則尚未表態金額。
INCJ是日本顯示器公司(JDI)最大股東,挾著「主場優勢」,不希望夏普面板技術外流,因此向夏普提案,希望JDI合併夏普,藉由整合日本面板技術,在小尺寸面板的全球市占率將衝破三成,屆時JDI不但能成為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而且能力抗台、韓、中國同業。
為阻止JDI坐大,同時增強顯示器技術,鴻海對收購夏普也抱持高度興趣,其生產中小尺寸面板為主的夏普龜山工廠最有技術利基,對於雙方合資,以生產大尺寸面板為主的土界市10代廠,鴻海也有意收購。
根據IHS的統計,2014年樂金顯示器(LGD)於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市占率達17.1%,高居首位,JDI、夏普分別以16.2%、14.7%位居第二、三名;其次分別為群創的8.3%、華映的8.2%、友達的7.7%、京東方的5.4%,以及天馬微電子的4.8%。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以遠高於日本政府基金INCJ的價格收購夏普,令人跌破眼鏡,代表勢在必得。
第二、日本政府可能同意鴻海此次併購,雖然夏普是日本之光。
第三、這個案子說明面板產業對鴻海未來的重要性。
第四、INCJ只有投資能力,管理不行,所以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上市後股價一落千丈。
日月光
日月光昨(22)日宣布,自下周二(29日)起到明年2月16日止,預計花費423.5億元,以每股55元或美國存款憑證(ADR)每單位275元,二次公開收購矽品普通股24.71%股權,將手中矽品持股比重拉升到49.71%。
日月光並向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喊話,希望矽品能主動在明年1月28日股東臨時會前撤銷或不通過紫光參與私募案,讓矽品與日月光雙方就合意併購進行協商,否則將再次於矽品股東臨時會公開對決,並將再次發動進一步收購行動,達成100%收購矽品股權的目標。
日月光昨天由財務長董宏思及營運長吳田玉宣布這項計畫。這是台股史上罕見的二次收購股權案例,合計日月光這二次收購矽品股權,將斥資775.5億元,金額也是歷來罕見。董宏思說,若矽品成為日月光100%持股子公司,矽品將下市。
董宏思表示,矽品近期一連串反制日月光的行動,都以稀釋股方式辦理現增,對日月光的權益不利,因此日月光決定再進行二次公開收購矽品24.71%股權,將持股數增至49.71%。
董宏思表示,日月光第二次公開收購價每股55元與第一次的45元不同,因是兩個不同案子,且第一次公開收購已完成,並無追溯及補償問題。日月光提出100%合意併購邀約,與這次發動二次公開收購矽品24.71%股權是雙軌並行,並不衝突。
日月光二次公開收購矽品股權,台灣時間將從本月29日上午9時到2016年2月16日下午3時30分止;美國公開收購自紐約時間本月29日凌晨0時至2016年2月16日凌晨1時30分止。
董宏思強調,100%收購矽品股權已是日月光現階段既定的目標。
日月光在完成第二次公開收購後,將視矽品明年1月28日前,是否主動撤銷與紫光私募案或在本月28日前終止與紫光的私募案或撤銷當天修定公司章程擬辦理私募普通股的議案,主動與日月光洽商合作,提前改組董事會。
否則,日月光將在持股滿一年,即最快明年10月1日自行提案,提前舉行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並在取得過半數董事後,提出與矽品股東股權交換案,讓矽品成為日月光100%子公司。
日月光昨天台灣普通股跌0.35元、收36.6元,ADR早盤漲1.5%。矽品台灣普通股昨天收50.1元、下跌0.9元,ADR受消息激勵,早盤漲1%。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不出所料,日月光對矽品進行第二次公開收購,這是為了捍衛其第一大股東權益。
第二、矽品反收購動作引進新股東紫光,將大輻稀釋原有股東權益。
第三、由於社會反紫光情緒高漲,所以預計政府、外資和大眾這次都會支持日月光。
第四、紫光問題是太高調,公關沒有處理好。
中糧 / 來寶
大宗商品貿易商來寶集團(Noble Group)昨(23)日宣布,將持有的農業子公司來寶農業(Noble Agri)剩餘49%股份,以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7.5億元)出售給大陸國企中糧集團旗下中糧國際有限公司,退出農業市場。
這項交易完成後,中糧國際將持有中糧來寶農業100%的股權,中糧來寶農業將改名為中糧農業。
受到這項收購交易的鼓舞,中糧集團旗下股票昨日全線上漲,包括中糧包裝漲幅5.07%,報收港幣4.56元;中國食品漲幅4.52%,報收港幣3.7元;大悅城地產漲幅2.61%,報收港幣1.18元;中國糧油控股漲幅0.76%,報港幣2.66元。
新浪財經援引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這將極大地促進中糧的國際化和全球化布局,儘管全球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處於低迷期,但中糧集團看好雙方一體化整合之後未來長期表現。
全資收購之後,中糧來寶農業作為中糧集團的海外平台,會將上游糧源掌控和交易資產,直接對接中糧旗下企業的下游加工與分銷通路,形成上下游一體化格局,有利於中糧集團全球產業鏈布局。
中糧集團曾於2014年以15億美元收購來寶農業51%股份,並改名為中糧來寶農業,截至2014年底,中糧來寶農業銷售額達149億美元。
路透報導,目前全球糧食交易量80%,被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四大跨國糧商壟斷。金融時報報導,對於來寶集團而言,這項交易有助於公司重新獲得投資級信用評等,並恢復投資人信心;之前該公司面臨帳務造假指控。
這筆交易還需要來寶集團股東及澳洲外資投資審核局(FIRB)的批准,但不需要通過反壟斷審查。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糧近來開始在農業方面的投資布局,從食品向上游延伸。
第二、來寶這樣具有指標性的亞洲大宗糧食交易商,有關鍵地位,自然成為中糧收購目標。
第三、全世界糧食交易80%被ADM和Cargill等四大公司壟斷,中糧當然想要來分一杯羹。
第四、中化目前也在對瑞士農藥公司先正達進行收購,說明農業全球布局是中國大陸國家發展重要戰略。
第五、全球氣候變遷迅速,造成農業大輻失調,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當然讓中國大陸政府更覺得有必要插手這個市場,這關係到國計民生。
矽格 /誠遠
射頻及混訊元件封測廠矽格昨(24)日宣布,將與IC測試廠誠遠策略結盟,並從今天起以每股17.5元、較誠遠昨日收盤價溢價約19.8%,合計約14億元,公開收購誠遠在外所有股權。收購完成後,誠遠將下櫃。
這是繼日月光發動二次公開收購矽品之後,國內半導體封測業又一樁併購案。矽格被業界視為「虛擬矽品集團」成員之一,值矽品抵抗日月光入股之際,市場研判,矽格此次收購誠遠,可能與壯大矽品周邊勢力、力抗日月光有關,惟矽格方面強調:「並無關連。」
矽格昨日股價下跌0.15元,收在22.4元;誠遠上漲0.6元,以14.6元作收。與誠遠昨日收盤價相比,這次公開收購的溢價幅度為19.8%。依照矽格的計畫,公開收購誠遠股權期間自12月25日至明年1月25日止,一旦收購比重達40%,如視為這次公開收購成功。
矽格表示,該公司業務為射頻手機IC、車用、消費性IC測試、電源管理IC封測等,誠遠業務在電源管理與消費性IC測試,雙方結盟可擴大在電源管理IC產品測試的市占率,取得國內數一數二的地位。
矽格董事長黃興陽指出,這案件談了三個月以上,雙方原本是洽談合併,但後來研究相關法令與作業程序,決定改採公開收購方式,希望全案更順利進行。
由於矽格與矽品關係密切,外界也詢問此案與近來矽品及日月光之間的抗衡是否有關,他則回應並沒有直接關係,也跟中國大陸資金沒有關聯。
黃興陽說,雙方結盟可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提升生產效能,藉由雙方人才、技術與產品整合的綜效,爭取全球大廠客戶,包括布局車用自動駕駛、無人機、穿戴產品、無線充電及物聯網產品,產生最大效益,挹注成長動能。
至於誠遠為何同意被併購,誠遠董事長許誠焰表示,公司經營這麼久,但市場知名度與能見度較低,因此獲矽格邀請後,就進行策略聯盟。
對於後續併購策略,黃興陽提到,矽格的成長策略,除公司本身的有機性成長,併購也是在過去好幾年已在進行,未來不排除若有機會,就繼續採取促進公司成長的策略,目標是可增加市占或產品有互補性的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資帶頭進行整合,搞得台灣業者不得不團結起來。
第二、說來這是紫光的功勞,創造了整合的新動力,我們要謝謝紫光。
第三、未來更多的整合應該延伸到更多科技相關產業。
第四、台灣產業的後段班彼此整合,其實無太大意義,但和陸資合作可以進入新的市場,較值得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