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台灣人害怕被IS恐攻,卻不擔心自己被世界邊緣化?

台灣人害怕被IS恐攻,卻不擔心自己被世界邊緣化?

上週我在廈門參加兩岸金融論壇,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

30年前,一位中國大陸國家級領導人去廈門訪問,登上鼓浪嶼,這是廈門市的一個小島,可以眺望金門,那時兩岸仍處於對峙狀態,台灣尚未解嚴,當地有部隊駐守。

領導人在鼓浪嶼觀看金門,順便詢問一位當地的士兵:「小兄弟,你知不知道這個海的對岸是誰?」

士兵把腰桿挺直,雙腳併攏,敬了個禮,大聲地說:「報告領導,我知道,那是我們的敵人。」

領導人沒有講話,結束時對旁邊的地方陪訪官員語重心長的表示:「你們對基層思想觀念還應再教育,台灣是我們的手足同胞,不是敵人。」

台灣在國際心目中究竟是甚麼角色,是個有趣的問題。

就在習近平稱台灣為「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後不久,歐巴馬突然說台灣是美國共同打擊「伊斯蘭國」(IS)的盟友,以致台灣遭IS點名,成為未來報復的對象之一。

歐巴馬的舉動引起許多爭議,62%的台灣民眾表示美國的舉動將台灣置於恐怖攻擊危險,只有16%的人認同台灣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打擊恐怖主義。

台灣沒有國際地位,任何能增加台灣能見度、促進和其他國家關係的活動及組織,台灣其實都應積極參與。我們已成了斷了線的風箏,對國際事務沒有感覺,好處希望享有,但卻不了解義務和代價。

任何事情,先加入才有未來談判的籌碼,我們普遍的心態就是台灣這麼小,不差我們一個,加入有什麼用?搞不好還浪費錢,對於全球60餘國參加的亞投行也是這樣看法。

這種兩極化搖擺的思維,對於台灣全球化和走出去有不利影響。一方面我們有大國心態,認為應該和中國大陸平起平坐、雙方對等;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我們只是一個小咖,幹嘛去關心發達國家的事。

全球協會組織已成為企業和政府外另一重要平台。以前我不太關心公眾事務,數年前我根據自身專業,組織了一個台灣併購協會,讓我有了許多新的成長和學習。

平台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重點是資源共享,發揮共同影響力,更有價值的是可和其它地區平台相互交流,這正是台灣最需要的。

兩週前的APEC(亞太經合會),是少數台灣能參加的國際組織。本周全球190多國代表齊聚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希望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條約。

這次會議的目的是共抗暖化,拯救地球,避免在本世紀結束前全球溫度增加攝氏2度以上,造成災難,台灣在這個全球最重要的活動,連「觀察員」資格都沒有。

我們只能以民間形式參加,為了顯現抗暖化不落人後,台灣喊出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預估當年排放量減少50%。

這是很宏偉的目標,假如台灣做不到,雖然我們不是聯合國成員,但其他國家可能對台灣提出經濟制裁,這就是遊戲規則。

事實上,台灣做不到的機會很大,因為我們計畫廢核,而其它替代能源又沒有跟上來,藍綠惡鬥,許多政策無法落實,政府只能空轉。

馬英九「節能減碳之旅」上週參訪中科園區,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出未來台灣的兩大隱憂是缺電和環保抗爭,直接點出台灣能源政策潛在危機。

台灣人發明的「海綿道路」,這次也到巴黎參展,這是「改善地球暖化的關鍵技術」,大陸已將其列為十三五計畫,台灣卻遲遲無法推行,Taiwan just can’t get anything done。

台灣要想爭取國際生存空間,必須搞好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並多支持國際活動、積極參與。但我們視中國大陸為恐怖分子,恐中、反中、仇中,民調可做個調查,中國和IS,何者比較可怕?

中國要和全世界作朋友,APEC會後,大陸馬上又在蘇州召開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議。台灣緊抱美國大腿,但歐巴馬一句IS談話就讓台灣吃不消,我們有什麼資格打世界盃?

台灣真正應學習的,是做一個「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從世界看台灣,而非從台灣看世界。

未來,任何國際的事情必須作為我們優先選項。比如說你是一家企業,同時有本地和外國的機構想投資你,你應積極考慮後者,雖然前者比較簡單,但後者可以擴大格局。

我們也需重新學習拓展國際市場。當中國大陸變成全球最重要市場後,傳統的「國際貿易」必須重新定義。今年大陸雙11活動,給許多台灣業者上了一課,面臨來自世界各地的超快速極限競爭。台灣其實不夠了解大陸,「同文同種」已不靈了。

但我們不必妄自菲薄,還是有許多台灣人在全世界發亮發光。

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台灣團隊「AirSig空中簽名」從兩岸50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冠軍。

台灣人拍的「我的少女時代」,正席捲中國大陸和東南亞,重現當年「流星花園」偶像劇風潮。

上週南韓國際發明展,台灣廠商抱走所有大獎,總成績團體第一名更是七連霸!

我們有競逐中原、躍馬世界的實力,為何要死守台灣?未來的領導人,又該如何帶領台灣在全球定位、發聲、找出路?

週六晚上去吃火鍋,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小孩。在熱騰騰的霧氣後面,是一幅美滿的畫面,我很想讓它停格,就讓一切都留在台灣,多麼幸福。

但我知道那不會是答案,想要真正的幸福,你我必須做得更多。

This is our destiny. This is our futu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