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比特幣,TIKTOK,先正達IPO,中美太空戰,聞泰,電動車,特斯拉,產業創新,台泥儲能,再生能源,上海,南韓罷工,華為手機,上海封城,智慧家電,李澤楷聯想,珠三角,蘋果汽車,百度雲,新東方
比特幣
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18日跌破2萬美元大關,是2020年12月來首次跌破此價位,表明在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之際,加密幣市場賣壓仍然沉重。
比特幣近來一蹶不振,到18日已是連續第12日下跌,在台灣當日下午3時左右賣壓更是突然狂湧,直接跌破20,000美元,甚至連19,000美元大關也一度失守。根據彭博資訊報價,跌幅一度超過9%,跌至18,740.5美元。第二大加密貨幣乙太幣也同步重摔9.7%,觸及986.86美元,為2021年1月首度失守1,000美元。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墨亞說,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懼激增,重創了投資人的風險資產胃納,加密幣交易員不敢輕易進場。
聯準會15日宣布升息3碼,且仍將繼續積極升息。高利率環境已成為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市場的逆風,過去這12天比特幣已跌近40%,比起去年11月的高峰更崩跌約70%。根據CoinGecko的資料,目前整體加密幣的市值只剩9,000億美元左右,去年11月時一度達3兆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特幣呈現崩盤。
第二、再下跌50%並非不可能。
第三、市值剩下三分之一不到。
第四、長期來說加密貨幣仍然會是趨勢。
TIKTOK
風靡全球的短影音分享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2020年捲入美國國安風波,遭要求剝離旗下美國業務,並由軟體大廠甲骨文(Oracle)接手資訊儲存業務。TikTok於美東時間17日透露,已將美國用戶相關數據移轉至甲骨文服務器。
路透18日報導指出,TikTok過去一直將旗下美國用戶資訊,儲存在該公司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資料中心,並且在新加坡備份。公司表示,將從資料中心刪除美國用戶的個人資訊,未來會完全儲存在甲骨文美國服務器,維吉尼亞和新加坡中心則用以備份數據。
消息人士透露,為消除美方戒心,TikTok還將為美國成立「USDS」數據安全團隊,作為該國用戶資訊的守門員,將相關資訊與字節跳動業務分隔開。該團隊規模約達數百人,包括內容審核人員、工程師、用戶和產品營運等人員。
USDS預計由曾任TikTok全球安全部門高層的Andrew Bonillo管理,並向抖音CEO周受資匯報,據傳目前正為USDS研擬出自主運作模式,且將不受TikTok的控制或監督。此外,TikTok還在尋求與其他技術公司於防火牆和網路安全措施方面進行合作,期望藉由一連串改革,解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其資訊安全風險的擔憂。
報導稱,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0年8月以美國國安風險為由,要求TikTok母企字節跳動限期將TikTok美國業務授予美企,隨後幾經波折,交易更一度遭喊停。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仍持續尋求上市,公司最新目標擬鎖定港股IPO。香港公司註冊處官網顯示,該公司於5月初將字節跳動(香港)改名為抖音集團(香港),且在近日陸續傳出優化旗下遊戲、教育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影響力持續遍及全球,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2年5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過2.77億美元,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收入榜冠軍。其中,美國做為其第二大市場,貢獻約17.7%的收入。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TikTok業績回復。
第二、比FB更受到投資者重視。
第三、川普曾經強迫TikTok出售。
第四、今年抖音應會在香港上市。
先正達IPO
大陸央企、中國化工集團擬安排旗下瑞士農用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在2022年底前於上海科創板啟動IPO計畫,募資額為人民幣(下同)650億元,為年內全球規模最大的IPO案之一,也是A股繼中芯國際之後的近年盛事。
2020年7月16日,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自美股返回A股科創板上市,當時籌資額達463億元,創A股2010年以來最大上市籌資規模,如今先正達更上一層樓。
外媒17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先正達集團可能優先選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尋求集資650億元。此外,先正達可能向戰略投資者分配約300億元的股票,按照先正達2021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27.9億股新股,相當於20%股份。
先正達本次發行價格約23.33元,按照發行股數及募資金額計算,上市後總市值約3,250億元。如順利上市,先正達在科創板的總市值將僅次於中芯國際,在A股全市場的市值排名也將躋身前30位。
另據證券時報報導,先正達17日宣布,集團董事楊林被任命為集團總會計師,此任命自2022年7月1日生效。報導指出,此項任命是為了加速推進先正達的IPO進程。
報導指出,2017年6月,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天價收購先正達,其後積極進行對旗下事業的整合。市場人士表示,2022年初俄烏戰爭爆發讓全球農產品價格一路飆漲,各國農場對農藥化肥等需求也迅速提升,對先正達可說是大利多。
譬如,2022年首季先正達旗下、A股上市的全球非專利農藥龍頭安道麥,淨利增長高達187%。另一家先正達持有股權的揚農化工,淨利增長也達103.5%。而其他與轉基因種子的主題同時起飛的先達股份和興發集團,業績也是紅到發紫。先正達選擇在農業周期即將邁入高峰時推動IPO募資,時間點上可謂絕佳。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先正達是A股今年最大IPO。
第二、成功的中美合併案例。
第三、幸好在中美大戰前完作購併。
第四、另一個例子是吉利收購Volvo汽車。
中美太空戰
近年大陸積極推進航天航太科技,迎頭追趕美國等西方國家。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4日表示,神舟14號載人飛船將於5日上午發射,本次任務還將建成太空實驗室。由於航天領域事涉軍事、通訊等技術,加上陸方強烈企圖心,令中美角力延伸至太空。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4日透露,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14號載人飛船將於5日上午10時44分發射。這次神舟14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分別由陳冬、劉洋及蔡旭哲三名航太員組成。
本次神舟14號任務期間,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太空空間站建造,以及建成太空實驗室。三名航太員將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六個月,神舟14號將首次利用位於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實施二至三次出艙活動。
報導稱,2022年大陸航天部門預計進行多次發射任務,除了神舟14號載人飛船之外,7月、10月推進發射任務後,將於今年底年完成大陸空間站的在軌建造,隨後還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神舟15號載人飛船。
大陸近年推展太空事業取得頗多成就,「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更計劃重點推進行星探測、月球探測、載人航太、重型運載火箭、衛星互聯網等重大工程。
同時,在政策扶持與資本加持下,大陸商業航太行業市場規模也快速膨脹。2015年至2020年,大陸商業航太行業市場規模由人民幣(下同)3,764億元急增至1.02兆元,年複合增長率22.09%。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1.24兆元,年增10%。專家估計,2022年規模可望挑戰1.5兆元。
另一方面,大陸積極推展航太事業也引起美國警惕。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今年5月間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提出警告,認為美國正在與大陸進行太空競賽,並強調大陸研製火星探測器、建立太空站等,這些航太技術令人印象深刻,美國必須要全力防止大陸在太空科技上的超越。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太空產業快速發展。
第二、中國大陸以國家的力量發展太空產業。
第三、美國主要靠民間力量發展太空產業。
第四、未來前景看好,台灣有龐大商機。
聞泰
A股上市的中國科企聞泰科技去年透過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有意以6,3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64億元)收購英國最大晶片製造商Newport Wafer Fab(NWF)。但在美國政府反對下,這件交易可能告吹,目前英方傳出正考慮讓NWF轉售給美國財團。
在美國政府近年封鎖中國科企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尤其是資通訊大廠華為被美方「斷供」後,引發中國科企危機意識,紛紛設法在國內外收購半導體企業股權。
以聞泰科技收購為例,2016年安世半導體從恩智浦剝離之前,曾經是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主要生產小型邏輯器件和晶體管。2018年聞泰科技聯合格力電器、國聯集團等中企以人民幣251.54億元收購安世75.86%股份。2021年7月,市場傳出聞泰透過安世,以6,300萬英鎊收購英國NWF,但此事立即引發美國注意。
1982年投產的NWF位於威爾斯南部,為英國最大晶片廠之一,生產用於汽車行業電源應用的矽晶片,並開發更先進的化合物半導體。英國科技網站theregister.com報導,即使上述交易已在2021年8月達成,但在美方壓力下,英國政府考慮讓NWF轉售給另一家美國財團。
另據每日電訊報披露,美國財團還想讓英國「政府汽車轉型基金」撥款,支援這項交易的部分融資。
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聞泰收購NWF引起美方不滿,並向英國表示,如英方能讓NWF重回英國手中,將有助英成為電動車所需重要晶片的生產中心。英國商務大臣Kwasi Kwarteng5月下旬曾經表示,英國將根據「國家安全與投資法」,對該起收購交易進行全面的國安評估與調查。根據2022年1月生效的「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英國政府可對外資收購交易進行追溯調查。必要時,還可取消已經完成的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聞泰併購安泰時間較早。
第二、現在即不可能。
第三、安世完成對NWF的併購現在卻被否淮。
第四、中美科技大戰的延續。
電動車
美國汽油均價已飆破每加侖5美元,電動車需求變得更火熱之際,特斯拉、福特等車廠正掀起一波漲價潮,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買家,帶動美國電動車平均價格漲破6萬美元。
彭博資訊報導,汽車研究網站Edmunds.com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電動車平均價格達到60,984美元,遠高於整體車市均價46,634美元。電動車新創Rivian已進行一波漲價;業界領頭羊特斯拉(Tesla)的美國官網,這幾天已進行今年第三度漲價,最多調漲6,000美元;福特也跟進對手腳步,提高電動車Mustang Mach-E的價格。
Edmunds執行董事考德威爾受訪時說,由於油價衝擊已持續數月,人們對電動車的興趣與日俱增,且沒有顯示出任何減弱的跡象。需求攀升之際,供給非常有限,若有人要吸收這些成本,可能就是通常有較高收入的電動車買家。
這波漲價潮並未嚇跑買家。Rivian財務長麥克唐納16日在一場德意志銀行舉辦的會議上表示,自3月1日調漲售價以來,旗下電動車需求加速攀升,已收到高達1萬張新訂單,訂購的車輛均價高達9.3萬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需求大爆發。
第二、原因包括氣候變遷和俄烏戰爭。
第三、現在電動車比燃油車更貴。
第四、消費者會加速改買電動車。
特斯拉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發表對經濟的憂慮至今,據估計特斯拉至少已經刪減14%職缺。
此外,馬斯克16日與推特員工首次面對面接觸,就透露了推特可能必須裁員的噩耗。
路透報導,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的資料顯示,特斯拉在網站上開出的職缺,已由月初的5,855個減到5,011個,相當於本月至今已裁減14%的職缺。
若與5月21日最近一次職缺數峰值比較,更是大砍了32%。
報導另指出,過去一周約20名自稱特斯拉員工者,宣稱遭公司資遣或裁撤職位。雖然這在特斯拉的編制中微乎其微,不過部分人透露,他們正是裁員10%計畫裡的一部分。
原本排定這個月為中國大陸市場辦的三場線上徵才活動,也全都取消。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全球有10萬員工
不過特斯拉在某些地區仍持續徵人,例如最近才啟用的柏林超級工廠,根據特斯拉本周稍早的說法,現在德國廠每個月新聘大約500到600人,目前已聘僱約4,500人。
有意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Twitter)的馬斯克,16日也首度與推特員工對話。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是產業龍頭。
第二、特斯拉產業前景看好。
第三、假如連特斯拉都在裁員,經濟未來真的很悲觀。
第四、馬斯克一向超前部署。
產業創新
為扶植關鍵產業,經濟部祭出新的租稅獎勵機制,16日預告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鎖定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投資抵減租稅獎勵,其中針對研發經費及密度達一定規模,且有效稅率達15%企業,前瞻研發支出給予25%抵減率,抵減當年度營所稅;而購買先進製程設備金額則予5%抵減率,且無投抵支出金額上限,大大優於現行產創條例,期維繫我關鍵產業國際競爭優勢。
經濟部表示,預告時間預計1個月,將力拚立法院下會期三讀,這項租稅優惠將自明(2023)年元旦起適用,至2029年12月31日落日。
經濟部表示,近期在全球供應鏈在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下,各國積極推動關鍵產業自主,強化產業韌性。其中美歐日採取鉅額補貼吸引特定關鍵產業投資設廠;韓國利用租稅優惠引導優勢產業往前瞻技術加碼投資,因此經濟部認為,台灣應設計新的租稅優惠機制,引導企業朝前瞻研發與先進製程維持領先優勢。
這次鎖定「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前瞻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租稅優惠,因其主要產品在國際供應鏈屬高階產品或用於高階製程者。經部強調,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並不限半導體業,會透過審查機制,就申請公司之前瞻創新技術層次及國際供應鏈關鍵程度予以審認。
這次修法以公司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15%等條件設計獎勵機制,抵減率部分,前瞻研發支出當年度抵減率25%;購置先進設備當年度抵減率5%,且無投資抵減支出金額上限,但兩者抵減上限不逾企業當年度應繳營所稅30%。
工商團體日前表態,盼10-1條智慧機械和5G投資,能擴大適用這次10-2優惠的獎勵條款,知情人士表示,這次產創新增修法,是綁定「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為對象,大多屬跨國企業,且限購先進製程設備,但智機和5G無限制任何條件並不同。
官員並說,想要獲得補助,須最近三年內無違反環保、勞工或食安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情事,且當年度投入研發費用、研發占營收淨額比率均達一定規模,扣除各項稅負抵減稅額後在我國繳納營所稅有效稅率未低於15%,配合2023年全球最低稅負制上路趨勢,才能適用。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各國都在推產業政策。
第二、歐美均有補貼政策。
第三、這次政府特別鎖定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有其意義。
第四、美國政府強調供應鏈靭性。
台泥儲能
台泥布局儲能事業歐洲再報捷,一周連簽兩大案。台泥昨(15)日宣布,旗下子公司NHOA與義大利石油(Italian Petroleum,IP)簽署興建34座充電站後,旗下專責發展電動車快充和超快充基礎設施的Atlante Co.,又取得羅馬機場營運商ADR重要標案,將在羅馬兩座機場設置結合儲能的電動車充電站。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歐洲對能源的了解和需求高,電動車普及率也比台灣高,因此能源相關布局在歐洲的效果遠比台灣好。
據了解,台泥此次取得的兩大合作案做了相當的努力,並由張安平於今年4月時,親赴義大利拜訪IP高層後,雙方才進一步敲定的合作。
張安平也強調,不論儲能也好,電池也好,能源行業是非常複雜的。依照目前NHOA的技術,可以將車子內已經衰退的電池,取出後安裝到儲能系統上繼續使用。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延長電池壽命及使用週期,最少可使用五到七年,當然也更能符合循環經濟的觀念與趨勢。
張安平日前也在台泥循環能源科技股東會上指出,21世紀能源會成為人類成敗主要因素,而台泥目前正在高雄小港興建的電池廠將是台灣最先進的電池廠。
關於台泥義大利兩大儲能合作案,首先是台泥孫公司Atlante將在羅馬菲烏米奇諾國際機場(Fiumicino)以及錢皮諾機場(Ciampino),建置結合儲能設備,打造100%由再生能源太陽能供電的儲能充電站,其中包括了在出入境站點和停車場,設置至少八個超快速充電站等。
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2019年,義大利羅馬兩大機場當年就有合計超過4,900萬名旅客到訪,100多家航空公司起降,飛往全球240多個目的地,是義大利空中交通相當重要的樞紐。
另外,依據與義大利IP簽署的合作協議,Atlante將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交通密度高的主要道路,建置34個快速及超快速充電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泥積極轉型新能源。
第二、唯一走向歐洲的佈局企業。
第三、投資儲能是正確決定。
第四、台泥跨地域、跨領域佈局。
再生能源
國發會訂出2050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主委龔明鑫17日對此表示,除技術要加緊投入研發,產業也要跟進升級轉型,具體而言,預估2026年起的十年,民間再生能源投資額會超過3兆元。
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將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配合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推動,加上12項關鍵戰略,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龔明鑫17日出席碳中和國際論壇活動時指出,科研發展是減碳過程的關鍵,台灣必須要急起直追,尤其是氫能的發展,相較於日本20年前就開始發展,很多是值得台灣借鏡學習。
龔明鑫認為,2030年之前,減碳主要的經費投入,會放在再生能源及氫能發展上、電網的韌性、節能等項目上。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焦點,是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迅速增加,這是能源轉型正在做的部分,其中離岸風電2026年之後,會以每年1.5GW的裝置容量增加,2035年就會增加15GW。太陽光電則是每年增加2GW,光民間在這兩項的十年投資總額,就達到3兆~4兆元。
能源轉型的過程,會影響就業。龔明鑫說,根據經濟學人(EIU)預測,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過程當中,全球產生就業機會2.02億個就業機會,但也會造成1.87億人因此失業,整體而言,工作機會還是增加,失去工作的人是否能轉換到新的工作機會上,是須要探討的轉型課題。
能源轉型過程中,仍會出現難以減少的碳排放,龔明鑫提醒,預計22萬噸需要透過森林吸收來達到碳中合,這須要與農業部門合作,並促進電力部門去碳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再生能源重要。
第二、現有進度嚴重落後。
第三、未來需要其它新的再生能源。
第四、核能應該列入選項。
上海
瑞士寶盛發布「2022年全球財富及高端生活報告」,當中挑選出高淨值人士消費習慣中常見的商品和服務,並分析其在全球24個主要城市的價格,關注高端生活成本的年度變化。該報告指出,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地區,其中上海繼續占據首位,而台北位居第三,香港位居第四,新加坡位居第五。
該報告指出,對比全球價格,台北「女士鞋履成本」排名全球第一,「腕表」排名第三,「單車和高級餐飲」排名第四,「女士手袋和高級紅酒」排名第五。
其中大陸的奢侈品市場地位進一步提高,並且在2025年左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對比全球價格,上海在「跑步機、威士忌、商務旅行和高級餐飲成本」排名全球第一,「女士手袋、女士鞋履、男士西裝、腕錶和律師費」排名第二,「珠寶」排名第三。
對比全球價格,新加坡的「汽車」成本排名全球第一,「高級餐飲」排名第三,「威士忌」排名第五;另外,香港的「住宅」成本在全球排名第二,「律師費」排名第三,「威士忌」排名第四,「汽車和商務」旅行排名第五。
「東京」是亞洲跌幅最大的城市,也是本次全球排名中跌幅最大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相比,東京有13個高端生活指數項目下降,而上升的只有四個。這主要由於在研究進行期間,日圓對美元大幅貶值。
相較上一期報告,曼谷的排名下降四位至第15位,維持在中段水準,相比該地區的其他城市,曼谷的價格明顯更加便宜,許多指數項目低於地區平均價格。這可能是因為作為泰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重要組成部分的旅遊業還沒有從疫情中完全恢復。相較全球價格,曼谷威士忌成本排名全球第三,汽車、女士鞋履和雷射視力矯正手術排名第四。
瑞士寶盛指出,瑞士寶盛「高端生活指數」(Lifestyle Index)是全面性的追蹤世界各地的價格和消費行為,以衡量出世界各地高淨值人士生活裡最具代表性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趨勢。通過這個指數,投資者可估算要維持甚至提高購買力所需的投資組合收益。這是瑞士寶盛第三次發布該報告,覆蓋範圍遍及全球。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執行委員會成員兼財富管理方案部主管Nicolas de Skowronski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不確定性在通膨上升和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下愈演愈烈,這只會令投資者更需要保護自己的購買力,從長遠來看也更需要積極規劃以保障財富。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洲城市成長快於歐美。
第二、台灣排名第三貴,令人訝異。
第三、台灣是中美大戰受益者。
第四、新加坡才應該是最貴城市。
南韓罷工
南韓卡車司機14日晚間與政府達成協議,使長達八天的罷工行動和平落幕,化解威脅南韓經濟與全球供應鏈的一場危機,但這場罷工已導致南韓主要供應鏈中斷,經濟損失初估超過19億美元。南韓卡車司機14日晚間與政府達成協議,使長達八天的罷工行動和平落幕,化解威脅南韓經濟與全球供應鏈的一場危機,但這場罷工已導致南韓主要供應鏈中斷,經濟損失初估超過19億美元。代表2.2萬名卡車司機的貨運卡車司機團結工會表示,在政府同意延長以貨運運費計算的最低薪資制度後,司機們15日重返工作崗位。
根據雙方14日晚間達成的協議,南韓運輸部也將提供補貼,以協助減輕燃油成本大增的壓力。
南韓先驅報報導,受影響企業指出,6月7日發動的這場罷工,已導致全國各地主要供應鏈中斷,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5兆韓元(19.3億美元)。
其中以鋼鐵業者受創最深,損失共計1.15兆韓元,石化業損失5,000億韓元、汽車業2,570億韓元,水泥業及輪胎業分別損失912億韓元、570億韓元。
現代汽車及浦項鋼鐵15日已恢復產品運輸,消息激勵現代汽車股價當日一度應聲勁揚4.4%,終場收漲1.5%,浦項鋼鐵也一度漲0.9%,可惜最終未能保住漲勢,收跌0.8%。
現代旗下的物流公司Hyundai Glovis漲2.4%、子公司起亞汽車漲0.1%。
甫上任一個月的總統尹錫悅也歡欣鼓舞。這場罷工和平落幕,意味著尹錫悅幾乎毫髮無損安度任內首個重大經濟挑戰。
儘管卡車司機罷工仍導致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付出高昂代價,但這次工會卻沒有封鎖道路或採取更激進作為,與以往南韓產業的勞資糾紛往往演變成警民暴力衝突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是製造大國。
第二、罷工讓全球供應鏈問題更加嚴重。
第三、影響傳統產業。
第四、通膨問題下半年會更嚴重。
華為手機
儘管全球手機市場持續疲軟,但折疊智慧手機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調研機構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全球折疊智慧手機出貨量年增571%,共222萬支。三星仍然領跑折疊螢幕手機市場,占據了近74%的市占,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位列第二,市占逐漸上升,已占20%。
折疊螢幕手機已成為高端的代名詞。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劉旭表示,擁有折疊螢幕技術成為手機品牌「秀肌肉」的重要手段。加之折疊螢幕手機目前定價較高,自然成了「高端」的代名詞。
同時,折疊螢幕也是手機廠商突破手機外觀和功能限制的技術門檻。在折疊螢幕下,手機功能被放大,有了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滿足了用戶在視頻、遊戲等大螢幕應用對螢幕尺寸的需求,由此成為手機廠商尋求市場突圍的重要「敲門磚」。
據界面新聞援引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2025年達到1億。面對巨大的市場商機,大陸國產手機廠商們已經開始加速折疊螢幕產品的推進速度,華為P50 Pocket、小米MIX Fold、OPPO Find N、榮耀Magic V…搶抓先機陸續上市。
證券時報報導,DSCC數據指出,今年第1季全球折疊智慧手機總出貨量為222萬部,年增571%,是折疊智慧手機有史以來業績第三好的季度,但與2021年第4季創下的420萬支的歷史新高相比,下降了47%。
具體來看,翻蓋式折疊智慧手機依舊占據主導地位,僅三星Galaxy Z Flip3就占了所有折疊智慧手機出貨量的51%。Galaxy Z Fold3是第1季中第二受歡迎的折疊智慧手機。儘管三星仍然領跑折疊智慧手機市場,但市占下降至74%。
值得注意的是位列第二的華為,市占上升至20%,分析認為這主要歸功於P50 Pocket,P50 Pocket是華為首款縱向折疊智慧手機,也就是俗稱的翻蓋式折疊智慧手機。
DSCC報告指出,依據整個市場狀況分析,預計到今年年底,可折疊數碼設備的總出貨量將翻倍至1,600萬支。另一方面,價格昂貴、產量相對較低的可折疊智慧手機將不會像剛性手機那樣受到部件短缺的影響。先前行業普遍認為,2022年為折疊智慧手機規模化元年,折疊智慧手機開始真正從嚐鮮走向常用,同時多家手機企業負責人也表態,折疊智慧手機是未來手機業發展方向。
榮耀CEO趙明也表示,折疊智慧手機代表未來的方向,榮耀在折疊智慧手機方面還會持續發展,在重量、厚度、雙螢幕體驗等方面進行優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有強勁的存活能力。
第二、華為手機排名原來是全球第二。
第三、華為現在手機已跌到全球第七、八名。
第四、折疊手機是華為異軍突起代表作。
上海封城
上海自3月下旬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封城,重創當地外資生產,雖然官方極力挽救外資信心,但上海美國商會15日公布逾百家美企調查顯示,超過90%受訪美企下修2022年全年營收預測,且近四分之一企業擬減少對中投資。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顧軍5月曾表示,上海將採取措施,恢復企業信心,並支持跨國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區總部和研究中心。
儘管官方積極表態,上海美國商會最新調查顯示,仍有約93%的受訪會員表示,已下調2022年全年的營收預測值,其中25%的美企預期,營收較早先預測大減20%以上。
此外,23%在滬美企表示擬減少在當地投資,另有25%將延遲公司的投資計畫。
對於在大陸投資策略,約22%企業表示,擬保留在大陸的大部分業務,並將部分業務遷至海外,還有20%企業將加快營運本土化。高達35%企業表示,在大陸投資布局沒有變化。復工方面,有66%企業復工超過四分之三,其中約半數已全面復工。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表示,雖然美企逐步復工復產,但封控對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上海市政府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確保供應鏈、物流和人力流動暢通,並加快向企業提供資金援助。
回顧封城期間,大陸投資的外商怨聲載道,防疫措施導致上海生產和貨運雙雙受阻。上海代表性外資企業特斯拉尤為嚴重,停工22天導致該廠電動車在4月份銷量較3月暴跌超過九成。
上海美國商會4月初公布調查顯示,疫情使82%的美國製造商反應,公司缺乏員工且原料斷供,生產或將減緩並下降,另有54%的企業預估,2022年營收將縮水。
外媒報導,歷經封城困境後,為重振外資信心,上海計劃6月舉行20場「政企溝通圓桌會議」。首場與會企業包括卡博特(Cabot)、強生(J&J)、聯邦快遞(FedEx)及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等大型美企和組織,第二場則以特斯拉(Tesla)、上汽福斯和福特(Ford)等車企為主。
路透引述歐盟商會於6月初表示,上海市官員承諾提供復產支持,包括發放物流許可證和重啟倉庫等。但歐盟商會會長伍特克(Joerg Wuttke)指出,清零政策不僅損害上海的吸引力,也損害整個中國的吸引力,直言「世界不會等待中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上海封城造成重大衝擊。
第二、外商對中國喪失信心。
第三、許多外商會撤出中國。
第四、將供應鏈移往東南亞。
智慧家電
大陸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綠色智慧家電下鄉與以舊換新行動。政策引導企業透過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等方式,增強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
專家指出,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將進一步刺激鄉鎮農村地區的消費意願,釋放需求。與此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綠色智能家電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分析認為,政策除了促進消費,同時也助力「雙碳」目標。
大陸鼓勵「家電下鄉」政策,最早是2008年因應全球金融風暴,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節能補貼三大措施,政策效果立竿見影。首年家電消費增速飆升30%,且政策持續五年至2013年,年增速維持在20%以上。
到了2019年家電下鄉又捲土再來,儘管看好家電產品已經到了十年的更換周期,不過對實際內銷拉動的量級不如十年前。因此政策改推鼓勵家電升級、鼓勵高質量新產品銷售。如今,疫情衝擊逾兩年,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由增量市場步入存量市場。據奧維雲網數據,僅今年第1季大陸家電零售額人民幣1,444億元,年減10.3%,促消費政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新一輪綠色智慧家電下鄉與以舊換新行動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農村家電市場出現的新變化,與第一次家電下鄉不同。「因地制宜、精準補貼」在新一輪家電下鄉過程中特別重要。據陸媒《北京商報》報導,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鄉村市場大量超期服役的家電正面臨一輪更新換代。此外,實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持續為家電的更新換代提供支持。
消費電子專家許意強認為,農村市場的家電需求目前仍在發展、轉型和變革之中,根據鄉鎮居民需求精準補貼,才能推動電器新品在農村市場鋪開。
《意見》指出,要加快完善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促進節能空調、冰箱、熱水器、高效照明產品、可降解材料製品、低VOCs油墨等綠色節能輕工產品消費;同時引導完善政府綠色採購政策,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採購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
國融證券認為,相比城市各品類家電都呈飽和狀態,鄉鎮市場在諸如空調、吸油煙機等大家電和掃地機、集成灶(集吸油煙機、燃氣爐、蒸烤箱、儲物櫃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廚房電器組合)等新興家電方面,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二元疊加,相比城市市場潛力更加巨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力圖振作經濟。
第二、從農村著手是正確的方向。
第三、智慧家電是很好的切入點。
第四、可以加速數位轉型。
李澤楷聯想
香港首富李嘉誠次子、素有「小超人」之稱的李澤楷,旗下電訊盈科公告,與聯想集團合作,成立一家名為PLTS(PCCW Lenovo Technology Solutions)的合資公司,開拓亞太區IT服務市場。
聯想將以高達6.136億美元併購金額,收購PLTS的80%股份,及電訊盈科網絡服務20%股份。
電訊盈科曾在2021年財報中,用「蒸蒸日上」來形容企業方案業務,去年,企業方案業務營收為港幣48.9億元,位居集團第二大業務源,在整個公司營收占比為12.7%。營收年增20%,遠高於集團同期的7%。
儘管李澤楷在主席報告書上表示,電訊盈科企業方案憑藉過往的成功經驗,繼續擴大目標行業的市場占有率,但從分拆數據中心業務動作看,再出售企業方案部分股權並不意外。
去年12月,電訊盈科分拆出售在香港及馬來西亞的數據中心業務的全部權益,獲利7.5億美元。
李澤楷有意調整企業方案業務,聯想集團則加大資源、全力布局,是轉型的新方向。南方都市報報導,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總裁黃建恒表示,這次合作聯想進一步加速由一家智慧設備和基礎設施公司,轉型至以方案服務為導向的全球領先IT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力推數位轉型。
第二、聯想成為解決方案提供者。
第三、聯想過去只是賣PC/NB。
第四、和PCCW合作是很好的互補。
珠三角
作為大陸出口製造業重鎮的珠三角,同時也是大批外省移工的主要就業地區,但近期卻傳出當地多家企業面臨國際訂單銳減與疫情衝擊,導致這些出外人收入大砍,甚至一夜間被裁員,進一步可能帶來的是對大陸經濟造成更廣泛衝擊包含高失業率。據大陸商業部門統計,在大陸出口產業的就業人口就約達1.8億人。
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表示,在深圳與東莞年輕一代的失業率增加現象令人擔憂。甚至有北大學者日前示警,因當前實施清零防疫政策,失業率可能會達到近似2020年規模,估計屆時勞工失業率將高達12%。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雖較4月6.1%回降,但16至24歲的人口調查失業率卻高達18.4%。
據《南華早報》報導,兩年前因中美貿易戰與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初,也曾因縮減產能,數以萬計外省移工丟掉飯碗。
而隨著大陸去年出口創新高,讓珠三角區域工廠極需超過50歲的勞工應付暴增產量。原本預期正邁向復甦,但工廠裁員與年輕人就業難的困境如今再度重演。
至於珠三角再爆裁員潮的原因,熟悉內情的消息來源透露,從製鞋、電子至成衣業都面臨罕見的多重壓力,包括嚴格的防疫清零導致供應鏈中斷;本土與歐美市場需求銳減,以及大批海外訂單轉向東南亞。
位於廣東東莞市下轄清溪鎮的電子科技公司就通知員工放無薪假到10月。資方解釋是因國內外訂單驟減,又沒船可出貨導致庫存成本驟增等因素。另一家不願具名,專門生產精密電子零組件的業者也透露,確實有意把現有6000名員工裁減至4000人。
人在深圳討生活的謝姓外省勞工說,如今公司周末不讓員工加班,且生產作業部門將不再招聘超過35歲的工人,「現在開車到東莞和深圳一帶的工業區轉轉,又會看到很多空廠房及招租的告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能會對大陸經濟造成更廣泛的衝擊,據商業部門統計,中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約5億3000萬人,其中出口產業的就業人口占比略高於1/3,約達1.8億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經濟受到衝擊。
第二、原來以為只有長三角受到影響。
第三、沒想到珠三角先開始裁員。
第四、長三角會是下一波。
蘋果汽車
蘋果官網顯示,近期蘋果正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招聘汽車體驗合作夥伴工程師,根據職位描述,需要為汽車合作夥伴提供支持,並協助開發人員完成蘋果的系統認證。
這代表蘋果開始在大陸布局汽車研發相關的業務,並預告正準備以軟體供應商的身分大舉進軍汽車產業。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蘋果表示,該職位是技術工程和項目管理之間的中間角色,負責提供技術設計和開發指導,處理整個汽車體驗計劃的認證記錄(包括CarPlay,Wallet中的車鑰匙)並促進蘋果和全球汽車行業工程之間的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舉行的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發布新一代Carplay交互系統,能夠控制收音機、空調、座椅加熱/通風等車內功能,用戶也可以根據喜好,調整包括油/電量、轉速、車速等儀表板信息顯示界面。
與華為鴻蒙OS等汽車智慧座艙系統相比,新一代Carplay依舊建立在手機映射(車載系統透過手機連接,將手機上一些功能映射到車載系統)的基礎之上,透過車企開放的軟體界面,實現對於部分基礎功能控制和車內顯示效果的優化,和鴻蒙OS、AliOS等直接融合軟硬體的智能座艙系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不過依舊吸引了部分車企的關注,根據蘋果發布的信息,目前已有包括奧迪、路虎、賓士、保時捷在內的14個汽車品牌,將會成為新一代系統的早期合作夥伴。軟體能力較強的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汽車,智慧座艙領域布局較早且已小有建樹的其他大陸車企,均未出現在合作名單中。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正式跨足電動車。
第二、但重點是為何前往大陸招聘。
第三、大陸電動車市場全球第一。
第四、重點是大陸有充沛的人才。
百度雲
大陸雲端市場超速增長,市調機構Canalys近日公布「2022年第一季大陸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大陸雲市場總體規模達73億美元,年增21%。其中,百度智慧雲43%年增率脫穎而出,以兩倍速領先市場發展。
新浪財經報導,該報告指出,隨著大陸新基建規劃加快部署,企業數位化轉型需求日益迫切,再加上市場對雲服務廠商提出要求,除了對基本雲技術的需求,企業更看重AI技術提供的服務能力和帶給行業的業務創新加速。
其中,大陸互聯網巨頭旗下的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和百度智慧雲合稱的「四朵雲」,市占率合計共達78.8%,占市場主導地位。但相較於2021年市占規模,阿里雲和華為雲市占率小幅下降,騰訊雲和百度智慧雲則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2年首季大陸市場前四位領導者保持不變,但是雲服務商之間的服務能力差異正在縮小,廠商間競爭加速,其中又以百度智慧雲增速居首達43%,為市場平均增速21%的兩倍。Canalys指出,百度智慧雲憑藉雲服務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差異化優勢,於首季保持高速增長,快速提升在金融雲和工業互聯網的市占率。
目前,百度智慧雲已在工業、金融及智慧城市等領域成功打造許多項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雲端計算市場成長迅速。
第二、AI變得更重要。
第三、百度AI實力最為強大。
第四、華為雲衝到第二名。
新東方
2021年大陸政府的「雙減」政策,幾乎扼殺全數補教機構,但英文補教龍頭新東方創辦人、董事長俞敏洪半年多來的轉型堅持,帶領企業起死回生、敗部復活,新東方透過雙語直播帶貨模式,在網路上大吸流量、股市上大幅吸金。
儘管此前數日已連續兩位數大漲,新東方旗下港股新東方在線16日再次飆漲,開盤即漲逾15%,午後漲幅在紛絲數量激增帶動下,漲幅一度逾100%,尾盤有大幅收斂跡象,收盤大漲72.7%報28.6港元,成交值111.18億港元,成交量價創高。
新東方在線無疑是6月以來港股最活躍的個股,除了當月前兩個交易日收跌以外,截至16日收盤已九連漲,近五個交易日收盤漲幅依序為39%、40%、23%、54%、73%。16日收盤價28.6港元,較5月底漲約673%、較6月低點漲約699%。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新東方融合雙語教學與直播帶貨的模式近期在網路上掀起轟動,旗下東方甄選直播間只用一周的時間,就將粉絲從百萬級衝至千萬量級,截至16日下午東方甄選粉絲總量突破千萬大關,而在9日時才剛突破100萬,增速遠高於外界機構預期。
大陸2021年重拳整頓補教平台等互聯網產業,所有補教機構哀鴻遍野。如今的新東方憑藉直播帶貨業務從谷底強勁反彈,很大部分歸功俞敏洪的眼光,他在2021年底開始堅定投入農產品銷售、直播帶貨。雖然過程中曾遭官媒批評「掙快錢」,加上監管上確實有不少網紅遭殃,但俞敏洪仍堅持該方向,如今終於在監管放鬆、大陸拚消費與經濟的背景下爆紅。
另外,新東方年輕老師董宇輝等的教學與直播魅力也成為關鍵,在直播介紹農產品同時教導英文,引發網友興趣。俞敏洪16日在直播表示,會堅定不移投入農產品,並用教學為直播帶來不同文化。報導指出,新東方一直是大陸最有網紅屬性的補教機構,俞敏洪等創辦人的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包括企業家羅永浩、幣圈知名人士李笑來等,過去也曾擔任新東方的老師。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東方成功轉型。
第二、「直播帶貨」是非常創新的方向。
第三、把英語教學和電商結合在一起。
第四、值得台灣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