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併購看台灣DRAM產業的未來
【工商時報/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 2012.03.14 】
最近爾必達破產保護,已有許多專家分析造成台灣DRAM產業困境的原因以及我們的產業政策,本文則試圖從併購的觀點探討全球DRAM產業可能的合縱連橫,以及台灣因應的戰略。
首先的問題是,台灣的DRAM產業值不值得救? 如眾人所皆知,台灣DRAM業者缺乏自有技術,市佔率全球最低,負債累累,缺乏競爭力,所以單從現有台灣產業格局來看並不值得救。
但爾必達如能重組代表了另一個層面: 作為全球市佔率12%的DRAM技術領先廠商之一,以及Apple主要供應商之一,爾必達有一定的價值,是否值得台灣藉此機會參與全球DRAM產業的重組與洗牌,值得深入研究。
美光的策略夥伴,也是台灣僅存實力最強的DRAM業者台塑集團,已經和美光形成牢不可破的研發策略聯盟,台塑並已公開澄清,表示不會和爾必達單獨談整併,任何選項會與美光步調一致。再者,美光並不一定要聯日,如維持現狀大可以等者享受爾必達重組不成破產後的成果,瓜分市場,如果其要收購爾必達也必須看價格和條件而定。
施振榮先生最近對此提出精闢的見解,表示台灣DRAM產業必須重新思考產業發展新模式,可評估接手爾必達的技術與人才,強調主導人必須思考台灣與日本所有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 的平衡,同時還提到了以往DRAM產業是由日方主攻、台方助攻,下一步應由台灣擔任主攻、日本助攻。
如果台美業者有意願共同合作,介入爾必達的重組,取得控股權,將可成為世界上三家DRAM市場寡佔者之一,不會讓韓國獨大。政府可從旁協調民間DRAM產業鏈相關企業和系統大廠形成一個聯盟凝聚共識,作為併購爾必達的平台公司,但是先決條件是將營運中心、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集中到台灣,以台灣為主,日本為輔。政府可以考慮給予適當誘因,如協調銀行貸款。
政府一再強調,不會出來主導,只會從旁協助民間業者的談判。但究竟誰是主導者? 美光與台塑? 還是爾必達的債權銀行? 台灣主管機關一定要有清楚的立場,否則難以從旁協調。美光的利益不等於台塑的利益,爾必達債權人的利益不代表台灣的利益,台灣政府的利益不相同於民間業者的利益,而資產購買者的利益也不代表企業經營者的利益。
全球記憶體產業正在興起劇烈變革,NANDFlash應用興起,但DRAM仍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下一世代的最新技術是將DRAM、NANDFlash和邏輯IC三合一整合在一起,堆疊成一個立體晶片,具有低耗能、體積小和超高速的優點,三星和爾必達均已開發出來相關技術,三星計劃和蘋果合作並對台積電形成龐大威脅。
台灣如果想要掌握下世代記憶體技術,收購爾必達是一個契機,但如同當年打造台積電一樣,需要產業鏈業者的參與,這是經濟部可以協調的事。
韓國最大電信公司SK Telecom,去年底斥資30億美元從債權銀行手中收購全球DRAM第二大業者海力士21%股權。海力士重整期間長達十年,韓國政府積極協調運作,終於促成這件高風險併購案,現在看起來就像中了大樂透,政府、銀行和企業三贏,再看看我們的情形,令人不勝唏噓。
台灣必須形成一個新的產業策略聯盟,才有條件參與爾必達的競逐,才能有效平衡各方的利益; 要不然台灣也可以選擇放棄,學習新加坡將半導體產業賣給阿布達比的Global Foundry; 最後一個選項是和大陸合作,一起去收購爾必達,這比開放陸資入股投資半導體廠有意義多了。
總而言之,台灣還是有幾張牌可以打,但需要積極果決,從下世代記憶體出發思考,要不然就參與主導,否則乾脆全面退出,不要再有中間模糊地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