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業 / 槓桿收購
美國生技大廠生命科技公司(Life Technologies)據傳已收到多家私募股權業者的併購提議,金額最高逾110億美元,可能成為今年來規模名列前茅的併購交易,並反映出槓桿收購風潮再現的跡象。
消息人士透露,百仕通(Blackstone)、凱雷(Carlyle)、KKR已和新加坡淡馬錫聯手,對生命科技提出每股65美元、總計上看約118億美元的收購價。另外,實驗設備製造商Thermo Fisher科學公司也提出高達每股70美元的價碼,且是出價者中唯一的策略性買家,但很可能面臨反托辣斯調查。
消息人士說,生命科技最快可能於下周決定買主,或拒絕這些提議。該公司股價今年來已漲36%,11日早盤漲近0.4%至66.82美元。
Macquarie資本公司分析師葛柏格說:「生命科技的循環營收接近85%,營業利潤率在同業中最高,是創造自由現金流的機器。以任何客觀標準衡量,在業內都是具吸引力的資產標的。」
由三到四家投資公司聯合出資的併購案,在金融危機後已近乎消失,也不曾再出現收購價超過100億美元的情況。但隨著金融市場逐漸恢復元氣、併購規模持續增加,這類槓桿收購案再度興起。
我們的看法:
第一、槓桿收購一般都是發生在較大型的傳統產業,偶爾會發生在電子業(如Dell),但很少會在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興生技業。
第二、”生命科技”之所以成為槓桿收購的對象,在於其具有穩定的現金流,而不是只一個空泛概念而已。
第三、這代表生技行業可能正在邁入一個大榮景的時代,不管在創投、成長型基金(Growth Capital)、併購型基金我們都看到PE的投資項目不斷出現。
第四、中國大陸在美國的生物醫藥公司最近也有被收購,說明大中華資金都在瞄準這個產業。
太陽能整併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近日透露,工信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扶持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將涵蓋財政補貼、科技創新、分區電價及准入門檻等方面,其中准入門檻有望成為最先公布的政策之一。可望為寒冬中的太陽能產業帶來一股暖流。
中新社報導,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司長丁文武10日參加首屆大陸電子資訊博覽會時表示,太陽能產業最近一兩年正處於寒冬期,尤其太陽能材料的多晶矽領域,大概85%以上的企業已經停產,處於虧損狀態,有必要儘快推出政策扶持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他指出,國家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扶持太陽能產業的若干意見,其中可能涉及到太陽能產業的准入和產業政策問題。
據了解,扶持政策將涵蓋補貼、科技創新、分區電價等方面,准入門檻有望成為最先公布的政策之一。丁文武指出,准入門檻並非行政許可,而是從技術指標、產量指標、環保指標、企業本身能力指標等方面來進行規範,如果企業達不到標準,有可能在銀行貸款、土地審批等方面受到限制。
他並補充,工信部不審批企業該不該投入多晶矽產品、該不該投入太陽能產業,工信部沒有這個限定,只是提出了准入條件,讓企業決定該不該投入這個項目,讓其他相關部門決定有沒有必要去支持該企業。
「我們也鼓勵太陽能行業進行兼併重組,行業發展到這個地步,兼併重組是大勢所趨。」丁文武說,兼併重組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運用市場的力量來推動。
稍早也有消息傳出,大陸政府將對太陽能產業進行價格補貼增額,原本每度補貼人民幣0.35元(約新台幣1.69元)有機會調高到0.4─0.6元(約新台幣1.93─2.9元)。對此,分析師說,若以去年規模試算,太陽能發電達600億千瓦,政府就要補貼企業數百億元,這將會是國家財政沉重的負擔。
產能過剩是太陽能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大陸太陽能產業聯盟的資料顯示,2012年,建成的太陽能組件產能達4,500萬千瓦,是2009年的七倍。近兩年太陽能產業遭遇美國和歐洲的「雙反」調查後,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凸顯。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最壞的時機就是最好的時機,如果連巴菲特都在考慮併購尚德,代表可能這個產業的反彈號角已經響起。
第二、大陸政府在市場不佳的時候積極介入,鼓勵產業的兼併與重組,這是台灣主管機關應該學習的。台灣政府對於產業重組一向採取自由放任作為,不管是高科技產業或金融產業,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台灣需要政府引導重建產業秩序。
第三、日本政府不但協助整併,而且有產業重建基金作為子彈,成效顯著,Japan Display和日本航空都是重整成功案例。
第四、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是歐盟要求最近停止對中國的「雙反」制裁。物極必反,中美歐相互廝殺的結果是三敗俱傷,誰都沒有占到好處。
中信銀 / 東京之星
中信金併購日本東京之星銀行(Tokyo Star BankLtd.),市場10日盛傳將在6月敲定,並指併購價約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50餘億元)。對此,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僅表示,對市場上的併購個案傳聞,都不予評論。
中信金近期現增200億元,若加上原有現金、出售現在松壽路總部大樓,估計可用於併購的銀彈上看550億元,具有相當充沛的資本來進行併購、參股,中信金對此指出,不管是銀行、證券、保險等產業,只要有好的機會,都會評估。
中信金去年底傳出將併購日本東京之星銀行,市場消息人士表示,中國信託正積極與美國達拉斯「龍星基金」(LoneStar Funds)、新生銀行(Shinsei Bank
Ltd.JP-8303)和青空銀行(Aozora Bank Ltd. JP-8304)等股東談判,希望買下目前未上市的東京之星銀行。
但與此案相關的東京之星銀行、龍星基金、新生銀行和青空銀行,昨天也都拒絕對這項可能的交易發表評論。東京之星銀行在日本屬二級地區銀行,主要業務包括房貸和消金。截至今年3月底,東京之星銀行存款餘額約2.06兆日圓,貸款餘額約1.57兆日圓。
東京之星銀行的前身是東京相和銀行,1999年倒閉後,由美國私募基金龍昇星在2001年以40.3兆日圓收購,2005年龍昇星藉IPO賣出三分之一股權,2008年再把剩餘股權賣給日本私募基金Advantage Partners。但因日本私募基金Advantage Partners管理不善,2008年便再尋求脫手東京之星銀行,之後龍昇星、新生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日本Aozora銀行成為東京之星銀行的股東。
市場人士分析,近年日本在大陸反日商情結下,積極拉攏台商,希望採「透過台商、進軍大陸」的策略,預料將掀起台日新同盟風潮,國內金控併購日本銀行,應是著眼這波商機,希望拓展新市場。市場人士指出,近期日圓貶值,提供國內銀行併購日系銀行不錯的時機,若中信金這項併購案成功,將更有助中信銀擔任台灣和日本企業客戶間的金融服務橋樑。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對於任何台灣銀行投資”中國以外”的企圖都予以肯定,台灣銀行的機會絕對不僅限於中國。
第二、除了日本以外,台商應該以併購或參股的方式切入東南亞市場。
第三、十年前PE投資日本、韓國,後來發展成今日的新生銀行,韓國渣打銀行和韓國花旗銀行。
第四、日本和台灣合作,需要利用想像力,設計新的業務及商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五、日幣貶值對中信銀來說是併購的大好時機。
金門夢 / 觀光島嶼
站在兩岸潮來潮往最前線,眺望對岸快速崛起的海西經濟區,金門縣長李沃士有一個「金門夢」,他一直盼望曾硝煙四起的金門,在兩岸關係持續緩和的未來,能蛻變成國際觀光休閒島嶼,在觀光旅遊、經濟建設,乃至於科技與人性兼具的醫美產業,都能奠定穩固根基。
記者昨專訪這位主政三年多,被雜誌評選為四顆半星的縣長李沃士,暢談他心中的建設藍圖和施政理念。
記者問:開發旅遊人口是縣府施政重點,未來有何新構想?
縣長答:去年來金遊客約一百一十六萬人次,其中卅九萬是陸客,目前大陸各省居民到廈門旅遊,已可在廈門公安辦證,轉赴「金門一日遊」,很多人感覺早來晚歸不能盡興,縣府也希望爭取擴大為「金門二日遊」,讓陸客在金門留宿一晚,增加消費機會。我最近已專程赴北京,與國台辦和大陸國家旅遊局溝通,希望在六月間海峽論壇舉辦期間,就有好消息傳來。另外,縣府也爭取陸委會同意陸客到金門旅遊一年多次簽,一旦定案實施,更方便兩岸民眾往來,對金門觀光將是一大利多。
問:展望未來旅遊人口增加,現有飯店規模如何因應?
答:廈門旅遊人口年逾四千萬人,未來若有一成轉到金門,每日遊客從目前三千人增至萬人,不是太大問題,預期在與縣府簽約BOT的昇恆昌金湖旅館和富驛金門綠色休閒渡假園區、台開二期旅館設施完成後,房間數可能尚有不足,新旅館的市場空間應還有七、八家之多,值得民間投資加入建設。
問:大、二膽島撤軍發展觀光,未來開發潛力如何?
答:目前大陸每年搭乘觀光船在海上觀看大、二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巨型心戰牆的遊客,估計在一百廿五萬到一百五十萬人次,可望成為新的據點,縣府已擬定「兩年建設、三年開放」的方案,遠景十分看好。
問:金門長期水荒,縣府如何看待缺水問題?
答:自大陸引水渡金才能根本解決,大陸已表明隨時可做的立場,我方政府也體認金門要發展觀光,缺水一定要解決的事實,也傾向支持執行構想。若用船自對岸載水過來,成本偏高,因此在「安全性」無疑慮下,「經濟性」層面就應獲得更多考量,長遠仍以兩岸接管送水最好。
問:「免稅島」是金門發展大目標之一,未來遠景如何?
答:去年免稅店營業額就有廿億元,未來在「台開風獅爺購物中心」、昇恆昌購物中心加入,引進更多國際精品,市場將更熱絡,若金門「免稅島」成真,營業額逾百億元也可樂觀期待。
問:縣府爭取金門成為兩岸自由經濟區試點,目前進展如何?
答:金門受限於非國際港口、空港,目前確實面臨一些難題,但金門與大陸「對接」的地理位置絕佳,縣府已蒐集大陸平潭島拉攏台商的優惠政策,希望中央也能擬訂吸引陸資、台商的相對優惠辦法,讓占有兩岸區位優勢的金門扮演更「大」角色。
問:觀光醫療是縣府施政遠景之一,目前有何計畫?
答:高階健檢和醫美保養相當受陸客歡迎,署金新醫療大樓即將完工,未來可考慮保留一層容納相關設施,新建高級飯店也可比照辦理,只要透過遠端視訊系統與台灣大型醫學中心合作,即可提供遊客多樣服務,相當值得開發。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非常看好金門,台灣島內爭吵不休,形成政治角力,金門雖然在一旁被人冷落,但也可以默默加速發展,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金門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只要瞄準大陸觀光客,生意就多得做不完了。
第三、金門要發展特色觀光,將觀光和醫療結合是一個方向,但我們看不出來金門在這方面有什麼特殊的優勢。
第四、金門應該吸引大陸企業投資,目前已經有第一個先例。
第五、金門要積極考慮和廈門之間的連動。廈門取得大陸中央許多優惠政策,金門應該思考有沒有什麼可以相互結合的地方。把金門的未來納入廈門未來的「區域整合」藍圖是金門快速發展的契機。
第六、金門的特色還要再強化,才能真正成為國際觀光島嶼。大家一想到普吉島,馬上就連想起陽光、沙灘、海岸和歡樂。金門的特色是什麼? 不能一輩子只推廣戰地觀光和高粱酒,還要有更寬廣的願景。
咖啡 / JAB
德國富豪萊門(Reimann)家族旗下投資事業Joh. A. Benckiser(簡稱JAB)同意以75億歐元(98億美元)收購荷蘭商D.E.
Master Blenders,締造咖啡業界歷來最大的併購案,顯然志在建立一個性質介於星巴克(Starbucks)與雀巢耐斯派索(Nestle/Nespresso)之間的全球咖啡集團。
兩家公司說,JAB每股收購價是12.50歐元,低於上個月雙方洽商時的價位,但比交易揭露之前三個月的平均股價溢價36%,且已獲得Master Blenders董事會支持。若一切進行順利,交易可望在7月前完成。
Master Blenders生產知名的Douwe Egberts研磨咖啡粉、Senseo咖啡包、Pickwick茶包,去年才從食品公司莎拉李(Sara Lee)獨立出來。Master Blenders在全球咖啡烘焙業排名第三,僅次於雀巢(Nestle)和卡夫食品(Kraft Foods),產品行銷逾45國,在世界各地僱有7,500名員工。JAB 原本即持有Master
Blenders至少15%股份。
JAB董事長貝希特(Bart Becht)12日表示,併購Master Blenders後,JAB一面靠自行發展,一面也靠併購來拓展咖啡事業。JAB去年以逾10億美元併購美國咖啡連鎖店Peet's Coffee & Tea和卡里布咖啡(Caribou Coffee),初次跨入咖啡與茶飲市場。
Kepler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柯克斯指出,實際收購雖低於原本討論的價碼,但價格尚稱合理。他說:「我推測JAB 的構想是要建立一個全球級的咖啡集團,橫跨星巴克和雀巢耐斯派索雙重角色。」
我們的看法:
第一、咖啡粉和罐裝飲用咖啡是非常不同的市場,咖啡製造和咖啡連鎖通路又是不一樣的市場。
第二、一線品牌不可能被併購,但是將二線品牌整合起來,如果不具備綜效,將來也會經營得很辛苦。
第三、綜合性的食品集團,才比較可能既生產咖啡飲料又同時跨入連鎖咖啡市場。統一的咖啡在7-11雖然賣得不錯,但是罐裝咖啡卻輸給金車。
第四、新加坡有一家咖啡粉的製造商”超級咖啡”曾經到台灣來發行TDR,他們是全世界大三大的咖啡粉製造商,但是也始終沒有跨入連鎖咖啡市場。
第五、在中國打造連鎖飲料通路,不管是珍珠奶茶或者是咖啡,仍然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第六、跨業態(製造/通路)的經營很難成功,但是組合不同元素(人才/創意/生產/行銷通路),透過資本運作,卻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禮來 / 中國市場保健品
中國經濟持續以相對較快速度成長,肉品需求日增,美國禮來藥廠 (Lilly)旗下的動物保健部門Elanco日前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 (台幣30億元)收購中國動物保健品公司的股權,以便加強拓展中國市場。
Elanco總裁西蒙斯表示,Elanco對中國動物保健品的大量投資,是基於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而來,雙方已就下一步營運合作達成協議,將共同努力提升動物健康產品和產量。
Elanco報告指出,全球人口未來40年將超過90億,其中亞洲成長最快,將增加7.5億人。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2020年末,對肉類的需求增長量將有25%來自中國。
中國動物保健品2月初公布的財報顯示,去年全年獲利人民幣1.06億元,比前年度衰退逾五成。該公司9日在港交所短暫停牌,並表示將發布相關消息。前一日收市報1.93港元,4月11日復牌後上升到2港元,收市報1.85港元,下挫4.15%,成交24 萬股。
中國動物保健品10日公告表示,美國禮來支持該公司的可能退市,自其認購契據日期起,禮來有權提名一名董事,若其持股量增加到占公司全面攤薄股本20%以上,有權提名兩名董事。
中國動物保健品公司在大陸境內製造、銷售動物醫藥,成立於1996年,2007年底在新加坡上市,2010年在香港上市。Elanco創辦於1954年,在全球有2000多員工,網路服務遍及80國,在40多個國家有辦事處,1980年代進入大陸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爆發嚴重的H7N9疫情,這個併購案在現在及時完成,時間上有一定的意義。
第二、公共衛生未來十年在中國會是重要課題,中國食品安全有很大的漏洞,這些都是投資的商機。
第三、對於已經就很熱的生技類股來說,H7N9可謂是火上加油。
第四、我們對於最近國光生技拒絕和基亞生技共同出席由行政院召開的座談會表示肯定。國光表示「不願和不合格的廠商共同開會討論」,一方面體現了自己的實力,一方面也向外界說明基亞不具備資格。基亞的股價從去年飆漲到現在,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在裡面。
第五、台灣的生技業現在只是生物醫藥的”本夢比”概念,很少真正針對中國市場龐大的需求,這才是未來爆發性成長的關鍵,兩岸的生技合作勢必會成為新趨勢,併購與合資是手段。
技術移民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矽谷人才需求擴大,包括臉書及思科(Cisco)執行長在內等科技大老近日全力推動華府改革移民法,盼日後能開放更多技術移民與工作簽證名額。
今年32歲的印度籍工程師桑克拉(Vishal Sankhla)9年前自美國南加大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後,先後在思科及矽谷新創公司任職,而同為印度籍的妻子也在矽谷工作。
儘管兩人生活看似穩定,卻對未來感到徬徨,因為他們多年來都是憑臨時工作簽證在美工作,而綠卡申請遲遲無下文。桑克拉表示:「這件事不時干擾我們的生活,因為只要簽證一日不確定,生活就無法真正安定下來。」
美國有數千名外籍人士和桑克拉面對同樣的困擾,所幸在臉書執行長查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及思科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等科技大老積極推動修法後,現況可望有所轉變。
據悉,由8名參議員組成的改革小組最快將在下周提出移民法修訂草案,內容包括加速美國數學及科學系所畢業生的綠卡申請程序,並將臨時工作簽證的名額增加1倍。
現行移民法針對海外各國綠卡發放名額設有相同上限,以致來自印度、中國等人口龐大國家的綠卡申請者花費漫長時間等待。
然而,近年這些國家有越來越多菁英從美國名校畢業,且矽谷科技業人才需求不斷擴大,因此不少企業希望修法移除這類數學、科學及工程人才的綠卡名額上限。
除了科技業之外,從波士頓紅襪隊到百貨業者Nordstrom等各行各業如今都聘僱大批持有臨時工作簽證的外籍員工。
支持修法者表示,政府每年開放的臨時工作簽證數量僅佔全國勞工的1%不到,且美國科技業失業率不到4%,遠低於整體失業率,因此針對上述特定技術人才擴大發放臨時工作簽證不至於損害國內勞工權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都在挖人才,如果連美國矽谷都有這種危機感,台灣還能不趕快行動嗎?
第二、我們現在開放的都是外勞,但是對於知識工作者白領階級卻沒有重視。
第三、中國大陸有很多海歸,他們雖然願意在亞洲工作,但是不一定希望回到上海或北京。台灣代表了一個更舒適、更文明的生活與工作之地,我們應該敞開大門接納陸籍人才,創造人才的新聚落。
第四、台灣現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極需要大幅引進技術移民。現在台灣年輕人都喜歡做零售連鎖之類的工作,發展下一代的新技術(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沒有辦法再依靠本地人才,一定要引進技術移民。
一銀 / 緬甸
第一銀行緬甸仰光代表辦事處,敲定將在本月30日舉行揭幕酒會,第一金控董事長蔡慶年已排定親自帶隊前往,並安排拜訪緬甸央行總裁,尋求更多的布局機會。
一銀內部已擬訂東協前進計畫,今年申請緬甸分行已然在望,下一步將尋求併購標的,以緬甸當地銀行為優先對象,一旦如計畫進行,可望成為一銀首家位於亞洲的子行。
一銀現在擁有19個海外分支機構,包括15家分行、2家支行、2家代表辦事處,並有1家位於美國的子行,一銀未來若完成併購緬甸當地銀行,將可望成為一銀網絡下的第二家子行。
一銀仰光代表辦事處於3月28日開業,一銀有意藉由此次董座親自主持揭幕酒會,讓更多人知道一銀是國內首家赴緬甸設立據點的銀行業者。
蔡慶年日前指出,緬甸新開放政策對一銀十分有利,將在最利時間點找尋機會。此外,一銀併購印尼、泰國當地銀行的計畫也持續進行,只是多次接觸一些投資銀行建議的併購對象,現階段價位都還是偏高,一銀會持續留意好的併購機會。
老行庫的東南亞佈局中,臺灣企銀也通過將在柬埔寨設立「微型財務機構」,預計投資金額為新台幣3億元,並可能找尋策略合作夥伴,臺企銀至少持股三分之二以上,未來更希望轉型成為商業銀行。
臺企銀主管說,內部評估柬埔寨商機很大,不但利差大,且未來發展性高,但短期間取得柬埔寨銀行分行執照的難度甚高,因此改採微型財務機構,予以突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銀行大舉進軍東南亞,不再專注中國,這是健康的現象,非常值得肯定。
第二、越南是台灣銀行第一個關心的市場,柬埔寨是第二個,現在又延伸到緬甸。
第三、東南亞諸國不隨便發銀行執照是好事,至少可以強逼台灣銀行採用併購的方式。
第四、一銀已經在探索印尼和泰國的併購機會,這也是台灣銀行非常值得切入的市場。
第五、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前幾名的銀行,其市值都超過台灣最大金控富邦(是直150億美元),台灣金融業唯有先行積極整併才有條件走出去海外併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