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富邦 大陸劵商 建商 借殼 台灣 欠缺創新 李嘉誠 港證劵經紀 陸開發商 倫敦 鴻海 夏普 碩禾 太陽能 三星 創新平台



富邦 / 大陸劵商
富邦金控(2881)董事長蔡明忠上午主持第五屆「海西2013兩岸經濟暨金融研討會」致詞時強調,大陸證監會前主席郭樹清曾宣布「積極考慮允許符合條件的台資證券公司,在上海、福建、深圳各新設一家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且台資持股可達51%,大陸股東不限證券業者」,他期待此一開放措能儘速落實,進一步展開兩岸資本市場的合作。

「海西2013兩岸經濟暨金融研討會」513日福州登場,兩岸產官學界菁英齊聚一堂,針對目前大中華區經濟及金融市場改革與開放三大發展主軸:後貨幣清算時期兩岸金融交流如何抓住新契機、兩岸三地資本市場的整合與全球化,及人民幣國際化之機遇與挑戰,進行意見交流。

研討會由廈門大學主辦,富邦金控、富邦財產保險及廈門銀行協辦,支援單位為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承辦單位則為廈大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北大光華-富邦兩岸金融研究中心。除兩岸三地的學者專家外,台灣出席者,包括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吳壽山、證交所總經理許仁壽、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等。

蔡明忠致詞時表示,富邦金控長期深耕海西地區,2008年,透過富邦銀行(香港)參股廈門銀行;2010年,富邦產險子公司富邦財險在廈門開業;20105月,富邦證券與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簽署合資設立「海峽證券」意向書。富邦金控的大陸布局,以海西經濟特區為重心,未來期望在兩岸金融合作領域,持續扮演先行者角色。

蔡明忠指出,412日,富邦金控與福建省金融學會、福建省證券經濟研究會,在福州共同舉辦「兩岸資本市場體系合作發展」研討會,呼應今年1月底「兩岸證券及期貨監管合作會議(金證會)」中,大陸證監會前主席郭樹清宣布「積極考慮允許符合條件之台資證券公司,在上海、福建、深圳各新設一家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且台資持股可達51%,大陸股東則不限證券業者」。蔡明忠特別重申期許此一開放措施期能盡速落實,進一步展開兩岸資本市場的合作。

富邦金控在三年前透過富邦證券,與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簽署合資設立「海峽證券」意向書,就是希望能掌握這一波開放契機,爭取證券全牌照業務資格,使得兩岸證券合作展開新猷,共創兩岸資本市場的雙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富邦是台灣最有實力的金融機構,他們跳出來爭取證劵全執照並不令人意外。

第二、然而富邦對台灣 證劵市場的看法卻相對保守得多,由於證所稅的因素,成交量大幅萎縮,富邦證劵已開始悄悄裁員。

第三、富邦證和永豐證劵都想搶福建這張51%股權牌照,誰比較有機會很難說,永豐因為銀行端取得工商銀行入股20%的承諾,士氣大振,頗有後來居上的氣勢,但富邦看來並沒有認輸改走49%的溫州和泉州 (均為金融改革試驗區) 路線。

第四、兩岸金流交流以及三地資本市場的整合與全球化,已經說了很久了,但到底如何執行是一大學問。未來是兩岸政府執行力的競賽,台灣應該大力掌握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開放陸資金融機構來台,帶動兩岸金融的創新與全球化。

建商 / 借殼
不動產代銷業霸主甲山林廣告董事長祝文宇,宣布吃下金尚昌,成為新任掌門人之後,已連拉出18根漲停!未來將更名,重返房地產市場購地推案。甲山林借殼上市,也成為近期股市、房市的雙重熱門話題。
 
調查顯示,近9年,就有28家上市櫃公司被建築業「借殼」,堪稱史上最大借殼潮。主因在於房地產景氣這一波長達9年的大多頭,造就一批批身價百億的地產大亭,雄厚的資本成為「借殼」最大籌碼,也成為這些建商藉以擴大資本市場、以永續經營房地產事業的捷徑。
 
最近,房地產業「借殼」上市最令人驚豔案例,是原記憶體模組公司力廣,被代銷業「天王」海悅廣告正式入主,以及上市營建股金尚昌被代銷業「一哥」甲山林廣告董事長祝文宇接掌股權和經營權。力廣(已更名海悅)、金尚昌股價在易主後迅速跳升,獲買單認同。
 
力廣原為力晶子公司,日前更名為海悅國際,過去4年半,股價一直「躺」在3元附近。在海悅「四大天王」董事長黃希文和3位總經理曾俊盛、王俊傑、林輔政,正式主掌董監事後,股價噴出,上周五躍升至37.4元,股價跳升達10幾倍。
 
此外,金尚昌自新任董事長祝文宇浮上檯面,每天拉出漲停板,上周五股價已飆到21元,連續拉出18根漲停,創下近2年新高。
 
祝文宇表示,金尚昌需要辦理新一波增資,他將逐步挹注現金、吃下宏國建設所有持股,並擴大股本至10億元。未來,不排除更改公司名稱,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再衝刺。祝文宇指出,最近正以每股11.3724.77元的參考價,自市場公開收購金尚昌股票;並擬辦私募,以為擴大經營規模舖路。
 
9年建商「借殼」上市家數至少28家,其中不乏新東家入主、轉型後,繳交出獲利大躍進的成績單,股價也水漲船高。像三圓入主原本作紡織的福纖後,去年EPS高達21.16元,創下歷年新高,股價也維持在3位數,上周五收盤價達140元,面子裡子兼顧。龍巖在李世聰入主上櫃營建股大漢,股價也大放異彩,上周五收盤價103元,爭氣又神氣。
 
上市營建股「營收王」興富發,董事長鄭欽天從台灣頭席捲到台灣尾,集團經營規模逐年擴大後,也順勢吃下潤隆,成為家族之一,如今股價也翻倍到34.75元;高雄華友聯市地重劃公司正式入主福益後,股價也翻2倍,上周五以53.4元作收。

我們的看法:

第一、借殼上市從去年起逐漸變成台灣資本市場的主流,而建商又是背後的大推手。

第二、台灣建商這幾年景氣復甦,賺了很多錢,股市不振,導致許多股市資金轉進房地產,辦地產成為台灣下一個重要的產業。

第三、建商以往上市不易,透過借殼可以說是一個捷徑,但現在反而借殼變成主流途徑了,沒有人希望循傳統方式上市。

第四、台灣借殼上市以往都是偷偷摸摸,非常不透明,自從龍巖後借殼上市的透明度提高許多,形象也大有改善,高雄華友聯入主福益是另一個將借殼動機說明得很清楚的案子。

第五、中國大陸企業這幾年上市不易,對於在台灣借殼上市也很有興趣探討,除了那些在A股上市困難的企業外,另外是一些已經上市但有興趣在海外打造一個投融資平台的大型集團。台灣是大陸公認較佳的「走出去」跳板,除了資金以外,還有人才優勢。

台灣 / 欠缺創新
紐約時報十二日報導,創新是今年台灣企業領袖與台灣政府的共同口頭禪,理由是台灣的龐大消費電子產品產業已開始陷入嚴重困境。紐時指出,創新不足、人才流失導致台灣科技產業優勢漸失。紐時發自台北的報導指出,台灣科技產業市占率逐漸下滑,台灣廠商掌控全球個人電腦(PC)九成以上的終端設計與製造,但PC銷售正不斷下滑。

台灣的筆記型電腦和其他Windows系統PC於市場節節敗退,先是輸給蘋果的平板電腦,現在則在Android系統相關設計上落後,連微軟也對台灣的PC創新步調緩慢表達不滿。向來嫌惡硬體的微軟,最近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ISI研究公司高級常務董事懷曼說:「Surface平板電腦對台灣整個PC生態系統發出極其強烈的訊息,他們已不夠創新。」

紐時同時引述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的話說:「我認為台灣人在啟動創新心理上,沒有非常好的訓練。」報導中說,除華碩之外,其他廠商都陷入困境。華碩推出的多種新Android平板電腦已使它今年第一季超越亞馬遜,成為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老三,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紐時說,台灣需要仰賴像施崇棠這種六十歲的企業家來創新,令台灣政府官員感到憂慮。政府與業界官員指出,隨著台灣經濟成展停滯,新工廠遷移到中國大陸,年輕人對加入公職與學術界的興趣提高,對產業界反而不感興趣。台灣科技產業的另一隱憂在於學校與政府實驗室無法將他們的新點子商品化。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說:「我們的團隊認為,問題出在發明者並不追求商品化的目標,讓他們的發明進入市場。年輕人害怕失敗,他們並未準備好面對失敗。」

另一個問題則是台灣電子業為了服務不同客戶,採取的嚴格保密流程,例如嚴格區隔不同客戶的工作人員與研究團隊,以確保各個客戶間的商業秘密不會在工廠內洩漏。但這種服務,同時讓台灣產業失去了快速學習對手優點的大好機會。台灣人才嚴重流失也是一大問題,台灣引以為傲、曾催生台積電與聯華電子的工研院,都失去不少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人才大量流失是缺乏創新力的原因之一,但是人才的訓練方式不對也是問題,我們有許多不錯的技術人才,但是對市場缺乏敏銳度,沒有辦法開發出來讓消費者心動的產品。

第二、商品化過去是台灣的強項,但現在企業界商品化的能力好像下降了。

第三、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對台灣PC生態系統發出強烈訊號,但Surface可能也有台灣企業參與開發。

第四、蘋果正在手機高端市場已被三星超越,而三星和中國大陸白牌產品又在席捲低端市場,台灣不上不下,又缺乏品牌,地位和處境越來越艱難。

第五、台灣應轉向全面性的創新,以創新文化、創新組織、創新流程啟動創新產品與創新服務,這需要類似像施崇棠這樣有經驗的領導者才可能達成,但問題是夠資格的人才太少了,宏碁人才濟濟,曾是台灣IT產業的搖籃,一樣沒有辦法突破目前的困境,目前只能全力主攻Android低價電腦市場。

第六、從長期來說,大陸IT產業有可能追上台灣,因為其掌握中國市場,現在又逐漸厚植中國製造實力,下一步將會是中國研發和中國設計。

李嘉誠 / 港證劵經紀
香港明報報導,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擬再擴大生意範圍,搶進未涉足的證券買賣,旗下尚乘集團已向香港證監會申請證券買賣經紀業務。業界擔心,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選在港股清淡的此刻入市,恐為廝殺激烈的證券業帶來不小震撼。

報導指出,尚乘集團(AMTD)近年主營財務策劃、按揭(貸款融資)及企業保險等業務,但一直沒涉足證券買賣。近期有消息人士透露,擁有證券買賣牌照的尚乘,已向香港證監會申請放寬做經紀業務的限制,希望在經紀市場上分一杯羹,搶攻散戶,繼續擴張在金融業的勢力。

根據證監會紀錄,尚乘集團財富策劃目前持有1號(證券交易)、4號(就證券提供意見)及9號(提供資產管理)的牌照。尚乘雖持有1號證券交易牌,但僅為做獨立投資顧問業務使用,仍不能經營客戶買賣股票的經紀業務;公司正向證監會申請放寬限制,允許為現有客戶進行買賣。

明報指出,尚乘集團2003年初成立,旗下有財富策劃、風險管理及零售等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保險、私人貸款及投資移民等服務,同時也有與基金公司合作推出強積金。截至去年底,上市公司長實間接持有尚乘55.06%股權。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多年以前就有涉足證劵業務,早年持有怡東證劵(CEF),和加拿大皇家銀行合作,後來賣掉,另外他也是九十年代香港赫赫有名的百富勤證劵(Peregrine)的原始大股東之一。

第二、證劵事業對於李嘉誠這種做大事業的人來說,只是小生意,若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還有些道理,但股票經紀業務賺的是微利,不了解李嘉誠為何要參與?

第三、有一種可能是藉由經紀業務轉型「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中國大陸的有錢人都想把資產移到海外,人民幣國際化是大趨勢,深圳前海就是中國政府進行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試點,這一塊餅太大,不論是中資、港資、台資、外資都想積極爭取,而且現在正處於方興未艾之際,肯定有很多資產管理的大商機,假如李嘉誠是以這個為考量點,那它真的很有遠見。

第四、台灣應該加速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的進程,現在台灣和香港的地位不相上下,香港雖然規模較大,成立較早,但是台灣成長速度快,且和中國大陸有貿易順差,正急起直追,未來有資格成為大中華財富管理的重鎮。李嘉誠都跳進來了,台灣人你還在等什麼? 假如台灣能夠發展成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台灣證劵業就有救了。

陸開發商 / 倫敦
金融海嘯後曾大舉收購海外資產的中國企業又有新動作。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總部基地」(Advanced Business Park)及其英國項目合作夥伴Stanhope規劃,投資10億英鎊重振英國皇家碼頭打造「中國城」,這項投資這將是中國在英國的最大投資項目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總部基地」(下稱ABP)設想,規劃靠近倫敦城市機場(London city Airport),倫敦皇家碼頭附近一塊面積35英畝的土地,為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企業建設一系列辦公樓、商舖和住宅。藉由這個計畫,可望將是倫敦東區從主要港口所在地轉型為國際商務中心。
     
ABP的管理人員並在近期一個全球投資會議上會晤了英國首相卡麥隆,並與倫敦市長詹森舉行會談,後者並稱這間公司對位於倫敦空港附近的土地有「非常有趣的提議」。   雖然詹森指出這筆交易「還未達成」,但據了解協商內容的消息人士表示,倫敦市政府希望ABP可以在本月晚些時候,宣布這個10億英鎊的投資項目。
     
對於英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紐漢區而言,ABP的計劃代表著經濟復興的機會。紐漢區議會負責經濟復興事務的執行董事Clive Dutton甚至表示:「這是一個讓該地區翻天覆地的項目。」
     
倫敦皇家碼頭是規模為125英畝的皇家船塢(Royal Docks)的一部分,在大英帝國時期曾輝煌一時,如今卻因水太淺無法停靠大型船隻而迅速衰落。   倫敦市長詹森曾在2011年將其列為倫敦唯一獲得創業區地位的地區,目標是將投資和就業吸引到這個失業率高企且技能低下的地區。
     
不過,英國房地產業人士卻對此項目的可靠性提出懷疑,尤其是10億英鎊的開發投入,這顯示中國投資者及其合作夥伴的投資回收期將很長。   一名地產開發商說:「在一個房屋高度受限(因為緊鄰機場)的地產項目上花費這麼大一筆錢不合情理。房子租金會比該區過去的房租高得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開發商正積極走出去,倫敦是中資非常喜歡投資的房地產標的,不論是辦公室或住宅。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房地產商懂得創造群眾效應,他們採用整體式的城鎮開發方式,在當地建設中國城。在倫敦建造「總部基地」是很聰明的做法,許多大陸企業都會希望至少宣稱在倫敦有總部,現在已經有大陸開發商在紐約大廈內規劃「中國城」概念的樓中樓。

第三、大陸最想去設立總部的地方是台灣,很可惜台灣不懂得發展「總部經濟」。台灣的政府官員從來沒有好好深入研究外資和陸資投資者的目的及內涵,一句話「大陸會炒高台灣的房地產」就把投資之門給封死了。

第四、我們應該設計一個機制,引進大陸開發商來投資開發房地產,但限定不得短期轉手,要求其有整體的規劃和招商計畫,並且要引進其它投資項目,建造陸資總部、大型購物商場以及陸籍幹部配套生活住宅。

鴻海 / 夏普
將接任夏普社長的高橋興三(Kozo Takahashi14日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坦率表示,鴻海與夏普的資本合作協商已終止,外界解讀鴻夏戀寫下完結篇,雙方的資本合作宣告破局。

夏普高層人事大地震,將由副社長高橋興三接任社長,原社長奧田隆司轉任無代表權會長,原會長片山幹雄轉任顧問。

根據日經新聞15日報導,高橋興三被問到「鴻夏戀」進展時表示,鴻海入股夏普的期限為2012327日起的一年內,雙方經過一年的協商,很遺憾並未就相關條件達成共識,資本合作協商已於今年326日暫時中止。

受惠日圓貶值提振出口競爭力、並帶動日股狂飆,夏普過去一段時間股價大漲,14日收盤更一度衝上531日圓,接近鴻海去年3月底宣布的收購價格550 日圓,原本外界寄望夏普股價回升,可為「鴻海戀」重新點燃希望。但高橋興三的談話,間接透露出夏普新高層的態度,為鴻夏戀澆了一盆大冷水。日本媒體直接解讀:鴻海與夏普的協商已終結。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事實上在今年稍早三星入股夏普的時候,鴻夏戀就已經破局了,只是鴻海那時為了面子問題,不肯承認,表示說一年內都還是可以繼續談判。

第二、現在夏普的原社長下台,夏普新社長單方面對外宣布,和鴻海的合作協商已經終止,對鴻海來說是一個無情打擊。

第三、當然實質上可能也沒什麼,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對男女早就貌合神離,要再在一起應該是不可能了,所以最後分手的結果也不特別令人感到意外。

第四、破局的關鍵是鴻海想要介入夏普的的董事會,參與經營管理,但姿態過於強硬,把日本人嚇壞了。鴻夏戀的破局對所謂的台日合作是敲響一記警鐘,台、日之間雖然彼此頗為友善,但畢竟文化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第五、鴻海可能錯估了情勢,認為夏普一定只會跟他合作,沒有什麼其它的路可走,但沒料到人被逼急了也會狗急跳牆,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第六、如果連鴻海這樣的企業都出師不利,鍛羽而歸,台灣其它企業想要整合日本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碩禾 / 太陽能
歐盟對中國大陸太陽能業者的「雙反」判決進入倒數計時,預料大陸模組、電池和矽晶圓廠將受創。國內太陽能導電漿廠商碩禾看好歐洲本土廠重新崛起,因此宣布入股歐洲排名前3大的一家太陽能模組廠,不僅立即新增導電漿客戶,未來雙方還將共同建置太陽能電廠,快速拓展太陽能上游材料和下游出海口的「微笑曲線」布局。
     
碩禾宣布,投入228.7萬歐元(約新台幣8,800萬元),取得歐洲排名前3大的一家太陽能模組廠的可轉換公司債。從金額來看,其實並不多,但效益卻是相當顯著。
     
碩禾指出,歐盟的雙反判決即將出爐,極有可能比照美國的判例,另外還將範圍擴大,從模組端放大至電池、矽晶圓,對於大陸太陽能業者來說,將會是沉重打擊,但對於歐洲本地的業者來說,則可扭轉過去數年的困境,未來當地一線品牌廠,將有極大獲利改善及市場占有率提升空間。
     
碩禾表示,入股的歐盟太陽能模組廠是當地前3大品牌,而且也積極卡位太陽能電廠,以2013年第1季業績表線來看,模組的出貨量達128MW,年增率高達83%,今年度上看700MW   而藉由此次購買可轉債,碩禾將可立即導入導電漿的銷售,預計兩年內可帶來200噸鋁漿等訂單,此外還將共同拓展太陽能電廠。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雙反案逼近,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廠今年以來訂單大增,包括新日光、茂迪、昱晶、昇陽科等第2季的訂單已全滿,營收確定會逐月創新高,接下來則要挑戰單月、甚至是單季由虧轉盈。而電池廠業績大好,導電漿的用量更是水漲船高,以碩禾第1季的EPS就高達4.25元、未來還將伴隨電池廠而增溫來看,全年將從賺進2個股本起跳。
     
此外,國際銀價近期下跌不少,而碩禾的銀漿因都採同步避險,因此並不受影響,反而因為銀價下跌,占總成本比重降低,毛利率還有機會因此拉高。   法人指出,在銀價下跌的同時,碩禾的4月營收反而逆勢創單月歷史新高,凸顯實際的出貨量成長幅度更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太陽能產業有一波小小的反彈,台灣業者是最大受益者。

第二、台灣和歐洲業者策略聯盟是正確的選擇,我們特別讚許碩禾投資歐洲前三大的太陽能模組廠,從業務合作擴展到股權合作。

第三、台灣的太陽能業者應該團結起來,思考如何成立”Taiwan Inc.”,打造一個台灣版的產業控股集團。

第四、從長期來說,太陽能仍然有過剩的隱憂,需要產業整合,所以業者不要因為現在短期的反彈,沾沾自喜失去長期整合的動機和努力。

第五、懂得先整合的人是贏家,現在回頭看,去年新日光和旺能的合併時機抓得恰到好處,真是漂亮的結合。

三星
三星電子在全球Android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吸金功力無人能敵,今年第1季三星出貨的Android手機拿下近95Android產業利益,獲利更甚谷歌(Google)。
     
據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顯示,第1季三星在全球Android智慧手機的營業利益將近51億美元,占整體市場的獲利比重逼近95%。   排名第2的樂金電子營業利益僅有1億美元,利益比重只占2.5%。
     
Strategy Analytics估計,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營業利益達125億美元,Android手機占其中的53億美元,市占率達43%。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莫斯頓表示,「三星堪稱Android智慧型手機產業的全球獲利王,我們認為三星從Android平台賺得的獲利甚至高於推出該平台的谷歌。」
     
Strategy Analytics資深分析師Woody Oh表示,「有效率的供應鏈、流暢的產品和強力的行銷,皆成為三星賺取龐大獲利的主要推手。」   莫斯頓認為,三星可能運用其龐大的影響力,左右Android體系未來走向,並要求最新或獨家的Android更新軟體。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三星在Android的成就真是無與倫比,一般來說,都是平台業者賺得錢比較多,很少有device maker賺的錢超過平台。

第二、Google / Android是開放的平台,三星卻是垂直整合的商業模式,加上品牌和全球布局,而且同時兼具高端和低端產品,基本上壟斷了這個市場。

第三、未來的商業模式垂直是整合的,從研發、生產製造到市場行銷,樣樣都要強,鴻海只有生產強,R&DMarketing輸給了三星,蘋果是靠品牌和研發,生產靠鴻海,行銷部分也是靠別人,所以很難和三星競爭。

創新平台
上市資服大廠精誠資訊(6214)今舉行「人文科技有感生活」高峰論壇,論壇上,精誠集團總經理林隆奮宣布要建立「生活數據創新平台」及「文創交易公益平台」,呼籲政府加快Open Data開放的速度,透過IT技術的加值,活化Open Data,才能用科技、創新、人文拉動台灣經濟。

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則回應,微型企業在台灣占82%之上,顯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命脈的最大動能,櫃買中心將推出文創板(創櫃板),鼓勵微型企業上市籌資。吳壽山解釋,台灣的成長動力是來自IT產業的升級及創見,櫃買中心研擬的「創櫃板」最快今年問世,未來文創產業如國片或小規模創意公司等,都可以上市籌資,鼓勵更多中小企業發展。

林隆奮則回應,「文創交易公益平台」服務對象是台灣微型文創企業,協助有創意的小企業成長;「生活數據創新平台」則針對生活數據進行加值與創新。精誠要率先在3年內培育300個數據科學團隊成員,主攻發展「生活數據創新平台」。林隆奮今亦提出「心經濟」概念,強調未來IT服務將與生活結合,無論是網路經濟經濟、宏觀經濟、消費經濟、微經濟、個體經濟及範疇經濟,都囊括在知識社群、社群經濟及體驗經濟。他解釋,就像今日的活動中,每位參與者都拿到一張感應卡,無論是場內消費、參觀區域、食衣住行都會紀錄到卡片內,幫助民眾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及身體狀況(如今日攝取的卡路里)。林隆奮並以王品(2727)、誠品生活(2926)為例,強調上述公司用文化賣百貨、以精緻賣餐飲,就是產業結合創意,帶來獲利、拉動經濟的成功案例。

今日上午的高峰論壇由精誠集團總經理林隆奮、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及台灣Open Data催生者徐子涵對談,從文創產業談起,討論創新科技。另一「趨勢對話」論壇則邀請雄獅旅遊集團總經理顏子欽等人,針對「科技Mix人文」主題發表論述。

下午並由HPIBMMicrosoft等國際一流原廠擔綱,針對「人文科技」與「有感生活」提出最新服務應用與技術趨勢,說明雲端運算、行動商務、巨量資料、資訊安全等應用。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最近電子商務引起較多的討論,讓大家更關注這個題目,這是好的現象。

第二、馬雲退休和阿里巴巴重新上市,讓大家了解到中國電子商務的潛力有多大,海量資料 (big data) 又會如何徹底顛覆改變未來的商業行為模式。

第三、雖然我們不是很清楚「生活數據創新平台」是什麼概念,但應該是收集各種生活有關數據。

第四、成立一個平台很好,重點一定要將規模做大,廣為宣傳,眾人參與,才有資格做為平台。

第五、台灣有很多微型企業,值得建立平台,透過平台聯繫,讓各個企業資源共享和策略聯盟,並且可以形成群聚效應。

第六、台灣平台一定要轉型成大中華平台才有意義,網路無國界,這是台灣微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