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真的很喜歡台灣。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在短短幾個月內來了台灣三次。
第一次是演講,第二次是對台大學生演講,都是「give」,這次是「take」,他來接受台灣師範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為什麼是台灣師範大學?除了台師大校友王金平的穿針引線,也因為馬雲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曾當過六年老師。
這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反映了馬雲的中心思想「利他」,因為老師永遠希望學生比自己強,比自己優秀,所以他能欣賞年輕人的優點、信任年輕人的能力。
台師大頒發的是教育學博士,馬雲提到,在創業旅途上,CEO並不是執行長,E應該是education,用「教育長」稱呼更貼切。
真的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台灣老闆都只把E當作executive或entertainment,美國有人提出chief evangelist(理念傳播長),和馬雲的想法比較相近。
政府官員也應把自己視為CEO,不只管理民眾,更重要的是要彼此溝通。但這幾年台灣官員,從中央到地方,把E詮釋為equality,公平正義擺第一,其他都次要。
面對全球的大市場、大變革,馬雲提醒我們世界正在經歷從IT(資訊技術)走向DT(資料技術),鼓勵年輕人不要侷限本地市場。
一般來說data只是一堆數據,層次比information要低,馬雲的說法和我們傳統認知不同。
關鍵在於「大」數據,將很多data結合在一起,透過分析,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形成觀點,這就是intelligence,日本人稱為「情報」,但更高的境界是「智慧」。
過去知識是死的,未來則是流動的,每天隨外在環境發展都會形成新的insight,所以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並將不同領域的知識串連。
最近在電影院看到新「侏儸紀公園」預告片,經過基因改組的恐龍變的"highly intelligent",能夠學習及群體溝通,讓人類毫無招架之力。
機器就像片中的恐龍,「智慧製造」或「工業4.0」讓機器越來越有智慧,將取代人類做更多的事情。
各行各業都有所謂的老師傅,用他們的巧手做出卓越超凡的產品,這是靠多年經驗的累積。當機器懂得學習、記憶,它也可以成為老師傅,工藝會越來越完美,而且不會犯錯。
德國推出「工業4.0」,中國大陸宣布「中國製造2025」,行政院上周也喊出了「生產力4.0」。這次的政策定位和口號比以往好,簡單易懂,抓住重點。
生產力1.0是資本密集,2.0是技術密集,即自動化,3.0是創新密集,強調e化,4.0則是智慧密集、整合了大數據和物聯網。
商業1.0是傳統銷售,2.0是量產和大賣場,3.0是電子商務,走向客製化服務,4.0整合了實體、電商和社群,創造新消費體驗。
台灣的問題是現在不論製造或服務業,連3.0都還很遠。中國大陸由於網路和電商發達,所以可以喊出「互聯網+」,積極邁向4.0。
台灣不僅落後中國大陸,也落後南韓。最近國外媒體指出矽谷應向南韓學習,因為其網路基礎建設完備,讓手機應用快速發展。矽谷由於頻寬不夠,只能做簡單的App,南韓App應用輸出美國,甚至要將部分功能簡化才能使用。
周末看了一本有趣的書,叫做「Future Smart」,預測2030年全球十大趨勢,其中有四點是:一、機器會變得和人類一樣聰明;二、機器人產業產值達5,000億美元;三、70%的經濟都是由網路創業家所貢獻;四、行動商務將改變經濟。
面臨外在挑戰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能改變自己。然而台灣似乎無法從過去經驗中學習到教訓,一再犯同樣的錯誤,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
如果機器能夠學習,我們應該考慮讓機器治國,或至少提供決策參考的可行性。
或許政府可整合所有智庫,根據外在環境參數,發掘出台灣的big data,將來你會看到:「假如服貿、貨貿沒有通過,中韓FTA在二年內對台灣XX的影響機率是X%」。
錯了沒有關係,反正是機器運算,不是藍說的,也不代表綠的意見。現在我們有「未來事件交易所」,代表群眾對未來的預測,也是一種方法。
將來若有重大議案僵持不下,政府可先讓民眾了解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教育大家。
關鍵字是未來,未來需要學習,需要創造。不要小看任何人,任何人都有能力改變未來。
上周一位畢業四年的南京大學畢業生投資賺了大錢,捐巨款給母校,大家才發現他居然是當年上「非誠勿擾」節目找女友,被全部24位女賓打槍的同一人,可見誰又知道誰有潛力呢?
最近一家人力資源公司主管拜訪我,強調他們有很多有經驗的人,我告訴她經驗不一定有用,若年輕人學習力強,適應性高,性價比反而更佳。
我對年輕人或企業老闆的建議是:花50%的時間在你的本業上,將它做到專精;另外25%學習培養第二或第三專業;剩下的25%應積極策略聯盟,和外面的資源整合,不要什麼事都自己來。
周末去101逛書店,發現正在清倉拍賣,我問店員是因為誠品的關係嗎?她搖搖頭,網路書店的影響更大。
世界正在快速地改變,未來不只是屬於準備好的人,未來屬於那些「準備好改變」的人。
Let the change beg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