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還不如低開發國家!不准愛奇藝來台灣,還談什麼創新
我從事金融業已有近30年的時間,這兩年最熱門的名詞叫作FinTech(金融科技),這是Finance和Technology兩個字的結合,指的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已起了顛覆性的變革。
十多年前,所謂的金融創新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利用數學模型設計一些沒有人搞得懂的商品,有人稱其為「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但是在金融海嘯後已不再流行了。
FinTech另一層的解釋是「互聯網+金融」,代表一種跨領域的融合(convergence)。我們正進入一個跨界的時代,有許多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
但是這種快速創新帶來的問題是法令跟不上時代,這在台灣特別明顯,因為我們互聯網的發展原本就落後於中國大陸和美國,而法令又特別保守,防弊重於興利。
最近大陸OTT(影音串聯)視頻網龍頭愛奇藝來台設子公司,被主管機關打回票,愛奇藝向經濟部申請的投資業別為「資訊服務業」,但文化部則認定其為「媒體業」,根據現行法規,大陸電影電視影音非屬許可來台投資項目。
將來這種「名不符實」的例子會越來越多,Uber當初也是以「資訊服務業」申請來台,最終卻成為計程車最大競爭對手。
WeChat和LINE正逐漸侵蝕電信業界的利潤。作為主要的通訊軟體,請問他們是「資訊服務業」還是「電信業」?
國外對於Fintech的參與者,也有兩派不同的爭論,一類是由現有金融機構向數位延伸,稱之為「金融互聯網」;另一類別是由互聯網出發再結合金融,例如支付寶,叫做「互聯網金融」,屬於破壞性創新。傳統金融機構跨足數位金融會面臨雙刃劍,不易推動,未來金融業更可能由「互聯網+」的「資訊服務業」來顛覆傳統模式。
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很廣泛,除了第三方支付以外,也延伸到理財,機器人財富管理(Robo-Advisor)越來越普遍,金管會有沒有準備好面對新業者以「資訊服務業」從事金融業?
真正殺手級的FinTech應用是區塊鏈(http://www.inside.com.tw/2016/09/01/how-does-the-blockchain-work),最近我在一場演講中提到區塊鏈技術將使金融從業人員未來減少一半,有人問我如何計算,這就像LINE對電信業的影響、自駕車對司機的影響,絕對會發生,只是速度快慢而已。
近期商周做了一個封面專題,Nike宣布跟美國電子代工大廠偉創力策略聯盟,用機器取代人工,為台灣鞋業帝國開了第一槍,另外一個例子提到Nike針織鞋訂單下給了紡織廠,當新業者成為主流後,未來還會有「製鞋業」嗎?
對於過去不存在的創新發明,由於沒有法規可以約束,所以像Uber、Airbnb以及支付寶這些新服務,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如星火燎原般快速蔓延,把傳統業者打得落花流水。
台灣最大的危機是對於創新模式抗拒的力量比較強,很容易政治民粹化,而且經常和「恐中」連在一起,因為不少互聯網的創新來自彼岸。
最近和一位立法委員聊天,他說台灣公部門本位主義嚴重,事務官不願創新,遇到跨領域的事情互踢皮球,所以新商業模式很難推動。由此可見,台灣必然會在全球創新競賽中落後,甚至輸給低開發國家.因為他們可以從零開始跳躍發展。
最近美國民謠詩人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的歌曲反映了多元的美國文化,這又是一個跨界的例子,按照台灣的法令現況,他絕不可能得獎。
跨界不僅造成行業界線模糊化,實體和虛擬的區分也不再明顯。馬雲表示「電子商務」這個詞很快會被淘汰,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新零售的型態是O2O,線上和線下的分野不再有意義,而是彼此融合,並和智慧物流結合。
這是很令人震驚的趨勢,電子商務對傳統零售業已造成摧枯拉朽的破壞,甚至影響到像康師傅這樣的企業,當網路外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已不想在家吃普通的方便麵。去年統一中國業績超越康師傅,統一以高檔方便麵為主,大家以為康師傅被「同業」打敗,其實真正的對手來自於「跨業」。
電商普及之後,一定會再逐漸和實體恢復融合,O2O最大的價值是消費者體驗,這是純線上所無法取代的,透過一連串的技術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VR和AR把虛擬和實體再連結起來。如果傳統商務是Business 1.0,電子商務就是2.0,O2O則代表了3.0,台灣在哪一個階段?
未來所有的商務活動,將和兩個行業息息相關,第一是資訊科技業,另外一個是法律業,能夠通曉這兩個領域語言並懂得跨界整合的人,會是超級贏家。
為何和資訊相關?因為我們正逐漸走向「智慧化」的社會,所以機器需要懂人的行為及思考模式,才能做更多原來需要人的工作,這就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深度學習。
更大的關聯在法令面,我們要如何修改或制定新的法令,來描述並且規範全新的商業行為?禁止開放將會導致經濟水平的落後,沒有規範則會造成out of control,管得太嚴又會失去開放的意義,這是台灣的決策難題和超級困境,我們已嚴重落後其他國家。
不管台灣是否開放外資陸資,全球網路產業發展腳步都不會放緩。我們宣稱阿里巴巴身分違法,封殺愛奇藝,但台灣消費者還是照樣用淘寶購物、以QQ溝通、並在網上觀賞「太陽的後裔」。
台灣的公部門不會進步,但台灣人卻不能不跟上世界的腳步。
The world will move on, with or without Taiwan.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聯發科,證交所,硬脫歐,匯頂,鴻海,阿里蘇寧,國家級投資公司,夏普,中嘉案
2016.10.24創會理事長的話
聯發科/傑發
聯發科(2454)以6億美元高價出售子公司傑發給中國四維圖新,預計年底完成交易,但此案遭中國證監會二度提問,質疑收購價格過高與傑發未來公司前景,外界擔心此收購案可能生變。
對此,聯發科強調,審查進度依程序正常進行中,力拚年底完成交易,將依相關法規公告進度。
聯發科5月宣布和中國數位地圖服務龍頭四維圖新結盟,四維圖新將以6億美元收購聯發科旗下車用電子公司傑發,雙方再以不超過1億美元的策略合作,共同發展車用電子和車聯網市場。聯發科預期,藉由出售傑發,將可認列新台幣100億至120億元的處分利益。
不過,四維圖新收購傑發一案,卻遭到中國證監會二度提問,質疑收購價格過高、傑發未來發展前景等。據中國媒體報導,兩年前,高新創投曾針對傑發進行資產評估,當時傑發100%股權評估作價僅人民幣3.4億元。但短短兩年後,四維圖新收購傑發,交易作價高達人民幣38.75億元,四維圖新以超高價收購,引發外界關注。
最近四維圖新回覆證監會二度提問,強調傑發業績無憂,傑發今年前9月業績已達全年目標的71%,今年全年營收預估為人民幣4.97億元,並獲得未來6個月的客戶訂單約人民幣3.13億元,明年將陸續推出新品量產,鞏固後裝市場後,再逐步拓展前裝市場。
四維圖新強調,看好傑發未來前景,因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市場處於成長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是汽車廠商、IC設計業者長期重點關注的領域。傑發產品包括前裝與後裝市場,根據IHS報告,2014年,傑發在中國車載IC後裝市場占有率已達50%。
我們的看法:
第一、聯發科售價過高,引起中國證監會質疑。
第二、台灣半導體公司和技術目前在中國大陸還是可享有高溢價。
第三、汽車互聯網的發展剛開始,具有爆發性成長潛力。
第四、聯發科子公司匯頂剛上市,股價已狂漲至20元,野村證券更預估可達80元。
第五、未來會有更多台灣半導體企業選擇在大陸上市。
證交所
因台星通上路4個月來,只有南向通沒有北向通,證交所首度成立100%轉投資的國際通公司,昨(18)日正式宣布將於年底前吹熄燈號,台灣證券市場建立跨國股票交易平台的「國際通」也宣告走入歷史。
台股成交量能不振,近來日成交值掉到僅5、600億元,再加上台星通目前只有南下,還不能北上買台股,從6月20日國際通上路來,也僅有中信及玉山兩家券商加入連線,多數大型券商都不願配合加入,種種因素造成國際通公司如今將終止營業、解散的命運。
證交所管理部昨天向董事會報告,獲董事會通過國際通將於年底前終止營業、解散,負責台星通專案的證交所副總經理黃乃寬昨天強調,未來證交所持續推國際通,「台X通」會繼續做下去。據了解,未來證交所推動國際通,將先以ETF互掛為合作方向。
台星通從去年9月成立至今,累計虧4,000多萬元,台星通總經理蔡德發表示,目前國際通公司連他共有14位,他與行政部主管張美然是從證交所借調將歸建外,另12人將從優資遣。
據悉,這應是證交所成立50多年來首見資遣的動作,惟證交所副總兼發言人簡立忠強調,目前證交所600多位員工,不會因台股量能不振而資遣員工。證交所仍積極推動各種工作,希望在發行面及在交易面等,都能適時給市場激勵措施,以活絡台股量能。
黃乃寬說,決定國際通終止營業,是因營運到現在及預設未來成效都不夠好,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可以在未來有可突破的地方,這樣的商業模式不應再下去,但不代表對國際連線交流會改變方向,未來跟國際交流跨境活動,將尋找另一個更合適的商業模式來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和新加坡資本市場成交量均很低,難兄難弟,當然「台星通」不會好。
第二、台灣資本市場不和大陸、香港連結,一直夢想和其他交易所建立關係,成效不會好。
第三、唯一的例外是最近引進韓國的ETF,應該比較會受到歡迎。
第四、總而言之,「台港通」、「台滬通」應該優先於其他「台X通」。
硬脫歐
最新報告警告,英國「硬脫歐」恐讓銀行和相關產業每年流失將近400億英鎊(約510億美元)收入,並造成多達7.5萬人飯碗不保,而政府每年也可能減少100億英鎊稅收。
英國遊說團體TheCityUK委託奧緯顧問公司(Oliver Wyman)製作報告,列出「軟脫歐」和「硬脫歐」2種不同狀況對英國影響。倘若英國尋求軟脫歐,也就是退出歐盟,但持續留在單一市場,並保有和目前相似的經商條件,可能只有4,000份工作受到影響,銀行業每年流失約20億英鎊收入,而政府稅收估計減少5億英鎊。
若英國選擇「硬脫歐」模式,將喪失歐盟的通行權,如此一來金融業將有3.5萬份工作機會流失,銀行年營收驟減200億英鎊,政府稅收也將短少50億英鎊。
報告指出,金融服務產業遭受重創若引發連鎖反應,可能讓英國再失去4萬份工作,政府將再失去50億英鎊稅收。
報告顯示,英國金融服務產業每年創造1,900億至2,050億英鎊收入,並聘雇110萬名員工,該產業每年繳納600億至670億英鎊稅金。
銀行代表持續向梅伊和歐盟領袖遊說,期望雙方能達成臨時協議,讓倫敦的銀行業在為期2年的脫歐談判結束之後,持續為歐盟的客戶提供服務,以緩解脫歐對產業的衝擊。
對此,TheCityUK執行長賽力克(Miles Celic)透過聲明表示:「以英國為據點的金融和相關專業服務產業是英國經濟繁盛的基石。脫歐談判若能有好的結果,將同時讓英國和歐盟受惠,對產業和客戶的衝擊可望降到最小,並能帶來金融市場穩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脫歐的不利效應正逐漸顯現出來。
第二、金融服務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許多銀行如高盛會將總部從倫敦遷往歐洲大陸如法蘭克福等城市。
第三、將有大批員工遭到解聘,連帶會影響倫敦和英國的經濟。
第四、台灣應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可以「加入」大中華經濟圈,會有多少人才和機會流入台灣。
匯頂
IC設計龍頭聯發科轉投資大陸指紋辨識IC廠匯頂(Goodix)昨(17)日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股價在掛牌首日即奔漲停,聯發科潛在利益超過新台幣130億元,匯頂營運效益更是備受關注。
匯頂昨日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匯頂發行參考價格為人民幣19.42元,在集合競價階段即大漲19.98%,以每股人民幣23.3元開出,開盤後隨即上漲直攻首日掛牌漲跌幅限制44%,終場上漲8.54元,收在人民幣27.96元。
每股潛在利益高達8.2元
若以匯頂昨日收盤價計算,聯發科透過子公司間接持有匯鼎的9.496.6萬股,換算市值則約人民幣26.55億元,約折合台幣132.76億元。法人指出,若是轉換成現金,聯發科潛在每股利益達8.2元。
此外,聯發科原本間接持有匯頂約24%股權,不過經由匯頂IPO後發行4,500萬股新股之後,聯發科持有匯鼎的股權由原先24%稀釋成持有21.34%。
Q4業外挹注每股淨利3~5元
聯發科除了可望享有釋股利益外,今年也可因匯頂而業外進補,匯頂今年上半年獲利新台幣15.29億元,但因聯發科為間接持有,因此獲利稀釋後,聯發科可認列新台幣1.78億元。雖然匯頂上市後,聯發科持股稀釋至21.31%,但是包含本次匯頂IPO的釋股利益,仍可望在第4季挹注聯發科每股淨利3~5元。
匯頂指紋辨識今年出貨旺
隨著行動支付熱潮興起,指紋辨識更是智慧手機必備功能之一,指紋辨識功能也逐漸從高階機種向下延伸至中低階機種,前10大手機品牌中,除了蘋果採用自家產品,三星使用新思(Synaptics)及神盾晶片,其他品牌今年就約高達4.5億部智慧手機會搭載指紋功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目前指紋辨識晶片廠有大陸的匯頂、思立微,以及台灣的神盾、義隆電、敦泰等在此競爭。
匯頂去年指紋辨識方案出貨量約1,000萬套,法人推估,隨著匯頂幾乎成為陸系主流廠牌的客戶,加上行動支付熱潮來襲,今年匯頂指紋辨識解決方案有望挑戰6,000萬套。
我們的看法:
第一、匯頂IPO發行首日涨勢凌厲,由於這種優質明日概念股很少,預期未來再漲兩倍都有可能。
第二、值得台灣警惕的是,這麼好的新科技公司已經不會再選擇台灣上市了。
第三、鴻海集團未來已不會將旗下子公司再在台灣上市。
第四、問題不只是台灣本益比低,而是台灣正逐漸和大中華經濟圈脫節。
第五、有不少企業想要在台下市,朝往上海或香港上市。
鴻海
鴻海加速重建夏普,找「青年軍」幫忙。據了解,在鴻海集團支持下,夏普預定11月首度舉辦物聯網交流大會,號召新創團隊加入生態圈,鎖定人工智慧(AI)加上物聯網(IoT)應用,在機器人、大數據、智慧居家、智慧醫療、智慧生活服務等五大面向尋找新創種子。
這是鴻夏牽手、鴻海大力整頓夏普內部人事後,首度大規模對外找年輕的新創團隊參加合作計畫,希望開拓新格局。業界解讀,此舉意味鴻海集團正積極協助夏普自既有專利IP商用,布局新應用領域,為夏普這家百年老店開創新活力。
鴻海已鎖定「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等七大領域積極布局,夏普同步籌備11月在日本舉辦為期逾十天的物聯網交流大會,尋找開發者、合作夥伴共襄盛舉,擴大新創開發。
根據夏普說明,此次預計舉辦超過十天的物聯網大會,受邀請的新創團隊可免費入場,其他有意參加的企業單位可派二名代表參加,並支付85萬日圓(約新台幣25.9萬元)費用。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也證實相關訊息並評析,夏普正積極推動「開放式創新」發展,因此加強與新創企業、優秀物聯網相關新創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夏普在鴻海集團支持下,今年8月以來正積極以AIoT為主軸,將人工智慧(AI)加上物聯網(IoT)串聯智慧生活與服務。
夏普正積極推廣AIoT在各大領域的新應用,因此積極藉由物聯網大會尋找更多開發者與新創夥伴加入。目前在智慧居家方面,近期在「AIoT」的新品是具備人工智慧功能的「家庭助手」。定位是機器人在消費市場的新應用,預定2017年開賣,傳出售價約5萬日圓。
鴻海副總裁暨夏普社長戴正吳先前強調,夏普在物聯網領域耕耘多年,只是有許多傳家寶沒拿出來商用,因此借重鴻海集團支持,開拓物聯網新應用並帶來收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夏普是老企業,鴻海的整頓會帶來新氣象,用新創年輕團隊更是大膽的嘗試。
第二、鎖定人工智慧(AI)加上物聯網應用是正確的方向。
第三、年輕人可以發揮物聯網創業,但是在AI方面可能不一定使得上力。
第四、這次很新鮮的是提出了「開放式創新」這個概念,代表未來將打造內外結合的開放生態體系。
第五、五大面向:機器人、大數據、智慧居家、智慧醫療、智慧生活服務的題目訂得很好,其中三個和「智慧」有關,這是「智能化應用」,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
阿里/蘇寧
阿里巴巴與蘇寧雲商換股結盟一年之後,雙方的合作更進一步。蘇寧雲商18日發布公告指出,旗下子公司蘇寧易購將與阿里巴巴共同出資人民幣10億元,設立重慶貓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蘇寧雲商昨天在A股市場股價漲幅0.36%,收在人民幣11.23元。
新浪財經報導,受到大陸整體家電市場疲軟影響,蘇寧雲商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營收為人民幣687.15億元(約新台幣3390.8億元),年增9.01%;但卻淨虧損為1.21億元(約新台幣6.1億元)。
財新網報導,阿里巴巴看重蘇寧線下資源,包括供應鏈、售後和物流;而蘇寧希望阿里巴巴的大數據能力更加開放,雙方能在雲端計算和物流資源能共用,協助蘇寧布局訂製消費市場,建立C2B(Consumer To
Business,消費者到企業)反向驅動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並加強在O2O領域的營運。
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將分別出資人民幣5.1億元和4.9億元,分別持有貓寧電商51%和49%的股權。貓寧電商設立後,將營運蘇寧雲商集團各業務區塊(包括但不限於蘇寧易購、紅孩子和日本laox),在阿里巴巴集團平台上開設的相關店鋪和頻道。
這是去年阿里蘇寧換股結盟的繼續,從原來的「戰略合作、業務協同」,進一步結成利益共同體。去年8月10日,阿里巴巴以約人民幣283.4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
同時,蘇寧雲商以人民幣140億元認購阿里巴巴集團新發行股份,占阿里發行後股本總額的1.09%。
阿里巴巴和蘇寧均未透露目前具體的人事安排,但根據公告,貓寧電商將設總經理、財務總監、內部審計負責人和副總經理各一位,總經理直接對董事會負責。貓寧電商董事會是日常經營決策機構,由四名董事組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和蘇寧結盟一年,沒有什麼實質進展,這次合資成立電商公司算是跨了一大步。
第二、從「戰略合作、業務協同」,就像鴻海整併夏普一樣。
第三、阿里手上錢太多,當然要多多進行併購。
第四、馬雲已經喊出「電子商務」將會消失,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也就是O2O,這個和蘇寧的聯盟是最好的體現。
國家級投資公司
為扶植五大創新產業,我國今年底前將有國家級的投資公司誕生,採民營企業形態、預計募集資金100億元,這也是國發基金成立以來,投資角色從出資者變成管理者的一大歷史性轉變。
台灣金融研訓院昨(19)日舉行「產業轉型趨勢與金融業之因應」研討會,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演講時,談到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的構想。
他表示,該投資公司募集的創投基金規模以100億元為目標,今年底前可以上路,國發基金將占40%,其餘60%為民間出資。
國家級投資公司的名稱未定,將採民營企業組織型態運作,且將招聘知名民間專業投資人士組成經營團隊,盼藉此為我國培養國際級的投資專業人才。
除催生國家級投資公司力拚五大創新產業,國發基金也準備1,000億元,要扶植國內中小企業轉型。據了解,國發基金已與台灣銀行協商好,將由台銀提供1,000億元融資額度,動撥期限五年,至於台銀是要獨貸或聯貸提供銀彈,由台銀自己決定。
消息人士指出,我國多年來為了要不要成立主權基金或類主權基金,一直爭辯不休,考量這類基金政治性強烈、可能引起被投資國家反彈,加上金額龐大、且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反對從外匯存底進行提撥,因而新政府上台後,決定採用創新模式,也就是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
他表示,創投其實是台灣的強項,只是兩千年後產業轉趨沈寂,這個由國發會規劃的國家級投資公司,擬採創投模式,但國發基金扮演的角色,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除了扮演出資者,也扮演管理者,以確保投資方向能夠符合政府的產業政策。
他舉例,一家創投管理公司底下可能會募集很多檔創投基金,國發基金以前只當單純的出資者、僅投資創投基金,從來不會去投資上層的管理公司,這個國家級的投資公司,將採創投管理公司架構,未來可能募集一檔或多檔創投基金,國發基金投資它,等於首次投資創投基金的上層管理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國家級投資公司和國家投資公司不一樣,我們寧可政府多扮演一些角色。
第二、新加坡淡馬錫就是國家投資公司,馬來西亞也有Khazanah。
第三、問題在於國家級投資公司將用民間企業組織形式運作,所以是一個民間公司,何國家級之有?
第四、政府之所以這麼做還是因為台灣的制度問題,公務人員不願意負責投資的成敗,又擔心圖利他人,以至於創造出這麼一個公民混合但職責不明的混合型組織。
第五、如果出資的人有話語權,為何要聽政府的話?政府有政策的意圖,卻沒有資金主控權,又非真正委託專業經紀人負責,所謂「投資角色從出資者變成管理者的一大歷史性轉變」究竟是什麼意思?
夏普
鴻海集團戰略投資夏普有望提前轉盈。外電報導,日本媒體預估,夏普今年本業將擺脫三年來虧損,轉為獲利,隨鴻海集團多管齊下開啟重建之路,估計今年本業獲利約400億日圓(約新台幣122億元),等於每天賺進逾1億日圓。
受市場消息激勵,夏普昨(19)日股價大漲10.64%,終場收156日圓,是近七個月來高點。持有夏普66%股權的鴻海同步受惠,昨天股價上漲0.3元,收82.4元,寫下9月2日除權息以來波段新高,外資法人10月以來累計買超鴻海逾7.7萬張。
夏普昨天發布新聞稿強調,並未發布相關財務數據,已向東京證交所提出說明,一切以說明書內容為準。實際營運成果將在11月1日舉行業績發表會對外說明。
日經新聞報導,預估夏普今年營收約2兆日圓,年減20%,稅後雖仍處於虧損,但本業獲利400億日圓,相較去年同期本業虧損1,619億日圓,順利轉盈,顯示鴻海集團戰略投資後,營運逐步走出谷底。
夏普先前已公告,今年會計年度第1季(4月至6月)本業虧損收斂至25.17億日圓,合併稅後淨損274.52億日圓。
若日媒報導屬實,估計夏普今年下半年本業賺進425.17億日圓,一舉彌補第1季虧損缺口。日本媒體報導,夏普是在2015年刪減員工薪水、減少員工人數,加上退出北美市場賠錢的電視機生產事業,當時一次打銷許多費用與加速海外組織結構優化,也有助今年營運改善。
另一方面,夏普昨日也公布在美國負責家電銷售的子公司SEC在海外訴訟案獲得和解,賠付和解金20.5萬美元(新台幣646.7萬元),和解金由保險理賠支付,不影響今年財報。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真正在全力turnaround夏普,值得令人敬佩。
第二、看來鴻海在面板的策略是透過夏普打亞洲盃,並以亞洲為基地打世界盃。
第三、未來將走「台日聯手抗韓」的道路。
第四、鴻海最近也宣布要在深圳建立AMOLED下世代面板廠,大陸政府應會出大部分資金。
第五、很明顯鴻海將來會走自己的路,不會再和友達合作了。
第六、如果鴻海能夠重整夏普,那會有非常大的市場協同效果。
第七、台灣產業應多多像鴻海學習,併購世界一流企業。
中嘉案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重新審查中嘉案,9月底才要求買方摩根士丹利補足文件,但不到一個月,昨(19)日卻發表措辭嚴厲新聞稿,指摩根士丹利「多次推托延遲」補件,NCC將依行政程序,「嚴審中嘉案」。
至截稿前,無法取得摩根士丹利與中嘉等關係人回應。業界盛傳,NCC曾遭遇「被某特定程度的關切,希望不要放行中嘉案」的壓力,因此昨天發出措辭嚴厲新聞稿,一個月不到就責備業者「推托、沒誠意」。這是否意味NCC是為不讓交易案成局「放風聲」,頗受關注。
業界人士認為,中嘉案已審查超過一年半時間,NCC突然要求限期三日內提供的原因,讓人匪夷所思。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上屆NCC委員會有列出資料清單,但當時委員會只要求部分文件,本屆委員會覺得要釐清社會疑慮,要補齊項目。
翁柏宗強調,上屆委員會沒有放水,這屆也不是重審。昨天NCC曾要求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到會說明併購TBC的計畫,翁柏宗說,目前沒有討論到請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到會說明的計畫。
NCC在今年9月26日、10月3日發文給摩根士丹利,要求補足四項文件。包括摩根士丹利與遠傳合約全文中文本、摩根關係企業(NHPEA等子公司)與銀行授信合約全文中文本,遠傳公司債條款全文中文本,以及遠傳的法律契約關係文件中文本。
NCC官員表示,10月3日發文「限期三日」要求摩根士丹利補件,但買方10月5日回文表示「盡快提供」。對於為何不到一個月就質疑業者「推托遲延」、強調業者一直沒有補文件,NCC官員表示,這是因為文件應該本來就準備好了,主管機關要了就該馬上提供,業者要表現誠意、不要造成誤解。
翁柏宗強調,NCC對中嘉案「不是重審」,是「釐清社會疑慮」。但NCC即將開學者專家諮詢會議,也要重開聽證會,等於將先前一屆委員會所有程序重做一遍。
業界人士認為,所謂文件「準備好了」,未必是「合約全文翻譯本」,NCC也承認當時業者有提供合約部分重要內容翻譯本,現在要全文,即使翻譯出來也要等公司法律單位審查,並不是政府機關「要了馬上提供」。
知情人士表示,買家收到NCC公文,為求慎重已經回覆,希望中譯本給予時間寬限期,將盡速補送及相關資料,且買家也已將原文文件送達NCC,昨日得知NCC對外說明買家對於NCC要求多次推托遲延,感到相當訝異與不解。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由於投審會只是協調單位,沒有權力單獨片面拒絕外人投資個案,才會將壓力轉至NCC。
第二、相信NCC一定收到來自立法委員的壓力,才會跳出來大聲指責摩根士丹利。
第三、我們應該高興嗎?正好相反,這是台灣的悲哀,外資勢必唾棄台灣,我們已經惡名昭彰。
第四、最近美國商會和歐洲商會聯名,要求金管會澄清對於TRF的管理立場,台灣法令不明確,行政裁量權太高,這又是一個政府不當過度干預導致外人不滿的例子。
第五、最近WEF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排名從50名急遽摔到87名,我認為明年有可能掉到100名以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