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電動車新創,比特幣,馬斯克,加國TikTok,一帶一路,特斯拉,中芯,陸奢侈品,新能源車,中波合資,併購重組,蘋果OLED,華為平板,日產裁員,F1一級方程式賽車,日晶片AI,LGD伸縮面板,氣候政策亂流,第二次供應鏈移轉,AI出口
電動車新創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佘葳芸,113年11月10日
電動車新創公司Lucid第三季財報超出市場預期,並宣布今年重大車款Gravity SUV將投產,前景看漲;另一家同行Rivian儘管有德國大廠福斯(Volkswagen)入股撐腰,但營收遜於預期,並下調其調整後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和產量預估。
Lucid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從去年同期的1.37億美元增加至2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1.962億美元。上季Lucid虧損9.92億美元或每股0.41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6.31億美元或每股0.28美元擴大,調整後每股虧損0.28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每股虧損0.31美元。
Lucid執行長羅林森(Peter Rawlinson)宣布,關鍵車款Gravity SUV預計今年投入生產。此外,Lucid表示,今年電動車產量仍有望達到約9,000輛,上季截止的現金流約為51.6億美元。該公司強調,Lucid最近籌集約17.5億美元的資金,將確保財務狀況良好直至2026年,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另一方面,Rivian上季營收從去年同期的13.4億美元降至8.74億美元,遜於市場預估的9.92億美元。上季虧損11億美元或每股1.08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13.7億美元或每股1.44美元有所縮小,仍大於市場預估的每股虧損0.96美元。
Rivian將今年EBITDA指引下調至虧損28.25~28.75億美元,因伊利諾州諾默爾工廠今年產量較低的前景影響獲利。Rivian重申今年銷售50,500至52,000輛電動車的目標,產量為47,000至49,000輛,較10月的57,000輛有所下調。
研調機構CFRA分析師尼爾森(Garrett Nelson)指出,即使降低指導也是「不切實際的」。他表示,Rivian稱有望在第四季實現獲利,但管理層可能將標準設得太高,根據新稅法,電動車稅收抵免可能會取消,因此重申其賣出評級。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新創公司大部分都虧錢
第二、Lucid是少數的驚喜和意外
第三、Lucid大股東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
第四、可能因為有中東市場的保證
第五、但整體而言,電動車新創市場仍將大洗牌
比特幣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113年11月11日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10日盤中歷來首度突破8萬美元關卡,受益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擁抱數位資產,以及新國會有望出現較多議員抱持支持加密貨幣的立場,帶動幣圈的歡欣氛圍。
彭博資訊報導,比特幣10日盤中大漲4.7%至80,092美元,刷新紀錄。川普競選時已承諾建立比特幣的戰備儲蓄、以及指派對數位資產青睞有加的監管機關主管,力圖將美國打造成數位資產的產業中心。
數位資產業者在選舉期間投入重金,支持偏好發展加密貨幣的候選人。Crypto Is
Macro電子報主筆艾奇遜說,川普承諾推動有利加密貨幣發展的法規,若共和黨能掌控參、眾兩院,法規通過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造市商Auros執行董事施樂(音譯)表示:「鑒於川普支持加密貨幣產業的形象,加密貨幣遲早會漲一波,而現在正是這種情形。」
比特幣今年來累計上漲約90%,受惠於聯準會(Fed)降息、以及對加密貨幣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需求旺盛。在川普勝選後,比特幣屢創新高,表現比股票、黃金等資產優異。
根據彭博編製的資料,規模350億美元的貝萊德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7日吸金14億美元,創單日最高淨流入額。6日該基金的交易量也衝上歷史新高,這些跡象均顯示,川普勝選正在改變加密貨幣市場的格局。
其他規模較小的加密貨幣10日盤中也勁揚,Coindesk報價顯示,乙太幣(Ethereum)上揚5.3%,瑞波幣(XRP)激漲11%,迷因幣狗狗幣(dogecoin)大漲17%,柴犬幣也漲31%。
Galaxy數位公司研究主管索恩指出,「加密貨幣準備進入黃金時代」,「川普已承諾要讓美國成為『加密貨幣之都』,他的高層團隊也充斥加密貨幣的強力倡議者…他團隊、家人及金主的親近加密貨幣本質,提高了川普將兌現對加密貨幣產業競選承諾的可能性」。
市場認為,美國總統大選不管是誰勝選,比特幣都會漲,雖然比特幣不認為是一種證券,但川普已提出要設立比特幣戰備儲蓄、及要讓比特幣在美國挖礦等看法。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加密比特幣突破8萬美元關卡
第二、最重要原因是川普當選
第三、川普之前非常反對加密貨幣
第四、但後來改變立場
第五、也因此得到大量年輕人選票
馬斯克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陳穎芃,113年11月08日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激勵美股三大指數創新高,連帶讓美國科技富豪身價暴漲,尤其是先前努力幫川普助選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身價一夕暴增265億美元,堪稱川普本人以外的最大贏家。
《巴倫周刊》報導,貴為全球首富的馬斯克個人財富淨值在6日收盤達到2,900億美元,較前一日增加265億美元,主因是特斯拉股價在6日大漲15%。馬斯克在競選期間總共花了超過1.2億美元幫川普宣傳,如今看來是報酬率極高的一筆投資。
川普在5日總統大選以壓到性勝利打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激勵美股三大指數齊漲。道瓊工業指數在6日收盤飆漲3.6%,創下1896年以來選後交易首日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分別大漲2.5%及3.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二的亞馬遜董事長貝佐斯(Jeff Bezos)個人淨值也在6日收盤達到2,280億美元,較前一日增加71.4億美元。貝佐斯經營的《華盛頓郵報》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每逢大選都會選邊站,但今年應貝佐斯要求首度放棄為候選人背書。消息稱該報起初打算支持賀錦麗。
全球前十大富豪普遍都在選後身價上漲,例如排名第四的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個人淨值在6日收盤達到1,930億美元,較前一日增加98.8億美元。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前執行長鮑默爾(Steve Ballmer)皆未在本次大選期間公開表態,身價雙雙上漲,前者個人淨值增加18.2億美元至1,590億美元,後者增加28.1億美元至1,460億美元。股神巴菲特個人淨值也增加75.8億美元至1,480億美元。
但Meta執行長祖克伯就沒這麼幸運,因為川普勝選拉抬川普媒體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聲勢,相對打擊臉書前景,導致Meta股價收盤下跌0.1%,使祖克伯淨值減少8,090萬美元至2,020億美元。
LVMH集團執行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個人淨值6日減少28.5億美元,主因是精品品牌近日在中國業績下滑。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馬斯克是川普當選最大贏家
第二、特斯拉股價大漲15%
第三、馬斯克花的錢都值得
第四、全美富豪選前紛紛支持川普,或保持中立
第五、最明顯例子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加國TikTok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陳怡均、蘇崇愷,113年11月08日
中國企業字節跳動旗下短影音平台TikTok,在海外發展再度受阻。加拿大政府6日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下令TikTok解散加拿大事業TikTok Technology Canada。
據外電報導,加拿大創新科學與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發聲明指出,這是在經過審查,以及評估加國國安與情報機構的意見後做出的決定。此次破例舉動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國家安全風險」,但未詳述細節。早在2023年,加拿大就加入美國、歐盟等盟友的行列,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
TikTok發言人表示,加拿大政府的最新決定將導致數百人失業,這不符合任何人的最佳利益,並強調該公司將在法庭上挑戰商鵬飛的命令。
儘管下達命令,但商鵬飛表示,加國政府不會阻止公民使用TikTok應用,也不會禁止人們在該平台發表內容。商鵬飛說:「使用一家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或平台,這是個人選擇。」
渥太華大學法學教授Michael Geist指出,加拿大政府此舉耐人尋味,禁止公司而非應用程式,實際上可能會使問題更嚴重。因為應用程式的相關風險仍存在,但追究公司責任的能力會被削弱。
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曾試圖禁止TikTok。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要求TikTok在9個月內自字節跳動剝離,否則將面臨封殺,為此TikTok和字節跳動控告美國政府「不賣就禁」法案違憲。值得注意的是,川普2024年7月曾表態支持TikTok,理由是市場需要競爭。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原本要封殺TikTok
第二、但因為TikTok對川普有幫助,後來又被允許繼續留下來
第三、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考量宣布TikTok解散
第四、TikTok控告美國政府「不賣就禁」的法案違憲
第五、加國政府不會阻止公民使用TikTok,主要是限制政府機關使用
一帶一路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楊晴安,113年11月10日
大陸第七屆進博會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登場,會上力推「一帶一路」倡議,台商藉此與陸企合作,尋求拓展市場機遇。全球最大商用健身器材廠喬山攜華為智選,推出全球首發聯名家用產品TX-5C跑步機,並應用華為鴻蒙生態系統,為展會一大亮點。
喬山健康科技中國區總部執行長李永楷表示,喬山很早就投入歐美市場,在全球逾37個國家建立子公司,一直都放眼全球化布局。與此同時,喬山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一帶一路」發展,由於體育器材體積較大,運輸成本較高,當海運成本提升時,「一帶一路」的陸運途徑成重要優勢。
喬山與陸企加強合作,先在2023年7月與華為簽署智選生態產品合作協議,投入研發家用跑步機。繼去年在展會亮相TX-5跑步機後,本屆再應用華為鴻蒙生態系統,推出TX-5C跑步機。喬山7日舉行貿易投資對接會,與40多家經銷商簽約,意向金額突破人民幣8億元。
上海台協會長張簡珍接連兩日出席進博會,參與開幕式並前往台商展位參觀,見證簽約儀式。張簡珍表示,面對大陸市場龐大,鼓勵台企參與「一帶一路」,透過「一帶一路」發展至東協地區,並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機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大陸進博會聲勢浩大
第二、會上力推「一帶一路」倡議
第三、台商今年只有22家企業參加
第四、喬山和華為攜手合作,意義非凡
第五、台商放棄中國市場,損失慘重
特斯拉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李書良,113年11月10日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在大陸推進自駕大業的計畫正逐步推進。中汽協8日發布「汽車隱私保護」標識,特斯拉成為首批通過測評並獲得標識授權的六家車企之一,也是唯一合規的外國車廠。今年特斯拉頻獲大陸政府鬆綁與認證,其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可望明年在大陸落地。
綜合陸媒9日報導,中汽協8日在上海辦「2024中國汽車軟件大會」發布「汽車隱私保護」標識,特斯拉成首批中選的六家車企之一,另外五家都是大陸車企。
今年4月,大陸發布「關於汽車信息處理四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特斯拉等6家企業、共計76款車型符合汽車資料安全四項合規要求。這意味著,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車型符合大陸相關標準,包括車外人臉資訊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資料、座艙資料車內處理、處理個人資訊顯著告知四項合規要求。
此前,大陸政府支持特斯拉在遵循現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先行先試部分FSD功能,但FSD在大陸落地尚未得到監管部門批准,相關評估工作還在進行中。9月5日,特斯拉AI團隊的帳戶@Tesla_AI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表示,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在大陸市場推出FSD,前提是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除FSD,特斯拉還在大陸提供增強型自動駕駛(EAP),價格是FSD一半。近日,特斯拉在大陸重新開放有限時免費的FSD轉讓窗口,允許在今年12月31日或之前購買特斯拉汽車的大陸客戶,免費將原始FSD轉讓給新車。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在中國積極推動自動駕駛
第二、中國頒布「汽車隱私保護」標識
第三、特斯拉成為首次獲得標識的六家車企之一
第四、這算是特斯拉一大勝利
第五、馬斯克非常重視中國市場
中芯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113年11月09日
大陸晶片代工一哥中芯國際昨(8)日提出警告稱,成熟製程晶片的產能過剩將持續到2025年,該公司對建設新產能已變得謹慎。
路透報導,自2022年底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一直在艱難復甦,當時疫情導致的短缺變成供應過剩,包括汽車製造商在內的許多最終用戶,仍在清庫存的情況下工作。
儘管如此,由於與美國及其盟國的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存在,過去幾年,主要為不太複雜的電子設備生產成熟製程晶片的中芯國際,和其他中國晶片製造商都提高了產量。
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對其第3季銷售成長的部分因素,歸因於大陸半導體產業本土化的推動,這促使客戶,特別是國際客戶將晶片生產轉移到大陸製造商。不過趙海軍也提到,這種趨勢將在2025年明顯放緩,因為大陸供應商已經占了很大一部份市場。
資本支出方面,中芯國際由第2季22.5億美元,降低到第3季11.7億美元。趙海軍直言,目前的供應過剩狀況,將導致中芯在產能擴張方面採取更謹慎的態度,目前沒有任何新計畫,也沒有討論。
這可能代表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策略出現大轉變。
科創板日報報導,趙海軍還表示,為滿足公司客戶的需求,公司將加速布局功率器件產能,充分支持汽車工業和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並將會在先前宣布的邏輯電路產能基礎上,調轉一部分來做功率器件,不會因為增加功率器件生產而新增產能規模或投資。
趙海軍還指出,行業仍未見底,最弱的環節集中在工業與汽車領域,隨北歐主要汽車供應商及大陸光電、電池客戶的庫存進一步消耗,預計明年對集團及其他同行將會有較好的營收推動。
趙海軍預期,今年第4季將新釋放約3萬片12吋月產能,但新增產能驗證需要時間,而且第4季是傳統淡季,預計季內整體產能利用率和出貨將有所下降。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芯最近業績從谷底開始反彈
第二、中芯專攻成熟製程晶片
第三、目前成熟製程晶片市場供給可能過剩
第四、這也會打擊到台灣廠商,如聯電
第五、中芯逐漸縮小跟台積電和其他歐美廠商差距
陸奢侈品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康彰榮,113年11月11日
國際會計斯事務所PwC(在大陸稱普華永道)近日公布報告指出,大陸受訪者在消費上趨向謹慎,過半受訪者將超過2成月收入用於儲蓄投資。不過報告認為,大陸奢侈品市場潛力依舊巨大,預估2030年將躍居全球首位。
PwC日前在進博會期間公布的「消費者之聲調研」中國報告指出,2024年前三季大陸零售市場穩健增長,GDP增幅4.8%,零售額增3.3%,消費者趨向謹慎,儲蓄投資意願增強,過半受訪者將月收入五分之一用於此。
儘管民眾消費趨向謹慎,不過報告指出,大陸奢侈品市場潛力巨大,預計2030年將躍居全球最大。
PwC今年上半年公布的2024年「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奢侈品市場報告」指出,受益於全球大規模財富代際轉移、快速增長的東南亞新興市場機遇,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穩步復甦,預計至2025年達到4,640億美元規模,並有望以6%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在2030年增至6,060億美元。
其中,中國大陸個人奢侈品市場將在大規模財富代際轉移、持續開拓新消費客群、體驗消費及奢侈享受生活方式蓬勃發展、同時線上服務進一步完善與線下通路進一步擴張,預計至2030年中國將以1,480億美元市場規模,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奢侈品市場。
PwC在最新報告指出,代際財富移轉、新客戶群體、體驗式消費興起等因素,將驅動市場增長。
在消費趨勢上,報告指出,「二次元」人群成為重要消費群體,購物娛樂化興起。在此趨勢下,零售商需靈活應對,如豐富產品線、動態定價,並利用數位工具精準行銷。不少零售商和品牌關注到動漫、漫畫、遊戲和小說(ACGN)市場的巨大潛力,通過打造ACGN的IP商品來吸引年輕消費者。
在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中,性價比、高品質和創新是他們選擇品牌時的關鍵因素。報告指出,相較全球受訪者,更多的中國大陸消費者傾向於選擇「潮流引領者的地位」和「更具創意的產品」的品牌。
報告指出,「購物娛樂化」正在興起,即在平台中娛樂、社交互動和電子商務無縫融合。中國大陸受訪者表示,他們更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購物或跟隨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推薦。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奢侈品市場潛力巨大
第二、2030年規模將躍居全球最大
第三、這幾年中國市場民眾消費謹慎
第四、消費者傾向選擇「潮流引領者」和「更具創意」的產品
第五、「購物娛樂化」正在興起
新能源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3年11月12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11)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0月大陸新能源汽車持續快速增長,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43萬輛,較去年同期大增49.6%,且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已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8%。
中汽協分析,進入10月,大陸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消費拉動效應明顯,多地車展與促銷活動舉行,企業新車型密集投放,推動車市熱度走高,因此10月汽車銷量月比和年比均實現增長。其中,乘用車市在多項正面因素推動下持續向好,商用車市表現相對疲軟,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鑑於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後提振效果顯著,建議明年延續相關政策,並儘早發布實施細則,擴大宣傳。
據中汽協微信公眾號「中汽協會數據」消息,今年10月,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3萬輛和143萬輛,年比分別增長48%和49.6%,雙雙大增近50%。而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上,則是占據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8%。累計今年1至10月,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7.9萬輛和975萬輛,年比分別增長33%和33.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9.6%。
數據還顯示,今年10月,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12.8萬輛,月增16%,年增3.6%。而今年前十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105.8萬輛,年增6.3%。顯示大陸新能源汽車在各國拉高關稅之際,出口依舊穩定成長。
在大陸整體車市上,數據指出,今年10月,大陸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9.6萬輛和305.3萬輛,較9月分別成長7.2%和8.7%,年比分別增長3.6%和7%。而1至10月,大陸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46.6萬輛和2,462.4萬輛,年比分別增長1.9%和2.7%,汽車產量增速較1至9月收窄0.01個百分點,銷量增速擴大0.36個百分點。
另,10月,大陸汽車在國內銷量為251.1萬輛,月增10.6%,年增6.2%;汽車出口54.2萬輛,季增0.5%,年增11.1%。
我們的看法:
第一、10月中國新能源車快速增長
第二、較去年同期大增49.6%
第三、新能源車占新車總銷量46.8%
第四、去年比例曾有到達50%以上
第五、相信全年新能源車市場占比應超過50%
中波合資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張漢驊,113年11月12日
歐盟加徵中國大陸電動車關稅上月底生效後,消息指出北京對投贊成票的歐盟成員國展開報復行動。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在中國政府施壓下,歐洲汽車大廠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與中國合作夥伴零跑汽車,已經取消斯泰蘭蒂斯在波蘭工廠生產第二款電動車的計畫,並考慮移至德國或斯洛伐克。
歐盟10月4日以投票方式,通過對中國加徵35.3%的關稅,為期5年。法國、波蘭等10國投贊成票,德國、斯洛伐克等5國投反對票,其餘12國則投棄權票。新關稅已於10月30日生效。不過,中歐雙方目前正以價格承諾作為關稅的替代方案,持續進行磋商。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上述兩家車廠成立的合資企業決定改變生產計畫,是因為中國政府私下要求,停止到投贊成票的歐盟國家去投資設廠。此前,中國車商於10月10日被中國商務部告知,應暫停到支持加徵關稅的歐盟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計畫。根據中國法律規定,中企在海外直接投資需獲得官方批准。
零跑汽車和斯泰蘭蒂斯於10月14日在巴黎車展上,展示即將推出的B10電動跨界車(crossover),這兩家車企稱該車款是雙方合作關係的里程碑。
報導稱,替代波蘭的選址方案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德國艾森納赫(Eisenach)生產歐寶(Opel)車型的斯泰蘭蒂斯工廠,另一個是斯洛伐克的特爾納瓦(Trnava)工廠。知情人士指出,在德國生產B10的成本,包括公用事業和勞動力成本,會比在波蘭更高。
斯泰蘭蒂斯位於波蘭蒂黑(Tychy)的工廠持續生產零跑汽車T03車型,其零件從中國進口,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受到影響。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盟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
第二、北京開始對投贊成票歐盟成員展開報復行動
第三、波蘭首當其衝
第四、斯泰蘭蒂斯與中國波蘭投資合作計畫喊停
第五、未來可能轉往斯洛伐克設廠
併購重組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蘇崇愷,113年11月12日
大陸政策暖風頻吹,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熱情再度被點燃。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2024年以來,共有188家陸股上市公司披露重組計畫或重組進展。其中,9月至今公布重組計畫的公司數量達118家。
長江商報報導,大陸證監會9月24日公布「併購六條」,明確支持跨界併購、允許併購未盈利資產,進一步鼓勵併購重組行為,提升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自「併購六條」公布以來,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熱度明顯升溫。
年內的重組案例中,以生物醫藥、半導體等「科技含量」高的領域為主,陸股上市公司併購數量顯著提升。醫藥方面,光是10月以來,就有千紅製藥、科源製藥、新諾威等公司,公布資產併購及其進展等相關公告。半導體行業中,晶豐明源、深科達、長電科技、東芯股份等上市公司都有併購計畫。
同時,央企國企併購重組也進入活躍期。其中,國家電投旗下兩家陸股公司電投產融、遠達環保都在「併購六條」推出後計劃重組。11月8日,中國動力拋出重組預案,擬向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購買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約16.5%股權,以進一步增強柴油機動力業務競爭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併購潮」中,「類借殼」跨界併購案例不少,且不乏主業表現不佳的上市公司,盲目跨界併購、忽悠式重組帶來的風險,不容輕忽。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自「併購六條」公布以來,政策層面對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支持力度明顯擴大。體現在簡化審批流程、降低併購成本、提高重組估值包容性等多方面,為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分析,上市公司併購的最終目的始終應是做大做強,達到橫向協同、縱向整合,促成「一加一大於二」。企業可透過併購重組,達到技術的迅速整合,以及市場布局的合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積極鼓勵併購重組
第二、明確支持跨界併購
第三、以生物醫藥、半導體等科技含量高的領域為主
第四、「類借殼」跨界併購案例不少
第五、最終目的是做大、做強
蘋果OLED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113年11月13日
為了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和產品成本的進一步降低,蘋果公司最近在大陸的北京、深圳、蘇州和上海四個主要城市建立本地顯示器研究實驗室。
據行業觀察人士稱,這一戰略舉措可視為大陸顯示生態系統的一項重大投資,這其中包括京東方等大陸主要顯示面板公司及各種設備和材料相關公司的貢獻。
CINNO Research報導,蘋果公司此項舉措的大背景是近些年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應用範圍,已經慢慢從智慧手機擴展到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
與其透過嚴重依賴南韓供應鏈,蘋果最終的目標是進一步降低OLED面板的採購成本。隨著大陸企業與蘋果的合作不斷展開,這些大陸企業的技術能力也在迅速提升,進而引發人們對南韓公司影響力可能減弱的擔憂,畢竟南韓公司一直是iPhone顯示面板的主要供應商。
業內評論,這些研究實驗室正在為蘋果公司的iPhone、iPad、Vision Pro和未來的可折疊iPhone開發和測試新型OLED面板,蘋果將透過這些陸企產品,與南韓面板進行比較進行品質評估。
這些研究實驗室戰略性地選擇在大陸東部沿海的幾個主要城市,這些城市一直以其強大的顯示產業集群聞名。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僅在深圳研究實驗室就投資人民幣20億元(新台幣90億元),預計未來人員將增到1,000人。
蘋果對大陸顯示生態系統如此大量的投資,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為了迅速提高大陸公司的面板生產水準和品質,最終讓嚴重依賴南韓的OLED供應鏈多樣化。
展望未來,預計大陸公司要加入iPhone 17供應鏈還是會面臨挑戰。蘋果計畫擴大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OLED的應用,今年第1季,大陸企業在全球OLED面板出貨量上首次超過南韓產業。蘋果和大陸產業間產量攻勢和潛在的研究成果,未來都可能會危及南韓公司在該領域的地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在中國四個城市,建立顯示器研究實驗室
第二、代表蘋果深耕中國市場,意義重大
第三、積極發展顯示頻技術
第四、中國OLED已是世界第一
第五、降低對南韓產品的倚賴
華為平板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113年11月13日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3季大陸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768萬台,年增9.3%,連續三季保持出貨量成長。其中華為、蘋果持續占據前兩名,市占率從第2季的28.4%和28%,差距拉大至36.7%和26.2%,顯示華為持續啃食蘋果iPad市占率。
IDC大陸高級分析師劉雲分析,2024年第3季大陸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繼續保持增長,得益一系列促銷補貼及中低價位段產品的有效補充,市場平均單價月減3.2%,有效激發消費需求釋放。
華為延續市占率首位,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市占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8.7個百分點。IDC報告指出,華為本季在多個價位段進行產品迭代,其中新款MatePad Pro和MatePad Air在中高價位段進一步強化華為軟硬體能力。
蘋果第3季在大陸市占率位居第二,7月開始的返校季促銷活動提振新款iPad Air和iPad Pro的銷售,然而面對大陸國產品牌的激烈競爭和自身產品價格高昂導致的銷售壓力,Apple第3季度出貨量繼續下滑,市場占有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4個百分點。
小米市占率列第三,伴隨小米和Redmi產品線運行日益平穩,第3季度出貨量保持較快增長,市占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減少0.1個百分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平板電腦大幅成長
第二、拉開和蘋果差距市占
第三、華為市占率高達36.7%
第四、華為在各個終端領域都領先,包括手機、平板、電動車
第五、小米市占率排名第三
日產裁員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鍾志恆,113年11月08日
日本第三大車商日產7日在日股盤後,公布第二季度財報令人失望,為因應中美銷售下滑窘境,本年度要大砍成本,包括全球裁員和縮減全球產能2成,還調降全年度銷售預估。
日產股價7日收盤上漲2%收410日圓,尚未反映相關利空。
日產7月到9月第二季度營收年跌5%至2.99兆日圓。淨虧損逾93億日圓,市場原估獲利逾490億日圓。營業利益年跌85%至319億日圓,遠低預估652億日圓。
4月到9月上半年度淨利,較去年度同期大減93%至僅192億日圓。全球銷售量年跌3.8%至159萬輛,主要受中國和美國各下跌14%和3%拖累。中美占其全球銷售量比率將近一半。
日產跟許多外國車商一樣,難以在中國市場跟比亞迪等本土電動車商競爭。
另外,執行長內田誠坦承公司誤判油電車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因此錯過油電車銷售快速成長的商機。
面對困境,日產正採取緊急措施去扭轉業績,著手整頓業務來因應市場變化。其將削減全球產能20%,把汽車研發時間縮減至30個月,深化跟雷諾與三菱汽車等夥伴的合作關係。
全球將裁員9,000人,占全球員工總數逾13.3萬人的6.7%。但內田誠未透露何時裁員和裁員地區。他與多位高層從11月開始自願把月薪減半。
由於日產進行改造,可讓本年度削減4,000億日圓成本,因此未對全年度淨利做預測。但全年度淨營收預測,從原先預估14兆日圓調降至12.7兆日圓。為籌措資金,其將賣出三菱汽車持股,把股權從34%降低至24%。
我們的看法:
第一、近期全球汽車公司業績都很慘
第二、包括日本三大車廠
第三、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業績令人失望
第四、日產全球裁員9000人
第五、占全球總員工人數6.7%
F1一級方程式賽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113年11月12日
世界各國正在爭奪一級方程式賽車(F1)分站賽事的主辦權,以把握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商機;四個既有分站正爭取延長合約,泰國、南韓也已提交主辦申請,據報印度、盧安達也正在興建賽道基礎設施,爭取能排進F1的賽程表。
CNBC報導,這場競爭已漸趨白熱化;F1執行長多梅尼卡利說:「我們收到總理與各國政府的來電,表達爭取舉辦大獎賽的意願。」「這背後的意義十分深遠,與政治無關。」
然而,若主辦國被取消分站,將遭受嚴重的政治衝擊,例如比利時大獎賽每年舉辦賽事的經濟效益高達2.48億美元,但主辦權岌岌可危。因此總理德克羅在去年底致函多梅尼卡利時,明確寫道:「你想要在賽程中,平衡歐洲、遠東、美國、中東賽事的數量,但不能犧牲比利時分站。」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笑到最後。中東油國把F1賽事視為分散國家收入來源的關鍵,也砸下重金力保主辦權。阿布達比為了舉辦F1賽事,豪擲400億美元興建了一座人工島嶼「亞斯島」,而第一屆的阿布達比大獎賽於2009年在亞斯島上登場。
亞斯島管理業者Ethara執行長阿爾努艾米說,阿布達比大獎賽的概念,從亞斯島這塊純白畫布開始勾勒,在計畫啟動前島上空無一物;而在2023年,亞斯島吸引3,40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
試圖將F1整個買下來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力圖透過這項運動增強其觀光吸引力。運動行銷公司Right Formula執行長芬威克說,F1所展現的不只是賽事,也是主辦城市的曝光機會,這會為當地帶來驚人的經濟效益,創造出悠久的賽車文化。
在賽事中請來紅髮艾德等巨星演出,也有助於吸引新觀眾。提倡把F1打造成如美式足球「超級盃」般盛宴的人士說,若把航班、飯店預訂、餐飲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支出全數計入,拉斯維加斯大獎賽可創造出12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為了持續成長,F1必須在新觀眾與忠實賽車迷之間取得平衡,因此移除賽事時需慎重行事,最終勢必幾家歡樂幾家愁。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世界各國正在爭取方程式賽車主辦權
第二、有數十億美元商機
第三、中東國家急起直追
第四、阿布達比舉辦賽車非常成功
第五、沙烏地阿拉伯也極力爭取中
日晶片AI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113年11月12日
日本政府11日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當選第103任首相,同日宣布一項10兆日圓(650億美元)的計畫來提振晶片與AI產業。石破茂如今必須帶領少數派政府處理內政問題,還要面對即將上台的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執政難度勢必增大。
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未能在上月底的國會改選中取得過半席次,而在新國會的首相選舉,石破茂在第二輪決選以相對多數票數成功連任。
新內閣名單除了法務大臣由鈴木馨祐接任、農林水產大臣由江藤拓任職,以這兩人接替眾院選舉中落選者,以及國土交通大臣改由公明黨的中野洋昌出任外,其餘人選全都留任。
這是自1994年的羽田內閣以來再次出現少數派執政黨,也就是朝小野大的局面,為了讓2024年度追加預算案能在今年內過關、政權得以維持,勢必要與在野黨進行合作。
石破茂政府如今將制定一項經濟刺激方案,呼應黨內外人士的要求,藉此鞏固領導地位。NHK報導指出,日本的全新經濟刺激方案,將會發放現金,協助低收入戶因應通膨,以及編列額外資金來應對災害,目標是簡化移動房屋、流動廁所的申請程序,並加速學校體育館安裝冷氣,作為緊急避難場所。石破茂在上月國會改選前,就下令擬定這個刺激方案。
石破茂先前表示,會以追加預算作為這個刺激方案的資金來源,追加預算的規模將超越去年的13兆日圓(850億美元)。
當地媒體透露,日本政府還要設立一個新框架,以便向日本半導體部門挹注資金。據傳當局正規劃發行以持有資產(包含NTT股票)作為擔保債券,進而向半導體業者提供補貼。透過這項新機制,當局可以更穩定地支持Rapidus等公司,直到2030年左右。
同時,日本官員試圖安排石破茂與川普會面,時間點在石破茂出席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以及隨後在巴西舉行的G20高峰會之後,雙方的會面可能會在石破茂返回日本前、短暫停留美國時進行。
玉木要求將所得稅起徵門檻從現行的年所得103萬日圓調高至178萬日圓。
我們的看法:
第一、石破茂地位岌岌可危
第二、日本政壇不穩定
第三、這會影響日本半導體發展
第四、日本政府計畫向半導體部門挹注資金
第五、政局不穩定,資金來源也不可能穩定
LGD伸縮面板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 113年11月12日
LG電子旗下的顯示器製造商LG顯示器(LGD),研發出業界首見的伸縮式面板,尺寸能拉長50%,影像卻不會扭曲,潛在應用範圍廣大。同集團另一關係企業LG新能源,則傳出打入SpaceX星艦的電池供應鏈,可能用於明年發布的新太空梭。
據LG顯示器10日的展示,新款顯示器能從12吋拉長至18吋,伸縮率達50%,為業界最佳。與該公司2022年推出的伸縮式面板原型相比,為重大升級,前代最多只能從12吋延展至14吋,伸縮率20%。
該公司說,新面板可以拉長、折疊、扭曲,卻不損及100每英寸像素(PPI)解析度和全彩三原色,提高了商業化期望。
伸縮式面板沒有固定形狀,設計應用的用途,比可撓式或可捲式面板更廣,被視為下一代顯示器。新面板能輕易貼附在彎曲表面,如皮膚、衣服、家具、車輛、飛機,能擴大顯示器應用在許多產業的潛力。
LG顯示器指出,伸縮式面板的彈性大幅改善,是因基板以用於隱形眼鏡的特殊矽材製成、加上開發新配線系統、以及使用像素間距小於40微米的Micro LED光源,來確保耐用性,測試時能承受超過1萬次的重複伸縮。
與此同時,業界人士透露,馬斯克主掌的SpaceX公司,下一代星艦將搭載LG新能源電池,這是SpaceX首次向第三方公司長期採購電池。
知情人士告訴韓國經濟日報,SpaceX最近與LG新能源簽約,購置專為星艦量身打造的圓柱狀鋰離子電池,這些太空船最快2025年現身。據了解這些電池用於供給主電源、備用電源、儲能系統,但供應規模和金額並未公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面板的科技不斷創新,令人大開眼界
第二、LG研發出首見伸縮式面板
第三、尺寸能拉長50%
第四、可以拉長、折疊、扭曲
第五、台灣這部分落後太多
氣候政策亂流
資料來源:取自聯合報 記者張博瑞,113年11月09日
美國前總統川普確定將再次重返白宮,由於他選前主張發展傳統能源,各國未來在綠能推動、淨零轉型恐將遇到變數。環境部長彭啓明昨坦言,川普的能源政策的確會讓全球氣候變遷遇短暫「亂流」,不過環境部的淨零目標不會動搖。
環境部昨舉辦「COP29戰情中心」記者會,彭啓明被問及川普的當選,是否對我國能源政策造成影響。彭啓明說,川普過往執政的四年,全球氣候變遷曾「蹉跎」過一段時間,尤其美國在能源轉型扮演重要角色,當時的確造成顯著的影響。
不過彭啓明也說,無論川普上任後的政策怎麼推動,環境部的淨零目標不變,不過會視情況調整策略,像這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九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期間成立「戰情中心」的一大目標,就是要觀察各國氛圍、找到台灣自己的路。
彭啓明表示,「現在要說調整還太早。」自己的立場很堅定,就是考量整體的淨零路徑,也維護台灣權益,更要符合國際淨零的需求。
彭啓明說,「川普是非常有企業概念的人。」儘管在環保的思維不同,相信透過不同方式的合作,能與川普政府有良好的銜接。他也提醒,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是川普此次的親密戰友之一,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會採取什麼路線還很「微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川普主張發展傳統能源
第二、美國在新能源將遙遙落後,未來會是危機
第三、中國變成全球綠能領導者
第四、環境部長承認未來會有亂流
第五、馬斯克會影響川普未來政策
第二次供應鏈移轉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113年11月09日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昨(8)日表示,川普2.0時代來臨,對台灣廠商最大影響是「第二次供應鏈移轉」。從過去拜登時期的中國市場移轉到東南亞、墨西哥,轉而前往美國設廠,以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出後,美中台關係蒙上新變數,中經院立即策畫舉辦「牽動美中台貿易及產業、科技發展的美國總統大選」研討會,解析這次大選結果帶來的關鍵影響,並探討美國大選後科技、綠能等產業政策的可能變動。
連賢明指出,川普提出對所有國家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則徵收60%的關稅,目的是希望透過關稅刺激外國廠商到美國設廠,造成製造業回流,以改善美國的就業和受僱員工薪資。
連賢明提到,川普透過關稅方式形塑新的貿易秩序,和過去的WTO精神相差非常遠。川普想的是「你要進入我的市場,就要跟我談」。外界預期,這將從「小院高牆」到「大院高牆」,不只針對特殊戰略性產業,而是普遍實施。
針對川普要求台灣支付保護費,而且認為台灣搶走了美國人半導體的工作機會,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美國將藉對台灣半導體課稅,施壓先進製程往美國轉移,影響台灣半導體的未來發展。
他評估,川普上任後若真的對台灣半導體課稅,「對先進製程衝擊小、成熟製程衝擊大,」因此在地緣政治下,台企海外布局要建立雙向生態系,避免空洞化。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認為,關稅將是未來川普貿易政策的主軸,但川普主要是追求「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不過公平標準是由美國認定。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則提醒,台灣企業近年為分散投資風險及因應外國客戶要求,從西進轉為南向或東向,未來除須調整對外投資策略外,更須關注美國稅制、貿易、投資、勞動、出口管制等新規範,以免誤觸禁區,遭致處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川普2.0時代來臨
第二、造成第二次供應鏈移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三、過去轉往東南亞、墨西哥,未來會前進美國
第四、台灣對美國新政府做法沒有準備好
第五、未來會遭受很大衝擊
AI出口
資料來源:取自中國時報 吳靜君,113年11月09日
財政部8日公布10月出口413億美元,年增8.4%,連續12個月正成長。對於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可能對台灣出口影響,財政部關注若再引發一波貿易戰,所造成的效果是「七傷拳」還是「轉單效應」,貿易保護主義與中美對抗將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財政部公布,今年前10月出口累計金額3904.2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次高,年增率10%。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解析,10月表現還不錯的原因為全球經濟維持穩定成長、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商機維持強勁、科技新品鋪貨效應、以及第4季是傳統旺季。
財政部統計,10月出口貨類6種貨類成長、5種貨類衰退,其中還是資通與視聽產品最強,單月出口115.3億美元,年增率28%,資通與視聽產品前8月就已經提前刷新紀錄,成為史上最強的一年,前10月更達到1103億美元,首度跨越千億美元大關。
出口地區方面,美國86.5億美元,年增率20%,帶動對墨西哥的出口,金額為13.5億美元,成長了2倍多,主要是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大陸與香港金額138.7億美元,年減2.1%。而今年前10月對大陸出超額為570億美元;對美出超529億美元,僅差41億美元,蔡美娜表示,今年對陸與對美出超非常接近,但大陸仍會是最大的出超地區。
財政部預估,今年11月出口額大約是393億到408億美元間,年增率5到9%。蔡美娜解析,台積電法說提到「AI需求是真的」,等於為未來2個月的出口作了保證,不太容易出現大翻轉的情況,今年有望創歷史次高。
川普當選且全面執政,美國恐提高關稅。蔡美娜表示,從川普第一次執政就展開關稅戰,台灣、越南因「轉單效應」而受惠,歷史不一定重演,要繼續觀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出口10月正成長
第二、主要是來自人工智慧相關產品
第三、但傳統產品衰退
第四、AI需求絕對是真的
第五、AI的大幅成長,掩蓋台灣經濟和其他產業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