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交流∕平潭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第三屆海峽論壇中指出,將進一步推動閩台產業合作,為兩岸關係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她表示,將抓住全面實施ECFA的契機,共同建設兩岸產業對接專業園區。
孫春蘭說,今年3月,中共國務院正式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福建將按「規劃」加快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兩岸人民。
針對平潭島,福建將在平潭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對台胞在平潭投資國家鼓勵類產業,興辦教育、文化、醫療等項目給予多方面的優惠,同時盡快開通平潭至台灣本島的海上快速客滾(人車共用船)航線,就地辦理台胞有關證件。
我們對於平潭島特區的發展特別有興趣,對於台灣企業和台商對平潭展現高度興趣則感到有些意外,因為現在的平潭就像十五年前的浦東一樣,而且更荒蕪,什麼都沒有。我們的觀察如下﹕第一﹑大陸發展海西經濟特區和平潭,是既定的政策,力度只會越來越大。第二﹑平潭被定位為一個兩岸共同監督,共同治理的區域,有其不平凡的意義,層次超越任何過去大陸給台灣的政策優惠。第三﹑福建宣示要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如果要和上海﹑香港競爭,一定要有特色,並且要跳脫區域格局。我們認為可以思考規劃建設”人民幣離岸交易所”,比照平潭模式,由大陸和台灣共同管理,為兩岸中小企業服務。人民幣要國際化,台灣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應找到和大陸接軌的方向和立足點,兩岸共同建設人民幣離岸資本平台,不是不可能的事。
威尼斯人∕台灣募資
台灣美元便宜,連國際觀光賭場都來台探路,尋求聯貸機會。澳門知名賭場觀光酒店「威尼斯人」,5月底前在財顧公司高盛的牽線下來台探路,希望台灣未來能作為募資重地。
目前,「威尼斯人」正以倫敦金融業美元拆款利率(LIBOR)加200多點(1點是0.01個百分點)的利率條件展開募資。
較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往威尼斯人習慣在美國進行募資,此次則首度將重心轉往亞洲,這次45億美元資金需求,有35億元計畫自亞洲市場取得,剩下10億美元才安排在美國籌借。
威尼斯人在亞洲市場也進一步鎖定由港、澳、台的大中華地區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資深銀行主管指出,一方面是美元目前相對亞幣弱勢,另外是亞洲市場籌借美元的利率相對較低,特別是台灣美元借款利率號稱東亞地區最低,促使威尼斯人首度來台探路,希望在台灣募集資金。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趨勢,台灣還在逐漸成為亞洲除了香港﹑新加坡以外的資金輸出國。今年以來還有不少金控投資香港IPO上市股票,現在連外資企業也看上台灣銀行的潛力,更不用說絡繹不絕在台第二上市(發行TDR)和第一上市櫃的新加坡企業。作為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成為資金流動的中介,台灣有機構和有個人投資者,還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高水準的金融人才,應該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和貸款的規模。
資金是雙向的,會走出去,但政府同時也要營造吸引外資(包括陸資)進來的環境。不論是透過經濟部的策略性資本或是透過金管會的金融性資本,還有很多地方台灣需要加強。我們有太多的外人投資障礙,根據IMD國家競爭力報告,台灣政府效能低落,對於外資投資國內限制排名48名。私募股權基金是外資很大的成分,政府把PE阻擋在門外,至少去掉1/3外人投資的金額。全世界各行各業都在進行M&A大整合,PE則是整合的觸媒和推手。如果我們要等待外資來台進行”綠地投資”( green field ),從零開始,可能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才會有比較像樣的成績。
政府對於外資PE在台灣向國內行庫借錢,進行LBO或投資併購覺得非常不以為然,我們要問自己的是﹕台灣行庫都到海外去借款給威尼斯人等外國公司,或者是在台灣借款給PE投資併購國內企業,哪一個風險較大﹖不論如何,銀行金控都希望追求合理的利潤,賺200多點以上的合理價差,而不是在台灣惡性殺價,坐以待斃。資金會尋找它們認為最合理的出路,政府決策層需要更有高度﹑更長遠的思維來面對這個趨勢。
中國企業∕反向上市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9日在紐約說出重話,表示捲入會計醜聞的在美上市中資企業,將永遠不會被允許在香港上市。
透過「反向併購」(借殼上市)在美國交易所掛牌的大陸企業,最近先後爆出會計和資訊披露問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六個月期間,有超過25家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披露存在會計問題或審計師辭職,今年3月以來,已有19家公司遭到停牌或摘牌。
中資企業在美國借殼上市反向併購,由於財務報表造假及其他透明度問題,引起美國SEC高度關注,現在已經形象徹底破產,連著名的私募股權基金都受到波及,投資 “中國森林” ( Sino Forest )但CEO因為挪用公款被捕,目前處於停牌狀態。
中國公司不只在美國出問題,連新加坡亦然。過去新加坡投資人追捧「龍籌股」,現在碰都不碰,連承銷商﹑會計師﹑律師都推託接中資的案子,由於許多出事公司大部分都位於福建,中小型福建海外上市企業股價均受到波及,大幅下滑。
以前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上市前股票(準上市公司Pre-IPO),現在則反向操作,瞄準價值嚴重低估但基本良好的美國及新加坡上市中資企業,將其下市,蔚為風潮,我認識的PE許多都在從事類似的投資。
對於台灣來說,這是機會也是風險,目前在台掛牌的TDR,尚無作假帳的嚴重例子,未來大陸海外中小型企業,在美國和新加坡資本市場關門後,可能加速轉向台灣第二上市。我們有以下的看法﹕第一﹑證交所應加重承銷商的責任,不要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另外還要加強投資人教育。第二﹑台灣承銷制度應加速和國際接軌,從”實質審查”轉為充分披露風險的"形式審查",加重投資人風險意識,而不是股價下跌就找交易所抗議。第三﹑現在正是台灣在亞洲建立新籌資平台的最佳時機,而且應該有前瞻性的大膽突破,比如說出售部分OTC股權給Nasdaq,或是和Nasdaq在亞洲共同合資打造一個新的華人資本平台,或是和大陸海西金融特區共創人民幣離岸交易所試點等,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正視台灣資本市場未來的區域佈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