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經商環境 法規鬆綁 外商投資 兩岸產業合作 外商研發中心 陸外商FDI 陸企競爭 中鋼 綠色供應鏈 中國水電IPO

經商環境

世界銀行公布「2012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2),新加坡在183個經濟體中連續六年高踞榜首,台灣拿第25名,比去年經調整後的排名退步一名。這是世銀第九份年度全球經商環境排行榜。

報告說,全球大趨勢是加強金管改革,改善企業環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和開發中國家。「方便經商」的條件愈好,排名愈前。

新加坡除了財產登記拿14名、執行合約拿12名,其他項目都在十名以內,包括「跨境貿易」拿第一。

香港除了「財產登記」排57名、「破產處理」16名,其餘項目都在十名以內,包括「處理營建許可」拿第一。

南韓從第15名升到第八,進步不小,主因是改革積極,包括調查指出南韓在三大改革表現佳,包括啟動一套線上企業創辦系統,以及啟動一套方便企業訴訟的電子系統。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20日表示,韓國大躍進,前進七名,進入前十強,台灣倒退一名。「我對這樣的結果不滿意,今年泰、馬都在我們前面。」

國際投資人會參考世銀經商環境報告選擇投資地點,劉憶如說,亞洲我排名落後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更擠進全球前十強,是一大警訊,「明年經商環境努力目標,追上馬來西亞。」

劉憶如指出,談到競爭力排名,併計經濟表現和民間部門競爭力時,台灣的競爭力表現不錯,但評比各國政府創造出的經商環境時,法規鬆綁進程緩慢弱點,完全暴露出來。

劉憶如對韓國排名大躍進非常緊張,她說,2005年發布排名27名,前年到19名,去年15名,今年再上升到第八名。台灣由去年修正後排名24名,今年倒退到25名。

劉憶如列出不滿意項目:一、關閉企業項目,由第十名退居第14名;二、中小企業獲得信貸項目,由第64名退居第67名,此項馬來西亞連續兩年蟬聯第一。

我們的觀察:

第一、馬總統「黃金十年」的施政主軸「開放佈局」看來真是當務之急,台灣過去是自己把門給封起來了。

第二、陸資來台的開放也是重點,希望馬總統上週的講話能真正地落實。

第三、台灣輸給南韓就算了,連馬、泰都不如是真正的挫折,政府相關部門應趕快拿出對策。

第四、鬆綁不只是經濟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金管會。金管會對企業下市或PE來台投資仍保留態度,未來應再開放。

法規鬆綁

為提升國內經貿投資環境,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下月起針對各大新興產業,邀集產官學各界代表,召開大型產業研討會,希望明年3月前彙整出各新興產業極需鬆綁的法規清單,交由行政院決定是否鬆綁。

世界銀行日前公布「2012經商環境報告」,台灣名列第25名,表現不僅大幅落後我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甚至不如排名第17的馬來西亞。劉憶如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法規鬆綁腳步不夠快」。

經建會預計下月起在各縣市召開大型產業研討會,直接討論法規鬆綁、產業整合及異業結盟等議題,加快法規鬆綁腳步,經建會也同步研擬白領人才與產業環境的法規鬆綁。

白領人才方面,劉憶如說,上月已召開過跨部會協調會議,討論如何鬆綁白領人才限制,第一波將檢討與中研院人才宣言直接相關,且僅須修改行政命令者,本月底會有答案。

我們的感想:

第一、台灣缺乏一個foreign investor friendly 的環境,小股東的權益凌駕在外資、陸資和PE之上,政府部門互踢皮球,沒有一站式的投資服務。

第二、馬總統是法律出身,卻把投資環境搞得此窒礙難行,客觀地說真的難辭其咎。

第三、台灣政府要多聆聽外商、陸資和PE投資人的心聲,他們是淚水往肚子裡吞,心事誰人知。

第四、排名比較自己比或和去年比沒有意義,要比就要和和別人比。台灣人打高爾夫全國都動起來了,真的是世界第一,為何對外招商不能有同樣的熱情和態度,一樣拿出拚第一的精神?

外商投資

「2011投資台灣高峰會」上週登場,34家跨國企業與經濟部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計未來3年總投資額高達500億新台幣,值得注意的是,看好兩岸ECFA協議及未來擴大陸資來台商業據點需求,首次有日本不動產業者進軍台灣。

經濟部長施顏祥上週也代表經濟部,與DHL、Novartis、Carrefour、CSI等34家跨國企業簽署投資意向書。昨天簽署34家外商中,包括9家美商、7家日商、9家歐商、3家亞洲地區及加拿大商、阿根廷商、澳商、開曼群島各1家,另外,還有2家是已投資者,預估未來三年內總投資新台幣500億元。

在馬總統黃金十年宣示進一步擴大陸資來台,兩岸也積極洽簽投保協議,外界也看好兩岸商業不動產市場需求。上週簽署投資意向書外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不動產業者-大和房屋集團進軍台灣,這不僅是該集團首次進軍台灣,也是日本不動產業者首度進軍台灣。

在日本以開展路面店等商業設施聞名的大和房屋集團,在大陸也經營公寓租賃領域,但在台灣的投資,將引進日本路面店等商業設施開發,以期積極扮演日商進入台灣的橋樑。大和房屋海外事業擔當部部長高松幸男不諱言,選定來台投資,除看好台日投資協議簽署,也看好兩岸ECFA簽署商機,甚至不排除未來隨著台灣進一步擴大開放陸資來台的商業設施開發。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經濟景氣可能看不到春燕,但是從最近的許多投資案來看,外人投資台灣的春燕的確已經來了。

第二、由這次MOU內容來看,各國的投資者皆有,遍布各行各業,非常 diversified。

第三、外資和陸資對台灣房地產是有興趣的,並不是炒作,而是在於相關的零售、購物中心、醫療所帶動創造的相關需求。

第四、ECFA帶動的邊際投資效益才是ECFA真正最大的收穫,外人對台灣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新perspective,台灣之光才正要照亮全世界。

兩岸產業合作

第七次江陳會談20日舉行,最重要的是,公布了「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的共同意見」的書面文件。雙方選定以LED照明、TFT-LCD(面板)、無線城市、低溫物流與電動汽車等五項,作為兩岸產業合作先期合作項目。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表示,雙方就產業合作達成的共識,有利於實現兩岸經濟發展的優勢互補,為兩岸深化互利合作開闢了新的前景。

海基會表示,兩岸將定期舉辦兩岸產業合作論壇,推動產業合作,以達到凝聚共識,加強交流和深化合作的成效,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增加兩岸人民就業機會。

陸委會經濟處處長李麗珍表示,兩岸產業合作已進行很多年,「ECFA簽署之後,經合會下成立工作小組,雙方在會談中就重點產業選出一些初期合作項目。」所謂的重點產業,主要是台灣的六大新興產業。海協會也表示,除了上述五個項目,雙方還會繼續優先在重點發展產業中選擇合作項目。

從兩岸關係及國際經濟戰略的角度,加速建成兩岸自由貿易區及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無疑是台灣和大陸因應南韓日益強大的競爭壓力的最佳策略。台灣產業鏈橫跨兩岸進行產業分工,透過ECFA,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降低南韓和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的衝擊。

再者,台灣和大陸產業共同面對韓國產業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的強勢競爭,若能利用優勢互補的絕佳條件,進行水平或垂直的整合分工,必能大幅提升和南韓產業抗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台灣和大陸具有共同的經濟利益及體現和平發展願景的一致目標,兩岸產業進行策略性聯盟是發揮經濟戰略優勢的最有效途徑。

我們的感想:

第一、兩岸交流至今,終於聚焦到關鍵字 – 產業合作。

第二、產業合作的下一步是產業投資,唯有股權合作才能深化陸企和台企的關係。

第三、這次比較可喜的是提出了五個「新興戰略產業」的合作,而不是淪落為口號或者是仍陷於昨日產業。

第四、LED照明和電動車最有潛力,無線城市可以則最快實現,低溫物流不知是什麼東西? TFT-LED 只是採購而已,缺乏新意。

外商研發中心

日商TDK首次在台設立研發中心,鎖定三大領域,包括LED、高節能馬達與智慧生活應用技術,將引進日本綠能科技與發展智慧生活的前瞻技術來台,與國內廠商展開合作,推估投資金額逾新台幣4億元。

另外,日本小學館也將海外第一個研發中心落腳於高雄軟體園區,針對數位內容切入教育領域,透過小學館擁有的內容,結合數位技術,搶進台灣幼兒教育商機。

技術處表示,TDK這回把台灣,從製造定位轉型為研發與創新功能,技術處說,台灣廠商與TDK有產業互補性,雙方在許多技術可以合作,加上ECFA簽訂後,TDK希望可以透過與台商合作,共同進軍新興市場。

所以台日會在三大領域,包括LED照明設備、高節能馬達與智慧生活應用,展開密切合作,這項計畫為期3年,據悉,投資規模逾新台幣4億元。

另外,曾經出版柯南與哆拉A夢等知名漫畫的日本小學館,預計會在高雄軟體園區,設立研發中心,從事數位內容的開發,未來台灣小學館將引進在日本合作的下游廠商,前進高雄,同時擴大與英業達電子書包的合作,以全球作為出版市場。

據指出,經濟部核准台灣小學館研發中心的最大效應是,與日本小學館目前在日本合作的下游廠商,將一起前進到高雄軟體園區,形成一個以小學館為軸心的數位內容聚落。

我們的評論如下:

第一、從外商投資台灣的領域來看,它們是將台灣定位成創新中心和智慧生活應用平台。

第二、台灣應用平台做得好,可以做為中國市場的先行者。

第三、台灣地方或政府部門招商的思維仍然沒有跳脫傳統製造的巢臼,應有更前瞻的規劃。

第四、外商看來比政府更有想像力,外商看得到台灣的美、台灣的好,而且是明日的台灣、智慧的台灣,政府卻還在想昨日的台灣,只看到過去的模式。看來台灣政府真正應做的事,就是把門打開來,創造一個優質的投資環境,自然會有外資來台灣。

陸外商FDI

大陸商務部公布9月外商直接投資90.45億(美元,下同),較去年同期增加7.88%,也比8月多出近6億元;累計今年前9月外商直接投資866.79億元,年增16.6%。另外,外商投資新設企業2.04萬家,年增6.24%。

從產業結構看,外商直接投資服務業保持領先趨勢;1至9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01.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13%,占同期外商直接投資各產業總量46.37%。

服務業中,綜合技術服務、專用機械設備修理、批發、零售、旅遊、運輸服務等行業實際利用外資年增都逾60%;房地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年增僅13.29%,低於服務業總體增幅6.84個百分點。

我們的觀察:

第一、服務業已成為大陸經濟的新主軸。

第二、「十二五計畫」創造龐大內需市場,外商積極佈局投資大陸服務業。

第三、對於台商而言,這是機會也是競爭,我們應該善用兩岸政策,加強兩岸產產業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第四、外商應會積極運用M&A手段,今年大陸金錢豹連鎖自助餐飲被外資收購即是一例,將來外商收購台企價格在稀少性的背景下,只會水漲船高、居高不下。

第五、還未進入大陸市場的績優台商連鎖服務型企業,應該結合PE,迅速發展作大,未來不管IPO是或M&A,都有很好的機會,這是台商未來五年創造黃金財富的歷史機遇。

陸企競爭

日前,在一場台灣大學生赴大陸台資企業研習的成果發表會上,與會台商表示,在傳統產業中,台商優勢正被大陸企業快速超越。為因應日益激烈的競爭,台商老闆們開始回過頭來重視台灣年輕人所具有的忠誠度。當然,台灣大學新鮮人的平均工資只比大陸高30%到40%,也是台商開始聘用台生的另一個主要考慮。

台商老闆們過去因為大陸工資低,因此一直積極推動幹部本地化,但現在兩岸工資差距已經大幅縮小。深圳艾美特家電副董事長蔡正富指出,20年前,台灣的平均工資大約是大陸10倍,但現在一位大陸大學畢業生的起資約在3千元(人民幣,下同),而台灣大學生大約在5千元左右。

北經院院長陳明璋今年利用台生研習的機會,親赴大陸多個城市,與台商企業主舉行座談,並回收160多份有效問卷。根據初步統計,在台商老闆眼中,台幹比陸幹強的職能有:忠誠、專業、系統分析、領導力、品質意識、守時、團隊合作。幾乎所有台商近期內都會增加聘用台幹,特別是「無根台商」(未向投審會報備即到大陸設廠的台商),因為在台灣沒有招聘管道,因此特別拜託陳明璋協尋台幹。

製造業台商重視年輕台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因應陸企日益強大的競爭力。連接器大廠連展科技總經理陳鴻儀指出,台商在大陸遭遇的挑戰日益嚴峻,就像今年初他到日本參觀某連接器大廠,這家工廠技術世界一流,過去一直是連展的學習對象。10月初,他再到這家日本工廠參觀時,才知道有一家大陸同業已經計畫買下這家日本工廠。

而計畫收購日廠的陸企原先是連展的供應商,但後來變成競爭者。原本,陳鴻儀在公開場合跟員工談到這家陸企時,會說「我們還有二年的領先時間。」而在心裡真正的想法是「還有三年的領先的時間。」藉此給員工們改善的壓力。但10月的一趟日本行才發現,只要該陸企買下日廠,半年的時間就能超越連展。

陳鴻儀強調,連台灣最強的電腦品牌都如此,陸企崛起之快真的超乎台商想像。在陸企快速追趕的情況下,回頭在台灣找人才,成了大陸台商救亡圖強的方法之一。陳鴻儀認為,台生有創造力,但企圖心和對於挫折的容忍力,則有待加強。台商回台灣找人才,也與大陸人才市場逆轉有關。

我們的感想:

第一、陸企已成為台商強大的競爭者。

第二、陸資競爭的手段是M&A,用資金和中國市場換取國外技術、品牌和國際市場。

第三、台商要積極以併購作為轉型的手段和成長的策略。

第四、外商企業如果有選擇,會偏好賣給台商而非陸資,因為台商比較沒有威脅性,而且誠信度高,國際化程度高,這是我們的優勢,所以未來十年台灣應積極參與國際併購舞台。

中鋼

中鋼大手筆投資海外礦場,四年內將投資25億美元(約新台幣750億元)取得礦權,希望每年約有三成的煤鐵礦原料是來自於自有礦場,相當於約900萬公噸,藉以建立最關鍵的上游競爭優勢。

相關人士說,原物料占中鋼總成本達七成,中鋼正與五家國際礦商洽談參股煤鐵礦,提高原物料掌握能力,澳洲是現階段主要投資目標。

鄒若齊指出,以過去投資的礦源來參考,到2015年底前,中鋼預計要花22億美元至25億美元來提升自有投資鐵礦及煤礦規模,目標要能滿足中鋼原物料需求比重,由目前大約2%提高至30%。

鄒若齊表示,全球高品級的煤鐵礦選擇性不多,中鋼投資礦源是為了改善成本結構,不是要做財務投資,「投資5%,就要取得5%的礦料」,這才有意義。

中鋼近年在上游原料的投資陸續有斬獲,2006年斥資約4.5億元取得澳洲QCoal Pty公司旗下Sono-ma煤礦廠5%權益及合作開發案。另外又透過日本伊藤忠商社、住友金屬,以30餘億元獲得巴西鐵礦公司NAMISA合計1%股權;去年更投資13.3億餘元取得韓國東部金屬5%股權。

中鋼主管說,往上游投資礦場,戰略上只要找到好的標的,是愈多愈好,戰術上則與日本大鋼廠合作共同開發礦源,未來包括大陸寶鋼、鞍鋼及亞洲各大鋼廠都可以是合作對象。

由於煤鐵礦搶手,原物料交易長期處於賣方市場,礦場姿態高,一般認為中鋼投資礦場是艱鉅的任務。

鄒若齊表示,很多礦商不願意把礦場賣掉,以追求快速的短期利益,反而希望永續經營,而中鋼是礦源的使用者,能與礦場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同樣會受到有相同理念的礦商歡迎。

我們的觀察:

第一、中國大陸國企和主權基金近幾年積極在海外併購,很高興看到中鋼終於也動起來了。

第二、中鋼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引進來。中鋼雖然已經民營化,官股仍是最大股東,公司經營管理仍然非常像國營事業,應該加速民營化,引進策略性股東。

第三、日本第一鋼鐵廠新日鐵和第三大住友金屬最近合併,成為世界第二大,對中鋼來說是一個啟發,也是一大警訊。

第四、中鋼應該加強和大陸業者合作,藉著兩岸經濟合作的政策,以及大陸到海外大舉投資的順風車,共同參與海外併購,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綠色供應鏈

中國傳出「毒蘋果」風暴,衝擊近30家台商,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在2011投資台灣高峰會後表示,雖僅是個案,但未來任何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與勞工的要求會愈來愈嚴格,提高環保標準是可預期的。

蘋果在中國的供應商可能因為環保污染,而被中國要求停工所引發「毒蘋果」風暴,施顏祥強調,未來若要成為跨國知名品牌廠商,一定要有「綠色供應鏈」的概念,才能作為長期策略夥伴。

我們的啟示:

第一、 台商不能再把中國大陸視為低成本、高汙染的生產據點。

第二、綠色供應鏈是新概念,就算台商走到天涯海角,外資還是會加強要求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第三、蘋果的成功不能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考量到代工廠的艱辛,蘋果應該適度反饋給代工廠更多合理的利潤,才能進行環境升級相關的投資。

中國水電IPO

中國A股今年來籌資規模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案-中國水電18日正式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然在滬深兩市同步下挫之際,該股上市首日逆勢大漲17%,盤中漲幅曾高達38%,一度暫停交易,證券分析師認為該股承銷價僅4.5元人民幣(下同),低於市場預期,致投資機構搶進追捧。

中國水電是今年以來,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股市集資規模最大的IPO,因而備受投資人關注。該股原計畫承銷規模不超過35億股,承銷價定在4.5元~4.8元之間,但最後縮水5億股,調整為30億股,而承銷價則取區間下限,即每股4.5公開承銷,募集資金降低至135億元。

中國水電上市首日股價大漲,符合多券商預期,但18日股價走勢出現大幅震盪起伏的情況,卻在其意料之外。除因承銷價低於市場預估,而使得中國水電昨日上市即吸引投資機構,使得股價備受追捧。據盤後上海證交所披露的資訊來看,投資機構和市場游資,共同導演昨日中國水電的走勢。

我們有以下的觀察:

第一、這是中國今年最大A股IPO,結果用下限訂價,說明A股高本益比時代已經結束了。

第二、中國政策還有很多國家大型基建項目要上市融資,不能讓中水電IPO失敗,否則後面的案子都會受到影響。

第三、股價首日逆勢上漲17%,為近日少見特例,且發行規模這麼大,說明合理的訂價機制是會受到投資人認同的,好的股票只要有合理的價格,不會永遠被埋沒。股民會更加理性,還想要用不現實價格上市的企業老闆應該趕快覺悟。

第四、中水電上市後股價只好了兩天,炒作一陣,現又已經跌破發行價,說明A股市場任何短期的升幅只是提供投機或逃命的機會。

盛大私有化

陳天橋欲將盛大網絡私有化,17日晚間,盛大網絡宣布收到其董事長陳天橋提交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將以每股(美國存托股)41.35美元的價格,收購陳天橋家族尚未持有的剩餘流通股。受此消息激勵,盛大網絡17日股價逆勢大漲14.49%,收於38.33美元。

陳天橋上週六發出建議函指出,陳天橋家族包括其妻雒芊芊、其弟陳大年,希望儘快將市面上剩餘的31.6%流通股全數購回,其給出每股美國存托股41.35美元的價格,較上週五33.48美元的收盤價溢價24%。以此計算,陳天橋家族須為回購支付7.36億美元。

對盛大網絡而言,私有化就是退市的同義詞。外界紛紛猜測,此舉可能是盛大網絡為回歸A股所做的事前準備;同時,陳天橋也想藉機擺脫海外資本掣肘;而在短期內又有拉高股價的明顯效果,此次收購代價看似不高。

新浪科技報導,陳天橋已頻繁與中國境內相關各方展開接洽,展開回歸A股之路,並陸續與上交所、深交所等進行會晤。同時,陳天橋作為中國網路公司中唯一的中國政協委員,將在今年兩會期間推出相關提案,建議推動海外網路企業回歸紅籌股。

而擺脫外界資本的掣肘,也可幫助陳天橋提升經營靈活性,甚至降低成本。私有化成功後,陳天橋就可擺脫海外市場股價、投資、短期業績等壓力,給予投資布局更多想像空間。過去10年間,盛大一共投資140多個項目。

我們的感想:

第一、 近期有不少中國企業想要在美國下市,但盛大是最有名的指標性公司。

第二、過去中國互聯網企業蜂擁到美國上市,是因為美國股市能給予其「本夢比」,現在是夢醒時分,熱情不再,當然企業回覺得不如歸去。

第三、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證監會計劃嚴格限制企業以VIE架構集資,這對互聯企業會有深遠的影響;假若成真,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會變得不合法,盛大可能是看到了這個趨勢,乾脆先發制人。

第四、大陸海外紅籌股和民企都想回歸A股,這就像台灣兩年前大陸台商「鮭魚返鄉」一樣,A股市場將來會有越來越多「海歸」企業。

第五、A股股市需要新方向、新題材、新企業,大型國企已經失去吸引力,到達一個較成熟的階段,新興民企又不足以擔當股市要角,未來公司治理較好、概念較新、資質較優的海外回歸民企將在大陸股市創造一個新概念、新版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