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
賈伯斯過世,驚動全球科技產業,我們的看法如下:
第一、蘋果將喪失賈伯斯光環,不可能再有像過去的高成長溢價。強人領導的公司都有這個特質,如王永慶過世後的台塑,張忠謀離開時的台積電,和後威爾許時代的GE。
第二、賈伯斯帶給蘋果最大的資產是願景(vision),也就是看到未來趨勢的能力,以及創造消費者需求的天賦,這是傑出CEO最偉大的特質。所以美國雜誌曾票選二十世紀最偉大的CEO(CEO of the Century)得主是GE威爾許,但過去十年最偉大CEO(CEO of the Decade)得主卻是賈伯斯。威爾許靠精確的管理和整合把GE帶到巔峰,賈伯斯卻是靠創新和前瞻帶領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企業。
第三、蘋果將面臨新的競爭者。亞馬遜剛推出199美元平板電腦,受到市場的關注,也代表亞馬遜計畫靠內容而非硬體來創造新商業模式。電子書已經到達一個起爆臨界點,亞馬遜有其先天的優勢。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小米機走超高端路線,價錢卻不是最貴,也帶動超級流行,相信將來這樣的蘋果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多。
第四、小米機的成功完全是複製蘋果模式:功能、設計、時尚以及創造流行話題,如果說蘋果在什麼地方有可能被打敗,那將會是在中國大陸,因為蘋果在當地還不是非常本土化。
第五、台灣即將舉辦2011全球設計大會,設計會更加受到重視,我們應該積極用設計創造商業價值。但是現在台灣業者大都仍然以功能為導向,唯一的例外是華碩成功地推出變形金剛平板電腦,廣受好評。
第六、賈伯斯過世以後,蘋果內部創新動力不足,未來可能會走向外部創新。台灣掌握了蘋果供應鏈,彼此關係緊密,未來並非不可能反客為主,主動設計創新的功能和應用,為蘋果創造更高的價值。
雅虎 / 微軟 / 阿里巴巴
據路透報導,微軟(Microsoft)儘管在2008年意圖以475億美元(1.45兆元台幣)收購雅虎(YAHOO!)遭拒,但隨著雅虎有意出售的消息傳出,微軟的購併計劃又將捲土重來。
消息人士透露,不僅微軟有意再度求親,私募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Hellman & Friedman、銀湖(Silver Lake),及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與俄羅斯高科技投資公司DST Global也有意搶親。
路透引述華爾街分析師報告指出,雅虎身價約200億美元(6122億元台幣),核心的搜尋與展示廣告業務價值77億美元(2357億元台幣),亞洲資產高達92億美元(2816億元台幣),還有現金32億美元(980億元台幣)。
部分分析師建議,微軟或可考慮與其他買家聯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師梁賀曼表示,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已放話有興趣買下雅虎,但馬雲資本不足,因此握有大筆現金的微軟顯然是理想的合作對象。梁賀曼說:「若微軟有意涉入,馬雲就不必尋求私募公司援手。」
上月初即有消息稱銀湖正考慮收購雅虎,隨後在9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啟動員工股權購買計劃,銀湖與DST均加入其中,而這也被解讀為試圖收購雅虎的可能性,至少,阿里巴巴集團與DST及銀湖將在此過程中探討雅虎的價值。目前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團中占據40%的股份。
上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明確表示,對收購雅虎非常感興趣。他也透露曾與雅虎和其它潛在的收購者進行過討論,似乎默認三方聯合收購的可能性。若此次阿里巴巴集團能成功收購雅虎,或許可能解決其自身的股權結構問題。
此前,阿里巴巴曾與雅虎管理層洽談過股權回購計劃,但遭雅虎單方面否定。但上個月雅虎卸除首席執行官卡蘿˙巴茨(Carol Bartz)的職位,並宣布進行戰略評估,幫助公司恢復增長等策略。此消息對於長期與巴茨交惡而屢次受阻的阿里巴巴而言,其收購計畫可望出現轉機。
我們的評論:
第一、如同HP,Yahoo是另一個矽谷曾經最大但是不斷走下坡的偉大品牌,非常可惜,令人心痛,這與其CEO的持續更動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Yahoo的創辦人楊致遠是台灣人,對台灣有濃厚的情結。我們不解為何沒有台灣企業想要把Yahoo買下來?你可以說台灣企業錢不夠,但是馬雲沒錢一樣可以和私募基金聯手買下Yahoo。雅虎奇摩大概是Yahoo在亞洲經營最成功的市場,照理說台灣講話聲音應該可以很大。我們只能說台灣的企業缺乏想像力和決斷力,自我設限。
第三、Yahoo最大的資產是阿里巴巴40%的持股,而阿里巴巴又是超級電子商務中國概念股,外資包括俄羅斯業者DST Global對Yahoo的興趣也是來自阿里巴巴。馬雲對台灣很友善,去年其訪問台灣時還表示兩岸中小企業應該合作,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共同開拓世界市場;阿里巴巴的財務長也是台灣人。總而言之,是台灣人自己不敢去追求阿里巴巴,而不是阿里巴巴將台灣合作的門給封死了。台灣企業或許比不上微軟,但我們的附加價值難道會比DST或銀湖私募基金差嗎?
第四、之前銀湖買Skype,後來賣給微軟,賺了六十億美元,所以現在想故技重施,只是這一次馬雲和微軟都主動出手,銀湖若想插一腳和馬雲合作機會比較大。
第五、電子商務的未來市場在中國,進入門檻高,台灣企業現在想要切入已經太晚,應該盡早找出和中國電子商務業者互利雙贏的合作模式。
中華網
根據新華社發自紐約的報導,大陸第一家前往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路公司-中華網投資集團(CDC Corp)美東時間5日聲請破產保護,此一消息導致公司股價暴跌51.72%。
儘管5日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32%,中華網股價仍重挫至每股0.42美元,跌幅超過50%,隨後被納斯達克交易所暫停交易。今年以來,中華網股價已大幅縮水約88%。
中華網成立於1997年,並於199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首家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網路公司,公司上市代碼就是「CHINA」,並擁有一個網址為www.china.com的門戶網站,在當時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
結合「網路」與「中國」兩大概念,曾經讓中華網在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年代相當被市場及投資人看好,但中華網後來的發展遠不如外界所期待。
市場人士指出,中華網一直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層,之後又將重心轉移至軟體外包等業務,忽略了原本的網路業務。
我們的看法如下:
第一、中華網的破產代表了一個時代即將結束,1999年剛上市時是互聯網第一波熱潮最高峰,中華網名字取得好(China.com),上市時機佳,成為中國網路概念股,股價才能一飛衝天。
第二、由於中國證監會未來可能禁止以VIE形式赴國外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慣用的資本市場運作模式可能會受到嚴重打擊,再加上中國在美上市企業財報造假,今年以來中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在美市值大幅縮水。
第三、中華網是香港企業家所創立,大部分在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如網易、阿里巴巴和盛大則都是由中國本土創業家建立。香港人還是比較專於財技,對企業經營的Know-how比較欠缺,也不夠本土化,之前李嘉誠投資的tom.com曾找來大陸背景投資銀行家做CEO,轉型成為媒體和廣告企業,後來也不甚成功。
第四、從1999年至今,internet已經歷了二、三波起伏,台灣人的參與非常有限,除了以微博大放異彩的新浪和雅虎是由台灣人所創以外,幾乎在國際internet舞台上看不到台灣企業的影子。網路家庭的詹宏志董事長堅持至今保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其重點還是台灣市場,不敢進行大中華佈局。台灣不是沒有創業家的熱情,但是年輕人沒有寬廣的視野,缺乏資金和市場的能力,台灣和中國大陸又有政治問題,以致網路企業越來越走向網路泡沫化,看來「網路無國界」這句話在台灣是行不通的。
TDR
今年以來台灣存託憑證(TDR)掛牌廠商屢破承銷價,被外界視為「票房毒藥」;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劉中平呼籲,投資人不該看到TDR,就如驚弓之鳥,應理性看待此籌資工具,回歸TDR應有的正常功能和運作。
第一波來台發行TDR公司,旺旺、新焦點、友佳、真明麗及康師傅等股價屢創新高,但今年掛牌廠商,多半一上市就跌破承銷價,市場信心愈來愈不足,更把TDR貼上「票房毒藥」標籤,讓原本很健康籌資工具蒙上不白之冤。
劉中平表示,我政府在對TDR審查上,因為擔心「菜籃族」等小股東權益受損,而嚴格把關,常造成國外企業誤解台灣政府不再支持TDR而卻步。
但其實政府及各界,這一、二年內積極鼓勵海外已經第一上市的公司前來台灣籌資發行TDR,是公司除了跟銀行借貸或發債外,另一項不錯選擇。
他呼籲政府,不應過度憂心國內散戶判斷能力,因投資人在訊息判斷上也不斷進步,只要能有資訊充分揭露、透明化機制,股價就可交由市場決定。
我們的看法如下:
第一、台灣投資人還是沒有把TDR當作長期投資的標的,只想賺差價就走,這已經證明是行不通的。
第二、許多TDR存在「第二春」投資機會,最近康師傅股價開始大漲就是一例。有些TDR標的公司甚至被國際超級買家相中,KKR投資1.3億美元於新加坡聯合環境就是一例。
第三、主管機關沒有長期推廣TDR的計畫和決心,只認為這是國外企業來騙台灣投資人錢的工具,設計了許多限制條件,形同緊箍咒,只會造成惡性循環,把TDR搞死。
第四、承銷商為了想法子把股票推銷出去,和市場主力結合,先大幅拉抬股價,再伺機出貨,無異飲鴆止渴;整個過程中,只有投機者和炒作者,但是沒有真正的投資人,難怪TDR形象不佳。
第五、台灣TDR的股價不應強迫和海外原股股價掛勾,為何新加坡本益比是4/5倍,台灣是9/10倍,而中國大陸卻是20多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投資人,不同的屬性,當然會有不同的股價,硬拉成齊頭式的平等是不健康也是不必要的。
第六、從今年以來將近十家以上TDR的撤件,說明外國企業已經對台灣資本市場失去興趣,政府和立法委員現在還要來嚴格調查、限制,只會讓市場早日掛掉。我們真正擔心的不只是TDR的發展而已,而是台灣主管機關對於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和能見度缺乏一套完整的思維,不管是第一上市、第二上市,台灣市場在外國人心中只能做永遠的小三。
佔領華爾街
美國「占領華爾街」的抗議活動隨著警方逮捕七百多人後引起舉世注目,如今已延燒至芝加哥、波士頓、洛衫磯等地。除了中產階級,如今連青年學生也加入示威行列,他們抗議金融業坐擁高薪紅利、更抗議政府坐視財富分配不公。這場被喻為美國版的茉莉花革命原因何在?影響為何?值得一探。
事實上,直到今年八月美國失業率仍高達9.1%,失業人口也仍高達1,400萬人。最新的統計顯示,去年美國的貧窮人口升至46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去年美國大企業的財務長繼續大幅加薪,而華爾街發放的紅利也繼續大幅成長,如此而美國民眾發動占領華爾街,各地群起響應,豈偶然哉?
美國號稱超級強國,竟然有1400萬失業人口,失業率超過9%,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周二在國會演講時都坦承,失業問題是難解的「國家危機」。華爾街引發一波波金融海嘯,政府非但未究責,反而拿人民的稅金補貼銀行,占領華爾街,質疑的是美國深化的金權政治,既然體制失去改革能力,就只能由下而上發動革命。
紐約市長彭博曾警告高失業率可能導致暴動,歐巴馬總統要求國會對收入百萬美元以上富人課徵「巴菲特稅」外,更力推就業法案。但是,歐巴馬政府決策「時間太遲,速度太慢」,使得美國「占領風潮」急速擴散。新媒體資訊傳播更快更廣,助長了「占領思維」的擴大,兩岸貧富差距現象也非常嚴重,年輕人普遍因薪資低、房價漲而苦悶不已,自然無法倖免於全球風潮。
台灣已經出現網友在「臉書」號召「占領台北」活動。儘管一年來執政當局持續提出奢侈稅、社會住宅、房產交易實價課稅等多項符合社會正義的政策,但10年來台灣企業分配盈餘,重股東利益輕員工所得,稅負政策亦嚴重失衡,有利企業及股東,薪資所得者負擔較重,7年之病不能求3年之艾,要化解年輕族群與中產階層民眾對貧富極化社會的不滿,絕非幾張選舉支票可以解決。
我們的觀察:
第一、以往的失業問題集中在藍領階級,但是這次失業潮訴求的焦點是白領階級的失業,也是大前研一所謂的「M型社會」- 中產階級受到擠壓的社會。
第二、歐美的年輕人找到工作,或者無法過他們父母親一樣水準的生活,其原因除了經濟政策,還有社會結構問題和教育政策,台灣在這方面問題尤其嚴重,需要深入探討問題本質與核心。
第三、金融大海嘯過後,大部分的銀行和銀行家並未受到譴責或被判刑,好像只是一小撮人闖了禍,現在風暴已經過去,又可以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恢復正常。唯一有什麼拘束力的可能只有「伏克爾原則」,禁止商業銀行在從事高風險的投資銀行活動,然而社會正義不能得到合理的伸張造成不滿情緒不斷地蔓延。
第四、「佔領華爾街」活動的問題是缺乏鮮明的主題,但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全球經濟現今的特色 – 沒有人提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即使是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也束手無策。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假如今年華爾街銀行家還想要拿巨額紅利,可能要人人喊打了。
富士康 / 玉山新天地
9月底鴻海集團在台北市與「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富士康所在的20個城市打造大型商圈「玉山新天地」,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台商中小加盟連鎖業者進駐。首座商圈今年預計落腳東北吉林長春,明後年陸續在各地遍地開花。
鴻海集團的想法是,富士康已在大陸20座城市布局,百萬員工是潛在消費族群,加盟連鎖業者只要進入富士康,等於一次開出20家店。由於鴻海工廠自沿海陸續內遷,土地資源充足,加上在太原、深圳、武漢、上海等地取得不少商住用地,提供鴻海深入內需市場的機會。「玉山新天地」商圈的想法極具創意,以這種方法幫助台灣中小企業打進大陸內需市場通路,是前所未有的模式。
經濟部和工總努力的在大陸主要城市辦台商展,國貿局也和民間合作在大陸打造台灣名品城,華新麗華集團與南京市政府合作的南京台灣名品城,2010年9月開幕時曾一度風光,其後每況愈下,成了失敗案例。
不是蓋個好硬體就能把台灣名品城經營好,究竟是名品城經營路線太模糊?還是有其他原因,需要深入分析。畢竟商城的長期經營,不能只靠一年幾次台商交易大拜拜支撐,必須創造和地方的互動才能屹立不搖。
若是個中型區域型商圈,就要具有「造街」能力,創造怎麼樣的街道環境,就能吸引怎麼樣等級的消費群。假設是城市級商圈,要吸引台灣所有的一級品牌進駐,更要有造鎮的能耐,還要建立具特色的「地標」,但有這種能力的企業,台灣找不出幾個。
我們的觀察:
第一、鴻海的製造已經走到極限,未來會持續不斷往通路發展,就像郭台銘在大陸推動的「萬馬千軍」計畫一樣。
第二、台灣人要互相團結起來,才能形成群聚效應。大陸有那麼多台商,鴻海在大陸的投資那麼多,當然可以好好的借力使力。
第三、郭董事長以前曾經喊過要從「製造的鴻海」變成「科技的鴻海」,後來並未成功;現在想要成為「商業的鴻海」或「通路的鴻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四、人才是成功的關鍵,大陸零售人才很難找,郭董事長應該創造一個不同的環境或組織型態,才能吸引優秀的商業開發人才為其效力。
第五、郭董事長可以和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百貨業者合作,如南京的金鷹百貨和河南的丹尼斯百貨。郭董事長和大陸企業如保利協鑫在太陽能的合作是失敗的,希望和大陸台商合作可以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