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
支付寶銷售的貨幣基金「餘額寶」,衝出年報酬率逾7%,規模狂增到4000億人民幣,成了吸金利器。無視互聯網金融產品當前火紅的熱度,大陸央視CCTV開出第一槍,炮轟「餘額寶」是吸血鬼,要大力取締這項理財產品。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21日發表評論《取締餘額寶》,他指出,當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將4%到6%的收益分給客戶的時候,民眾賺到的只是蠅頭小利;餘額寶將2%的收益放入自己口袋裡,拿的是鉅額利潤。
評論強調,餘額寶等貨幣基金並未創造經濟價值,卻衝擊融資成本,要全社會買單。因此,「餘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蟲」。面對央視評論的猛烈炮轟,支付寶官網也立刻回應,並以哀兵姿態澄清指出,貨幣基金不是暴利,託管費加上銷售服務費,餘額寶利潤僅0.63%,哪來的2%能放進自己口袋。
餘額寶究竟是能為民眾掙錢的金雞母?還是人人喊打的金融吸血鬼?微博上被網友的口水淹沒,看法也見仁見智。支持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網友認為,餘額寶的誕生恰恰趕上了2013年去槓桿化和收緊貨幣總量的好時機。「就算餘額寶沒有誕生,收益率全線飆高的貨幣基金,也會吸引更多的儲蓄存款,只不過透過支付寶這個捷徑,效應更擴大了。」
資金出逃
銀行界難敵
擔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網友則認為,互聯網企業大舉介入金融的主產品,就是對接各種貨幣基金,尤其用戶可以隨時購買與贖回,流動性堪比銀行存款,而且收益率還遠高於活期利率,因此銀行首當其衝,衝擊活期存款讓資金出逃。值得注意的是,央視炮口對準餘額寶,讓一路熱捧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終於踢到大鐵板,也踢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漏洞。
我們的看法:
第一、餘額寶吸金太多,不僅大陸銀行受不了,連監理機構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現象,只好用媒體來修理。
第二、話說回來,餘額寶的商業模式值得探討,值得學習的是它抓住了銀行忽視的散戶,這是「長尾理論」的最佳實踐,但是為何它的受益率可以遠高於銀行? 這又是如何操作的? 其實餘額寶不過是發揮「聚眾」的力量,將資金在非金融體系和金融體系之間搬來搬去。
第三、餘額寶的風險在於幾家互聯網巨頭互推金融理財產品,不斷推高收益率,終於會引發更高的金融體系風險,等到一家玩不下去了,就可能會有骨牌連鎖效應產生。
第四、這和台灣二十多年的地下投資公司鴻源有些類似,到最後互聯網公司可能必須自己拿錢出來補貼,要不然就成為「龐式騙局」(Ponzi's scheme)。
第五、從宏觀面來看,過去大陸監管機關對互聯網金融放得比較寬,允許試驗,從錯誤中學習,現在放慢腳步稍微收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黑莓機
看好黑莓(BlackBerry)智慧手機價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對黑莓重返榮耀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僅花3個月就完成開發,更是業界創舉;也因為鴻海與黑莓攜手,最愛黑莓機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不需要換手機,郭台銘說,相信「歐巴馬會因此而感謝我們」。黑莓在巴塞隆納舉行小型記者會,特別邀請大力支持黑莓的合作夥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站台;即使外界對黑莓能否成功翻身還是多所質疑,但郭台銘強調,他對黑莓有100%的信心,「我不打沒把握的仗」。
郭台銘表示,在鴻海與黑莓簽約合作前,黑莓執行長程守宗花了兩小時向他說明黑莓的價值,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性,尤其4G將更加帶動雲端普及,如果終端產品的安全性不足,個資與企業機密外洩將會造成極大的問題。郭台銘說,安全性是為什麼美國總統歐巴馬堅持使用黑莓機,沒換成其他手機的原因,也因鴻海協助黑莓持續推出新機,讓歐巴馬可以一直用黑莓機而不需換機,他相信「歐巴馬到後來也會感謝我們」。
證明鴻海硬體實力
郭台銘回憶,其實從黑莓前前任、前任執行長的時期,鴻海與黑莓就開始洽談更深度的合作,但當時黑莓還沉浸在過去的榮光之中、決策太慢,即使公司已一塌糊塗,黑莓硬體工程師還想放耶誕節大假,是他建議黑莓把工程師送來鴻海、與鴻海工程師一起合作,以加速流成,雙方在去年12月12日才簽約,比起一般開發流程少說9~12個月,鴻海與黑莓3個月就完成首款產品3G全觸控中低價機種Z3(代號為雅加達)的開發,這樣的速度是業界創舉,更加證明鴻海的硬體與零組件製造實力,程守宗因此十分感謝他。
郭台銘進一步表示,鴻海與黑莓的合作模式很特別、與鴻海其他客戶的模式都不一樣,以產品來說,黑莓專心把軟體、安全性、伺服器、物聯網做好就行,但是好的軟體不能沒有硬體做為舞台,所以,鴻海就替黑莓做好軟硬體結合、硬體製造,在銷售管道上,黑莓自己拓展其最熟悉的美國與歐洲市場,鴻海則替黑莓打開中國與東南亞的機會。
黑莓執行長程守宗表示,首款機種Z3近期就已完成開發,預計4月率先在印尼上市,售價低於200美元,之後將會推出LTE版本的Z3並對全球市場發售,同樣會交由鴻海操刀。黑莓現階段先以鞏固企業市場為主,而黑莓賴以起家的QWERTY鍵盤機種,則因有助於生產力,仍是不少企業的最愛;程守宗表示,黑莓已在開發搭載QWERTY鍵盤的Q20,也是交給鴻海製造,今年底之前可望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雪中送炭,抓住黑莓機這個大客戶,是相當聰明的決策。
第二、鴻海能帶給黑莓機的就是「速度」,將創新的想法更快速地透過科技製造來落實。
第三、黑莓機強調它的價值是安全性,可能抓對了重點。技術不是最先進,設計不是最討喜,就不要去和三星和蘋果硬拚,只要不斷強調自己的核心價值,雖然只有一個特色,一樣可以打動消費者,站穩腳步。
第四、黑莓機和HP都是靠商用市場,得以很快自谷底反彈,但是台灣的宏碁沒有這個條件,仍以消費市場為主。
第五、台灣的宏達電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反敗為勝的策略為何? 目前hTC仍然以design自豪,但市場並不買單。hTC的定位不夠清楚,究竟是高階還是低階? 中國還是世界? 功能還是設計? 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兆豐 / 第一金
公公併打亞洲盃啟動,金管會提議雙引擎同步啟動兩組公公併,並傾向由兆豐金與第一金扮種子部隊;財政部長張盛和也點名擁有壽險、消金強的合庫、一銀,符合與兆豐金互補的合併條件。不過,張盛和事後強調,他是分析這幾家銀行消金強、有保險,兆豐金究竟併那家還沒有決定。據了解,若分階段啟動公公併,兆豐金合併合庫或第一金的可能性最高;若同步啟動兩組,兆豐合併合庫可能性較高,第一金則以華銀較高。但究竟採取雙引擎同步啟動兩組公公併?或採分階段,先推一組公公併?尚待行政院作政策裁示。
張盛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及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財金三巨頭,日前向行政長江宜樺報告推動亞洲區域性銀行公股金融整併計畫,金管會在會中建議,為有效改善國內金融產業結構性問題,宜同步由兩家公股銀行扮演種子部隊,同步推動公公併打亞洲盃。
據了解,財政部內部較傾向縮小戰線,先推一組公公併即可。但究竟採同步推動兩組公公併,或分階段先推一組公公併,行政院尚未作出裁示。江宜樺日前在總質詢答詢時已表態支持公公併打亞洲盃,行政院有可能會在適當時機,作出更明確政策宣示。
張盛和接受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為配合政府加入區域經濟,國內要推動在亞洲區域活躍的大銀行。至於合併的條件?張盛和說,要能互補、發揮綜效,兆豐國外很強、國內較弱,缺消金、沒有保險,希望有這方面來互補。公股銀中有那些有這條件?他說,「好幾家都有,像第一金、合庫、彰銀,消金都很強,保險則是第一金、合庫都有。」至於彰銀是否較為複雜?張盛和回應:
「所以我們沒有放在考慮中。」
張盛和強調,公公併沒有時間表,已請兆豐金做評估報告,以他為主體,一年規劃三年有成,現在就要先規劃跟誰併。至於打亞洲盃,為何是公公併?張盛和說,這是複雜度的問題,「公公併」我們很好掌控,「公民併」很難掌握,且會有二次金改淪入財團的疑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兆豐過去以企金為主,若合併應以消金強的銀行為主要考慮。
第二、台灣任何公營機構合併都不容易,財政部只要選一組進行即可,絕對沒有能力同時操作兩個合併案。
第三、其實要打亞洲盃,不一定要國內銀行合併,兆豐也可以放眼海外,尋找區域合併的標的。
第四、政府想做什麼事情,應關起門來好好想清楚,一旦決定了就放手去做,不要整天在報紙上沙盤推演,到頭來什麼事都做不成。
王健林 / AMC
中國大陸的電影市場吸引眾多國際業者前往搶灘登陸,尤以美國好萊塢業者最積極。但近幾年對美國電影市場興趣濃厚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前年收購AMC娛樂控股公司之後,搭上去年美國電影市場的豐收列車,其所持有的AMC控股權價值大漲了1倍。
新浪財經26日引述彭博資料,王健林在AMC娛樂控股公司所持有的控股股權,其價值在18個月內增長9億美元、增長超過1倍。王健林2012年8月以26億美元(包括債務)收購這家美國第二大院線。AMC首席執行官Gerry Lopez表示,王健林當時投資約8億美元。以AMC日前收盤價22.47美元計算,王健林80%的持股目前價值17億美元。Lopez把AMC市值增長歸因於2013年美國電影產業刷新紀錄、客服改善,以及股市上漲。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王健林淨身價132億美元,事業涉及房地產開發、百貨連鎖商店經營、旅遊業和酒店業。從事房地產致富的王健林,近年對進軍中美電影市場有濃厚興趣,在山東青島建立萬達青島東方影都,與好萊塢電影公司簽訂每年約30部電影在園區內拍攝的契約。王健林1月底還與英國首相卡麥隆共同宣布,萬達將加碼投資20億至30億英鎊在英國推動城市改造項目,主要投資萬達具知識產權的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項目。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企業的海外併購,許多只是憑著一股勇氣以及老闆希望成為世界第一的企圖心,並沒有非常仔細的規劃以及海外經營管理的團隊,萬達對AMC的併購即為一個例子。
第二、但有時候,也正是這種向前衝的勇氣讓大陸企業無意中押對了寶。
第三、美國經濟復甦,2013年美國電影產業自然刷新紀錄。
第四、電影院和王健林的房地產業、旅遊業和酒店業有synergy,不僅是在shopping mall內開店,還可以共同成立theme park,合資電影園區,有很大的商機。
第五、電影是文化項目,和房地產結合就成為文化旅遊商業房地產,在中國和外國都可以圈地,是很重要的關鍵要素。
資產證券化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6日發布最新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逾7成受訪者支持應適度發展資產證券化。部分外資銀行認為,證券化資產市場開放,有利於為小規模發行者開發證券化資產服務平台,及發起設立多用戶證券化資產管道。
資誠表示,中國大陸去年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定調加速金融自由化實施,包括利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等方向,對中國及外資金融機構帶來巨大潛在機會。
調查指出,隨著中國大陸持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有61.4%的受訪中國銀行家認為,短期內整體貸款利率水準將維持不變,但長期來看,約有近8成的受訪者認會,這將對銀行業盈利造成衝擊。
資誠表示,對台資銀行而言,利率市場化的走向,將可發揮其對內部定價、風險管理和產品革新方面的優勢,也將影響中外銀行業者的戰略布局。在業務發展方面,報告也指出,中小企業將是未來的重點目標客戶。有87.3%的中國銀行家,將把中小企業作為銀行首選的發展客戶群,這一比例比中大型企業超出50個百分點。其次,隨著網購市場的崛起,去年已有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涉及銀行服務領域,為中國銀行業帶來了挑戰,也備受各界重視。依據調查,已有近8成的銀行家表示,將與資通訊等業者等合作,利用互補優勢,力爭雙贏局面。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金融海嘯是資產證劵化操作不當所造成,但中國大陸卻有極為龐大的資產證劵化市場。
第二、中國的金融需要改革,特別是銀行體系,資產證劵化是改革的有效手段。
第三、和類似信達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可以設計很多資產證劵化商品,不僅銷售給大陸散戶及機構,也可以賣給國際機構投資人。
第四、台灣開放OSU/OBU境外財富管理市場,對於人民幣高收益債劵有強烈的需求,現在正是台灣金融機構認真探索大陸金融資產證劵化的大好時機。
日本基建
路透報導,在日相安倍尋求開放基礎建設市場之際,高盛集團正考慮投資日本大型機場。除高盛外,像是美國不動產投資集團Fortress與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等外資,也都計畫參與日本基礎建設投資,這對近來遭遇信心動搖的安倍經濟學堪稱是投下信任票。高盛亞太商業銀行部門共同主管薩胡(Ankur Sahu)表示,一旦日本新關西國際機場的經營權公開出售,高盛可能將參與投資。該機場是大阪灣的地區樞紐,以載客量計算,為日本第5大機場。
該案預料將是日本最大民間投資計畫,新關西國際機場的經營權可能喊價到6千億日圓。日本當局目前正急需投資者來協助削減國營新關西國際機場的1.2兆日圓債務。高盛除了有意投資機場的經營權外,它在先前還設立1家公司名為日本再生能源公司,專門投資太陽能計畫,為它在日本10年來最重大的投資。此外,專門投資日本不良債權與不動產的美國集團Fortress,則向日本投資者集資兩千億日圓,以設立1檔主要投資日本基礎建設的基金。
曾在2009年出售日本機場大樓公司20%股權的麥格理集團,則是在去年同意與日本建設公司前田成立1家基礎設施合資企業。目前外資主要的投資焦點著眼於日本機場與太陽能等基礎建設領域。然而在安倍考慮出售其他機場、高速公路與汙水系統的經營權後,投資的基礎建設項目可望更為擴大。
瑞士證券日本經濟學家青木表示,日本政府提供優厚誘因,以鼓勵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主要原因在於有太多基礎建設計畫需要進行,不過政府卻無法對全數計畫提供所有資金。儘管基礎建設帶來的報酬率,比高盛與Fortress以往在日本進行的投資還低,不過在潛在的投資交易件數萎縮下,這些基礎設施投資可創造雖然低、但穩定的長期收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和英國這些先進國家都積極開放外資參與基礎建設市場,值得台灣學習。
第二、台灣有許多大型的基礎建設項目,比如說航空城,為何不能開放外資參與?
第三、台灣過去大型基建的運作並不成功,主要是由於高鐵當年財務預測做得太樂觀,至今仍有特別股償還問題,另外桃園機場捷運更是搞了12年仍然處於停滯狀態。
第四、台灣必須大幅提升政府的效能,才能重振外國投資人的信心。
第五、其實不需要外國人,台灣本身民間以及壽險的龐大資金,就很適合投資基建項目,重點是政府在法規上一定要有所突破。
第三方支付
經濟部已將第三方支付專法草案送進行政院待審,政院預計3月份開審,但內閣人事大地震,過去由政委張善政、薛琦、蔡玉玲等「開放派」政委聯手審查的場景不再,第三方支付專法立法方向是否有變,備受企業界關注。行政院內閣大地震,薛琦突然離開,而張善政轉任科技部長,僅有蔡玉玲不變,院內政務委員的督導業務恐將再討論與確認。
政院相關人士認為,若有必要也會邀請張善政參加第三方支付專法的審議,對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建言與意見。張善政說,蔡玉玲有科技法背景及業界實務經驗,對這塊領域應該還是會跟著國際潮流,以前瞻性立法為基調。張善政說,相關的爭議性議題在農曆年前的協調會已先行化解,包括開放O2O線下實質交易,讓民眾到實體店面消費,利用線上帳戶扣款,也准許多幣別的存款等。
至於業界關切儲值上限3萬元,開辦儲值資本額3億元,而未開辦儲值的公司資本額5千萬元,能否順應產業需求調高儲值上限、降低資本額門檻,要等到進入逐條審查時才會討論,頗令業界高度期待。張、薛、蔡等人認為,儲值上限與資本額門檻可與國際比較,因此外界認為頗有討論空間。
過去金管會對第三方支付持保守看法,但一位高層說,「換了金管會曾主委就比較好溝通了」。張善政也認為,這應非棘手議題,因為草案中已對儲值上限訂了行政授權彈性條款,每半年經部可視情況檢討。
經濟部已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管理條例」(即第三方支付專法)增加金流管理,及補充產業發展專章。官員表示,未來在補充產業發展條款之下,經部將訂定電子商務發展綱領,並訂定發展計畫,針對技術面、人才面、及政策面,提出措施工具協助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過去各部會協調時,政院原希望金管會在6月底前提出的電子金融發展方案,是否因薛琦等人的職務變動而改變,各界也都在看。
我們的看法:
第一、政委張善政和薛琦去職,最大的影響是對第三方支付法規可能造成變數。
第二、薛琦是真正懂金融和經濟的政府官員,他的離去對於馬政府積極推動的金融自由化是一大損失,否則他應該可以聯手和國發會的管中閔一起推動很多事情。
第三、第三方支付是一個比較狹窄的議題,台灣真正應該討論的是我們的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究竟為何?
第四、幸好現在金管會主委非常開放,我認為未來第三方支付可能會小範圍,有選擇性的開放。
民營銀行
「三中全會」後,開放民間資本籌設民營銀行,被列為大陸金融改革要點之一。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梁國威表示,今年底前有望見到首批民營銀行獲准設立,台資銀行或能參股,並提供銀行經營技術。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6日舉行《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3》及第八次《外資銀行在中國2013》年度報告記者會。
主要負責大陸銀行業與資本市場業務的梁國威分析,民間資本籌設民營銀行一直在運作中,但除了去年底工商局公布一批包括「蘇寧銀行」等36家帶有「銀行」字眼的企業名稱,就沒有再聽到任何監管機構表態。因此,他認為現在談大陸何時批准第一批民營銀行牌照,還言之過早。3月「兩會」前肯定不會發布,但年底前有機會出現第一批民營銀行。
據悉,大陸民營銀行註冊資本金約在人民幣5至10億元(約新台幣25至50億元);梁國威說,對大陸民企而言,籌資不是問題;但銀監會更關心的是相關設立資質,例如是否已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在風險控管及業務上是否具專業資格。他認為台資銀行或可選擇與大陸民營資本一同合作,向其提供銀行經營與風控技術;既參與了陸銀開放商機,也解決監管單位所擔憂的專業問題。
梁國威也預料,從風險控管的角度看,民營銀行籌設初期,銀監會只會發出區域性銀行的牌照,待業務步上軌道後再慢慢擴大經營區域。至於發哪個區域?應會考量該民營機構的總部或主要業務地域性。
近來,以阿里巴巴「餘額寶」為首的大陸電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理財興起,高於銀行定存的報酬率,吸引許多存戶將存款「搬家」到電商理財平台,存款流失問題讓大陸銀行業頗傷腦筋。
據對1,600位大陸銀行家調查產生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3》指出,有41.6%的銀行家認為電商跨足銀行業,對傳統銀行帶來挑戰。但也有近八成銀行家認為,銀行也能尋求電商合作,對該挑戰樂觀以對。報告顯示,有79%銀行家擔憂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即便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是大陸銀行業最大挑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民營銀行的開放,對台灣銀行來說是絕佳的機會。
第二、大陸缺乏針對中小企業的商業銀行,專業管理能力和國際水平仍有一段距離,台灣金融人才過剩,正好有機會可以輸出大陸。
第三、大陸民營銀行註冊資本金額人民幣10億元(新台幣50億元),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合適的規模。
第四、銀行經營要成功,必須有人才、重創新、強管理、抓方向並且走出去,兩岸在金融業務上合作存在有很大的空間。
第五、利率市場化代表了競爭,有競爭才有市場效率,服務才會改善,這對於習慣在超高競爭下生存的台灣金融機構來說是一件好事。
LV / Dr. Wu
國際精品看上台灣醫美,LVMH(路易威登集團)首次在台投資醫美品牌。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昨天通過LV旗下私募基金對台投資,LV集團將以7.5億元,入股國內知名醫美品牌DR.WU,持股比例兩成;這是繼LV集團2011年投資欣賀服飾(JORYA)後,第二宗在台的中西聯姻。
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L Capital為LV集團旗下私募基金,過去幾年投資相當多的亞洲品牌,主要著眼布局大中華市場。他說,跨國集團多會成立私募基金來投資,謀求策略投資機會;該基金將透過模里西斯公司L Capital Taiwan Beauty匯入7.5億元,增資天昱生物科技公司,即DR.WU,從事化妝品批發業務。
L Capital於2001年成立,主要投資標的集中歐洲、北美地區,資金來自LV集團及阿爾諾集團(Groupe Arnault),Bernard Arnault就是一手打造全球最大精品王國的靈魂人物。值得注意的是,看好亞洲市場成長潛力,L Capital又於2009年成立L
Capital Asia,資金規模6.35億美元(約台幣190億元)主要金主還包括馬來西亞楊忠禮集團(YTL),據點分布上海、孟買、新加坡和模里西斯。
L Capital Asia聚焦時尚精品、精品酒店、美容保健、高端居家用品、服飾等,目前在亞洲共投資11個品牌,含欣賀在內,投資案規模介於2500萬美元到1億美元間(約台幣7.5到30億);去年7月,該基金則以約1億美元金額,入股中國大陸廣東化妝品品牌丸美公司(Marubi)。
我們的看法:
第一、LV集團投資的金額7.5億元,將近2,500萬美元,不是一筆小數目。
第二、醫美兼有精品和大消費概念,投資前景看好。
第三、台灣有很多生技公司可以發展醫美品牌,這塊市場基本上仍是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第四、L Capital是一個品牌基金,所以不只要有好的技術,還要有品牌,這是台灣企業不足的地方。
元大寶來 / 東洋證券
金管會鼓勵證券業進行海外併購,被點名的三大券商中,元大證券可望最快交出好消息。來自韓聯社的消息指出,國內證券龍頭元大寶來證券,今(26)日將以2,000億韓元(約新台幣56.52億元)收購南韓東洋證券,開出國內證券業國際併購第一槍。對此,元大寶來證券表示,「不便評論」。據報導,此一引述南韓業界消息人士的談話指出,元大證券已經遞出投標單,希望收購東洋證券,這是東洋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因母公司財務問題而向外求售。
金管會推動台灣金融業者走向國際,各大金融機構紛紛瞄準中國大陸、東南亞,推出拓點計畫響應。而此案件的併購對象,卻是東北亞的證券商,頗令人好奇。動作快速的元大寶來證券看準機會,不但遞出標單,且是唯一的競標者,對於收購東洋集團旗下東洋證券,可說是勝券在握,最快今天午後就會有好消息傳來。去年10月,南韓東洋集團旗下五家子公司,因無力償還到期票據與債券,聲請法院接管。依據規定,在法院拒絕認可該公司的重整計畫後,經營集團可自行進行破產處理,因此決定販售旗下東洋證券。
一直有心尋找國際收購機會的元大寶來證券,在新任董事長王榮周上任以來,成立專案小組評估併購機會,並持續和東洋集團接觸,確認併購可能。據了解,最後敲定以2,000億韓元收購東洋證券,正式進軍南韓證券市場。讓元大寶來證券的海外據點,從大陸、越南一路前進到東北亞,持續加強亞洲縱向拓點計畫,發展成為亞洲區的大型證券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鼓勵劵商海外併購,元大寶來率先以行動支持。
第二、十多年前,中華開發和凱基都曾經營過韓國證劵市場,當地民族性很強,並不好管理。
第三、台灣的優勢在於中國大陸市場,外商和台灣結合可以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元大是唯一的競標者,代表當地劵商並不看好這個機會,可能是因為都已經整合起來了。
第五、台灣劵商要走出去,最大的挑戰在於人才。元大這幾年因為人事變動,原來外資背景的高層人員都離開了,將來可能必須重新補強。不管怎麼說,元大國際化的決心還是值得鼓勵。
元大寶來 / 深圳
元大金控26日公告,旗下元大寶來證券將與3家大陸股東共同出資,於深圳成立資本額人民幣15億元的全照券商,據透露,除元大寶來證出資51%外,另3家大陸股東共同出資49%,將創下國內證券商先例,首創「一對三」合資全照券商模式。
元大寶來證券全面展開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等海外布局。元大金已在週二董事會通過將與三家大陸股東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擬合資全照券商,及向韓國法院遞件投標韓國東洋證券控制性股權,下一步則是將在越南新設或買一家具經營主導權的券商。
據指出,東洋證券因兩大股東東洋國際、東洋休閒申請破產,因而遭到法院拍賣股權,此次元大寶來證券就是向法院投遞標單擬吃下兩大股東持股;兩公司持股佔比27.27%,其中東洋國際持股14.93,東洋休閒持股12.14%。在大陸布局合資對象也有斬獲,元大寶來有別於元富、富邦、群益金鼎證等其他券商的合資模式,除首度採取「一對三」入股模式,且合資對象並非像其他券商一樣為國有企業身份,而是清一色為民企背景。
據透露,這3家大陸民企股東,其事業總部分別位於廣東(以地產事業知名)、安徽(代銷經銷網絡見長)及上海(走多角化路線)三地,未來合資券商持股比例分別為22%、17%、10%。元大對大陸合資券商除以持股超過51%、過半股權為目標外,更向對岸爭取合資的大陸股東不僅限1家,可以走「一對多」的模式,讓合資對象超過1家以上,以使股權結構上的領導地位更加穩固,在經營權上亦更無疑慮。
大陸目前放出的合資全照執照共有9張,其中深圳就有2張,據了解券商布局的相關人士透露,現在深圳的態勢大致底定,據悉,群益金鼎證券已與合資者簽署MOU,可望取得持股49%的執照。另外昆山及天津的2張國內券商持股49%的合資券商執照也大致底定,分別由兆豐證及元富證取得,3券商亦分別與對岸簽署初步合作意向書,現在只差服貿協議通過,就能完成最後的程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劵商進入大陸,有三家可拿到51%控股,三家可以取得49%相對控股。
第二、49%三張執照中有2家已明朗化,其中兆豐跨足昆山,元富則布局天津。
第三、51%三張執照中,元大選擇深圳前海,凱基則鎖住上海,富邦和永豐還在為福建(廈門)的51%牌照爭的不可開交。
第四、49%的三張牌照是根據三個大陸的「金融試驗區」城市,分別是溫州、前海和福建的泉州,這代表前海會有兩張牌照,一張51%,另一張49%,福建也有兩張,一張51%廈門,一張49%泉州。由於群益金鼎已計畫拿深圳49%的牌照,所以前海大勢已定,元大寶來和群益金鼎共分天下。
第五、台灣劵商對大陸市場一頭熱,但市場策略和定位為何,恐怕沒有人想得很清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